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设】化工原理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设计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设计

应用化工技术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氯化聚氯乙烯的工艺研究以及其供需现状容摘要:介绍了氯化聚氯乙烯的生产情况、工艺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分析了该产品的价格趋势及竞争能力,对发展我国氯化聚氯乙烯工业提出了建议。

介绍氯化聚氯乙烯树脂的性质特点、生产及加工方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市场前景目录前言 (1)1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 (2)1.1气固相氯化法 (2)1.2溶剂法 (2)1.3水相悬浮法 (2)2 CPVC的性能特征与应用 (3)2.1 CPVC的性能特征 (3)2.2 CPVC的应用 (4)3氯化聚氯乙烯的加工 (5)3.1干燥 (5)3.2混料 (5)3.3成型 (6)3.3.1挤出成型 (6)3.3.2注射成型 (6)4氯化聚氯乙烯的市场与前景 (7)4.1国生产能力与产量 (7)4.2国需求 (7)4.3国外状况 (7)4.4竞争能力分析 (8)4.5发展建议 (8)5 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致 (11)前言氯化聚氯乙烯(CPVC)是以氯气和聚氯乙烯(PVC)为原料的耗氯产品,具有抗腐蚀、耐老化、难燃、电性能良好等特点。

(PVC)硬制品安全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60而℃,而氯化聚氯乙烯硬制品可在接近100℃的温度下长期使用,氯化聚氯乙烯是能在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长期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聚合物之一。

氯化聚氯乙烯不仅在常温下耐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而且在较高温度下仍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药品性,性能优于PVC和其它树脂。

另外,氯化聚氯乙烯的机械强度是PVC的1.5倍, pp 和ABS 的2倍,特别是在100℃的温度下,氯化聚氯乙烯仍能保持很高的刚性,可充分满足在化工生产中对设备及管道等的要求。

并且,氯化聚氯乙烯不受自来水中余氯影响,不会出现裂痕和崩漏。

因此,氯化聚氯乙烯管道非常适用于民用冷热水管系统。

氯化聚氯乙烯产品在国外主要采用先进的水相悬浮法生产。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化学化工毕业论文范文一:化学工程及工艺人才培养途径1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力的前提,只有对未知世界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人,才会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实践和创造。

承担科研任务的高校教师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将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近况及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带入本科教学,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的热情,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尝试性地解决一些科学问题,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学生在参与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对培养自己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机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树立起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另一方面,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进而带动并感染周围其他学生积极投入科研,并通过科研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激发求知欲和研究兴趣,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1]。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关键在教师。

因此,优化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2.1采用“传、帮、带、督”的方式,构建高水平教师梯队对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人要拜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老教师为师,跟班听课,并参加辅导、答疑、改习题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接受了考查,考查合格者方可担任课程主讲。

老教师在其中则充分发挥了传、帮、带、督的作用,课前听试讲,结合具体理论、概念与青年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给青年教师以鼓励和具体的帮助;课后及时与青年教师交换意见,随时解决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也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技艺大赛、优秀师徒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吸引青年教师参加教改活动,培养锻炼青年教师,构建老中青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梯队。

2.2教学科研相长,不断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开展本科教学,而且要全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否则就会形成在教学中只能“教死书”的状况。

化工精馏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精馏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精馏毕业设计论文化工精馏毕业设计论文引言化工精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化工精馏的原理、设备和优化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毕业设计的完成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化工精馏的原理化工精馏是一种基于物质的挥发性差异实现分离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混合物使其部分汽化,然后在塔内进行冷凝和液体回流,最终得到不同组分的纯品。

二、化工精馏的设备化工精馏设备主要包括塔、加热器、冷凝器和分离器等。

其中,塔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常见的塔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种。

板式塔通过多层板块将混合物与蒸汽交互接触,实现分离;填料塔则通过填充物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分离效果。

三、化工精馏的优化方法化工精馏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操作参数的调整、塔内结构的改进和能量消耗的降低等。

首先,通过调整操作参数如塔顶温度、回流比等,可以实现对产品纯度和产量的控制。

其次,改进塔内结构如增加板块数目、改变板块形状等,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最后,降低能量消耗可以通过优化加热和冷却系统、回收废热等方式实现。

四、实际案例分析以石油精炼过程中的脱硫装置为例,探讨化工精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脱硫装置中,石油中的硫化物需要被去除,而硫化物与其他组分的沸点接近,难以通过传统的精馏方法实现分离。

因此,可以采用辅助剂的方式,如添加氨水,与硫化物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氨基硫化物,再通过精馏将其分离出来。

结论化工精馏作为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在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了解其原理、设备和优化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在毕业设计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1] Smith R. Chemical Process Design and Integration[M]. John Wiley & Sons, 2005.[2] Henley E J, Seader J D. Equilibrium-Stage Separation Operation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M]. John Wiley & Sons, 1981.。

化工优质毕业设计题目

化工优质毕业设计题目

题目一:苯-氯苯精馏塔工艺设计和原料液预热器选型设计(一)设计题目某化工厂拟采取一板式塔分离苯-氯苯混合液。

已知:生产能力为年产70000 吨99%氯苯产品;进精馏塔料液含氯苯40%(质量分数,下同),其它为苯;塔顶氯苯含量不得高于2%;残液中氯苯含量不得低于99%;料液初始温度为30℃,用流量为0 kg/h、温度为160 ℃中压热水加热至沸点进料。

试依据工艺要求进行:(1)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标准列管式原料预热器选型设计。

(二)操作条件1.塔顶压强4kPa(表压);2.进料热情况,泡点进料;3.回流比,1.8Rmin;4.塔釜加热蒸汽压力0.5MPa(表压);5.单板压降小于0.7kPa;6.年工作日300天,天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1.设计方案确实定及工艺步骤说明;2.塔工艺计算;3.塔和塔板关键工艺结构设计计算;4.塔内流体力学性能设计计算;5.塔板负荷性能图绘制;6.塔工艺计算结果汇总一览表;7.生产工艺步骤图及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绘制;8.对本设计评述或对相关问题分析和讨论。

(四)基础数据p(mmHg)1.组分饱和蒸汽压i2.组分液相密度ρ(kg/m 3) 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密度可由下式计算苯 t A 187.1912-=ρ 推荐:t A 1886.113.912-=ρ 氯苯 t B 111.11127-=ρ 推荐:t B 0657.14.1124-=ρ 式中t 为温度,℃。

3.组分表面张力σ(mN/m ) 双组分混合液体表面张力m σ可按下式计算:AB B A BA m x x σσσσσ+=(B A x x 、为A 、B 组分摩尔分率)4.氯苯汽化潜热常压沸点下汽化潜热为35.3×103kJ/kmol 。

纯组分汽化潜热和温度关系可用下式表示:38.01238.012⎪⎪⎭⎫ ⎝⎛--=t t t t r r c c (氯苯临界温度:C ︒=2.359c t )5.其它物性数据可查化工原理附录。

化工专业毕业设计

化工专业毕业设计

化工专业毕业设计化工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在学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阶段的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验,更是对其在化工行业应用实践的一个重要机会。

毕业设计的选题、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分析,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深入检验。

一个优秀的毕业设计将为学生将来的求职竞争增添不少分数。

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内容进行选择。

化工专业领域广泛,涉及到化工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设计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也更有利于提高设计的质量。

毕业设计的设计方案需要有一定的实践性。

通过调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的问题相结合。

这可以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好的毕业设计方案应该是有一定的创新性,要能够帮助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或者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然后,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需要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使用。

要注重安全,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毕业设计的结果分析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一个总结和评价,是对毕业设计成果的一个展示。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对设计方案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详实的描述和分析。

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

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学生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提供经验和教训。

学生也可以对进行的科研工作进行拓展和深化,这将为自己今后深造、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流程模拟毕设方案

化工流程模拟毕设方案

化工流程模拟毕设方案化工流程模拟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化工流程运行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化工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并在无风险的情况下进行不同操作策略的测试。

对于化工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进行化工流程模拟的毕业设计是一种锻炼能力和提高技能的好方法。

这里提出一个化工流程模拟的毕设方案,用于研究和优化某个化工流程。

具体方案如下:1. 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化工流程进行模拟和研究。

可以选择一个已有的化工流程,也可以设计一个新的流程。

2. 研究目标:确定研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确定某个操作参数的最优值、找到流程中的瓶颈、改进产品质量等。

3. 数据收集:收集化工流程的各种数据,包括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物性参数,以及流程中各个设备的操作参数等。

4.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化工流程的数学模型。

可以使用常见的建模软件,如ASPEN Plus或MATLAB等。

5. 模拟运行: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化工流程的模拟运行。

对不同操作参数进行测试,并记录模拟结果。

6. 数据分析: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找到最优值、瓶颈等。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如Excel和Python等。

7. 优化方案: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优化方案。

例如,优化操作参数、改进设备设计、改变流程流程等。

8. 方案评估:对优化方案进行评估,比较原始方案和优化方案的性能差异。

可以使用经济评估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和成本效益分析等。

9. 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可以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讨论。

总的来说,化工流程模拟的毕设方案涉及到选题、目标确定、数据收集、模型建立、模拟运行、数据分析、优化方案、方案评估和结论展望等步骤。

通过这个方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学习到化工流程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升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精馏塔浮阀塔课程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精馏塔浮阀塔课程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浮阀精馏塔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1308班学号12010830指导教师摘要本设计为分离乙醇-水混合物,采用筛板式精馏塔。

精馏塔是提供混合物气、液两相接触条件,实现传质过程的设备。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混合物不断分离,以达到理想的分离效果。

选择精馏方案时因组分的沸点都不高所以选择常压,进料为泡点进料,回流是泡点回流。

塔顶冷凝方式是采用全凝器,塔釜的加热方式是使用再沸器。

精馏过程的计算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塔板数的确定等。

然后对精馏塔进行设计包括:塔径、塔高、溢流装置。

最后进行流体力学验算、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

乙醇精馏是生产乙醇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是重要的化工单元。

其工艺路线是否合理、技术装备性能之优劣、生产管理者及操作技术素质之高低,均影响乙醇生产的产量及品质。

工业上用发酵法和乙烯水化法生产乙醇,单不管用何种方法生产乙醇,精馏都是其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

浮阀塔具有下列优点:1、生产能力大。

2、操作弹性大。

3、塔板效率高。

4、气体压强降及液面落差较小。

5、塔的造价低。

浮阀塔不宜处理易结焦或黏度大的系统,但对于黏度稍大及有一般聚合现象的系统,浮阀塔也能正常操作。

关键词:乙醇水精馏浮阀塔连续精馏塔板设计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条件 (2)1.2、设计任务 (2)1.3、设计内容 (3)第二章设计方案确定及流程说明 (5)第三章塔板的工艺设计 (7)3.1、全塔物料衡算 (7)3.2、塔内混合液物性计算 (8)3.3、适宜回流比 (15)3.4、溢流装置 (21)3.5、塔板布置与浮阀数目及排列 (22)3.6、塔板流体力学计算 (25)3.7、塔板性能负荷图 (29)3.8、塔高度确定 (33)第四章附属设备设计 (35)4.1、冷凝器的选择 (35)4.2、再沸器的选择 (36)第五章辅助设备的设计 (38)5.1、辅助容器的设计 (38)5.2、管道设计 (39)燕京理工学院——课程设计第六章控制方案 (42)第七章设计心得与体会 (42)附录一主要符号说明 (43)附录二塔计算结果表 (45)附录三管路计算结果表 (47)文献综述 (48)前言乙醇(C2H5OH),俗名酒精,是基本的工业原料之一,与酸碱并重,它作为再生能源犹为受人们的重视。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化⼯类毕业设计论⽂毕业论⽂10000吨⽢氨酸的⽣产⼯艺设计作者姓名:乔培国学科、专业:化⼯应⽤技术学号:091652109指导教师:郭⽂婷完成⽇期: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年产10000吨⽢氨酸的⽣产车间⼯艺设计摘要⽢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α—氨基酸,它的⽤途⾮常⼴泛,主要⽤于农药、医药、⾷品、饲料以及制取其它氨基酸,合成表⾯活性剂等。

⽢氨酸的⽣产⽅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氯⼄酸氨解法和施特雷克法。

在国内,由于技术、原料等原因,⼤都采⽤氯⼄酸氨解法。

本设计的⽬的在于对年产1万吨⽢氨酸的车间⼯艺进⾏设计和优化,本设计简要介绍了⽢氨酸的主要⽤途,国内外的⽣产情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选⽤了氯⼄酸氨解法,采⽤间歇式的⽣产⽅式,初步设计要求年产量1万吨,参照了许多⽂献及数据,对整个⽣产过程做了物料衡算,主要设备进⾏了热量衡算,并对主体设备氨化合成釜进⾏了设计,对⽣产⼯艺流程进⾏了优化,对车间进⾏了布置和规划。

设计经多次修改和调整,得到许多数据和能控制的⼯艺参数,所得到的产品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氨酸,⽣产⼯艺,收率,氯⼄酸氨解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GLYCIN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ABSTEACTGlycine is the most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α-amino acids, it's use is very extensive, mainly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food, feed and other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synthetic surface-active ag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produce Glycine, the main solutions are ammonia and Chloroacetate Streck law. At home, because of technology,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reasons, mostly u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workshop process of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The design gives a briefing o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purposes of glycine, at home and abroad, produ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esign cho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and use intermittent mode of production. preliminary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nnual 10,000 tons, Searched a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data, to do the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to do the heat balance of major equipment and designed the main equipment amination of reactor , optimiz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fter repeated modifications and adjustments, got many data and to be able to get control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oret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glycine, production process, yield,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录摘要 (2)ABSTEACT (3)引⾔ (7)第⼀章⽂献综述 (8)1.1 ⽢氨酸的基本性质 (8)1.2 产品⽤途 (9)1.2.1 应⽤于农药⾏业 (9)1.2.2 应⽤于医药⾏业 (10)1.2.3 应⽤于饲料⾏业 (10)1.2.4 应⽤于⾷品⾏业 (10)1.2.5 应⽤于表⾯活性剂和⽇化⾏业 (11)1.2.6 其他⽅⾯ (11)1.3 市场需求与技术现状 (11)1.4 ⽣产⼚家 (11)1.5 发展前景 (12)1.6 ⽣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12)1.7 ⽢氨酸的⽣产⼯艺 (13)1.7.1 氯⼄酸氨解法 (13)1.7.2 施特雷克法(cstercker法) (14)1.7.3 氢氰酸法合成⽢氨酸新⼯艺 (14)1.7.4 ⽣物合成法 (14)1.8 本设计所选路线及可⾏性分析 (15)第⼆章⽣产⼯艺流程及各⼯艺指标的确定 (17) 2.1 ⽣产基本原理及化学⽅程式 (17)2.2 原料规格及性质 (17)2.3 ⽣产⼯艺流程叙述及⼯艺流程⽅框图 (19) 2.4 主要⼯艺指标的确定 (20)2.4.1 ⽣产⼯艺特点 (20)2.4.2 ⼯艺指标的确定 (20)2.4.3 结语 (23)3.1 物料衡算 (24)3.1.1 原料及产品规格 (24)3.1.2衡算基准 (24)3.1.3 已知定量 (24)3.1.4 列衡算式 (24)3.2 热量衡算 (30)3.2.1 计算Q1与Q4 (31)3.2.2 过程热效应Q3计算 (33)3.2.3 Q2的计算 (34)第四章主体设备氨化合成釜设计 (35)4.1 体积估算 (35)4.2 确定筒体和封头形式 (36)4.3 确定筒体和封头直径 (36)4.4 确定筒体⾼度 (36)4.5 确定夹套的直径 (36)4.6 确定夹套的⾼度 (37)4.7 计算传热⾯积 (37)4.8 计算夹套筒体,封头厚度 (37)4.9 计算内筒筒体厚度 (37)4.10 搅拌器 (38)4.10.1 换热装置 (38)4.10.2 搅拌装置 (38)4.10.3 轴封装置 (38)4.10.4 传动装置 (38)第五章车间布置 (40)5.1 概述 (40)5.2 设备布置的原则 (40)5.3 车间布置⽅法 (40)结论 (42)参考⽂献 (43)致谢 (44)引⾔本设计为年产1万吨的车间⼯艺设计,主要对国内外现有⽣产技术和试验进展进⾏了简要阐述和对⽐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操作,在化工、炼油的工业中广泛应用。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用于蒸馏和吸收传质单元操作过程。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传统的设计中,蒸馏过程多选用板式塔,而吸收过程多选用填料塔。近年来,随着塔设备设计水平的提高及新型塔构件的出现,这种传统已逐渐打破。 对于一个具体的分离过程,设计中选用何种塔型,应根据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制造及造价等要求,并结合维修等因素综合考虑。生产能力而言,单位塔截面积上,填料塔的生产能力一般均高于板式塔;对于分离效率,一般情况下,填料塔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在减压、常压和低压(压力小于0.3MPa)操作下,填料塔的分离效率明显优于板式塔,在高压操作下,板式塔的分离效率略优于填料塔;压力将方面,通常填料塔的压降高于板式塔的五倍左右;操作弹性方面,一般来说,填料塔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确定操作弹性,而板式塔一般操作弹性较小;对于结构、制造机造价方面,一般来说,填料塔的结构较板式塔的简单,故制造、维修也较为方便,但填料塔的造价通常高于板式塔。 由以上综合考虑,本设计采用板式塔作为水和乙醇的精馏塔。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分散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目录 第1章 设计任务书............................................................................................ 5 1.1、任务....................................................................................................... 5 1.1.1、设计题目.................................................................................... 5 1.1.2、设计条件.................................................................................... 5 1.1.3、设计任务.................................................................................... 5 第2章 设计方案确定及工艺流程说明............................................................ 6 2.1、操作条件的确定................................................................................... 6 2.1.1、操作压力的选择........................................................................ 6 2.1.2、进料状态的选择........................................................................ 6 2.1.3、加热方式的选择........................................................................ 6 2.1.4、热能利用.................................................................................... 7 2.1.5、回流比的选择............................................................................ 7 2.2、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7 2.3、工艺流程的说明................................................................................... 8 第3章 筛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8 3.1、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8 3.1.1、乙醇和水的汽液平衡组成........................................................ 8 3.1.2、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11 3.2、精馏段物料衡算................................................................................. 15 3.2.1、物料衡算.................................................................................. 15 3.2.2、气液负荷的计算...................................................................... 17 3.3、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7 3.3.1、塔板横截面的布置计算.......................................................... 17 3.3.2、筛板能校塔流体力学校核...................................................... 20 3.4、塔板负荷性能图................................................................................. 22 3.4.1 、过量液沫夹带线.................................................................... 23 2.4.2、溢流液泛线.............................................................................. 23 2.4.3、液相上限线.............................................................................. 24 2.4.4、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24 2.4.5、液相下限线.............................................................................. 25 2.4.6 、操作线.................................................................................... 25 3.5、提馏段物性衡算................................................................................. 26 3.5.1、物料衡算.................................................................................. 26 2.5.2、气液负荷的计算...................................................................... 28 3.6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29 3.6.1 、塔板横截面的布置计算........................................................ 29 3.6.2 、筛板能校塔流体力学校核.................................................... 31 3.7 、塔板负荷性能图............................................................................... 34 3.7.1 、过量液沫夹带线.................................................................... 34 3.7.2、溢流液泛线.............................................................................. 35 3.7.3、液相上限线.............................................................................. 35 3.7.4、漏液线(气相负荷下限线).................................................. 36 3.7.5、液相下限线.............................................................................. 36 3.7.6、 操作线.................................................................................... 37 3.8、塔高的确定及塔的其它工艺条件..................................................... 37 3.8.1、塔高的设计计算...................................................................... 38 第4张 精馏塔的附属设备及选型.................................................................. 39 4.1、辅助设备的选型................................................................................. 39 4.1.1、 直接蒸汽加热........................................................................ 39 4.1.2、冷凝器...................................................................................... 40 4.1.3、馏出液冷却器.......................................................................... 41 4.1.4、釜液冷却器.............................................................................. 42 4.2、塔的主要接管尺寸的选取................................................................. 43 4.2.1、塔顶蒸气管路.......................................................................... 43 4.2.2、塔顶冷凝水管路...................................................................... 43 4.2.3、塔顶液相回流管路.................................................................. 44 4.2.4、加料管路..................................................................................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