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复习思考题

第5-10章 复习思考题
第5-10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企业信息资源整合概述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信息资源整合战略层信息系统运营层信息系统作业层信息系统信息孤岛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外部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整合业务整合应用系统整合

协同供应链管理协同商务

二.填空题

1.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

和。

2.一般来说,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

为:、和。

3.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已经从CIMS和MRP向ERP、SCM、PLM、BI、DSS、电子商务等方向发展,让人感觉到和的特点越来越显著。

4.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

和。

5.按照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层次来看,一般认为是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基础。

6.协同供应链中战略层协同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融合、发展目标统一、

、和等。

7.技术层协同中使用的协同技术主要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企业信息化的系统集成阶段中,作为代表的系统是

A. CIMS

B. ERP

C. CRM

D. OA

2. 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能最好地实现企业新的商务目标的是()

A. 数据整合

B. 业务整合

C. 流程整合

D. 应用系统整合

3.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是()

A. 数据整合

B. 业务整合

C. 技术整合

D. 流程整合

4. 在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中,使得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的技术是()

A. Web Services

B. 数据挖掘

C. 电子商务

D. portal

四.多项选择题

1. 以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属于战略层的信息系统包括()

A. DSS

B. BI

C. KM

D. OA

2. 业务基础平台作为管理软件的支撑平台,其功能包括()

A. 工作流引擎

B. 报表工具

C. 智能客户端

D. 协同平台

3. 在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能最好地实现企业新的商务目标的是()

A战略管理观念

B创新管理观念

C经济效益观念

D法制与道德观念

4. 企业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协同商务表现形式包括()

A. 客户门户

B. 物流门户 D. 供应商门户 E. 企业门户

五.问答题

1. 简述国内企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变化。

2. 应用更加深化作为当前国内企业对管理软件的需求特点,其表现形式有哪几个方面?

3. 简要描述管理软件的产品组合框架

4. 试述ERP、CRM、SCM之间的关系。

5. 简述PLM、ERP、CRM、SCM四种常见软件产品之间的关系。

6. “信息孤岛”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7.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中,如何进行业务整合?

8. 简要描述基于PLM的企业内部信息资源整合框架。

9. 企业如何通过协同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外部信息资源整合?

第六章企业资源计划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企业资源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能力需求计划

二.填空题

1. ERP是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实现和的思想。

2. 采用订货点法控制企业物料的需求,其控制模型必须确定两个参数:

和。

3. 在MRP中,是MRP系统识别物料的唯一标识。

4. MRP中“闭环”的含义,是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

和全部纳入MRP,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5. 一般ERP软件系统的财务部分分为和两大块。

6. 金蝶K/3构建于金蝶平台之上。

7. 金蝶K/3供应链管理系统面向企业、、和人员。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MRP中,作为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的是

A. 车间作业计划

B. 主生产计划

C. 经营计划

D. 能力需求计划

2. 一般的ERP系统中,会计核算模块的核心是

A. 现金管理

B. 总账

C. 成本

D. 应收应付

3. ERP系统的四大模块中核心是()

A. 财务管理

B. 生产控制管理

C. 物流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4. ERP系统中生产控制模块里短期的、当前实际应用的计划是()

A. 主生产计划

B. 物料需求计划

C. 能力需求计划

D. 车间作业计划

5. SAP R/3系统中,提供各种制造类型的全面处理的模块是()

A. FI

B. CO

C. PP

D. MM

四.多项选择题

1. 在企业中,一般的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A. 生产控制

B. 物流管理

C. 财务管理

D. 人力资源管理

2. 一般的ERP系统中,财务管理模块主要侧重于()

A. 会计核算

B. 财务分析

C. 财务计划

D. 财务决策

3. 下列选项中,属于ERP系统中销售订单管理所包含的功能的是()

A. 客户信用审核

B. 供应商信息查询

C. 订单变更

D. 产品报价

4. 下列选项中,属于用友ERP-U8系统中的管理会计模块的是()

A. 资金管理

B. 成本管理

C. 财务分析

D. UFO报表

五.问答题

1. ERP具有哪些特点?

2. ERP能为企业带来哪些效益?

3. 订货点法的应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4. 订货点法有哪些缺点?

5. MRP对订货点法有哪些改进?

6. 对比MRPII,ERP具有的特点有哪些?

7. ERP系统中的库存控制包含哪些功能?

8. SAP R/3具有哪些特点?

9. 用友ERP-U8有哪些技术特点?

第七章客户关系管理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客户关系管理销售自动化市场营销自动化呼叫中心

二.填空题

1. 从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的角度,、和

构成了CRM的稳固三角,而其核心是。

2. CRM系统的实施其实质就是讲CRM的管理理念通过的手段集成在软件中。

3. CRM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客户的和是,实现客户价值与

的平衡。

4. 放弃旨在追求短期利益的,而追求旨在长远利益的,是CRM的核心之一。

5. 客户服务自动化以、和为其典型应用。

6. CRM主要涉及企业的、和三个管理部门。

7. CRM系统一般分为、和三种类别。

8. 运营型CRM系统主要分为、和。

9. 市场营销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包括、、

等。

三.单项选择题

1. 在Siebel System的呼叫中心功能中,用来跟踪客户服务请求、平衡优先解决方案的是

A. Siebel Service

B. https://www.360docs.net/doc/9510495770.html,

C. E-Mail Response

D. 销售分析

四.多项选择题

1. 对CRM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有()

A. 关系营销

B. 直复营销

C. 数据库营销

D. 网络营销

2. 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历程中,简单客户服务阶段的典型应用是()

A. 帮助办公桌

B. 错误跟踪系统

C. 区域服务

D. 呼叫中心

五.问答题

1. 简述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2. 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 客户关系管理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4. 简述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5. 简述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6. 简述协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7. 简述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8. Sieble System 系统包含哪些功能?

9. SAP CRM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10. SAP CRM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第八章供应链管理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优化 CPFR SCM系统 EDI RFID VMI JMI

二.填空题

1.供应链(supply Chain)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而且包括、、,甚至包括本身。

2.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

将、、、直接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模式。

3.供应链管理行使通常管理的职能,进行、、与控制,以寻求建立供、产、销以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4.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旨在通过对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

5.供应链管理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成、、和

四个阶段。

6.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即、、、

和。

7.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有、、。

8. EDI系统有三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9. 一般SCM软件都由5个主要的模块组成:、、、

和。

三.单项选择题

1.供应链的概念是在()提出来的。

A. 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A.集成

B.松散

C.积极

D.消极

3.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呈现出()特征。

A.一体化 B.集成化 C.多元化 D.一元化

4.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企业之间共享库存信息和通过( )传递信息。

A.条形码 B.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电子数据交换

5.从核心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设计供应链,有助于建立稳定的( )。

A.供应链规划 B.供应链体系模型 C.供应链 D.供应链原则

6.供应链是围绕()建立起来的。

A.一般企业 B. 中间企业 C.核心企业 D. 物流企业

四.多项选择题

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主要有( )

A.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运作管理的扩展

B.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延伸

C.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战略

D.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改头换面

2.供应链是一个网络系统,由()组成。

A. 供应商

B. 供应商的供应商 C.用户 D. 用户的用户

3.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分为()。

A.条状 B. 网状 C.链状 D. 绳状

4.供应链是通过()分销、服务等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链接,使组织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A、计划

B、组织

C、协调

D、获得

5.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以下几种基本的“流”,即()。

A、信息流

B、商流

C、人流

D、资金流和物流

五.问答题

1.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什么?能解决企业的哪些问题?可以给企业带来哪些效益?

2.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4. 供应链管理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5.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6. 试比较几种常见的SCM系统之间的优劣。

第九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数据管理 PLM系统

CAD/CAM 系统集成

二.填空题

1.产品生命周期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到的整个过程。

2.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

和。

3.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 PLM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的、、和

的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它能够集成与产品相关的、、和。

5.全面质量管理(TQM)关注,SCM针对零件以及原材料的,CRM关注,而PLM关注的是。

6.PLM是企业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和两个层面的内涵。

7.PLM的产生和发展是与PDM的发展紧密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和。

8. PLM核心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和的功能。

9. 国内本土优秀的PLM厂商,如、、、、金蝶等。

三.单项选择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1966年首次提出的。

A 雷蒙德?弗农

B 迈克尔?波特

C 彼得·德鲁克

D 约翰·科特

2.产品在成长期的时候购买者()

A 较少 B较多 C很多 D很少

3.PLM的前身和核心技术是()

A CAD

B CAM

C EDM

D PDM

4.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占周期最长的系统是()

A CRM

B SCM

C PLM

D ERP

5.以下哪一个公司不是主要的PLM系统提供商()

A西门子 B达索系统 C美国参数技术 D甲骨文

四.多项选择题

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等都有不同的特征。

A销售量 B利润 C购买者 D市场竞争

2.PLM包含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客户需求和响应

B基础技术和标准

C面向业务/行业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D信息创建和分析的工具

3.PLM的关键技术有()

A数据转换

B数据迁移

C EDI

D协同技术

4. 根据起源以及发展方向的不同, PLM厂商可分为()几个阵营。

A以CAD为主体的PLM供应商 B以PDM为主体的PLM供应商

C以PLM+ERP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D以CAD+PLM为主的PLM提供商5. 以下属于PLM的核心功能的是()

A流程管理 B数据存储 C设计管理 D结构管理

五.问答题

1. 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 产品生命周期能解决企业的哪些问题?可以给企业带来哪些效益?

3.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6. 试比较几种常见的PLM系统之间的优劣。

第十章业务流程重组

习题

一.应掌握的名词

业务流程重组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约束理论 ABC方法业务流程改进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模式重组产业流程重组

二.填空题

1.广大企业当时的经营管理模式源于18世纪亚当?斯密的和19世纪泰勒的

2.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内涵是以为导向,围绕过程,通过

变通、授权和正确运用,达到适应快速变动的环境的目的。

3.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的特征,可将BPR分为、、三类。

4.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内涵,流程重组有、、的特点。

5. 流程重组发展经历了、、和几个阶段。

6.常用的流程分析方法和工具有、、和。

7.业务流程重组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8. 企业的信息化改进和强化了企业、、及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9. 不但诱发了企业重组,以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而且也成为企业重组的推动力和武器。

三.单项选择题

1.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大师()提出。

A亚当·斯密 B泰勒 C Michael Hammer D约翰·科特

2.BPR的思想是组织结构应该以()为中心。

A任务 B产出 C效率 D流程

3.业务流程管理的概念发源于()

A IT业 B建筑业 C金融业 D零售业

4.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为导向实施信息系统的方法对于企业的成功运营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系统 B流程 C技术 D管理

5.流程重组后原有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被扁平化的()所取代。

A管理机构 B管理模式 C动态网络 D动态结构

四.多项选择题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亚当?斯密和泰勒的理论经营管理模式日益显露出弊端,主要存在以下哪些问题()

A分工过细B工作效率不高

C缺乏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意识 D员工适应性差等

2.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观点是()

A效率观点 B过程观点 C改变观点 D重组观点

3.企业可以根据()来选择实施不同类型的BPR。

A其他企业的经验

B竞争策略

C业务处理的基本特征

D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的水平

4. BPR是对现行业务运行方式的再思考和再设计,应遵循以下哪些基本原则()

A越先进的流程越好

B以企业目标为导向调整组织结构

C让执行工作者有决策的权力

D取得高层领导的参与和支持

5. 以下哪些是企业实施BPR时容易步入的几种误区()

A误择重建的时机和条件 B误择流程重建的环节

C忽视流程重组的可操作性 D忽视自上而下的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变革

五.问答题

1.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它主要用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2.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具有哪些特点?

3. 如何理解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总体目标和详细目标之间的关系?

4. 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必须遵循哪些基本的实施原则?

5. 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6.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包括哪些步骤,每个步骤包括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内容?

7. 一般来说,导致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实施失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 比较BPI、BPM、BMR、IPR与BPR之间在概念和内涵上的区别。

9. 业务流程重组如何促进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章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作业答案 16. MCS-51单片机系统中,片外程序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 据线,为何不会产生冲突? 解: 数据存储器的读和写由 RD 和WR 信号控制,而程序存储器由读选通信号 PSEN 控制, 这些信号在逻辑上时序上不会产生冲突;程序存储器访问指令为 MOVC ,数据存储器访问 指令为MOVX 。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虽然共用 16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但由于二者 访问指令不同,控制信号不同 ,所以两者虽然共处于同一地址空间,不会发生总线冲突。 18.某单片机应用系统,需扩展 2片8KB 的EPROM 和2片8KB 的RAM ,采用地址译码 法,画出硬件连接图,并指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 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 4.18所示。各芯片的地址范围为: 图4.18 4.18题硬件连接电路图 21. 8255A 的端口地址为 7F00H ?7F03H ,试编程对 8255A 初始化,使A 口按方式0输入, B 口按方式1输出。 解: 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30H START : MOV SP, #60H MOV DPTR , #7F03H MOV A , #10010100B MOVX @DPTR , A SJMP $ END 25.使用8255A 或者8155的B 端口驱动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各 4只,且红、绿发光二极 管轮流发光各1S 不断循环,试画出包括地址译码器、 8255A 或8155与发光管部分的接口 2764 (1#): 0000H~1FFFH 6264 (1#): 4000H~5FFFH 2764 (2#): 2000H~3FFFH 6264 (2#): 6000H~7FFFH 8031 ALE Q7-QQ G 74LS373 □7-DO OE 1_ —. AO-A?A8-A1?CE 2764 1# D7-D0 QE Al f A12 CE 6264 1# D7-0B WE OE A0-A7Aa-Al2CE 6264 2# D7~D(? W E OE P2.4-P2.0 1 2764 2# D7-D0 OE RESET P0.7^P0.0 PSEN WR RD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DS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 2.1 填空题 (1)一半插入或删除的位置 (2)静态动态 (3)一定不一定 (4)头指针头结点的next 前一个元素的next 2.2 选择题 (1)A (2) DA GKHDA EL IAF IFA(IDA) (3)D (4)D (5) D 2.3 头指针: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储头结点的地址;在不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 头结点:为了操作方便,在第一个元素结点前申请一个结点,其指针域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数据域可以什么都不放; 首元素结点:第一个元素的结点。 2.4已知顺序表L递增有序,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void InserList(SeqList *L,ElemType x) { int i=L->last; if(L->last>=MAXSIZE-1) return FALSE; //顺序表已满 while(i>=0 && L->elem[i]>x) { L->elem[i+1]=L->elem[i]; i--; } L->elem[i+1]=x; L->last++; } 2.5 删除顺序表中从i开始的k个元素 int DelList(SeqList *L,int i,int k) { int j,l; if(i<=0||i>L->last) {printf("The Initial Position is Error!"); return 0;} if(k<=0) return 1; /*No Need to Delete*/ if(i+k-2>=L->last) L->last=L->last-k; /*modify the length*/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第一章思考题20110925

《材料物理性能》思考题 第一章热学性能 1.1 概述 1、材料的热学性能包括、、和等。 2、什么是格波? 3、若三维晶体由N个晶胞组成,每个晶胞中含有S个原子,则晶体中格波数为个,格波支数为个。 4、受热晶体的温度升高,实质是晶体中热激发出的声子的增加。 5、举例说明某一材料热学性能的具体应用。 1.2 热容 1、什么是比热容和摩尔热容(区分:定压摩尔热容和定容摩尔热容)? 3、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和经典理论只适用于高温,对低温不适用! 4、由德拜模型可知,温度很低时,固体的定容摩尔热容与温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德拜T3定律)。 5、金属热容由热容和热容两部分组成。 6、自由电子对热容的贡献在极高温和极低温度下不可忽视,在常温时与晶格振动热容相比微不足道! 7、一级相变对热容的影响特征是什么? 8、影响无机材料热容的因素有哪些? 9、对于隔热材料,需使用低热容(如轻质多孔)隔热砖,便于炉体迅速升温,同时降低热量损耗。 10、什么是热分析法?DTA、DSA和TG分别是哪三种热分析方法的简称?举例说明热分析方法的应用。 1.3 热膨胀 1、什么是线或体膨胀系数? 2、固体材料的热膨胀本质,归结为点阵结构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材料的热膨胀来自原子的非简谐振动。 4、材料热膨胀的物理本质可用曲线或曲线来解释。 5、熔点较高的金属具有较低的膨胀系数。 6、结构对称性较低的单晶体,其膨胀系数具有各向异性,不同的晶向有不同的线膨胀系数。一般来说,弹性模量高的方向将有较小的膨胀系数,反之亦然。(如石墨:平行于C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垂直于C轴方向的热膨胀系数。) 7、举例说明一级相变对材料膨胀性能的影响。 8、钢的不同组织比容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马氏体、渗碳体、铁素体、珠光体、奥氏体。 9、通常陶瓷制品表面釉层与坯体热膨胀系数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要点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操作系统 第四章 课后题答案

第四章 1.为什么说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来自百度): 答案一: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较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对终端型作业用户而言,由于他们所提交的大多属于交互型作业,作业通常比较短小,系统只要能使这些作业在第1级队列所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便可使终端型作业用户感到满意;对于短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他们的作业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仅在第1级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便可以获得与终端型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的作业,通常也只需要在第2级队列和第3级队列中各执行一个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对于长批处理作业用户而言,它们的长作业将依次在第1,2,…,直到第n级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时间片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 答案二:(惠州学院操作系统课后题)与答案一基本相似,可看做精简版。 答:(1)终端型作业用户提交的作业大多属于较小的交互型作业,系统只要使这些作业在第一队列规定的时间片内完成,终端作业用户就会感到满足。 (2)短批处理作业用户,开始时像终端型作业一样,如果在第一队列中执行一个时间片段即可完成,便可获得与终端作业一样的响应时间。对于稍长作业,通常只需在第二和第三队列各执行一时间片即可完成,其周转时间仍然较短。 (3)长批处理作业,它将依次在第1 ,2 ,…,n个队列中运行,然后再按轮转方式运行,用户不必担心其作业长期得不到处理。所以,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能满足多用户需求。 2.

分别对以上两个进程集合,计算使用先来先服务(FCFS)、时间片轮转法(时间片q=1)、短进程优先(SPN)、最短剩余时间优先(SRT,时间片q=1)、响应比高者优先(HRRN)及多级反馈队列(MFQ,第1个队列的时间片为1,第i(i<1)个队列的时间片q=2(i-1))算法进行CPU调度,请给出各进程的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及所有进程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简述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 答: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之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之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结构,其主要标志有: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表现除了参与创造财富外,还表现在对质能资源的替代节约上,因此把信息当作资源来看待,不仅表现在对信息的重视上,还表现在对物质、能源的节约上。 (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开发和利用、采集、传输、控制、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信息资源的开发,使信息量剧增,信息的经济功能骤显,如何把握瞬息万变的信息,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服务,成为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适时出现,解决了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应用程度,也就成为信息经济成熟与否的一个指标。 (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在信息经济社会,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增加,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但并不是说每一种产品的信息成分均大于其质能成分,而是就整体而言的,除了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外,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也就是说,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产品结构以信息密集型物质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 (4)产业部门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所占比例;就信息劳动者人数而言,将其限制在产业部门,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者,不包括非产业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其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物质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5)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产值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的产值一般是指产业化了的信息部门的产值,信息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产值所占比重。 2.简要叙述信息经济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1)人类需求的渐进。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质能经济的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只有靠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才有可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促使质能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 (2)物质经济的滞胀。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求对策,一方面实行大量资本输出,一方面按照“需求决定论”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着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方向发展。 (3)质能资源的短缺。随着质能经济的发展,加之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资源的挥霍浪费,使质能资源频频告急,从1973年起,人类开始自觉主动地利用信息发展经济。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就是热量吗? 答:不是,热是能量的一种,而热力学能包括内位能,内动能,化学能,原子能,电磁能,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热与过程有关。 2.若在研究飞机发动机中工质的能量转换规律时把参考坐标建在飞 机上,工质的总能中是否包括外部储能?在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中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否包括氢氧的化学能? 答:不包括,相对飞机坐标系,外部储能为0; 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的热力学能要包括化学能,因为系统中有化学反应 3.能否由基本能量方程得出功、热量和热力学能是相同性质的参数 结论? 答:不会,Q U W ?为热力学能的差值,非热力学能,热=?+可知,公式中的U 力学能为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 4.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图2-1 所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隔板上有一小孔,气体泄漏入 B 中,分析A、B 两部分压力相同时A、B 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w=所以容 =?+其中0 q=0 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若有一小孔,以B 为热力系进行分析

2 1 2 2 222111()()22f f cv j C C Q dE h gz m h gz m W δδδδ=+++-+++ 只有流体的流入没有流出,0,0j Q W δδ==忽略动能、势能c v l l d E h m δ=l l dU h m δ=l l U h m δ?=。B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增量为U ? ,A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量为U ? 5.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是否可以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212121()()q q u u w w -=-+-,q u w =?+的形式,为什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不可以写成题中所述的形式。对于 q u w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功w 可以写成pv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针对任何情况的定律,不具有w =pv 这样一个必需条件。对于公式212121()()q q u u w w -=-+-,功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所以不能写成该式的形式。 6.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q u w =?+ 2 1 q u pdV =?+? 分别讨论上述两式的适用范围. 答: q u w =?+适用于任何过程,任何工质。 2 1 q u pdV =?+? 可逆过程,任何工质 7.为什么推动功出现在开口系能量方程式中,而不出现在闭口系能量

第一章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男性输精管结扎后,是否还有性欲?还有没有性能力?还有没有射精现象?为什么? 有,有,有,输精管结扎后,只是射精时精液没有精子,其他功能没有影响。 2.什么是月经周期?月经是如何形成的? 在卵巢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内膜功能也出现周期性变化,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脱落、出血、修复、增生和分泌,称为月经周期。 如果排出的卵未受精,卵巢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减少,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发生持续性收缩,致使子宫内膜功能层缺血,组织坏死。随后螺旋动脉又突然扩张,使毛细血管急性充血,血液突破退变坏死的内膜功能层,与脱落的内膜一起进入子宫腔,从阴道排出,形成月经。 3.双胞胎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些双胞胎长得及其相似?有的长相差异很大? 同卵性是因为"一个受精卵在发育初期分裂成两个胚胎",而形成双胞胎,异卵性则是因为"母亲的卵巢同时排出两个卵子,并且分别受精成胎。"异卵性双胞胎与家族遗传(尤其是母系遗传)、人种(黑人较多)、母亲年龄较大者、生产次数较多者有关,而同卵性双胞胎则与上述因素无关,纯粹是偶然发生的现象。 4.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化学污染物、汽车尾气、烟酒、温度、药物、雌激素、辐射和噪声。 化学污染物:苯(常含于油漆、涂料、粘胶剂)也是装修中的重要污染源。注意不要购买含苯的涂料或粘胶剂。房子装修后,最好打开门窗过一个夏季,再搬进为宜。 温度:男性睾丸制造精子的最佳温度在36℃左右,动物实验中,将雄性动物置于38.5℃下55min后,其生育能力就会下降。在现实生活中,男性应尽量避免在高温中停留过长时间,如洗桑拿浴和用热水泡澡等。

药物:麻醉剂(如鸦片或海洛因等)可明显抑制性功能,抑制精子的生成,还可出现射精延迟或不射精。 雌激素:性保健品泛滥,有些含有性激素或类似成分,可能会影响睾丸的正常生精能力,另外,部分男性护肤时随意使用女性化妆品,长期使用会对男性生殖健康产生损害,在成性腺功能下降。 辐射和噪声:大剂量的辐射会影响性功能,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仪器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是否会引起不育,医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因此男性平时应尽量减少与辐射源的接触,但也不必过度紧张。另外,城市噪音对健康影响更加突出,环境存在着能像激素一样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噪音就是其中的一种。

高中数学选修1-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1—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练习(P4) 1、略? 2、(1)真;⑵假;(3)真;(4)真. 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这是真命题. (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这是真命题.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是假命题. 练习(P6) 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这是真命题. 练习(P8) 证明:若a -b = 1,则a2「b2? 2a「4b「3 =(a b)a -b )2(b - )b -2 =a b 2- 2D -3 =a「b _1 = 0 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 习题1.1 A组(P8) 1、(1)是;(2)是;(3)不是;(4)不是. 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a与b的和a b是偶数,则a,b都是偶数?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b不都是偶数,则a b不是偶数.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与b的和a 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偶数.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方程x2,x-m=0有实数根,则m?0.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m乞0,贝y方程X2? x-m =0没有实数根?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x-m=0没有实数根,则m^0.这是真命题. 3、(1 )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 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是真命题.

第4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4章供配电系统 4-1用户供配电电压等级有哪些?如何确定用户的供配电电压? 答:用户供配电电压等级有0.22kV ,0.38 kV ,6 kV ,10kV ,35 kV ,110 kV,220 kV。 配电电压等级有10kV ,6kV ,0.38kV/0.22kV 供电电压是指供配电系统从电力系统所取得的电源电压。究竟采用哪一级供电电压,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 电力部门所弄提供的电源电压;企业负荷大小及距离电源线远近;企业大型设备的额定电压决定了企业的供电电压。 配电电压是指用户内部向用电设备配电的电压等级。有高压配电电压和低压配电电压。 高压配电电压通常采用10KV或6KV,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10KV高压配电电压。 低压配电电压等级为380V/220V,但在石油、化工及矿山(井)场所可以采用660V的配电电压。 4-2 确定用户变电所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原则是什么? 答:(1)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a 应满足用电负荷对可靠性的要求。在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当在技术上,经济上比较合理时,主变器选择也可多于两台; b 对季节性负荷或昼夜负荷比较大的宜采用经济运行方式的变电所,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两台主变压器; c 三级负荷一般选择一台猪变压器,负荷较大时,也可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2)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装单台变压器时,其额定容量S N应能满足全部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S c,考虑负荷发展应留有一定的容量裕度,并考虑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即S N>=(1.15~1.4)S c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其中任意一台主变压器容量)SN应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a 任一台主变压器运行时,应满足总计算负荷的60%~70%的要求,即S N=(0.6~0.7)Sc b 任一台变压器单独运行时,应能满足全部一二级负荷Sc(I+II)的要求,即S N>=S c(I+II) 4-3 高压断路器有哪些作用?常用的10kV高压断路器有哪几种?各写出一种型号并解释型号的含义。 答:(1)高压断路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断开或接通电路的开关设备,它有完善的灭弧装置,因此,不仅能在正常时通断负荷电流,而且能在出现短路故障时在保护装置作用下切断短路电流。 (2)常用10kV高压断路器有高压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 (3)略 4-4 高压少油断路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各自的灭弧介质是什么?比较其灭弧性能,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答:高压少油断路器的灭弧介质是油。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灭弧介质是真空。 高压少油断路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节约油和钢材,价格低等优点,但不能频繁操作,用于6-35KV的室内配电装置。 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不爆炸,噪声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结构简单,无污染,可靠性高等优点。在35KV配电系统及以下电压等级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价格昂贵。

第一章 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语音信号处理是如何定义的?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应用? 2、语音信号处理主要从哪几方面开展研究? 3、数字语音编码的目的是什么?请列举一些主要应用。 4、语音编码有哪几个属性? 5、语音编码分为几类? 6、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后的语音波形形状是否和原始语音波形类似?那种方法质量最高?那种方法的压缩比最高?混合编码方法有何特点? 7、目前4kb/s以下的窄带语音编码方法有哪些?带宽是多少?采样率是多少? 8、8~64kb/s的宽带语音编码主要采用何种方法?带宽是多少?采样率是多少? 9、制定语音编码的国际组织有哪些? 10、IUT-T窄带语音编码标准有哪些?各自的编码速率是多少?A/u律PCM编码的速率是如何计算的? 11、用于GSM移动通信的ETSI窄带语音编码标准有哪些?各自的编码速率是多少?采用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有何好处? 12、用于北美CDMA/TDMA移动通信的TIA/EIA语音编码标准有哪些?各自的编码速率是多少? 13、日本数字蜂窝(JDC-Japanese Digital Cellular )语音编码标准有哪些?各自的编码速率是多少? 14、保密电话的语音编码标准有哪些?主要速率有几种? 15、目前的卫星电话语音编码算法有几种?编码速率各是多少? 16、ITU-T宽带语音编码标准G.7xx有哪些?各自的算法、速率、延时和复杂度如何? 17、语音识别的目的是什么?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应用? 18、说话人识别和语音识别有何区别? 19、说话人识别有几类?各自解决什么问题? 20、语音合成(TTS)的目的是什么?TTS的核心模块是哪几个?各模块的功能是什么?韵律控制需要哪几个参数? 21、语音的合成方法有几种?各自的合成机理是什么? 22、请列举目前语音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