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种猪场的配种管理
猪场配种管理制度

猪场配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猪场配种管理,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保障猪的血统纯正,促进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猪场的配种管理工作,适用于规模养猪场、家庭养猪场等各类养猪场。
第三条配种管理应遵循“科学选种、合理配种、规范管理”的原则,确保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益,提高种猪的遗传质量。
第四条猪场应建立健全的配种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配种管理工作,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保障配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配种选种第五条猪场应从正规的种猪场或养殖基地购买种猪,保证种猪来源清晰可查。
同时,要求种猪必须具备健康、生长快、肌肉发达、育种性能好等优良特性。
第六条种猪应有完整的血统证明,包括父系母系的血统、遗传性状等,确保种猪的纯正血统和遗传优良。
第七条选种时,应根据猪场的养猪规模、市场需求、饲养环境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合本猪场生产的种猪。
第八条猪场应定期对种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种猪的健康状况和生殖功能正常,对有疾病或生殖功能异常的种猪应及时淘汰。
第三章配种管理第九条配种时需根据配种标准和配种方案,选用合适的种猪进行交配。
第十条配种时,要注意控制交配的时间和次数,确保每只母猪在正常的生殖周期内完成一次交配,避免频繁配种导致母猪身体疲劳和生产能力下降。
第十一条配种时,要确保交配过程安全、稳定,避免母猪和种猪受伤,保障配种效果。
第十二条配种完成后,要及时记录交配日期、配种种猪、母猪编号等相关信息,并建立档案资料,以便后续管理和生产统计。
第四章配种后管理第十三条配种后需要对妊娠母猪进行特殊管理,包括合理饲养、定期体重监测、防疫预防等,提高妊娠母猪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第十四条妊娠母猪分娩前,要适时进行分娩前护理,保障母猪的顺产和仔猪的健康。
第十五条分娩后,需要对产仔母猪和仔猪进行及时的保暖、清洁和营养管理,确保仔猪的健康成长。
第五章配种检查第十六条定期对种猪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包括生殖系统健康、生殖功能正常性等。
猪的配种方案

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猪病防治的相关规定,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2.加强猪场卫生消毒,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3.对患病猪只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疫情传播。
八、培训与技术服务
1.对养殖户进行猪的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2.提供猪的配种、疫病防治等技术支持,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
九、总结与评估
1.定期对配种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种策略。
2.配种时间:发情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小时进行配种,间隔12-24小时复配一次。
六、繁殖管理
1.妊娠诊断:配种后25-30天,采用超声波妊娠诊断仪进行诊断。
2.妊娠母猪管理:加强饲养管理,确保母猪营养需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
3.分娩与哺乳:母猪分娩时,做好接产工作,确保仔猪成活率。哺乳期28-35天,断奶体重达到6.5-7.5公斤。
2.母本:选择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或二元杂交母猪。
四、配种技术
1.自然交配:适用于小型养猪场。公母猪比例为1:25-30,每年更换公猪一次,以保持遗传多样性。
2.人工授精:适用于中型及以上养猪场。采用新鲜精液或冷冻精液,每头母猪每年至少授精两次。
五、配种时间
1.母猪发情鉴定:采用外观观察法、公猪试情法等方法,准确判断母猪发情期。
2.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病监测。
3.对发病猪只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八、培训与技术支持
1.开展猪的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操作技能。
2.提供配种、疫病防控等技术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九、方案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配种方案进行总结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பைடு நூலகம்配种策略。
2.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应用于养猪业,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

种猪育种操作规程种猪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选择和育种工作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效益和发展。
为了提高猪的育种效果,养殖者应该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种猪育种的操作规程,以帮助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
一、种猪选择与配对1. 了解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种猪前,养殖者应该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包括生长速度、肉质、抗病能力等。
这有助于根据养殖目标选择最适合的种猪品种。
2. 体型评估:选择种猪时,要注意其体型是否符合标准。
体型过小或过大的种猪都不适合繁殖。
种猪体型应该均衡、结构合理,并且有较好的生长潜力。
3. 疾病筛查:只选择健康的种猪进行育种。
在选种过程中,可以进行疾病筛查,排除带有传染性疾病或潜在疾病的种猪。
4. 配对原则:种猪的配对应遵循优良血统与优良性状的原则。
养殖者可以根据需求和目标选择不同的配对方式,如同系交配、亲本交配等。
二、猪舍管理1. 温度和湿度:种猪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
养殖者应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湿度,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猪舍通风:猪舍内通风良好对于猪的生长和健康非常重要。
养殖者需要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及时清洁猪舍内的污物,减少病菌滋生。
3. 饲料管理:种猪对饲料需求较高,养殖者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
并定期清理饲料槽,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4. 疫病防控:疫病防控是种猪养殖的重要环节。
养殖者应定期做好猪的疫苗接种和常规体检,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治,以防止疫病传播。
三、繁殖管理1. 发情监测:种猪发情监测是繁殖管理的重要一环。
养殖者应定期观察猪只的发情情况,确保在最佳交配时期进行配种。
2. 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进行繁殖。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养殖者都应注意确保配种的时间和条件。
3. 妊娠管理:种猪怀孕后需要特别关注,保持合理的饲养和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
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妊娠检查,确保猪只健康妊娠。
4. 分娩和产仔管理:分娩前应准备好分娩场所,并确保有专人陪伴。
猪场配种管理配种妊娠实践 教学PPT课件

精液活性检测与注意事项
• 精液进场由外围生物安全员送到场内生活区门外,去除外 包装,放入场内准备好的卫可消毒桶内,根据季节温度和 精液温度调整水温,避免对精液造成损伤。由场内生物安 全员带一次性手套接收,浸泡消毒1-5分钟,清水冲洗后 抽取精液进行采样。精液检测逞阴性后生产区方可使用
精液进生产区后
三、走廊消毒
• 每星期三至星期一连廊3%火碱消毒。每星 期二生产区连廊20%生石灰+3%火碱白化 消毒。消毒范围连廊地面,墙壁,地膜覆 盖区域。日常消毒时避免喷洒到水帘上和 水帘铁皮上,以防造成设施损耗
母猪的膘情与饲喂管理
(1)很瘦-------脊椎突出,分值 2.0 分以下; (2)瘦---------脊椎无须通过掌压就能摸到,分值 2.0-2.5 分; (3)好---------只有手掌压下去才能摸到脊椎,分值 3.5 分; (4)偏肥------- 摸不到脊椎,分值 4.0 分以上; (5)肥胖-------肋骨和脊骨被过厚过重的脂肪覆盖,分值 5 分
按压鉴定法
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用公猪诱情剂对后备母猪进行统一查 情,摩擦母猪乳房,按压后背刺激手段促进发情。按压后母 猪不哼不叫、四肢叉开、呆立不动、弓腰。此时母猪发情阶 段最旺。
如果母猪发情体重不够。记录发情日期,仔细观察初次发情 期,以便在第二或三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母猪返情与怀孕检测
1.发情周期: 母猪从初情期开始,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表 现出来周期性的发情和排卵称为发情周期。 2.一个发情周期:从本次发情开始到下次发情开始间隔时间 叫做一个发情期,一般为18--24天,平均21天。分为发情初 期、旺盛期、衰退期、休情期。可以根据发情周期来进行返 情检查 3.发情后排卵时间: 母猪在静立发情开时候16-48小时排卵 4.排卵持续时间: 一般在4-5小时内排完卵子。
猪厂配怀注意事项

猪厂配怀注意事项猪场配种是猪场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配种工作可以提高猪群的遗传品质,保证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下面是猪场配种注意事项的详细回答。
1. 配种前准备:在进行配种之前,必须对配种猪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要确保配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
同时,要对配种猪的遗传背景和生产性能进行准确的记录和评估。
2. 选种原则:选择适合配种的种猪是配种的基础。
在选种时,要根据猪场的生产目标和市场需求,选用适合的品种和血统的种猪。
同时,还要考虑种猪的生产性能、遗传背景、外貌特征等因素。
3. 配种组织: 配种时,要合理组织配种工作,确保种猪与母猪的合理搭配。
要根据母猪的排情情况、排卵时间以及种猪的发情情况等因素进行排配。
合理的配种组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仔猪的存活率。
4. 配种技术: 配种技术是配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配种时,要掌握正确的配种技术,包括取精、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等技术。
要确保配种的时间准确,配种的方式正确,以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果。
5. 配种环境: 配种环境是影响配种成功的重要因素。
要提供良好的配种环境,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等。
同时,还要保证配种场所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6. 配种后管理: 配种后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要及时观察母猪的妊娠情况,合理饲养和管理母猪,确保其健康和安全。
同时,要详细记录母猪的配种情况,为后续的繁殖工作提供参考。
7. 配种结果评估: 配种后要对配种的效果进行评估。
要及时记录和统计配种猪的产仔情况、成活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反馈。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配种工作,以提高猪群的遗传品质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猪场配种是猪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只有合理地进行配种工作,才能提高猪群的遗传品质,保证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配种前准备、选种原则、配种组织、配种技术、配种环境、配种后管理和配种结果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加以注意。
猪场养殖技术--配种妊娠舍管理系统操作规程

配种妊娠舍管理规程一.目标1.按计划完成每周配种任务,每月不超过160头,保证全年均衡生产。
3.后备母猪合格率在90%以上〔转入根底群为准〕。
4. 控制母猪膘情合理5. 母猪断奶后7天发情率达到90%以上二.日常要求1.按需要对所有经产母猪,后备母猪和公猪进展饲养管理。
2.严格遵照操作规做好发情鉴定,配种3.做好返情检查,妊检。
返情,流产,空怀和久不发情的母猪要与时发现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
4.推荐或确定母猪和公猪的淘汰。
6.每天要准确地记好配种、妊娠舍的所有记录7.合理处理猪群周转,严格划分断奶区,配种区,妊娠区以与空怀区,后备区8.每天对每头猪进展观察,确保每头母猪每天最少站起一次,对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进展分析。
对有疾病的猪只采取治疗9.打扫配种妊娠舍的常规清洁,保持猪舍的卫生11.与时调配风机等设备,保证猪舍合理的温度,湿度,灰尘密度以与空气质量12.监视和执行常规的机械设备的维护。
(料线,风机,清洗机与一切常规设备)13.定期清理粪沟污水,确保污水不没过通风管道。
14.如有必要和/或被分配,就去帮助其它部门。
三.工作安排〔一〕日工作时间安排〔采取不定时工作制,以保证根本的生产〕上午:5:30~ 6:50 猪群观察,精液镜检以与配种,查情〔配种多需更早起床〕6:50~ 7:30 喂猪,清理卫生,疾病治疗8:00~ 10:00 清理料槽、猪只周转,猪舍日常维护以与精液采集,公猪调教,公猪日常维护等下午14:00~16:00 饲喂、清理卫生、供水、观察猪群,数据记录,采精 16:00~18:00 发情检查、配种原如此1:每天2次配种间隔至少8小时以上2:每天2次发情鉴定的时间间隔尽量均匀3:每次查情和配种后认真做好记录,实事,准确无误〔二〕周计划工作安排星期三:注射疫苗上周总结星期四:妊检猪只周转星期五:猪只周转洗栏星期六:断奶调料查看膘情星期日:注射疫苗星期一:设备维护星期二:查看补全记录三.人工授精决定人工授精成败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1.人为因素.发情鉴定;母猪的排卵时间准确的输精;规的输精操作 2.公猪因素.公猪精液质量的把控 3.母猪因素.母猪的健康,环境对母猪的影响①发情与配种(一)发情后备母猪的平均初情期在200日龄,此时母猪的繁殖器官还没完全发育成熟.必须等到二情或者三情225日龄,体重120kg,背膘16mm以上才能配种.经产母猪一般在断奶后3到7天发情,发情率可达到90%以上.母猪的发情周期波动18到24天,因品种体型不同有差异, 21天最为普遍.母猪出现发情的变化:发情前期阴部开始红肿;阴部有粘性分泌物;且阴蒂变肿大,当母畜开始发热时,阴蒂充血,阴道外翻可看到阴道膜鲜艳的红色.发现以上症状的母猪应该着重观察.此时母猪表现对公猪感兴趣,但只让接近而不让爬跨;追赶其它母猪,并试图爬跨,并用鼻子拱其腹部。
原种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

原种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是指在进行种猪繁殖和饲养管理的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技术规范。
这些流程旨在确保种猪的健康、繁殖效率和后代品质。
以下是原种猪场常见的饲养工艺流程:1. 繁殖准备:-选择和引进优良品种的种猪。
-对种猪进行隔离检疫,确保其健康无病。
-对种猪进行适应性饲养,以适应本场环境。
2. 配种计划:-根据种猪的繁殖性能和市场需求,制定配种计划。
-选择合适的配种方式和时间,以确保繁殖成功。
3. 配种与妊娠:-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选择最佳配种时机。
-实施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
-对母猪进行妊娠检查,确保受孕成功。
4. 分娩与哺乳:-对临产母猪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顺利分娩。
-提供适宜的分娩环境,减少仔猪应激。
-对新生仔猪进行剪牙、断尾、打耳标等常规操作。
-母猪产后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汁分泌。
5. 仔猪饲养:-对仔猪进行早期护理,包括保温、喂食、补水等。
-遵循适宜的饲养密度,避免拥挤和疾病传播。
-定期对仔猪进行体重和健康状况监测。
6. 育肥猪饲养:-将达到一定体重和年龄的仔猪转入育肥舍。
-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营养,促进猪只生长。
-定期对育肥猪进行体重和肉质评估。
7. 种猪更新:-定期对种猪进行性能评估,淘汰繁殖性能不佳的个体。
-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以更新和提升猪群遗传水平。
8. 疾病防控:-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疫病传入。
-对猪只进行定期免疫接种和驱虫。
-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9.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
-控制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和微生物含量。
10. 记录与数据分析:-记录猪只的生长、繁殖、免疫、用药等数据。
-对数据进行定期分析,以优化饲养管理措施。
原种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地方标准进行调整,以确保种猪的福利和繁殖效率。
种猪怎么养殖?种猪如何配种?

种猪怎么养殖?种猪如何配种?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很重要,关系到全部猪场的发展,因此对于种猪的饲养管理应更加科学、仔细。
另外,在种猪配种方面,要对配种方式有所了解,便于挑选合适的配种方式,目前常见的有4种配种方式,即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和屡次配种。
种猪怎么养殖?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公道饲养:种公猪的饲养需要给其提供充足的蛋白质饲料,只有蛋白质达标,公猪的精液才能够合格。
通常蛋白质水平控制在 16%~17% 为佳。
还需要给公猪提供充足的能量性饲料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特别是钙磷比例较为重要,通常钙磷比例为2∶1 为**适宜。
能量性饲料添加量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公猪过瘦或过肥都会对公猪产生不良影响。
能量的饲料的含量应当占有日粮总量的50%,每天添加2~3 次,每天应当控制在3kg 之内。
(2)科学管理:公猪的管理应当在单独的圈舍内,圈舍的地面必须平整,墙面也需要光滑并且结实。
圈舍需要有保温作用,确保舍内冬暖夏凉。
由于气温的高低会对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做到种公猪舍内温度保持在公道区间,相对恒定。
种公猪养殖适宜的温度范畴在18~22℃之间。
还要有良好的透风设备,能够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吸取进新鲜空气。
公猪需要专人来管理,不答应随便更换人员。
工作人员要给公猪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饲喂、运动等都有相应的时间,不应随便更换时间。
种公猪每天应当有一定时间的运动,不仅可以在猪舍内运动,还要到户外的运动场内进行运动。
通常冬季在中午气温较高的时间运动,而夏季则应当在早晚天气凉快的时间段内运动。
公猪的运动应当保持在4h 左右。
这样可以提升公猪体质,增强食欲,减少产生蹄病的几率,还能够提升其性欲,确保精液的品质。
公猪要定期检查精液的质量,特别是用于人工授精的种公猪,要对其精液的活力和密度都进行检查,通常活力要保持在0.6 以上,而密度需要大于1 亿/ml。
如果在两次检查后,其精液均不能够达标,则公猪应当剔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3.1 原种猪场要设配种管理人员,一般是育 种员或者配种主管,主要负责制定配种计划,监 督配种实施.协调控制生产,检查配种 3.2 对猪群系谱进行分析,确定血缘代表公
猪的育种值和血缘特点,确定母系的繁殖性状, 对例如生长特点,提醒特点,产仔数等明确了解, 并实施猪只定位。有条件的猪场应该运用分子生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3 天,甚至要求 5 天到 1 周,这就要求精液品质 和稀释的要求提高。而商品场等猪场一般可以用 新鲜精液,最多要求保存 3
2
2.1 明确系谱:原种猪场要求保留不低于 4 代的系谱资料,并按照系谱确定猪只系谱,每头 猪都要求明确的系谱资料。配种管理人员一定要 明白每一头猪代表哪几个血缘及各种血缘关系。
3. 9 建立完善的配种管理考核体制,将配种、 育种、管理与劳动收入挂钩,合理的奖惩制度, 以从制度上保障配种管理。一般是育种目标、配 种进度情况、配种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尤其在
4 总之,我们相信只要建立了配种管理体系, 有了可供考核的操作方案,只要加强配种管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3.5 加强现场管理与监督,落实配种计划。 一是要注意配种人员是否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
对配种(包括耳号是否错误、公猪精液问题、配 种操作问题等),各个环节要求有报表和监督体 制,杜绝人为因素;二是注意配种进度,当待配 群体较大时,应该控制进度,可以实施有选择的 配种,对比较难配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延迟一个 情期配种,比如断奶后 7~10 天后发情的。如果
1.2 原种猪场配种的组织协调性。原种猪场 配种比其它类猪场具有严格的组织协调性。以 300 头规模种群为例,为了充分利用设备,一般 设计 80 套产床(21 天断奶),如果一个周期(35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天)上产房超过 80 头,则产房产床可供利用;如 果低于 50 头,则产床利用率低下,全年计划受 到威胁。但是相同情况在商品场就不一样,商品 场规模大,一般种群规模在 1000 头以上,设计 有 250~300 套产床,一般情况下,多 10 多头挤 一下就行了,就是多 50 头也可以正常运转、所 以原种猪场的组织协调性比较强.一般要求协调
3.6 加强配种和妊娠管理,确保流产和空怀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3.7 加强对配种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每月 配种结束后应该对配种进行总结,包括配种的数 量、质量,对生产有利与不利因素均要求总结,
3.8 对育种数据加紧统计和分析,对各种遗 传性状仔细评估,检查配种的有效性,以反馈调
1.3 原种猪场配种的方向性:原种猪场配种 的方向性是原种猪场配种的主要特点。为了保障 种猪的选育选配公猪,控制近交系数,原种猪场 一般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一加后备一”的 方式进行,严格控制随意配种。母猪在配种前已 经确定配种对象。
1.4 原种猪场配种的精液要求比较高。为了 配合选配,一般原种猪场的精液保存要求不低于
2.2 明确育种方向:原种猪场有育种计划。 每个猪血统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所有的特点都可 以利用。原种猪场必须根据自己的育种目标,制
2.3 明确配种数量:一是要明确可配种群体 的数量,它是空怀群体加上后备及返情猪;二是 目标配种数量,就是说要求最多可以配种多少,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3. 3 每月月底摸清下月即将进入配种环节的 猪群。包括数量、耳号、系谱、特点,对于配种 分娩率正确估计,确定有多少返情,建立待配猪 群。千方百计将非正常空怀、返情、流产等问题
越厉害的 Boss 会掉落越牛逼的宝物,所以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的人们你要知道
猪及时处理,及时进入待配群,扩大待配群体数
3.4 根据育种要求与设计,按照血缘与猪只 特点,进行配种配对,做好配种计划,一式 4~5 份,一份报上级主管,一份存档,一份给配种人
猪场的配种是一个猪场所有生产的启动。原 种猪场的配种操作与种猪场、商品猪场的配种操 作基本相同。但是,原种猪场的配种有原种猪场 独有的特点和规律,其配种的管理与其它猪场有 较大区别。笔者就这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同交
1 1.1 原种猪场配种对象特定性。我国的原种
猪场规模多在 300~500 头左右,一般有 20 多个 血缘,所以每次断奶可供配种的对象一般比较稳 定,数目在 20 头左右,配种母猪和待配公猪一
理.原种猪场可以实现生产效益、设备利用率协 调最大化,同时保证育种目标的实现,为猪场和 社会做出贡献。
cc0af1ca 易博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