2010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2010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2010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获诺奖的《黑色大轴》,看了能气死你!

横舟

本人读过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聂鲁达,萨特、川端康成、泰戈尔,海明威、赛珍珠以及拉美的略萨,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曾推出过许多优秀的人类文学家,使各国文学作者个读者受益匪浅。可是,对近几届诺奖的获得者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

今年这部获奖“巨著”《黑色大轴》,看了后,实在是让人“汗颜”,这就是人类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推出的作品?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这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幼儿园游戏,又是什么?简直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文盲,在糊弄诺奖的基金。

《黑色大轴》全文不到一万字,说是短篇小说,其实是一篇从字数上看类似杂文的形式而已。文字表现形式上是追逐后现代主义牙花的形式,而缺少后现代主义的灵动性。调动了一些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表现、意向跳跃、意识流等,但又不会使用。很多物象叠加在一起,又完全没有连贯意识,只是营造了一个类似一个精神病态的患者,断断续续的表述和物象堆积的框架。

通篇文章(还能算是文章的话),诗歌不像诗歌,杂文不像杂文,寓言不像寓言,整个是一个物象、词汇堆积起来的大杂汇,还美其名曰小说。就像一个儿童梦呓者,在睡眠中的胡言乱语。完全没有人类文学的创作思维规律可循,更无法上升到哲学与文学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只不过是一个学语幼童的只言片语,或者说是呆傻病人胡乱的涂鸦。其规律只有一个,就是越让人弄不懂越好。

从作者所要表现的支离破碎的意象来看,好像是在试图表述一段扭曲、压抑的生活和时空,可又表现不清楚。实际上这种生活中的扭曲物象形成的支离破碎的文学潜意识,距离我们很近,使每一个中国人不用特意去捕捉,周围遍地全是,只要有意识都能有所感悟。而该文中,远远没有我们中国社会的人领悟的深刻,因为,看得出,作者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在那种广泛的扭曲和深度压抑的

时空经历,而是思维断裂,意向不连贯又全凭想象,以近似于无病沉吟的意识和想象在臆造的文学形式上哗众取宠而已。

《黑》文中:一会儿母亲,一会儿外公,一会儿父亲,一会儿我,又是病人,又是邻居,又是蕾妮,还有铁匠、伊欧内、叔叔、婶婶、农艺师,公爵、歌手、女领唱、猎人……调动了数不清的人物。

又是井,又是窗,又是铁链、又是风箱,拖拉机、大白马,还有戒指、烟蒂、空盘子和连衣裙,铁轨、火车、圆形铁盆、杨树枝、马车、帽檐、围巾角还有女人的屁股、大粪和一片在粪便里游荡的云等……启用了数不清的物象。

天知道她在想说什么?只有一连串断断续续的后现代意象,没有故事,全凭读者的想象和猜测去揣摸,还不如行为艺术有章可循。也不知道她想要说什么,想要表现什么,文章的通篇都贯穿着什么?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没地方发泄的精神病人,在找地方发泄,胡言乱语的自语而已。天知道这些文字获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

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是人类文学大奖,本期获奖作品回避了人类精神问题,回避了人类生存主题,回避了人性问题。不触及科学对于人类的毁坏和污染,不触及宗教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等人类文学的大主题。而是弄一篇谁都理解不了的“儿科”涂鸦作品,上演一出全人类共睹的幼儿园闹剧,亵渎人类文明。

这不禁的让我想起那些早年曾经被诺奖推出的文学大师们……聂鲁达,圣-琼-

佩斯,萨特,艾略特、赛珍珠,帕斯捷尔纳克,川端康成,泰戈尔,马尔克斯……这些给人类精神、文化提供了宝贵财富的文学巨匠们,不知道他们看了今年的这部连小学生作文都不如的获奖作品后,作何感想?

《黑色的大轴》

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向井里望久了,常常会望进去。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他的双唇间是水。

穿过井可以看到一根黑色的大轴,可以看到它在村庄底下旋转着岁月。谁的病到了眼睛里,带着这样一只眼睛走进冥冥之地,就一定看到过这根轴。外

公的脸是绿的,很沉重。

死去的人像转磨盘一样周而复始转动着那根轴,好让我们也快快地死去,也帮着去转轴。死的人越多,村子就越空旷,时间走得就越快。

井沿曾像绿色的小鼠串成的一根管子。外公轻轻叹息,一只青蛙跳上他的颊。外公的两鬓转动着稀疏的圈儿跳过我的脸庞,带走了他的发,他的脸,和他的额,连同他的唇

和叹息,也把我的脸带到井边。

外公的外衣袖子靠在我手边。正午在树后发呆,林间颤动着却没有风。卵石路的上方,正午的钟声从石子里传出。

母亲倚着门框,满头蒸汽叫吃饭。父亲走进胡同口,在沙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他把铁锤放在树下。我在石子路上追逐着自己的影子,从腿的影子里抬起脚。

外公的衣袖推我走进半开的厨房门。他的袖筒又长又黑像一条裤腿。透过盘中欧芹绿色的叶脉,我想看那根在村子底下转动年轮的大轴。母亲的嘴唇和下巴之间粘着一根

泡软的欧芹叶子,她一边哧溜哧溜地喝汤,一边说:“今儿个村里的狗疯了似的叫个不停。”父亲用食指捞起已经淹死的蚂蚁放在盘子边。母亲盯着他的指尖,像是自言自语:“那是颗胡椒籽。”父亲咂吧着一颗“汤的眼睛”,轻声说:“吉卜赛人到村儿里来了。他们来敛肥肉、面粉和鸡蛋。”母亲眨眨她的右眼,说:“还有孩子。”父亲没有接茬。

外公用他又长又黑的“裤腿”和一只握着调羹的“脚”,探头去够盘底。“吉卜赛人和埃及人一样,”他说,“他们四处流浪,三十年后才安定下来。”“然后他们就帮着转那个大轴。”我说这话时没有抬头看外公。父亲推开空盘子,在他空洞的大牙上咂吧着舌头:“今儿晚上他们有表演。”母亲把父亲的空盘子摞在我的上面。

外公脖子里一圈儿汗,衬衣领子又脏又湿。

窗玻璃后面,就像在水镜下面,映着邻居女人蕾妮的脸。蕾妮额上爬着两道皱纹。其中有一道我认识,像绳子一样。

今年春天起,蕾妮的爸爸也开始在村子底下帮着转黑色大轴。母亲后来告

诉我,外公在他去世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日,在正午的钟敲响之前,还去看过他。

白色的杏花越过院墙,菜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虽然是礼拜天,外公没有穿他的外套,只穿了一件白衬衣准备动身。“省得看着不吉利。”他说。

我在白色杏树下问外公,邻居爷爷是不是病人眼睛,他是不是看见了井下的轴。外公点点头,没有做声。

于是我想看看那只眼睛。我在他做礼拜时穿的鞋后面两步远的地方央求道:“带我一块儿去吧。”外公停住脚步,说:“蕾妮星期二晚上生了孩子。你要去,就得带花给她。”

我四处看看,目光扫过裙边。菜园里莴苣正犹豫着一点点变绿,洋葱叶子像管子从地里爬出来,芍药叶片上顶着褐色的花蕾,外壳包裹着,像指节一样。外公在他的深色裤腿上揩着手。“我不去了,现在什么花都没开。”我盯着他的手说。

外公手举过头顶,把最低的一串杏枝拉下来。我摘了两枝杏花,树枝上的雪随着我的脚步飘到裙子上。“一枝是给病人的。”我说。外公的目光越过篱笆:“你送花给他,等于把他送进坟墓。”“他病得要死了吗?”我站在草地里问,离外公的礼拜鞋半步远。辣根在他的鞋底周围开放。辣根的气味太苦,不适合送人。

“去看病人,不能说病得要死了,那叫病重,”外公说,“记住这一点。”外公半闭着眼睛。

邻居躺在那儿像是睡着了。他的嘴也被蒙着,被单又白又硬像天花板。病人的额头被水浸透了。死亡是湿的。

外公在床前的一个凳子上坐下,礼拜鞋伸到凳子下,问道:“还好吗?”他的声音听上去也像病了。他说话时闭着眼。

病人睁开他大而灰的眼睛,我在里面看不到井。“乔治,生活是个大垃圾场。除此之外,它什么都不是。”病人声音很大,几乎是在喊叫,“而人在年轻的时候却蠢得像稻草一样。”他用灰色的眼睛望着蕾妮。蕾妮双手按在嘴上,杏枝在她眼前交叉。“别说了!”她喊道,她的脸年轻而憔悴,我的杏枝在她手上光秃秃的。蕾妮把握花的手从嘴上拿开,说:“医生让他静养,不能想事儿,也不能说话。”她不自觉地把另外那只空手也从嘴上拿开。

外公把鞋挪到膝下,眼睛望着别处问蕾妮:“孩子怎么样?”“很好,他在长

大。”“在长大,像个虫子一样长大,”病人说,“长大以后,他会问你谁是父亲,到时候你就像头牛一样站在他面前不知所措。”外公双手插进裤兜里,对着那双礼拜鞋说:“孩子没有父亲也一样长大。”蕾妮说:“如果他问起来,我就说,他父亲是酒鬼,是只公山羊。”外公抬起头,直视着蕾妮的眼睛:“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的人都会犯错误。”

蕾妮看着病人,用她的脸颊和贝壳一样的耳朵对着我说:“知道吗,鹳鸟给我送来个小男孩,他叫弗兰茨。”蕾妮额上有道皱纹,像一条绳子。“它还在给弗兰茨找爸爸。”蕾妮的手搭在我的脖颈上。

外公从椅子上站起身,椅子嘎吱嘎吱地响。病人的一只脚伸出床外,仿佛要伸出天花板去。他的弓形足很低,我从下面就能看到他的眼窝。

隔壁屋里传来小弗兰茨的喊声。那不是哭声,只是一种喊叫,声音大得像空旷的四壁。

现在蕾妮就站在窗后。额上两道皱纹之间是紧绷了一年的皮肤。

蕾妮隔着窗玻璃说:“昨儿晚上我那只红鸡丢了。”母亲打开窗子,头发飘到街上。窗扇像两面镜子立在母亲肩头。母亲说:“吉卜赛人进村了。”

外公把空盘子推开:“他们今儿早上才来的,又不是昨天晚上。”蕾妮冲着窗玻璃微笑,嘴角扭歪了脸颊。“听说,那个瘦瘦的、穿着袒胸露乳连衣裙的年轻女人演吉诺维娃。”母亲几乎没功夫喘气,俯在蕾妮耳边悄悄说:“鬼知道是从哪儿你偷来的。”边说边用胳膊肘蹭着窗框。蕾妮的目光越过母亲肩头落在窗镜里,梦呓一般:“你是说那件连衣裙?谁知道。不过她很有钱。”母亲转向父亲笑着说:“外面光,里边脏。”父亲咬着食指,蕾妮窃笑着说:“她想跟我要猪油,被我赶走了。”

蕾妮走了,一朵云映在窗玻璃中。母亲站在桌边。“鹳鸟还在给小弗兰茨找爸爸。”我望着街道说。

父亲跟着铁锤走到树下,外公跟着夏天,手提银色的镰刀走进三叶草地。我看着禾秆倒在他的脚下,仿佛它们太沉重太疲劳。

我在书中读到:女王的心在仇恨中煎熬。

母亲提着蓝色水桶走进马厩。

她在身后留下一片阴影。

女王派人把猎人找来,对他说:“杀了她。”

母亲手提一条铁链走出马厩。

但猎人是个软心肠。他给女王带回来的是一只幼狍的心。

铁链在母亲手上叮当作响。母亲把它缠在滚圆的小腿肚上。

那颗心还在流血。

母亲把铁链扔在她的光脚旁,对我说:“链子断了,拿去让铁匠修修。这钱拿着。”

女王叫人用盐水把那颗心煮熟,然后把它吃掉。

我一手拿着十块钱的钞票,一手拿着铁链。母亲问我:“你有手帕吗?到了

铁匠那儿要闭上眼睛,别朝火炉里看。”

母亲的嘴在身后的胡同里朝我喊道:“早点儿回来,天就要黑了,母牛也该回家了!”

狗群狂吠着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太阳公公长长的胡须飘呀飘,顺着玉米地,一直把自己拖进村子底下。那胡子是火焰做的,火焰就在铁匠的风箱下面。

外公和铁匠一起当过兵,打过仗。“头一次,那是一场世界大战,”外公说,“全世界都看着我们这些年轻人。”

园子很高,阴影密布。园子里的地不是泥土,而是玉米铺就的。

“他的眼睛不是打仗时瞎的,”外公告诉我,“战争会死人。人死了,就整个儿都死掉了,”外公的小胡子一颤一颤,“就不会呆在村子底下,而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在什么地方转着黑色的大轴。铁匠的眼是打铁时弄瞎的。”外

公告诉我,“那时候他已经是个大男人了。”

火星溅到铁匠一只眼里,燃烧起来,眼睛立刻肿得像洋葱般大,变成蓝色。当铁匠再也忍受不了这只葱头般的眼睛的时候——它把整个脑子连同智力统统吃掉——就开始用针刺它。洋葱眼整天淌着脓水,先是黑色和红色,接着又变成蓝色和绿色。所有看过的人都惊叹,原来一只眼睛,一只眼睛发出的光,会有这么多的颜色。铁匠在颜色的溪流中躺在床上,大家纷纷前来探望,直到眼睛里的颜色流干了,眼窝也空了。

街上跑着一辆拖拉机。它呼啸着窜到房子下,身后留下一片尘土飞扬的耕地。拖拉机手叫伊欧内,夏天也戴着那顶缀满缨穗的编织帽,手指上闪耀着一

颗硕大的戒指。“他的戒指不是金的,”母亲说,“一眼就看得出。”她对婶婶说:“蕾妮真够傻的,竟然和那个拖拉机手混在一起。他只会酗酒糟钱,根本不管她。”叔叔在擦鞋,他往鞋上吐口唾沫,然后使劲用抹布擦。他边擦边说:“阉马就是阉马,这没什么好说的。”一边摇晃着他的秃脑袋。婶婶微耸肩膀小声说:“蕾妮也不管他爹,他的病怕是不行了。”

缨穗在伊欧内的头顶飘扬,伊欧内坐在拖拉机上吹口哨。拖拉机把他的歌碾进尘土和泥里,尘土在我脸上弥漫。伊欧内吹出的歌还没有完,还没有被碾死。歌声比街道长。

月亮开始只是个影子,新月还未升起。月光高高挂在天边,像沉溺在思想中。太阳依然闪烁着炉火的光芒。

去年的复活节星期天,外公和铁匠要了一瓶葡萄酒坐在小酒馆里。我站在桌边,靠着外公的胳膊,等着他一起去教堂。铁匠喝了一瓶透明的烧酒,开始谈论起“战俘”和“烈士墓”,外公透过玻璃杯上的一滴红酒,说起“略”和“摩斯塔尔”。“威廉永远躺在了摩斯塔尔。”他说。

回村的路上,铁匠唱起了《鸽子》。他的手指在空中跳起了舞蹈,一只眼睛也跟着跳,只有空洞的眼窝无法随之旋转。外公微笑着,浑身汗湿,在他的幸福中沉默着。看得出,他的目光正在回首过去的岁月。旧日时光已人黄土,堆积成丘,他的脚步僵硬而迟缓。

伊欧内把他的农田抛洒在村子里、房顶上,把拖拉机开进教堂后面的树林里。

唱诗班的女领唱走在我前面,她连衣裙上面的蓝色花束随风飘荡。有一次,在葬礼上,她在牧师身边唱歌的时候晕倒了。她张着嘴,吐出辣根草浆白沫,白沫顺着脖子一直流到衣领里。外公解开上衣纽扣,对我说:“她只是晕倒了,

一会儿就好。”

我看见三个磨坊。两个是倒影,一个在水塘里,一个在云里。一片红色的云彩是女王,她穿着火焰般的云衫,透过灰色的秀发望着我的铁链。

我身后传来脚步声,在石子路下回响,随着我的脚踵从人行道里走出来。我没有回头。脚步声稀稀落落,步子比我的大。农技师超过我的时候,我的链子缠在了裤腿上。我嘴里嘟囔了一句,算是问候。农技师的鞋子闪闪发光,他高高的白耳朵没有听到我的问候。

农技师穿一身浅灰底子、有暗灰色鱼骨形花纹的西装,花纹从肩部到脊背由浅而深。农技师在他鱼骨纹的黑色旋涡里跟在女领唱身后。他没有走在石子路上,他的路在离地面膝盖那么高的地方,在女领唱的小腿肚上,灰白色,呈椭圆形,在脚跟处太窄了一点。他真的在脚跟处摔了一跤,然后就再也跟不上那飘飘的裙子了。于是,我的前方,石子路面上,给他留出一片更宽更低的路。

街道另一边走着邮差,他的帽檐像屋顶一样。我能看见他脸颊的根,能看见他的小胡子,只是看不到他的嘴。

铁链在我脚下叮当作响。我没去找铁匠,而是朝路堤方向走去,因为我听到路堤后面传来歌声。那歌声就在路堤里面,高远悠长,只得流向村庄。歌声像夏天的雨落在泥土上,柔软而忧伤。

那是小提琴唱出的歌,琴弦宛若架在村子上空的电线。一个男人低沉的声音仿佛从地下传来,在宽阔的大街上吟唱着马儿和饥饿的痛苦。

路堤之上,黑色列车驶过的铁轨旁,青草茂盛。草儿在山谷中,因驶过很久的列车的气流而颤抖,因那些从不驶进夜里、第二天才开进村庄的列车而颤抖。

马儿在永远颤抖着的、随列车短暂摇摆的草地上吃草。一匹马的马鬃上系着红飘带。马的脸上都是骨头。“它们要流浪三十年,然后才安定下来。”吉卜赛人的马也是吉卜赛人。

路堤后面有两辆支着圆形帐篷的吉卜赛马车,车轮上挂着布满尘土的灯笼,灯笼里是被淹死的黑色灯芯。

马车旁边是围成半圆的人群。站在最后一排的人有裤腿,有小腿肚,有后背和头。倒数第二排的人有肩膀、脖子和头。第一排的人有发尖、帽檐和围巾角儿。

人群前面是一面布做的墙,那是幕布。幕布前面是舞台,舞台上

站着猎人,穿一身绿外套,说道:“公爵大人。”他手里是一颗硕大的红色的心。

女领唱的下巴拾得太高,嘴巴张开着。她嚅动着嘴唇,抓向自己的头发。公爵的声音提到最高时,她嘴里的一颗牙在闪闪发光。

歌手走上舞台,将下巴搁在小提琴上,开始边拉边唱:“你这黑皮肤的吉普赛人,快给我表演吧。”我婶婶目光潮湿,手指按在嘴上。叔叔嘴里吐出烟圈,向她头发里吹了一只灰色的大鸟,他的颧骨蠕动着。

我把铁链放进草地里,我不想让它的叮叮当当打扰歌声。我站到半圆形的人群边上,站在舞台边。农技师的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在我眼中,那就像衣服下面的鱼肚子。农技师的目光越过歌手的小提琴,擦着女商贩的脸,落在女领唱的脖子上。她的小腿肚被邮差的裤腿遮住了。

吉诺维娃在一个圆形铁盆的水镜中照着自己的脸。铁盆周围装点着杨树枝,铁盆就成了森林中的一片湖。

吉诺维娃闭上眼睛,从手上摘下戒指,看

着自己的孩子,让戒指滑落水中。她在湖边

弯下身体,不停地哭泣。

蕾妮站在第二排,和我母亲的裁缝在一起。裁缝穿一件豌豆绿的、有白色尖领的长裙。她给母亲缝制裙子的时候,领口总是开得很低,所以母亲的裙子都是枯萎的,裙子底下的胸部也凋谢了。蕾妮看着吉诺维娃微袒的胸口。自从他父亲开始转黑色的大轴以来,蕾妮一直穿着领口紧锁的丧衣。她拽着黑裙子上的纽扣,对裁缝轻轻耳语着什么。越过胸口,她用眼角瞟着伊欧内的脸。她的头纱的一角是黑色的,黑角掠过白色尖领时吓了一跳。裁缝瘪着嘴。伊欧内在铁匠的额前晃动着他的帽穗。

公爵的脸弯向湖边,双手浸在湖水中。铁匠在酒瓶口上湿润着他的嘴唇。邮差的帽子滑到脸上,帽檐吃掉了他的额头,胡须吃掉了他的嘴巴。

公爵手里抓着一条鱼,他用小刀划开柔软的鱼肚子。刀把儿是白色的。鱼肚子里有公爵夫人的戒指。

我听见路堤后面牛在倘佯。它们的哞哞声被夜晚拉得悠长,被牧草撑得疲倦。我的铁链躺在一只大鞋旁边。邮差扔了一根烟蒂在铁链旁。烟蒂像一只燃烧的眼睛。

歌手在唱一首关于漂亮女人的歌,他的嘴唇在琴弦上变得柔和。铁匠举起酒瓶送到唇边,收回了他还没有流干的五彩的目光。他微笑着,啜饮着。伊欧内的缨穗随着被温柔歌唱的爱情飘进他空洞的眼窝里,只剩下一只欲望的眼睛。铁匠举起手喊到:“嘿,给我们来一首《鸽子》。”歌手在琴上乱拉了一阵,才在手指问和嘴唇上找到那首歌。我叔叔晃着他的秃脑袋,拍着巴掌。婶婶用她弯曲的手指抻着衣袖,嘀咕了一句:“你这傻瓜。”

女领唱闭嘴哼唱,农技师的膝盖在跳舞,伊欧内的手指在跳舞,铁匠用嘶哑的嗓音大声和唱,蕾妮的脸颊上有一滴圆润的泪珠。裁缝从黑色丧衣和蕾妮的眼泪中挣脱出来,一身豌豆绿,在她白色尖领的快乐中喊道:“太棒了!”

公爵穿过舞台,他的身后是三个侍从,侍从身后是一匹马。侍从比公爵矮,也比他老。马鬃上系着红色飘带。

伊欧内望着马腿,他的缨穗掠过铁匠的嘴。蕾妮咬着她丝巾的一角。

“尊敬的陛下,”年长的侍从说,“猎人证实吉诺维娃还活着。”最矮的侍从跑开去,用手指着茂密的灌木丛。裁缝在蕾妮的耳边低语。

“这是在梦里,还是现实?”公爵喊道。吉诺维娃从灌木丛中站起来,她的头发又长又黑,黑色的发梢滑进夜里。她的长裙很轻,没有凋谢。

吉诺维娃跑向公爵,身后是她的孩子。孩子手中抓着一只巨大的蝴蝶。蝴蝶色彩斑斓,在孩子的奔跑中颤抖。当吉诺维娃身后的孩子站住时,公爵喊道:“我的吉诺维娃。”吉诺维娃喊道:“我的希格弗里德。”两人拥抱在一起。蝴蝶不再颤抖,蝴蝶死了,它是纸做的。

邮差紧咬牙根。他有嘴,也有牙,他的牙有刃。女领唱笑了,她的牙是自的,是辣根,是泡沫。她的肩上挂着一束蓝花,花束向她的手臂弯下身子。

系着红飘带的马在舞台上吃草。希格弗里德把孩子举向空中,孩子赤裸的脚丫在他嘴前晃荡。希格弗里德的嘴张开着。“我的儿。”他说。他的嘴张得那么大,仿佛要把孩子赤裸的脚趾吸进去。希格弗里德对侍从说:“现在让我们来一同庆贺吧!现在该是快乐的时刻。跳舞吧,我的人民!”他把吉诺维娃和孩子放到马鞍上,马蹄践踏着草地。我知道,它刚才在路堤上吃过那些一直颤抖着,一直随列车飘荡的青草。“一会儿它就要远离那青草去流浪了。”我想。

吉诺维娃挥着手,孩子挥着死蝴蝶,伊欧内挥着粗大的戒指,邮

差挥着带檐的帽子,铁匠挥舞着空瓶子。蕾妮被黑色紧锁,她什么也没有挥。裁缝喊着:“太棒了!”农技师挥舞着鱼骨袖,我叔叔喊着:“德国吉普赛人是德国人!”

我的铁链像草地一般黑,我看不见它,它和它的两端一起滑进了夜里。我跺着脚找它,我听见了它。我挥舞着我的手帕。

歌手走上舞台,挥舞着小提琴。他用撕破的嗓音歌唱。他的小提琴的肚子像夜一样深沉,在我身下低吟:“命运有时如此残酷/当我们以为毫无希望时坏知何方又露出一丝光明。”

女领唱哭成了一团揉皱的手帕。一个姑娘走到歌手身旁。她手提一只点亮的灯笼,头戴一朵巨大的凋谢了的玫瑰。她的肩露在外面,被通体照亮,她是玻璃做的。农技师的目光滑过这肩膀的玻璃,他的鱼骨把他带到我身旁,离舞台很近的地方。

歌手唱起一首表现缺吃少用的歌。姑娘的手臂因光滑的皮肤而透明。手臂在一忽儿滑到肘部,一忽儿又奔向手腕的一长串热烈的手镯中叮当作响。手镯在闪烁中断开,又在灯笼的火焰中完整。它们被光烤得灼热。

姑娘手拿一顶帽子,从一张脸走到另一张脸,从一只手走到另一只手。

我那站在最后一排的叔叔满面红光,把一大把硬币扔进帽子里。女领唱手中落下一张揉成一团的纸币,灯笼照亮了她的脖颈,冲刷着它,直到钱掉进帽子里,没人暗夜。

姑娘穿一件白色椭圆形紧身胸衣,像眼白一样紧绷着。在灯笼的微光里,能看见她胸部圆圆的褐色眼睛在里面游泳。邮差的手停在帽子上,他的小胡子颤抖着,双眼像萼片一样,铺在姑娘肚脐眼上枯萎了的i小小玫瑰的四周。

农技师手中乱响,仿佛那些鱼骨已经干枯。姑娘的大腿顺着他的手滑向胳膊。她摆动臀部,分开短裙的流苏。农技师的鱼骨纹闪动着灰色。他的眼睛和伊欧内的眼睛一起,在姑娘大腿之间的狭窄三角区挤来挤去。

蕾妮的眼睛大睁着,眼角又硬又白像墓碑。伊欧内的戒指在黑色的帽子上闪烁。他嘴唇潮湿,嗓子提到了下颚。

我的眼睛淹没在丝质三角区里。我让我的钱经过热烈的手镯掉进帽子里。当我看见白色三角区周围那长长的黑色毛发在我的手指旁边时,我的手太吃一惊。

蕾妮挂在裁缝身上,两人一起走向路堤。她们像空衣服架子在行走。蕾妮回头看了两次。伊欧内吹着他已被碾死的歌,从后面欣赏着丝质三角区姑娘。女领唱已走上路堤,她的长裙闪了一下,即刻就消失了。农技师的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姑娘端着帽子走到幕布后面。伊欧内吹着口哨走向他的拖拉机。

路堤黑而高,草黑而低。我的铁链不在脚下了。我弯下身子,眼前是这么多的泥土。我原地转了几个圈儿,草是湿的,我的手冰凉。我的铁链被淹死了,它逶迤而行,离开我,到看不见的隐藏的蛇那里去了。它去流浪,去了离我三十年之遥的地方,和吉卜赛人流浪了。’

啊,我的铁链,还有铁匠,还有我的妈妈,还有,我的钱。

幕布在风中鼓起一个大包。吉普赛人的火很红很烫,像我的脸,像我的眼睛,像我独语的嘴唇。篝火的烟,浓得遮住了吉普赛人的眼睛,遮住了吉b赛

人的鬓和手。篝火的烟雾吞没了他们的头发,将它们扯散,像吹灰色的面团一样把头发吹大。我走进这烟雾中。它没有吃掉我,而是带着细密的褶皱和凝固的扇子,穿着黑色的外套和鞋子,飞进空气中,让我呆站在那里,然后把我送上回家的路。

歌手在喂马。鬃上有红色飘带的马望着月亮。

我像被流干了一样向路堤走去。月亮空寂。路堤前坐着个女人,她的衬衣比黑夜还黑。她的裙子摊开来,裙子下面塞塞搴率。她用一只苍白的手揪着草,大声呻吟着像是为了死亡。路堤上站着一个黑糊糊的男人,抬头望着天。“这时候我们本该早到家了。”他说。那是我叔叔的声音。

有一股腐烂的肉的气味。婶婶撩起她的裙子,黑衬衣下面是一块亮斑。那亮斑很大,有两个月亮那么大。婶婶用一把草擦她的屁股。叔叔在路堤边上来下去。他忽然停下来,喊遭:“我的天,这气味像瘟疫一样臭!”

天空散发着粪便的气味,路堤在黑影中站在我身后,把天幕拉下来,把它拉到自己前面的铁轨上,像是拉一列黑色的火车。

水塘不大,伸出一面镜子。它不可能映照这么多大便和这么多的夜晚。于是它在月亮的口袋里盲目地呆站在那里。

磨坊前面有一只鹳,翅膀在黑暗中腐朽,它的腿因水塘而开始腐烂。

但是它的脖子很白。“它飞翔时,在空中死去。它所做的一切就

是哀怨。”我想。我一边走,一边在黑暗的空气中看见到处都是我的铁链。我喊道:“把你的喙子伸进大便,走进泥浆去给小弗兰茨找爸爸。”

街道两旁是葱郁的树林,它们在春天开放。夏天来时,它们的叶子变成红色却没有果实。它们没有名字,这些红树。它们轻柔地沙沙响,我的铁链不在里面。

篱笆后面,一只狗的心在吠叫。在红色的树林上面,一只年轻狍子的心冻僵了。

铁匠铺的窗口暗下来,铁匠已经睡了,铁匠的炉子已经睡了。还有许多窗口明亮着,没有入睡。

辘轳静静地躺在那里,井睡了,它的铁链睡了。一片云在巨大的粪便里游荡。它在沉睡的天空里忽高忽低,鞋上沾满白色的野生辣根,在脖颈上飘舞,和蕾妮的红鸡一起在脖颈上飘舞。

红鸡上面,一张脸喊叫起来:“你的铁链呢?你的钱呢?”我们家的窗户被火光映红。村子空了,乔治,村子空了。我在窗边谛听。收音机沉默着,母亲叫喊着,父亲沉默着。

外公睡了。乔治做了个梦,在梦中他看到一只青蛙跳上我的脸颊。

黑色的大轴转着。

李贻琼译

贝尔文学奖欧洲味太浓?

美国媒体说,自从1993年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获奖之后,就没有美国作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克莱齐奥获奖之后,美联社评论说,1994年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获奖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就变得具有浓厚的欧洲味。

在这个奖项颁出之前,外界曾进行了各种预测,并形成了关于“美国文学”和“欧洲文学”的争论。比较而言,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更看好欧洲作家。从结果看,在今年的这次“交

锋”上,欧洲作家再次出了风头,而美国人自从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奖后,已远离诺贝尔奖15年。

美联社的评论有一定道理,在1994年之后,共有9名欧洲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中包括去年获奖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其他4名获奖者也与欧洲关系深厚。

对此,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恩达尔说,他认为克莱齐奥获奖不代表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欧洲味太浓。

恩达尔说:“克莱齐奥完全是个世界公民。他每年都在新墨西哥州住一段时间……如果完全从文化角度来看,他的法国味也没那么浓。”

在上月30日的一次访谈中,恩达尔评论美国文学太过“孤立”,甚至到了“无知”的程度,引起美国文坛震动,美国媒体也据此认为美国作家本次获诺贝尔文学奖基本无望。王丰丰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中国可以读到的书

●《金鱼》百花文艺出版社

●《流浪的星星》花城出版社

●《诉讼笔录》上海译文出版社

●《乌拉尼亚》人民文学出版社

链接

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2007年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主要作品:《青草在歌唱》,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玛莎·奎斯特》、《良缘》、《风暴的余波》、《被陆地围住的》以及《四门之城》、《金色笔记》。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获奖理由: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5年英国剧作家哈罗·品特。获奖理由: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压迫的封闭房间,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

2004年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获奖理由: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了音乐动感,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代表作:《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和《钢琴教师》。

2003年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获奖理由: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代表作有《声名狼藉》、《恭候野蛮人》和《国家中心》等。

2002年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获奖理由: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代表作:《无形的命运》。

2001年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代表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和《在自由的国度》。宗合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推荐下载

茅盾文学奖介绍及历届获奖作品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 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 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 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 评选范围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

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 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 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 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 染力的佳作。 评选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 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 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 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 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 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 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 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评奖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

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目录-全部7届33部获奖作品(免费下载)

(全部7届33部作品)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年)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

组图: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乌镇颁奖颁奖词摘录 时间:2008-11-11 15:06:00 核心提示:”贾平凹的写作动力,来自对作品的不满意:“正因为不满意,才老想把自己证明一下,可永远证明不了,写着写着就老了。”得奖之后,迟子建最大的感受是想赶快回归平静,“作家需要一种平静的生活和写作状态,我们不是为了一个奖来写作,它不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贾平凹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部分作品简介-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语文、道路、方法、领域、基层、问题、矛盾、体制、继续、现代、整顿、保持、统一、发展、建设、加深、建立、发现、稳定、格局、内涵、理想、思想、精神、氛围、利益、素质、环境、政策、倾向、制度、特色、规模、结构、形势、反映、关系、考验、塑造、形成、丰富、管理、坚持、鼓励、教育、完善、改革、中心、内心 芦沟中学语文组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茅盾捐资25万元,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年) 《黄河东流去》李准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年)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萧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年)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年) 《抉择》张平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略萨) 我五岁学会阅读。那是在玻利维亚科恰班巴的萨耶学校,胡斯蒂尼亚诺修士的课堂上。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今,近七十年时光不再,可我还清楚记得那个魔法如何丰富了我的生活:将书中的文字转化为形象;打破时空屏障,让我同尼莫船长(《海底两万里》人物)一起遨游海底两万里,同达达尼昂、阿托斯、波尔多斯以及阿来米斯(《三个火枪手》人物)并肩作战,粉碎诡计多端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旨在推翻王后的阴谋,让我化身冉阿让扛着马吕斯(《悲惨世界》人物)那奄奄一息的躯体在巴黎的内脏中跼蹐前行。 阅读把梦想变成生活,又将生活变成梦想,让孩童如我亦能触及文学的广袤天地。我母亲曾经对我说,我最初的习作其实就是我所读故事的延续,因为我总是为故事的终结而伤心,或是想要改变故事的结局。或许我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尽管我自己全然不知,那就是:从成长到成熟,再到终老,我都在延续着那些令我的童年充满冒险和激动的故事。 我真希望母亲此刻也在这里,她读到阿玛多·内尔沃和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歌时总是动情至流泪。我也希望佩德罗姥爷在这里,他长着一个大鼻子,头顶秃得铮亮。他总是对我的诗句赞赏有加。还有卢乔舅舅,他鼓励我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之中,尽管彼时彼地从事文学创作甚至都无法填饱肚子。

一生中,我身边满是像他们一样的人,爱护我,鼓励我,在我彷徨的时候,将他们的信念传递给我。正是由于他们,当然,也凭着我的执着和一点点运气,我得以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这项集激情、嗜好和奇迹于一身的事业中来。这事业就是写作。写作让我们开启另一段平行的人生,让我们得以逃避生活的不如意;写作是化习常为神奇,又化神奇为习常;它驱散混沌,点石成金,使瞬间永存,视死亡如过眼云烟。 写故事并不容易。故事变成文字的那一刻,一切的计划都枯萎在纸上,思想和形象也都失去了活力。怎样才能重新将它们激活呢?我们很幸运,大师们就在那里,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遵从他们的榜样。福楼拜告诉我,天赋即持之以恒和铁的纪律。福克纳告诉我,形式,即文字和结构,可以加强也可以弱化主题。马托雷尔、塞万提斯、狄更斯、巴尔扎克、康拉德、托马斯·曼告诉我,在小说中,视野和雄心同文体技巧和叙述策略一样重要。萨特告诉我,话语即行动,一部介入当下、寻求更好选择的小说、戏剧或散文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加缪和奥威尔告诉我,缺乏道德的文学是不人道的。马尔罗告诉我,英雄主义与史诗,适用于阿尔戈英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时代,同样也适用于当今时代。 倘使列举所有令我或多或少受益的作家,他们的影子一定会将在场的所有人都笼罩在黯然之中。因为有惠于我的作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最新版)

最新版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至今已颁发到第九届。从2011年起,由李嘉诚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 1、姚雪垠:《李自成》文革时期显流文学其他文学创作 2、古华:《芙蓉镇》80年代寻根前小说反思文学 3、魏巍:《东方》十七年文学通讯报告主题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80年代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 1、刘心武:《钟鼓楼》50年代作家寻根前小说伤痕文学现实主义 2、张洁:《沉重的翅膀》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 1、路遥:《平凡的世界》陕军寻根前小说改革文学现实主义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50-60年代散文三大家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4年)

1、陈忠实:《白鹿原》陕军 90年代长篇小说家族题材现实主义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0年) 1、阿来:《尘埃落定》90年代长篇小说 2、王安忆:《长恨歌》90年代长篇知青作家现实主义女性书写对生命存在形而上的追问 3、张平:《抉择》 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90年代长篇小说社会问题题材(突出重围) 5、宗璞:《东藏记》90年代长篇小说知识分子题材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陕军 90年代长篇知识分子题材(废都)现实主义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80年代女性书写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 1. 张炜《你在高原》90年代长篇小说知青作家现实主义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

历届(1901-2012)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完整)时间获奖人获奖作品体裁获奖理由 1901 [法]普吕多姆 (1839-1907) 孤独与沉思诗 散文“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 [德]蒙森(1817-1903)罗马风云散文“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 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 [挪威]比昂松 (1832-1910)挑战的手套剧本 小说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 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 [法]弗-米斯特拉尔 (1830-1914) 金岛诗 散文“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1904 [西]埃切加赖 (1832-1916)伟大的牵线人剧本“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 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 [波兰]显克维奇 (1846-1916) 第三个女人小说“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 [意]卡尔杜齐 (1835-1907) 青春诗诗 散文“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 [英]吉卜林 (1835-1907)老虎!老虎!小说“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 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 [德]鲁-奥伊肯 (1846-1926)精神生活漫笔散文“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 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 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 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 [瑞典]拉格洛夫(女 1858-1940)骑鹅旅行记小说“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 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 [德]保尔-海泽 (1830-1914)特雷庇姑娘小说“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 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 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 艺术臻境” 1911 [比利时]梅特林克 (1862-1949)花的智慧散文 剧本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 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 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 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

诺贝尔文学奖分析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自开奖到2012年的112年间,全球共有109位作家获此殊荣,其中欧美国家有100人获奖,亚非国家有9人获奖。长期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因其难脱本位主义、地域歧视、文化偏见之俗被世人所诟病,但其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依旧首屈一指。若用动态的思维模式和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活动,也有一个不断完善、逐渐向“诺贝尔精神”回归的过程。本文将使用spss软件,对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量化的方式观察并分析诺贝尔文学奖,阐述20世纪以来百年文坛创作理念的嬗变。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spss软件,统计分析 感谢阿尔弗雷特·诺贝尔。遵从他的遗喊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它衍生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家族,促现了一种诺贝尔文学现象。诺贝尔文学作为20世纪的重要文学现象,可以做为分析20世纪文学走向的一个范型。诺贝尔文学奖按照诺贝尔先生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的遗嘱,每年颁发一次,自1901年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首次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到2012中国作家莫言摘取桂冠,应当颁发112次,实际颁发105次(1914、1918、1935、1940—1943年7年因故没有颁奖)。计有109人获奖(1904、1917、1966、1974年均有2人分享该奖),来自40个国家的109位作家获此殊荣。 如图1所示,在40个国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法国,其获奖人数高达13名之多,而位居其后的美国、英国、德国和瑞典都属于欧美国家。由表1的洲籍可以看出,在109位获奖人中,来自欧洲的作家有81位,占总人数的74.3%之多。如果把几个大洲划分为东方与西方来看,来自东方国家(亚洲、非洲国家)的获奖者仅有9名,而来自西方国家(欧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的获奖者有100名之多。而在26种语言中,如图2所示,其中有26名获奖者使用的语言为英语,占据语种中最大比例。其次的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也都属于欧洲国家的语言。可见,自开奖以来针对着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质疑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国际性的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也难脱本位主义、地域歧视、文化偏见之俗。 由是观之,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应该大打折扣。它违背了“诺贝尔精神”,改变了诺贝尔先生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设奖的初衷。诺贝尔先生没有在授奖范围上为诺贝尔文学奖设限,“我的明确愿望是:评奖不考虑候选人之国籍,不论是否斯堪的纳维亚人,最够格者获奖。虽然,诺贝尔先生的遗嘱比较粗略,措辞也不那么严密,但是,他的良苦用心是可以看得清楚的,他设立的奖项应该具有世界意义。因此,斯德哥尔摩的评委和诺贝尔文学奖备受质疑成为自然中事,“西方中心”之说,至今仍然不绝于耳。质疑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只考虑欧美大国、富国,不顾及亚非小国、穷国,因而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变成西方国家的奖,西方作家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力军,东方作家被边缘化。通过数据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的确有失偏颇这一事实,但随着时间的变化,诺贝尔文学奖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文化观念的嬗变。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璞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8年)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及简介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烽 【作品简介】 《茶人三部曲》以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塑造了杭天醉、杭嘉和、赵寄客、沈绿爱等各具不同社会意义和艺术光彩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茶的青烟、血的蒸气、心的碰撞、爱的纠缠,

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忘忧茶庄的传人杭九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风流儒雅,却不好理财治业,最终死在烟花女子的烟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长在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与民国诞生的时代,他身上始终交错着颓唐与奋发的矛盾。有学问,有才气,有激情,也有抱负,但却优柔寡断,爱男友,爱妻子,爱小妾,爱子女……最终“爱”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门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经历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时代,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衰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族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衰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衰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长恨歌》作者:王安忆 【作品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王安忆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王琦瑶,做了当时上海某要员的金丝雀。上海解放,要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新知无奈负心,又遇旧爱,生命中的男人来来去去,最终王琦瑶难逃劫数,死于非命。 《长恨歌》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大上海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家作品

茅盾文学奖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你在高原》(张炜) 《你在高原》(张炜)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已阅)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已阅)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已阅)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 秦腔 张洁,《无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蛙》 《蛙》

7个有趣的小故事,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趣事

7个有趣的小故事,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趣事 (1)资助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他的应诺一出,请求资助的信件便纷至沓来,以至于使普吕多姆惊叹:“如果我全部答应的话,足可将我的奖金吞得一文不剩。” (2)表示谦虚 1921年,年近八旬的法国法朗士坚持出席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大庆典。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瑞典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举行。在献辞过程中,法朗士一直坐在自己的桌边“打盹”。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打盹”,他解释说:“没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打瞌睡,只是我听不懂瑞典语,但我知道他们在谈我——为了表示我的

谦虚,我就把头垂了下来。” (3)遗憾 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流亡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获得,祝贺的 电报传到波多黎各时,希梅内斯钟爱的妻子正患癌症躺在波多黎各的一家疗养院里。此时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希梅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和西班牙的记者。他说:“我恳求各位转达我对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就都应当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由于她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 (4)猎物 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的时候,他正在郊外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来采访他。他说瑞典文学院晚了二三十年才颁奖给他,实际上他是第一位真正该得此项奖的苏联作家。他还说:“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正好朝天上放了两枪,除了掉下两只大雁之外,还十分意外地掉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2010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获诺奖的《黑色大轴》,看了能气死你! 横舟 本人读过许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聂鲁达,萨特、川端康成、泰戈尔,海明威、赛珍珠以及拉美的略萨,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曾推出过许多优秀的人类文学家,使各国文学作者个读者受益匪浅。可是,对近几届诺奖的获得者作品,实在是不敢恭维。 今年这部获奖“巨著”《黑色大轴》,看了后,实在是让人“汗颜”,这就是人类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推出的作品?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这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幼儿园游戏,又是什么?简直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文盲,在糊弄诺奖的基金。 《黑色大轴》全文不到一万字,说是短篇小说,其实是一篇从字数上看类似杂文的形式而已。文字表现形式上是追逐后现代主义牙花的形式,而缺少后现代主义的灵动性。调动了一些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表现、意向跳跃、意识流等,但又不会使用。很多物象叠加在一起,又完全没有连贯意识,只是营造了一个类似一个精神病态的患者,断断续续的表述和物象堆积的框架。 通篇文章(还能算是文章的话),诗歌不像诗歌,杂文不像杂文,寓言不像寓言,整个是一个物象、词汇堆积起来的大杂汇,还美其名曰小说。就像一个儿童梦呓者,在睡眠中的胡言乱语。完全没有人类文学的创作思维规律可循,更无法上升到哲学与文学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只不过是一个学语幼童的只言片语,或者说是呆傻病人胡乱的涂鸦。其规律只有一个,就是越让人弄不懂越好。 从作者所要表现的支离破碎的意象来看,好像是在试图表述一段扭曲、压抑的生活和时空,可又表现不清楚。实际上这种生活中的扭曲物象形成的支离破碎的文学潜意识,距离我们很近,使每一个中国人不用特意去捕捉,周围遍地全是,只要有意识都能有所感悟。而该文中,远远没有我们中国社会的人领悟的深刻,因为,看得出,作者并没有真正的生活在那种广泛的扭曲和深度压抑的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 名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2016年:鲍勃·迪伦 写作风格: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获奖作品:《像一块滚石》 2015年: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写作风格: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获奖作品:《二手时间》 2014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写作风格: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 获奖作品:《暗店街》 2013年:艾丽丝·门罗 写作风格:论文从人称的使用、叙事方式、人物与背景的融合、人物心理化等方面,对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进行了细致分析。 获奖作品:《逃离》 2012年:莫言 写作风格:莫言的写作风格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加上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想象,用大胆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众多的人物故事描绘的多姿多彩。

获奖作品:《蛙》 2011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写作风格: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 获奖作品:《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 2010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写作风格:内容贴近现实,风格各异,体现了略萨对小说表现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实验主义精神。略萨的创作以结构新颖见长。 获奖作品:《世界末日之战》 2009年:赫塔·米勒 写作风格:专注于师哥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真实图景。 获奖作品:《低地》 2008年:勒克莱齐奥 写作风格:新起点,诗歌冒险和感冒迷幻类的文学作家 获奖作品:《诉讼笔录》 2007年:多丽丝·莱辛 写作风格: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获奖作品:《金色笔记》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及改编电影、电视名单

历届获奖作品及改编电影、电视节目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获奖名单: 1、姚雪垠:《李自成》 2、古华:《芙蓉镇》 3、魏巍:《东方》 4、莫应丰:《将军吟》 5、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6、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1985年)获奖名单: 1、刘心武:《钟鼓楼》 2、张洁:《沉重的翅膀》 3、李准:《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88年)获奖名单: 1、路遥:《平凡的世界》 2、凌力:《少年天子》 3、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4、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5、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 荣誉奖 1、肖克:《浴血罗霄》 2、徐兴业:《金瓯缺》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1994年)获奖名单: 1、陈忠实:《白鹿原》 2、刘斯奋:《白门柳》 3、刘玉明:《骚动之秋》 4、王火:《战争和人》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00年)获奖名单: 1、阿来:《尘埃落定》 2、王安忆:《长恨歌》 3、张平:《抉择》 4、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05年)获奖名单: 1、熊召政:《张居正》 2、张洁:《无字》

3、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4、柳建伟:《英雄时代》 5、宗璞:《东藏记》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获奖名单: 1.麦加《暗算》 2.贾平凹《秦腔》 3.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4.周大新《湖光山色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的作品为以下五部: 1、张炜《你在高原》 2、刘醒龙《天行者》 3、毕飞宇《推拿》 4、莫言《蛙》 5、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 1.格非的《江南三部曲》、 2.王蒙的《这边风景》、 3.李佩甫的《生命册》、 4.金宇澄的《繁花》、 5.苏童的《黄雀记》。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影视剧 1、【文化典藏】电影《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81),改编自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周 克芹的同名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在1981年首次被搬上荧幕,北影厂和八一厂各拍摄一部。201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再次改编翻拍。本图为北影厂出品的版本。本片通过“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农村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和基层干部抵制动乱、坚持生产、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 2、【文化典藏】电影《闯王旗》(1978),根据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改编。电影讲述了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事情。1984年《李自成》被再次改编为电影《双雄会》,讲述了李自成与张献忠结成同盟共同推翻了明王朝的历史故事。

《外国小说欣赏》教案集

《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 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加减法(简洁与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教学难点: 在对叙述繁简的讨论中获得意识流的基本特征。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资料印发) 3、了解伍尔芙及其创作。

美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何朝辉2009-1-21 中华读书报 一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揭晓,获奖的是一位法国作家。因而,近几年得奖呼声较高的美国作家如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等人在连续多年希望落空之后还需等待时机,等待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评审们能够青睐他们。如果他们不像诺曼·梅勒那样“不幸”去世的话,他们当中或许会出现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这仅仅是可能。 这种可能性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常任秘书霍拉斯·恩格达尔(Horace Engdahl)看来似乎更小了。他在十月初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中说到,“当然,在所有重大的文化里都有强大的文学,但是你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欧洲仍然是文学世界的中心……而美国不是”。他还说到,“美国(文学)太孤立了,太与世隔绝了。他们翻译的作品不够,他们也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大的对话中来”。在恩格达尔看来,“这种疏忽或无知”才是致命的。此言一出,恩格达尔便立刻遭到了美国文学界猛烈的抨击。有人认为恩格达尔读过的美国文学作品太少才做出这样的评价。也有人认为评审们的眼光不够精准,才在连续十五年都没有把文学奖

投给美国作家。还有论者认为评审们有些“偏私”,在这十五年里九次把文学奖投给了欧洲作家。喜爱或者研究美国文学的读者都会对此有所不满或感到失落。可是,不管怎样,我们不可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世界性的奖项,从1901年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以来(1914年、1918年、1935年、1940-1943年因故未评奖外),在这107年中已有十位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在世界文学之林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相当大了,而且,美国文学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之一,美国民族文学的建构与发展才进行了两百多年而已。可以说,美国文学虽然年轻,但它发展很快,已经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二 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生前立下的遗嘱,瑞典政府将文学奖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的出现“代表了人类对于文学的世界性标准的寻求与思考,同时也预示着在文学的世界性交流中,人类所创造出的非凡成就”。众多美国作家都在为“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和能够代表人类的非凡成就而努力。 1930年11月,“由于其描述的刚健有力、栩栩如生和以机智幽默创造新型性格的才能”,辛克莱·路易斯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从此,独立的美国文学开始得到欧洲的承认,把美国文学当作英国文学附庸的时代一去不返,美国文学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中国重要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简介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是根据著名作家茅盾同志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而于1981年设立的,是中国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颁发到第五届。附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71-1981)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东方》魏巍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 《将军吟》莫应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芙蓉镇》古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2-1984) 《黄河东流去》李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沉重的翅膀》(1984年修订本)张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钟鼓楼》刘心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1985-1988) 《平凡的世界》路遥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1987、1988年版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少年天子》凌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获奖名单 《浴血罗霄》肖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金瓯缺》徐兴业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 《张居正》熊召政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张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雄时代》柳建伟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简介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简介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对他的作品还很陌生,特地整理了一下,与诸位进行分享,都来看看吧! ?莫言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专业作家。1997年转业,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记者,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主席团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莫言文集》(12卷),影视、话剧剧本多部。中篇小说《红高粱》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文学奖,《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酒国》(法文版)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台湾联合报十大好书奖,另获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4年获法兰西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作品 《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丰乳肥臀-增补版》《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酒国》《食草家族》《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战友重逢》《蛙》 ?作品评价 冯牧文学奖:“莫言以近20年持续不断的旺盛的文学写作,在海内外赢得了广泛声誉。虽然,他曾一度在创新道路上过犹不及,但他依然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于80年代中期的‘红高粱’家族系列小说,对于新时期军旅文学的发展产生过深刻而积极的影响。《红高粱》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奇异新颖的感觉,创造出了一个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