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重点课件物理高考各个要点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总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总复习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2023:山东T4;
题是高考的热点.预计2025年高考题
2022:江苏T10;
出题可能性较大,有可能会结合体
2019:全国ⅡT18
育运动等实际情境进行考查.能量守
恒定律可能会结合弹簧模型以计算
题形式考查.
返回目录
第4讲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命题分析预测
功能关系在选择题中考查的频率比
2 570
车牵引力大小F2= =
2
2
N=285 N,从P到Q,小车匀速行驶,小车牵引力F2=f2+
mg sin 30°,解得f2=F2-mg sin 30°=285
1
N-50×10×
2
N=35 N;从P到Q,小车克服
摩擦力做的功Wf2=f2·PQ=35×20 J=700 J,故D正确.从P到Q,小车上升的高度h=
动能定理得mgh-μmgs cos θ=Ek-0,h=xtan

θ,s=
,解得Ek=mgx(tan
cos
θ-μ),木块
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设初动能为Ek0,根据动能定理得-μmg(x-x1)=Ek-Ek0,解得Ek=
Ek0-μmg(x-x1),B正确.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木块在斜面上时,Q=μmgs
2023:浙江6月T18;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2:河北T9;
2021:山东T18;
2019:江苏T8
较高,特别是功能关系中的图像问
题是高考的热点.预计2025年高考题
出题可能性较大,有可能会结合体
育运动等实际情境进行考查.能量守
恒定律可能会结合弹簧模型以计算
题形式考查.

202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2023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

题型四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问题特点
当某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从 临界 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能够“恰好出现”或“恰 问题 好不出现”。在问题描述中常用“刚好”“刚能”
“恰好”等语言叙述 极值 一般是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问 问题 题
2.突破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
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用二次函数、讨论分析、三角 解析法
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 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 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对点练1】 (2020·泰安市一轮检测)如图,小球C置于B物体 的光滑半球形凹槽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 态。现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B对A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C.B对A的压力不变
B.B对A的作用力逐渐变小
√D.C对B的压力不变
解析:对BC整体分析,受力情况为:重力mg、斜面A的支持力 N和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N=mgcos θ,f=mgsin θ,缓慢 减小木板的倾角θ,N增大,f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 的摩擦力逐渐减少,B对A的压力逐渐增大;根据平衡条件可知 A对B的作用力与B和C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A对B 的作用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对A的作用力不变,故 A、B、C错误; 由于半球形凹槽光滑,小球只受两个力:重力和支持力,由平 衡条件可知,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保持不变,则C对B的压 力也保持不变,故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3-2 光电效应 氢原子光谱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3-2 光电效应 氢原子光谱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2hν W B.U= - e e 5hν W D.U= - 2e e
C.U=2hν-W
【解析】 本题中,“当增大反向电压 U,使光电流恰 好减小到零时”,即为:从阴极 K 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 光电子,恰好不能到达阳极 A. 以从阴极 K 逸出的且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为研究对 1 2 象,由动能定理得:-Ue=0- mvm① 2 1 2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nhν= mvm+W(n=2,3,4„)② 2 nhν W 由①②式解得:U= - (n=2,3,4„) e e 故选项 B 正确.
图 13-2-2
【解析】
跃迁过程中可发生 4→3,4→2,4→1,3→2 ,
3→1,2→1 六种跃迁,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 6 种不同频 率的光, 从 n=3 跃迁到 n=1 所发出的光的光子能量为 12.09 eV,所以照射逸出功为 1.86 eV 的金属铯,金属铯表面所发 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hν-W0=10.23 eV
A.逸出功与 ν 有关 B.Ekm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当 ν<ν0 时,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 Ekm=hν-W、W=hν0,与 y =kx+b 相对应可知只有 D 项正确.
【答案】 D
氢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
1.氢原子的能级图 能级图如图 13-2-7 所示.
一群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
迁,能产生 3+2+1=6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 光子是从 n=4 的能级向 n=1 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答案】 6 1
A 组 双基题组 1.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 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B. 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发生光电效应的时间间隔将 增大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少 D.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2-3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固考基+抓细节+重落实)12-3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光的色散课件(含13高考、14模拟)

【解析】 (1)设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C,由折射定律 得 1 sin C= n 代入数据得 C=45° ⑤ ④
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 AB 边和 BC 边 的入射角均为 60° ,均发生全反射.设光线在 CD 边的入射角 为 α,折射角为 β,由几何关系得 α=30° ,小于临界角,光线 第一次射出棱镜是在 CD 边,由折射定律得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理解以下几点: (1)分析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及相应的临界现象. (2)找到光线从玻璃丝 AB 端传到另一端面所需的最长时 间,即光在侧壁上恰好发生重反射.
【解析】 (1)设光线在端面 AB 上 C 点(见右图)的入射角 为 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有 sin i=nsin r, ①
【迁移应用】 1.(2013· 山东高考 )如图 12 -3 - 12 所 示,ABCD 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 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 O 点垂直 AD 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n= 2, AB=BC=8 cm,OA=2 cm,∠OAB=60° .
图 12-3-12
(1)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2)第一次的出射点距 C________cm.
【答案】 C
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对折射率的理解 sin θ1 (1)公式 n= 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 sin θ2 介质射入真空,θ1 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 总 是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3)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 大的介质.
图 12-3-4
2.实验步骤 (1)如图 12-3-8 所示,把白纸铺在木板上.

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章末整合

高三物理总复习 第三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解析]
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 与钢性轻杆接触
处的形变立即消失,有 f1=mg,f2=mg,由于在撤去支托 物瞬间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发生改变, 此时弹簧对 B1 向上 的弹力大小和对 B2 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 mg, 因此有 F1=0, F2=2mg.故 B 正确. [答案] B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3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类问题 1.临界问题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当物体运动 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题 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往 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假设法或极限分析法,看物体 在不同的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找出临界点,求 出临界条件.
必考内容 第3章 章末整合
人 教 实 验 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
5.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 所示就是利用传送带将货物“搬运”到大卡车上的示意 图.已知传送带的 A、B 段长为 L1,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θ, B、C 段水平且长为 L2.现将货物轻放在传送带 A 端,货物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且 μ>tanθ.当货物到达传送 带水平部分的 C 点时, 恰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假设货 物经过 B 点瞬时速度大小不变,且不脱离传送带).求传送 带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人 教 实 验 版
必考内容
第3章
章末整合
高考物理总复习
[解析] 先求出临界状态时小球的加速度, 假设小球刚 要离开斜面,这时 FN=0,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故 Fsinθ =mg(竖直方向),Fcosθ=ma0(水平方向).
人 教 实 验 版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 (1)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设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1,运动时间为 t1;在水平面 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运动时间为 t2,则:
由 x=v0t+12at2 得: x1=12a1t12① x2=12a2t22② 由最大速度相等得:vm=a1t1=a2t2③ t1+t2=10 s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1)第1T、第2T、第3T……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 :xⅡ :xⅢ :… :xN= : : :… :(2n- 1).
(2)通过第1x、第2x、第3x……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为:
tⅠ :tⅡ :tⅢ :… :tN= :( 2 - 2 :… :( n- n-1).
:( 3 -
多维练透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内的位 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6 m,则汽车的加速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t′= 22t,故C、D正确.
答案:ACD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 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 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
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 ) A.v1 :v2 :v3= : :1 B.v1 :v2 :v3= : 2 : 3 C.t1 :t2 :t3= : 2 : 3 D.t1 :t2: t3=( 3- 2 :( 2- :1
A.x1 :x2= :3,v1 :v2= :2 B.x1 :x2= :3,v1 :v2= : 2 C.x1 :x2= :4,v1 :v2= :2 D.x1 :x2= :4,v1 :v2= : 2

高考物理每章节知识点

高考物理每章节知识点

高考物理每章节知识点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都要经历的一段重要时期,而物理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高考物理每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重点是力、运动和力的作用结果。

该章节主要包括牛顿定律、弹性碰撞、圆周运动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包括惯性、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守恒定律等原理。

第二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物体热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

在高考物理中,该章节重点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导、热平衡等内容。

学生需要理解温度、热量、热能传递和热平衡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热力学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的一门学科。

该章节主要包括光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基本原理,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能够运用光学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章:电学电学是研究电流、电荷和电磁现象的一门学科。

高考物理中,该章节重点包括电路基本知识、电荷守恒、静电场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第五章: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研究电磁现象和电磁波的一门学科。

该章节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电磁波的基本特性,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应用。

第六章:近代物理近代物理是研究原子、分子和粒子性质的一门学科。

高考物理中,该章节重点包括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光电效应、玻尔模型、半导体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量子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对高考物理每章节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物理学科是一个有机的、相互关联的学科体系。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培养对物理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并注意梳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物理知识结构。

此外,我的建议是,针对每个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科书、辅导书籍、课堂笔记等多种资料来深入学习和理解。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专题热点综合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专题热点综合课件

• 考向3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 • 4.[追及问题](多选)(2016年新课标Ⅰ卷)甲、乙两车在平直
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5.[v-t 图象及其物理意义](2014 年新课标Ⅱ卷)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
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v1+v2 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 【答案】A
【解析】根据 v-t 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 x 甲大于 汽车乙的位移 x 乙,选项 C 错误;根据 v=xt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 v 甲大于汽车乙 的平均速度 v 乙,选项 A 正确;汽车乙的位移 x 乙小于初速度为 v2、末速度为 v1 的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x,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1+2 v2,选项 B 错误;根据 v -t 图象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 选项 D 错误.
• 考向4 自由落体运动 • 6.[月球上落体运动](2016年浙江卷)宇航员在月球上离月球
表面高10 m处由静止释放一片羽毛,羽毛落到月球表面上 的时间大约是( )
• A.1.0 s
B.1.4 s
• C.3.5 s
D.12 s
• 【答案】C
【解析】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的16,月球表面附近物体下落可视 为只受重力作用,根据公式 h=12g 月t2 可知 t≈3.5 s,选项 C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