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研究进展
尘肺病与肺结核的X线诊断对比分析

尘肺 与肺结核 的 x线 诊断与鉴别 诊断 , 是尘肺 病诊断 工作和
临床 医师 经常遇到的 问题 , 如能及 时准确 的做出诊断 , 对患者的治
法》 和《 尘肺病诊断标准 》 ( G B Z 7 0 — 2 0 0 9 ) 进行诊 断 嗍 。1 0 6 例尘
肺病 中 , 贰期尘肺 8 4例 , 2 2例叁期尘肺 。
血行播散 型肺 结核 相鉴别 , 职 业病诊 断 医师 需熟练掌握 尘肺及各型肺 结核 的 x线特点 , 结合 临床 、 职业 史、 结核茵素试验 , 认真
分析影像 特点及动 态观察胸片表 现 , 必要 时结合 高分辨 C T等其他辅助检 查 , 尽 量减少误诊 率。
关键 词 : 尘肺 ; 肺结核 ; x线表现
O 引言
迄今 为止 , 肺 结核 仍为一 常见病 、 多发病 , 某些类 型 的肺 结核 x线胸 片表现的形态 、 大小 、 部位与尘肺 十分相似 . 因此 , 尘肺与肺 结核 的鉴别诊 断是临床 x线诊 断工作者经 常遇到 的问题 [ 1 ~。尘 肺与肺 结核都是严 重危 害患者身体 健康 的呼吸系统疾 病 , 尘 肺是 在生产 活动 中吸人粉尘 而发生 的以肺 组织纤 维化为 主的疾病 , 而 肺结核 是 由结 核杆菌引起 的 、 累及 肺部 的慢 性传染性 疾病 。肺 结 核是尘肺常见 的合并症之 一 , 随着尘肺期别 的升高 , 肺结核 的发病
肺结 核则病灶变化 明显 。叁期 尘肺病变大 阴影一 般在小阴影较 密
1 资料和方法
本 组选取 的 已诊 断的 1 0 6 例尘肺 病 , 职业史 、 工龄 工种 、 发病 年 龄等 资料 均较 为完 整 , 平均 接触 年龄 为 2 1 年 。病 例工种 大部 分 为掘进 工 , 其 它为爆 破 、 开采、 混 合工种 等。工龄最 长 4 3 年, 最 短1 7年 。男 性 9 8例 , 女性 4例 。平 均年 龄 4 9岁。临床 以 咳嗽 、
观察分析肺结核与尘肺病DR胸片影像特征和临床价值

61值[5-6]。
在妊娠晚期,孕妇均会受到孕周、羊水、胎儿位置及胎盘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脐带根部胎盘入口处均具有一定的困难,此时会导致帆状胎盘发生漏诊,因此,建议在早期对孕妇展开超声技术检查,在中孕期超声观察孕妇的胎盘全貌,充分显示脐带根部胎盘入口情况,进而观察孕妇是否有帆状胎盘具,同时,在对帆状胎盘孕妇期间需要与帆状胎盘并血管前置孕妇进行鉴别诊断:(1)子宫下段扩张的血管的孕妇:血管前置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成为子宫下段扩张血管,在正常妊娠中可常见子宫下段血管扩张,但已有临床研究显示[7-8],子宫肌层血管在彩色多普勒中会清楚的显现母体血流频谱并非胎儿血流频谱,进而方便临床医生进行观察。
(2)脐带脱垂的孕妇:血管前置被误诊为脐带脱垂的几率也相对较大,脐带脱垂除在宫颈内口部位有显著的脐带显示外同时在宫颈管中也会显示,血管前置也不会仅仅在宫颈管中显现。
(3)脐带先露的孕妇:血管前置误诊为脐带先露的几率较大,临床医生需要嘱咐孕妇在起床活动之后观察自身位置的变化情况,若母体位置出现异常,胎儿先露会远离孕妇宫颈,游离脐带后可将其飘离在孕妇的宫颈内口,及时排除脐带先露。
有学者研究表明[9],孕早期予以孕妇经阴道超声检查进一步观察胎儿的脐带根部附着位置具有积极意义。
我院结合临床要求以及反馈结果在孕中期对孕妇的脐带根部胎盘入口展开系统筛查,但是因为部分原因会使得疾病出现较多的漏诊与误诊现象:(1)孕妇没有按时开展系统的筛畸检查以及畸形筛查后导致最佳筛查时期错过,进而使得部分脐带根部胎盘入口现象十分的困难。
(2)孕周较大的胎盘主要附着于孕妇的后壁,显示十分的困难,但是若按照开展会阴或阴道超声诊断技术检查。
(3)孕妇为双胎或多胎妊娠时由于胎盘覆盖面积较大不能够清晰的显示。
(4)临床医师在检查时对孕妇的脐带根部胎盘入口处直接忽略,检查不能够完全扫查孕妇的胎盘。
综上所述,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孕妇借助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临床漏诊率较低,可作为临床诊断帆状胎盘及血管前置的主要手段。
矽肺论文: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矽肺论文:矽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研究【摘要】矽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两者互相促进,不仅矽肺很快进展,结核病也易恶化,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目前尚无完全逆转矽肺病变的药物,合并肺结核时应予规范治疗。
【关键词】矽肺结核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其使呼吸系统的清除和防御机制受到严重损害,病人的抵抗力明显减低,少数病人有不良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这些均导致尘肺病人常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
尘肺中矽肺占很大比例,故本文主要对矽肺合并肺结核进行总结、分析。
1 流行病学尘肺病人死因构成比呼吸系统并发症占首位,为51.8%,其中主要是肺结核。
矽肺最易合并肺结核,早在1556年agricola在他的著作中已指出矿工中结核发病率非常高,此后,很多临床与流行病学资料也不断报道矿工中结核病发率比较高。
1961年watkns-pitctord和moir报道在南非金矿工人中发现结核发病率高达75%;并且随矽肺病变的进展,结核合并率也增高。
矽肺病变越严重则合并结核率越高,呈正相关。
据全国45266例矽肺患者全死因的分析,死于肺结核为34.25%,国际劳工组织(il0)统计25%的矽肺病人死于肺结核,表明我国矽(尘)肺防治工作十分艰巨。
而矽肺结核是矽肺防治的重中之重,因为矽肺结核病人多为老年人,机休抵抗力差,不仅矽肺病变进展快,同时结核病抗结核治疗效果差,很多病例转为复治,更有耐多药肺结核的出现,多年不愈、长年排菌,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
因此,对尘肺病人合并肺结核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病人生命、改善病情、延长寿命在旦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2 病因及发病机制矽肺合并肺结核多为继发性肺结核,而原发肺结核少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如下:2.1 内源性复燃矽肺病人在儿童或青年时期经历了结核感染,通过自愈或治愈,结核杆菌处于休眠状态。
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ESR、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ESR、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赵化岭;郑功远;郭伟【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4(33)4【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接收的已确诊为尘肺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高分辨率CT 检查,以痰结核菌培养以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率CT对于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标准,对比单纯尘肺、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ESR、hs-CRP水平,分析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ESR、hs-CRP水平对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以及不同血清ESR、hs-CRP水平尘肺患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度。
结果112例尘肺患者中肺结核发生率为40.18%(45/112);高分辨率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1.11%、85.57%、88.39%、82.00%、91.11%;尘肺患者hs-CRP、ESR均低于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s-CRP、ESR、高分辨率CT联合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CI:0.764~0.867),最佳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依次为93.33%、89.55%;高水平ESR、hs-CRP尘肺患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度为低水平的0.472倍、0.403倍(P<0.05)。
结论高分辨率CT联合血清hs-CRP、ESR水平在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660-663)【作者】赵化岭;郑功远;郭伟【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相关文献】1.血常规联合血清hs-CRP、ESR水平检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价值2.高分辨率CT对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的价值研究3.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研究4.血清C5a及ESR水平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DAI 评分的关联性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评价5.高分辨率CT诊断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价值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影像学表现

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影像学表现一、引言隧道工人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从事隧道挖掘作业,吸入大量有害粉尘所引起的职业性疾病。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隧道工人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其肺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更高。
本文旨在探讨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二、隧道工人尘肺的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早期隧道工人尘肺的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
随着病程进展,肺野出现网状、网粒状及结节状阴影,以中下肺野为著。
晚期可见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的表现。
2. CT表现:CT检查能更准确地显示隧道工人尘肺的病变。
早期病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
随着病程进展,肺野出现网状、网粒状及结节状阴影,以中下肺野为著。
晚期可见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的表现。
此外,CT还能显示肺内小血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病变。
三、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的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的X线表现与单纯肺癌相似,但部分患者可见原有尘肺病变的加重。
肺癌的表现包括肺部肿块、肺门增大、胸腔积液等。
2. CT表现:CT检查是诊断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癌的主要手段。
其影像学表现包括:(1)肺部肿块:CT显示肺部肿块呈分叶状、边缘模糊,与周围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
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有时可见钙化。
(2)肺门增大:肺癌累及肺门时,可见肺门增大、结构紊乱。
肺门血管受压、推移或包埋。
(3)胸腔积液:部分患者可见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CT值较高,提示恶性胸腔积液。
(4)纵隔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淋巴结肿大,多位于气管旁、肺门、隆突下等部位。
肿大淋巴结边缘模糊,有时可见融合。
(5)远处转移:肺癌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如肝脏、肾上腺、骨骼等部位的转移灶。
四、鉴别诊断1. 隧道工人尘肺合并肺结核: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多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结节状、团块状阴影,边缘清晰,可见空洞形成。
五种检测技术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五种检测技术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苏伟明1 姜丹丹1 伍定辉1 黄智忠2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肺科(福建厦门 361000)2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麻风病防治所(福建厦门 361000)【摘 要】 目的 探讨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痰抗酸杆菌培养和血γ-干扰素释放检测技术(TB-IGRA)5种检测技术在尘肺合并肺结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2016年7月—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按照尘肺患者是否合并肺结核,将患者分为尘肺组(156例)和尘肺合并肺结核组(1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接尘时间等一般资料,以及患者痰涂片、Xpert MTB/RIF、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痰培养和TB-IGRA的检测结果,分析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5种检测技术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及其诊断价值。
结果 在尘肺合并肺结核组中,TB-IGRA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最高(81.1%),高于其他4种检测方法(P<0.01);两两联合检测,以Xpert MTB/RIF+TB-IGRA组合的检测方式检出率最高(96.4%),高于其他9种组合(P<0.01)。
结论 TB-IGRA检测方法对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较高,联合Xpert MTB/RIF检测后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率,对早期诊断尘肺是否合并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 尘肺;肺结核;Xpert MTB/RIF;TB-IGRA;分枝杆菌菌种鉴定DOI:10. 3969 / j. issn. 1000-8535. 2024. 01. 005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ive test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SU Weiming1,JIANG Dandan1,WU Dinghui1,HUANG Zhizhong21 Department of Pulmonology,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2 Institute of Tuberculosis and Leprosy,Fuj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five testing technique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including sputum smear,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cin(Xpert MTB/RIF),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um species,sputum acid-fast bacilli culture and tuberculosis-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TB-IGRA).Methods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July 2016 to Ma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neumoconiosis group(156 cases)and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 group(111 cases)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ere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 or not.The general data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gender,age,and dust exposure time,and the results of sputum smears,Xpert MTB/RIF,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um species,sputum acid-fast bacilli culture and TB-IGRA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in the five testing techniques of the positivity rates for patients who have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Results In the group with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B-IGRA was the highest(81.1%),which was higher than other 4 testing methods(P <0.01).Combined testing in pairs suggested that the testing method of Xpert MTB/RIF and TB-IGRA combination was the highest (96.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9 combinations(P<0.01).Conclusions TB-IGRA has higher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for patients with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and diagnostic efficienc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by combining Xpert MTB/RIF assay testing,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neumoconiosis combined with tu-berculosis.【Key words】 pneumoconiosis;pulmonary tuberculosis;Xpert MTB/RIF;TB-IGRA;identification of Mycobacterium species通信作者:伍定辉,E-mail:****************尘肺是指吸入矿物粉尘相关后所致的严重肺部疾病和相应的肺组织反应,包括弥漫性纤维化和进行性肺功能障碍[1]。
尘肺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尘肺的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阮丽萍【摘要】目的探讨CT应用于尘肺病诊断的价值及临床表现.方法选择2013-2015年收治的50例尘肺病患者,Ⅰ期尘肺33例,Ⅱ期尘肺11例,Ⅲ期尘肺6例,均行CT诊断,并将CT诊断结果与X线胸片进行比较.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影像检出情况,探讨尘肺与浸润型肺结核、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结节、粟粒性肺结核结节、粟粒性肺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结果 CT阴影检出率98.0%,X线阴影检出率5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有助于提高尘肺病的检出率,对尘肺微细病变的显示敏感度高,直观性强,可减少影像判读的推测性成分,有利于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尘肺治疗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6(025)010【总页数】2页(P1119-1120)【关键词】尘肺;CT;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作者】阮丽萍【作者单位】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严重危害健康的职业病之一[1]。
尘肺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可靠的职业史及X线胸片检查,近年来,随着CT在疾病诊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尘肺的诊断准确率也大大提升,可显著提高尘肺微细病变的显示率[2]。
本文对50例已明确诊断为尘肺患者的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2015年收治的50例尘肺病患者,均符合GBZ 70-2002和GBZ 70-2009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9~76岁,平均(55.6±3.7)岁;工龄5~30年,平均(18.9±2.6)年。
Ⅰ期尘肺33例,其中矽肺15例,煤工尘肺13例,石棉肺3例,水泥尘肺2例;Ⅱ期尘肺11例,其中矽肺2例,煤工尘肺7例,石棉肺1例,水泥尘肺1例;Ⅲ期尘肺6例,均为煤工尘肺。
尘肺与肺结核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分析

尘 肺与 肺结核 均为 常见 的肺部 疾病 , 近年来 的 发病 率பைடு நூலகம்明显增 小 、 分布特 征及螺旋 C T上结节 的分布 、 大小、 均匀度 以及 密度 等表 加 。近 年来 国 内外 相关报 道 已表 明, 影像学 检查 已经 是 鉴别 尘肺 现进行 比较与分析 。
与肺结 核病 变 的 主要 手 段 J 。因 此 , 我 们 收集 临床 资 料 完 整 的 2 结
肺 结核 的患 者为研 究 对 象 , 其 中尘 肺 患 者 5 O例 , 男2 8例 , 女2 2 例, 年龄 l 9— 7 2 ’ 岁, 所有 病 人均 有 明 确 的 职业 性 粉 尘接 触 史 , 平
均 接触 时问 为 1 0 . 6年 ; 肺结 核 患者 5 O例 , 男3 1 例, 女1 9例 , 年 龄
2 0 1 3年 1 月第 3期
1 0 7
心肌 损伤 标记 酶的升 高 和心 肌 急性 损 伤 与坏 死 的心 电图进 行 改 查出心肌 缺 血 , 减少 误诊 率 J 。而且 在熟 练掌握 急性 心肌 梗 死早 变 。心 肌梗死 常见 的体 征 为 心 脏体 征 心 界 扩 大 、 心率 变 快 和 期的心 电图 特点后 , 对 其临 床应 用 很 重要 , 可 以提 高 各 个部 位 急 血压 降低 。急性 心肌梗 死 的主要 病因 可以分 为 3类 , 分别 是冠 状 性心肌梗 死 的早期 诊断 率 , 早期 确诊 急性 心肌梗 死 的患者 可 以更 动脉 完全 闭塞 、 心 排 血 量 骤 降 和 需 氧 需 血 量 猛 增 。心 电 图 有 3 早 的治疗 , 更 快的康 复 。 种, 一 种是 一维 , 采 取 直线 的传 统 心 电 图 ( E C G ) , 一种 是 二 维 , 采 参考文 献 取 平 面的传 统心 向量 图( V C G ) , 一 种是 三位 , 采取 立 体 的立 体心 [ I ] 颜伟, 刘 玉 香.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的 临 床 心 电 图诊 断 分 析 电 图( 3 D— E C G ) 。心电 图对于 诊断 急 性 心肌 梗 死患 者 的病 情有 [ J ] . 中华 中西 医 学杂志 , 2 0 0 9 , 7 ( 1 0 ) : 1 — 2 . 着 很 重要 的价值 , 做常 规 1 8 导联 心 电图是 有必 要 的 , 有 着很 重要 [ 2 ] 张爱玲 , 徐 华敏 , 王 华萍. 急性 心肌 梗 死 心 电 图诊 断的 临床 价 的意 义 , 因 为它 可 以弥 补 常 规 心 电 图 只 能记 录 静 息 状 态 的 心 电 值 [ J ] . 中国实 用 医药 , 2 0 1 1 , 6 ( 1 5 ) : 5 9— 6 0 . 波, 造 成不 容易发 现突 发的 、 短 暂 的心肌 缺血 的缺点 。 所 以使 用常 [ 3 ] 马 红伟 . 急性 心肌梗 死 患者心 电 图的诊 断分析 [ J ] . 中国现 代 规l 8 导 联心 电图后 , 可 以提高对 心肌 缺血 的检 查情 况 , 更 容 易检 药物应 用 , 2 0 1 O , 4 ( 2 3 ) : 5 3— 5 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a严棚矿Rad/o扫Sy.反咖姆Cod&嘲f讯叫“,&驷留I(g1028,Gh/aa;2.强即伽哦f矽磁幽蛔,缬删
quite eon'lnlOll and
sere;re
BaDlpi吲,ZHOU
Yun-zhil,YINXiao-ming,l。MA瞻 Nhomakorabea嘭,ZENG
Qig-yu‘
complication in
作者简介:李宝平(196,一),男。剐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部
痰病及尘肺毙良判触嘲嗍鼬嘴学新进展研讨班
第245面再种'苟变的发展,则出现大片状、团块状及空洞蒎胸演凝等
堆瞢费讯Mp浙m棚vIpJ
甲国工业医字采志2036年lO月第19卷第5期
Chtnme J hldMed
Oct2036。Vd.19 ND.5
球9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密度不均,直径2—4锄大小 不等;肺尖、上野出现不规则纤维性条索影、斑点影者20
例。其中部分病例为新老病灶影混杂。4l例患者一侧或双侧
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空洞影。直径2.7锄.表现为圆
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有的呈“分隔状”.洞壁厚薄不均。 其中5例可见空洞内液平。3例表现为大阴影内出现不规则透 亮影.大阴影轮廓不规则,外周散在斑片状影。 1.1.3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类型翟炜【9J等对鹋例尘肺肺结 核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四型:(1)尘肺结核型占45.59%,结核 病灶主要在两上肺野,有渗出、干酪和纤维化等;(2)尘肺结核 结节型占25%,双肺可见在原尘肺基础上散在分布大小不等 (直径3—5 rmn),密度不均,形态不一的结节影,短期观察病变 形态有变化,病情进展快。易误诊肺转移瘤及肺细支气管.肺泡 癌;(3)尘肺结核空洞型占16.17%。同一病人不同时期空洞形 态不同。可有多发不同类型空洞形成,一般多为厚壁空洞,洞壁 较规整。发生于融合块阴影上,早期形成虫蚀样空洞,后渐形成 干酪性厚壁空洞.洞壁厚薄不均,形态不规整;(4)尘肺融合团 块型占13.23%,由于尘肺结核病变的交融,所形成的尘肺结核 融合团块促使Ⅲ期尘肺典型的所谓“八字征”形态丧失。x线上 所见为形态各异的大阴影。吴重清【IoJ对39例矽肺大阴影形成 前x线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大阴影形成时合并慢性纤维空洞 型2例,浸润型l例,渗出性胸腔积液l例。杨祖六l¨】等将尘 肺结核X线分型归纳为六种类型。浸润型(54.1%)、团块型 (21.1%)、空洞型(21.1%)、毁损肺(2.6%)、胸膜炎(0.6%)和 血播型(O.4%)。 1.1.4尘肺不同类型阴影合并肺结核的研究李宝平等【2】2对 19r7例x线胸部平片示单纯小阴影尘肺患者合并结核进行了分 析,结果x线胸部平片表现为类圆形小阴影者比不规则小阴 影合并结核频率明显增高(P<0.∞)。 1.1.5尘肺不同期别合并肺结核的研究李宝平等报告煤工
pnemmeoniosis.This paper outlines the imaging
8lI删that
of pneumoconiosis and the’腿complicating situation with different shadows of pneumoeordosis.It is
Io
(嘲)技术进一步发展,提高了CT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并增
强了清晰度,这对提高尘肺合并肺结核的检出率,特别是对
尘肺结核早期诊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40.37%,左肺野为17.77%。两肺野为41.86%;其中右上肺
——
理技术的应用也为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 息。现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K哆舳:Pneumoconiosis;Pulmonary
tuhemuhsis;Imaging;Develqanent
肺结核是尘肺严重而较为常见的合并症。尘肺易合并肺 结核早在19世纪20.30年代已作定论…。尘肺合并肺结核发
1尘哺合并肺结核的彰像学表现 1.1胸部平片x线表现
生率高.20世纪印.∞年代,我国各地报告尘肺结核合并率尘肺合并肺结核在胸部平片上的形态表现为多形性,尘肺 为7.9%。75%。平均为20%左右。李宝平等报告煤工尘肺合 并黟结核频搴为19.09%[zJ,明显赢于普通人群结核患病率 (0.28%)【3J。尘肺合并肺结核后,促使尘肺结节融合和肺纤 维化,可加速尘肺进展,使肺功能明显减退,而尘肺又可加 重肺结核,两种疾病相互促进。促使病情进展、恶化,影响 预后,是造成尘肺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尘肺合并肺 结核豹确诊。应依靠常篾实验室检查、痰落、免疫学、镜检、 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判断,痰菌阳性是确定诊断的可靠 依据。但是真正的尘肺合并肺结核绞菌不全是阳性<约只有 21.04%是排菌的)。因此,影像学检查往往是诊断、鉴别诊 断、动态观察。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的可靠依据。特别是近 年来随着螺旋cr技术迅速发展和酱及,尤其是高分辨Cr 结核的分锻在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4J。I、Ⅱ期煤工尘肺合并早 期肺结核时,结核病的形态很少受尘肺影响,一般仍按肺结核好 发部位(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出现。尘肺与肺结核两种病变 在胸音昏平片上大致能区别开来(即病理上分型属分离型)o但随 尘肺与结核的进展,肺组织的破坏面积增大。尘肺病变与结核病 灶结合在一起(病理上分型属结合型)。此时在胸部平片上较难 区别这鼹张疾病。这种尘黪与肺结核共存的尘脯结核病灶有其 独特的x线影像表现(或征象),分离型尘肺结核仅仅是尘肺合 并肺结核在早期的形态学表现,动态观察,绝大多数尘肺结核分 离型都要转变为尘肺结核结合型, 1.1.1尘肺合并肺结核好发部位许丽琴等【5j对45例煤工 尘臃合并缔结孩病灶范围进行,分析,发现上臃野占 68.89%,中上肺野占20%,下肺野占Ii,11%。杨祖六等№J 对805例尘肺合并结核发病部位研究发现,右肺野为
例,占12.7%;胸膜积液15例。占11.9%。蒋学咧8 J等对
258例尘肺合并结核的患者X线胸部平片进行了分析,结果一 侧或双侧中上肺野出现密度不均、大小形态不一、轮廓较为 模糊的不规则片状影者144例。占55。8l%‘云雾状致密影者 33例,占12.79%;团块结节状影者52例,占∞.15%;结核
・289・
形态改变。蒋学明【s J等对258例尘肺合并结核的患者研究发 现,发生于中上肺区尘肺结核患者232例,占豹.蛇%.t下肺 野仅26倒。占10.啁%;其中右侧110例,占42.64%;左侧 72例,占27.91%。 1.1.2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形态学表现杨祖六等【6J对805例 尘肺结核x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片状阴影最多见 (35.8%),其次为团块状阴影(22.0%)、空洞(21.5%)、斑 片状阴影(13.0%)、结节影(2.1%)、球形阴影(O.6%)和 胸腔积液(O.6%)等;痰菌检查阳性者空洞多见,而阴性者 片状影多见。鞠红梅"j等研究结果显示。尘肺合并肺结核患 者以不对称、密度不均的大片状阴影为表现者62例.约占 49.2%;团块状阴影表现33倒。占26.2%;空洞形表现16
宝u2J研究后认为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肺脏病理改变的特点 是,煤工尘肺合并结核病例均为尘肺与结核结合型病变者,煤 矽结节、煤矽结核结节和结核结节等病灶,既有单独存在.也有 混合存在,且以共同混杂在一起的结合型为多见。煤矽结核块 位于右肺上叶或两肺上叶,多伴有煤矽结核或结核性空洞及胸 膜肥厚,尘性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普遍存在,肺门淋巴结内煤矽 结节形成。VaⅡyathanL nJ等尸检430名西弗吉尼亚煤工尘肺患 者并对胸片及其病理检查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胸片大阴 影显示与病理进展性重度纤维化相关。但是有三分之一胸片 发现的大阴影病理未诊断进展性重度纤维化。这些病椤||中。四
look ahead
in
the role of thorax
CT,鹤pec湖|ly
tuberclllosis.
muhilayer spiral
CT and in irrlB8e postpme.鹄sion technique
the dia伊∞is
of
paetamconiosis eanplieated with pIllI加呻ry
Li
文献标识码:A
devebpnz瓣in
p豫岫n舢iosis complicated
文章编号:1002—22lx(2006)os—0288—05
with m山H咖咖呵tuberculosis
慨r,i删Zsh/p/-/osp/ta/of驯Med/ea/‰睁,峨100050,C:h/rIa)
AI嘀岫-随:Pulmonary tubemdosis appearame,伊edil∞ti饥site,typiflg
野分布最多,中肺野其次,下肺野最少。鞠红梅H1等分析了 126钢璨工尘肺合并稀结核.结果显示结核病赶发生于右稀者 46例,左肺者52例。两肺均有者28例。尘肺合并结核多发 生于两肺上中肺野。在I、Ⅱ期尘肺合并早期结核时,在结 核的好发部位,出现片状密度不均阴影,但随着尘肺与结核
收稿日期:2嘶~ol—lo;修回日期:2006.04一嘶
加的趋势【2】。杨祖六【II】等对各期尘肺合并肺结核进行了分 析,结果显示I、Ⅱ期尘肺合并肺结核以浸润型多见,Ⅲ期 尘肺合并肺结核以团块和毁损型最多见,空洞型各期均有。 但以Ⅱ、Ⅲ期多见,胸膜炎和血播型较少见。 1.1.6动态观察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蒋学明…8等对258例尘肺合并结核患者的系列x线胸部平 片动态观察情况,提出了有下列X线表现应高度怀疑合并肺 结核:(1)原尘肺小结节影的大小有快速发展增大,小阴影 边界模糊,有时形成单一或多发的小空洞影:或大块融合病 灶出现空洞。周围有卫星灶.肺纤维化、胸膜增厚或肺气肿 进展迅速。(2)肺尖部出现较多的纤维条索状、斑点状致密 影。(3)在高度怀疑合并结核的情况下。及早进行抗痨诊断 性治疗,既可控制。结核”,又可明确诊断。尘肺合并结核者 病变影可消散、吸收,或边缘模糊转变为边缘清晰的结节影。 (4)部分浸润型肺结核,伴有支气管播散,病变为渗出性或 增殖性纤维结节.与矽结节混同一起.鉴别较为困难.应结 合临床表现进行动态观察,沿支气管播散的小结节影.小结 节直径迅速增大。边界不清晰或出现小空洞影.经抗痨一疗 程后。胸部平片上病灶影消散或边界变为清楚锐利。则应考 虑合并肺结核。 1。1。7尘肺合并肺结核的误诊分析张石宝【BJ对13例患者 生前胸部平片均曾诊断有活动性或陈旧性肺结核。由尸检肺病 理检查与x线诊断对照比较。结果本组病例X线误诊肺结核达 30.8%(4/13),将肺结核误诊为尘肺为7.7%(1/13),漏诊尘肺 和尘肺期别低诊者则分别为30.∞%(4/13)和23.1%(3/13);尘 肺期别和结核的诊断均符合者为15.4%(2/13)。 1.1.8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病理改变与影像表现关系 张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