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

1.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酸的方法,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进样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和定量结果。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可应用于甘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2.实验方法2.1 样品制备选取甘草片样品,粉碎后过筛,取粉末中约0.5克称入10 mL量瓶中,加甲醇30 mL,超声提取30 min,离心沉淀,取上清液,定容至10 mL,备用。

2.2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SB-C18 (4.6 mm × 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质量比为15:8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20 μL。

2.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酸标准品10 mg,加甲醇溶解,定容至10 mL,得到浓度为1.0 mg/mL的标准品溶液。

再将其分别稀释到不同浓度的溶液。

通过多点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3.结果与分析采用本实验方法同时测定了甘草样品中的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酸的含量。

利用标准品进行校正,计算出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出其相对峰面积。

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mg/g):成分含量甘草酸7.30甘草苷8.85异甘草酸 3.25通过本测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酸的含量,为甘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工具。

4.结论本文介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酸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等特点。

该方法可应用于甘草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引起小鼠低钾血症的最低浓度的实验设计

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引起小鼠低钾血症的最低浓度的实验设计

03
创新性及意义
本次实验希望通过复方甘草酸胶囊引起低钾血症的一系 列数据,提醒民众对含甘草制剂所致低钾血症的重视程度。 患者尤其是孕妇、高血 压患者、儿童及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 师指导下规范用药,以保 证用药安全。
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甘草酸类制剂时,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 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 滥用。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心力衰竭患者以及某些心肾疾病 患者禁用,避免加重病情。②严格掌剂量,依病情的变化及个体差异 而定,禁止超剂量服用。建议使用甘草酸类制剂应避免大剂量、长疗 程应用。③有过敏史者应用时,应严密观察。④需要长期应用时,应 嘱患者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 有效。⑤选用α 体甘草酸类制剂,避免因药物构型差异引起的药物不良 反应。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副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副作用是甘草酸类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占78%。主 要表现为水、钠留或低钾血症、高血压、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二)过敏反应 据报道,甘草酸类制剂所引起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发热,甚至 过敏性休克,其中以皮肤荨麻疹型药疹最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过敏反应多 为注射用制剂引起。 (三)消化系统反应 最常见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有恶心、腹泻、呕吐等,其中腹泻较为多见,多在 1~3天内发生,一般不影响疗效。其与水杨酸衍生物合用时,可诱发或加重消化 道溃疡。 (四)生殖系统反应 甘草酸类制剂可引起男性阳痿,睾丸、阴茎萎缩,可能甘草酸类制剂具有雌 激素类样作用。
c.用3%戊巴比妥50mg/kg对A1小鼠在腹部后1/3处略靠外侧,进行腹腔注射 麻醉,麻醉时避开肝脏、膀胱。约几分钟后小鼠倒下,全身无力,反应消失, 表明已经达到适宜的麻醉效果。 d.将A1仰卧固定于动物实验台上,将针形电极插入小鼠四肢皮下,记录正常 的ECG(红-右上,黑-右下,黄-左上,绿-左下)。 e.小鼠A2-A10按表1中浓度梯度从小到大灌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溶液各 0.5ml, 观察小鼠的精神状况、腱反射情况,记录数据并观察变化。若小鼠出现四肢软 弱无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情况,记录下此时的小鼠号数和给药浓度。 f.将小鼠分别进行麻醉后测心电图,若出现 ST 段下移、 T波改变、U波、 Q-T 间期明显延长等改变,则记录下此时的小鼠号数和给药浓度。结合步骤e粗略确 定正式实验的给药区间。

甘草流浸膏实验报告

甘草流浸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浸渍法、渗漉法操作及酊剂、浸出膏的制备方法。

2. 熟悉含醇制剂的含醇量测定方法。

3. 学会使用渗漉法制备甘草流浸膏剂。

二、实验原理甘草流浸膏是采用渗漉法制备的一种含醇浸出制剂,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等。

通过渗漉法,将甘草浸膏与适宜溶剂混合,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然后过滤、回收溶剂,得到浓缩的甘草流浸膏。

三、实验材料1. 甘草浸膏:300~400g2. 85%乙醇3. 65%乙醇4. 水浴锅5. 滤纸6. 烧杯7. 量筒8. 搅拌棒9. pH试纸10. 甘草酸标准品四、实验步骤1. 称取甘草浸膏:准确称取甘草浸膏300~400g,置于烧杯中。

2. 加水溶解: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不断搅拌,并加热使甘草浸膏溶化。

3. 过滤:将溶化后的甘草浸膏溶液通过滤纸过滤,去除杂质。

4. 加入乙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达65%左右。

5. 静置过夜:将加入乙醇的溶液静置过夜,使沉淀充分沉降。

6. 取出上清液:仔细取出上清液,遗留沉淀。

7. 再次加入乙醇:将遗留沉淀中加入65%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

8. 取出上清液:再次取出上清液,遗留沉淀。

9. 第三次提取:将第三次遗留的沉淀再用65%乙醇提取一次。

10. 合并提取液:将三次提取液合并。

11. 过滤:将合并后的提取液过滤,去除杂质。

12. 回收乙醇:将过滤后的溶液置于水浴锅中,回收乙醇。

13. 测定甘草酸含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甘草流浸膏,用甘草酸标准品进行比色测定,计算甘草酸含量。

14. 加水与乙醇适量:根据甘草酸含量,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

15. 调节pH值:加浓氨试液适量调节pH值。

16. 静置:将调节pH值的溶液静置,使澄清。

17. 取出上清液:取出上清液。

18. 滤过:将上清液过滤,即得甘草流浸膏。

五、实验结果1. 甘草流浸膏外观:棕色或红褐色液体。

2. 甘草酸含量:根据比色测定结果,甘草酸含量为2.5%。

甘草酸的薄层鉴定现象

甘草酸的薄层鉴定现象

甘草酸的薄层鉴定现象
甘草酸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化合物,用于药物和食品工业。

下面是甘草酸薄层鉴定的相关现象:
层析带的形成:在薄层鉴定中,甘草酸溶液会在薄层层析板上被施加。

当样品在溶剂中上升时,甘草酸的化学成分会根据其亲和性与固定相(通常是硅胶或其他吸附剂)相互作用。

这导致不同组分在薄层上形成不同的层析带。

层析带的移动:根据甘草酸的性质,层析带在薄层上具有不同的迁移速度。

迁移速度较快的化合物会在薄层上移动得更远,而迁移速度较慢的化合物则相对停留在较低的位置。

这种现象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化合物在薄层上的位置来区分甘草酸。

颜色反应:甘草酸在薄层鉴定中经常与某些显色试剂反应,形成有色斑点或带状区域。

这些颜色反应是由于甘草酸与显色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通过观察显色区域的形成,可以确定甘草酸的存在。

总结:
甘草酸的薄层鉴定可通过观察层析带的形成和移动以及颜色反应来确定。

这种方法可用于区分甘草酸与其他化合物,为其鉴定和定量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甘草制作实验报告

甘草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甘草的来源、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甘草的提取、纯化及制备方法。

3. 评价甘草提取物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豆科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等功效。

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酸、甘草苷等三萜类化合物。

本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草,通过醇沉去除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甘草提取物。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甘草粉末(市售)、95%乙醇、蒸馏水、盐酸、氨水、正丁醇、无水硫酸钠、薄层色谱硅胶板等。

2.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磁力搅拌器、超声波清洗器、真空泵、层析缸、滴管、比色皿等。

四、实验方法1. 甘草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甘草粉末,用适量蒸馏水浸泡过夜。

(2)将浸泡好的甘草粉末放入恒温水浴锅中,加热煮沸,提取1小时。

(3)提取液过滤,得到甘草提取液。

2. 甘草醇沉(1)将甘草提取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95%乙醇,调节体积比为1:1。

(2)室温下静置过夜,使沉淀物析出。

(3)取下层沉淀物,用95%乙醇洗涤,去除杂质。

(4)干燥沉淀物,得到甘草提取物。

3. 甘草提取物纯化(1)将甘草提取物溶解于适量正丁醇中,加入无水硫酸钠,搅拌,静置。

(2)取上层正丁醇溶液,加入适量蒸馏水,调节体积比为1:1。

(3)静置分层,取下层水溶液,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水溶液呈无色。

(4)合并正丁醇溶液,减压浓缩,得到甘草提取物。

4. 甘草提取物质量评价(1)薄层色谱鉴定:将甘草提取物点于薄层色谱硅胶板上,用氯仿-甲醇-氨水(8:1:1)为展开剂,展开后观察斑点颜色和位置,与对照品进行对比。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将甘草提取物溶解于适量甲醇中,过0.45μm滤膜,进样分析,根据峰面积计算甘草酸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甘草提取:提取液呈棕黄色,表明甘草中的有效成分已部分提取。

2. 甘草醇沉:沉淀物呈淡黄色,表明提取液中大部分杂质已被去除。

甘草酸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

甘草酸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

甘草酸对脓毒症小鼠模型肾脏的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脓毒症小鼠模型的肾脏保护作用。

方法:选取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手术+安慰剂组,手术+高剂量药物组,手术+中剂量药物组,手术+低剂量药物组,假手术+安慰剂组,每组各30只。

干预4 h后使用半定量方式比较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切片中肾小管损伤情况。

结果:各组评分手术+安慰剂组>手术+低剂量药物组>手术+中剂量药物组>手术+高剂量药物组>假手术+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甘草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脓毒症小鼠的肾损害。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是从传统中药甘草根部提取出来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

甘草酸除了长期以来被使用在糖果生产和化妆品生产工业上之外,还是一种使用范围极广的中药[1]。

甘草酸体外实验发现对T 淋巴细胞活化具有调节作用,对γ干扰素有诱导作用,活化NK细胞,促进胸腺外T淋巴细胞分化。

目前临床多是应用于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治疗湿疹、皮肤炎、荨麻疹等疾病。

本实验以盲肠结扎穿刺法造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为甘草酸的临床适应证范围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1.1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清洁级8周龄BALB/C雄性小鼠150只,体重(21±1)g,雄性,由福建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动物实验室温度23 ℃,相对湿度40%~60%,白/夜循环为12/12 h。

1.1 实验药物及试剂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座间工厂生产厂家,国药准字J20130071)。

1.2 实验方法1.2.1 动物分组、模型制备及给药雄性BALB/C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手术组+安慰剂组、手术组+高剂量药物组、手术组+中剂量药物组、手术组+低剂量药物组、假手术组+安慰剂组,每组30只。

手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造模,假手术组同样开腹,但是盲肠不结扎不穿刺纳回腹腔再缝合腹壁。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测定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含量测定

编号:FZD0148 甘草提取物中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含量测定方法一、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 SB-C18 15c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33:73:4,V/V)
流速:1.0mL/min
柱温:25℃
检测波长:254nm
进样量:10μL
二、溶液制备
1.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甘草酸对照品约5mg 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流动相溶解定容。

避光保存。

2. 样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甘草提取物约20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30mL流动相,超声60min溶解后,放置至室温,流动相定容,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即得样品溶液。

三、样品测定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

甘草酸保留时间约为34min,用外标法计算含量。

甘草的研究报告论文

甘草的研究报告论文

甘草的研究报告论文甘草(Glycyrrhiz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如止咳祛痰、抗炎、促进消化等。

本篇研究报告论文将对甘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甘草酸,这是一种三萜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甘草酸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

它可以抑制白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具有抗炎作用。

此外,甘草酸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具有抗肿瘤活性。

此外,甘草酸还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害,具有抗氧化活性。

除了甘草酸外,甘草还含有甘草苷、异甘草苷等多种有效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胃肠道健康、抗过敏等作用。

甘草苷主要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发挥抗过敏作用。

异甘草苷可以增加胃黏膜的黏液分泌,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

临床上,甘草被广泛应用于咳嗽、气喘、胃炎、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研究表明,甘草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止嗽、抗溃疡、抗菌等作用。

它可以缓解咳嗽、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喘症状。

此外,甘草还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减少消化道感染的发生。

因此,在胃炎、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甘草常常被用作辅助药物。

在临床应用中,甘草的使用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是制成甘草煎剂或颗粒剂,然后口服。

此外,甘草还可以制成外用制剂,如甘草酸乳膏或甘草酸软膏,用于治疗皮肤炎症、烫伤等。

甘草酸口服液也是常用的甘草制剂之一,用于缓解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尽管甘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但其使用仍需谨慎。

甘草的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甘草时,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剂量和疗程的调整,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甘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肿瘤、抗过敏、保护胃肠道健康等。

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咳嗽、气喘、胃炎、溃疡等疾病的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甘草的使用仍需谨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酸的提取、纯化、测定及残渣中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测定

实验报告

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别: 第七组 组员: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器材................................................................................................................ 2 三、实验原理................................................................................................................ 2 1.甘草简介 ............................................................................................................ 2 2.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 3 2.1 水提法 .................................................................................................... 3 2.2 稀氨水提取法 ........................................................................................ 4 2.3超声波提取法 ......................................................................................... 5 3 甘草酸的分离与纯化 ....................................................................................... 5 3.1 超滤法 .................................................................................................... 5 3.2 结晶法 .................................................................................................... 6 3.3 树脂法 .................................................................................................... 6 4.多糖提取方法 .................................................................................................... 7 5.多糖含量测定 ................................................................................................. 7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8 1.甘草酸的提取(稀氨水提取法) .................................................................... 8 1.1 .................................................................................................................. 8 1.2 .................................................................................................................. 8 1.3 .................................................................................................................. 8 2. 甘草酸的纯化(大孔树脂吸附法) .............................................................. 9 3.残渣中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溶剂提取法) ................................................ 9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1 1.甘草酸标准曲线 .............................................................................................. 11 2.测定样品甘草酸浓度,计算甘草提取率 ...................................................... 11 3.甘草酸粗品质量 .............................................................................................. 12 4.洗脱液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 12 5.纯化后甘草酸的质量2.132g ......................................................................... 12 六、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 13 实验结论:.......................................................................................................... 13 误差分析:.......................................................................................................... 14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酸提取、纯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甘草酸定量测定方法。 2.掌握多糖类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3.熟悉皂甙的性质。 4.进一步熟悉物质提取与纯化的技术,掌握相关原理。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0级生物技术2班第七组 二、实验器材 1.试剂:70%的乙醇、0.6%的稀氨水、3.5mol/l的浓硫酸、XAD9型树脂、6%盐酸、50%乙醇、95%乙醇、苯酚、铝片、碳酸氢钠、葡萄糖、标准甘草酸等。 2.器材:紫外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旋转蒸发仪、真空抽滤机、恒温水浴锅、1000ml量筒、玻璃棒、烧杯、纱布、玻璃漏斗、滤纸、烧杯等。

三、实验原理 1.甘草简介 甘草是蝶形花科(Fabace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甘草地下部分是名贵中药材,地上部分是多年生牧草。甘草具有抗寒、耐热、耐旱、抗盐碱等优良特性,适生性和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植物资源之一。早甘草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咳嗽气喘、解毒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甘草还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可治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症和胃、十二指肠溃疡,近年来又发现甘草可抗癌和防治艾滋病,又是预防和治疗SARS的复方组份之一。 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及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甘草酸的提取、纯化、测定及残渣中甘草多糖的提取分离测定 3 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以及甘草多糖等。药理研究表明,甘草酸及甘草次酸具有解毒、消炎、镇痛、抗肿瘤的作用。近年来,还用于防治病毒性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甘草酸约占甘草根茎的3-14%,分子式为C42H62O16,分子量822.92,熔点212 ºC -217 ºC,其结构式为五环三萜皂甙,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甘草酸结构分子式 纯品甘草酸为白色针状晶体,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故溶于热水后,经冷却则呈胶体状沉淀析出。加热、加压及在稀酸作用下可水解为一分子甘草次酸和两分子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与单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甘草酸苷元单葡糖苷酸(MGGR)。

2. 甘草酸的提取方法 2.1 水提法 水提法是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提取方法。其操作简单,溶剂成本低廉,但得率较低,按1990年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方法测得甘草酸得率仅约3.0%。据推测可能是因为水提法提取出的杂质较多,在去除杂质的过程中夹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