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桥梁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基础与原理(第二版)1第一章 景观设计概述

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 计学可分为两个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9
麦克哈格 认为:景观设计是多学科综合的,是用于资 源管理和土地规划利用的有力工具,他强调把人与自然 世界结合起来考虑规划设计问题。
西蒙兹 在《景观设计——环境规划手册》中提到: 景观研究是站在人类生存空间与视觉总体高度的研究。 他认为:改善环境不仅仅是纠正由于技术与城市的发展 带来的污染及其灾害,还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地不断演进。
18
皇家园林(北方)
19
古典园林(南方)
20
古典园林(南方)
21
古典园林(南方)
22
古典园林(南方)
23 留园内的小蓬莱
二、西方古典园林特点
•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形式美,布局对称、规则、 严谨,以大理石、花岗石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 与排行作为主要风格,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 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14
第二节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观设计的产生及发展
一 、中国传统园林美学特点
1.讲求意境美。从园林创作手法上来看,写意是对中国传统 园林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中国的古典园林不局限于对自然 景观的简单模仿,它的本质是从自然景观中加以提炼和抽象。 造园家要设计和经营的是景观和意境,这一点和中国传 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审 美境界。
10
刘滨谊 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面向户外环 境建设的学科,是一个集艺术、科学、工程技术于一体 的应用型专业。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故 涉及的学科专业极为广泛总和,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 林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 心理等。
园林景观培训:培养园林景观设计能力的培训资料

创新思维 设计成果
设计方法
设计师的独特设计思路 案例的实际效果展示
采用的设计工具和技术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三
01 案例一
介绍案例一的设计特点
02 案例二
探讨案例二的审美价值
03 案例三
分析案例三的设计手法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四
数字化设计
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园林设计 打造智能绿化系统
01
社会参与 04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实现社区共建共享
园林景观设计前 期调研
在实践中,前期调研工作尤为关键,包括 对设计场地的环境特点、运行状况、植被 组成等进行全面了解。这一步是设计过程 中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场地情况,才能 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设计
综合考虑 创新性
可持续性 核心设计
调研结果、设计要求等 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具有创新性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什么是园林景观 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自然和人工资源, 通过对园林植被、地形、水体等因素的合 理组合,创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空 间的过程。
考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形成合理、美观的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实施及管理
施工过程监督
严格把关施工质量 确保施工进度
01
质量检查
定期检查工程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02
设施维护 04
定期保养设施
03
延长景观设计的使用寿命
景观桥设计方案

景观桥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景观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景观桥不仅具有架设通行工具的功能,还能为城市增添独特的艺术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氛围。
本文将介绍一种景观桥设计方案,旨在为城市营造出更为美观和宜人的环境。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旨在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景观美学:桥梁的外观和形态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使行人能够享受到美的视觉体验。
•结构稳定:桥梁的结构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安全地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
•功能性:桥梁不仅要具备通行的功能,还应考虑到行人的休息和观赏需求,设置合理的休息区和观景平台。
3. 设计要点3.1 桥梁形态设计为了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本设计方案采用了流线型的弧形设计。
桥面呈现出流畅的曲线,既具有美感又利于行人的通行。
同时,桥梁两端的塔柱设计成曲线形状,与桥面相呼应,增加了整体的美观性。
3.2 桥面材质和颜色选择为了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桥面材质选择了透明玻璃和镜面不锈钢。
透明玻璃可以让行人在通行的同时欣赏到桥下的河流或景观,增加了观赏性。
而镜面不锈钢能够反射周围的景物,使桥面看起来更加宽敞明亮。
桥面的颜色选择了浅蓝色,与天空和水面相互映衬,使整座桥看起来清新而美丽。
3.3 休息区和观景平台设计为了满足行人的休息和观景需求,本设计方案在桥的中间设置了一个宽敞的休息区,供行人歇脚和休憩。
休息区的地面铺设了花岗岩砖,便于行人行走和清洁。
另外,在桥的两端设置了观景平台,供行人观赏河流和周围的景色。
观景平台上设置了一些座椅和绿化植物,增加观赏的舒适度和美感。
3.4 照明设计为了夜间行人的安全和夜景的观赏,本设计方案还设置了照明系统。
在桥面的两侧设置了一排LED灯,能够照亮整个桥面。
桥梁两端的塔柱上安装了柔和的夜景灯,照亮整座桥梁,使其在夜晚更加美丽璀璨。
4.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景观桥设计方案,通过流线型的弧形设计、透明玻璃和镜面不锈钢的材质选择、休息区和观景平台的设置以及照明系统的设计,为城市打造了一座既具有通行功能又美观舒适的景观桥。
《桥梁设计概述》课件

桥梁设计的分类
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和跨度, 桥梁设计可分为梁式桥、拱式 桥、悬索桥、斜拉桥等不同类
型。
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桥梁设计可分为公路桥、 铁路桥、城市立交桥、人行
桥等不同类型。
根据桥梁的设计阶段和深度, 桥梁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技 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不同类
型。
02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性化设计
以满足人们出行需求和安全、舒 适为首要目标,提高桥梁使用的 便捷性和舒适性。
智能化设计
将信息技术、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引入桥梁设计中,实现桥 梁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维护。
基础设计
根据基础类型,进行结构设计,包括基础底面、桩基和地下连续墙等部分的设计,确保 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施工方法
根据桥梁的形式、规模和地形条件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预制桥梁 段的拼装施工、顶推施工、旋转施工和 常规的浇筑施工等。
VS
施工设计
根据施工方法,进行施工设计,包括施工 流程、施工设备和施工组织等部分的设计 ,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桥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桥梁的跨度、荷载、 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 用性。
桥梁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桥梁设计是实现桥梁工程目标的关键 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通行、 运输和跨越障碍的需求,同时保障桥 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桥梁设计对于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程技术水平的重 要标志之一。
《桥梁设计概述》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
• 桥梁设计简介 •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 桥梁设计的主要内容 • 桥梁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 桥梁设计的未来发展
桥梁景观的设计

桥梁景观的设计桥梁景观的设计桥梁的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桥梁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文明发展的象征。
店铺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桥梁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阅读欣赏:1、桥梁景观设计的概念桥梁是用来跨越障碍物,保证线路通畅的人工构筑物。
从实用角度出发,桥梁设计师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桥梁使用功能,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年限内的坚固耐用,力求做到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在此基础上,尽量兼顾美学特点,将景观设计融于其中,做到桥梁整体与自然相融合,即景中有桥,桥中有景。
近几年,桥梁景观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桥梁设计中,这将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以及自然的状态。
桥梁景观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单位所制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难和要求、景观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及桥位周边环境的自然地理风貌特点、地形地质地物特点、人文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景观”既要有“景”又要有“观”,即既有景色又具有观赏性,在桥梁景观设计中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座桥就是一处景观,它处在自然环境之中,又要融于自然环境,才能使人造建筑物与自然统一协调,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
2、桥梁景观设计的基本方向2.1 设计方面景观设计并非单独存在的单元,是在众多条件之下的合理布局,刻意的'追求标新立异,可能会背离桥址处本来的风貌,使桥梁景观脱离了设计的初衷。
因此,要进行景观设计,还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已建成的具有景观价值的桥梁,并结合桥梁本身的结构特点来定义桥梁景观。
在桥梁使用功能基础上的美学设计应不降低结构承载能力、结构刚度、结构稳定性和结构使用寿命。
2.2 经济、实用性桥梁的建设主要是起到沟通的作用,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促进经济上的交流和发展,景观设计要在保证桥梁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力图达到桥梁功能、安全、经济和美学的协调与和谐。
《桥的研究》教案设计

《桥的研究》教案设计第一章:桥的概述1.1 桥的定义与分类1.2 桥的功能与重要性1.3 桥的历史发展简介第二章:桥的结构与设计2.1 桥的基本结构组成2.2 桥梁设计的考虑因素2.3 桥梁设计的常见类型与特点第三章:桥梁材料与构造3.1 桥梁主要材料的特点与选择3.2 桥梁的构造技术与工艺3.3 桥梁的耐久性与维护第四章:桥梁工程实例分析4.1 国内著名桥梁工程案例介绍4.2 国外著名桥梁工程案例介绍4.3 桥梁工程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第五章:桥梁与生态环境5.1 桥梁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2 生态桥梁的设计与建设5.3 桥梁与生态保护的案例分析第六章:桥梁的经济与规划6.1 桥梁建设的经济因素6.2 桥梁项目的规划与评估6.3 桥梁建设投资与成本控制第七章:桥梁设计与创新7.1 桥梁设计的创新技术7.2 现代桥梁设计的趋势与挑战7.3 创新桥梁案例分析第八章: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8.1 桥梁施工的基本流程8.2 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8.3 桥梁施工项目管理第九章:桥梁的安全性与检测9.1 桥梁安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9.2 桥梁结构检测的方法与技术9.3 桥梁安全评估与维护第十章:桥梁工程案例研究10.1 国内重大桥梁工程案例分析10.2 国外重大桥梁工程案例分析10.3 桥梁工程项目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十一章:桥梁美学与景观设计11.1 桥梁美学的基本原则11.2 桥梁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实践11.3 美学与功能性的结合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桥梁工程与城市发展12.1 桥梁工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2.2 城市桥梁规划与设计要点12.3 桥梁工程在城市中的综合应用第十三章:桥梁工程与自然灾害13.1 桥梁工程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13.2 桥梁工程的抗灾设计与建设13.3 自然灾害后的桥梁修复与重建第十四章:桥梁工程管理与维护14.1 桥梁工程的生命周期管理14.2 桥梁维护与检修的策略14.3 桥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15.1 新材料、新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15.2 智能化桥梁工程的发展方向15.3 桥梁工程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桥的研究》教案设计共包含十五个章节,全面覆盖了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设计、材料与构造、工程实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经济规划、技术创新、施工管理、安全性检测、美学设计、城市发展、自然灾害应对、工程管理与维护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

景观设计原理教案电子档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1.1 景观设计的定义1.2 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3 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1.4 景观设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景观设计的基本元素2.1 自然元素2.1.1 地形2.1.2 水体2.1.3 植被2.1.4 气候2.2 人工元素2.2.1 建筑2.2.2 设施2.2.3 铺装2.2.4 灯光2.3 人文元素2.3.1 历史文化2.3.2 社会文化2.3.3 艺术文化2.3.4 社区文化第三章:景观设计的原理与方法3.1 平衡与对比3.2 统一与变化3.3 比例与尺度3.4 视觉焦点与流动3.5 生态与可持续性第四章:景观设计的程序与步骤4.1 前期调研4.1.1 场地分析4.1.2 用户需求分析4.1.3 环境评估4.2 设计概念与发展4.2.1 设计理念的形成4.2.2 设计方案的展开4.2.3 设计元素的组合4.3 设计细化与表达4.3.1 平面布局4.3.2 立面设计4.3.3 细部设计4.3.4 图纸与文字说明4.4 设计实施与评估4.4.1 施工图设计4.4.2 施工管理4.4.3 项目评估与反馈第五章: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城市公园设计5.1.1 项目背景5.1.2 设计理念5.1.3 设计方案5.1.4 设计效果5.2 案例二:住宅区景观设计5.2.1 项目背景5.2.2 设计理念5.2.3 设计方案5.2.4 设计效果5.3 案例三:校园景观设计5.3.1 项目背景5.3.2 设计理念5.3.3 设计方案5.3.4 设计效果5.4 案例四: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5.4.1 项目背景5.4.2 设计理念5.4.3 设计方案5.4.4 设计效果5.5 案例五:生态恢复景观设计5.5.1 项目背景5.5.2 设计理念5.5.3 设计方案5.5.4 设计效果第六章:景观设计的材料与构造6.1 常见景观材料6.1.1 天然材料6.1.2 人造材料6.1.3 环保材料6.2 材料的选择与应用6.2.1 材料的特性与表现6.2.2 材料的耐久性与维护6.2.3 材料的成本与环保考虑6.3 景观构造技术与工艺6.3.1 地形营造6.3.2 水体处理6.3.3 植被配置6.3.4 设施与铺装安装第七章:景观设计的植物应用7.1 植物设计的基本原则7.1.1 植物的生态功能7.1.2 植物的美学价值7.1.3 植物的适应性与多样性7.2 常用景观植物种类7.2.1 乔木7.2.2 灌木7.2.3 草本植物7.2.4 水生植物7.3 植物配置技巧7.3.1 季节变化考虑7.3.2 色彩与形态搭配7.3.3 垂直与水平层次设计7.3.4 生态群落模拟第八章:景观设计的尺度与人体工程学8.1 景观设计的尺度概念8.1.1 空间感受与尺度划分8.1.2 景观构成元素的大小与比例8.1.3 尺度与使用者的关系8.2 人体工程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8.2.1 人体尺寸与空间设计8.2.2 设施与小品的人体工程学考虑8.2.3 视觉舒适度与视线的引导8.3 设计案例分析8.3.1 案例六:广场尺度设计8.3.2 案例七:座椅与休息区设计8.3.3 案例八:儿童游乐区设计8.3.4 案例九:无障碍设计第九章: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9.1 景观设计的数字化工具9.1.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9.1.2 地理信息系统(GIS)9.1.3 3D建模与渲染软件9.1.4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9.2 数字技术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9.2.1 概念草图与方案发展9.2.2 设计分析与模拟9.2.3 施工图绘制与文档编制9.2.4 项目管理与沟通9.3 案例分析9.3.1 案例十: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场地分析9.3.2 案例十一:3D建模与渲染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9.3.3 案例十二:GIS在大型公园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第十章:景观设计的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景观设计的伦理原则10.1.1 尊重自然与文化遗产10.1.2 公平与包容性设计10.1.3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10.1.4 透明性与公众参与10.2 社会责任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10.2.1 设计干预与社会发展10.2.2 社区参与与协作10.2.3 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10.2.4 项目评估与持续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景观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景观设计的概念及其在环境建设和城市规划中的核心作用是教学的基础。
《桥梁景观设计》课件

案例三:杭州湾跨海大桥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的一座杰出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 跨海大桥。该桥跨越杭州湾,连接浙江的宁波和嘉兴,全长 超过36公里。其独特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使得它成为桥梁工程 的一项壮举。
05 未来桥梁景观设计的趋势
高科技的应用
智能化设计
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和算 法,实现桥梁设计的自动 化和优化,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02 桥梁景观设计的历史与发 展
古代桥梁景观设计
总结词:简单实用
详细描述:古代的桥梁设计以简单实用为主,主要满足通行和交通的需要,很少 考虑景观效果。
近代桥梁景观设计
总结词
注重美学和艺术性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桥梁建造技术得到提升,近代桥梁景观设计开始注重美 学和艺术性,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建筑。
增强结构安全性
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增强 桥梁的结构安全性,提高 桥梁的使用寿命。
桥梁景观设计的原则
Hale Waihona Puke 功能性原则桥梁景观设计应满足交 通、安全等基本功能需
求。
美学性原则
桥梁景观设计应追求美 学效果,创造优美的视
觉形象。
生态环保原则
桥梁景观设计应注重环 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域文化原则
桥梁景观设计应体现地 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数字化模型
利用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技 术,构建数字化的桥梁模 型,方便设计师进行虚拟 设计和评估。
新型材料应用
探索和应用新型的建筑材 料,如碳纤维、纳米材料 等,提高桥梁的强度和耐 久性。
人文关怀的体现
文化元素的融合
生态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桥梁景观设计概述1.1桥梁景观设计的概念“景观”是指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景物。
分开来讲,景观是由“景”与“观” 两部分构成的,前者包含自然景色和人文景物,后者指人们所处位置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景物进行观赏的视点,景观是指在“观”的角度上,以审美的意识,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可视的手法,对人们生存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构造物进行论证和设计,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2000年修订本,商务印书馆)指出“景观”包括两种含义:其一,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其二,泛指可供观赏的景物。
也包括人造景物。
《辞海》(2000年2月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指出“,景观”包括四种含义:其一, 风光景色;其二,一般概念:泛指自然景色;其三,特定区域概念;其四,类型概念:类型单位的通称,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
如荒漠景观、草原景观等。
据此推理,“桥梁景观”系指以桥梁和桥位周边环境为“景观主体”或“景观载体”而创造的桥位人工风景。
这里,桥梁是某一具体桥梁工程的总称。
包括了该工程范围内的主桥、辅桥、引桥、立交桥、引道、接线、边坡等单位工程。
因此,桥梁景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是它与已建桥梁中出现的单体景点的基本区别。
总之,桥梁景观表现出桥梁设计的两个不同内容:桥梁本身及桥梁所处之环境。
1.2国内外景观桥梁设计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桥梁的结构技术、建筑材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简洁优化的结构设计,新型材料的使用使桥梁景观传递现代信息,体现科技精神。
城市中林立的钢结构、工业时代无处不在的影响,使得人们对于桥梁的审美也有所改变。
时代特征的凸显、与现代景观的协调是当代景桥设计的新价值所在。
图1-1是英国一座现代景桥,钢结构和玻璃的应用体现着现代审美标准。
图1-1英国某桥图1-2所示为VSB公司庭院景桥。
一座红色的巨大的爬虫般的的步行钢桥跨过绿篱花园,将线条明快、端庄的银行大楼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建立起联系。
钢桥上一侧的扶手刚好是座椅,在此小憩,可鸟瞰绿篱花园和周围的景致。
图1-2 VSB花园景桥在更多的突出自然风景环境的设计中,当代景桥也喜爱贴近自然的材料,大量的木板桥、木板通道随之出现。
(图1-3)我国当代景桥设计也反映出这种时代特色如江苏江阴市学政衙署遗址公园的设计根据时代的审美要求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造景观念,应用了众多的现代科技成果。
图1-3木桥园中的逸仙桥、荷叶桥、玉带河长廊都采用了钢结构和玻璃结构(图1-4), 将当代的文化和现代技术与场地文脉进行了有机结合。
设计师没有将已经倒掉的衙署建筑按照明清官式建筑进行恢复,成为没有人气仅供展览的“假古董”,而是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相结合将其更新成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满足市民娱乐和休闲生活的现代都市开放空间。
抛开景桥所具有的传统景桥的造景和使用功能不谈,现代景桥还具有以下两大功能与特点:图1-4玻璃桥1.2.1地块串联与游线组织之景桥作为线性的串联与游线的组织的手段,现代景桥更多的是解决地块的跨越问题与立体交通体系的构建。
在大尺度的景观区域中,多个景观元素是分散的,所以需要一定的统领路线, 将景观元素组织起来,引导人们的参观。
线性的串联与游线的组织在对于大尺度的景观空间的处理中十分重要,建立贯穿景区的游线和路径关系着游人对于空间景观的直接体验。
很多实例中都采取设置高架观景桥的方式,迅捷的引导人们参观游览,设计师通过控制观景桥的方向、视线转换设置景观点,减少了观者欣赏目标的盲目性。
同时高架观景桥也可以使人近距离接触高大的设施建筑和树木,产生俯视的视角。
德国的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北星公园、拉维莱特公园中都设置有高架的景观桥,与历史景观产生亲密的联系,也使大尺度的用地有了控制性因素,整合了全园的结构。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由建筑师屈米设计,通过建立120m*120 m的方格网,结合高架景观桥,有效的控制了场地的庞大尺度、串联起破碎散乱的景观。
(图1-5)高架景观桥也可以对需要保护的地域进行保护,避免游人的进入,如德国南舍讷贝格尔自然公园有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这个区域对公众是封闭的,禁止进入。
设计师在现状植被上空架设一条高0. 8m的中心步行道,为穿越自然保护区提供通道,也是参观这个区域的游览路线。
这条平直的钢结构格栅式步行道长约600m沿着编组场的铁路线铺设,并在步道节点部位重新安置了一个旧的转车台。
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场地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得到了保护,同时也使人们可以进入到景观区内,近距离的感受历史景观的固有魅力。
(图1—6)杜伊斯堡北风景公园也是通过高架步道的设置,有效的限定了游人观赏料仓花园和其它景观的特定视角和路径。
我国上海的徐家汇公园虽然公园的面积不大,同样以一条高架的观景桥和两条地面上的直线性游路统一了全园景观,体现出原来工业用地的特点(图1 —7)图1-7徐家汇公园景桥122基于城市陆域生态廊道连续作用的景桥桥梁原本在于沟通被河流阻隔的人类活动及保障人类的物质流通,在高 度重视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今天,桥梁的生命保护作用可作延伸.其生命保护 对象也不仅仅限于人,还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各类动植物。
桥梁应成为解决城市生 态廊道的生命流与城市的生活流之交叉矛盾的有力武器,并为城市生态实质性的 连续作出贡献。
有关桥梁在维护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方面的认识自 I960年代始发达国家曾 有不少研究与实践,出发点大多是因道路、高速公路或铁路在穿越自然保护地带 时导致其生境被切割并影响野生动物迁徙的问题;而桥梁则可为分离的保护地建 立联系亦即有生物通道作用。
具有连通国土意义的桥梁是“生物通道” (critter crossing)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称谓繁多,有“野生物桥梁” (wildlife bridge)。
“绿色桥梁” (gree nbridg©、“生物桥梁”(biobridge)及“生物立交”(wildlife cross ing) 等。
根据生物通行的方式与特点结合形式差异可归结出三种类型, 如图1 —8所示。
图1-8生物通道 (1)路上式生物通道(wildlife overcrosslng):—般位于被道路切断的山体处, 在道路上方设桥并将两侧山体连接为一体,桥面则模仿自然状况覆土种植。
路上 式生物通道的优点较路下式生物通道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具有符合更多物种 通行要求的尺度,可利用两侧密植灌木极大降低噪声干扰,另外还尊重了某些喜 爱登高而不愿钻洞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路上式生物通道也可在平原或岗地模仿山 坡自然起伏状设置,该类通道亦称生物天桥。
⑵路下式生物通道(wildlife undercrossing):道路建设时,根据动物活动轨迹 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桥梁,并使桥下陆地保持连通,生物可利用该连通空间进行交 流,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生物通道形式。
路下式生物通道其空间跨越的尺度应根 据不同的物种对象而有所区别,桥梁的跨幅一般以不小于 8m 为宜,且桥梁的结 构体布置应保证视觉贯通。
(3)涵洞式生物通道(wildlife culvert):某些小型爬行类或两栖类动物如乌龟、 青蛙等其对通行空间的要求不高,则可在道路下设置涵洞的方式作为生物通道。
涵管的尺度适当放大则成为桥涵。
:仁跖m 如in 道4,涵润式住物Illi 道1.3城市景观桥梁设计的分析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影响。
桥梁景观设计既要保持对功能、构造技术、形态美学、材料肌理研究的传统,还应针对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景观问题保持敏锐的跟踪,这样才能与朝气蓬勃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相适应。
桥梁景观设计是对桥梁的线形、造型、平面布局在满足功能、安全、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及美学方面的综合考虑和组织,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桥梁力学上的合理性、功能上的优越性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同时反映出不同地域、不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力图达到桥梁功能、安全、经济、美学的协调与和谐。
1.3.1安全安全可从结构安全、行车安全、通航安全、基础地质条件的安全与施工安全等几方面考虑。
结构安全主要是结构构件能否满足强度、稳定和耐久性以及抗风、抗震等方面的要求;作用行车安全主要通过桥面设施的布置来实现,如根据公路等级和车流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设置中央分隔带、分车带或护栏以保证行车安全;通航安全虽然有通航净空保证,但应注意是否有拖船组成的船队通过,另外桥下水流方向是否与桥梁垂直,如遇到这些情况均应适当加大桥梁跨径;基础的安全一方面应该满足规范中规定的基础埋深与河流的冲刷深度和冰冻深度的关系,另一方面应检查基础附近是否有裂缝、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存在,由此检查桥梁分孔是否合理;施工期间结构的安全也是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则要注意洪水、泥石流和咫风对桥梁施工的不利影响,一船要求在洪水来临之前桥墩的施工面要超出设计洪水位。
1.3.2适用适用主要包括结构要求、交通要求、管线搭载等方面。
结构要求一般不出现过大的变形及过宽的裂缝,影响正常使用;交通要求需要良好的线性以保证交通的畅通,桥面是否平顺影响交通的平顺,横断面的布置不仅要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还应该满足今后规划年限内的交通流量(包括行人通行),另外还包括桥底通航的顺畅,若为跨线桥时还需满足桥下的交通要求:桥梁底部要考虑综合利用,方便各种管线(水、电、气、通讯等)的搭载。
1.3.3经济评价一座桥的经济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造价、工期、养护维修费用以及产生的效益。
造价主要指当前桥梁建造的成本费用,这包括桥梁的布孔、起桥高度、桥长的选择、是否使用当地材料以及人工费、机具设备费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等;工期与造价有很大的关系,桥梁作为线路的一部分,早日交付运营,可以使国民经济早一天获益,否则损失就很难估算。
影响工期的因素较多,如资金的到位、基础工程量的大小、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养护与维修,以往人们忽视了除建造时桥梁的初始成本外,由于桥型不同、施工条件不同、可靠度存在差异等因素致使桥梁服役期间的巨大的维修加固费用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桥梁规定使用期限内经常维修费用的多少需要考虑;桥位还应考虑建在能缩短河道两岸的运距,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最大的效益,对于过桥收费的桥梁应能吸引更多的车辆通过,达到尽可能快地回收投资的目的。
这一阶段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要求,可预想两个桥型方案。
其次是桥梁的平面、立面、横断面的初步选择及优化,主要是根据安全、适用、经济等要求确定平面、立面、横断面,并结合桥梁造型法则对它们进行优化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是受桥址地形、地质,整体路线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要求桥梁的线型及桥头的引道要保持平顺,对于主、引桥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尤其是不同桥宽时,要务必使主、引桥车行道顺直,以保证车辆及大桥的安全:立面设计主要是桥梁的式样及孔跨布置、下部结构一般构造及基础形式等,不仅要进行不同桥式方案间的比较,而且往往要将同一桥式的不同的分跨布置进行比较以满足技术上的合理及美观的协调;横断面包括桥面布置、桥跨主要承重构件的横向布置及下部结构的横向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