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概要

合集下载

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的运用

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的运用

传统视觉符号在景观设计的运用摘要: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城市景观行业的发展却尤为滞后。

虽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是城市景观设计却毫无进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也没有任何新颖性和创造性,大多数城市景观是生搬硬套西方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进而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

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区风土人情等,并符合当代的审美趋势,展现当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

以中国传统视觉符号为视角,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其与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联系,探析加速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的因素与战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城市景观设计;传承城市景观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和积累的建筑产物,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结晶体,也是传递象征不同区域文化和风情的符号。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已经成为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结构。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直接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中求同存异的理念和精神,并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代表了城市的地域风情和色彩,更是对城市文化的认可,表现了一种城市归属感。

一、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特征(一)中国传统视觉符号的概念符号学是一门衍生于西方语言学的理论知识体系,使人类多了一种审视世界的思维模式,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符号学是针对符号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符号的定义、符号的性质、符号的特征、符号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及符号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等。

视觉符号是符号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展现具体视觉形象的符号,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符号,其传播途径是经过具体物象———眼球———大脑,通过一系列的反射、成像过程,最终被人类捕获并感知。

视觉符号中富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使人类的精神得到升华,并提升了自我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中国传统视觉符号是在历史长河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传承和创新,形成的独具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价值的符号艺术。

设计符号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设计符号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2019年第16期现代园艺属“阳”;“阴”代表夜晚,人死属“阴”。因此,我国佛教中许多事物都采用奇数以表清静、吉祥或顺利之意。在佛教中具有特别意义的塔,其层数的设置更是如此。而钱伯斯建造的中国塔却有10层,可见其当时并未对建筑背后的东方文化作更深层次的了解。虽然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的造园手法,从之前的规则式有巨大改变,但是与中国的自然山水园林仍有巨大区别,首先,英国园林式外向,中国的园林式内向。其次,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国的自然式园林讲究“天人合一”,即为“天人之际和谐”的宇宙观,因此,园主通常在造园时更加注重人与景物的融合,注重观赏者在园中与景致的互动。另外,中国园林更为注重文化对于景物的内涵丰富,如以更为雅致的辞藻为经典或者建筑命名,例如拙政园的“梧竹幽居”、“待霜亭”等,而对于英国自然式风景园,在对景点的文化内涵上显然缺乏关注,更为在意对于某处景点的风景。当然,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化持续不断地被吸纳接受,如在植物方面,发展改进后的邱园是世界闻名的植物园,同时也收集了来自中国的各种植物:一百多年来,英国从中国集中地引进了数千种园林植物,丰富了植物种类,增添了公园中的四季景色,展示了中国稀有的珍贵树种。时至今日,邱园在植物收录、研究等方面发展迅速,闻名世界,它不仅仅代表着曾风靡欧洲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更赋予了他时代的新含义。如今人们不但被其中精巧的园林建筑与优美园中景色所吸引,更钦佩于它跨越历史长河以来持续不断的新鲜活力,2010年,邱园制定了新的发展计划以保护其历史园林,意味着这座象征着大英帝国荣耀的殿堂,不断融入着新的现代需求,不断发展前行。参考文献[1]朱建宁.西方园林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2]HuntJD,WillisP.TheGeniusOFthePlace:TheEnglishLandscapeGar-den1620-1820[M].Cambridge,Mass:TheMITPress,1975[3]《ElementsofCriticisms》(1762)HenryHome(责任编辑张芝)

符号互动理论在景观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符号互动理论在景观设计作品中的应用

符号互动理论在景观设计作品中的应用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较为新的文化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符号交流是一种互动,建立在公共的符号系统基础上的。

它涉及到符号使用、符号传播、符号解读、符号建构等多个方面,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多个领域。

在景观设计作品中,符号互动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景观设计作品中的符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景观设计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符号交流的载体。

设计师通过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融入符号,来传递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观念。

这些符号可以是自然界的符号,比如绿色植物,水体等等,也可以是人造的符号,比如雕塑、建筑物等等。

这些符号不仅是景观设计作品的组成部分,更是引导人们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受的媒介。

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场所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巧妙运用符号,以达到理解和传达的目的。

其次,符号的传播和解读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同文化和群体之间,对于相同符号的理解和解读是不尽相同。

因此,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设计师需要考虑不同目标群体的文化背景和特点,合理选择符号,并在作品中进行巧妙的组合,以便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符号传播和解读。

例如,在某个城市的公共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当地的文化符号,以便于引起当地群众的关注和共鸣。

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设计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设计技能。

最后,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营造符号活跃性也是一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符号的活跃性可以帮助景观设计作品更好地传递设计理念和观念。

例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和装置,以提高作品的符号活跃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符号活跃性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比如动态、流动、交替、渐变等等手段来实现。

综上所述,符号互动理论在景观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巧妙运用各种符号,考虑不同文化和群体的特点,建立适合作品的符号系统。

文化符号在嘉善泗洲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符号在嘉善泗洲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文化符号在嘉善泗洲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王蕾来源:《工业设计》2022年第01期关键词:文化符号;泗洲公园;景观设计1 文化符号概述“文化符号”,可以拆解为文化和符号两个概念,前者是指“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1],涵盖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

而后者,有学者认为符号是“对等的共有信息的物质载体”[2],归纳总结为:(1)符号具有物质性,能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2)符号具有社会性,传递一种共有信息;(3)符号具有对等性。

文化符号不单只是表层象征,也可以理解为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现象。

尤利·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1922—1993)是文化符号学的首创者之一,他认为“符号是文化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构成物”。

根据其文化符号学理论,文化可以认定为是一种符号系统,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载体提供文化符号以信息传递、文化传承、意义创新等发展机制的功能[3]。

因此,文化符号是基于一定空间环境而生成并发展的。

2 嘉善泗洲公园景观设计现状嘉善泗洲公园是以典型的江南园林为原型建造的,是集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散发浓浓的乡土气息,主要为周边市民提供休闲游憩、锻炼的功能。

园内的地形多以人工建造为主,整体地势平坦并且人工筑造河流相互连接,水系占公园面积的1/2,以提供水上活动项目及水景建造,水源来自于贯通南北相接的一条河流。

古典园林建筑保存完好,如在人工建造的假山顶上的六角亭是为提供戏曲乐器表演的场地,走在路边可以听到江南戏曲的演奏声。

园内植物种植多为地方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于存活,植被种类丰富,常绿乔木和灌木居多。

然而,由于理论经验的缺乏,泗洲公园景观设计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缺乏融合性与创新性。

泗洲公园内基础设施缺少特色,如休息座椅缺乏造型装饰,甚至有部分座椅已存在一些破损。

浅谈民俗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意义

浅谈民俗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意义

浅谈民俗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及意义1 景观设计1.1 景观地理学家将景观看做区域概念,认为景观是动态过程;生态学家则把景观看做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和空间单元;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镜或背景。

从景观设计师角度来讲,景观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可被理解和表现为:风景、栖居地、生态系统和符号。

1.2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为人类营造舒适环境的方式之一,反映人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同时也体现人类的文明。

俞孔坚将景观设计定义为: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对于土地的保护和恢复,也就是对和土地联系的一切文化的保护与恢复。

景观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是人类传播文化信息的符号。

2 民俗符号的提出2.1 何为民俗百科全书中对民俗的定义:“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由此可见,民俗在人民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2.2 民俗文化的特征(1)民俗文化有一定的稳定性。

民俗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沉淀形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所以民俗的变更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2)民俗文化的趋同性。

民俗文化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展,世代传承,留下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共同的风俗。

如我们传统的春节,虽然各地过法不一,但都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3)民俗文化具有乡土性。

中国地域广阔,决定了民族的多样性以及地区的差异性,从而注定不同的地域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每个地区都有其自发性的,土生土长的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现象,如北方过年吃饺子而南方则吃年糕。

2.3 民俗文化的分类中国民俗种类繁多,无论纵收还是横取,都不能做到详备。

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应用对于创作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符号学启发设计师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艺术作品。

在设计中,色彩和形状符号被广泛运用,用以传达特定的情绪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符号学在真实环境中的应用方式。

符号学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还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入地思考作品的内涵。

未来,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更加多样化和深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将在未来的设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符号学、环境艺术设计、启发、应用方法、色彩符号、形状符号、案例分析、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元素,更是一种沟通和传达思想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更多的符号学知识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符号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揭示隐藏在文化和历史之中的意义,从而创造出更具有深度和内涵的环境艺术作品。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对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更在于它能够引导观众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使得设计作品在传达主题和引导情感上更具有效果和感染力。

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水平,同时也能够深化作品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 正文2.1 符号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启发符号学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启发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

符号学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中的一切都是可以被解读和理解的。

每一个颜色、形状、图案都可能蕴含着特定的含义,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和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图。

符号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文化和社会的脉搏,从而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艺术设计符号学环境艺术运用研究

艺术设计符号学环境艺术运用研究

艺术设计符号学环境艺术运用研究艺术设计符号学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学科,结合了艺术学、设计学和符号学等学科,旨在探索艺术设计中符号的运用和语言的传达。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艺术创作,包括公共空间、城市景观、建筑内部、展馆、博物馆等。

环境艺术设计要求艺术家和设计师将视觉元素和符号穿插在市民的生活中,创造出一种协调、美好的环境氛围。

其中,符号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符号是一种语言的传达,用于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或情感。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可以起到以下几种作用:一、表达主题符号可以代表特定的概念或主题,例如,在一个公园中,可以使用蝴蝶、花朵等符号来表达花园的主题,使公园的主题更加清晰。

二、向市民传达信息符号可以向市民传达信息,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指示牌、标识等符号,可以起到引导市民、告知市民等作用,提高公共场所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三、制造气氛符号可以通过渲染、照明等手段来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例如,在餐厅中使用特定颜色和装饰物,可以营造出优雅、温馨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前来用餐。

四、传递情感符号可以传递情感,例如,在公共场所使用柔和、温馨的灯光,可以让市民感受到温馨、舒适的氛围,使市民更加愉悦、放松。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运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符号要简单易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因此,符号需要具备简单易懂的特点,可以让市民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二、符号要求与主题相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设置需要与主题相符,具备明显的主题代表性,并具备一定的美感,可以更好地引导观众进入主题。

三、符号的颜色和形状要协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的颜色和形状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搭配得当,才能更好的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感觉。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符号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符号的运用可以使艺术设计更加精致、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同时,符号还可以起到环境的宣传、引导和传达信息的作用。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摘要】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为文化和艺术有效结合的关键内容,在开展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时,经过符号学相应理论以及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水平,实现对于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

本文对于符号学于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当中应用开展分析,在价值和作用等内容上开展阐述,提出相应运用措施,希望经过对于符号学深入的学习与了解,可以对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供给更加合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符号学1符号学价值和作用1.1 提高设计作品文化内涵在开展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时,相关设计工作人员一般会依照不同区域的现实状况与文化底蕴开展设计工作。

经过对于艺术设计的作品实施研究与分析,可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对当地文化内涵产生更好了解,而且经过对于不同区域文化背景开展深入的分析,使其可以与群众审美需要更加符合。

像是,在开展城市广场相关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工作时,能够经过对于广场周边建筑与景观开展分析,挖掘其中蕴含文化,使得广场有着更强人文气息。

而且,在开展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工作时,应当依照群众的现实需要与审美观念实施研究与分析,把相关文化元素融进其中[1]。

还有,在开展博物馆类型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工作时,应当经过对于当地文化与历史底蕴分析与研究之后,使其具有更强历史气息。

而且,在开展博物馆环境的艺术设计工作时,应当依照当地文化元素和特色等内容对于博物馆中各个展品实施合理恰当的布局,使其可以更好融进博物馆环境之中。

对于城市中博物馆环境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能够把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以及民俗等元素融合起来,使得博物馆产生更强文化内涵。

而且,还可以把当地的特有地域特色以及人文气息融入其中[2]。

1.2 提高设计作品审美价值在开展艺术设计进程当中,应当利用符号学当中相应的理论与知识对于设计作品实施研究与分析,使其可以有着更高审美意义。

在开展艺术设计工作的时候,设计工作人员能够经过对于不一样艺术作品当中符号实施分析研究,而且对其实施有效的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号学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乌兰来源:<<艺术与设计>>
∙一、符号学的理论体系与发展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ie ,sem iotic 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法国和意大利为中心重新兴盛至欧洲各国,它的源头不外乎胡塞尔的现象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皮尔斯的实用主义。

如按理论形态也可分为:
其一,卡西尔哲学符号学(新康德主义,以及皮尔斯哲学符号学;
其二,索绪尔影响下的罗朗·巴尔特的语言结构主义符号学;再细分:一曰:以索绪尔说“语言学只是符号学一部分”,二曰:以巴尔特所言“符号学只是广义语言学的一部分”,这符号学是扩大意义的语言学,更准确地说“元语言学”理论;其三,前苏联学者劳特曼的历史符号学,正好是索绪尔共时研究的反对等等。

李幼蒸认为:“今日最为通行的一般符号学理论体系共有四家:美国皮尔斯理论系统,瑞士索绪尔理论系统,法国格雷马斯理论系统和意大利艾柯一般符号学。

”符号学作为一个跨越学科研究的方法的学科,当然少不了思想学术的革命性。

符号学在开始之初,主要研究的是语言特别是形式语言的符号问题,方法和对象都很单一,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符号这一概念与我们的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很奇妙的关系,因此当代的符号学研究逐渐向广义的符号学挺进,逐渐融入了逻辑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研究领域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作用和非凡的价值。

符号学学者J. 培特斯和M. 费胥都鲜明的提出符号的这一交叉性和独特作用,J. 培特斯说:“符号学既是一种批判的洞察力,又是一种方法论。

在这一种意义上,符号学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检验我们宇宙以及我们对宇宙理解的一种架构”。

M. 费胥说:“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一幅非常复杂但有详尽的概图,使我们能够从中确定任何一个涉及其它领域的高度专门化领域的位置,并迅速地告诉我们如何从这一领域转向另一领域,并且能够很有效的区别那些尚待开垦的领域和耕耘已久的领域各自特有的特征。

”我们生活中符号无处不在——语言、绘画、音乐、文字、文字背后包含的概念、甚至于各种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活动等涉及到人们传承交流知识的各种概念,都
是可以归到符号的范畴中,即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反映在人的精神世界中,都可能被符号化。

这世界要变成一个清晰的图景,就要被分割,被分析,而这种固定的分割就需要我们用符号来固定化,浓缩化,使得精神世界在符号的基础上不断构建,也使人类通过符号的所指来探索世界成为可能。

因此,对世界认识的简化与深化都离不开符号。

唯有符号,才使事物脱离它游移不定的表象而获得稳定的必然实质成为可能。

——假如我肚子饿了,而别人又能做饭,我怎样让别人知道呢?用语言符号告诉它,简单明了。

不用语言,做各种手势,则要费半天力气他才能懂。

像我们的文化,人类把几千几万年的知识,人类发展的过程经历,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古人结绳记事)记录下来,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文字符号,人才可能不断站在巨人的肩上,向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峰前进,人们才有可能在短短的时间里了解到人类以往的所有的
发展历程——技术发展、艺术发展、哲学发展、经济发展规律等具体的细节变化,从而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超越历史成为可能。

因此,符号的浓缩和指代性,符号的这种传播和交流性,符号的这种传承记载性成为我们研究各领域现状和未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参考数据。

二、景观设计单独定义“景观”是很困难的,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我所接触的“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 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 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根据王教授在中国建筑文化概论中提到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欧洲传教士讲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中国对“自然美”的重视,“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深深的影响了西方文化,出现了洛可可风格及英国中式园林,后逐渐发展成景观建筑学及后来的生态建筑学。

同样,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

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
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

我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 cape )和软景观(softscape。

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 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看看国外一些提供景观设施的商业站点,我惊叹于其分类之多、涉及内容之细致,使得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发挥余地。

三、符号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新世纪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科技为代表,人们的意识也呈现多元化了,从而更追求个性的表现。

景观设计面对时代的发展必须创新,设计要充分表达情感,在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共性笼罩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紧张而高速的工作使人们缺乏沟通,情感受到淡化,所以“常回家看看”就是这个时代呼唤情感的体现。

作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环境必须适应时代的这个特点。

今天,各种方盒子式建筑被认为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导致了环境的冷漠和乏味而受到批评。

对此用信息论有关原理来解释,就是环境符号系统所载有效信息太少。

鉴于此,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大声呼吁:“丰富建筑的内容,同时使建筑成为包括其他方面的多维艺术,甚至包括文字,使它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空间的工具。

”它主张以环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代替现代派提倡的简洁性;以语义的模棱两可和紧张感代替平铺直叙;以语义的多重性反对非此即彼的机会主义;要混杂而不要一目了然的统一。

斯特恩设计的“最好的”产品陈列室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立面上采用了许多传统的符号和构成形式,尤如古希腊神殿的立面图,以此暗示他要表达的主题立意:即把该建筑作为“消费主义的神殿”,反映商业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商业活动在今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但是隐喻的手法是复杂的、多重的,不经认真思考,人们难以马上从其表象领会到真正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作品,不
但比方盒子有思想深度,就是比单纯地追求像一艘帆船或者一只猛禽等具象的象征主义更耐人寻味,更富有哲理。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频繁,“词汇”和“语法”在发展中趋于统一的态势,但是一个民族由于自然条件、
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环境中总会有一些特有的符号和排列方式。

就像口语中的方言一样,设计者巧妙地注入这种“乡音”可以加强环境的历史连续感和乡土气息,增强环境语言的感染力。

日本现代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香川县政厅就是一个“新形式的传统语义”的典范。

该建筑虽采用的是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外部形式处理却采用露明椽头、梁头等传统符号,立面的横向分割使人自然联想到日本主塔的层层屋檐。

平面布局也吸收了方塔的优点,把交通和公共设施集中在平面核心(类似于古塔的塔心室),使他们所占面积最小,到达各层的交通路线最短。

从而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用现代结构技术形式反映传统地方风格的方法。

景观设计中,为了情感交流,为了营造艺术氛围,可以采取符号性手法进行设计。

符号在建筑领域中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它把建筑的构件、各种建筑风格都作为符号处理。

符号在景观设计中是否也发挥着一种艺术作用呢? 目前在景观设计中比较流行“场景化”风格,追求营造一种真实的环境,来表达某种艺术理念。

但是这种真实环境不可能是自然主义的照搬,不等于要把“黄山”或“石林”搬到某大楼的中庭中去。

真实是指艺术的真实,仍然是采用典型化的方法。

符号这种简化的形式正是非常适宜表达某种场景之真实的。

这是一种经济实用而有创造性的手段,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广州某繁华的街道上,有个狭窄的三角形地段,聪明的设计师在此设计了以海洋为主题的发廊。

门面设计为船舷一般,有扶手,挂上救生圈;室内设计如同舰船内部一样,窗户是圆形的舷窗;特别是采用白、蓝两种颜色,格调与主题都很统一。

在北京也有一家海洋饭店,大门采用山东海草铺就,室内灯具是渔民的帽子,墙上挂的是海带组成的装饰……这两种以海洋为主题的商业建筑,大量采用了各种与海有联系的符号,构造了大海的气氛。

在日益拥挤繁杂的都市环境中.这种设计显得十分宁静、博大、亲切、宜人。

符号的选用与创造,充分体现设计师艺术功底与素养。

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里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

符号的使用与创造一定要准确、要恰如其分.要与其他造型因素相统一并成整体。

符号的表现物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植物、石头、水……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能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变成视觉符号。

总之,景观设计是一个整体,符号化方法只是营造艺术氛围、表现设计思想的一种手段.它不是一种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