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对全球暖化的影响
天然气燃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天然气燃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其燃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因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然而,天然气的燃烧仍然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天然气燃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减缓这一影响的方法。
1. 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天然气主要由甲烷组成,而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其较二氧化碳更强烈地吸收并保留地球上的热量。
因此,尽管天然气燃烧排放的甲烷比煤炭燃烧少,但其温室效应却更大。
据研究,甲烷在短期(20年)内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
这意味着尽管天然气燃烧排放的甲烷较少,但在短期内它对气候的变化贡献较大。
2. 天然气的替代效应与煤炭和石油相比,将天然气用作能源的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
因此,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和石油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如果在发电行业中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以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约50%。
这表明天然气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
3. 减少泄漏和排放尽管天然气的燃烧相对较清洁,但在提取、运输和利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发生甲烷泄漏和排放。
由于甲烷的温室效应较大,这些泄漏和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很重要。
因此,为了减少天然气燃烧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甲烷的泄漏和排放。
一种方法是改进天然气的生产和运输设备,以减少泄漏。
同时,应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天然气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符合严格的环境标准。
另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使用捕获和利用甲烷的技术,将泄漏的甲烷转化为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虽然天然气相对较清洁,但仍然会产生温室气体。
为了实现更大规模的减排,我们还应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行业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加,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小,并且不会产生排放。
因此,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利用,减少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o2 n2o和ch4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CO2、N2O和CH4的影响概述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的热量,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其中,二氧化碳(CO2)、一氧化二氮(N2O)和甲烷(CH4)被认为是主要的温室气体。
本文将详细探讨CO2、N2O和CH4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二氧化碳(CO2)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来源CO2是由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活动释放到大气中的。
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最主要的CO2排放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
CO2的温室效应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并重新辐射部分能量回地球表面,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CO2的增加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CO2的增加原因及影响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工业化过程中的燃烧排放、交通运输、能源生产等。
CO2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态系统失衡等。
一氧化二氮(N2O)的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的来源N2O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如化肥施用、农田灌溉和畜牧业。
工业过程和燃烧也是N2O的重要来源。
N2O的温室效应N2O是较强的温室气体,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并重新辐射部分能量回地球表面,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N2O的温室效应约为CO2的300倍。
N2O的增加原因及影响N2O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如农业中使用化肥、排泄物的处理和焚烧等。
N2O的增加不仅会引起全球变暖,还会破坏臭氧层,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甲烷(CH4)的温室效应甲烷的来源CH4主要来自湿地、畜牧业、能源生产和分解有机废物等。
湿地是最大的CH4排放源,畜牧业排放的CH4则主要来自反刍动物的消化过程。
CH4的温室效应CH4是温室气体中的强效气体,它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并重新辐射部分能量回地球表面,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CH4的温室效应约为CO2的25倍。
七种温室气体的介绍

七种温室气体的介绍
温室气体是指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气体。
以下是七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介绍:
1.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的浓度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等。
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60%。
2. 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主要来自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以及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如家畜养殖和水稻种植。
甲烷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15%至20%。
3. 氧化亚氮(N2O):氧化亚氮主要来自于农业活动,如化肥使用和动物排泄物处理,以及工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氧化亚氮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所有温室气体的5%至10%。
4. 氢氟碳化物(HFCs):氢氟碳化物是一类人造化学物质,常用于空调、冰箱和泡沫塑料等产品中。
它们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很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5. 全氟化碳(PFCs):全氟化碳主要用于电子设备、半导体制造和灭火剂等领域。
它们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非常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6. 六氟化硫(SF6):六氟化硫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和断路器中。
它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但在大气中的浓度相对较低。
7. 三氟化氮(NF3):三氟化氮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和液晶显示器等产业。
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较小,但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潜势。
甲烷全球增温潜势值

甲烷全球增温潜势值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它的全球增温潜势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是衡量其对地球气候变化的潜在贡献程度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以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甲烷是一种主要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产生的气体。
人类活动中,甲烷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农业生产、废物管理以及能源产业。
自然过程中,甲烷产生于湿地、海洋和生物体的消化过程。
甲烷在大气中的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大约为9-15年。
然而,尽管存在时间短暂,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却比二氧化碳高得多。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的研究,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相对于二氧化碳约为25:1,即单位质量的甲烷造成的增温效应约为单位质量的二氧化碳的25倍。
甲烷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甲烷的增温潜势值较高,意味着单位质量的甲烷释放会导致更强烈的温室效应。
其次,甲烷的较短存在时间使得减少甲烷排放能够更快地减缓气候变化。
与二氧化碳等长周期温室气体相比,控制甲烷排放能够更迅速地产生气候效益。
甲烷的全球增温潜势值的高值强调了减少甲烷排放的重要性。
有效控制甲烷排放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减缓具有重要意义。
在减少甲烷排放方面,需要关注的领域包括能源生产和使用、农业、废物管理和湿地保护等。
在能源方面,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开采可以有效降低甲烷的排放。
在农业方面,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少水稻田的甲烷排放以及改进农田排水系统等措施可以降低农业产生的甲烷排放。
在废物管理方面,改进垃圾处理和处理厂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甲烷的产生。
此外,保护湿地也是减少甲烷排放的重要途径,因为湿地是甲烷的主要产生源。
此外,国际社会也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减少甲烷排放。
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合作,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减排目标,加强监测和数据共享,推动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以促进全球甲烷减排工作的开展。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担忧。
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一关系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需要了解温室气体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利昂(CFCs)和氮氧化物(N2O)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上的热量并阻止其逃逸到太空中,就像一个温室一样,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
然而,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变得更强,从而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其次,人类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能忽视。
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CO2,这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此外,农业生产中的畜牧业和大规模种植也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和氮氧化物。
这些都是由人类行为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其排放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气温的上升导致了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这不仅对沿海地区造成了威胁,还对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灾害风险。
其次,全球气候变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洪水、干旱和飓风等。
这些天气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环境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各国签署了《巴黎协定》,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限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在2摄氏度以内。
此外,国际社会呼吁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同时,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以减少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解决。
其次,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依赖于化石燃料,减排成本过高,因此减排的积极性有限。
为什么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

为什么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其中,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已被广泛关注。
那么,为什么温室气体会引起全球变暖呢?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简要解析。
一、温室气体的种类及作用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物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气候不断变暖。
二氧化碳:是由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林木砍伐和森林火灾等过程中产生的。
它的全球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 ppm上升到了目前的408 ppm。
甲烷:是在油气开采、垃圾填埋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
它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氟氯碳化物:是由人类的工业活动产生的,可导致臭氧层破坏。
二、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会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保护层,阻止地球表面的部分热量向空间散失,从而使得地表温度上升。
温室效应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人为加重了温室效应。
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将造成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
全球变暖将引发海平面上升、冰层消失、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可怕的变化。
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关键。
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计划,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减少运输、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来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总之,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且持续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全球各国的重要任务,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为地球的未来出一份力。
甲烷减排 概念

甲烷减排1. 概念定义甲烷(CH4)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比二氧化碳(CO2)高约28倍。
甲烷减排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或避免甲烷的排放,以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重要性2.1 全球变暖缓解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尽管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较低,但其潜在的温室效应却非常强大。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数据,甲烷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6%。
通过减少甲烷的排放,可以显著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2.2 改善空气质量除了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外,甲烷还会对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在大气中,甲烷与其他污染物反应生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减少甲烷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2.3 可再生能源转型的推动甲烷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开采、运输和利用,以及农业和废物管理过程中的排放。
减少甲烷排放需要推动可再生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向更加可持续和低碳的方向转变。
3. 应用3.1 能源部门能源部门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油气勘探、开采和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甲烷泄漏。
因此,在能源部门中实施甲烷减排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改进设备、技术和工艺以减少泄漏,加强监测和修复漏气点,并提高油气井的封堵效果。
3.2 农业部门农业是另一个重要的甲烷排放来源。
在畜牧业中,动物的消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甲烷,尤其是反刍动物如牛和羊。
减少畜牧业的甲烷排放可以通过改变饲养管理方式,如改善饲料配方、提高饲养环境和管理粪便处理等。
此外,稻田也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通过改变水稻种植方式和施肥管理等措施可以减少甲烷的排放。
3.3 废物处理废物处理是另一个重要的甲烷排放来源。
在垃圾填埋场中,有机废物会分解产生大量甲烷。
为了减少废物处理过程中的甲烷排放,可以采取措施如回收利用有机废物、实施厌氧消化技术以收集和利用产生的甲烷,并加强填埋场气体回收和利用系统。
大气中甲烷的光化学反应及其环境效应

大气中甲烷的光化学反应及其环境效应
大气中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其光化学反应过程及其环境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化学反应:甲烷在大气中经过光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氧、氮、碳等自由基和离子,这些自由基和离子会进一步反应生成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大气化学反应和大气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温室效应:甲烷是一种强效的温室气体,它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0多倍。
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
3. 大气化学反应:大气中的甲烷可以进一步通过与氧、氮等化合物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甲酸、乙酸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大气化学反应进一步影响。
4. 氧化还原过程:大气中的甲烷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过程与低氧化态的氧化物反应,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和氧化物,这些化合物在大气化学反应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大气中甲烷的光化学反应及其环境效应非常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通过采取减排措施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措施,可以减少大气中甲烷的排放,降低对大气化学反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烷对全球气候暖化的影响
姓名:李萍
班级:高2010级04班
学号:20100404
摘要: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人类活动加剧,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大量增加,全球暖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
而甲烷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
到2005年,世界甲烷排放量达到6607490千吨,所以正确认识甲烷的产热机理和作用尤为重要。
关键词:甲烷全球气候暖化
1.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大自然空间的夺取越来越剧烈,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而且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所以,人类在创造伟大的同时,也在毁灭这份伟大,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能源危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厄尔尼诺、赤潮、臭氧层空洞等等全球气候变迁问题出现,使得地球的大气、土壤和水源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排入大气中的气体也迅速增长,其中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成倍地增加,这些气体影响气候系统,并
通过气候系统控制环境中自然能量的流动,即借助大气的循环运动,改变大气气候,增加全球气候暖化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2.温室效应全球暖化是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后果,而非温室效应的另一含义,温室效应的含义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超过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数量单位),而温室效应的产生,其中一个恶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导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类可居住地减少等负面反应。
所谓温室气体,就是能使温度升高的气体。
有二氧化碳、甲烷、氟碳化物、氧化亚氮、六氟化碳等气体。
而这些气体具有很强的吸收辐射的能力,它们选择性的吸收地球辐射的长波辐射,并释放一些长波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失去的热量,结果使大气中的热能积聚,于是造成了地球温度比其辐射平衡时的温度高,形成了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例:甲烷在工业革命前为(0.6~0.8)×10-6,到1992年增加到1.72×10-6,增加了大约145%。
温室气体增加结果直接导致了地表增暖和海平面上升。
据显示,自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1】。
如果没有措施对此进行控制的话,到2100年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0.9~3.5℃【2】。
而且全球温度升高,海洋热膨胀和冰川、极地冰区的融化,过去150年来地球上的冰川面积一直在缩
减,但近30年间变化速度显著加快。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一项研究指出,现在许多冰川的融化速度与长期平均状况相比提升了100倍。
导致海岸线上升30~ 50 cm 。
科学家推算,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 m【4】。
足见气候变暖的严重性。
而近期一项最重要的信息显示,每吨甲烷造成全球暖化的威力,比二氧化碳高出25倍,这是以100年来分摊计算甲烷暖化作用的平均值。
然而,甲烷在大气中只停留10年就几乎侦测不到,20年后更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将甲烷的温室效应分摊为100年来计算,可说是大大低估了它的影响。
由于我们减少温室气体的时间已剩下不到100年,最新的方式是以20年来计算,得出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强72倍【3】。
所以甲烷作为第二温室气体,更加应该引起重视。
3.甲烷对全球气候暖化的影响
3.1甲烷的来源
大气CH4含量是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气CH4浓度持续升高不仅是其源增加的结果,也是其汇减小的结果。
产CH4过程与消耗CH4 过程在土壤中往往同时存在[ 5],土壤CH4通量是两个过程的综合.大气CH4 的主要来源是厌氧环境的生物过程,一切存在厌氧环境的生态系统都是大气cH4的源,即生物源,产生的cH4气体占大气CH4总量的8O%。
此过程产生甲烷首先是发酵过程,发酵菌分泌到体外的水解酶可以水
解多糖等有机多聚物和催化新形成的单聚物转化为乙醇、脂肪酸和H2;第二步是互养过程,乙醇和脂肪酸在互养菌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乙酸、HCOOH(甲酸)和CO2,此外,同型产乙酸菌可以把6碳糖直接转化为乙酸或者把H2/C02合成为乙酸;第三步是产cH4过程,乙酸和H2/C02在产甲烷菌作用下形成CH,这是生物过程。
非生物过程产CH4的源称为非生物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的泄漏.大气CH4源也可以按照是否为人类所直接参与而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前者主要包括湿地、白蚁、海洋等,一般占总源的30%~ 50%;后者主要包括能源利用、垃圾添埋、反刍动物、稻田和生物体燃烧等,大约占总源50%~70%。
3.2甲烷的化学机理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在常条件下,不易和外界物质发生反应,但在特殊条件下,甲烷要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一系列反应涉及臭氧(0 3)、H 20、氢氧化合物(HO -)、甲醛、卤烃、氯氟烃、氯气及S02等多种大气成分,其中主要的反应如下:
CH4+OH·一CH3·+H20
大气中大约87.8%的甲烷是通过该反应消耗的。
通过该反应,甲烷的汇可表示为-KcoH .cCH4,其中c OH-和c CH4分别表示OH·和CH4的浓度,K代表二者的反应系数,由此可知,OH·的浓度降低反过来又会加剧CH4浓度的增加。
在对
流层CH4通过与OH·反应而被清除,但反应生成的水气不仅是另外一种温室气体,而且该反应作为平流层水气的重要源还影响着许多重要的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反应就是:
CH4+Cl2一CH3Cl+HC1
CH4与cl2,反应生成HC1和CH3C1,HC1不像游离Cl 2那样对03有吸收能力,因此某种程度上缓解了cl2对0 3的破坏作用,实际上直接影响了大气的氧化动力学特征;但这个反应的另外一种产物CH3C1却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除此之外,卤烃、氯氟烃、氯气及S02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CH4和OH·的影响,因此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气温室效应,增强了甲烷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3.3甲烷反应后产生气体对大气的影响
3.3.1 水蒸气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安德鲁-戴斯勒(Andrew Dessler)和他的同事证实,水蒸气的热效应足够强大,它等同于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全球变暖效应加强了一倍[6]。
在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差很大,所以外层电子强烈地偏向一方,这种性质使水蒸气在遇到地面反射回高空的长波辐射时,吸收能力比二氧化碳还强。
而且水蒸气会随陆地温度的不同,改变自己的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或固态,或者反之。
水的固体、液体、气体转化的过程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所以它的热效应特别大。
地表的温度也就并不免要升高,而新的数据表明,随着表面温度增加,湿度也随之上升。
湿度的上升加强了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研究小组发现[6],如果地球温度升高1.8 华氏度,那么相应增加的水蒸气将会吸收每平方米(1平方米=大约11平方英尺)2瓦特的热量。
所以甲烷产生的水蒸气影响很大。
3·3·2CH3C1气体
根据温室气体的认定,一氯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全球变暖系数值(GWP)很大,设定CO2的GWP值(100年)为1,则CH3Cl的GWP值(100年)为13。
即是说,CH3Cl 的增温潜力值是CO2 的13倍。
可见,它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之大。
卤烃、氯氟烃、氯气及S02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CH4和OH·的影响,因此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气温室效应。
所以,因为甲烷而产生的其中气体对温室效应有极大的影响,进而加速了全球暖化的结果。
4.结论
由于科学、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导致各化学燃烧,及自然的释放,甲烷急剧增加,并且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强烈的吸收太阳辐射并释放逆辐射,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产生全球暖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马万里,罗菊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探讨[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01,30(1):70—73
【2】M.EL—Fadel,M.Massoud.Methane emissions from wastewatermanage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1(1 14):177—185
【3】陈秋.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J].电力环境保护,2003,19(3):11—13
【4】肖祥.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J].知识窗,2O00(5)11 [5]Chan AS,Parkin TB.2000. Evaluation ofpotentialinhibitorymethanngenesisandmethaneoxidat ion inalandfillcoversoil.Soil BiolBizx'hem,32(11/12):1581-1590
【6】环球科学编译邹蜜20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