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治国通论》练习题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练习题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练习题

复习题库

一、多选题

1.监察制度的特点包括( ABD )

A.依附于皇权,实行垂直单线式的监察机制

B.与行政体制并行的独立监察体制

C.是整饬吏治,督促各级官吏恪守纲纪的唯一措施

D.多途径、多层次的监察体系

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 ABC )

A.尚书

B.中书

C.门下

D.军机处

3.唐代中期财政改革的重大举措有( ABCD )

A.改租庸调为两税法,建立新的税收制度

B.变均田制为庄园制,调整利益再分配

C.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实行分税制度

D.改革漕运,解决财政调拨危机

4.唐太宗采取的治国策略主要有( ABCD )

A.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B.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C.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D.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5.兵家治国思想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 ACD )

A.强调“上下一心”,保持全体军队成员在政治思想上的一致,要做到“与众同好”,“与众同恶”

B.运用严厉镇压的手段,激发、振奋部队的军心士气,使之同仇敌忾乐于公战,勇于牺牲,一往无前

C.利用物质利益这一杠杆,诱之以利,调动将士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氛围,凝固部队的斗志

D.主张军队统帅在从事部队治理和指导作战行动过程中,对上负责,对下安抚,一起按治理的基本原则办,只求发挥治理的应有作用,提高治理上的最大效益

6.监察的方法有( ABCD )

A.封驳法

B.检核薄册法

C.连坐告密法

D.封章奏事和密折制度

7.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有( ABCD )

A.西域都护和民族校尉

B.羁縻府和都护府

C.土官制度和改土归流

D.对蒙藏地区的特别管辖

8.北魏孝文帝全面汉化采取的改革措施有(ABC )

A.革除鲜卑旧俗,在礼仪风俗、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完全汉化

B.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

C.改革官氏制度,重定士族门阀

D.变均田制为庄园制,调整利益再分配

9.崇祯皇帝的厄运主要是由于( ABCD )

A.草率行事的臆断决策

B.刚愎自用

C.优柔寡断

D.剿抚与边防失策

10.明代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BD )

A.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

B.整饬边防,改善民族关系

C.丈量土地,打击豪强,加大财政的支出

D.改革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

二、填空题

1.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2.伴随着社会大变革,科技繁荣,学术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世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3.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流行,石窟艺术发展,范缜的

(灭神论)、北方的(齐民要术)和少数民族的民歌都体现了这一阶段的特征。

4.一定时期的(文化成就)既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也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

5.“以礼治国”的思想萌芽(夏商时期),至(西周初年),周公旦出于其加强统治需要,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作周礼,从而奠定了以礼治国的完整而系统的领导思想。

6.春秋末年(李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著《道德经》,该书包含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互相转化,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状态。

7.孔丘,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

(以德治民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

8.战国墨瞿,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兼爱)”、“(非攻)”、主张节约反对浪费、选举贤能。

9.孟轲,儒家的代表人,与孔子被后世称为“(孔孟)”,著《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民为贵,君为轻”,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

10.庄周,道家思想的代表,与老子被后世合称为“(老庄)”,著《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平现象),认为“有用”不如“无用”好。

11.韩非子,法家重要的代表,著《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

“(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2.荀况,儒家的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著《荀子》,认为(自然界变换有一定规律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13.西汉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加以发挥,宣扬“(大一统)”思想,提出了“(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14.(孔丘)创立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仁”。

15.(董仲舒)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6.兵家渊源于夏、商、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独立的学术理论体系,充实提高于秦汉时期,直至晚清让位于近代军事学。

17.所谓“黄老政治”,黄是指“黄帝之学”;老是指“(老子之学)”。

18.“一条鞭法”的内容是:“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19.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是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

20.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21.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它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22.在奴隶社会中,“(礼治)”是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政治体系和道德规范。

23.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

24.道家提倡(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

25.所谓“贞观之治”,不仅应包括(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还应当包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6.康雍乾三帝的治国方略中,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国家统一)和君主专权两方面。

三、判断题

1.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政治的趋势不外乎内儒外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 F )

2.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事务的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主,主要靠部落联盟首领的智慧和美德来教化民众,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 T )

3.在奴隶社会随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了宗法等级制度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方面以武力作为统治的后盾。( T )

4.董仲舒吸收了道家、墨家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F )

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由汉代才开始建立的。( F )

6.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主要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 T)

7.清朝对于边疆地区的切实有效的管辖也可以视为对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T )

8.明朝建立以后,吸收唐、五代的教训,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改革的要害是分离地方长官手中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F )

9.元朝废丞相、特务政治、八股取士的措施突出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 F )

10.隋唐时期的进展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中央官署;其二是选官制度。( T )

11.西汉初期,黄老政治仅仅是一种学术思想,不是治国之术。(F )

12.唐朝大尊道教的同时,也大力倡导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术,注重德治,一边轻徭薄赋,一边垂拱而治,所以造成了唐初天下大治,边地蛮夷都来归服的局面,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T )

13.隋炀帝始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 T )

14.儒家治国理念在具体运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T )

15.兵家提倡“令文齐武”,礼法分离。( F )

16.隋唐时期的儒家已是以儒家的仁义道礼为主体,结合法家的信赏必罚、黄老的帝王南面之术的一套有原则、方法的完整的治国方案。( T )

17.黄老之学,以荀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摒弃其小国寡民的政治见解,吸取儒家的大一统主张,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F )

18.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解除海禁,到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去世,清朝的统治处于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F )

19.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落后民族获得跨越式发展的范例。(T )

20.王安石在变法中不注重调整利益的分配,而注重中间环节的管理。(F )

四、翻译题

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管子形势》对当今有疑惑不解的事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考察过去。万事的本性,途径方式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2.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论语子路》执法者讲究礼法,人民就不敢不尊敬;执法者尊奉真理,人民就不敢不服从;执法者讲究信用,人民就不敢不说真话。

3.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跖、硚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人,国之安危在于政。

——《慎子逸文》成汤和周武王时期并不是由于人民都象伯夷那样的贤人才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夏桀和商纣时期也并非老百姓都是盗寇才使得国家大乱。可见,人民治理得好坏的关键在与上面,国家安定或是危险的关键在于政策是否合理。

4.人生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所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

——《吕氏春秋高义》

君主的毛病在于,保住国家却不知道是怎么保存住的,丧失掉国家却不知道为什么会丧失掉。这就是国家屡存屡亡的原因。

5.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欣欣焉发愤忘食,日新厥德,其乐岂衔橛之间哉!

——《资治通鉴·汉纪十六》考察圣明君王的风范,学习治理国家的道理,内心充满愉悦,发愤忘食,自己的品德每天都在提高,这种快乐,岂是骑在马背上奔驰所能得到的?

6.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白居易《辩兴亡之由策》国家的兴盛,在于得到了民心;国家的衰亡,在于失了民心。

7.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

——《资治通鉴·汉纪三十》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下顺百姓之心,上合苍天之意,功业方可成功;如果依仗兵强将勇,为所欲为,即使得到了天下,也还会重新失去。

8.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

——《战国策·楚策一》应该在混乱尚未形成时就进行治理,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把该做的事做好。如果等灾祸临头才开始忧虑,那就来不及了。

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老子》

要领导人民,必须在态度上对人民表示谦虚;要引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人民之后。

10.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所谓治国之道,就是对百姓忠心,对神灵诚信。在上面的人想到有利于百姓,这就是忠心。

五、简答题

1.儒家治国思想的发展

⑴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春秋时的孔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⑵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他还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⑶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一步发挥。他宣传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宣扬“大一统”思想。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接受。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简述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并对法家思想进行简要阐述

①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②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现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法家提倡法治,强调法的作用和暴力统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酷法为根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的法家思想为秦王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根据,但是单纯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促使秦朝灭亡。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实际上已经吸取了法家的主张。

3.简述道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①“道法自然”: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动乱竞争局面。②“无为而治”:道家治国的思想境界。认为必须重新选择正确的治国之道。它的核心内容,乃是以“无为”的方式,使历史发生逆转。道家逻辑地推导出“无为而治”的治国纲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则可以托天下”。强调“致人无为”是使天下得以大治的重要保证,“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一旦返朴归真达到这样的程度,“无为之治”也就算真正实现了,人类社会便可以回归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治国上的终极宗旨,也是其一切管理设想与措施制定的逻辑起点。换言之,道家治国思想建立在“道法自然”的哲学认知基础之上,而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其理想追求。

4.简述贞观之治时期的治国思想

○1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六、分析题

(一)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材料:

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三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材料二: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材料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古语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论语》是一部怎样的著述?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什么?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其基本治国思想是:以德治国、以德治民,反对暴政和刑杀。

(2)战国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战国秦朝时期,儒家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法家思想是当时统治阶级的主要统治思想。主要原因是主张中央集权和改革的法家思想更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要求。西汉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的地位,以后并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二是儒家思想融合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3)宋代的儒学发生了什么变化?目的是什么?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新儒学——理学。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4)当前我们国家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异同?

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补充,继承我国传统道德,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都要求讲求社会公德,增强人们的向善意识,但从本质上看,当前强调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与时代潮流接轨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二)

材料一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点、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材料二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材料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

——《二十二史札记》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费开支,造成“三冗”现象。土地兼并,高利贷和沉重赋役的盘剥,造成北宋人民生活困苦,许多人成为流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减少“人民疾苦”,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改革:实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成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

材料三完全否定王安石变法,并认为北宋灭亡也是因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新法并非只是“害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并非“引用奸邪”,只是用人不当。

七、论述题

1.请结合史实论述中国古代政治上国家治理的分裂与统一,并根据你所悟给现今治国实践提出建议。

古代历史上,统一和分裂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为“部族国家”阶段,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各级政权的基本管理方式。至前221年,秦赢得了统一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此进入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主的阶段。

第二,从汉的大一统到隋唐的大一统。秦和两汉是大一统的王朝。东汉以后,中国进入到一个400年左右的大分裂时期,到了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的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实现了隋唐时期的统一。

第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分裂和统一。这一时期分裂的特点是不同民族政权的并立,即民族性的分裂。先后存在的主要政权有辽、北宋、西夏、金、南宋、元。北宋基本上控制了汉族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到13世纪后期,由于民族融合和元朝强大的军事压力,终于结束了延续将近400年的分裂局面。北宋初年通过分散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政权的政治改革,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王朝内部分裂割据问题,对以后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元明清三代没有再出现分裂时期,统一的局面非常巩固,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牢不可破的统一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了。统治者总是鼓吹儒家“仁政、德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要求自己,顺从他们的统治,人民稍有反抗,则严酷镇压。统治者打着“仁政、德治”的旗号,实际上实行的是严刑峻法鱼肉人民。

我们今天倡导的“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同历史上的“法治、德治”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是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2. 请结合史实论述孙子兵法对当代治国的影响及启示。

①军事教学与实战。它讨论了一些军事学的重要问题,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基本的军事思想,被奉为兵家经典,是中国古代军人必须研读的一本军事著作。

②《孙子兵法》的思想影响超越军事应用,实际上是博弈策略的经典著作,如在棋艺对垒或运动竞技方面。《孙子兵法》不仅在世界军事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对政治、经济、商业、人事管理和市场策略等方面与博弈有关的领域有指导意义。能结合实际情况论述即可。

古代汉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古代漢語第一冊 第一單元文選 ?一、鄭伯克段于鄢 (1)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注] 【注】見《詩經·大雅·既醉》孝子的孝沒有窮盡的,永遠把它(孝) 賜給你 (指孝子)的同類。匱kuì,盡。錫,賜,給輿。(P12)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殽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景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家室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明有仆。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釐尔女士,从以子孙。 ?二、齊恒公伐楚 (2)無以縮酒[注](P13) 【注】沒有用來縮酒的東西。縮酒:滲酒,祭祀時的儀式之一:把酒倒在束茅上滲下去,就像神飲了一樣(依鄭玄說,見《周禮·甸師》注)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三、宮之奇諫假道 (3)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注](P18) 【注】所引《周書》早已亡逸,這兩句今見于偽古文《尚書·蔡仲之命》。大意是:上天對於人沒有親疏的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佑他。皇,大。輔:輔佐,這裡指保佑。 周书·蔡仲之命 蔡叔既没,王命蔡仲,践诸侯位,作《蔡仲之命》。 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蔡仲克庸只德,周公以为卿士。叔卒,乃命诸王邦之蔡。王若曰:「小子胡,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敬哉!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率乃祖文王之遗训,无若尔考之违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尔其戒哉!慎厥初,惟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王曰:「呜呼!小子胡,汝往哉!无荒弃朕命!」 【譯文】 周公位居大宰、统帅百官的时候,几个弟弟对他散布流言。周公于是到达商地,杀了管叔;囚禁了蔡叔,用车七辆把他送到郭邻;把霍叔降为庶人,三年不许录用。蔡仲能够经常重视德行,周公任用他为卿士。蔡叔死后,周公便告诉成王封蔡仲于蔡国。 成王这样说:“年轻的姬胡!你遵循祖德改变你父亲的行为,能够谨守臣子之道,所以我任命你到东土去做诸侯。你前往你的封地,要敬慎呀!你当掩盖前人的罪过,思忠思孝。你要使自身迈步前进,能够勤劳不怠,用以留下模范给你的后代。你要遵循你祖父文王的常训,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违背天命!“皇天无亲无疏,只辅助有德的人;民心没有常主,只是怀念仁爱之主。做善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达到安治;做恶事虽然各不相同,都会走向动乱。你要警戒呀!“谨慎对待事物的开初,也要考虑它的终局,终局因此不会困窘;不考虑它的终局,终将困穷。勉力做你所行的事,和睦你的四邻,以保卫周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 第1頁第一單元

我国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__。 2.本義__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__。 3.異體字__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字形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说文解字》_。 6.判斷句是以__名词或名词性词组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是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左传》__。 9.“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莫”的今字是_暮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难道,语气词 4.行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外交使者。名詞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到那(於之)。兼詞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能夠。助動詞 7.賊民之主,不忠。 賊:殺害。動詞。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鎮守。動詞。 9.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我。謙詞。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稱:推荐。動詞。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過:拜訪。動詞。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打開。動詞。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趙誠發使尊昭王為帝,必喜,罷兵去。 誠:如果。(假設)連詞。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兒子。名詞。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茍:隨便、隨意。形容詞。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學校。名詞。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種植。動詞。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表現,显露。動詞。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 1.彼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判断句 2.制,嚴邑也。判断句 3.虢,虞之表也。判断句 4.吾乃梁人也。判断句 5.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判断句 6.百乘,顯使也。判断句 7.郤克傷於矢。被动句 8.君能補過,袞不廢也。被动句 9.故不能推車而及。被动句 10.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被动句11.君何患焉?賓語前置句 12.許子奚爲不自識?賓語前置句 13.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賓語前置句 14.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15.“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賓語前置句 16.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賓語前置句 17.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宾语前置 18.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賓語前置句 19.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賓語前置句 20.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賓語前置句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並解釋詞義(每題2分,10題,共20分) 1.晉靈公不君。君:名詞用作動詞。行君道 2.從左右,皆肘之。肘:名詞用作動詞。用肘擊 3.鄂侯爭之急,辯之急,故脯鄂侯。脯:名詞用作動詞。做成幹肉。

肺炎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清理呼吸道无效 1、观察痰的颜色、性状、量、气味及其咳嗽的频率、程度等。 2、遵医嘱留取新鲜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使用抗生素。 3、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组织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4、指导并鼓励病人有效地咳痰,床旁备有负压吸引装置、开口器,必要时吸痰 5、鼓励病人多饮水,以维持病人足够的液体入量;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的能量。 6、给予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 7、指导协助翻身、拍背、行深呼吸后用力咳嗽、咳痰。必要时遵医使用超声雾化和蒸气吸入,湿化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 二、气体交换受损、低效型呼吸型 1、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有利于呼吸,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因合适的体位有利于呼吸和咳痰,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2、遵医嘱给予低流量吸氧,一般1-2/min,同时保持输氧装置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鼓励患者有意识地使用呼吸技术(包括缩拢嘴唇呼吸和用膈肌呼吸),以增加肺活量。 4、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洁净,温湿度适宜。

5、心理护理:因不良情绪可以加重呼吸困难,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使病人情绪稳定,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及安全感。 6、用药护理支气管舒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剂,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7、嘱患者戒烟、酒,减少其对肺部的刺激。 8、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三、睡眠型态紊乱 1、评估导致病人睡眠型态紊乱的具体原因(属于病理生理、心理或情境哪一方面的因素)。病人睡眠型态,如早醒、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与医师沟通,遵医嘱用药。 2、尽量减少或消除影响病人睡眠型态的相关因素;如治疗躯体、精神不适和疾病;及时妥善处理好病人的排泄问题。协助医生调整影响睡眠规律的药物种类、剂量或给药时间。为病人安排合理的运动、活动及减少白天卧床、睡眠。帮助病人适应生活方式或环境的改变。夜间病人睡眠时,除必要的观察和操作外,不宜干扰病人睡眠。 3、心理护理措施: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及兴奋程度,从而改善病人的睡眠医. 四、活动无耐力 1、鼓励病人充分卧床休息。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卫生纸、茶杯等)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3、根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指导陪护协助其日常生活活动,以减少能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一、概述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2、环境因素: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它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 三、临床表现 1、轻度 轻度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及相应的肺部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变现。

(1)发热:热型不一,多数为不规则热。 (2)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 (4)体征: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脊柱旁较多,吸气末更为明显。此外,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重症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四、病例分析 病例导入 患者25床患儿高家乐,男,2月,因“咳吼4天”于05-25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鼻塞、流涕,稍喘,在家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儿精神一般,食欲欠佳,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五、查体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漢語試題(A) 一. 填空題(每空2 分,10 空,共20 分) 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__。 2.本義__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__。 3.異體字__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字形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说文解字》_。 6.判斷句是以__名词或名词性词组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是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左传》__。 9.“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莫”的今字是_暮_。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 分,共20 題,共20 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其:难道,语气词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外交使者。名詞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焉:到那(於之)。兼詞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克:能夠。助動詞 7.賊民之主,不忠。賊:殺害。動詞。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鎮守。動詞。 9.雖然,必告不穀。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 被動句等(每 不穀: 我。謙詞。 10. 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推荐。動詞。 11. 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 其友。過: 拜訪。動詞 。 12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書 未 發。 發:打開。動詞。 13.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 秦必喜,罷兵去。 誠: 如果。(假設)連詞 。 15.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 肖。 兒子。名詞。 16. 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 矣。 茍:隨便、隨意。形容詞。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 之義。 庠序: 學校。名詞。 19. 後稷教民稼穡 ,樹藝五 穀 藝: 種植。動詞。 20. 徴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 徴: 表現,显露。動 題 1 分,20 題,共 20 分) 1.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 國也。判断句 2. 制,嚴邑也。判断句 3. 虢,虞之表也。 判断句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 判断句 6. 百乘,顯使也。判断句 7. 郤克傷於矢。被动句 8. 君能補過,袞不廢也。 被动 句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复习资料1

一、歷史詞彙消失的原因是什麽? 1.被新词汇代替了 2.所依存的物或者事情消失了 3.民族走向衰亡了 二.文字學原則的部首與檢字法原則的部首有何區別? 前者是依照六书体系的,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六书的体系 三.詞義引申與詞義更替有何不同? 词义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 词义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 四.漢字的意符和部首有什麽區別? 1.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2.部首是从应用功能的角度定义的。许慎编写《说文解字》时,根据汉字的形义关系排列汉字。他把含有相同表意成分的字排列在一起,并把这种排字方法叫做“分别部居”。每“部”第一个字就是“部首”。可见,部首也是偏旁,是用来作为排列和检索汉字依据的特殊“偏旁”。 五、漢語字典辭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1.按音序排列。主要有三种: ①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②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几十年内,有按注音字母排列的。 ③现在通行的是按汉语拼音字母排列的。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部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多少为序;同一部内的字,也按笔画排列。少的在前,多的在后。 3.按编码排列 六、古代漢語代詞的哪些類別是現代漢語所沒有的? 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七、《說文解字》貢獻表現在哪些方面? 1.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创造之一 (1)、首次阐发六书内容,并在说解中贯穿了六书原则,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2)、首次从汉字系统中归纳出540部首,并创立了按部首排列的汉字字典编纂法。(3)、保留下来的汉字小篆形体是极为宝贵的文字资料,为后代学者由隶变后的字形直接通向甲骨文、金文的桥梁。 2.训释本义 3.对汉字形音义三方面分析 4.以六书分析汉字 八、與現代漢語相比,古代漢語代詞有什麽不同? 人称代词古代是有的,也有一二三人称的区分,第一人称“吾”“予”“余”“孤”“朕”“我”,通用,第二人称:“汝”“你”,第三人称:“他”、“它”,还有个很特别的,专指女性的她——“伊”。物主代词古代没有。要说区别呢,在于古代的人称使用是有阶级性的,“吾”“予”“余”“孤”“朕”都是有规定的用法的,什么时候用,什么人可以用,都有规矩,例如“朕”是自我的尊称,“孤”也是,所以曹操说“假使无有孤,不知当今天下几人称王,几人称霸!”是很自负的说法。另外,“在下”“小子”等自谦的词也是第一人称的代用词。再有,古代人一般对于尊敬的人不是说“您”怎么怎么,而是用“左右”“执事”等他身边的仆人来代指,如“敢以劳左右”其实就是说“麻烦您了”。现代汉语的人称是不分阶级性的,我就是我,你就是你,顶多有个尊称“您”,但在用法上没有阶级差别。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doc

一. 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 1. 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 _____________ 2. 本義 _____________ 詞的本來意義,但不 3. 異體字 ___________ 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 4. 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 —字形 5. 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 ______ 《說文解字》 6. 判斷句是以 _______ 名詞或者名詞性詞組 _________ 7. 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 __________ 是 ____ 來表示。 8. 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 9. “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___ 二. 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 1.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雉:長三丈,高一丈。量詞。 2. 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諸:這事到(之於)。兼詞 3. 一之爲甚,其可再乎? 其:難道。語氣詞 4.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行李:外交使者。名詞 5. 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焉:到那(於之)。兼詞 6.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克:能夠。助動詞 7. 賊民之主,不忠。 賊:殺害。動詞 8. 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殿:鎮守。動詞 9. 雖然,必告不穀。 不穀:我。謙詞 10. 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稱:推荐。動詞 三. 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 1. 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判斷句 2. 制,嚴邑也。判斷句 3. 虢,虞之表也。判斷句 4. 吾乃梁人也。判斷句 5.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判斷句 6. 百乘,顯使也。判斷句 7. 郤克傷於矢。被動句 8. 君能補過,袞不廢也被動句。 9. 故不能推車而及。被動句 10. 百姓之不見保,爲不用恩焉。 被動句 四. 指出下列句子中所活用的詞(如果有多個全部指出) 1. 1.晉靈公不君。君:名詞用作動詞。行君道。 古代漢語試題(A ) 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定都是原始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謂語。 《左傳》或者《春秋左氏傳》 ______ 。 ,“莫”的今字是_暮——。 1分,共20題,共20分) 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劎,過其友。過: 拜訪。動詞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發:打開。動詞 13. 見兔而顧犬,未爲晚也。 顧:囬頭看。動詞 14. 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誠:如果。(假設)連詞 15.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兒子。名詞 16.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苟:隨便、隨意。形容詞 17.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歸:饋(贈送)。動詞 18.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庠序:學校。名詞 19. 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藝:種植。動詞 20. 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徴:表現,显露。動詞 1分,20題,共20分) 11. 君何患焉?賓語前置句 12. 許子奚爲不自識? 賓語前置句 13.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賓語前置句。 14. 姜氏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15.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賓語前置句 16. 爾貢苞茅不入,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賓語前置句。 17.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賓語前置句 18. 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賓語前置句 19. 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 賓語前置句 20.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賓語前置句 ,並解釋詞義(每題 2分,10題,共20分) 2.從左右,皆肘之。 肘:名詞用作動詞。用肘擊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记录

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记录 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肺炎的有关知识及护理措施,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护士张晓波:患儿王艺博,男,11个月,咳嗽5天加重1天入院。患儿入院前一周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夜间明显伴间歇发热,昨起咳嗽加重,有痰鸣音伴持续高热不退。入院时精神可,测T39.7℃,呼吸促R45次/分,P140次/分。 护士长:张晓静谈一下该病的临床特点。 护士张晓静: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护士长:谈一下该患儿的相关检查 护士张晓波:患儿血常规显示:WBC 15.5,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 护士长;责任护士提出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护士张晓波:测患儿体温39.7℃,首先要给予患儿降温处理,根据医嘱给予患儿退热药,并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使用退热药后注意多给患儿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患儿咽部充血明显,应该给予患儿半流食或软食,少食多餐。补充营养;患儿咳嗽较为频繁,遵医嘱给予患儿止咳化痰药物及雾化吸入,嘱家长多给患儿饮水,并给予患儿翻身叩背利于痰液排出,并加大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 护士长:其他人有没有补充的? 护士赵慧慧: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有呼吸困难,口鼻周

发绀,烦躁哭闹可能是心衰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 护士长:大家关于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掌握的较为全面,除了对疾病的观察和护理,我们还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消除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为家长讲解疾病的病因,主要表现和转归。介绍患儿病情,护理要点,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帮助患儿有效咳嗽利于疾病愈合。 董秀莲护士长:支气管肺炎首先护理很重要,雾化、翻身、叩背及必要时的吸痰起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认真细致的做好基础护理,最大限度的指导患儿配合方法提高疗效,并要及时观察并反馈护理后的效果;其次病情观察:在监测生命体征时认真记录,多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患儿病情,注意观察患儿咳嗽频繁的时间段、痰液是否粘稠、是否有缺氧症、患儿的精神状态及尿量并及时反馈给医生,能够给医生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方便鉴别诊断,这就要求护士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郭锡良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郭锡良般古代汉语复习重点总结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三)引申义分析例(上)(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查房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 玲:大家晚上好,最近我们刚刚收治了一名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8床,张**,1岁1月,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病情加重,我们及时发现转入了监护室,而今病情稳定转入了我科,他的表现很典型,今晚我们就该病历展开查房,希望打击积极发言。下面请范开雪汇报病历:雪:18床患儿,张**,1岁1月男性患儿,诊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支原体感染。(病历具体内容:略) 玲:通过开雪的汇报,我们对该患儿的病情都有了大体了解。那么什么是肺炎呢? 娜: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油类或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罗音。重症患者可累及循环、神经及消化等系统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力衰竭、缺氧中毒性脑病及缺氧中毒性肠麻痹等。 玲:嗯,很好!那么具体如何分类呢?该诊断是根据什么分类的?蕾:目前无统一分类,常用的有一下几种: 1)病理分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 3)病程分类:急性肺炎:<1月;迁延性肺炎:1~3月;慢性肺炎:>3月

4)病情分类: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重症:除呼吸系统出现呼吸衰竭外,其他系统亦严重受累,可有酸碱平衡失调,水电解质紊乱,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典型肺炎:肺炎链球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肺炎;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引起的肺炎。、禽流感病毒所致的肺炎。 6)肺炎发生的地点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指患儿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入院≥48h发生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在医院感染而于出院48h内发生的肺炎。 该患儿诊断是依据病情分类的。 玲:朱蕾回答的很全面,那么,大家回忆一下,腹泻病按病程又是如何划分的? 慧敏:根据病程分类:①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②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至2个月;③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玲:很好,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对比记忆。那么,对于我们科室的患儿基本都是支气管肺炎,它的定义是什么呢? 珍:支气管肺炎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以冬春寒冷季节和气候骤变时。

古代汉语第一册中的词类活用

郑伯克段于鄢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惊吓。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名词用作动词,符合制度。 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滋生。 隧而相见 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宫之奇谏假道 虞不臘矣。 臘,年终舉行的一種祭祀,這裡用如動詞。 師還,館于虞。 館,公家為賓客所設的住處,這裡用如動詞。 燭之武退秦師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軍,用如動詞。屯兵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鄙,邊邑,用如動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封,疆界,用如動詞。 《蹇叔哭师》 劳师以袭远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远形容词作名词这里做名词“距离远的国家” 秦师遂东 东形容做动词这里做动词“向东出发”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君:名词作形容词,这里作形容词,“像君主的样子”,指他没有达到做君主的德行标准。 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动用法,“使他喝酒”。 食之,舍其半。 食:使动用法,“让他吃东西”。 齐晋鞌之战 不介马而驰之。 介,甲,给……披上甲,名詞作動詞。 右援枹而鼓。 鼓,打鼓,名詞作动詞。 皆肘之。 肘,以手肘制止,名詞作动詞。 臣辱戎士。 辱,使……受辱,使动用法。 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忝,使……受辱,使动用法。 如华泉取饮。 饮,飲用的水,动词作名词。 载齐侯以免。 免,使……逃脱,使动用法。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难,以……难,意动用法。 《楚归晋知罃》 然则德我乎。其谁敢德。 德,以……为德,意动用法。 重为之礼而归之。 归,使……归,使动用法。 子產不毀鄉校

吾聞忠善以損怨。 忠善:用作動詞,為忠善。 不如吾聞而藥之。 藥:用作動詞,以……為藥。 冯谖客孟尝君1、冯谖客孟尝君 客:名词作动词,作客。 2、左右以君贱之。 賤: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低贱。 3、孟尝君客我。 客: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客。 4、孟尝君怪之。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5、先生不羞。 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6、晨而求见。 晨: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7、孟尝君怪其疾也。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8、衣冠而见之 衣冠:名词作动词,穿衣服,戴帽子。 9、不拊爱子其民。 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 10、因而贾利之。 賈:名词作状语,像商人那样。 11、未得高枕而卧也。 高:形容词作动词,垫高。 12、西游於梁。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边。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齐桓公伐楚 译文: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公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秦晋鞌之战 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赶车,逢丑父当车右。晋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冲向了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他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接战,一只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我必定(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推车,您难道了解这些吗?不过,您真是受重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为什么为了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走向死亡,伤痛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尽力而为吧。?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把右手的缰绳攥在一起,用空出的右手抓过郤克手中的鼓棰就擂起鼓来。(由于一手控马,)马飞快奔跑而不能停止,晋军队伍跟着指挥车冲上去,把齐军打得打败。晋军随即追赶齐军,三次围绕着华不注山奔跑。 韩厥梦见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明天早晨作战时要避开战车左边和右边的位置。?因此韩厥就站在中间担任赶车的来追赶齐侯的战车。邴夏说:?射那个赶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称他为君子却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于是射车左,车左中箭掉下了车。又射右边的,车右也中箭倒在了车

支气管肺炎护理查房

支气管肺炎护理查房 2015年2月16日 患者姓名:王妍舒床号:21床住院号:3282 诊断:支气管肺炎主持人:凌秀兰目的:学习相关知识查房地点:护士站 参加人:全体人员(权丽娜、陈燕芬、赵欠、王苗苗、王海艳、张敏、王倩、张培、郭萍、张林)护理部李爱芳 查房记录: 郭萍介绍病情:患儿,女,三月,以“发热、咳嗽3天”于02-10,12:00抱入病房,意识清醒,呼吸稍促,咽红,痰多不易咳出。 无药物过敏史。体温38.8℃,予抗炎抗病毒治疗及雾化吸 入Bid.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王倩:(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 护理措施: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有无呼吸困难、紫绀等。 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半卧位或高枕卧位。 3、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1-2L/min),注意监测 氧疗效果。 4、给予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年幼咳嗽无力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2、摄入足够的水分。 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二次。 王苗苗:(三)、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 2、体温超过39℃,予以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冷毛巾 湿敷或遵医嘱行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效果。 3、对体温变化给予合理解释,以缓解紧张恐惧情绪。 4、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5、指导家属给患儿多喂水,给予有营养易消化清淡的饮食。 6、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肺动脉压力增高及心肌受累有关。 护理措施:1、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频率,心率变化。 2、严格控制输液滴速,每公斤体重1ml/min,每15分钟巡视1次。 3、发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气促伴心率加速(大于 160-180次/分),当心衰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 相应处理。 张培进行护理小结: 患儿以“发热、咳嗽7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及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并按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咳等对症治疗。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南唐]徐鍇;大徐本:[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古]完備;[今]應當。搶:[古]撞;[今]搶奪。找:[古]劃船;[今]尋找。 綢:[古]纏繞;[今]絲綢。去:[古]離開;[今]相對“來”。揭:[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古代汉语第一册

古代汉语资料 常识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上古汉语书面语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