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 193-2009讲义

合集下载

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标准

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标准

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标准一、引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其广泛使用是由于其耐久性、可塑性和成本效益等优点。

然而,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水分渗透性,长期受到环境和外力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的劣化和损坏。

因此,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检测和评估非常重要,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标准,包括常见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

二、检测方法1. 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最简单和常用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的裂缝、颜色、变形等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混凝土的耐久性状况。

目视检测的主要缺点是主观性较强,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2. 非破坏检测非破坏检测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混凝土进行检测而不破坏混凝土本身的方法。

常见的非破坏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电阻率检测、磁敏感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结果,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

3. 破坏性检测破坏性检测是对混凝土进行采样和试验,以确定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常见的破坏性检测方法包括压力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但需要破坏混凝土本身,不适用于已建成的建筑物。

三、评估指标1. 抗压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的最大抵抗力。

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要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0%。

2. 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对水分的渗透能力。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抗渗性评估方法包括水质透入试验、氯离子渗透试验等。

3. 耐久性指数耐久性指数是评估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抗冻性、耐化学性等多个方面。

耐久性指数可以综合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状况,为混凝土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四、结论混凝土的耐久性检测是确保建筑物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测、非破坏检测和破坏性检测,评估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指数等。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和经济效益。

因此,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的角度出发,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标准进行全面、具体、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耐久性指标评价标准1. 抗压强度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压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压强度一般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85%。

对于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应根据规范中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2. 抗拉强度混凝土在受到拉力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拉强度。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抗拉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应不低于0.4倍抗压强度的设计值,并且抗拉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

3. 抗折强度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矩时的抵抗能力称为抗折强度。

抗折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抗折强度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抗折强度的设计值应不低于抗压强度的0.7倍,并且抗折强度的检验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进行。

4. 水泥石比水泥石比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泥石比越小,混凝土的耐久性越好。

水泥石比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根据规范的要求,普通混凝土的水泥石比应不超过0.5,而高强混凝土的水泥石比应不超过0.4。

5. 碱-骨料反应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碱-骨料反应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开裂和失去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碱-骨料反应的评价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混泥土耐久性评估课件

混泥土耐久性评估课件
温度控制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措施控制温度,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引起 裂缝。
防腐措施
对于暴露在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应采取涂装、包裹等防腐措 施,延缓腐蚀进程。
混泥土耐久性未来
06
发展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1 2
高性能混凝土
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的混凝土,能 够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
化学评估方法
氯离子渗透法
通过测定混凝土对氯离子 的渗透系数,评估其抗渗 透性能和耐久性。
碳化深度测量法
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碳 化深度,分析混凝土的抗 碳化性能和耐久性。
电化学方法
利用电化学原理,对混凝 土进行极化曲线测量和腐 蚀电流测量,评估其耐久 性。
数值评估方法
有限元分析法
通过建立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模 型,模拟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 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评估其耐
混泥土耐久性评估
02
方法
物理评估方法
01
02
03
直接测量法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抗压强 度、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能 指标,评估其耐久性。
超声波检测法
利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的 内部缺陷、裂缝等,判断 其耐久性。
红外热像法
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混凝 土表面的温度分布,分析 混凝土内部的湿度分布和 孔隙率,评估其耐久性。
混泥土耐久性案例
04
分析
案例一:某大桥的耐久性评估
总结词
该大桥因长期受到环境因素和车辆载荷的影响,出现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详细描述
该大桥采用混泥土建造,由于长期受到海洋环境的侵蚀和大量车辆的载荷作用 ,导致混泥土结构出现裂缝、剥落等现象,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评估结果表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

JGJT 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

JGJT 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
主要内容
绪论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标准条文说明
主要结论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各种环 境介质的侵蚀,性能↑的同时性能↓,其性 能不低于原设计性能所经历的时间见图示。 显然,混凝土用于结构才具有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通过混凝土耐久性体现。 正像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一样,混凝土耐久性 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关于检验
试验方法
•均出自《混凝土长期性能和 耐久性能检验方法标准》 (GB/T 50082) •坍落度≤70mm,机械振动; 坍落度>70mm,人工捣实 •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
检验
试验条件
检验结果
•数据处理 •D、F、P、KS等级划定
关于评定
两个步骤
•耐久性等级评定,根据表 •合格性判定,根据设计、施工 •合格:必须保证验收批所有项 目全部合格; •不合格:专家评审,评审意见
抗水渗透 等级划分
•细化使用环境 •依据相应标准
3 关于抗硫酸盐等级划分
•工程环境中有较强的硫 酸盐侵蚀时 •为确保抗硫酸盐侵蚀, 下限值KS30 •系统试验表明,能够经 历150次以上抗硫酸盐 干湿循环的混凝土,具 有优异的抗硫酸盐性能, 上限值K150 •质量耐蚀系数<95%时, 或: •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75%时,或: •干湿循环达到150次 •停止试验,此时记录的 干湿循环次数即为抗硫 酸盐侵蚀等级
重新 取样
4 检验
取样规则:
⑤ 取样量应满足试件总量要求,可根据GB/T 50080计算,样品量为计算量的1.5倍。 ⑥ 按照附录A的要求填写取样记录,并作为检验评 定的依据之一。
取样日期和时间、取样地点、混凝土强度等级、取样方法、 取样编号、时间数量、环境温度及混凝土温度、取样后样 品保存方法以及自取样到制作试件的时间、其他需要说明 的内容。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 193-2009讲义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 193-2009讲义

RCM法
氯离子迁移 系数DRCM
(×10-12m2/s) 等级
www.bzfxw.com
DRCM≥4.5 3.5≤DRCM <4.5 QS-Ⅰ QS-Ⅱ QS-Ⅲ 2000≤QS< 4000
2.5≤DRCM <3.5
1.5≤DRCM <2.5
DRCM<1.5
QS-Ⅳ
QS-Ⅴ
电通量法
电通量QS(C) QS≥4000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2.抗渗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渗等级 抗硫酸盐等级
P4 KS30 www.bzfxw.com P6 P8 P10 P12 > P12 KS60 KS90 KS120 KS150 > KS150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3.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等级 RCM-Ⅰ RCM-Ⅱ RCM-Ⅲ RCM-Ⅳ RCM-Ⅴ
同施工标段、同施 氯离子扩 工工艺、同配合比 散系数或 混凝土至少检验一 电通量 次。 同施工标段、同施 抗 冻 性 工工艺、同配合比 (有设计 混凝土至少检验一 要求时) 次。
• 氯离子扩散系数(RCM法) 测试方法、试验取样和试件留置参见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 • 电通量测试方法、试验取样和试件留置参见《高性能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CECS 207‐2006)。 • 抗冻性检验可以采用现场混凝土含气量检验或间隔系数检验。 混凝土含气量为从现场新拌混凝土中取样用含气量测定仪(气 压法)测得的平均值,允许绝对误差为±1.5%,测定方法参见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气泡 间隔系数为从结构实体或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中取样(芯) 测得的数值,用直线导线法测定,根据抛光混凝土截面上气泡 面积推算三维气泡平均间隔,方法参见《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50)。 •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施工单位应取样数量 的30%。

JGJT193-201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PPT精选文档

JGJT193-201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武汉大学-PPT精选文档

本标准用词说明
必须 严禁
应 不应 不得
宜 可 不宜 不可
应严格 …按照执 行 应符合 …的规定
引用标准名录
GB/T 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GB/T 500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 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什么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严格地讲,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物理量应该 是时间。
遗憾的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就像人的生命一 样,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进行预测。 因此考虑,以其他指标参考性地评价混凝土 耐久性能。
评价结构耐久性的主要指标
与水有关的:抗冻等级、抗冻标号、抗(水) 渗等级。
与钢筋锈蚀有关的:氯离子迁移系数、电通 量、碳化深度。 与化学侵蚀有关的:抗硫酸盐等级。
检测项目与等级划分:
如何确定检测评定项目与等级?
根据工程实际 或设计规定, 确定耐久性检 验评定的项目 及其等级
允许采用标准 3.0.1单项或 多项进行检验 评定
允许同一验收 批混凝土的不 同项目的检验 评定结果处于 不同等级
4 检验
试验方法:
① 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 法标准》(GB/T 50082) ② 试验方法共8个,可以有选择地进行。
与早期开裂有关的:单位面积上总开裂面积。
影响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
从评价指标可以看出:
第一,混凝土结构才具耐久性指标。 第二,均与混凝土本身的孔隙相关。
内因:
混凝土自身内部结构。
外因:
侵蚀性介质的破坏作用。
影响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
在使用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优化混凝土 自身微结构,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唯 一途径。 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 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用水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水泥用量。 最大限度地使用辅助胶凝材料。

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评定标准(ppt 31页)

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评定标准(ppt 31页)

孙振平
7
五、一般规定
• 本标准规定的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项目 包括:
抗冻性能(快冻法与慢冻法) 抗水渗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RCM法与电通量法) 抗碳化性能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裂性能
孙振平
8
五、一般规定
•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项目划分 :
抗冻等级(快冻法)
F50 F100 F150 F200
检验项目 等级
84d氯离子迁移系数 (RCM法)
(×10-12m2/s)
28d或56d*电 通量 (C)
碳化28d的碳化 深度(mm)

≥4.5
≥4000
≥30

≥3.5 <4.5
≥2000 <4000
≥20 <30

≥2.5 <3.5
≥1000 <2000
≥10 <20

≥1.5 <2.5
≥100 <1000
• 允许采用本标准列出的单项或多项进行检 验评定
• 也允许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的不同项目的检 验评定结果处于不同等级
孙振平
11
六、检验
1. 试验方法 • 本标准所采用的混凝土耐久性能检验方法
均按照《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验
F250 F300 F350 F400
>F400
抗冻标号(慢冻法) 抗(水)渗等级
D50 D100 D150 D200
>D200
P4 P6 P8 P10 P12 >P12
抗硫酸盐等 级
KS30 KS60 KS90 KS120 KS150 >KS150
孙振平
9
五、一般规定
•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项目划分 :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

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应用范围涉及建筑、桥梁、道路等各个领域。

然而,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力学、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损坏。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靠性和长期使用性能,需要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标准。

二、混凝土耐久性评价指标1. 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评价混凝土强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非破坏性和破坏性两种,其中破坏性测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包括压力试验和拉力试验。

(2) 混凝土强度的评价应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基础,同时考虑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和变异程度。

(3) 在评价混凝土强度时,还需要考虑其年龄、养护条件、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

2. 密实性混凝土密实性是指混凝土中空气孔隙的数量和大小。

密实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在评价混凝土密实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定混凝土密实性的方法包括质量法、水浸法和压汞法等,其中压汞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2) 混凝土密实性的评价应以孔隙率和孔径分布为基础。

(3) 在评价混凝土密实性时,还需要考虑其养护条件、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

3. 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分渗透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渗性直接影响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在评价混凝土抗渗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定混凝土抗渗性的方法包括静态水压试验、动态水压试验和盐水喷淋试验等。

(2) 混凝土抗渗性的评价应以渗透系数和渗透深度为基础。

(3) 在评价混凝土抗渗性时,还需要考虑其密实性、养护条件、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

4. 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使用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环境、负荷等。

在评价混凝土耐久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定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包括湿热循环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盐水喷淋试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bzfxw.com
第2章 基本规定
1.耐久性检验评定的内容
耐久性检验评定项目
www.bzfxw.com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早期抗裂性能
抗渗性能
抗碳化性能
抗冻性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第2章 基本规定
2.原材料要求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满足设计要求。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4.2 制作与养护 1. 制作应在取样后30min内进行。 2. 制作和养护应符合GB/T50081和GB/T50082的规定。
4.3 检验结果 1.检验方法 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0082的规定执行。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谢谢!
RCM法
氯离子迁移 系数DRCM
(×10-12m2/s) 等级
www.bzfxw.com
DRCM≥4.5 3.5≤DRCM <4.5 QS-Ⅰ QS-Ⅱ QS-Ⅲ 2000≤QS< 4000
2.5≤DRCM <3.5
1.5≤DRCM <2.5
DRCM<1.5
QS-Ⅳ
QS-Ⅴ
电通量法
电通量QS(C) QS≥4000
《混凝土质量 控制标准》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1.抗冻性能
抗冻等级(快冻法)
F50 F100 F150 F200 >F400
抗冻标号(慢冻法)
F250 D50 www.bzfxw.com F300 F350 F400 D100 D150 D200 >D200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4.1 取样 4.取样记录
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耐久性检验项目; 取样时间、取样人; 取样地点(实验室或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强度等级; 拌合物工作性; 取样方法; 试样编号; 试样数量; 环境条件及混凝土温度(现场需记录天气状况); 样品保存方法、运输方法及从取样到制作成型的时间。
4.3 检验结果 2.结果处理 ¾ 同一检验批仅有一组试验

试验结果作为检验结果。
¾ 同一检验批有一组以上试验

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取所有试验结果中的最小值作为检验结果。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早期抗裂性能: 取所有试验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检验结果。
第5章 评定 1.分项评定各耐久性检验项目。 2.同一检验批全部耐久性检验项目合格,评定 为该检验批混凝土耐久性合格。 3.某一检验批中被评定为不合格的耐久性检验 项目,应进行专项评审,并对该检验批混凝 土提出处理意见。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
质量控制与验收符合GB50204的要求。
www.bzfxw.com
《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规程》
3.混凝土要求
配合比设计符合JGJ55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检验 评定标准》 强度检验评定符合GB/T50107的要求。 质量控制符合GB50164的要求。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2.抗渗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抗渗等级 抗硫酸盐等级
P4 KS30 www.bzfxw.com P6 P8 P10 P12 > P12 KS60 KS90 KS120 KS150 > KS150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3.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等级 RCM-Ⅰ RCM-Ⅱ RCM-Ⅲ RCM-Ⅳ RCM-Ⅴ
L-Ⅴ
早期抗裂 单位面积上的 性能 总开裂面积c (mm2/m2)
c≥1000
400≤c< 700
c<100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第4章 检验
www.bzfxw.com
准备 取样 制作 养护 试验 评定
4.1 取样
1.取样规则
强度等级、龄期、生产工艺和配合比相同的混凝 土构成同一检验批。 对于同一工程、同一配比,检验批不少于一个。 对于同一检验批,设计要求的各个检验项目至少 完成一组试验。
同施工标段、同施 氯离子扩 工工艺、同配合比 散系数或 混凝土至少检验一 电通量 次。 同施工标段、同施 抗 冻 性 工工艺、同配合比 (有设计 混凝土至少检验一 要求时) 次。
• 氯离子扩散系数(RCM法) 测试方法、试验取样和试件留置参见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 • 电通量测试方法、试验取样和试件留置参见《高性能混凝土应 用技术规程》(CECS 207‐2006)。 • 抗冻性检验可以采用现场混凝土含气量检验或间隔系数检验。 混凝土含气量为从现场新拌混凝土中取样用含气量测定仪(气 压法)测得的平均值,允许绝对误差为±1.5%,测定方法参见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气泡 间隔系数为从结构实体或同条件养护试件混凝土中取样(芯) 测得的数值,用直线导线法测定,根据抛光混凝土截面上气泡 面积推算三维气泡平均间隔,方法参见《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DL/T5150)。 • 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施工单位应取样数量 的30%。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4.1 取样
2.取样方法
符合GB/T50080的规定。 在施工现场,随机从同一车(盘)中取样,不宜在 首车(盘)中取样。 混凝土搅拌均匀,在卸料量的1/4~3/4之间取样。
3.取样数量
不少于计算试验用量的1.5倍。 计算试验用量按GB/T50082的规定计算。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 JGJ/T 193-2009
杨思忠
目录
1 2 3 4 5
总则 基本规定 性能等级划分 检验 评定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第1章 总则
1.制定目的 规范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方法。 2.适用范围 建筑与市政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的检验与评定。 3.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如有抵触,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4.标准间的关系 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www.bzfxw.com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企业标准规定
• 6.2.4 施工过程中 应对结构混凝土进 行耐久性能检验。 除有特殊耐久性设 计要求的混凝土外 ,施工单位检验项 目和检验频率应满 足表6.2.4的规定。
表6.2.4 混凝土耐久性能 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 检验项目 检验频次
表3.0.8 混凝土氯离子扩 散系数和电通量指标
氯离子扩 散系数 电通量 DRCM 强度等级 C6h(C) (×1012m2/s) C30~C35 ≥C40 <10.0 <5.0 <2000 <1000
www.bzfxw.com
注: 1. 两种试验方法可以任选一种。 2. 表中评价指标均以56d龄期混凝土 试件试验结果为准。
1000≤QS< 2000
500≤QS < 1000
QS<500
•RCM法:测试龄期为84d。 •电通量法:测试龄期为28d,但当掺合料超过胶材用量50%时可为56d。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企业标准规定
3.0.8 配制的混凝土除满足 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等常 规设计指标外,还应考虑 满足耐久性指标要求,硬 化混凝土应进行氯离子扩 散系数或电通量试验。除 有特殊设计要求外,硬化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或 电通量试验结果应满足表 3.0.8的规定。
第3章 性能等级划分
4.抗碳化性能、早期抗裂性能
等级 抗碳化 性能 T-Ⅰ T-Ⅱ T-Ⅲ T-Ⅳ T-Ⅴ
碳化深度d (mm)
www.bzfxw.com
d≥30 20≤ d < 30 等级 L-Ⅰ L-Ⅱ 700≤c< 1000 L-Ⅲ
10≤ d < 20
0.1≤ d <10
d <0.1
L-Ⅳ 100≤c <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