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麻醉详解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课件

局部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局部神经,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区域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特定区域,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神经阻滞麻醉:通过药物作 用于神经,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椎管内麻醉:通过药物作用 于椎管内,使患者局部失去
知觉和感觉
静脉麻醉:通过药物作用于 静脉,使患者局部失去知觉
麻醉方法和操作
麻醉方法:局部麻 醉、全身麻醉、椎 管内麻醉等
麻醉注意事项:麻醉 药物的选择、麻醉剂 量的控制、麻醉并发 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麻醉操作:麻醉前 准备、麻醉实施、 麻醉监测、麻醉后 护理等
麻醉效果评估:麻 醉效果、麻醉并发 症、麻醉后恢复情 况等
01
02
03
04
谢谢
04 麻醉药物的选择:小儿麻醉 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以减少对患儿的副作用和并 发症。
麻醉技术的重要性
01
保障手术安全: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手术风险
02
提高手术成功率:麻醉技术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03
减轻患者痛苦: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04
和感觉
小儿麻醉的特点和难点
01 特点:小儿麻醉需要根据不 同年龄段和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处理,需要麻醉医生具 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 技术水平。
02 难点:小儿麻醉需要面对呼 吸、循环、神经等多方面的 挑战,需要麻醉医生具备全 面的知识和技能。
03 风险:小儿麻醉的风险较高, 需要麻醉医生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促进术后恢复:麻醉技术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小儿麻醉技术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医学上将新生儿、婴儿、幼儿以及儿童这几个阶段统称之为小儿,这个阶段都是爸妈的心头肉,可以说打不得、骂不得、碰不得、摔不得的词语来形容。
如果小儿生病了需要动手术,家长更是担心得不行,因此,小儿的健康是父母最为牵挂的,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同成年人有所不同,面临一些不论大、小型手术的时候所采取的医疗手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最为突出。
医护人员要严格掌握小儿麻醉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监护设备,使得小儿能够在麻醉和手术期间顺顺利利之外,也需要让每一位家长放心,同时让家长正确且客观的认识小儿麻醉,以便更好的相互配合。
接下来我们将来了解一下小儿麻醉的类型、麻醉对小儿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以及小儿麻醉具体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小儿麻醉的类型小儿麻醉同成人麻醉一样,可选择麻醉方法的范围很广泛,但是具体采取哪种麻醉方法是需要具体根据小儿的年龄、手术区域以及手术难度等等来选择的。
临床上常用的小儿麻醉方法有以下几个:(1)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是供小儿气管内麻醉或者是人工通气用的,对于新生儿这个阶段来说最为适用,它能够保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以防发生误吸,同时方便连接各种麻醉装置,对新生儿的呼吸进行有效的管理。
气管插管全麻通常情况下是经口入的,但一般张口困难的小儿会采取经鼻插管的方式,切记小儿的黏膜比较薄弱,摩擦过重的话容易导致气管水肿,因此在导管的选择和插入的深度上要格外注意,导管选择可以按照医学公式来计算:(法制号码)F=年龄+18,另外准备跟其粗细度差不多的三个连号导管,目的是备用。
像导管的插入深度主要是看小儿总气管的长短,同时新生儿来说总气管是比较短的,声门至隆突的距离仅4cm,所以,通常以导管前端将超过胸骨上缘为合适的插入深度。
(2)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顾名思义就是将局部麻醉的药物推入椎管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得短暂抑制脊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
临床上又将药物推入椎管内不同的腔隙,将其分成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
小儿麻醉知识科普

育儿讲堂小儿麻醉知识科普伍智慧,牟镇,刘涛 (洪雅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 620360)小儿在进行外科手术前需进行麻醉处理,但一些家长认为这会对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就小儿麻醉相关知识简单科普。
小儿常用的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中枢神经镇痛药物及吸入性麻醉药是患儿较常应用的麻醉类药物。
目前,中枢镇痛药物在临床上使用最多,其次是吸入性麻醉药物,两者是通过呼吸进入血液或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达到有效止痛的目的。
随着麻醉药物被排出体外,麻醉效果会慢慢消失,患儿会逐渐清醒。
而需进行心血管手术的患儿一般会采取低温麻醉的方式,即通过阻断循环,使患儿的体温下降,再利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呼吸循环,确保代谢水平处于最低水平。
小儿麻醉的认识误区误区1:麻醉药物会影响孩子智力一些家长认为麻醉药物会对小儿智力发育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手术麻醉比较排斥。
智力与脑部有着密切关系,脑细胞活动需有糖原和氧气作为支撑。
若患儿出现循环或呼吸障碍,脑细胞就会缺氧,若缺氧时间超过5 min,会严重影响脑细胞代谢,引发不良后果。
所以,想要了解麻醉药物是否会对小儿智力造成不利影响,则需要了解麻醉药物是否会导致脑缺氧入手。
在局部麻醉腰麻的过程中,患儿神志清楚,因此并不会影响智力。
全麻是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会对大脑皮质造成抑制,小儿暂时失去身体知觉,以保障医生能顺利进行手术操作。
全麻过程中,会借助机器控制患儿呼吸,保证氧气供养,确保生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呼吸和循环功能造成影响,更不会出现脑缺氧,因此也就不会影响到智力。
低温麻醉患儿在手术前后智商也并没有区别,术后学习成绩不会出现下降,记忆力依然保持正常。
所以,广大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麻醉会给小儿智力带来影响。
术后恢复期患儿可能会出现反应迟钝,但这并不是智力下降,而是因为术后小儿排泄能力下降,代谢率低,加之麻醉药物可能二次分布在血液、肌肉中,从而出现反应迟钝或表情淡漠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常代谢,上述现象会消失。
《小儿麻醉讲稿》课件

小儿麻醉的历史与发展
要点一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儿麻醉也经历了从传统方法 到现代技术的演变,未来将朝着更加安全、舒适、精准的 方向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小儿麻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小儿麻醉的方法和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从最 初的全身麻醉到现在广泛使用的区域麻醉、镇静技术等, 小儿麻醉已经变得越来越安全、舒适和精准。未来,随着 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小儿麻醉将朝着更加安 全、舒适、精准的方向发展,为更多的患儿提供更好的医 疗服务。
药物选择与使用
根据小儿的年龄、体重、病情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 。
心理干预
在术前和术后对小儿进行适当 的心理干预,缓解其恐惧和焦 虑情绪,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
恢复质量。
03
小儿麻醉药物与技术
常用麻醉药物
01
02
03
04
吸入性麻醉药
如异氟烷、七氟烷等,主要用 于小儿手术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总结词
小儿麻醉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小儿麻醉是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和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可以抑制患儿的疼痛感、紧张情绪和不良记忆,使手术能够顺利 进行。同时,小儿麻醉还可以为手术提供必要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
儿的生理状态。
意识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反应和意识状态, 评估麻醉深度和苏醒程度。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气分析、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以了解 患儿的生理状态和并发症情况。
儿科麻醉知识点总结大全

儿科麻醉知识点总结大全儿科麻醉是一门专门针对儿童进行的麻醉管理学科,其与成人麻醉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挑战。
儿童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等都与成人麻醉有明显不同。
本文将就儿科麻醉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及应对儿科麻醉相关问题。
1. 儿科麻醉的特点- 儿童生理特征:- 儿童的器官发育不完全,器官功能尚未成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有着显著不同。
- 儿童的代谢率和呼吸率高,导致药物的代谢和分布快速,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
- 儿童心理特征:- 儿童对陌生环境、医护人员和手术过程可能产生恐惧和焦虑,需要特别关注心理护理。
-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儿童对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有特殊需求,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和手术的需要进行精确调整。
2. 儿科麻醉前评估- 儿科麻醉前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以下内容:- 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身高、体重、过往病史、手术史等。
- 儿童的心理状态:是否恐惧、焦虑等,需要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 儿童的呼吸情况:是否有哮喘、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 儿童的心血管情况:有无心脏病史、心率、血压等情况。
- 儿童的药物过敏史:对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是否有过敏史。
- 儿童的血液检查和生化指标:特别是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
3. 儿科麻醉的药物选择- 麻醉诱导药物选择:- 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包括七氟烷、异氟醚等挥发性麻醉药物,或是丙泊酚等静脉麻醉药物。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 麻醉维持药物选择:-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维持麻醉的药物有吗啡、咪达唑仑等镇痛药物,也需要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剂量调整。
- 麻醉恢复药物选择:- 手术结束后需要用一些药物帮助儿童迅速苏醒,如七氟烷、异丙酚等。
4. 儿科麻醉过程中的管理- 麻醉深度的监测:- 通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对儿童的麻醉深度进行监测,确保儿童的安全。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4 术后疼痛
使用镇痛药物和疼痛管理技术来缓解术后疼 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小儿麻醉的困难和挑战
1 生理差异
儿童生理机能不同于成人,因此需要特殊的麻醉监测和药物管理。
2 沟通困难
与成人相比,儿童无法准确表达症状和感觉,需要医生和家长的有效沟恐惧和焦虑,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静脉麻醉
通过持续静脉注射药物维持麻醉状态,适用于 一些较短且小创的手术。
常见的小儿麻醉合并症和处理方法
1 恶心和呕吐
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使用预防性抗恶 心药物和减少肠胃刺激降低发生率。
2 过敏反应
使用特定的麻醉药物和试验性剂量来识别过 敏源,避免应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 低血压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保持循环稳定。
1
个体化麻醉
基于儿童个体差异和基因特征,定制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2
非药物麻醉
发展新的非药物麻醉技术,减少药物的使用,降低麻醉过程的风险和并发症。
3
虚拟现实应用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儿童进行麻醉前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小儿麻醉临床技术
欢迎来到小儿麻醉临床技术的世界!通过本次演示,您将了解麻醉的定义、 功能以及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考虑因素。
小儿麻醉的常用技术
全身麻醉
通过给予药物使儿童失去意识,保持无痛、无 知觉状态,适用于手术。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
通过注入药物使下半身失去感觉,适用于一些 盆腔和下肢手术。
表面麻醉
局部涂抹药物以减轻疼痛和不适感,适用于一 些简单的检查和治疗过程。
小儿麻醉的安全与质量管理
安全优先
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包括麻 醉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质量 监控,确保患者的安全。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

麻醉科普之小儿麻醉邮编:610041小儿麻醉是指在儿童手术或医疗操作中使用的麻醉技术。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麻醉师会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以确保儿童的安全和舒适。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小儿麻醉的常见种类、小儿麻醉的术前准备、小儿使用全身麻醉的影响以及全身麻醉会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之间存在一些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麻醉药物选择:在小儿麻醉中,通常使用的麻醉药物与成人麻醉有所不同。
小儿麻醉中常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通常比成人麻醉中的剂量低,因为儿童的体重和生理特征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2.麻醉深度控制:小儿麻醉中对麻醉深度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
由于儿童的生理反应和代谢率较成人更高,因此需要更精确地控制麻醉深度,以确保手术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麻醉监测:在小儿麻醉中,麻醉监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征和代谢率的变化较大,对心血管、呼吸、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的监测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4.术前准备:小儿麻醉需要更多的术前准备工作。
麻醉医生需要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的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信息,并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和合作性,以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5.麻醉风险评估:小儿麻醉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麻醉风险。
儿童的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麻醉的耐受性和风险更高。
麻醉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评估麻醉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的区别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也存在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新生儿、婴儿、幼儿和青少年,对麻醉的需求和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麻醉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麻醉管理。
带你走进小儿麻醉

带你走进小儿麻醉小儿麻醉是指对14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的麻醉,是麻醉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麻醉与成人麻醉有很多不同之处,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更多。
本文将为你介绍小儿麻醉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小儿麻醉?小儿麻醉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在手术或其他诊疗过程中不感到疼痛、恐惧和不适,同时保证他们的生命体征稳定和安全。
小儿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
1、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肌肉或呼吸道给予药物,使儿童失去意识、痛觉和反射,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和深度睡眠的状态。
全身麻醉可以用于任何部位的手术,但需要气管插管或面罩辅助呼吸,并且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心跳、血压、呼吸、血氧等指标。
2、局部麻醉是指通过注射或涂抹药物,使局部组织或神经失去感觉,达到局部无痛的状态。
局部麻醉可以用于一些简单或表浅的手术,如牙科、皮肤、眼科等,但需要儿童配合并保持安静。
有时候,局部麻醉也会配合使用一些镇静药物,让儿童放松或昏昏欲睡。
二、小儿麻醉的药物有哪些?小儿麻醉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镇静药物:用于减轻儿童的紧张和恐惧,让他们放松或昏昏欲睡。
常用的镇静药物有口服或鼻腔给予的咪达唑仑、静脉给予的异丙酚、氯胺酮等。
2、全身麻醉药物:用于使儿童失去意识、痛觉和反射,达到全身肌肉松弛和深度睡眠的状态。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吸入给予的氟烷、七氟烷、异氟烷等,静脉给予的异丙酚、氯胺酮、硫喷妥钠等。
3、局部麻醉药物:用于使局部组织或神经失去感觉,达到局部无痛的状态。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4、辅助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呕吐、出血、低血压、过敏反应等。
常用的辅助药物有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止血药(如卡巴肽)、血管活性药(如肾上腺素)、抗过敏药(如地塞米松)等。
三、小儿麻醉的方法有哪些?小儿麻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面罩吸入法:通过面罩将含有全身麻醉药物的氧气混合气体吸入儿童的呼吸道,使其逐渐进入全身麻醉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PT. OF ANETHESTHIOLOGY RENCI HOSPITAL
小儿临床麻醉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徐顺才
小儿麻醉基础理论
概念
小儿年龄范围自出生至12岁。 1月以内者称新生儿, 1月~1岁称婴儿, 2~3岁称幼儿, 4~12岁为儿童。 年龄越小,在解剖、生理、药理方面与成人的差别越大。 新生儿、幼儿时期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迅速而急剧的变 化,与成人的差别大,至学龄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即减小。
总之小儿麻醉,应特别注意呼吸道的管理。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
正常新生儿收缩血压是(60~80mmHg),脉搏 120~140次/分,随着年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 脉搏亦渐下降。 正确的袖套宽度应是上臂长度的2/3。 小儿血压(收缩压)=年龄×2+80mmHg。 婴儿及6月以下婴儿, 麻醉期间如脉搏慢于100 次/分,麻醉期间应注意有无缺氧、迷走神经反 射或深麻醉,必要时暂停手术。 小儿手术时稍有出血,血容量明显降低。
婴儿气管支气管分叉高,约在第2胸椎平面。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婴儿每次呼吸均有功能性呼吸道闭合。 婴儿胸式呼吸不发达,胸廓的扩张主要靠膈肌。 如腹腔内容物增加,可影响膈肌活动并影响呼吸。 新生儿潮气量小,仅20ml,约6~7ml/kg。人工呼吸时 潮气量也要小,以免肺泡过度扩张。 新生儿肺泡通气量(VA)按比例约为成人的两倍,故婴 儿呼吸频率较快。
小儿术前用药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较大。
1岁以下小儿,术前用药可仅用阿托品。 1岁以上小儿,可加用镇静药。
麻醉前用药
阿托品
剂量为0.02mg/kg,肌肉注射,其作用维持约1h,对手术时间冗 长的麻醉,应每小时追加。
咪达唑仑
0.05~0.1mg/kg单独肌肉注射1min即起效,10~15min达作用 高峰,产生良好的镇静及抗焦虑作用。
型号
1
1.5 2 2.5 3 4
适应对象
<5kg
5-10kg 10-20kg 30kg-形体小的成人 成人
标准的注气量(ml)
4
7 10 14 20 30
5
形体较大成人
40
全身麻醉
非插管静脉麻醉
常用氯胺酮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 醉。
0.2-0.3mg/kg。
肌肉松弛药
全身麻醉
静脉用肌松药剂量 药 物
琥珀胆碱
潘库溴铵 维库溴铵 阿曲库铵 米库氯铵 罗库溴铵 诱导剂量(mg/kg) 维持剂量(mg/kg) 维持时间(min)
1-2
0.08-0.15 0.1-0.15 0.3-0.6 0.2-0.3 0.3 -0.6 0.08 0.08 0.3 0.1 0.3 35-45 25-35 15-30 14 20-40
目前常以咪达唑仑0.05mg/kg、阿托品0.02mg/kg及 氯胺酮0.5~1mg/kg混合后肌肉注射作为小儿术前用药, 可获得满意镇静效果。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
除小手术可在面罩紧闭法吸入麻醉、静脉或肌肉麻醉下 完成外,较大手术全麻均应在气管内麻醉下进行。
部位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臂丛阻 滞及其他神经阻滞)在国内外的应用有增多趋势。
全身麻醉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导管内径( mm )= 年龄(岁)/4+4 插管深度(cm)= 年龄(岁)/2+12 6岁以上或体重>25kg儿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可选用 成人麻醉机。
全身麻醉
预防气管插管后喉水肿的措施有
选用合适大小及优质的导管 导管严格消毒 麻醉期间避免导管与气管粘膜摩擦 疑有喉水肿者,喉头局部用麻黄碱及地塞米松喷雾,同时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 6岁以下,导管不加套囊(5.5~6mm内径),6岁以上导管可加套 囊,导管大小以15~20cmH2O加压时有轻度漏气为合适,如以 10cmH2O加压时漏气明显,应更换气管导管。
不能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
与麻醉有关的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婴儿头部及舌相对较大,颈短。 婴儿鼻腔较狭窄,易被分泌物或粘膜水肿所阻塞。 婴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第3~4颈椎平面。
会厌软骨较大,与声门成45°角,妨碍声门显露。
婴儿气管短,直径小。 婴儿喉头最狭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 6岁以后儿童,喉 头最狭窄部位在声门。
麻醉前准备
预计体重(年龄(岁)×2+8kg),可了解病儿 发育营养情况。
体格检查。
脱水程度估计 体征 皮肤张力低、舌唇粘膜干燥 前囟凹陷、心动过速、少尿 脱水程度(占体重%) 5 10
眼球凹陷、低血压
昏迷
15
20
麻醉前准备
注意化验资料。 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80g/L以下,上呼吸 道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 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待病情改善后再行 手术。 了解拟施手术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 能的出血量。
全身麻醉
喉罩全身麻醉
小儿短小手术用喉罩通气道,可避免气管插管后遗症。 有先天性小颌、舌下坠、腭裂的Pierre-Robin综合征患 儿,气管插管困难,可用喉罩通气道维持麻醉。 对需频繁施行麻醉的病儿(如烧伤换药、放射治疗), 用喉罩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避免反复气管插管。
喉罩型号的选择
麻醉前准备
小儿麻醉均应按全身麻醉准备。 小儿禁食时间以不超过8h为宜。
小儿术前禁食时间(h)
年龄 6月以下 6~36月 >36月 固体食物、牛奶 4 6 8 糖水、果汁 2 3 3
麻醉前用药
目的
产生术前镇静和安定 抑制呼吸道粘膜分泌
阻断迷走神经反射
减少全麻药需要量。
麻醉前用药
全身麻醉
常用药物
氯胺酮
静脉注射2mg/kg,肌肉注射5-6mg/kg。
异丙酚
2.5~3mg/kg方能达到诱导效果。需连续静脉输注。
芬太尼
5-10μg/kg静脉注射即可,维持1-3μg/kg/h。
咪达唑仑
0.05mg/kg静脉注射诱导,2-3分钟起效。
依托咪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