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历史
普洱茶发展史

普洱茶发展史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普洱茶的起源、发展、演变和现状等方面,展开对普洱茶发展史的探讨。
一、起源与初期发展普洱茶起源于中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云南是茶树的原发地之一,而普洱茶正是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在古代,普洱茶又称为“束河茶”,当时主要是以饼茶的形式存在。
这种饼茶由古老的茶树叶经过采摘、制作、压制而成,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和便于储存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长途贸易中,普洱茶成为重要的交换品,被广泛运往其他地区,促进了普洱茶的传播和发展。
二、宋代的兴盛与明清的低谷宋代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当时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备受推崇。
宋代文人墨客对普洱茶有着极高的评价,纷纷留下了许多赞美普洱茶的诗词和文章。
然而,明清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对普洱茶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了限制,市场需求减少,茶农的收入也大幅下降。
这一时期,普洱茶的发展陷入低谷,市场规模大幅缩小。
三、改革开放与复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茶叶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普洱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普洱茶产业以支持和扶持,茶农们开始重视普洱茶的规范种植和精细加工,提高了普洱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对健康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普洱茶凭借其独特的健康功效和文化内涵,逐渐走进了更多消费者的生活。
普洱茶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茶产量和销售额也不断攀升,成为中国茶叶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现代普洱茶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茶叶产业的现代化改造,普洱茶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茶企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普洱茶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茶企还注重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了更多种类和口味的普洱茶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普洱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和喜爱普洱茶,普洱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
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普洱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云南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
研究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对人们正确认识普洱茶,以及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普洱茶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普洱茶的发展历史(一)普洱茶栽培时间的考证说到普洱茶的产生就离不开“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位于今天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境内,分别是:攸乐、莽枝、蛮砖、依邦、革登、慢撒。
那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环境优越,高山云雾,自古就是出名茶的好地方。
关于六大茶山和普洱茶,民间普遍有两种传说。
(二)普洱茶的兴起普洱茶兴起的时间,从现有的史籍中无法进行确切的考证。
据清乾隆时檀萃所著《滇海虞衡志》说:“普茶不知显于何时,宋自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
”根据这一记载可知,虽然普洱茶兴起于何时无法考证,但最迟到唐代,普洱茶已经行销到西藏。
另据当代普洱市一些文史工作者的考证,唐贞元十年,南诏政权不顾千里之遥,于六大茶山所在地易武一带设置“利润城”,从茶叶贸易中获取利润。
到了唐乾符六年,南诏政权又在六大茶山至大理的途中设置睑治,取名“步日睑”。
此时,外界已对“普洱茶”有大量的需求,特别是居住在藏区的民众。
普洱茶所具有的特殊品质适应以肉类和乳制品为食的藏民的生活习俗,能解毒散寒,消食去腻,因而深受藏族的青睐。
在长时间驮运中,团茶内茶多酚促氧化自然发酵,茶叶变黑色,味有陈香。
(三)普洱茶的发展时期明代是云南茶业的发展时期,普洱茶自然也随之进入发展时期。
明朝初期,中央政府为了拉拢大量的少数民族,准许永宁(今云南宁蒗县永宁)茶叶自由贸易,促进了普洱茶的发展。
明朝洪武十六年,将“普日”改称为“普耳”,划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管辖。
此时期的普洱茶普遍受云南各族人士喜爱,明朝方志学家谢肇浙所著的《滇略》中将此情况记为:“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
说明当时不论是当官的人还是一般百姓,都饮用普洱茶,而制作已经“蒸而成团”,逐渐在主动地适应中原人士对茶叶有“龙团凤饼”的喜好。
有关中国普洱茶的历史典故「精选」

中国普洱茶的历史典故「」有关中国普洱茶的历史典故「精选」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茶的故乡,而云南省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适长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代表性的产品便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洱茶是茶树原产地的“故乡茶”。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有关中国普洱茶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有关中国普洱茶的历史典故一、普洱茶名出现到清宫贡茶云南南部的茶叶,唐宋以来销往西藏。
以后历代皇朝常用云南普洱茶同土番交换马匹,是“茶马贸易”的茶叶。
茶叶有了稳定的销路,需求增多,便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逐渐形成云南南部历史上著名的六大茶山(在今西双版纳境内),声誉远播。
明末始见普洱茶名记载.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1659年顾治16年,清朝的统治势力到达云南.雍正皇帝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1726年雍正4年,鄂尔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废土司、设官府、置流官、驻军队,加强行政统治),1729年雍正7年设置“普洱府”治,1735年雍正13年在府属的思茅镇设立行政组织的“思茅厅”(辖区包括今之西双版纳)。
于是思茅的普洱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购销集散中心,集市贸易相当繁荣。
清朝为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鄂尔泰总督于雍正7年在思茅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通判”官员亲自掌管总茶店,推行变相的茶叶统购专卖的土政策,不许私相买卖,独笼其利,剥削山民,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茶芽制,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以图博得皇上欢心。
二、清宫赏识普洱茶的原因云南普洱茶进入清官,经过同各地贡茶比较,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小叶种茶,深得帝王家青睐,视为罕见名茶。
究其原因,在于深山老林原始大茶树的大叶种茶,具有茶味特别浓厚的特殊品质,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病、保健的'作用。
普洱茶的特性。
明、清时代人士早有体验,并有多种文字记载,明末学者方以智认为“普洱茶蒸之成团”、“最能化物”;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以药性观点记载说,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消食化痰。
普洱茶的历史是什么

普洱茶的历史是什么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
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南洋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
普洱茶外销之路,就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
历史的普洱茶外销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条是从普洱出发至昆明、昭通、再到四川的泸州、叙府、成都、重庆至京城。
二条是普洱经下关到丽江与西康西藏互市。
三条是由勐海至边境口岸打洛,再分二路:一路至缅甸、泰国;二路是经缅甸到印度、西藏。
四条是由勐腊的易武茶山开始,至老挝丰沙里,到河内再往南洋。
在江北古六大茶山境内有7条:易武至江城道、易武至宁洱道、易武至思茅道,此道是主要道,易武至倚邦、莽枝、革登也走此道,易武至车里再到勐海道,易武至老挝磨丁道,易武至老挝勐悻道。
普洱茶的有关知识

普洱茶的有关知识普洱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茶叶。
它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探索普洱茶的起源、制作工艺和保健功效,以及一些关于普洱茶的有趣事实。
一、普洱茶的起源普洱茶起源于中国云南省的普洱地区。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七世纪,普洱地区就开始种植茶树。
普洱茶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末,当时普洱地区的茶叶开始出口到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
在那个时代,普洱茶被认为是贵重的礼品,只有皇室和贵族才能享用。
二、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制作过程非常独特,与其他茶叶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采摘的茶叶要进行杀青处理,然后经过揉捻、发酵和烘焙等步骤。
其中,发酵是普洱茶制作的关键环节,它使茶叶产生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普洱茶的发酵时间可以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有些高级普洱茶甚至需要数十年的陈化才能达到最佳品质。
三、普洱茶的保健功效普洱茶以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而闻名。
首先,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的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中的一种物质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和代谢,从而减少脂肪的积累。
此外,普洱茶还具有降压、降血糖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普洱茶还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和排毒,对于便秘和肠胃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四、普洱茶的品种和分类普洱茶根据不同的制作工艺和年份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两大类。
生茶是指经过简单处理后即可饮用的茶叶,它保留了茶叶的天然气息和原始味道。
而熟茶则是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陈化后制成的茶叶,它具有更深厚的香气和口感。
此外,普洱茶还有许多不同的品种和等级,如普洱砖茶、普洱饼茶、普洱沱茶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五、普洱茶的文化意义普洱茶在中国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被视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清心寡欲和内心的宁静。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被广泛用于茶道、茶艺表演和茶叶收藏等方面。
此外,普洱茶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和礼仪,如普洱茶赏析、冲泡技巧和喝茶礼仪等,为普洱茶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普洱茶科普知识

普洱茶科普知识一、普洱茶概述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主要产于云南省。
它以其特殊的制作方法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于世界。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又称为青茶,熟茶又称为黑茶。
二、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
在宋朝时期,普洱开始成为贡品,并被赐予了“天下第一香”的美誉。
明朝时期,普洱成为官员上贡的必备品之一。
清朝时期,普洱被列为皇家专供品。
三、普洱茶的分类1. 生普洱:也叫青普洱或生绿茶,是指未经过发酵或微发酵处理的新鲜毛茶。
2. 熟普洱:也称熟黑茶或熟红茶,是指经过人工堆积后进行渥堆发酵处理而制成的。
四、普洱茶的功效1. 降脂减肥: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普洱茶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
2. 抗氧化:普洱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3. 防癌抗癌:研究表明,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益物质,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癌症。
4. 降血压:普洱茶中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
五、普洱茶的选购1. 外观:选择外观完整、色泽自然、手感舒适的普洱茶。
2. 味道:品尝时应注意其口感是否浓郁、回甘是否持久。
3. 质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查看产品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
六、普洱茶的冲泡方法1. 准备工作:将干燥的普洱茶放入干净的紫砂壶或玻璃杯中;2. 温润器皿:先用热水将壶或杯子冲洗一遍,使其温润;3. 水温:用沸水冲泡普洱茶,但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90℃左右;4. 浸泡时间:浸泡时间根据个人口感而定,一般为30秒至1分钟;5. 冲泡次数:普洱茶适合多次冲泡,每次冲泡时间逐渐延长。
七、普洱茶的保存方法1. 避光防潮:普洱茶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防潮的地方。
2. 隔离异味:普洱茶易吸收异味,应与其他食品隔离存放。
3. 定期通风:定期将存放普洱茶的地方通风换气。
八、普洱茶的鉴别方法1. 外观鉴别:正宗的生普洱颜色偏黄绿色,而熟普洱颜色较深。
名词解释 普洱茶

名词解释普洱茶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的珍品之一,属于发酵茶的一种,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茶爱好者喜爱,同时也有益健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对普洱茶的历史、种类、制作方法、保养、功效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云南一带就有人制作了使用大叶种茶树的“生茶”,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鲜叶茶。
到了明清时代,普洱茶的制作工艺逐渐完善,发酵茶成为当时主流,在云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品牌标志和制作流程。
而到了20世纪中叶,普洱茶在国内外的市场上也逐渐得到了认可,成为其中一种备受欢迎的茶。
二、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按照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生茶和熟茶。
1、生茶:指新采茶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处理后未经堆堆发酵处理,即为生茶。
它有天然香气,色泽绿润,有一定的茶气和苦涩,具备存储潜能,需要保存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品尝效果。
生茶的茶汤比较清爽,回甘感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清凉解渴或驱除油腻。
2、熟茶:指新鲜茶叶先经过拼配、加水蒸、翻花、压制,放置一个月以上进行缓慢发酵,熟化后再通过烘干等处理而成。
熟茶的色泽深沉,茶味浓郁馥郁,口感柔和,绝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
虽然熟茶的茶香比较浓烈,但是茶汤并不会有刺激性,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三、普洱茶的制作方法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茶:普洱茶采摘的新鲜茶叶肉质厚重,相对于其他鲜茶,普洱茶最好采摘时间在雨季后,可以吸收到更多的养分,鲜叶的质地也相对柔软。
2、杀青:鲜叶经过采摘后需在短时间内进行杀青。
也就是将鲜茶叶通过火烘,以破坏细胞膜,促进酶的失活,避免充氧过程中的脱色现象。
3、揉捻:杀青后的鲜茶叶要进行揉捻,这是为了进一步破坏细胞膜,释放出茶叶本身的汁液,增强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发酵:揉捻后的鲜叶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堆放,方法是将鲜茶叶放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使其被有效地生长过程中,使茶脱水多些,以增加茶叶中的挥发成分。
普洱茶的故事和传说

普洱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与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关于普洱茶的起源。
据传说,在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
当这些茶叶运到京城时,原本绿色的毛茶变成了褐色,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了自杀。
然而,在无意之间,他发现这些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
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普洱茶的传说,如云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献茶叶的传说。
据《华阳国志》第十二卷和《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少数民族向周武王纳贡茶叶,其中包括濮人。
而“濮人”的分布范围尚不确定,因此这个传说尚待考证。
除了起源和进贡的故事之外,普洱茶还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在景谷盆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景谷植物群内的茶树得以生存发展,并逐渐向四周扩散形成古茶树群落。
这些古茶树为后来的普洱茶提供了物质基础。
总之,普洱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说与故事,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茶叶中的珍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
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
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章理。
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
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
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
贮放时间一般需要2-3年。
干仓陈放5-8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
"生茶"是指毛茶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
自然转熟的进程相当缓慢,至少需要5-8年才适合食用。
但是完全稳熟后的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也养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普洱茶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的紧压茶。
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
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普洱茶是云南历史名茶,也是中国名茶。
普洱茶原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思茅、版纳、临沧等地,集散于思、普一带,闻名于普洱。
历史上所指的普洱茶,实际上是以云南大叶种茶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加工整理而成各种云南茶叶的统称。
普洱茶以青茶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等八道工序加工而成。
普洱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匀实,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白毫密布。
普洱茶耐贮藏、愈久愈醇、碱度愈高,品质愈好,具有特殊的“陈质”,以陈为贵。
普洱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陈香气,滋味醇厚回甘等饮用价值,而且具有可贵的药效,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饮料。
因为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去油解腻、助消化、抑菌化痰、减肥、清食、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
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普洱茶被称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等等。
普洱茶的品种较多,通常分为散茶与紧压茶二种。
紧压茶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包括普洱沦茶、方茶、圆茶(七子饼茶)、球茶、饼茶、紧茶、团茶、贡茶等式样。
有生茶、熟茶之分。
散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猪肝色),按品质分多个等级。
大叶种茶叶具有发芽早,持嫩性好,叶质柔软,鲜叶的水浸出物高等特点。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
春茶又分为“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
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为最佳。
普洱茶的品质因制作技术(选料、工艺、储存条件)和陈化期不同,表现各异,茶质有新陈、好差之别。
同时,云南本地出产的普洱茶具有较强产地特质,与省外、国外出产的同名茶品质风格也有不同;与中国黑茶大类中的其他黑茶也具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云南普洱茶时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加深对云南普洱茶了解,做到会品云南普洱茶,会鉴别普洱茶的陈新、好坏和真伪。
强化茶质意识,注重口感,真正买到好喝的普洱茶。
1. 按存放方式分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放10~20年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湿气之地方,如地下室地窖,加快其发酵速度。
较有陈泥或霉味,陈化速度较干仓普洱快。
放5~10年佳。
2.普洱茶依树种分乔木:主要采乔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大。
灌木:主要采灌木树叶作茶菁,叶片较小,也就是一般看到的矮茶树种。
3.洱茶依制法分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宜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1973年后则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
4.依外型分类介绍普洱茶依照它不同的外形,还可以细分成以下几种。
(一)饼茶=扁平圆盘状,有点向派或披萨那样。
(二)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
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三)砖茶=大小约是砖块的一半左右,同样也是长方形。
为大部分的砖茶都是从西藏及蒙古等地制造运至各地的。
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
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
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减肥茶”之声誉。
茶马古道藏族谚语:“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汉语意思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来自雪域高原的火热礼赞,指向一个斑斓古老的文化事件: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前云南普洱茶外运的路线,最主要的有“三道六线”,三道即:北道一线至北京;西道一线至西藏;南道四线出南洋或再到各地。
其中,至西藏的路线历史最为悠久,条件亦最艰苦。
这一线最迟从唐代即已开始,对形成大理、丽江历史上的繁荣至关重要。
藏销普洱茶经丽江后,进入古宗西藏(香格里拉)和康藏。
进入康藏的茶,部分在木里、乡城、稻城、理塘销售,部分到打箭炉(今康定)将云南的竹筐包装换为牛皮包装后继续前进,走康藏线运至拉萨等地。
长路漫漫,险阻重重。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茶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江莱茶道从普洱过江城,进入越南莱州,然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旱季茶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而后到孟连出缅甸。
勐腊茶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老挝北部各地或出南洋;景栋茶道自普洱、景洪、勐海、打洛出缅甸景栋。
现在,云南省内还保留着很多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譬如著名的丽江古城七一街,临沧的鲁史镇、宁洱县境内的孔雀坪等。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历史悠久的普洱茶【青铜茶香】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全世界各种各样茶叶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产区。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中古初名】普洱茶的名称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
到了唐朝,普洱茶开始了大规模的种植生产,称为“普茶”;宋明时期,是中原逐渐认识普洱茶的时期,并且在国家社会经济贸易中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古鼎盛】到了清朝,普洱茶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滇海虞衡志》称:“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普洱茶开始成为皇室贡茶,成为国礼赐给外国使者;末代皇帝溥仪说皇宫里“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清代学者阮福记载说: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师尤重之。
清末明初,是普洱茶价格最高时期,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
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也就是说:当时的普洱茶好茶价格是银子(或金子)的两倍!民国至抗战之间,普洱茶又得到一定发展,很多这个时期的老字号茶还有遗存,我们现在喝起来口感气韵非常好,但因价格奇高,假冒者比比皆是。
【现代寂寥】抗战爆发直到新中国建立之间,云南整个茶业萧条;但解放后很长时期,云南的茶叶生产重视红茶、绿茶;并未继承发扬普洱茶优良传统;甚至大面积砍伐毁坏几百年的古茶园而取代种植无性繁殖的台地茶,七子饼茶的传统工艺中断近半个世纪;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开始了普洱熟茶的生产。
【近年高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的提高,近几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有强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势从南洋港台传至广东,回及云南,再迅速影响全国,于是乎,跟风投机者甚众,假冒伪劣品时出;鱼龙混杂,乱云飞度;三五年间,暴热暴寒。
值得庆幸的是,此期间传统的普洱茶传统工艺得到恢复,人们对普洱茶价值的认知、品质的的认知正在趋于理性。
普洱茶国家标准普洱茶国家标准出台于2008年,并将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该国家标准给普洱茶的定义是,普洱茶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
国家质检总局规定,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普洱茶国家标准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向记者表示,非上述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地区生产的茶不能叫普洱茶,云南茶企业到上述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外购买茶叶做成的茶也不能叫普洱茶。
吴锡端解释说,前两年因为普洱茶被商家炒的很热,福建、广西、贵州以及缅甸、越南等福建周边地区有不少茶企前来投资加工普洱茶,造成了市场混乱。
虽然2008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逐渐降温,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撤出了对普洱茶的加工,但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出台普洱茶国家标准还是很有必要。
据了解,截至2008年9月底,云南省共有852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目前只有这些企业可以生产普洱茶,而其中质量优良的普洱茶才能贴上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标志。
普洱茶生茶熟茶的区分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普洱茶的功能普洱茶易冲耐泡,操作平易随和。
陈化得宜的普洱茶,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普洱茶保存容易,茶性转换富有变化。
从某个定义来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其主要特点在于茶体完成后,所持续进行的“后发酵作用”(或称后熟作用、陈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它的风味转换越趋稳定内敛,不同陈期的茶体所拥有的风味皆不尽相同,这也是品茶茗,一饼普洱茶的最终完成可能长达数十、近百年之久,因为打从茶叶离树起,直到热水冲入壶中,它都在处于“现代进行式”,无时无刻不在转化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