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市场营销分析策略报告

屈臣氏市场营销分析策略报告
屈臣氏市场营销分析策略报告

屈臣氏市场营销策略

分析报告

王天伦

17175287

屈臣氏市场营销策略分析报告屈臣氏是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团以保健及美容为主的一个品牌。屈臣氏集团(香港)有限公司(A.S. Watson Group (Hong Kong) Ltd.,)创建于1828年,是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的国际零售及食品制造机构,业务遍布24个国家/地区,共经营超过12000间零售商店,聘用117,000名员工。集团涉及的商品包括有保健产品、美容产品、香水、化妆品、日用、食品、饮品、电子产品、洋酒及机场零售业务。

屈臣氏在中国内地438个城市拥有超过3,200家店铺和逾6,400万名会员,是国内为大众所熟知的保健及美妆产品零售连锁店。屈臣氏在质量与创新方面建立了相当声誉,为顾客奉上令人惊喜不断和物超所值的购物环境,从而赢得顾客高度信赖。

一、市场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首先,总的来说,中国目前的国内政治稳定,全国上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正全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周边国家的政治也相对稳定,与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友好的国际关系。这样的国内和国际政治环境对包括屈臣氏在内的公司在大陆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其次,售业壁垒较低,政府管理较为宽松,行业主要依靠市场自主调节,政府的任务是提出产业升级的导向。多年来,国家逐渐加强对消费的刺激力度,同时注重对零售业企业的支持,尤其鼓励采用并购、参股等方式来扩张。现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外资在中国开设的中小卖场,且无开店数量限制,审批时间可以从之前由商务部审批的几个月缩短到几天,这对屈臣氏的扩张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中国在市场经济立法的不断完善,为像屈臣氏这样的零售企业在大陆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自1978年中国打开国门,经济便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虽然近几年GDP上升幅度没有前几年大,但中国GDP一直处于稳定的上升态势。近17年来年均GDP 增速创造了13.28%的不俗战绩,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经济的发展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意味着人民的收入、生活和消费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益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和经济环境的大幅改善,以及在可预见的将来我国经济水平将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这给屈臣氏在大陆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极大机遇。

3.居民消费能力

近年来,中国零售产业的规模增长迅速。在产业规模上,201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809.9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29.30%。其中,13年的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246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2.9%,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96603.8亿元,比12年增长20.97%。

从2002年开始,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高于消费。2012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略超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这表明消费对经济的作用加强,中国由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转向由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显然,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于屈臣氏是一个很大的机会,中国市场规模的庞大赋予了屈臣氏足够的发展空间,把握这种机遇、果断开拓市场对其的发展壮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屈臣氏面向市场推出的诸如促销之类的措施才一次次的取得成功,而如何把握这种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消费取向不断升级的未来趋势,将是屈臣氏的一大考验。从屈臣氏的历史发展来说,在中国大陆,它在这方面无疑是非常成功的。

4.社会文化环境

4.1.人口

2005年,中国大陆人口突破13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人口规模。庞大的人口规模和相对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潜在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境外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了屈臣氏。市场的巨大是屈臣氏在大陆发展的最大机遇,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能力远比现在要强大,挖掘好这一庞大的潜在市场,对屈臣氏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当然,对于这么大的一个蛋糕,不可能只有屈臣氏一家独享,越来越多的市场进入者将是与屈臣氏展开全方位竞争的威胁所在。同时,劳动力成本在未来几年的不断上升也会对其利润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4.2社会文化发展趋势

城市中产阶级对个人护理产品商品的需求增长,同时对消费享受和服务质量也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工薪阶层中的女性群体,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迫切需要一个有品位、上档次的,符合工薪阶层女性群体身份的专业个人护理产品提供者来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屈臣氏立足于个人护理产品,主打面向1835岁年轻女性的策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5.科学技术环境

从技术环境角度看,追求可持续发展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环保节能也推动了屈臣氏进行技术创新,王臣氏获“中玉营养健产业贡献奖”,这些创新既能提高利润,也能增加销收入:WT0给中国保健品企业带来了世界级的竞争对手,面临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所有从事保健品生产的中国企业都应该清酲地认识到,未来保健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加强科技投人迫在眉睫。

二、客户需求分析

与欧美国家的消费习惯显著不同,亚洲女性会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逛街购物,她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去寻找更便宜或是更适宜的产品。中国大陆的女性平均在每个店里逗留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欧洲只有5分钟左右,这种差异,让屈臣氏最终将中国大陆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18~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35岁的时尚女性。

18~35岁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富有挑战精神,她们喜欢用最好的产品,寻求新奇体验,追求时尚,愿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我。她们更愿意用金钱为自己带来大的变革,愿意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因为40岁以上年龄更长一些的女性大多早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品牌和生活方式了,18~35岁女性比较注重个性,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时间紧张,不太喜欢去大卖场或大超市购物,追求的是舒适的购物环境。

屈臣氏从商品的原料选择到包装、容量直至定价,每个环节几乎都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因而提供的货品就像是为目标顾客量身定制一般。

同时,屈臣氏还生产了自由品牌产品,由零售商而不是制造商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产销不易脱节等特征,还在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也创造了价格优势。

二、品牌分析

屈臣氏卖的不是护肤品,是快乐!

进入屈臣氏,顾客就会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优美的音乐,摆放在商店里独有的可爱的公仔,还有一些可爱的标志,例如心”、“嘴唇”、“笑脸”等都会出现在公司的货架上、收银台和购物袋上,面积并不大却让人感觉到很轻松和舒服。

为了让顾客更加满意,以女性为目标客户的屈臣氏将货架的高度从1.65米降低到1.40米;将走廊的宽度适当增大,增加顾客选择的时间和舒适度;另外店面颜色更多使用浅色,让顾客更容易兴奋起来。每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均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售货区,商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便于顾客挑选。

在商品的陈列方面,屈臣氏注重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按化妆品一护肤品一美容用品一护发用品一时尚用品一药品的分类顺序摆放。在不同的分类区域推出不同的新产品和促销商品,让顾客在店内不时有新发现,从而激发顾客的兴趣。

在消费行为中,很多顾客在计划购买的商品和实际购买的东西大相径。庭,店内专业人员的指导对消费者有很大的影响。屈臣氏一支强大的健康顾问队伍,包括全职药剂师和“健康活力大使”,为顾客免费提供保持健康生活的咨询建议在店内陈列信息快递《护肤易》等各种个人护理资料手册,免费提供各种皮肤护理咨询;药品柜台的“健康知己”资料展架提供各种保健营养分配和疾病预防治疗方法;积极推行电脑化计划,采用先进的零售业管理系统,提高了订货与发货的效率;注重对顾客体贴细致的关怀,充分体现了其“个人护理”的特色服务。

四、产品策略分析

屈臣氏有着独特的产品驱动:引进上游厂家品牌和推出自有品牌相结合。

产品是企业实施营销目标最大的载体。除了大量引进上游厂家品牌之外推出自有品牌的是屈臣氏一大必杀技。用屈臣氏的标准与品牌冠名大量商品使货品价格得以降低,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同时,屈臣氏清楚地认识到目标顾客

(18~35岁女性)比起价格因素更在乎的是追求个性化与自我满足感,于是不断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品种。其自有产品在商品的销售中占据了高达20%以上的市场份额。

通过自有品牌,屈臣氏时刻都在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信息,又能及时分析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状况。在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过程中,由零售商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与制造商相比,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产销不易脱节等特征,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

屈臣氏正是通过自有品牌这一平台,把低价和差异化结合起来,在差异化的基础上实现低价,给顾客提供各种丰富的高质低价的商品,用高性价比也满足顾客的需要,使顾客形成对产品和企业的双重忠诚,成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独占鳌头。

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合二为一,给屈臣氏的连锁经营带来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点,自有品牌加大消费黏性,降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成本,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在同质化竞争中独树一帜。

五、企业定位

如果能做到行业第一,就全力做行业第一;如果做不到行业第一,就要细分个行业,在这个细分行业里做到第一;如果细分行业也难以做到第一,那就创造出一个概念,重新定义一个新行业,在这个行业里做第一。屈臣氏创造出了“个人护理专家”的健与美主题商店的概念。屈臣氏的“个人护理店”同传统意义的“化妆品专营店、日化精品店”等概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作为品类的创新者,屈臣氏的做法就成为行业标准,业界言必称屈臣氏就不足为怪了。

屈臣氏以“个人护理专家”为市场切入点,以低价作为引爆点,围绕“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优雅的购物氛围环境和专业资讯服务来传达积极美好的生活理念,旨在协助热爱生活、注重品质的消费者塑造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药品及保健品保留着创店以来的特色,倡导“健康”;美容美发及护理用品所占比重最大,种类也最繁多,表达着“美态”的概念;独有的趣味公仔及糖果精品则传递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了配合这三大经营理念,公司的货架、收银台和购物袋上都会有一些可爱的标志,“心”、“嘴唇”、“笑脸”,给人以温馨、愉快、有趣的感觉,分别象征着“健康”、“美态”和“乐观”。“我”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消费者认为我是谁,从提供药品到个人护理产品的嬗变,屈臣氏找到了自己在消费心智中的地位。

六、定价策略

屈臣氏在制造低价下持续赚钱。

屈臣氏在做到了产品组合的同时,强调针对顾客进行价格组合,不是将顾客

的钱一次赚足,而是将廉价与高品质的双重品牌构成奉献给消费者,在“可持续赚钱”中保持顾客的持续购买。2004年,屈臣氏选择了消费者购买最频繁、对购买支出影响最大的1200多种保健与美容护肤商品进行让利,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格5%左右。其中自有品牌产品占减价商品的15%,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甚至比同类产品在其他超市的售价低20%~30%左右。该活动宣称:如果消费者发现同样商品在其他店以更低价出售,则可以享受差额的双倍奉还。活动不仅重新诠释了屈臣氏时尚消费的观念,更带给广大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前所未有的购物新体验。零售商自有品牌以制造商品牌廉价替代品的身份出现,所以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由于生产能力过剩的大型制造商、处于困境中的制造商以及众多的中小型制造商的存在,零售商可以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寻求最低成本的制造商来进行自有品牌产品的加工、生产。零售商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生产或销售订货与制造商直接联系,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与流通成本。由于成本领先优势,屈臣氏自有品牌的价格历来比同类竞争品牌的产品便宜20%~40%,物美价廉的产品再加上时尚的包装设计,一直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此时开始,“保证低价”成为屈臣氏为中国内地消费者量身定做的长期策略。有关“保证低价”策略,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其认知程度非常高,而低价、高品质、产品深度与广度是消费者选择到屈臣氏购物的主要因素在屈臣氏的店铺里,发生了一些本质上的不同,一是一些洗面奶及个人护理用品价格很便宜,可是一些白领阶层消费并不认为降低身份,但在别的店里就没有这么多忠实粉丝;二是即使非节假日,也能看到屈臣氏门店内充斥着时尚现代的年轻女性,她们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栖息地和桥头堡。

聚集极具号召力的国际品牌、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严格控制产品品质的生产外包、花样翻新的促销模式,屈臣氏得以不断培养消费者的黏性,聚集目标消费者。一方面是品质保证,一方面是价格诉求,这一策略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我敢保证我低价”,“买贵了,半价退还”,这一类的标牌在屈臣氏的终端店随处可见。先将有低价消费倾向的消费者招揽进来,在客源充足的前提下,通过捆绑促销等方式刺激他们的购买频率和数量,屈臣氏由此避免了零售业常规的价格战。

七、销售渠道分析

并购和联盟是屈臣氏快速全球扩张的手段。

在李嘉诚资本权杖的舞动之下,屈臣氏成功地实现了裂变,并购同行是其主章题之一。英国 Savers连锁店、荷兰 Kruidvat集团、拉脱维亚 DROGAS零售连锁店、英国 Merchant Retail香水连锁店、马来西亚 Apex Pharmacy Sdnbhd药场店等一系列并购,让屈臣氏在自有品牌创建和产品研发、渠道积累方面有了足够营大的回旋余地。2005年,屈臣氏斥资55亿港币收购了法国最大、历史悠久的香战水零售商 Marionnaud,紧接着又将总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 Spektr Group收入囊中。

通过一系列撒豆成兵式的并购,屈臣氏的脚步从亚洲到了欧洲,悄悄完成其

全球化进程布局。

扩张的另一个方式就是联盟。开店从加法到乘法,好马配好鞍,靓女配潘安。因为目标消费者的趋同性,“时尚”+“地产”的不同行业进行了资源整合例如在中国,屈臣氏通过嫁接大型商业地产品牌,其中国本土开店策略从稳健从容走向激进爆发。2010年2月19日屈臣氏做出重大决定:与中国商业地产两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预示着未来几年里,屈臣氏将全面进驻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城,与国内最具实力的两大商业地产旗舰品牌实现同步扩张。

今天,几乎每个大商场的内部或附近都有屈臣氏的入驻。商场为屈臣氏带来了顾客,屈臣氏也为商场带来了吸引力。对屈臣氏的渠道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渠道设计

屈臣氏在2005年就宣布;全部自营连锁店铺。一方面,产品的采购和配送都由集团公司负责,这能营造自有品牌的竞争优势、节约成本。当总店为各分店集中进货时由于进货数量多能有一定的折扣。连锁经营店铺的扩张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屈臣氏能将店铺扩张到如今2000多家的法宝。另一方面,连锁经营能规范服务并给顾客带来统一的、高质的形象,促使顾客忠诚。连锁经营保证零售企业分销地堿的广泛性,是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有力支撑点:首先,连锁经营节约交易费用,营造自有品牌的价格竞争优势。连锁经营把分散的经营主体组合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营整体,通过总部为各店集中采购,进货批量大,可享受较高的价格折扣,降低了进货成本。其次,连锁经营扩展的区堿范围为自有品牌奠定了市场基础。连锁经营从外延上拓展了零售企业的市场阵地,不仅使自有品牌较易进入广阔的市场领域,而且可以大大延长自有品牌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最后,连锁零售企业在原经营领堿內培养的信誉及带给消费者一致的服务和形象还可以降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成本,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屈臣氏集团在全世界拥有3700多间分店,并以每2.2天开一家店的速度迅速扩张。预计到2005年,屈臣氏在全球将由目前的3300多家发展到4000家而在国内则由目前的40多家发展到100家。屈臣氏是亚洲同类零售业增长最快的企业,每年平均增长率达30%,不断的扩张使其自有品牌产品获得较强的分销优势,为自有品牌的广泛分销奠定了市场基础,从地域空间上强化了屈臣氏的企业品牌形象。

第二,渠道管理

由于各自利益冲突,同一分销渠道中的“伙伴”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十分常见。缺乏一致的目标,缺乏对分工的一致认识等都易造成彼此间的冲突。屈臣氏对成本的严格控制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自有品牌对其他代理产品市场份额的抢占是他与产品供应商的关系并不和谐。渠道管理是靠日积月累的努力完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认真考虑合同的条款或双方达成明确的共识,都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冲突。各方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这对解决

那些不可能在合同上预先考虑到的问题尤为必要。

八、促销手段分析

屈臣氏的促销手段鲜有特别的地方。周期性的推出“特价产品,换购和买送”这三种促销手段构成了屈臣氏的促销模式。这一模式看似老套,甚至让长时间关注屈臣氏的人感到厌烦和疲惫,但对于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品牌认知度的屈臣氏来说,却非常实用。这种没有创意的促销模式,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消费者的投机性消费心理,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多付费。

店面促销14种形式

超值换购。在每一期的促销活动中,屈臣氏都会推出3个以上的超值的商品,在顾客一次性购物满50元,可以加多10元即可任意选其中一件商品,这些超值商品通常会选择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所以能在实现低价位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利润

独家优惠。这是屈臣氏经常使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他们在寻找促销商品时,经常避开其他商家,别开花样,给顾客更多新鲜感,也可以提高顾客忠臣度。

买就送。买一送一、买二送一、买四送二、买大送小;送商品、送赠品、送礼品、送购物券、送抽奖券,促销方式非常灵活多变

加量不加价。这一招主要是针对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经常会推出加量不加价的包装,用鲜明的标签标示,以加量33%或加量50%为主,面膜、橄榄油、护手霜、洗发水、护发素、化妆棉等是经常使用的,对消费者非常有吸引力优惠券。屈臣氏经常会在促销宣传手册或者报纸海报上出现剪角优惠券,在购买指定产品时,可以给予一定金额的购买优惠,省五元到几十元都有套装优惠。屈臣氏经常会向生产厂家定制专供的套装商品,以叫优惠的价格向顾客销售,如资生堂、曼秀雷敦、旁氏、玉兰油等都会常做一些带赠品的套装,屈臣氏自有品牌也经常会推出套装优惠。例如,买屈臣氏骨胶原修护精华液盒69.9元送49.9元的眼部保湿嗜喱一支,促销力度很大

震撼低价。屈臣氏经常推出系列震撼低价商品,这些商品以非常优惠的价格销售,并且规定每个店铺必须陈列在店铺最前面、最显眼的位置,以吸引顾客剪角优惠券。在指定促销期内,一次性购物满×X元,剪下促销宣传海报的剪角,可以抵×元使用,相当于额外再获得九折优惠。

购某个系列产品满××元送赠品。例如购护肤产品满××元、或购屈臣氏品牌产品满××元、或购食品满×X元,送屈臣氏手拎袋或纸手帕等活动购物2件,额外9折优惠。购指定的同一商品2件,额外享受9折优惠,例如买营养水一支要60元,买2支的话,就一共收108元。

赠送礼品。屈臣氏经常也会举行一些赠送礼品的促销活动,一种是供应商本身提供的礼品促销活动,另外一种是屈臣氏自己举行的促销活动,如赠送自有品牌试用装,或者购买某系列产品送礼品装,或者是当天前30名顾客赠送礼品一份VIP会员卡。屈臣氏在2006年9月开始推出自己的会员卡,顾客只需去屈臣氏门店填写申请表格,就可立即办理屈臣氏贵宾卡,办卡时仅收取工本费一元,

屈臣氏会每两周推出数十件贵宾独享折扣商品,低至额外8折,每次消费有积分,积分可以在周二会员日当现金抵用。

感谢日。屈臣氏举行限期的感谢日小型主题促销活动,推出系列重磅特价商品,单价商品低价幅度在10元以上。

销售比赛。“销售比赛”也是屈臣氏一项非常成功的促销活动,每期指定些比赛商品,分各级别店铺(屈臣氏的店铺根据面积、地点等因素分为A、B、C三个级别)之间进行推销比赛,销售排名在前三名的店铺都将获得奖励,每次参加销售比赛的指定商品的销售业绩都会奇迹般的速度增长,供货厂家非常乐意参与这样有助于销售的活动。

九、结语

通过分析总结屈臣氏的经营现状及其营销策略,并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之下要想永续经营,不仅仅要靠产品的质量,还要发展自有品牌,努力营造和顾客的好关系,确定适合本企业的发展与竞争战略,屈臣氏正是把握住了这些才获得成功,其中有许多值得其他零售行业借鉴。

屈臣氏营销策划方案

屈臣氏营销策划方案 篇一:关于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分析 关于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屈臣氏的案例分析,对消费者的越层心理与低价双赢策略进行一定的调查与分析,并尝试为此提出一个可行的实践模块,希望能够对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零售业有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屈臣氏;低价双赢策略;越层心理 前言 在金融危机日益扩大其影响与危机日渐加深的现实背景之下,我们的本土零售商如何才能在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在这种以刺激消费为导向的宏观前提下去获得更好的利润回报,得到本应属于我们的主场优势已显得非常重要与紧迫。考虑到以屈臣氏为代表的日用零售行业的特点及其自身的营销策略优势,我们将借此为入口,做一些浅显的分析。低价双赢是诸多零售行业从业成员营销上的一种价值战略创新,而越层心理则是存在于目前广大消费者的一种潜意识现象。通过低价双赢策略及消费者的越层心理,许多商家如天天好大药房、德国的Aldi超市等赢得了市场,尤其是以屈臣氏为代表的日用零售企业产生了越便宜越赚钱的“怪现象”。虽然低价格在目前商业竞争中具有“神笔”之力量,但其前提是必须把握产品与服务的

质量不下降。因此,如何灵活运用低价双赢策略及消费者的越层心理成为成功营销战略中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因素。 一、低价双赢策略 低价双赢策略是一种以产品、服务等为载体,通过低价风暴,使企业与顾客获得双赢的策略。即顾客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所需的东西,商家却不因此而亏损,反而在低价中获利。著名当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价格是4P (price、product、place、promotion)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在一个企业的营销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低价双赢策略正是抓住了这个重要因素,挑战价值与成本之间权衡取舍的传统逻辑,聚焦客户核心需求的价值创新,不断追求低成本与高价值,低价格与高盈利的一种新型营销策略。 二、越层心理 越层心理主要是指消费者追求高于自身阶层的精神或物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行为活动。经调查发现越层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但更主要集中于较为年轻且具备消费能力的群体身上(主要为年龄在15~35岁的消费者)。这些消费群体寄希望于某时或将来能够获得高于自身消费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因此,当某一产品拥有高品质、高价值、低价格时,即会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三、屈臣氏低价双赢策略与越层心理的调查分析 据有关统计,XX年屈臣氏在亚洲和欧洲已拥有3300多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一、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简介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屈臣氏)是亚洲区最具规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在十个亚洲市场及两个欧洲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土耳其、韩国、印度尼西亚和爱沙尼亚拥有超过1,600家分店及1,165家驻店药房。 中国屈臣氏拥有400多家分店及7,000多名员工,是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长久以来,屈臣氏不只在品质与创新方面建立了相当声誉,更赢得顾客的高度信赖。屈臣氏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种类的商品,以迎合不同生活型态的需要。屈臣氏的使命是在顾客追寻健康、美丽、快乐的路途上,为他们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让每一位顾客时刻都能欢欣自在、仪表出众、身心健康,从而享受更丰盛的人生。屈臣氏承诺会源源不断地为顾客奉上高品质的产品、专业的资讯、令人惊喜不断的购物环境及超值的产品价值。 二、市场营销战略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包含着下列四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步骤:分析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市场营销策略,市场营销活动管理。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一)分析市场机会 在过去的二十年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的年销售规模由1982年的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02年的460亿元,产品也从二十年前简单的冷霜、雪花膏等发展到包括香波、护发素、浴露、面霜、眼霜、护手霜等品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二十年里增长了二十多倍,但是,中国的人均年消费金额仅为68元人民币,还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会大大增加,而在这一阶段的女性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屈臣氏设计出大量的护肤品、洗涤用品以及各种女性化妆用品等,实惠、精致、时尚而有品味,受到女性顾客的青睐。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经营的产品可谓包罗万象,来自二十多个国家,有化妆品、药物、个人护理用品、时尚饰物、糖果、心意卡及礼品等二万五千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屈臣氏自创品牌,有化妆品类和个人护理用品类等;二是其他品牌的护理用品,宝洁、美宝莲、雅芳在店内也设有专柜。(二)选择目标市场屈臣氏在调研中发现,亚洲女性会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逛街购物,她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去寻找更便宜或是更好的产品。这与西方国家的消费习惯明显不同。中国大陆的女性平均在每个店里逗留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欧洲只有5分钟左右。这种差异,让屈臣氏最终将中国大陆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18岁-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岁-35岁的时尚女性。屈臣氏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是最富有挑战精神的。她们喜欢用最好的产品,寻求新奇体验,追求时尚。她们更愿意进行各种新的尝试。而之所以更关注40岁以下的消费者,是因为年龄更长一些的女性大多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品牌和生活方式。在日益成熟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不仅购买商品,还要求享受购物的乐趣以及追求商品的无形价值,如品牌、服务等。当传统的销售还停留在使消费者购买的阶段时,屈臣氏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商机,首次在国内提出“个人护理专家”的概念。个人护理是个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的行业,由于种类和新品层出不穷,很多顾客在进店前计划

屈臣氏战略管理案例

1、屈臣氏概况 简介:屈臣氏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团之保健及美容品牌。屈臣氏 个人护理店(屈臣氏)是亚洲区最具规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 2、屈臣氏战略分析 PEST: 1、政治与法律环境: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局稳定,特别在经济领域,我国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屈臣氏的关注。 2、经济环境:从197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购买力成倍增长,消费观念和水平不断发生变化,日益追求高级的消费产品,看到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屈臣氏抓住了巨大的营销机会,果断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3、社会文化环境:屈臣氏对不同文化、种族、年龄、价值观、信仰和观念的接纳能力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能否成功。尊重并重视开放的文化,并以拥有开放文化才能建设健康、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消费习俗等都是他们所关注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文化因素时刻在影响人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而且是多层次,全方位,渗透性的。 4、科学技术环境:屈臣氏在研究开发、新产品工业化生产、加工和包装领域建立了一流的团队。包装研究部门为迎合未来需求的产品设计包装。屈臣氏的创新能力确保集团始终处在包装技术的发展前沿。屈臣氏认为产品包装是构成产品独特优势的一大要素。屈臣氏的产品包装不仅使用安全,也有利于环保。屈臣氏也多年潜心自主研发主推品牌,从老屈臣氏(药)到李嘉诚到和记黄埔到新屈臣氏(美容护肤品),屈臣氏从没有停下过创新的脚步。 五力: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1、万宁 2、莎莎 3、康是美等 供应者、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化妆品的生产环节——分销环节——零售环节 在上面的各个环节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议价能力。 比如:为吸引客户,该行业各竞相者降价并给予折扣,客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其进行讨价还价。 替代品的威胁: 1、万宁走“屈臣氏路线”自有品牌商品为数不少,涉及各个领域; 2、但是,其所销售的这些产品更像是屈臣氏的翻版。比如,万宁销售的“韩国小雨燕”是模仿屈臣氏的燕窝系列,其包装、字体、外形设计上和屈臣氏比较雷同, 3、有消费者表示,万宁的自由品牌产品不少,给人感觉很面熟。“到万宁购物,如果不看其商标,会以为自己到了屈臣氏。”

屈臣氏崛起的营销策略分析

屈臣氏崛起的营销策略 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屈臣氏崛起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开放度不断加大,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进入我国零售领域并呈现迅速扩张之势,零售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屈臣氏作为亚洲最具规模的个人护理、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在我国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34%的市场份额。本文从屈臣氏的发展状况以及SWOT分析、STP分析、市场营销组合四个方面分析它的崛起之道。 【关键字】屈臣氏营销策略 SWOT分析市场定位 一、屈臣氏的发展状况 屈臣氏,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在“个人立体养护和护理用品”领域,不仅聚集了众多世界顶级品牌,而且还自己开发生产了700余种自有品牌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屈臣氏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五千家,销售额逾百亿港元,业务遍及亚、欧等四十多个国家。 十年前,接触屈臣氏这个品牌店的消费者基本来自白领女性。不够级别长期消费奢侈品品牌,但又不去普通商场购买个人美容生活用品的白领对屈臣氏的出现,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十多年来,屈臣氏一直被业界称为是发展奇迹,尤其是品牌营销手法更是奇迹。2001 年,只有上海等几个城市有“屈臣氏”品牌店,但靠着口口相传,如今,男性、女性,只要说到购买个人护理产品,首选都是屈臣氏——时尚又实惠。 在每一间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从整体视觉识别系统到产品陈设、各种资讯及服务都围绕着“健康、美态、乐观”三个主题展开。为了配合这三大

屈臣氏营销策略

屈臣氏营销策略:自有品牌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 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的历史可追溯至1828 年,其前身是中国广州的“广东药房” ,为贫苦大众赠医施药。时至今日,屈臣氏的业务已遍布亚洲8 个国家和地区,每周服务的顾客数以百万计。多年来,屈臣氏以着重品质、勇于创新见称,透过旗下超过800 间分店出售超过 2.5 万种产品,包括药物、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以至时尚精品、糖果、心意卡和玩具等。 屈臣氏近年更致力革新品牌形象,帮助顾客追求“健康、美态及欢乐” 的购物体验(LookGood,FeelGreat,HaveFun!) 。除了提高服务质素外,屈臣氏更开始大力推广其自家品牌,销量和占有率更在芸芸专柜及悠久品牌系列中脱颖而出,渐渐地屈臣氏的自家品牌也成为了优质的保证,在企业的形象基础上茁壮成长起来,达致相辅相成的效果。 屈臣氏自家品牌的成功在于定位得宜,看准了年轻新一代的女性消费市场,所以产品的定位、包装以至价格策略,都是以18至35岁的消费群为目标。相对其它产品品牌,屈臣氏可以低于2至4成的价钱和潮流时尚 的包装,吸引这群高质素,而且具消费力的目标顾客。明显的,屈臣氏的自家品牌在价格上拥有较强的优势,能够做到价格与市场需求一致的企业理念。 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营销导向 屈臣氏作为代理过万产品的大型连锁店,每日为过千顾客服务,当然对每一件商品的需求都能够了如指掌,最能直接地了解到顾客们的需要,什么产品销量最好,什么产品已经无人问津,他们早已心中有数。 屈臣氏自有品牌产品每次推出都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不断带给消费者新鲜的理念,并为自有品牌的实施带来成功。把握市场需求的优势对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策略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屈臣氏无时无刻都在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都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信息,又能及时分析掌握各类商品的适销状况。在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过程中,由零售商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与制造商相比,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产销不易脱节等特征,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 定位得宜踏出成功第一步 在此优厚的条件下推广自家品牌,市场策略自然会事半功倍。除了本地的市场外,同时亦吸引了一批带旺销售的自游行旅客。10 月初,屈臣氏在黄金周期间庆祝第50 间驻店药房开幕,期望藉此向游客传达屈臣氏是本地人及游客最喜爱的健康产品专家及零售商的信息。数据显示,截至10 月 4 日,屈臣氏已收取近300 万元人民币,对比去年整个黄金周350 万元人民币收入更为理想,印证屈臣氏于游客心目中的受欢迎程度。 今天的顾客已较以往精明及讲究,对产品的要求也已不限于价钱,尤 其在购买健康产品时往往期望得到额外咨询服务。现时,屈臣氏自家品牌已能做到“随时随地” 、“专业”及“增值”的服务,这些条件现正是屈臣氏自家品牌拥有

屈臣氏营销策略

屈臣氏营销策划分析

目录 一、屈臣氏营销分析调查 (3) (一)屈臣氏简介 (3) (二)屈臣氏PEST宏观环境分析 (3) (三)屈臣氏“五力”模型微观环境分析 (4) (四)屈臣氏 SWOT 分析总结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6) 二、屈臣氏的STP分析 (9) (一)Segmentation(市场细分) (9) (二)Targeting(目标市场选择) (9) (三)Positioning(产品定位) (9) 三、屈臣氏的战略分析 (9) (一)发展战略——安索夫矩阵 (9) (二)竞争战略 (10) 四、屈臣氏的策略分析——4P (11) (一)Product(产品) (11) (二)Price(价格) (11) (三)place(渠道 ) (12) (四)promotion(促销) (12) 五、对屈臣氏发展提出的可行性意见或建议 (13) 六、结语 (14)

一、屈臣氏营销分析调查 (一)屈臣氏简介 屈臣氏(watsons),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 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在“个人立体养护和护理用品” 领域,不仅聚集了众多世界顶级品牌,而且还自己开发生产了700余种自有品牌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屈臣氏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五 千家,销售额逾百亿港元,业务遍及亚、欧等四十多个国家。十年前,接触屈臣氏这个 品牌店的消费者基本来自白领女性。不够级别长期消费奢侈品品牌,但又不去普通商场购买个人美容生活用品的白领对屈臣氏的出现,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十多年来,屈臣 氏一直被业界称为是发展奇迹,尤其是品牌营销手法更是奇迹。2001 年,只有上海等 几个城市有“屈臣氏”品牌店,但靠着口口相传,如今,男性、女性,只要说到购买个 人护理产品,首选都是屈臣氏——时尚又实惠。 在每一间屈臣氏个人护理商店,从整体视觉识别系统到产品陈设、各种资讯及服 务都围绕着“健康、美态、乐观”三个主题展开。为了配合这三大经营理念,公司的货 架上、收银台和购物袋上都会有一些可爱的标志,“心” “嘴唇” ,给人以温馨、 愉快、有趣的感觉。屈臣氏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别出心裁的丰富产品,优雅的购物环境, 专业资讯等服务来传达积极美好的生活理念。 2010年屈臣氏与中国商业地产两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预示着,未来几年里,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将全面进驻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城,与国内最具实力的两大商业地产旗舰品牌实现同步扩张。 (二)屈臣氏PEST宏观环境分析 所谓屈臣氏“PEST”分析是指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保健品行业发展战略管理过程的影响。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olitical) 从政治法律角度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日化行业带来商机;“十五”规划提出 发展包括日化在内的轻工业;从2011年4月1 日起取消了护肤护发用品的消费税,高 档护肤品的消费税率从8%上调至30%;国家不断出台规范日化行业相关法律;政府主管部门的更迭也会带来个人护理及保健品行业的新变化,如保健品标准和规定缺失且相互矛盾,法规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保健食品中使用的中草药在药典中都有治疗作用;其他相关产业政策。 2 、技术环境分析( Technological)

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和屈臣氏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和屈臣氏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 屈臣士选择的是以日化类产品为主导,以差异化为基本路线,兼顾自主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这也就决定了屈臣士的商业选址相对地灵活,也决定了屈臣士必须以提供更为便利的购买方式和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利器。 不断被放大的“一站式购物需求”迫使零售企业通过残酷的降价、增加品类、拓宽产品线的宽度以及压榨供应商来赢得在市场上迂回的空间。对于极其强调规模效应以及与供应商进行价格博弈的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放弃与选择的简化过程其实就意味着进化,由体态臃肿的大象变成行动敏捷的猎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或许可以。作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通过专注于“个人护理专家”的定位,专业的零售店面管理,宣扬健康、美态、快乐生活的理念,旗下不仅聚集着众多世界名牌,而且开发出数以百计的自有品牌,在零售业态上拥有18个零售品牌,7700余家零售店面,在世界各地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个人护理用品服务。“屈臣氏的成功在于其专而精的战略,如此简单,简单到都没有人相信,以至于想模仿它都很困难。它没有犯错误。它不想做‘大池塘里的小鱼’,只想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易凯资本高级董事倪凡如此评价屈臣氏。 通过并购构建核心优势 自从1981年被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并购,屈臣氏品牌在李嘉诚资本权杖的舞动之下成功地实现了裂变。在屈臣氏的发展过程中,并购是其主题之一。英国Savers连锁店、荷兰Kruidvat集团、拉脱维亚DROGAS零售连锁店、英国Merchant Retail香水连锁店、马来西亚Apex Pharmacy SdnBhd药店等一系列并购,让屈臣氏在自有品牌创建和产品研发、渠道积累方面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2005年,屈臣氏斥资55亿港币收购了法国最大、历史悠久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紧接着又将总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Spektr Group收入囊中,此番举动在欧洲引起了巨大震动。 “伴随着持续不断的并购,屈臣氏的规模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和代理品牌、下游代工企业的谈判博弈能力也日渐增强。绝不偏移主业,扩大重点发展区域的门店数量及企业规模,是屈臣氏并购的基本前提。屈臣氏的并购很频繁,但是相当稳健。”易凯资本高级董事倪凡评价说。 “现在,想在零售业异军突起的企业,越来越难在降价或是一个大而全的模式上找到突破口了。”史泰博公司(Staples)创始人汤姆·史腾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零售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在市场的压力下,不少零售业巨头破产或者被兼并重组,而那些劫后余生的零售企业在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同时,利润却在下降。不少零售企业感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报告,在零售业中盈利能力强的顶尖公司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应归功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经过精挑细选的少数客户身上,积极开展外包业务,高频率促销。其次,以跨越多项职能的方式组织业务团队,开发新产品,开展购物者营销(在卖场内外举办影响消费者采购的活动),更好地服务客户。最后,能够主动为客户量身打造符合其需求的服务,更精于为客户计划,并进行店内购物者研究。 以此观照屈臣氏,其通过并购所带来的渠道、产品和技术研发等核心要素,加上极具号召力

关于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分析

关于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屈臣氏的案例分析,对消费者的越层心理与低价双赢策略进行一定的调查与分析,并尝试为此提出一个可行的实践模块,希望能够对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零售业有一个借鉴作用。 关键词:屈臣氏;低价双赢策略;越层心理 前言 在金融危机日益扩大其影响与危机日渐加深的现实背景之下,我们的本土零售商如何才能在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在这种以刺激消费为导向的宏观前提下去获得更好的利润回报,得到本应属于我们的主场优势已显得非常重要与紧迫。考虑到以屈臣氏为代表的日用零售行业的特点及其自身的营销策略优势,我们将借此为入口,做一些浅显的分析。低价双赢是诸多零售行业从业成员营销上的一种价值战略创新,而越层心理则是存在于目前广大消费者的一种潜意识现象。通过低价双赢策略及消费者的越层心理,许多商家如天天好大药房、德国的Aldi超市等赢得了市场,尤其是以屈臣氏为代表的日用零售企业产生了越便宜越赚钱的“怪现象”。虽然低价格在目前商业竞争中具有“神笔”之力量,但其前提是必须把握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不下降。因此,如何灵活运用低价双赢策略及消费者的越层心理成为成功营销战略中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因素。 一、低价双赢策略 低价双赢策略是一种以产品、服务等为载体,通过低价风暴,使企业与顾客获得双赢的策略。即顾客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所需的东西,商家却不因此而亏损,反而在低价中获利。著名当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价格是4P(price、product、place、promotion)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在一个企业的营销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低价双赢策略正是抓住了这个重要因素,挑战价值与成本之间权衡取舍的传统逻辑,聚焦客户核心需求的价值创新,不断追求低成本与高价值,低价格与高盈利的一种新型营销策略。 二、越层心理 越层心理主要是指消费者追求高于自身阶层的精神或物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行为活动。经调查发现越层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但更主要集中于较为年轻且具备消费能力的群体身上(主要为年龄在15~35岁的消费者)。这些消费群体寄希望于某时或将来能够获得高于自身消费的物质与精神享受。因此,当某一产品拥有高品质、高价值、低价格时,即会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三、屈臣氏低价双赢策略与越层心理的调查分析 据有关统计,2005年屈臣氏在亚洲和欧洲已拥有3300多家零售店,是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

屈臣氏自有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945416678.html, 176 2010.082010年 第8期商业营销 屈臣氏自有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文/冯丹 摘 要:屈臣氏作为亚洲最具规模的个人护理、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在我国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市场中占据了34%的市场份额,自有品牌商品也由原来的200多种增加到现今的1500多种,自有品牌的增长已经成为其占据市场的有利武器。本文通过分析屈臣氏自有品牌的营销策略,发现其自有品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自有品牌;屈臣氏;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8-0176-01 一、屈臣氏发展历史及现状 屈臣氏,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也是亚洲最具规模的个人护理用品连锁店。它于1828年由一位英国人(A.Swatson)在广州创立,于1841年将业务拓展到香港。1981年,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将屈臣氏收购。1989年4月,屈臣氏在北京开设内地第一家门店。发展至今,屈臣氏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五千家,销售额逾百亿港元,业务遍及亚、欧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屈臣氏始终追求的是让消费者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它的个人护理商店以“探索”为主题,并提出了“健康、美态、快乐”(Health,Good,Fun)三大理念,深得消费者的认同。而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更是由于可靠的品质和良好的性价比在消费者中“家喻户晓”。二、屈臣氏自有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通过导入现代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策略,李嘉诚化腐朽为神奇地将屈臣氏变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个人护理用品、美容、保健行业的巨擘。其中,屈臣氏对自有品牌的营销更是成功。其营销策略主要有:(一)低价和差异化完美结合。由于研发、生产外包给专业护肤品制造商,屈臣氏只负责营销等活动,所以其自有产品成本低廉,价格也更实惠。同时,屈臣氏的目标顾客定位于18—35岁的年轻女性,它清楚地认识到这部分群体对价格因素不甚敏感,更在乎的是追求个性化与自我满足,于是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屈臣氏采用了不同的定价方式。大众化的产品定价较低,而口碑产品或明星产品,如骨胶原、燕窝系列,价格适中。品牌大师McGoldrick说过:“对于自有品牌来说,定位不明确不可能成功,但定位不一定以价格为基础,如果一个自有品牌与其它品牌的差异仅仅是价格,它将很快消失。”(二)产品新颖、丰富,满足消费者偏好。通过自有品牌,屈臣氏能及时、准确、直接地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信息,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又能很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从而不断进行新产品开发。其产品开发的规律主要有:1、选择一些特殊品性的产品(其他品牌没有或者价格高昂)如:骨胶原、燕窝系列;2、选择一些模仿性产品,用量大、价格优惠,如:洗发水;3、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比如:果汁先生。在开发纸制品的自有品牌战略上,屈臣氏抓住了高端市场,在质量和设计上不惜高成本,而收益也是明显的,一项调查显示,很多消费者都认为屈臣氏的纸巾柔韧、细软,比专业做纸巾的制造商更胜一筹,而价格也较为合理,给消费者的总体感觉就是物超所值。(三)促销方式灵活、多样。屈臣氏的促销模式让消费者感觉耳目一新。其特点是频繁、醒目,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消费者行为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曝露,是消费者进行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屈臣氏通过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曝露,引发了消费者 更多的关注。它主要的促销方式有:买一送一\买送\降价\加量不加价等。会员卡制也是促销的一种有效方式,会员身份意味着更丰富、更及时的信息和更诱人的价格。在每期的促销活动中,自有品牌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消费者和其他品牌产品一对比,对自有产品产生低价的感觉,从而产生购买冲动及购买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在笔者最近接触到的屈臣氏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其促销设计十分精心。原本是一张关于购物习惯的调查,但在七十 个问题中,竟有将近十个问题涉及它新面世的自有商品,而且问题直接明确,诸如“你听说过屈臣氏玫瑰保湿系列吗”,如果你选择否,它会提示你可以点开一条链接详细了解。(四)渠道摆放。屈臣氏店内有25%的空间留给自有品牌,都是非常显眼、醒目的区域。很多商品会进行重复摆放,增加曝 露和关注。除此之外,屈臣氏会将特色产品放在最好的货架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而模仿性产品多与模仿对象摆放在一起。三、屈臣氏发展自有品牌的问题及建议 虽说屈臣氏的自有产品提高了其利润率,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品牌忠诚也仅限于几款明星产 品。笔者分析,有如下几条原因:(1)自有品牌的某些产品质量不过硬:随着消费者对护理用品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能力范围内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名牌产品;(2)自有产品宣传力度不到位:许多消费者不了解屈臣氏的自有品牌产品,也不知道其明星产品的特殊功效,单凭促销是无法增加消费者对其自有产品的了 解和认识的;(3)无法产生首次购买冲动: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已产生了品牌忠诚,这一部分人喜欢进行习惯性购买,不喜欢尝试新产品;(4)自有产品的品牌效应差:相对于屈臣氏自有品牌,大部分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名牌。自有产品的品牌根基不牢固,如果不多加宣传,建立口碑,可能会造成品牌透支,发展举步维艰。 由此看来,消费者对屈臣氏自有品牌的信赖程度非常有限,为了改善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就是进行口碑营销。针对明星产品,比如骨胶原系列,可以通过免费派发试用品,举办现场试用体验活动等方式来进行营销。然后,通过建 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让消费者说出他们的感受,让潜在购买者也能掌握这些信息。同时,在自有产品的选择上也要慎重,没有竞争优势就不要进入这个产品领域,一味的模仿只会降低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四、总述 以上分析主要总结了屈臣氏自有品牌的营销策略及其问题和建议。透过屈臣氏的案例,我们看到了发展自有品牌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成功因素。屈臣氏的策略为我国零售行业发展自有品牌提供了很多指导意见,对于我国零售行业的自有品牌产品开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作者简介:冯丹(1989— ),女,陕西人,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07级本科。 参考文献:[1]贺爱忠,李钰.商店形象对自有品牌信任及购买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02).[2]张可慕.屈臣氏,玩转自有品牌的魔方[J].经营者,2007,(10).[3]李飞,程丹.西方零售商自有品牌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 报,2006(11).

屈臣氏的战略分析教学文案

屈臣氏渠道策略分析 班级:13级市场营销二班 姓名:刘娜 04 王小丽 13 刘田田 24 赵梦雨 27 吴孟娇 30

一、屈臣氏概况 屈臣氏一个成立于1828年广州的一个小药房,1841年药房迁到香港,1858年屈臣氏医生加入香港药房担任经理,1862年屈臣氏医生的名字 (A.S. Watson) 开始与香港药房并列出现。1871年正式注册为A.S. Watson & Company (屈臣氏公司)。1963年,屈臣氏公司被华人首富李嘉诚收购,成为其名下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子公司。 屈臣氏目前是全球最大、引领健康、美丽和时尚生活的零售业翘楚,旗下超过10,000家零售商店,于全球33个市场经营20个零售品牌。每周为超过2,600万名顾客服务。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业务遍布11个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印尼及土耳其,经营超过2,600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产品已覆盖肌肤护理类、沐浴类、头发护理、造型类、女士护理产品、男士护理产品以及保健品等,其种类超过2000种。在屈臣氏销售的产品中,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剩余的20%是食品、美容用品、时尚精品和玩具等。而屈臣氏自有品牌的销售约占整体销售的17%,其中皮肤护理品40%的销售都来自于自有品牌,卫生护理类可达到50%的比重。 二、发展战略 (一)市场渗透 屈臣氏拥有一支强大的健康顾问队伍,包括八十位全职药剂师和一百五十位“健康活力大使”。他们均受过专业的培训,为顾客免费提供保持健康生活的咨询和建议。每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均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售货区,货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便于顾客挑选。 (二)市场开发 屈臣氏与中国商业地产两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全面进驻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城,与国内最具实力的两大商业地产旗舰品牌实现同步扩张。屈臣氏一直被业界称为是发展奇迹,尤其是品牌营销手法更是奇迹。2001 年,只有上海等几个城市有“屈臣氏”品牌店,但靠着口口相传,如今,男性、女性,只要说到购买个人护理产品,首选都是屈臣氏——时尚又实惠。 (三)多角化经营 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经营的产品,来自二十多个国家,有化妆品、药物、个人护理用品、时尚饰物、糖果、心意卡及礼品等二万五千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屈臣氏自有品牌,有化妆品类和个人护理用品类等;二是其他品牌的护理用品。 三、屈臣氏的策略分析——4P分析 (一)Product(产品) 屈臣氏主要销售以“美丽、保健、快乐”为主题的产品、食品类、生活杂货及日常用品。屈臣氏销售的产品涉及品牌居多,如花王(KAO),联合利华(Unilever)自有品牌,专柜品牌等旗下之产品,并持续引进新商品。屈臣氏还提供顾客美容、保健和婴儿护理咨询服务,屈臣氏拥有一支强大的健康顾问队伍,包括全职药剂师和“健康活力大使”。 (二)Price(价格) 屈臣氏通过差异化和个性化来提升品牌价值,一直以来并不是完全走低价路线。2005年,在进入内地市场16年之际,屈臣氏将其在海外市场成功运作的“我敢发誓保证地价”的策略引入中国内地市场,他们选择了消费者购买最频繁、对购买支出影响最大的多种保健与美容护肤商品进行让利,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格5%左右。其中自有品牌产品占减价商品的15%,这些自有品牌产品的价格甚至比同类产品在其他超市的售价低20%-30%左右。通过

pest零售分析屈臣氏

屈臣氏的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㈠人口环境 众所周知,杭州是一个人口大市。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均收入也有很大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日常生活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们对高效生活的不断追求,随着手中热钱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①人口数量 2009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达8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按公安部门统计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②人口结构 杭州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畲、回、满、蒙古、壮、苗、朝鲜、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瑶、彝、佤、水、维吾尔、白、达斡尔、藏、黎、塔塔尔、傈僳、纳西、锡伯、俄罗斯、等27个民族,总人口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6个少数民族人口13,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宗教。 ③教育结构 市属高校6所 全市中小学共有807所【其中小学417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252所,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75所,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63所】 全市共有专修学院14所,社区学院13所,社区学校165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92所,民办培训学校(教育机构)258所。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共24所,其中普通高中14所,在校学生21852人,教职工2258人; 中等职业学校8所,在校学生15249人,教职工1138人;聋人学校1所,在校学生342人,教职工90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学生270人,教职工47人。 ㈡经济环境

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和屈臣氏的经营模式

案例解读:屈臣氏的营销策略和屈臣氏的经营模式 屈臣士选择的是以日化类产品为主导,以差异化为基本路线,兼顾自主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这也就决定了屈臣士的商业选址相对地灵活,也决定了屈臣士必须以提供更为便利的购买方式和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利器。 不断被放大的“一站式购物需求”迫使零售企业通过残酷的降价、增加品类、拓宽产品线的宽度以及压榨供应商来赢得在市场上迂回的空间。对于极其强调规模效应以及与供应商进行价格博弈的大多数零售企业来说,放弃与选择的简化过程其实就意味着进化,由体态臃肿的大象变成行动敏捷的猎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吗?或许可以。作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通过专注于“个人护理专家”的定位,专业的零售店面管理,宣扬健康、美态、快乐生活的理念,旗下不仅聚集着众多世界名牌,而且开发出数以百计的自有品牌,在零售业态上拥有18个零售品牌,7700余家零售店面,在世界各地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个人护理用品服务。“屈臣氏的成功在于其专而精的战略,如此简单,简单到都没有人相信,以至于想模仿它都很困难。它没有犯错误。它不想做‘大池塘里的小鱼’,只想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易凯资本高级董事倪凡如此评价屈臣氏。 通过并购构建核心优势 自从1981年被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并购,屈臣氏品牌在李嘉诚资本权杖的舞动之下成功地实现了裂变。在屈臣氏的发展过程中,并购是其主题之一。英国Savers连锁店、荷兰Kruidvat集团、拉脱维亚DROGAS零售连锁店、英国Merchant Retail香水连锁店、马来西亚Apex Pharmacy SdnBhd药店等一系列并购,让屈臣氏在自有品牌创建和产品研发、渠道积累方面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2005年,屈臣氏斥资55亿港币收购了法国最大、历史悠久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紧接着又将总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

屈臣氏品牌营销策略书

课程名称:中外广告史班级:08广告 姓名:卜晓芬分数: 屈臣氏品牌营销策略书 我觉得其实屈臣氏给我的感觉一直很好,我也一直是屈臣氏的忠实顾客。在高中以前以前一直没有挺过屈臣氏这个名字,也不知搭配他是干嘛的。只是在高中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周六与同学一起去逛街的时候,同学介绍的,当时脸上正发出很多的痘痘,同学说你可以进里面去看一下有没有什么什么祛痘的产品,就歪打正着进去了,整个给我的感觉十分清新和舒适,后来也买到了很多我们心宜的产品。后来一直都是去屈臣氏后买这种生活和化妆用品了。 屈臣氏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前身是广东大药房,大约在1828年,有一位叫A.SWatson的英国人在广州开了一家西药房,取名广东大药房。1841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药房迁到香港,并根据粤语发音(屈wat1,臣san4)将公司名译为“屈臣氏大药房”(A.SWatsons&company),这就是屈臣氏的由来。 1981年他被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收购成为其子公司。目前已经有180多年历史。自从成了李首富的囊中物后,通过李氏团队的出神入化的缔造屈臣氏变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个人护理用品、美

容、护肤商业业态的巨擘! 发展到今天屈臣氏在全球门店数已超五千家,销售额逾百亿港元,业务遍及亚、欧等四十多个国家。 后来才知道屈臣氏在1994年才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到现在,你随便走在市区的商业街头,不到十分钟的路程内便会发现衣架屈臣氏,其密度已渐渐追上便利商店。 那么屈臣氏又是通过什么神奇的魔杖在短短的二十来年玩转了屈臣氏成功裂变的魔方?那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屈臣氏的成功的营销策略吧,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了解屈臣氏。 魔方一——新颖的主要产品框架: 屈臣氏的主要产品包括保养品(35%),彩妆及美发用具(30%),盥洗用品,基本的文具(5%),可爱的小玩具(布偶,小模型),男女贴身衣物(20%),药物(15%),护理用品,营养食品,零食饮料等等,看起来屈臣氏像一个小型的杂货铺,应有尽有,但是他没有给人感觉很杂货铺的感觉,相反,顾客进去都感到整齐和舒适,因为在屈臣氏的店铺的布局都依照如下标准: 1、将相关的产品临近陈列,而使顾客更容易寻找到产品;按化妆品——护肤品——美容用品——护发用品——时尚用品——药品的分类顺序摆放。 2、核心部门(化妆品、护肤品、个人护理品及药品)重点陈列在视野开阔的位置以显其权威性;

如何认识屈臣氏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策略

如何认识屈臣氏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策略 纵观屈臣氏在亚欧崛起的历程,从1981年的“屈臣氏大药店”到如今的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我们不难发现其内在的原因。作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和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之一,屈臣氏通过专注于“个人护理专家”的定位,专业的零售店面管理,宣扬健康、美态、快乐生活的理念,旗下不仅聚集着众多世界名牌,而且开发出数以百计的自有品牌,在零售业态上拥有18个零售品牌,7700余家零售店面,在世界各地为众多消费者提供个人护理用品服务,屈臣氏的成功在于其专而精的策略——凸显专业身份。 独具特色的产品策略--专注于特定的产品、市场和人群 屈臣士选择的是以日化类产品为主导,以差异化为基本路线,兼顾自主品牌与大众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这也就决定了屈臣士的商业选址相对地灵活,也决定了屈臣士必须以提供更为便利的购买方式和差异化的产品作为竞争利器。屈臣氏个人护理店经营的产品可谓包罗万象,来自二十多个国家,有化妆品、药物、个人护理用品、时尚饰物、糖果、心意卡及礼品等二万五千种,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屈臣氏自创品牌,有化妆品类和个人护理用品类等;二是其他品牌的护理用品,宝洁就不在少数,还有美宝莲、雅芳在店内也设有专柜。当然,产品也不仅是为女士提供,各种国外原产的食品也足够让男士食客大

快朵颐。 屈臣氏产品最大的特色便是处处传达着三大经营理念。药品及保健品保留着创店以来的特色,倡导“健康”;美容美发及护理用品占比重最大,种类也最繁多,表达着“美态”的概念;而独有的趣味公仔及糖果精品则传递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了配合这三大理念,公司的货架上、收银台和购物袋上都会有一些可爱的标志,“心”、“嘴唇”、“笑脸”,给人以温馨、愉快、有趣的感觉。 迂回的价格战——高举高打,东躲西藏 屈臣氏通过并购所带来的渠道、产品和技术研发等核心要素,加上极具号召力的国际品牌、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严格控制产品品质的生产外包、花样翻新的促销模式,屈臣氏得以不断培养消费者的黏性,聚集目标消费者。一方面是品质保证,一方面是价格诉求,这一策略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我敢保证我低价”,“买贵了,半价退还”,这一类的标牌在屈臣氏的终端店随处可见。先将有低价消费倾向的消费者招揽进来,在客源充足的前提下,通过捆绑促销等方式刺激他们的购买频率和数量。据消费者反应:屈臣氏通过差异化和个性化来提升品牌价值,定价也一般相对较高。事实上,在低价传播策略上“高举高打”,而在实际价格战面前“东躲西藏”的屈臣氏,在那些在意价格的人看来,此举未免有些自欺欺人,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屈臣氏的商品品质是值得信赖的。正如屈臣氏集团公共关系总经

屈臣氏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屈臣氏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一、屈臣氏整体结构 首先屈臣氏产品的结构是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剩余的20%是食品、美容产品以及衣饰品等。它以“个人护理专家”为市场切入点,以低价作为引爆点,围绕"健康、美态、快乐"三大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优雅的购物氛围环境和专业资讯服务来传达积极美好的生活理念,旨在协助热爱生活、注重品质的消费者塑造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二、屈臣氏对亚洲女性定位 亚洲女性与欧美国家的女性相比,亚洲女性会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逛街购物,更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去寻找更便宜或是更适宜的产品。中国大陆的女性平均在每个店里逗留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欧洲只有5分钟左右,这种差异,让屈臣氏最终将中国大陆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18岁-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岁-35岁的时尚女性。因为18岁-35岁年龄段的女性喜欢用最好的产品,愿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我。她们更愿意用金钱为自己带来大的变革,愿意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三、屈臣氏的合作战略 通过嫁接大型商业地产品牌,屈臣氏中国本土开店策略从稳健从容走向激进爆发。2010年2月19日屈臣氏做出重大决定:与中国商业地产两大巨头---大连万达集团、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预示着未来几年里,屈臣氏将全面进驻全国各地的万达广场和大悦城,与国内最具实力的两大商业地产旗舰品牌实现同步扩

并且,屈臣氏并购了许多的公司,让屈臣氏在自有品牌创建和产品研发、渠道积累方面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2005年,屈臣氏斥资55亿港币收购了法国最大、历史悠久的香水零售商Marionnaud,紧接着又将总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保健及美容产品连锁店Spektr Group收入囊中。通过一系列撒豆成兵式的并购,屈臣氏的脚步从亚洲到了欧洲,悄悄完成其全球化进程布局。 屈臣氏的选址多于大型卖场超市隔壁,或商务中心和商业社区,从而专注于那些对价格并不敏感但对价值及便利性要求很高的目标消费群,每一个店面都是终端活动广告,提升店面零售经营。 四、屈臣氏的独特性 除了大量引进上游厂家品牌之外,推出自有品牌屈臣氏是一大必杀记。用“屈臣氏”的标准与品牌冠名大量商品,使货品价格得以降低,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通过自有品牌,屈臣氏时刻都在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需求信息,又能及时分析掌握各类商品的销售状况。在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过程中,由零售商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与制造商相比,具有产品项目开发周期短、产销不易脱节等特征,降低风险的同时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屈臣氏正是通过自有品牌这一平台,把低价和差异化结合起来,在差异化的基础上实现低价,给顾客提供各种丰富的高质低价的商品,用高性价比也满足顾客的需要,使顾客形成对产品和企业的双重忠诚,成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独占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