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 新中国外交成就
第五单元 外交成就

考点3: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 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①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 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 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2001年10月20日,APEC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亚太经合 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④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 共识》《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重要文件,有力推 动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有关成员双边关系发展。
B.中美之间隔阂开始消除D.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从上面四幅图可以看出中关在不同 历史时期都注重两国关系的发展,但美国不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 的国家;中美之间的隔阂也没有消除,主要是因为台湾问题;中 美在国际上的看法也并不一致,比如美国奉行霸权主义,中国就 不赞同。 【答案】D
聚焦中考
【例1 】 (2014·广东珠海)孔子曰:“君子和而不 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 互冲突”。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运用这 种思想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 A.互不侵犯 B.和平共处 C.求同存异 D.平等互惠
【解析】本题考查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第五单元
外交成就
LOGO
考纲解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 隆会议的史实。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以我国参与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等史实 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考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 会议的史实。
1、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新中国外交成就

专题五新中国外交成就●专题非常解读一、专题概述:外交活动历史悠久。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主体的地位,也明确了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职能作用。
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便利,形成了现代外交的开放、联系和世界性的特点。
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权国家外交的宗旨是,以和平方式通过对外活动实现其对外政策的目标,维护国家的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和发展同各国的关系。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
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
外交也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
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官方对外联系以及各类民间对外交往,则是对外交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补充。
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流淌的和平、仁爱、友好传统,是我国的外交理念。
中国任何时候都是崇尚礼仪和平,即使再强大也不侵略和威胁别的国家和民族;中国任何时候都坚持国家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即使是外敌挑衅,侵略边疆之时,也希望用和平、和解、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中国任何时候也都独立自主,不容任何外敌的入侵和统治,即使在比较贫弱的时期,也要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抗敌斗争;中国任何时候都奉行与邻为善、和睦合作的周边外交政策,即使在邻国关系复杂多变,甚至紧张的时刻,也不能轻易放弃和平友好、邻里和睦的努力,与周边国家保持稳定、友好、合作的关系。
和平交流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以和平方式为主,主要有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促进了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中,最终赢得民族的独立,中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列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列举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外交成就进行列举:首先,新中国的外交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重心转向了恢复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中国拒绝继续充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角色,通过与外国政权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方式,打破了封锁和孤立围堵。
中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得到了包括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等友好国家的支持。
其次,中国外交成功地恢复了在国际上的地位。
新中国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获得合法地位做出了巨大努力。
1950年代,中国主动参与了朝鲜战争,并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人民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维护了东亚的和平稳定。
在国内外舆论的支持下,中国外交成功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开始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积极努力推动世界和平。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倡导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
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四,中国外交着力扩大对外合作与互利共赢。
新中国外交将国家的发展与世界之间的协作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互助,争取外国援助,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组织,成为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等多个地区的重要经贸伙伴。
第五,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发展议程,通过参与国际援助和捐赠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脱贫致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品初中历史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伟大成就五十年来,我国在外交战线,也同在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解放前的旧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贫穷落后,国力孱弱。
“弱国无外交”,一百多年间,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和压迫,没有什么主权可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他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的这一巨变,集中地反映在我国的外交方面。
五十年来,虽然没有再次发生世界大战,但国际风云诡谲莫测,复杂多变。
新中国外交,在中央三代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始终把握和驾驭着世界形势,披荆斩棘,胜利前进。
我国的外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有本质的区别。
这在我国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3年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这些原则又写进了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并成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五十年来,中国始终不渝地恪守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在这些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多次被写进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决议、公报、声明,包括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和其他重要文件之中。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与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一次谈话中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我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坚持世界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新中国五十年外交的历史,充满了反对霸权主义的复杂而激烈的斗争。
新中国刚刚成立,即投入了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60年代又进行了抗美援越的斗争。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 专题05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原卷版)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05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一、选择题1.《筑梦中国》中说:“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了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为国家发展最早“开拓新的空间”的事件是A.重返联合国B.中美建交C.中日建交D.加入上海合作组织2.20世纪50年代,中印联合发表声明:“两国总理重中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
”材料中“这些原则”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C.“一边倒”原则 D.不结盟原则3.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
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4.下图所示内容,集中体现的主题是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5.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
这体现了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
”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1971年10月,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
这一重大胜利是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与美国关系正常化D.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8.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
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C.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D.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9.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考历史复习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课件

报》,使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为中美正式建交奠定了基础。 中美正式建交在 1979 年。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考点1
会议的史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
1.(2012 年山东泰安)由周恩来倡导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 国之间相互关系基本准则是( B ) A.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第16课时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
史实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3.以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的作用
考点1 会议的史实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1)提出及内容:1953 年,________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 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 __________ 内政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 ________ 的原则。 (2)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考点3
以我国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为例,说明我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上海 举 1.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_______ 行。
2.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
繁荣”。
3.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我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
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签署了《中美联合公
6.(2011 年广东茂名)这美妙的一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纪念。 你知道这幅照片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B )
A.中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列举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列举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至今,凭借着坚定的外交政策和不懈努力,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
以下就是列举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身便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巨大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终结了中国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结束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在1971年,中国被正式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中国还成功推动了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决议,包括1974年通过的《关于裁军、不干涉内政、不对发展中国家采取单边制裁和其他有关问题的宣言》。
这些决议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关注和支持。
另外,中国还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为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树立了良好形象,并展示了中国在各方面的强大实力。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为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
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为国际反恐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维护了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此外,中国积极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为增进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作出了积极努力。
最后,中国还成功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合作成果。
这一组织的成立,为促进地区内国家间的磋商、共建、繁荣和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的成就,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信在未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外交事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新中国外交成就●专题非常解读一、专题概述:外交活动历史悠久。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确立了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主体的地位,也明确了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职能作用。
20世纪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便利,形成了现代外交的开放、联系和世界性的特点。
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权国家外交的宗旨是,以和平方式通过对外活动实现其对外政策的目标,维护国家的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和发展同各国的关系。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各国外交都受该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内政策和需要的制约。
综合国力是一国外交的基础和后盾。
外交也需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紧密结合。
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的官方对外联系以及各类民间对外交往,则是对外交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补充。
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流淌的和平、仁爱、友好传统,是我国的外交理念。
中国任何时候都是崇尚礼仪和平,即使再强大也不侵略和威胁别的国家和民族;中国任何时候都坚持国家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即使是外敌挑衅,侵略边疆之时,也希望用和平、和解、和谈的方式解决争端;中国任何时候也都独立自主,不容任何外敌的入侵和统治,即使在比较贫弱的时期,也要保持民族气节,坚持抗敌斗争;中国任何时候都奉行与邻为善、和睦合作的周边外交政策,即使在邻国关系复杂多变,甚至紧张的时刻,也不能轻易放弃和平友好、邻里和睦的努力,与周边国家保持稳定、友好、合作的关系。
和平交流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不同文化的交流,促进各自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以和平方式为主,主要有丝绸之路、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促进了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
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中,最终赢得民族的独立,中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最主要的包括近现代史上中美、中日、中俄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二、专题考点:1.外交政策;2.外交成就;3.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考点速查识记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1)建国初期①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B.万隆会议时间地点:1955年5月,亚非一些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
内容:周恩来提出亚非国家间应“求同存异”的方针。
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70年代外交成就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B.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A.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中美结束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A.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局面。
(3)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A. 2001年10月,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它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得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这个组织的决定,标志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3.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我们应继续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
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①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②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压轴母题演练一、选择题1.【2016年潍坊】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 B.苏联干涉新中国外交C.中美间没有共同利益D.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2..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和印度交往中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B 】A.“求同存异”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合作共赢 D.不结盟政策3.【2016甘肃白银】在1955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淋漓尽致地发挥其高超的外交艺术,将会议一步一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精神的胜利。
这次会议是【 B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 D.雅尔塔会议4.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这传承了我国的哪一外交方针【 B 】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C.互不侵犯原则 D.不结盟原则5.【2016·山东德州)】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
”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 B 】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6.漫画“梅开三度”是对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外交成就的形象表达,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D 】A.美国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B.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一C.中国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7.【2016 湖北省荆州市】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今年我国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信峰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上述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D 】A.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弘扬“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C.增强与东欧国家的传统友谊D.营造中国发展和平的国际环境8. 12.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这是基于【 D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日邦交正常化C.APEC会议的召开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9.【2016新疆】6.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C 】A.万隆会议 B.尼克松访华C.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D.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二、非选择题10.【2016 湖北省鄂州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
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
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中国第一次成了战胜国。
第二年参加巴黎和会。
美国第一次提出了无论国家大小都有同等权利。
美国人也许只是为了自己,但中国人听着很兴奋,感觉看到了希望。
但率竞那个时候国际政治还是丛林政治,实际上中国代表的发言权要看国家的实力。
当时中国大的要求是整个把不平等条约全废掉,重新确立关税自主的地位,而最后的防线是要收回山东和青岛。
但是到了巴黎和会,被一狐凉水淡下来。
——搞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沙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突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黎发出热烈的掌声。
印尼、印度、飾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
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长罗暮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
——搞编自百度文库材料三材料四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
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被一飄凉水浇下来"?(2)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个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对待与会的亚非国家的?(3)读材料三,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取得的最重要的外交成果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