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鸽的公母快速鉴别

浅谈家鸽的公母快速鉴别
浅谈家鸽的公母快速鉴别

【知识】分辨刚出壳小鸡小鸭公母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1 抓雏、握雏: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2 排粪、翻肛:排粪时,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髂骨下缘,借雏鸡呼吸将粪便排入粪缸中,左拇指沿从前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的左侧,左食指弯曲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拇指沿直线上顶推,接着往下拉到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会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区,三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 (二)翻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 翻肛时,三指关节不要弯曲,三角区宜小,不要外拉里顶。用力要适中,若用力过大,则肛门过于暴露;若用力不够,则难以翻出肛门。 3 粪要一次排干净,翻肛要一次翻好。 二、准确分辨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在正确翻肛的前提下,鉴别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分辨雌雄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一)根据生殖隆起的有无以及组织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种。 1 正常型: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 2 异常型:异常型是鉴别的难点。主要根据生殖隆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即外观感觉、光泽、弹性、充血程度、隆起前端的形态等差异来鉴别,常见容易错判的概括如表1所示。 (二)鉴别时的注意事项 1 若遇到肛门有粪便或渗出物排出时,则可用左拇指或右食指抹去,再行观察。 2 若遇到一时难以分辨的生殖隆起时,则可用二拇指或右食指触摸,并观察其弹性和充血程度,切勿多次触摸。 3 若遇到不能准确判断时,先看清生殖隆起的形态特征,然后再进行解剖观察,以总结经

鸽子雌雄鉴别

选自“鸽问天下”岳子岩老师(是辨别赛鸽的,可以参考一下) 一、雏鸽的雌雄鉴别方法: 1、看肚脐。雏鸽出壳1~2天时,看其肚脐与尾端的距离。距离远的为雄;距离近的为雌。 2、看胎毛。雏鸽出壳3~5天后,看其头顶及脖颈的胎毛,色淡黄(浅、色如蛋鸡鸡蛋黄)为雄,色枯黄(深、如土鸡蛋黄)为雌。此法笔者观察十几年,准确率在70%以上。 3、看肛门。雏鸽出壳4~8天,从侧面看肛门,上缘盖着下缘,肛门口两端微向上翘,肛门张开口内略呈六角形为雄;下缘盖着上缘,肛门口两端微向下弯,肛门张开口内略呈五星形为雌。此法笔者观察不多。 4、看尾脂腺。雏鸽出壳5~8天。尾脂腺尖端开叉为雄;尾脂腺尖端不开叉为雌。 5、看真毛。雏鸽出壳10~14天,雏鸽头部脸颊先出真毛为雄;雏鸽头部头顶先出真毛为雌鸽。 6、看胸毛。雏鸽出壳25~30天,雏鸽胸部、颈部真毛略呈金属光泽,无轮边为雄鸽;雏鸽胸部、颈部真毛无金属光泽,有轮边为雌鸽。 7、看边条。雏鸽出壳25~30天,雏鸽主羽7~10根边条末端较尖的为雄鸽;雏鸽主羽7~10根边条末端较圆的为雌鸽。 8、看脚趾。雏鸽满月以后,第2、4个脚趾不一样长的为雄鸽;第2、4个脚趾一样长的为雌鸽。 9、看嘴动。雏鸽满月以后,用手捏住鸽嘴,放开后不吧叽嘴的为雄鸽;吧叽嘴的为雌鸽。此法准确率较高。 二、成鸽的雌雄鉴别方法: 1、把鸽子握在手中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拉动嘴向前,引伸直,即刻松手。如果鸽子头向后挣,用力后甩的,应视为公的。如果鸽子的嘴“叭唧”两三下的就视为母的。 2、握住鸽子,用右手将鸽子的三个脚趾并在一起,成平行的样子,左边脚趾长的应视为公的;一样齐的应视为母的。注意,鸽子的两只脚的长短表现基本一样,左右两脚都看,更有把握。 3、握住鸽子,用手去摸鸽子的耻骨。如果耻骨平行的应视为母。左边的那块耻骨,如果向里凹进,并有不平行的感觉,应视为公。 刚开始练习辨别雌、雄时,可以用已知的公、母鸽看上几遍,用上面的三种方法,试验衡量一下,我想您会有收获的。 4、像抓鸡一样抓住鸽子的双膀,尾羽上翘的是雌鸽,尾羽下压的是雄鸽。 以下方法是网上收集的,个人觉得不好用 雏鸽的雌雄鉴别,多数情况下意义不大,但对于要选送公棚或参加特比环幼鸽大赛的鸽友来说,给雏鸽套环时能分辨出雌雄来,则很有益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一、看鸽蛋。一般大而圆为雄;尖而长为雌。孵化4天后,在灯光下检验,胚胎基轴线两

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的生理特点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约低2~3℃,4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型雏鸡两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雏鸡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可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量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三)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便增加到7%,其后大体保持不变。从孵化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7~8,12~13和18~20周龄。羽毛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 (四)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能力差,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含纤维量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五)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有毒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六)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极易患病。 (七)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喜欢群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或单只离群便鸣叫不止,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舍内还应设有防止鼠害的措施。 鸡的消化特点 1.没有软的嘴唇:而有硬的角质的锥形喙部,适于啄食细碎的饲料,能撕断幼嫩的青饲料。鸡无牙齿,无咀嚼作用。舌上味蕾分布数量少,味觉能力差,寻找食物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无软腭和颊,饮水须仰头才能流进食道。唾液有润滑饲料及便于吞咽的作用,唾液淀粉酶数

斑鸠公母分辨大全

斑鸠公母分辨大全 利用鸽子的分辨法 来分辨斑鸠:一般说来,尾向下垂的是公斑 斑鸠的雌雄鉴别有相当的难度,因为它们不像鸡鸭或某些鸟那样,在羽毛上有明显的区别,斑鸠的雌雄 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养斑鸠行家,要他一下子识别出其他人所养斑鸠的雌雄来,也不容易。要经过握摸、观察、辨别,才能识别出雌雄。对于初学养斑鸠的人来讲,想准确地识别斑鸠的雌雄是很困难的。但只要平时能在养斑鸠实践中细心认真地观察,从斑鸠体形、羽毛、鸣叫、举动、性情等各方面去辨别,不断积累经验,久而久之,也能较准确地辨别出斑鸠的雌雄。 斑鸠蛋的鉴别 斑鸠产蛋孵化4天后,用灯光或日光照射可鉴别受精蛋的性别。 在照蛋器照射下,胚胎两侧的血管血丝对称,呈蜘蛛网状的,是雄性胚胎。在照蛋器照射下,胚胎两侧的血管血丝不对称,一边丝长,一边丝极短且稀少的,为雌性胚胎。 雏斑鸠的雌雄鉴别 一般来讲,雌性雏斑鸠的体型较小,羽毛呈金**,富有金属光泽,头顶先出真毛;胸骨较短,末端圆。亲鸟喂食时,

争喂抢食能力较差;爱僻静,不很活跃;饲主伸手时表现退缩、避让、温驯。出巢时,胸、颈部真毛呈橘**,有毛片轮边;翅膀上最后4根初级飞羽末端稍圆;尾指腺尖端不开叉;**上缘较短,下缘覆盖上缘,与雄性雏斑鸠正好相反,从斑鸠体正后方看**两侧向下弯曲。 雄性雏斑鸠一般体型较大,羽毛枯黄,无金属光泽,头部脸颊先出现真毛,胸骨较长,末端较尖。亲鸟喂食时,争喂抢食,行动活泼灵敏,会走后爱离巢活动。饲主伸手时,仰头站立,好斗,爱用嘴啄击。出巢时**、颈部真毛略呈金属光泽,无轮无边,翅膀上最后4根初级飞羽末端较尖。斑鸠尾的尾脂腺尖端开叉;**下缘较短,上缘覆盖下缘,如从正后方看**两侧,向上弯曲。 成年斑鸠的雌雄鉴别 成年斑鸠的雌雄鉴别有几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体型、体态观察法 雄斑鸠体型较大,头顶稍平,额阔,鼻瘤大,眼环大而略松,颈粗短而较硬,气势雄壮,脚粗而有力,常追逐其他斑鸠。雌斑鸠体型结构紧凑、优美,头顶圆,鼻瘤稍小,眼环紧贴,头部狭长,颈软细而稍长,气质温驯,好静不好斗,脚细而短,无情期一般不与其他斑鸠接近。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一般地说,从7周龄起到18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鸡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成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体重达标、均匀度高、抗体高且均匀,适时开产,即在20-22周龄鸡群产蛋率达50%。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1)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2)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是肌肉和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整个育成期体重增幅最大,但增重速度不如雏鸡快。体重增长速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但脂肪沉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多。 3)育成后期鸡的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在光照管理和营养供应上要注意这一特点,顺利完成由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 成期注意事项 (1) 鸡群体型发育控制 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上面的正常体重,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若骨架小而相对体重大者,此表示鸡只肥胖,这种体型的鸡其产蛋表现不会理想,例如,会早产,脱肛多,且产蛋初期时母鸡的死淘率高等缺点。 鸡只体型发育规律为:前段 (56 日龄以前 ) 着重于骨架的发育,后段 (56 日龄以后 ) 着重在体重的增长。 (2) 体重的测定与均匀度 体重的测定:这项工作可选在清晨喂料前实施。平养时,在鸡舍内四处抓鸡称量;笼养时,在各处固定的鸡笼抓鸡称量,根据饲养数量,建议抽取的比例如下: 抓鸡称量从第 4 周龄开始,每周应持续的测定体重直到产蛋高峰过后。 9 周龄以后,若发现体重低于指标时,应设法增加鸡只的采料量或供应热能较高的饲料来改善。 育成的品质除取决于良好的体型发育外,鸡群的均匀度也十分重要。要保证 80% 以上的鸡其体重应在平均体重上下 10% 的范围内。 鸡群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如 2000 只的鸡群取 100 只,这 100 只即为取样群,取样群的每只鸡都称个体重。 均匀度即取样群中体重在平均体重正负 10% 以内的只数占取样总只数的比率,再乘以 100 得出整数。如:一个 250 只的鸡群,按 5% 抽样称重 125 只,其平均体重 1.30 。 1.30-1.30×10%=1.17 ㎏ 1.30+1.30×10%=1.43 ㎏ 如果计算抽样称重的 125 只中体重在 1.17kg 至 1.43kg 范围之间的鸡群为 110 只,则此鸡的均匀度为:110÷125=88% ,均匀度的评分标准如下:

识别公母小鸡的妙法

《识别公母小鸡的妙法》 拉开小鸡的翅膀,如翅膀的羽毛(正羽)一根长一根短(即羽毛长短相间),便是母鸡;要是看到所有的羽毛基本上是一样长短的则是公鸡 最佳答案二者的泄殖腔有所不同,扒开鸡屁眼可以识别,是公鸡的直肠上有一个小点。母鸡没有,小鸭子也是一样的。我是看到来孵化场买小鸡小鸭子的人说的,是哪样的看的。只是哪检查后的小鸡小鸭子都不好了。 《4——5天的小鸡苗怎么辩别公母》 本地区出壳雏鸡雌雄鉴别准确率普遍较低,速度较慢,伤残死亡率较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孵化场和养鸡户的经济利益,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雌雄鉴别人员没有全面而牢固地掌握其操作技术要领。如果正确掌握出壳雏鸡肛门雌雄鉴别技术要领,准确率可以提高到98%以上,速度可达每小时1200只,伤残死亡率降到0.5%以下,明显地提高孵化场的经济效益。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雌雄鉴别的关键首先在于掌握正确的翻肛手法。既要迅速地翻开肛门,又要使位置正确。 (一)正确的翻肛手法 1 抓雏、握雏:常用的方法有夹握法和团握法两种。 2 排粪、翻肛:排粪时,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髂骨下缘,借雏鸡呼吸将粪便排入粪缸中, 左拇指沿从前排粪的位置移至肛门的左侧,左食指弯曲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拇指沿直线上顶推,接着往下拉到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三指在肛门处会合形成一个小三角区,三指凑拢一挤,肛门即可翻开。 (二)翻肛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动作、姿势要协调自然,手指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2 翻肛时,三指关节不要弯曲,三角区宜小,不要外拉里顶。用力要适中,若用力过大,则肛门过于暴露;若用力不够,则难以翻出肛门。 3 粪要一次排干净,翻肛要一次翻好。 二、准确分辨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在正确翻肛的前提下,鉴别的关键是能否准确地分辨雌雄生殖隆起的微小差异。 (一)根据生殖隆起的有无以及组织形态的差异可分为正常型和异常型两种。 1 正常型:在近肛门开口,泄殖腔下壁中央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微小的白色球状突起则判为雄性,没有突起则判为雌性。 2 异常型:异常型是鉴别的难点。主要根据生殖隆起组织形态的差异,即外观感觉、光泽、弹性、充血程度、隆起前端的形态等差异来鉴别,常见容易错判的概括如表1所示。 (二)鉴别时的注意事项

学看鸽眼栉膜

学看鸽眼栉膜 近年身边一些鸽友对眼底视团津津乐道、情有独钟,好象找到了传说中的“葵花宝典”,已掌握武林秘藉一样,让我们这些门外汉感到眼底视团即神秘又好奇。最近在网上查找相关内容,自己备了一个医用眼底镜边学边实践了一番,感觉在看万花筒,越看越糊涂。现将部分相关内容(来源于网上搜索)节选与大家探讨:栉膜的优劣标准是什么?鸽眼栉膜有无科学依据? 一、如何去观察眼底视团 我们将医用直接检验镜(以下简称眼底镜)的曲光度调节到黑色的20,一手按正常抓鸽子的方法,尾上头下与水平成45度角,将鸽子身体固定;另一只手的拇指与中指轻轻抓住鸽嘴,食指轻轻搭在鸽子的嘴、鼻、头的中部将鸽子的头固定,使鸽眼与眼底镜水平照射的光线成45度角;鸽眼与眼底镜之间间隔3-4厘米,掌握鸽子头部的手可以随时调整头部的角度、远近,这样眼底视团便可尽收眼底。 视团,其学名称栉膜。 二、视团可分成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板、叶。 首先,我们来谈谈‘板’。通过眼底镜可观察到鸽眼瞳孔里面(底部)自鸽子的脑部开始至嘴角有一逐渐走宽的带状物,不同的鸽子起宽窄、色泽、长短不同。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这一带状物称做-板;在板的两侧对称(也有一些不对称)长着类似树叶的,我们称其为-视叶。信鸽视团的板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但我们依据其共性将其分成两类:即单齿、双齿。 1、所谓单齿,是指板的两侧是平的,视叶与板连接的地方没有凸起,仿佛春天树枝刚刚发芽。双齿就是指板的两侧形状类似锯齿,无论大齿、小耻还是钝齿、利齿统称为双齿,双齿的视叶长在齿尖上,左右对称。 不论单齿、双齿,靠近脑部的我们称之为根,靠近嘴部的我们称之为头。板的颜色我们按其特征将其分成四类即:金、银、铜、铁。有时回出现纯白色的板,但十分罕见,属珍品。 2、‘视叶’的种类较多,,按其象形分为三类:高粱状、菜花状、菊花状;按其大小分为:大叶(发达)、小叶(不发达);按其颜色,有些视团板和叶的颜色浑然一体,有些板和叶的颜色不同,但主要的颜色同板的颜色大同小异。 3、从整个视团来讲,无论是单齿板、还是双齿板;宽板、还是窄板;长板还是短板;还有颜色等,其视叶可以是任何一种。 三、视团的种类 以上将视团的板和叶进行了分类,但是整个视团究竟以什么标准去分类呢?

浅谈雏鸡鉴别

首先初生雏鸡不象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现后才可辨认。 第二,可以节省饲料,商品蛋禽场仅饲养母雏,饲养公雏价值不大;第三,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 第四,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避免公雏发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 第五,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生产高的鸡群 对初生雏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且在雏鸡鉴别过和中可以对对于瞎、瘫、残雏、畸形雏及过小、过弱的雏鸡剔出淘汰 鉴别方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 肛门雌雄鉴别法 器械鉴别法 伴性遗传鉴别法是根据初生雏鸡的毛色,长羽快慢鉴别雌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目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 常用:

快慢羽鉴别法 用快羽公鸡和慢羽母鸡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公雏全部为慢羽,而母雏全部为快羽。快慢羽的区分主要由初生雏鸡翅膀上的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长短来确定。约1%的雏鸡会有一些异常特征即是用此法鉴别出错 (1)母雏:快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长。 (2)公雏:慢羽,即主冀羽比副主冀羽短或等长。 羽色鉴别法 (金银羽自别法横斑羽自别法 ) 根据鸡羽毛颜色的不同来辨认 金银羽自别法:用金色羽公鸡和银色羽母鸡交配时,其子一代的公雏均为银色,母雏为金色,鉴别率就可以达到99%以上。绝大部分褐壳蛋鸡商品代都可以羽色自别雌雄。注意,用银色羽公鸡和金色羽母鸡交配,后代不能自别雌雄。 横斑(芦花)自别 1.横斑洛克(芦花鸡)羽色自别横斑洛克羽色由性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 控制,公鸡两条性染色体上各有一个B基因,比母鸡只在一条性染色体上有一个B基因影响大,所以基因型纯合的横斑公鸡羽毛中的白横斑比母鸡宽。B基因对初生雏鸡的影响是:芦花鸡的初生绒毛为黑色,头顶部有一白色小块(呈卵圆形),公雏大而不规则,母雏白斑比公雏小得多;腹部有不同程度的灰白色,身体黑色母雏比公雏深;初生母雏脚的颜色

乳鸽雌雄的识别

对乳鸽雌雄的识别,可掌握四条: 一是在同窝乳鸽中,生长快、身体粗大的多为雄鸽; 二是在亲鸽哺喂时,争先受喂的是雄鸽; 三是在出壳4-5日龄时,从侧面看肛门,肛门下缘短,上缘覆盖下缘的为雄鸽,肛门上缘短,下缘覆盖上缘的是雌鸽;从正面看,雄鸽肛门两端向下弯,雌鸽肛门两端向上弯。但到5日龄以后,就无法用肛门识别; 四是在10日龄时,把手指伸到乳鸽的面前,反应敏感、羽毛竖起,并以嘴啄手指者为雄鸽。 对成鸽雌雄的识别,可从鼻瘤、喙、抱蛋、形态、发情四方面进行区别: 一是鼻瘤,同龄一对成鸽,雄鸽鼻瘤大而阔,雌鸽鼻瘤小而窄; 二是喙,雄鸽喙宽大且短,母鸽喙细窄且长; 三是抱蛋,下午17时至次日上午9时,抱蛋的多为雌鸽,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抱蛋的多为雄鸽; 四是形态,雄鸽身体和脚较粗大,雌鸽相对较小;雄鸽鸽泄殖腔小且呈五星状、母鸽泄殖腔大且呈半月状。 五是发情,雄鸽好斗,常追逐雌鸽或围着雌鸽打转,且颈羽膨起,发出“咕咕”的声音;母鸽“呜呜”叫且不动。 <<>> 若是兴办鸽场的专业户,首先就要选购种鸽,让其一雌一雄合理配对。据有的养鸽专业户提供的经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的难度比乳鸽大,应综合观察成年鸽的外貌特征与神态表现,其鉴别要点为: 一、体况:雄鸽体质较为强壮,头大而圆,颈粗而挺,脚腿粗壮有力。雌鸽体质较轻而紧凑,头顶平而窄,颈细而稍软,脚腿细小; 二、嘴:雄鸽的嘴厚而短,雌鸽的嘴薄而长; 三、鼻瘤:雄的鼻瘤大而宽,雌的小而窄,左右两耻骨间距约一指宽,而雌的骨盆宽,左右两耻骨间距有两指宽; 四、龙骨:雄的龙骨长而弯曲,雌的龙骨短而直; <<>> 懂得鸽子年龄的鉴别方法,对适时配对繁殖和选择良种具有重要意义。鸽一般可活10年~15年,但种鸽的最佳生育年龄为2岁~4岁,肉鸽可利用生产期约为5年,优良信鸽的理想繁殖年龄为2岁~5岁。鸽子的年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一看嘴甲青年鸽嘴甲尖细,两边嘴角窄而薄,无结痂,一年以上的鸽稍有结痂。成年鸽嘴甲粗短,末端硬而滑,两边嘴角宽厚而粗糙,并有较大结痂。五年以上的成年鸽张开口时,可以看到嘴角的茧子呈锯齿状。 二看鼻瘤乳鸽的鼻瘤红润,童鸽的鼻瘤浅红而有光泽,两年以上的鸽鼻瘤已有薄薄的粉红色,鼻瘤较大而柔软,湿润而有光泽。四五年以上的鸽鼻瘤粉红,较粗糙,十年以上鸽的鼻瘤则显得干枯粗糙。鼻瘤的体积也随年龄的增长稍有增大。总之鸽的年龄越大,鼻瘤越干燥,并且表面似有粉末撒布一样。 三看脚趾青年鸽脚细柔,鳞片软,平而细,鳞纹不明显,色鲜红,趾甲软而尖,质地较软。成年鸽脚粗壮,有粗硬的鳞片,磷纹清楚,呈暗红色,趾甲硬而弯。五年以上的老鸽脚上的鳞片突出,硬而粗糙,呈白色,鳞纹清楚明显,颜色紫红,趾甲粗硬而弯曲。一般说来,脚越细,颜色越鲜,鸽的年龄越小,反之年龄越大。 四看脚垫青年鸽脚垫薄而软滑,成年鸽脚垫厚而硬,粗糙且颜色较暗,通常偏于一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终审稿)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 习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蛋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 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蛋鸡怕热怕潮湿、敏感又胆小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鸡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富有神经质,尤其是某些小型蛋鸡品种。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飞跃、逃跑、炸群等,饲养密度大时,常出现扎堆、压伤压死等,导致蛋鸡停产或易下软壳蛋、无黄蛋、双黄蛋等异常蛋。三、蛋鸡喜群居,好争斗,爱模仿鸡的合群性很强,一般不单独行动,刚出壳几天的鸡,就会找群,一旦离群就叫声不止。公、母鸡都有很强的认巢能力,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自动回到原处栖息。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新鸡来到,便会争斗不止,直到有一方斗败,公鸡尤甚。鸡爱模仿,集约化饲养时,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因鸡群密度大,常会造成啄肛、啄羽的习性,各个鸡会纷纷效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有大批啄死的危险。四、蛋鸡的抗病能力差鸡的抗病力差表现在多个方面:鸡的肺脏较小,连接有许多气囊,而且体内各个部位包括骨腔内都存在着气囊,彼此连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肌肉、骨骼之中,所以,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后患多,损失大。鸡的生殖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也易患输卵管炎。鸡的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脏器。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病原体在体内的流动传播不易被自身所控制,一旦感染,较易发病。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与鸭、鹅等比较起来,鸡的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

农用便携式雏鸡雌雄诊断器
【摘要】传统的人工鉴别雏鸡雌雄的方法不仅很耗费时间,而且需要专业的鉴别师进行鉴
别,且鉴别准确率不高,这给养殖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电子技 术, 通过对雌鸡和雄鸡声音频谱的差异来鉴别其雌雄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将雏鸡声音 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对其进行放大、滤波(选频) 、整形,得到方波信号来驱动计数译码显 示电路对雏鸡的雌雄进行鉴别。由于使用的分离元件较少,所以调试比较容易,基本上无需 调试,且对信号进行了选频处理,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强,鉴别效果要好于人工鉴别,能有效 的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频谱分析
带通滤波
波形整形
前言:雏鸡的鉴别在养殖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1.商品蛋禽场仅饲养雌雏鸡,饲养雄性雏
鸡的价值不大,鉴别出雏鸡雌雄可以节省禽舍,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2.鉴别出雏鸡雌雄 还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和整齐度。 公母分开饲养有利于母雏的生长发育, 避免雄性雏鸡发 育快、抢食而影响母雏发育。3. 为获得较高的育雏率,培育出生长发育一致和价值高的鸡群 对初生的雏鸡就必须进行选择和分群工作。 分群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雌雄分群。 然而初生雏 鸡不像刚出生的哺乳动物那样, 根据外生殖器官立即辨认出雌雄, 而是必须等到第二性征出 现后才可辨认。传统的鉴别方法有:伴性遗传鉴别法、肛门雌雄鉴别法、器械鉴别法(使用 较少)等。这些鉴别对技术性要求都比较高,一般人是不容易掌握的[1]。通过对刚出生的雌 鸡和雄鸡的声音频谱分别进行分析, 发现可以通过雏鸡叫声的频率来鉴别其雌雄。 由于现代 电子硬件技术的发展, 使得实现对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成为可能。 本项目灵活运用有源滤 波器, 用了很小的成本实现了雏鸡雌雄鉴别的自动化。 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准确鉴别出雌鸡 和雄鸡,相比人工鉴别有很大的优势。因而雏鸡雌雄鉴别仪能够提高养鸡场的生产效率,在 养殖业生产中广泛地推广应用。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雏鸡声音的频谱
通过频谱仪对大量雏鸡的叫声观察已经知道: 雌雄的叫声的频率是不同的。 雄雏鸡的在 4.76kHz 到 4.84 kHz 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 4.8KH。雌雏鸡的叫声频率在 5.16 到 5.24 之间,其中心频率约为 5.2k。4.84-5.16k 的雏鸡较少,约占采样鸡总数的 5%,此类雏鸡 容易引起误判可以结合人工判别方式进行鉴别。 基于分析结果, 我们设计出鉴别雌雄雏鸡的 仪器。
2.鉴别仪的原理框图
由于绝大部分雌雄雏鸡的音频不同, 因此可采用音频鉴别方式来区分。 首先将雏鸡声音 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压信号,再将该电压信号放大后通过二阶带通滤波器进行选频处 理,滤去干扰信号,得到有用信号,然后通过施密特触发器对其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方波信 号,利用所得到的方波信号触发单稳态和计数电路,同时利用单稳态控制计数译码电路,最 后通过显示电路来判别雏鸡的雌雄(图 1)、(图 2)。
1

最简单的鸽子公母分辨法

最简单的鸽子公母分辨法 一般来讲,雌性雏鸽的体型较小,羽毛呈金黄色,富有金属光泽,头顶先出真毛;胸骨较短,末端圆。亲鸽喂食时,争喂抢食能力较差;爱僻静,不很活跃;饲主伸手时表现退缩、避让、温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鸽子分公母最简单方法,教各位怎么看鸽子公母最准确。 雏鸽的雌雄鉴别方法 一般来讲,雌性雏鸽的体型较小,羽毛呈金黄色,富有金属光泽,头顶先出真毛;胸骨较短,末端圆。 亲鸽喂食时,争喂抢食能力较差;爱僻静,不很活跃;饲主伸手时表现退缩、避让、温驯。 出巢时,胸、颈部真毛呈橘黄色,有毛片轮边;翅膀上最后4根初级飞羽末端稍圆;尾指腺尖端不开叉;肛门上缘较短,下缘覆盖上缘,与雄性雏鸽正好相反,从鸽体正后方看肛门两侧向下弯曲。 雄性雏鸽一般体型较大,羽毛枯黄,无金属光泽,头部脸颊先出现真毛,胸骨较长,末端较尖。 亲鸽喂食时,争喂抢食,行动活泼灵敏,会走后爱离巢活动。饲主伸手时,仰头站立,好斗,爱用嘴啄击。 出巢时胸部、颈部真毛略呈金属光泽,无轮无边,翅膀上最后4根初级飞羽末端较尖。鸽尾的尾脂腺尖端开叉;肛门下缘较短,上缘覆盖下缘,如从正后方看肛门两侧,向上弯曲。 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方法

体型、体态观察法 雄鸽体型较大,头顶稍平,额阔,鼻瘤大,眼环大而略松,颈粗短而较硬,气势雄壮,脚粗而有力,常追逐其他鸽。雌鸽体型结构紧凑、优美,头顶稍圆,鼻瘤稍小,眼环紧贴,头部狭长,颈软细而稍长,气质温驯,好静不好斗,脚细而短,无情期一般不与其他鸽接近。 羽毛鉴别法 雄鸽颈羽粗而有金属光泽,求偶时松开呈圆圈状,尾羽散开如扇状,主翼羽尖端呈圆圈状,尾羽污秽。雌鸽颈羽纤细,较柔软,金属光泽不如雄鸽艳丽,主翼羽的羽尖及胸部羽毛尖端均呈尖状,尾羽干净。 鸣叫鉴别法 雄鸽鸣叫时发出咕咕、咕咕的响亮声,颈羽松起,颈上气囊膨胀,背羽隆起,尾羽散开如扇形,边叫边扫尾。鸣叫时常跟着雌鸽转,昂首挺胸,并不断地上下点头。雌鸽鸣叫声小而短粗,只发出小而低沉的咕咕声。当雄鸽追逐鸣叫时,雌鸽微微点头。 骨骼鉴别法 雄鸽颈椎骨粗而有力,胸骨长、稍弯,胸骨末端与蛋骨间距离较短,骨盆及两耻骨间距较窄,脚胫骨粗大。雌鸽颈椎骨略细而软,胸骨短而直,蛋骨间距较宽,胸骨末端与蛋骨间距也较宽,脚胫骨稍细而扁。 亲吻鉴别法 配对鸽在接吻时,公鸽张开嘴,母鸽将喙伸进公鸽的嘴里,公鸽

斑鸠公母识别方法大全

斑鸠公母识别方法大全 作者:风中笑 此文档系野马电媒训鸟器光盘部分内容,在此感谢原创作者及野马电媒弓友用具 一:看尾法:公鸟尾部有呈V字型的缺口,且尾部两端线条挺拔;母鸟尾部两端呈椭圆,线条圆润!但因为抓捕来的斑鸠或野外斑鸠争斗总会有尾部羽毛脱落!容易错判! 二:摸裆法:主要是测裆骨的开度!(斑鸠肛门下方两软骨之间)宽为母,窄为公,一般公鸟开度为一指或一指以上!但因为斑鸠抓到时容易受惊吓紧张,裆部就会收起,使之宽窄难辨!新手更是难以掌握!没产过蛋的新母鸟裆部也难区分!此方法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

三:听叫法:一般公鸟叫声要洪亮粗犷些,母鸟叫声软而细,但并不绝对!有不少母鸟叫声也粗!而也有些公鸟声音细长!所以要再听它吹口怎样!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会吹就是公鸟,这是一个误区!其实母鸟也会吹的,只是吹口短,频率低而已!所以我们要选吹口在5句以上的,吹完再吹频率高的就基本是公鸟了!此法适合笼打时现场看到表现的鸟或网来及其他途 径得来得斑鸠必须在开叫会吹后才好辨认! 四:摸龙骨法:以龙骨的长短和形状来区分公母!因为公鸟母鸟生理上的不同,所以龙骨长短和龙骨末梢的形状也有差异!前辈高手们就凭着这些区分斑鸠的公母,准确率很高!失误几乎为零!但新手难以掌握!说实话!我也没掌握,无尾兄的父亲是此中高手!可无尾兄也不是完全掌握!

五:目测外观法:体型大,目光犀利(母鸟目光较温和),胸宽气禳大,头大,脖粗,站姿挺胸抬头,有气势多为公!但有些母鸟的气禳、体型也很大,所以要靠长期的经验才能准确判断! 六:摆颈法:此法源自鸽子公母区分的方法!养过鸽子就明白!用两指夹住鸟脖子左右摆动!公鸟略显僵硬,母鸟柔软,斑鸠虽和鸽子同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用此法还是有些差异!经验不老到的会有较大失误! 七:观其表现法(选媒法):此法需仔细耐心的观察力,效果很好!也是挑选媒坯的好方法!把多只野斑鸠关一个大笼里!仔细观察它们有无争斗的情况!爱打斗的基本是公鸟,如果要挑媒坯就把这些爱打斗的抓进另一大笼,再去观察,留意那些经常霸站杠中间的鸟,做好记号,最后一步就是让它们饿一天不加食物!(但一定要加水)到第二天一早加食时仔细观察留意那首先吃食的鸟,一般4—5只里有1—2只鸟要

鸡的生理特点

鸡的消化系统 鸡的消化器官在形态、构造和作用上都与家畜有显著不同(图19 )。 ( 1 )口腔、咽、食管和嗦囊 口腔:鸡无齿,上下领形成角质的咏,呈锥形。咏是鸡的采食器官,饲料在口腔停留时间很短,在舌的协助下很快咽下进人食管并在嗦囊中停留。 咽:口腔与咽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合称口腔。咽顶壁前部是鼻后孔,后部正中为咽鼓管漏斗,底壁是喉。 图19 鸡的消化器官简图 1 .缘 2 .鼻孔 3 .口腔 4 .气管 5 .食管 6 .嗦囊 7 .腺胃 8 .肝 9 .胆囊10 .肌胃11 .胰12 .十二指肠13 .空肠14 .回肠巧.盲肠16 .直肠17 .泄殖腔18 .法氏囊19 .输卵管20 .卵巢唾液腺:存在于口腔和咽的勃膜下,不发达,含淀粉酶量很少,消化作用不大,只能湿润饲料,便于咽下。食管和嗦囊:食管宽且易扩张,分颈段和胸段,颈段与气管同在颈部偏右侧皮下。食管在胸前口前方形成嗦囊,因此,嗦囊是食管的膨大部。嗦囊的功能是贮存食物,并根据胃的需要有节奏地把食物送进胃内,其分泌液无消化作用,仅起软化食物的作用。 ( 2 )胃鸡的胃有前后两部分,前部为腺胃,后部为肌胃。腺胃呈纺锤形,位于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前与胸段食管相通,后与肌胃相接,且两者间的私膜形成中间区;腺胃内壁豁膜面上有乳头,是腺体的开口,能分泌胃液,用以消化蛋白质和矿物质;腺胃容积小,食物通过腺胃时,与胃液混合后立即进人肌胃。肌胃是鸡特有的一种消化器官,因其中经常有吞食的沙砾,又称砂囊,位于腹腔左侧、肝后方两叶之间;肌胃的肌肉发达,质地坚硬,收缩力强,内壁是一层类角质膜(中药名为鸡内金),起保护膜的作用;胃内常有砂石,对吞人的食物起机械性磨碎的作用,鸡如果吃不到砂粒,消化能力便降低,所以鸡要经常补喂砂粒。 ( 3 )肠和泄殖腔从胃中出来的酸性食糜在肠内与肠液、胰液、胆汁等混合,因此消化主要在肠内进行,但鸡的肠道短,容积小,食物通过快,这是鸡对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的原因之一。另外,鸡消化道内无分解纤维的酶,故对粗纤维的消化力差,所以鸡日粮中不能含有过多的粗纤维(一般不超5 % ) ,否则就达不到对营养的要求。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与胃相连且中间夹有胰腺的肠段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分界处是肠段上称为卵黄囊憩室的一个小突起,是卵黄囊柄的遗迹;回肠末端较直,位于两段盲肠之间。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一时难以消化的食物可以逆流到肌胃中继续加工磨碎。

鉴别鸽子雌雄的方法

初识鸽子 鸽形目鸠鸽科鸟属鸽种。鸽子亦称家鸽、鹁鸽,鸽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鸽。早在几万年以前,野鸽成群结队地飞翔,在海岸险岩和岩洞峭壁筑巢、栖息、繁衍后代。由于鸽子具有本能的爱巢欲,归巢性强,同时又有野外觅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类所认识,于是人们就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鸽子作为家禽饲养。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埃及和希腊人已把野生鸽训练为家鸽了。鸽子喜欢吃石子,这与它的特殊消化系统有关。鸽子没有牙齿,食物直接吞入食道,再贮存在肌胃里。鸽子的肌胃很坚韧,胃壁肌肉发达,内壁有角质膜,石子贮存在胃腔内。食物进入肌胃后,胃壁肌肉收缩,角质膜,石子,食物相互摩擦,把食物磨碎。因此,石子相当于牙齿的作用,所以,鸽子为了消化食物,必须不断地吞食石子。鸽子一般只能消化掉60%的食物,剩下的都随粪便排掉了,由于特殊的肠胃又有小鸡肚肠(小肚鸡肠)一说。 肉鸽雌雄的鉴别 1.乳鸽识别 (1)肛门识别法乳鸽孵出4-5天,公鸽肛门上缘覆盖下缘,稍突出;母鸽则下缘突出覆盖上缘。 (2)哺喂识别法同窝乳鸽中,争先受亲鸽哺育的多为公鸽,反 之则为母鸽。(3)行为识别法同窝乳鸽,公鸽生长较快,体型较大,母鸽生长较慢;手摸乳鸽头部时,公鸽反应敏感,羽毛竖起,活拨好斗;反之则多为母鸽。 2.童鸽识别 (1)看外观公鸽头型粗大,嘴大而短,鼻瘤大而突出,胫骨大而粗;母鸽体形较紧凑,头部圆小,鼻瘤较小,嘴长而窄,颈细而软,胫骨短而细。 (2)抓手抓童鸽时,公鸽善抵抗,可发出“咕咕”叫声;母鸽较温顺。 (3)摸手摸腹部骨盆,公鸽龙骨突较粗长,耻骨间的距离窄而紧,胫骨粗而圆;母鸽则耻骨间距离较宽(约4一5厘米),龙骨突稍短,胫骨细而扁。

雏鸡雌雄鉴别器

雏鸡雌雄鉴别器一 技术来源:电子市场发布时间:2007-10-30 4:00:46 怎样快速、准确地分辨出雏鸡的雌雄,是养鸡场及养鸡专业户在淘汰雄雏鸡时遇到的一个难题。本例介绍的雏鸡雌雄鉴别器是根据雌、雄雏鸡鸣叫声频率的不同(雄雏鸡鸣叫声的频率为4.76-4.84kHz,其中心频率为4.8kHz;雌雏鸡鸣叫声的频率为5.16-5.24kHz,其中心频率为5.2kHz)这特性制成的,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是否点亮(若LED发光,则为雌鸡;若LED不发光,则为雄鸡),即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出壳后3个月内雏鸡的雌雄。 电路工作原理 该雏鸡雌雄鉴别器电路由音频检测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和LED显示电路组成,如图4-11所示。 音频检测电路由压电陶瓷片BC和电阻器Rl、R2组成。 有源带通滤波器由运算集成电路IC和电阻器R3-R5、电容器Cl-C3、电位器RP组成。 LED显示电路由电容器C4、电阻器R6和发光二极管VL组成。 接通电源开关S后,IC通电工作。BC将接收到的雏鸡鸣叫声变换成电信号,再经有源带通滤波器滤除5kHz以下的无用频率信号,放大输出需要的频率信号。若鸣叫的雏鸡为雌鸡,则IC有信号电压输出,VL点亮;若鸣叫的雏鸡为雄鸡,则IC无信号输出,VL不亮。 调整RP的阻值,可以改变有源滤波器的选频频率,使雏鸡雌雄鉴别的准确率更高。 元器件选择 Rl-R6均选用1/8W的精密金属膜电阻器(误差为士1%)。 RP选用小型合成膜可变电阻器。 Cl-C3均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C4选用独石电容器。 VL选用φ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 BC选用HTDZ7型压电陶瓷片。 IC选用μA741或8FC7B型运算放大集成电路。 S选用微型单极拨动式开关。 GB选用6V叠层电池。 雏鸡雌雄鉴别器二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与其他畜禽相比较,初生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对雏鸡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低2℃-30℃,4日龄后开始有所上升,10日龄才接近成年鸡的体温,到20日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定的状态。如初生雏鸡温度保持不好,达不到雏鸡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雏鸡不但不能正常生长,而且也难于成活。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但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鸡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体温随之升高或降低。当体温降低到鸡群中有50%发生死亡时的体温称低限致死体温,反之则称高限致死体温。1日龄雏鸡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日龄越小,对低体温耐受力越强,但御寒力则相反,成年鸡在-50℃的环境中能耐受1小时,而1日龄雏鸡IO℃—15℃的环境温度就是致死温度,如果温度是逐步下降,即使25℃的环境,也能使幼雏死亡。初生雏鸡的高限致死体温为45℃-47.8℃。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初生雏鸡腹内有残存未被吸收完的卵黄,在出壳3—5天内雏鸡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剩余卵黄,如雏鸡腹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分饮水,有助于剩余卵黄的吸收,能增强雏鸡的体质,提高存活率。尤其对弱雏,适当提高育雏温度更有好处,1—7日龄37℃-36℃。 二.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发育快 初生雏鸡消化道容积小(尤其是胃),肌胃研磨力弱,消化道又缺乏某些消化酶,消化力差。但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发育快,各器官的相对重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肌胃为4-5日龄,胰脏为9日龄,小肠为7日龄。成鸡消化道全长(从喙角至泄殖腔)210cm,雏鸡20日龄消化道全长达到85cm,为成鸡的40.5%。在20日龄以内,十二指肠长度增长最快,已达12cm,为成鸡(20cm)的60%。盲肠长度增长最慢,仅为成鸡的28.57%,回肠和空肠长度已达49cm,为成鸡(120cm)的40.8%。 如鸡从小就饲喂磨得很细,缺乏粗纤维和砂石的饲料,肌胃振幅小,收缩力弱,肌胃发育不良,体积小,肌胃腔容积小,使饲料停留于腺胃中,导致腺胃扩张。如误食大量粗纤维或砂石,又可导致肌胃阻塞。因此,雏鸡饲料应有一定粗纤维,但不能过多。 三.初生雏鸡消化道菌群结构尚未定型 禽类肠道某些区域的一些微生物菌数每克粪便可超过1000亿个,菌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嗜酸性乳酸杆菌,另一类是游离于肠腔的细菌群,如乳酸杆菌成为鸡消化道的优势群体,一些病原菌很难在消化道内定植和增殖。据报道,雏鸡出生后48-60小时,嗉囊、十二指肠中乳酸杆菌急增成为优势菌群,而小肠中段和盲肠较低,7日龄后,乳酸杆菌在整个小肠形成优势,到16日龄形成菌群平衡。盲肠从16-25日龄形成菌群优势,达到菌群平衡。 乳酸杆菌产生的乳酸及其它代谢产物能降低胃肠pH值,抑制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改善鸡体内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用乳酸杆菌制剂(如乳酶生等)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下痢有良好效果。 微生物及其它代谢产物对雏鸡消化道长度没有什么影响,但能使肠壁厚度增加,更多的固有膜伸延到肠绒毛中央,淋巴组织增加,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网状内皮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肠粘膜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应答力。 因此,严禁滥用抗生素,采用微生态制剂,保持雏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结构,有利于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四.酶系统发育不充分 初生雏鸡的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糜蛋白酶分泌较少。5日龄后,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方能达到较高水平。鸡的消化道无纤维酶,故雏鸡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

鸽子的品种及详解(配图)

鸽子的品种及介绍 1 白王鸽 白王鸽是美国在经过近50年的时间育成的。白王鸽体型较大,全身羽毛纯白,头部较圆,前额突出,嘴细,鼻瘤小,胸宽而圆,背大且粗,尾短且翘,步态健稳,婀娜多姿。其繁殖性能较好,每对种鸽平均每年可产乳鸽7~8对,乳鸽的屠宰率较高。每只全净膛重可达400~500克,胴体为白色。 2 银王鸽 银王鸽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培育成功的,体型与白王鸽相似,体形呈元宝形,较为短胖,胸圆背宽,尾短而翘,嘴细而鼻瘤小,头盖骨圆且向前隆起,形态笔挺,性情温驯,不善飞高,但银王鸽的羽色特征为银灰色的翅膀上有2条深色线,具有青铜色光泽,其繁殖力也比白王鸽高。每对种鸽年产仔鸽数,商品型银王鸽为8-9对。,商品型肉用王鸽的体重标准:1年龄成年鸽为728~840克,4~6月龄青年鸽为672~784克。 1985年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对从泰国引进的商品型王鸽进行了提纯复壮,经过3年多的选育和提高,已培育出一种银王鸽高产品系,并于1988年将该种群产鸽扩大至1 400多对,留种青年鸽群400对,建立了银王鸽高产品系核心群。试验数据统计结果证明:该品系是目前国内生产性能最好的肉用鸽种之一,它具有与其他种鸽不同的几大优点:①基因相当稳定,体型较大,成年公鸽体重650~750克,母鸽为550~650克,毛色一致,均为银灰色,后代仔鸽的体型、体重和羽色都没有差异;②生产性能高,年产蛋量达11-12对,可育成乳鸽9-10对,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较高;③乳鸽生长速度快,2周龄平均体重为436克,3周龄平均体重为622克;④鸽的抗病能力强,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相对比香港杂交王鸽等其他品种较少患传染性疾病,对鸽痘的抵抗能力也较强,发病率较其他品种低40%~50%; ⑤饲料报酬高,由于产鸽体重适中,乳鸽生长速度快,使饲料成本降低。因此,该鸽种深受国内各地养鸽人士的欢迎,目前仍在大力推广。 3 卡奴鸽(Carnean pigeon)

鸽子应该要如何进行分辨公母

鸽子应该要如何进行分辨公母 抓:将鸽子抓起,抵抗力较强者为雄鸽,抵抗力较弱者为雌鸽。 摆:把鸽子抓起来上下摆动,或用手轻扫鸽的肛门周围,尾散者为雄鸽。 测:测试鸽骨盆的宽窄。成年雄鸽骨盆比雌鸽窄,两趾骨间约有一指宽,而雌鸽的有二指宽。 听:四月龄后的鸽子若发出“咕、咕”呼叫声,并追逐雌鸽者为雄鸽。 看:雄鸽身体较粗大,颈短粗。鼻瘤较阔;雌鸽身体较小,颈扁长,头顶平面窄,鼻瘤也较窄。另外,雌鸽孵蛋多在下午5点至第二 天早上,而雄鸽孵蛋则多在上午。 不可让鸽子受惊吓。鸽子受惊吓很容易造成鸽子的产蛋量下降、踩破蛋,而处于育雏期的种鸽如果受惊吓很容易踩死雏鸽,或者是 停止饲喂雏鸽,所以一般鸽子养殖场都是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平 时有人走来走去或说话时声音也不可过大。 不可让鸽子饥一顿饱一顿或经常不喂水。饲喂鸽子如果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引起鸽子的肠胃病,不喂水容易导致鸽子消化不良,营 养吸收不好,所以鸽子养殖必须保持正常的饲喂,每天三顿,饲料 的用量可根据鸽子的具体食用量来确定。 不可长期不清理鸽舍、鸽笼。鸽舍、鸽笼太脏往往是造成鸽子生病的原由,所以鸽子养殖不能够长期不清理,应该定期进行大规模 的打扫,一般保持每个星期两次就差不多。 鸽笼 1、鸽笼材料:笼养式鸽笼,一般采用竹、木和铁丝网制作鸽笼。大型鸽场多采用柜式多层鸽笼。

2、鸽笼的规格:大型鸽场采用柜式多层鸽笼(大小为高45厘米、宽50厘米、深70厘米),有许多种型号,但较多采用的是4层8个 鸽笼的一种,可养8对产鸽。个体或饲养专业户一般因地制宜建造 竹制鸽笼或用木条制作框架,周围及上下均可用小竹条围成笼,有 的框架则采用钢筋制作,然后周围用铁丝网围成笼。 巢房 1、巢房要求:应为木质结构,并能拼能拆便于搬动。 2、巢房规格:每个巢房分5层,每对产鸽占用一层,面积为 0.86平方米,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产鸽休息间(约0.12平方米),后部是生产间(占0.24平方米),中间用活动板等分为两格, 作为产鸽之2个巢窝。每个巢房后面用板固定,两侧木板可分层拉 出和插入,如果需要多个巢房合并时,可把多余的一侧隔板拉出即可。 巢盆 1、巢盆作用:巢盆是产鸽产蛋、抱窝、育雏的用具。选用合理 的巢盆对减少鸽蛋破损、提高孵化率及雏鸽的成活率均有一定的作用。 2、巢盆制作:常用的巢盆有塑料、石膏、木制作,或用竹筛、 瓦盆制作,还可用稻草或麦秆编制的草巢盆。 3、巢盆要求:巢盆直径为22—26厘米,盆深8—10厘米。巢盆最好悬挂在巢盆之中,使之成为吊床式样。巢盆内最好能放上柔软、保暖而吸湿性能好的垫料,如木屑、稻草、塑料海绵泡沫片等。这 样既便于清洗消毒、保暖通风,又使鸽蛋不易破损,提高孵化率。 饲槽 饲槽即料槽。要求鸽子易采食,浪费少,保洁时间长,成本低,且管理操作方便。 1、饲槽制作:有用竹筒、锌铁皮、塑料、纤维板或木板制作。 常用的有竹制饲槽、木制饲槽和铁皮饲槽3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