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陆军集团军群序列
二战德军编制(精确至班排一级)

二战德军编制(精确至班排一级)二战德军编制老编制步兵师(共17200人)辖师部、侦察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3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158人,轻机枪2挺,摩托17辆,轮式车辆31辆侦察营:625人,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门,20毫米防空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2门,装甲车3辆,摩托45辆,轮式车辆30辆,马车3辆,马213匹。
通信营:474人,轻机枪17挺,摩托32辆,轮式车辆103辆,马车7辆,马52匹。
炮兵团:2500人,轻机枪32挺,105毫米榴弹炮36门,105毫米火炮4门,150毫米榴弹炮8门,摩托40辆,轮式105辆,马车229辆,马2274匹。
反坦克营:550人,轻机枪1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6门,摩托45辆,轮式114辆。
工兵营:843人,轻机枪34挺,反坦克枪9支,火焰喷射器20支,摩托44辆,轮式87辆,马车19辆,马52匹。
师辎重队:2300人,轻机枪30挺,20毫米防空炮8门,摩托88辆,轮式车辆253辆,马车245辆,马735匹。
3个步兵团:各3250人,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反坦克枪27支,75毫米反坦克炮12门,50迫27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75毫米leIG18型轻步兵炮6门,150毫米SIG33型重步兵炮2门,摩托47辆,轮式车辆73辆,马车210辆,马683匹。
1944年步兵师编制1944年步兵师(共计12352人)辖师部、燧发枪营、通信营、3个步兵团(2营/团)、炮兵团、反坦克营、工兵营、师辎重队。
师部:军官34名,军士87名,士兵106名,装备步枪121支,手.枪92支,冲锋枪12支,轻机枪5挺,轮式车辆32辆,摩托21辆,拖车(trailer)1辆。
师部:军官33名,军士61名,士兵92名,装备步枪95支,手.枪81支,冲锋枪7支,轻机枪2挺,轮式车辆25辆,摩托21辆,拖车1辆。
二战德苏交战双方战斗序列

附录2德苏交战双方战斗序列交战双方战斗序列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冯·勃劳希契)北方集团军群(冯·勒布)第16集团军(布施)第2军第32步兵师第121步兵师第10军第30步兵师第126步兵师第28军第122步兵师第123步兵师(预备队)第206步兵师第251步兵师第253步兵师第18集团军(冯·库希勒)第1军第1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21步兵师第26军第61步兵师第217步兵师第291步兵师第38军第58步兵师第254步兵师第4装甲集群(埃里希·霍普纳)第41军第269步兵师第1装甲师第6装甲师第56军第290步兵师第8装甲师(预备队)第3步兵师第36步兵师党卫军第3“骷髅”师中央集团军群(冯·博克)第4集团军(冯·克鲁格)第7军第7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258步兵师第268步兵师第9军第137步兵师第263步兵师第292步兵师第13军第17步兵师第87步兵师第78步兵师第63军第131步兵师第134步兵师第252步兵师第9集团军(施特拉斯)第8军第8步兵师第28步兵师第161步兵师第20军第162步兵师第256步兵师第62军第102步兵师第129步兵师第2装甲集群(古德里安)第12军第31步兵师第34步兵师第45步兵师第24军第1骑兵师第255步兵师第267步兵师第10步兵师第3装甲师第4装甲师第46装甲军“格罗斯”步兵团第10装甲师党卫军“大德意志”装甲师第47军第167步兵师第29步兵师第17装甲师第18装甲师第3装甲集群第5军第5步兵师第35步兵师第6军第6步兵军第26步兵师第39军第14步兵师第20步兵师第7装甲师第20装甲师第57军第18步兵师第12装甲师第19装甲师南方集团军群(冯·龙德施泰特)第90集团军(赖歇瑙)第17军第56步兵师第62步兵师第44军第9步兵师第297步兵师第55军第168步兵师第213步兵师第11集团军(冯·施科伯特)第11军第76步兵师第239步兵师第30军第198步兵师第54军第50步兵师第170步兵师(预备队)第22步兵师第72步兵师第99步兵师第17集团军(施图普纳格尔)第4军第24步兵师第71步兵师第262步兵师第295步兵师第296步兵师第49军第68步兵师第257步兵师第1山地师第52军第101步兵师第444步兵师第454步兵师(预备队)第97步兵师第100步兵师第1装甲集团集群(冯·克莱斯特)第3军第44步兵师第298步兵师第14装甲师第14装甲军第9装甲师第16装甲师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第29军第111步兵师第299步兵师第48军装甲军第57步兵师第75步兵师第11装甲师(预备队)第16摩托化步兵师第25摩托化步兵师第13装甲师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第3罗马尼亚集团军山地军第1山地旅第2山地旅第3山地旅骑兵军第5骑兵旅第6骑兵旅第8骑兵旅第4集团军第5步兵师第6步兵师第7步兵师警卫步兵师突击旅装甲旅挪威和芬兰挪威军队第34军第169步兵师第6步兵师(芬兰人)山地军第2山地师第3山地师第3芬兰军第3步兵师芬兰东南集团军第2军第2步兵师第10步兵师第15步兵师第18步兵师第4军第4步兵师第8步兵师第17步兵师卡累利啊集团军第6军第1步兵师第5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163步兵师(德国人)苏联最高司令部(铁木辛格)列宁格勒军区(M.M.波波夫)第4集团军第7集团军第23集团军第10机械化军波罗的海特别军区(库兹涅佐夫)第8集团军第27集团军第11集团军第3机械化军第18机械化军西部特别军区(帕夫洛夫)第3集团军第4军第11机械化军第10集团军第28军第14机械化军第10集团军第5军第1军第4机械化军第13机械化军基辅特别军区(基尔波诺斯)第5集团军第22机械化军第6集团军第4机械化军第12 集团军第15机械化军第26集团军敖德萨军区(秋列涅夫)第18集团军第16机械化军第9集团军第2机械化军第18机械化军。
二战德国陆军兵种色速查表

陆军军犬和军鸽学校
S+HB
机械化侦察部队
28 October 1941 -
A+部队番号
铜褐色
(Kupferbraun)
摩托车部队
28 October 1941 -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司令部
司令部番号
粉红色
(Rosa)
装甲师参谋
D+师番号
步枪旅参谋
部队番号
装甲部队
部队番号
反坦克部队
P+部队番号
军医教导部队
L
军医部队
部队番号
后勤部队
墨丘利的权杖
运输部队
部队番号
浅蓝色
(Hellblau)
运输教导部队
L
运输后勤学校
哥特体“S”
工兵军官学院
齿轮
橙色
(Orangerot)
征兵人员
(1942年前)
罗马数字
宪兵
-
特种军官
-
灰蓝色
(Graublau)
陆军宣传部队
-
浅灰色
(Hellgrau)
机枪营
M+营番号
摩托车部队
K+部队番号
臼炮营
GW
陆军防空部队
Fl
步兵教导部队
L
非德国本土管理机构的军事分支中的军士和士兵
WB
战争学院
KS+学校番号
军士预备学校
罗马数字
军士学校
US+学校名称首字母
步兵学校
哥特体的“S”
陆军体育学校
哥特体的“SS”
陆军音乐学校
小竖琴+学校番号
骑兵部队
部队番号
金黄
(Goldgelb)
两个交叉的大炮
二战德军集团军群沿革考

二战德军集团军群沿革考集团军群是二战中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等级的作战单位,在德国陆军指挥中起着巨大作用。
它通常由两个以上的野战集团军组成,在一个战区或一个战略方向上展开,配置在指定战场,单独完成或与同级友邻部队完成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军事任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都是大将或元帅衔级的将领才能担任集团军群司令这一重要职务。
1939年大战爆发至1945年战争结束,德军先后共出现了19个集团军群的番号,有些番号反复出现,相互间的沿袭、变化等情况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因此,以时间为序,将大战期间德军集团军群的沿革梳理清楚,对于理解二战战史的脉络,应该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吧。
波兰战役前夕,德军一共组建了三个战略集群:“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
其中的两个主力---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用于进攻波兰,C集团军群下辖所有西线作战部队,负责对西方的防御。
波兰战役结束后,德军主力大批西调,积极准备开始西线战役。
1939年10月,“南方”集团军群改编为“A”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改编为“B”集团军群。
这两个集团军群参加了波兰战役和西线战役,属于德军的精锐野战集团军群,也成为了日后苏德战场上的主要力量,其战斗力可以说是德军中的佼佼者。
西线战役结束后,除“A”集团军群继续留驻法国外,1940年8月16日,“B”集团军群调往东普鲁士和波兰,为准备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而进行改编。
“C”集团军群则转入预备队。
1940年10月26日,德军在法国由“C”集团军群抽调部队又组建了一个新的集团军群----“D”集团军群。
该集团军群基本属于驻守在占领区的部队,可以说称不上是野战部队,战斗力亦大打折扣,因此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
1941年,德军在为进攻苏联做着紧张地准备。
年初,已经驻扎在波兰的“B”集团军群正式改编为“中央”集团军群;4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迁往波兰,改编为“南方”集团军群;6月,“C”集团军群司令部也迁往波兰,改编为“北方”集团军群。
二战德国19个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一览

二战德国19个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一览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作为由若干个集团军组成的单位,一个集团军群通常包括40万到100万士兵,在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曾先后组建过19个集团军群,他们通常由元帅或大将一级的军官担当指挥官,那么这19个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是谁呢?费多尔·冯·博克中央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Mitte,首任指挥官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陆军元帅,1941年6月22日至1941年12月19日在任。
注:费多尔·冯·博克还是B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1939年10月12日至1941年6月22日在任。
威廉·冯·勒布北方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Nord,首任指挥官威廉·冯·勒布(Wilhelm von Leeb)陆军元帅,1941年6月21日至1942年1月17日在任。
注:有一说法北方集团军群首任指挥官为费多尔·冯·博克,威廉·冯·勒布还是C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1939年8月26日至1941年6月20日在任。
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南方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Süd,首任指挥官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陆军元帅,1941年6月22日至1941年12月1日在任。
注: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还是A集团军群的首任指挥官,1939年10月15日至1940年10月1日在任。
洛塔尔·伦杜利克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德语Heeresgruppe Ostmark,首任指挥官(唯一)洛塔尔·伦杜利克(Lothar Rendulic)陆军大将,1945年4月2日至德国战败投降。
二战德国陆军集团军序列

二战德国陆军集团军序列1.德国东线总司令部组建时间:1939年10月3日在波兰组建任务:负责“保卫德国的东方领土以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计30个师。
主要历史:1939年10月8日,上述三个集团军分别改称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中央边境地段司令部和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
1940年7月,该部下辖德国第十八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
1940与1941年之交,该总司令部解散历任东线总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费多尔.冯.博克。
2.德国西北总司令部组建时间:1945年4月6日组建任务:负责指挥与控制驻荷兰和德国西北部的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残部以及海军与空军部队。
下辖: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主要历史:1945年4月6日,该集团军群番号撤销,改组为德国西北司令部,1945年5月该司令部率部投降。
历任西北总司令:恩斯特.德国南线总司令部(亦称德国西南总司令部)组建时间:1941年底组建任务:负责组织指挥在意大利和北非的德军部队。
主要历史:1943年8月,该总司令部所辖部队包括隆美尔指挥的驻意大利的德国B集团军群、胡贝指挥的驻西西里的德军部队以及驻中意大利、撤丁岛和科西嘉的德军部队。
1944年5日,指挥意大利战场的德国第十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以及驻在北意大利的赞根战役集群。
1945年4月,负责指挥德国G集团军群、C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
1945年5月,该总司令部率部投降。
历任南线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冯.菲延霍夫.谢尔。
3.德国东南总司令部组建时间:1941年6月在希腊组建任务:负责指挥驻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地的德国部队下辖:总先后兼德国F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和德国E集团军群总司令部主要历史:该总司令部曾下辖驻南斯拉夫与阿名单巴尼亚的德国F集团军群(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和驻希腊与地中海诸岛的德国E集团军群(希腊的萨洛尼卡)。
二战纳粹德军的集团军群的番号

二战纳粹德军的集团军群的番号德国A集团军群①1939年10月由实施波兰战役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改编而成,下辖德国第四集团军、第十二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和克莱斯特装甲集群。
1940年5月,参加西方战役,担负主攻任务。
1941年4月,重新改编为德国南方集团军群。
集团军群总司令为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
②1942年7月由在苏联战场南部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分组而成,下辖罗马尼亚第二集团军、德国第十七集团军和第一装甲集团军。
1942年至1943年,先在高加索方向作战,后在苏联战场的南部侧翼作战。
1944年3月,改编为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
历任集团军群总司令为威廉·利斯特、阿道夫·希特勒(兼)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
1944年9月,改称德国南方集团军群。
1945年4月,改编为德国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
1945年5月,该部投降。
参见“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德国厄斯特马克集团军群”。
③1944年9月由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改编而成,1945年1月,该部改编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A集团军群总司令为约瑟夫·哈尔佩和费迪南德·舍内尔。
参见“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德国B集团军群①1942年7月在苏联战场由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分组而成,下辖德国第二集团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二德国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
1943年2月,集团军群总司令部转为预备役。
同年7月,该部解散。
历任集团军群总司令为费多尔·冯·博克和马克西米利安·魏克斯。
②1943年8月在德国南部由隆美尔重新组建。
1943年底指挥驻北意大利的德军部队。
1944年1月,移驻法国,下辖德国第七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以及驻宿兰的德军司令部。
1944年6月,参加诺曼底战役。
1944年8月,在法莱斯战役中遭到重创。
1944年12月,组织实施阿登反攻。
二战德军集团军群简介

2.1942年7月6日,XTL下令将苏德战场的南方集团军群分成“A”和“B”两个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在南高加索方向作战。1944年4月改称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参见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历任总司令为威廉.利斯特元帅(1942.7-1942.9)、阿道夫XTL(兼)(1942.9.9-11)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元帅(1942.11-1944.3)。
六.F集团军群
194.年9月在巴尔干地区组建,兼德国东南总司令部,指挥该地区的德国部队,总司令为冯魏克斯元帅。
以上三个集团军群基本属于驻守在占领区的部队,可以说称不上是野战部队,其战斗力当然大打折扣,因此在战争中没有发挥什么大的作用。战争后期基本上都被盟军成建制歼灭或投降。
七.G集团军群
2.1942蔫月6日,在苏联战场由南方集团军群分编而成,历任总司令为伯克元帅(1942.7)和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元帅(1942.7-1943.2)
3.1943年8月在意大利北部组建,历任总司令为隆美尔元帅(1943.8-1944.8)和沃尔特.莫德尔元帅(1944.8-1945.4)
四.D集团军群
于1940年10月25日在法国巴黎组建,指挥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德国部队,1944年划如新组建的B集团军群。历任总司令为埃尔温.冯.维茨勒本元帅(1940.10-1942.3)和冯伦德斯泰特元帅(1942.3-1944.5)。
五.E集团军群
该集团军群于1942年底1943年初在巴尔干地区由第12集团军扩编而成,主要负责和南斯拉夫军队作战,总司令亚历山大.勒尔大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多尔.冯.博克。
****************
德国西北总司令部
组建时间:1945年4月6日组建
任务:负责指挥与控制驻荷兰和德国西北部的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残部以及海军与空军部队。
下辖: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
主要历史:1945年4月6日,该集团军群番号撤销,改组为德国西北司令部,1945年5月该司令部率部投降。
二战德国陆军集团军群序列
德国东线总司令部
组建时间:1939年10月3日在波兰组建
任务:负责“保卫德国的东方领土以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
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计30个师。
主要历史:1939年10月8日,上述三个集团军分别改称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中央边境地段司令部和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1940年7月,该部下辖德国第十八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1940与1941年之交,该总司令部解散。
第三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4年9月由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改编而成
任务:负责与苏联作战
下辖:不详
主要历史:1945年1月,该部改编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A集团军群总司令:约瑟夫.哈尔佩
费迪南德.舍内尔
*************
德国B集团军群
第一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2年7月在苏联战场由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分组而成
主要历史:1944年初,该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并入德国西线总司令部
历任D集团军群总司令:埃尔温.冯.维茨勒本
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
沃尔特.莫德尔参见
*************
德国E集团军群
组建时间:1943年1月
下辖:由德国第十二集团军扩编而成,驻希腊萨洛尼卡
主要历史:1943年8月,被纳入德国东南总司令部编成之内。1944年10月,撤离萨洛尼卡。1945年1月,由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南部暂时撤至德里纳河一线。1945年3月,因德国F集团军群总司令部撤销而成为德国东南总司令部所辖的唯一的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部在撒往奥地利边界附近后投降。D集团军群总司令:亚历山大.勒尔
历任西北总司令:恩斯特.布施
****************
德国南线总司令部(亦称德国西南总司令部)
组建时间:1941年底组建
任务:负责组织指挥在意大利和北非的德军部队。
下辖:不详
主要历史:1943年8月,该总司令部所辖部队包括隆美尔指挥的驻意大利的德国B集团军群、胡贝指挥的驻西西里的德军部队以及驻中意大利、撤丁岛和科西嘉的德军部队。1944年5日,指挥意大利战场的德国第十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以及驻在北意大利的赞根战役集群。1945年4月,负责指挥德国G集团军群、C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总司令部率部投降。
历任库尔兰集团军群总司令: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冯.菲延霍夫.谢尔
洛塔尔.伦杜利克
卡尔.希尔佩特
********************
历任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威廉.冯.勒布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
沃尔特.莫德尔
格奥尔格.林德曼
约翰内斯.弗里斯纳
费迪南德.舍内尔
洛塔尔.伦杜利克
第三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5年4月
下辖:由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改编而成
主要历史:因德国已快战败,所以1945年4月,该部被解散
历任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洛塔尔.伦杜利克
历任西线总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
埃尔温.冯.维茨勒本
格尔德.冯.冯伦德斯泰特
贡特尔.冯.克卢格
沃尔特.莫德尔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
阿尔贝特.凯塞林
**********************
德国A集团军群
第一次组建
组建时间:1939年1月由实施波兰战役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改编而成
任务:负责与苏联作战
下辖:德国第七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以及驻荷兰的德军司令部
主要历史:1944年1月,移驻法国,1944年6月,参加诺曼底战役。1944年8月,在法莱斯战役中遭到重创。1944年12月,组织实施阿登反攻。1945年4月,该部在鲁尔战役中被摧毁。
历任集团军群总司令:埃尔温.隆美尔
沃尔特.莫德尔
*************
主要历史:主要在意大利的作战行动。1945年5月4日,该部投降。
历任C集团军群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
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冯.菲延霍夫.谢尔
*************
德国D集团军群
组建时间:1940年10月在法国巴黎组建
任务:指挥驻法国、比利时和荷兰的德国部队
下辖:德国第一集团军、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
第一次组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组建时间:1939年8月组建
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
主要历史:参加波兰战役。1939年10月,该部改编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威廉.冯.勒布
第二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1年4月组建
下辖:由德国C集团军群改编而成(德国C集团军群于1939年在齐格菲防线组建)
德国H集团军群
组建时间:1944年9月在西线北部组建
任务:负责与苏联作战
下辖: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隶属德国西线总司令部
主要历史:1945年通过德国南部撤退。1945年4月6日,该集团军群番号撤销,改组为德国西北总司令部。
历任集团军群总司令:库尔特.斯图登特
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
****************
历任南线总司令:阿尔贝特.凯塞林
海因里希.戈特弗里德.冯.菲延霍夫.谢尔。
****************
德国西南总司令部
即德国南线总司令。参见"德国南线总司令部"。
****************
德国东南总司令部
组建时间:1941年6月在希腊组建
任务:负责指挥驻南斯拉夫和希腊等地的德国部队
下辖:总先后兼德国F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和德国E集团军群总司令部
任务:负责与苏联作战
下辖:德国第二集团军、匈牙利第二集团军二德国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
主要历史:1943年2月,集团军群总司令部转为预备役。同年7月,该部解散。
历任集团军群总司令:费多尔.冯.博克
马克西米利安?魏克斯
第二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3年8月在德国南部由隆美尔重新组建
任务:负责与苏联作战
贡特尔.冯.克卢格
恩斯特.布施
沃尔特.莫德尔
汉斯.赖因哈特
第二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5年1月由德国A集团军群(其前身先后为德国顿河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改编而成
下辖:A集团军群各部
主要历史:第二次组建不久1945年5月,该部被苏军围歼
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费迪南德.舍内尔
****************
德国C集团军群
第一次组建
组建时间:1939年8月在齐格菲防线组建
下辖:德国第一集团军、第五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
主要历史:1940年5月,参加西方攻势。1941年,该部改编为德国北方集团军群。
C集团军群总司令:戒廉.冯.勒布
第二次组建
组建时间:1943年12月在意大利南部组建
下辖:德国第十集团军(后来为第十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
主要历史:1941年6月起参加侵略苏联的战争,征服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战争初期下辖德国第十六集团军、第十八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群。1942年1月至1944年,围困列宁格勒并在伊尔门湖地区作战。1944年,撤退至纳尔瓦河—派帕斯河一线。1944年9月,撤退至库尔兰袋形地区。1945年1月,该部改编为德国库尔兰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部向苏军投降。
沃尔特.魏斯
******************
德国顿河集团军群
组建时间:1942年11月由德国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扩编而成
任务:担负斯大林格勒的解围作战行动
下辖:德国第六集团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
主要历史:1943年2月,该部改编为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为埃里希?冯?曼斯坦因。1944年l3月,该部改编为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历任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为沃尔特.莫德尔和约瑟夫.哈尔佩。2944年9月,该部改编为德国A集团军群。历任A集团军群总司令为约瑟夫.哈尔佩和费迪南德.舍内尔。1945年1月,该部改编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部在波希米亚地区被歼。中央集军群总司令为费迪南德.舍内尔”。
〖文章来源:春秋中文网二战德国陆军集团军群序列ERbLU5〗
主要历史:1944年至1945年,指挥德国B集团军、G集团军群和H集团军群在西线与盟军作战。1945年6月,该总司令部下辖德国B集团军群(德国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G集团军群(德国第十九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西线装甲集群(稍后改编为德国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一伞兵集团军(9月编入新组建的德国H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总司令部率部投降。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埃里希.冯.曼斯坦因
******************
德国库尔兰集团军群
组建时间:1945年1月
下辖:由德国北方集团军群改编而成
主要历史:其前身为德国C集团军群。德国C集团军群1939年8月在齐格菲防线组建;1940年在马奇诺防线与法军对峙;1941年改编为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征服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德国北方集团军群1942年1月至1944年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并在伊尔门湖地区作战;1944年,撤退到纳尔瓦河一派帕斯河一线;1944年9月,撤退到库尔兰袋形地区。1945年1月,改编为德国库尔兰集团军群。1945年3月,该部向苏军投降。
亚历山大.勒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