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重点简答

领导科学重点简答
领导科学重点简答

《领导科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就更严格了)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三)领导方式民主化(这要求集体内部权力分享,权责一致)

(四)领导方法科学化(科学化趋势是相对于传统经验领导而言的,1.遵循严格的程序,2.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二. 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

(1)现代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越来越迅速。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2)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3)现代社会分工发展与深化的结果。

(4)人类领导思想成果长期积累的结果,人类领导艺术长期凝练,提高和升华的产物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三. 领导科学在我国兴起条件。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在我国,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

四.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特点。★

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领导科学的范围:领导本质、观念、职能、体制,领导者素质、领导方法、艺术、作风,领导绩效考评等。

领导科学的特点:①综合性。②应用性。③社会历史性。

五. 学习领导科学的目的(意义)。

(1)学习领导科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2)学习领导科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3)学习领导科学,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4)学习领导科学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5)学习领导科学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六. 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①实证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七.领导的概念,属性、特征、基础,类型。

★领导概念:是领导科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和范畴。

领导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各个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领导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社会属性:领导活动受到社会制度,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简述领导的特征:

1. 领导认识的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

2. 领导实践的特征:①权威性。②依附性。③目标性。④组织性。⑤协调性。⑥超

脱性。⑦服务性。

★领导的基础:领导基础主要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综合影响力的要素:权力、品德、知识、才能。

★领导者的本质:在原始社会里,领导者具有原始普通成员的性质。在阶级社会中,领导者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是当权者、负责人和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简述领导者的特征:①拥有职权。②负有责任。③提供服务。④富于创新。⑤多重角色。

★简述领导者的作用: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①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③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被领导者的本质:在原始社会,被领导者是原始社会的主人。在阶级社会中,被领导者是被统治者、被压迫者。在社会主义社会,被领导者是社会的主人。

被领导者的特征:①服从性。②受动性。③对象性。④源泉性。⑤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

作用: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①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②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④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从性质上说,二者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信任的关系;

(2)相互促进的关系:

(3)相互支持的关系;

(4)相互转化的关系;

(5)相互监督的关系。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九. 简述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十.领导的一般职能。★

(一)引导。①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②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③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二)指挥。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命令是一种最常见的指挥方式。

(三)组织。组织就是按照目标合理地①设置机构,②建立体制,③分配权力,④使用人员;

(四)协调。领导协调一般有两种形式:①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②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协调的原则:①平等、公正、彼此尊重的原则;②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③行政目标一致的原则。

(五)监督。实施有效监督,第一位的是确立标准,其次是深入调查。

(六)教育。教育可以划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

十一. 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职能。领导者在进行决策工作时

还要注意借助“外脑”的作用。

(二)选才用人。领导者用人必须注意:①能级、能质对应。②优势定位。③结构优化。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活动的中心环节。

4.领导原则的概念: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

十二. 简述我国领导的总原则:★

(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中一条根本的思想路线和核心。

(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4)群众路线原则。群众路线原则要求各级领导:

①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的观点;

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观点;

③树立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

④树立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实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十三. 领导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原则。统一领导原则要求领导活动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为。为此,要解决两种关系:①集权和分权的关系。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二)分层领导原则。这就是要求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整体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

(四)权责一致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

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

★(五)民主公开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六)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

十四.领导者在科学决策中应注意哪些?

1.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

2.不仅要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

3.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相反,轻易地”一致”却可能造成假象.

4.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这是充分发挥”外脑”作用的主观条件.

5.要善于评价,可以说,评价能力是决策的基础.

第四章领导观念

十五.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认识或反映。

十六. 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

十七. 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十八.现代领导的基本观念。★

(1)政治观念。

政治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会集团和社会势力等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制度、政策、活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或意识。

(2)人本观念。

(3)权力观念

(4)法治观念。是人们对国家法律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问题形成的认识和态度。(5)市场经济观念。是指领导者对市场经济要有正确的、深刻的、全面的认识。

(6)改革创新观念。是指人们对改革创新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7)政绩观念。对领导干部或党政机关施政作为取得的成绩形成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十九.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

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6倡导人文关怀。

二十.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1.领导者的权力是领导者履行领导职责的基本条件。

2.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

3.领导者行使权力要遵循合理合法的原则,

4.领导者行使权力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

5.领导权力的行使过程需要监督。

二十一.现代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

(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③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

④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十届人大会二次会议,首次将“人权”概念引人宪法。

23.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①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②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③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

④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24.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①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②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

③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④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5.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施政积极成果。

②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

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

④明确怎样创造政绩。要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工作,为民办事。

第五章领导决策

26.决策的概念、特性和构成要素。★

领导决策就是领导就面临的问题所进行的目标确定、行动设计和方案选择的活动。

决策的基本特征:①针对性。②目的性。③实施性。④选择性。⑤优化性。

决策的构成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备选方案、决策环境、决策后果

27. 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特点:★

经验决策的特点:①这种决策方式一般说来是个人的决策活动;

②这种决策方式本质上讲是以决策者的经验为基础。

科学决策的特点:①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注意依靠各种智囊团组织。

②强调将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28.领导决策的分类:①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②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③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④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⑤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29. 简述领导决策的模式:★

(1)西蒙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提出“满意标准”的问题。

(2)渐进决策的模式: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提出来的。

(3)综合决策的模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埃泽奥尼提出。

30. 决策在领导工作中的地位:

①决策是领导者首要的基本职能。

②决策是贯穿领导过程始终的活动。

③决策是领导者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④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领导事业的成败。

领导的责任在于:①制定战略、②拟定规划、③确定政策、④组织管理、⑤使用干部。31.科学的决策的四个基本标准:★

(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

(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

(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出的代价要小。

(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第一、二条是是非标准,第三、四条是优劣标准。

32. 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

(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

(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

33. 科学决策的主要程序:★

(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是决策活动的起点,是决策过程的第一个步骤。

(2)集思广益,拟订方案。备择方案必须具有齐全性,还要求排斥性,一般要设计三至五个方案,或者更多。

(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的关键步骤。

(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34. 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在主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现原有决策有重大失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对原有决策目标或方案进行根本性修正的一种决策。

追踪决策包括四个方面的特征:①回溯分析。②非零起点。③双重优化。④心理效应。

35. 科学决策的方法:★

(1)德尔菲法。又称专家预测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

(2)头脑风暴法。它采用会议的形式,引导每个参加会议的人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思路,激发灵感,毫无顾忌地发表独立见解,并在短时间内从与会者中获得大量的观点。

(3)决策树法。

(4)试验决策法。

36.现代决策体制:★

现代决策体制由三大系统构成:①决策的中枢系统。②决策的信息系统。④决策的智囊系统。

37. 领导者抉择的方式:集体抉择和个人抉择两种方式。

对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

①时效性。②系统性。③民主性。④合法性。⑤灵活性。

38. 领导者与智囊团的关系:是“多谋”与“善断”的关系。

39. 领导者危机决策的基本要求。★

危机决策也称非常规决策。

要求:(1)快速果断。(2)高效准确。(3)非程序性。

领导者在危机决策中必须做到:①主动积极,镇定自若。

②迅速果断,协调合作。

③富有创意,灵活应变。

第六章领导用人

40.人才的特点:①创造性。②历史进步性。③社会性。④专业性。⑤相对性。

创造性是现代人才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人才的类型:①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

②发现型人才和再现型人才。

③组织型人才和操作型人才。

41. 选才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

(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

(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42.人才选拔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人才选拔原则: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人才选拔制度:

(1)选举制。(2)考选制。(3)荐选制。

43.人才使用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 人才使用基本原则:

(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

(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

(5)五湖四海、宽以容才的原则。

(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

(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二.人才使用基本制度:

(1)任免制度与培养制度。(2)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3)交流制度与回避制度。

(4)职务升降制度与辞职辞退制度。(5)任期制度与退休制度。

第七章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44.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与对象。

思想政治工作及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功能是对人们进行思想教育和有效的激励。

2. 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

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2)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理论教育。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发展中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用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

(2)政治教育。包括:①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②形势和任务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公民素质教育。包括:①理想教育;②道德教育;③法制教育。

4.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

疏导。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所谓引导,就是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疏通是引导的基础。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导这一方针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科学根据的。

5.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

(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6)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

(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6.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1)说理教育法。(2)情感交流法。(3)个别引导法。(4)心理咨询法。(5)榜样

示范法。(6)自我教育法

第八章领导体制

1.领导体制的基本内涵,特征。★

领导体制:社会组织为了实现领导职能,在领导权限划分基础上所进行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用以规范领导活动方式的制度体系。

特征:①根本性。②系统性。③规范性。④稳定性。

2. 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领导活动都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必要的权限划分,遵循特定的原则规范,这是任何社会和任何国家领导活动的共同特点。这就是领导体制的自然属性。

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基础、社会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不同,领导体制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这就是领导体制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反映领导体制的内容,是本质属性;自然属性体现领导体制的形式。

3.领导体制的基本内容:★

(1)领导组织的原则:①目标性原则。②统一性原则。③适应性原则。,@高效性原则。(2)领导组织结构:①直线式领导结构。这是一种传统的领导体制模式,是金字塔式的等级垂直领导结构。②职能式领导结构。③复合式领导结构。④矩阵式领导结构。⑤事业部式领导结构。

(3)领导的层次与幅度:在同一个组织系统中,领导层次和领导幅度成反比关系。领导幅度的宽窄与领导者的能力成正比。

(4)领导组织机构:现代领导组织机构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5)领导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和领导工作制度。

4. 领导体制的作用:★

(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

(2)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3)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5.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的自然集体领导体制。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个人“家长式”领导体制。

(3)资本主义社会分权制衡制,即资产阶级民主制。

6. 资产阶级民主制领导体制的主要特征:

(1)实行政党政治,通过政党竞选制实行政党轮流执政。

(2)实行议会制,议会由公民普选出来的代表组成,负责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大事。

(3)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但行政首长的权力,仅限于执行议会的决议,并受议会以及司法机关的约束。

(4)第四,实行“三权分立”制,三种权力相互平衡制约与协作。

(5)全国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自治结构。

7.领导体制的基本类型及各自优缺点。★

(1)集权制与分权制。

集权制优点:①权力集中,政令统一,标准一致;②容易做到令行禁止,便于集中力量做大事。

缺点是:①灵活性差,②难以充分调动下级积极性,③容易导致独断专行和官僚主义。

分权制的优点:①分级治事,分级负责,②有利于防止官僚主义。

分权制的缺点:①容易出现各自为政,滋生地方主义;②不利于团体协作精神的培养。(2)完整制与分离制。

完整制的优点;①权力集中,统一指挥;②便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③可以防止政出多门。

缺点:①容易导致权力过分集中包揽一切,②压抑下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分离制的优点:①容易导致各自为政;②容易产生机构重叠,影响整体效益。

★(3)“一长制”与委员会制:根据领导机关最高决策者人数的多少而划分。

“一长制”优点:①权力集中,责任明确,②行政效率较高。

缺点:①不能集思广益,②容易产生独断专行。

委员会制优点:①便于集思广益,②分工负责,发扬民主;③相互监督,避免个人专断。

缺点:①权力分散,②有时会议而不决、坐失良机,③容易出现无人负责。

凡属行政性、事务性、军事性、执行性、技术性、纪律性、突发性的领导活动,宜采用“一长制”;凡属立法性、政策性、协调性、顾问性、咨询性、规划性、综合性的领导活动,则宜采取委员会制。

(4)层级制与职能制。

层级制又称直线制,是指将一个领导机关在纵向上划分为若干层级,从最高权力中心到基层形成一个类似于金字塔式的领导指挥系统的领导体制。职能制,是指一个领导机关在横向上按业务性质的不同平行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辅助领导机关实施领导。

层级制的优点:①权力集中,指挥统一;②能够很快适应和胜任工作;③有利于培养综合平衡能力的“通才”。

缺点:①容易陷人事务主义;②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层级制的领导体制主要适合于领导关系简单、工作性质单一、任务目标明确的组织或部门。

职能制的优点:①分工精细,专业性强;②有利于提高领导者的专业化水平。

缺点:①分工过细,部门林立;②滋生本位主义,协调困难。

5.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6. 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

(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

(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

9. 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1)法治原则。

(2)公正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效率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10. 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1)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领导权限划分是领导体制的核心问题。

(2)党政关系的规范化。解决这个问题,应从“分”与“合”两个方面人手。

(3)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遵循“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4)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第九章领导者的素质

1.领导素质的内涵,特点。★

领导者素质就是与领导职务相适应的领导主体为履衙领导职能、发挥领导作用所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能力。

领导者素质的特点:(1)综合性。(2)动态性。(3)层次性。(4)自致性。

2. 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

(1)领导者素质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

(2)领导者素质是领导力的基础。

(3)领导者素质决定着领导绩效的高低。

(4)领导者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3.领导者的基本内容:★

(1)政治素质。①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②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③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

(2)法律素质。①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②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③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

(3)能力素质。①科学决策能力。②知人善任能力。③激励能力。④沟通能力。⑤创新能力。⑥危机管理能力。

(4)道德素质。①忠诚于国家和人民。②公正廉洁。③勤政尽职。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知识素质。①基础知识。指文化基础知识、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知识、现代科学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②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核心和主体部分。③辅助知识。

(6)身心素质。

身体素质是领导者素质的物质基础。

领导者的良好心理素质就是具有平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高雅的性格气质,以及清醒的认知能力、较高的心理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掌握提高和培养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

(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提高领导者个体素质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

(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领导者培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它永远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3)不断自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

(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5.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含义:各个领导成员素质要素的配置和组合方式。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征:(1)整体性。(2)相关性。(3)适应性。(4)稳定性。(5)目的性。

6. 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

(1)梯次的年龄结构。

(2)合理的知识结构。

(3)互补的能力结构。

(4)协调的气质结构。

7.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2)互补性原则。(3)精干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

8. 领导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途径:

(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

(2)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

(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

(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保障。

第十章领导方法

1.领导方法的含义、特征,重要意义,基本原则。

领导者为履行领导职能、达到领导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领导方法特征:(1)客观性。(2)动态性。(3)条件性。(4)目的性。(5)时效性。

2. 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1)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3. 运用领导方法的基本原则:★

(1)目的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具体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

4. 领导的思维方法: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的具体方法:

(1)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这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初级方法,也叫概念形成法。通

过比较、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2)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的方法。这是辩证逻辑思维的中级方法,也叫逻辑建构法。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演绎,往复多次,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科学结论。

(3)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称理论应用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途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就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全部程式,毛泽东把它概括为四个字:实事求是。

★(二)系统性思维方法的具体方法:

(1)整体性思维。(2)结构性思维。(3)动态性思维。

(三)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1)预见性。(2)长远性。(3)综合性。(4)全局性。

改善战略性思维方法的途径:

(1)要正确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本质联系,找出三者之间的发展规律。

(2)要正确处理预见中“出乎预料”的情况,完善预见能力。

★(四)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特征:(1)独特性。(2)求异性。(3)灵活性。(4)敏捷性。(5)突发性。(6)跳跃性。(7)综合性。(8)联动性。

创造性思维方法原理:

(1)陌生原理。(2)逆向原理。(3)聚焦原理。(4)综合原理。

创造性思维方法:(1)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感与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2)激发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头脑风暴法。(3)信息交合法。也称“魔球”。

5.基本领导方法的内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的方法:①典型调查。“解剖麻雀”。②抽样调查。③普遍调查。④民意测验。

领导科学简答题记忆类

领导科学记忆类简答题 1、为什么领导活动应该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1)领导活动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2)领导活动具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2、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1)决策工作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 3、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1)相互信任(2)相互促进(3)相互支持(4)相互转化(5)相互监督(的关系)。 4、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5、领导者的基本特征 (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6、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1)领导者是指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其次,起发动作用;再次,起统帅作用。(2)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基础作用;其一,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其二,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其三,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效能起决定作用。 7、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生产与选择领导的根本作用。(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8、领导实践的特征 (1)权威性。(2)超脱性。(3)依附性。(4)组织性。(5)目标性。(6)协调性。(7)服务性。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领导科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 A.领导活动 B.领导关系 C.领导者 D.领导环境 2.领导科学在我国建立于(C>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A>57 A.领导活动受到社会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制约 B.领导活动体现为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 C.领导活动体现为统一的意志和权威 D.领导活动是一切规模较大的群体活动所必需的 4.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是(B> A.主导领导活动、行使决策权力和被动追随领导者 B.选择或罢免领导者、服从或制约领导者、支持和监督领导者 C.参与领导会议、反映群众意见和支配领导资源 D.决定领导方式、组织群众活动和协调领导关系 5.领导职能是从事领导活动的基本(D> A.任务 B.保障 C.目标 D.前提 6.领导者的职务、权力和责任的对应性,称为(B> A.分层领导原则 B.权责一致原则 C.管理幅度原则 D.集中领导原则 7.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应该树立和强化的领导观念是(A> A.以人为本 B.以物为本 C.以事为本 D.以权为本 8.新时期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标准是(D> A.上级意志 B.发展速度 C.经济总量 D.群众满意度 9.决策是领导过程的中心环节。领导决策的实质是(C> A.谋划思路 B.制定方案 C.选择方案 D.论证方案 10.现代领导决策的重要特点是(D> A.经验支撑,精英主导 B.与既得利益集团博弈 C.决策与执行一体化 D.谋、断分离,外脑辅助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告诉我们(B> A.人才遍地都是 B.识别人才之难 C.领导者识才能力低 D.领导者错识人才难免 12.拿破仑曾说:“没有无用的士兵,只有无能的将军。”由此可见(C> A.领导用人很困难 B.士兵比将军更重要 C.士兵的价值取决于领导的发掘和使用 D.士兵都很优秀

四下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四下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 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3、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4、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所以当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5、用毛皮摩擦两个气球后,当两个气球靠近,会产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6、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就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7、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8、日常生活中的干电池电压为(1.5V),导线接进家里的照明电路电压为(220V),一般工业的三相电电压为(380V),高压电电压为(5500V)以上。一般情况下,电压达到(36V)以上就能致人死亡。 9、电池是一种便捷式(电源),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导线将它们直接连接起来,就会发生(短路),电池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发热),电池这时很容易(损坏)。 10、用干电池做电源的电路的电流方向都是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11、在一个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1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3、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前,先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光是否发光,确定检测器能否正常使用。正常后,再用两个检测头检测。14、检测电路故障时,先查(连接)是否正常,再用替换法换电池到电路检测器查(电池),最后(拆除电池)查各(电器元件)…… 15、常见的是导电的物体有(铜钥匙)、(铁丝)、(大地)等,常见的不导电的物体有(玻璃)、(塑料)、(橡皮)等。 16、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7、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人和大地都是(导体)。 18、(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它的必须由(导体)与(绝缘体)一同组成。 19、电池的电是(直流)电,发电厂输送出的电是(交流)电。 20、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

现代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现代领导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中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领导活动产生于( A )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根据毛泽东的概括,现代领导的基本职能是( B ) A.实施监督 B.出主意、用干部 C.思想政治工作 D.考评领导效能 3、构成现代领导学奠基之作的《君主论》的作者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马基雅弗利 D.洛克 4、认为天赋是一个人能否成为领导者的根本因素的理论是领导科学中的( D ) A.性格理论 B.行为方式理论

C.权变理论 D.超凡魅力理论 5、在整个领导活动中,构成其主体要素是( A )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客观环境 D、群体目标 6、《论权威》一文深刻阐述了领导意味着权威的思想。该文作者是( B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7、下列正确论述社会主义领导本质的判断是( B ) A、领导就是管理 B、领导就是服务 C、领导就是指挥 D、领导就是决策 8、在领导环境诸因素中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 A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军事因素 9、在领导属性中,具有“永恒性”的是领导的( C ) A、自然属性 B、历史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10、不同层次的领导者应具有不同素质要求,基层领导者最主要的技能应是( D ) A、判断技能 B、人事技能 C、学习技能 D、技术技能 11、领导者能够迅速作出选择、形成方案的能力是一种( C ) A.预见力 B.洞察力 C.决断力 D.应变力 12、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关键是( ) A.体制改革 B.加强个人修养 C.加强理论学习 D.勇于实践 13、在建立、配备、调整领导班子时,必须把放在首位。( A ) A、革命化 B、年轻化 C、专业化 D、知识化 14、在领导群体中常起到掌舵谋划作用的是( B ) A、老年干部 B、中年干部

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领导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邓小平论述了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即( ) A.领导就是管理 B.领导就是指挥 C.领导就是服务 D.领导就是组织 2.领导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关系是( ) A.领导科学就是管理科学 B.领导科学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并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 C.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是根本对立的 D.领导科学接近于硬科学,管理科学接近于软科学 3.“引导”作为领导的一般职能,其核心是( ) A.正确地提出任务 B.正确地规划目标 C.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 D.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实事求是”是我国领导工作的一条总原则,它要求各级领导者( ) A.为保护地方利益可以拒不执行上级正确的方针、政策 B.不顾当地情况贯彻落实上级正确的方针政策 C.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 贯彻执行 D.条件太差可以放弃发展 5.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观念,不正确的是( ) A.法治的对立面是人治 B.依法治国就是按上级领导的讲话治国 C.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D.依法治国要特别强调依法治“官” 6.领导者要敢于善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要有永不满足的态度,这属于现代领导的( ) A.竞争观念 B.信息观念 C.改革创新观念 D.效益观念 7.现代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所谓大局,最重要的是( ) A.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 B.改进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C.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学会妥协,搞好领导班子团结 8.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美国人( ) A.西蒙 B.林德布洛姆 C.埃泽奥尼 D.杜拉克 9.下列说法中属于经验决策的是( ) A.“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B.“谋”、“断”分工,“外脑”辅助 C.信息优先,科学预测 D.程序科学,方案优选 10.现代决策理论大师西蒙提出以“满意标准”代替“最优标准”作为选择方案的原则,这是

2012自考00320领导科学(2011版)重点要点精要串讲笔记

00320领导科学(2011版)笔记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其领导制度是禅让制,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领导制度是世袭制。 2、现代领导的发展趋势:①决策工作专门化;②领导主体集团化;③领导方式民主化(权力分享、权责一致是民主体制的根本特征。事业部制—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④领导方法科学化(①遵循严格的程序;②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每一时期的领导活动总是受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政治关系、科学文化水平三个因素的制约。 4、《领导科学基础》——第一部领导科学专著,标志着我国这门科学进入初创阶段。领导工作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的领导科学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后。 5、一切领导都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要受到一般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 6、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7、领导科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是领导,是领导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石。 8、领导过程四个基本要素:①领导者;②被领导者;③群体目标;④客观环境。这些要素所形成的基本矛盾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的主观指挥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9、领导科学的范围:①本质的理论;②观念的理论;③职能的理论;④体制的理论;⑤素质和修养的理论;⑥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⑦绩效考核的理论 综上所述,三个基本组成部分——①主体、②结构、③过程 10、领导的行为是受领导观念支配的,领导行为的主体是领导者。 11、领导的体制包括机构设置、权责划分,是实现领导的工具。 12、领导者的素质是发挥领导作用的基础。 13、达到领导目标的手段是领导方法。 14、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领导效能。 15、领导科学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6、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管理科学更多的接近软科学,领导科学更接近硬科学。 17、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①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②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③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④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1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根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①重视学习理论;②加强理论的应用)其他重要的方法:①实证方法(调查研究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1、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的.(3)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圆形,而精子呈蝌蚪形.这些遗 传信息决定着新生命的主要特征. 2、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受精卵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 (1)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66天或约九个月).(2)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自母体. (3)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4)在胚胎中,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之间有一层膜作为屏障.这个屏障使得胎儿和母体的的血液不必直接混合就能进行物质交 换.这样就能避免母体身上的一些病原体传染给胎儿. 6、人的生长时期 (1)人的一生大致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等.(2)婴儿出生后的前三年是人的第一次快速生长的时期.少年期的生长相对比较平缓.青春期是儿童逐渐成为成人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成年期,人的体重和身高开始逐渐停止增长, 各个器官巳发育成熟,人的体能也逐渐达到高峰状态,然后将开始逐 渐衰退直到进入老年期. 7、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1)外表变化:男性和女性除生殖器外,在外表上的不同变化就是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子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 志着。 (3)内脏功能日益完善。脑调节功能增强,大脑兴奋性增强,理解、分析

领导科学历年试卷简答题部分的答案整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人才选拔的制度。P126 1、选举制。是指通过群众投票表决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2、考选制。是指通过公开考试,根据成绩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3、荐选制。也称推荐选拔制,是通过推荐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 33.领导体制的作用。P156 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 2、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3、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体。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34.领导者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及改善途径。P193 特征:预见性、长远性、综合性、全局性。 改善途径:第一,要正确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本质联系,找出三者之间的发展规律。 第二,要正确处理预见中“出乎预料”的情况,完善预见能力。 35.正副职领导者合作的艺术。P215 34.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素质?P174 能力素质:1、科学决策能力;2、知人善任能力;3、激励能力;4、沟通能力;5、创新能力;6、危机管理能力。33.简述领导者基本素质的主要内容。P172-178 一、政治素质:1、具有崇高的政治思想;2、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3、理性的民主政治自觉。 二、法律素质:1、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2、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3、依法领导,注重职务守法。 三、能力素质:1、科学决策能力;2、知人善任能力;3、激励能力;4、沟通能力;5、创新能力;6危机管理能力。 四、道德素质:1、忠诚于国家和人民;2、公正廉洁;3、勤政尽职;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五、知识素质: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辅助知识。 六、身心素质: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1.简述领导原则的含义及其分类。P76 领导原则,就是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和法则。它是实现领导职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领导原理与理论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根据实际需要分为:总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三大类。 32.简述人才的基本特性。2.简述人才的特点。3.简述人才的特点。P120 人才的基本特性包括:1、创造性;2、历史进步性;3、社会性;4、专业性;5、相对性。 32.简述人才选拔原则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P124 所谓人才选拔原则,也可称为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或称为知人识人的原则,它是领导者考察识别人才的基本准则。在考察识别人才的过程中,这些原则起着指导领导者行动的作用。领导者只有坚持正确的考察识别人才的原则,才能正确地发现人才和选拔人才。 33.领导者选拔人才的原则。P124 1.人才选拔应遵循哪些原则? 2.人才选拔应遵循哪些原则? 现代人才选拔应遵循: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 (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34.简述中国社会主义领导方式的主要要求。P52 35.领导作风的含义和本质。35.简述领导作风的本质。P222-224 领导作风的含义: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言行,是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也是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的外在显现或流露。 领导作风的本质:归根到底领导作风的本质都是领导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共产党的党性原则和立党宗旨的体现,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世界观的重要体现。 1领导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228 1、领导者在对待群众方面,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诚心理解群众,真心帮助群众,热心服务群众,善于团结群众。 2、领导者在对待下属方面,要宽容友善,豁达大度;任人为贤,充分信任;公平待人,秉公办事;热情支持,无私帮助;用心培养,科学指导;严格要求,赏罚分明;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3、领导者在对待自己方面,要严于律己,谦虚谨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善如流,多谋善断;办事认真,勇于负责;以身作则,雷厉风行;永不满足,开拓创新。 35.现代领导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工作作风?

自考00320《领导科学》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00320领导科学 第一章绪论 1.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人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就有了。 2. 1) 2) 3) 4) 3. 4.里士 5. 6.现代领导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是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 7.领导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答】领导认识的特征:

2)超前性 3)综合性 4)创造性 5) 2. 3. 4. 5. 6. 1) 2) 3)提供服务 4)富于创新 5)多重角色 7.【简答】被领导者的特征: 1)服从性

3)对象性 4)源泉性 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 8. 1) 2) 3) 9. 1) 2) 3) 4) 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1.领导的一般职能 1)引导

正确地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2)指挥 指挥一般可采取命令、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3)组织 4) 5) 6) 2. 1) 2) 3) 3. 1) 2)事实就是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群众路线原则 4.领导的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 6) 1. 1) 2) i. ii. 2.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3.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 4.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 5.倡导人文关怀

3)权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的基本要求: 1.对权利内容的正确认识 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 4) i. 5)市场经济观念 6)改革创新观念 7)政绩观念 i.【论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领导科学 复习笔记

领导科学 1.领导特质理论包括哪几个方面? (1)亨利·法约尔的领导特质理论 (2)彼得·德鲁克的领导特质理论 (3)埃德温·吉赛利的领导特质理论 (4)美国管理协会的研究成果 (5)切斯特·巴纳德的领导特质理论 (6)威廉·鲍莫尔有效领导者的条件理论 2.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五项主要习惯? (1)善于处理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把认清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作为起点。 (2)注重贡献,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 (3)善于发现和用人之所长。 (4)能分清工作的主次,集中精力于少数主要的领域。 (5)能做有效的决策。 3.切斯特·巴纳德提出作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1)活力和忍耐力。 (2)当机立断。 (3)循循善诱。 (4)责任心。 (5)智力。 4.领导者的含义? 领导者就是在正式的社会组织中经过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 5.追随者的含义? 所谓追随者,是指在领导活动中与领导者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和(或)信仰取向,追求共同组织目标的人。 6.追随者的类型? (1)组织内的追随者与组织外的追随者(根据追随者所处活动环境的不同)。 (2)重要追随者和一般追随者(根据追随者在领导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不同)。 (3)信仰型追随者和利益型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目的的不同)。 (4)长期追随者和短期追随者(根据追随者追随领导者的时间长短的不同)。 7.领导环境的含义? 领导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客观存在,包括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各方面因素、条件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发展态势。 8.领导环境的特征? (1)客观性。 (2)复杂性。 (3)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不确定性。 (5)风险性。 (6)制约性。 (7)特定性。 9.领导体制的含义?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利划分以及实施领导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

科学考试重点

1.幼儿探究过程的特点:1.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最初关心的问题都和自然环境有关,是基本的科学问题 3.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 4.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5.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性:教育内容要生活化和具有生成性2.教育过程能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3.教育活动的结果要使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 4.教育价值的可持续性和多项性 5.教育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科学教育发展历程经历三个阶段:知识本位,智力和方法本位,人本位阶段。当前阶段:人本位阶段。 4.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1.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2.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3.获得内化的知识经验. 5.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引导发现式教学. 6.传授式教学与引导发现式教学的异同点:1.活动来源(根据成人思维,从知识点/教育内容出发;从幼儿兴趣/问题/需求和经验水平出发)2.活动目标(传递知识,实现短期目标;引导幼儿发现知识,实现长期目标)3.教育过程(外部建立,被动学习,成功率高,创造力受到压制;内部建立,主动学习,有助于幼儿认知建构过程)4.对幼儿的要求(达到同一标准;在原有水平上发展)5.反馈与评价(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直接评价,来自外部,单一指向操作;使幼儿从材料和认知内在建构逻辑的一致或冲突中接受反馈)6.幼儿获得的个性品质(培养了幼儿的依赖性,学习被动机械,没有自己的想法,关注教师的态度和喜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学习积极主动,有自己的想法,关注学习和探究本身) 7.活动材料(多是成品,缺少可创造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性;暗含教育的材料。有较大的可创造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性) 8.学习结果(知识是外部建构,现实的复制,缺乏经验,理解不充分;知识是时间和探索,年龄限制理解不充分经验不够,但乐于尝试) 9.幼儿的角色(乘客,路途平缓,方向在教师心中;司机,自己掌握一切)。7.教师的基本作用:1.选择适合于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2.提供结构好的材料3.不干涉,但给予必要帮助4.指出矛盾,引起进一步探究5.组织讨论,使幼儿向概念迈进。 8.教师提问的类型:1.陈述性提问2.比较性3.分类性4.选择性5.评价性6.开放性7.假设性 9.教师提问的原则:1.目标明确2.切合幼儿3.启发思考(高原式策略:多个孩子,尖峰式策略:一个孩子)。 10.扩展指导方式:直接与间接指导相结合。 11.关键经验的内容范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生物、材料及其性质、自然现象与天气、工具及设计技术。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1.顺应-生成途径(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2.预设-转化途径(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3.两种途径交织与转化。 13.教育探究活动的步骤及教师的指导策略:1.确定探究主题,提出问题--幼儿关注问题,进入探究的情境之中(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创设有价值又能吸引幼儿的情境)2.推测与讨论--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支持和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原有经验进行充分的猜测和假设,提出自己对观察和试验的想法和做法。教师要引导幼儿有根据的进行推论,而不是瞎猜乱想。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同伴间观点的相互碰撞,有时可以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一致的设想,最后形成预测并记录和表征)3.进行实验和观察--幼儿学习获得事实证据和实证材料(是不明显的关系直接化、提供类似的经验,使幼儿注意到事物的关系)4.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并把它们换成证据--幼儿学习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在不同的阶段,教师都要鼓励和指导幼儿用适宜的方式记录活动信息。在不同的形式,教师要指导幼儿把握好记录的时机和内容)(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全班记录)(描述性记录,用绘画的方式对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的描述;统计性记录,用各种表格的方式记录获得的信息)。 14.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核心概念):生命的多样性、生命体的特征、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赖。 15.自然角和种植园的基本特征:自然角里的动植物需要生动而有序的呈现、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要富有探究和发现、在自然角的探究中融入和渗透数学教育。 16.天气预报栏的记录方式和内容:小班:在布制的天气预报栏上,用生动形象的立体布制表制作报告 感受天气情况,给娃娃穿与天气相适宜的衣服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温度变化的感受;中班:用排值日和自愿报名等多种天气预报的组织方式,将天气情况、风力风向、温度情况登较为准确的记录呵在墙饰中报告出来,天气预报员清楚地向同伴介绍自己获得的天气信息和当天适宜的服装、适宜的户外活动;大班:在中班的基础上增加预报天气与实际天气的对比,观察与记录早晨、中午、晚上的温度与天气变化,可以在每个月份,季节结束时将获得的信息统计、绘制成图表,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获得的数据,回顾和讨论这个月、季天气变化的趋势,了解温度变化与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18.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力;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 19.材料的种类:1.根据性质划分:成品、半成品、自然材料;2.功能:主体材料、辅助材料、工具。 20.材料的呈现方式:开放式的呈现(科学发现区);主题或任务呈现;问题情境式呈现;分层呈现。 21.评价的目的:了解学习者(了解儿童的需求与初始想法;了解儿童的学习过程、进展与结果;给儿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改进教学(制订指导教学的计划;检测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是否适宜;监测教学方式与策略的适宜性与有效程度)。 22.多元评价的观念:从权威评判到平等对话、从结果评定到过程跟进、从测验评价到实作评价、从常模标准到差异性性评价。

国开(河南电大)行管专科《领导科学基础》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国开(河南电大)行管专科《领导科学基础》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排序版)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资料整理于2020年7月5日,适用于国开河南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用; 2.资料包含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国开河南电大期末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对于企业或组织,团队的作用有哪些?[补充资料] 答:(1)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组织业绩。 (2)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 (3)取长补短,应对多方挑战。 (4)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何谓领导沟通?领导沟通有哪些作用?[2019年7月试题] 答:(1)领导沟通是指领导活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既包括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也包括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2)沟通在领导工作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领导沟通是联系和协调各要素的凝聚剂; 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基本途径; 领导沟通是组织控制的有效保证。 简述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2019年1月试题] 答:(1)领导环境为领导活动的开展提供资源; (2)领导环境为领导关系的形成提供框架; (3)领导环境为领导成效的实现提供保障; (4)领导环境为领导者提供发展的舞台; (5)领导环境的变化促使领导变革的产生。 简述领导效能的含义及作用。[2019年1月试题] 答:领导效能是指领导活动及其构成要素自身所蕴藏的有效能力,以及这些有效功能在对领导活动发挥有利作用时所获取的有效成果或成效。 (1)领导效能是领导活动的起点和归宿; (2)领导效能是推动领导活动的动力; (3)领导效能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的重要尺度; (4)领导效能是考核领导者的客观依据。 领导变革包括哪些程序?[补充资料] 答:领导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程序,从环境扫描分析、信息的处理到形成变革方案、变革实施和反馈与控制,领导变革程序构成一个不断修正的循环系统。 (1)环境扫描和分析。 (2)信息的处理。 (3)形成领导变革方案。 (4)实施领导变革。 (5)领导变革的反馈与控制。 领导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程序,如何实现领导变革?[2019年1月试题] 答:(1)环境扫描和分析; (2)信息的处理; (3)形成领导变革方案; (4)实施领导变革; (5)领导变革的反馈与控制。 领导沟通渠道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有何优劣?[补充资料] 答:(一)正式沟通渠道网络主要包括链式网络、轮式网络和全通道式网络三种。 (1)链式网络严格遵循正式的领导命令系统,信息按高低层次逐级传递,信息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地交流。该渠道的最大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适用于领导结构庞大、实行分层授权控制的信息传 1

领导科学自考重点简答题汇总

领导科学自考重点简答题汇总

领导科学论述题 0320 1.简述现代化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1)决策工作专门化 (2)领导主体集团化 (3)领导方式民主化 (4)领导方法科学化 2.简述人的思想问题的主要内容? 答:人的思想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所谓思想认识问题是人们对其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即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致使人们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出现某种偏颇;所谓思想意识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它思想意识所存在的问题,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关,思想是存在的反映,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有关,而且往往是由实际问题所引起的。 3.试述领导活动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3)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被领导者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 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1)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立面。 (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作用。 (3)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4.作为领导制度体现形式的领导体制,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2)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制约着领导主题 (3)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 (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 (5)领导体制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命运 5.简述领导科学在中国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小学科学考试重点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大多数科学家公认的科学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为培养具有初步科学素养的世纪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奠定基础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我过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儿童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基本能力上,从而养成尊重事实、严谨求实、质疑创新的品质。 【】如何正确的看带科学 一、区分“实际问题”和“科学问题” 二、区分“真科学问题”和“假科学问题”。 三、区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 【】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的本质特点: 一、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依据 二、可重复行, 三、可积累性, 四、可证伪性 【】科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科学教育应该把培养孩子们正确的观察态度和技术作为教育目标的重点。 【】科学教的独特品格: 一、普遍主义 二、公有性, 三、无私性, 四、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五、合作精神与能力 【】简要概括科学的性质:学科是为了解释世界;科学依靠时政;科学强调可重复性;科学知识是相对真理;科学进步是渐变的过程;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性;科学代表一种社会传统和文化;科学思想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像;科学在技术发明中起到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合作;新知识必须要通过公开交流才可能得到认可。 【】年,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目前国际教育界对科学教育的普遍认识为一下三点: 一、进一步明确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目标 二、“探究”和“过程”等经过几十年的逐步发展起来的概念被确定为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三、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对科学教育的意义受到广泛重视。 【】近代科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是在、世纪。一般认为哥白尼是实证科学的奠基人,而伽利略是公认的近代科学的全面开拓者。伽利略通过将实验法和数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 【】美国在年提出了一个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计划“。【】科学教育改革的五个特征(樊琪): 一、科学教育的改革成为自上而下的行动 二、推出国家化和人性化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目标 三、科学教育内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 四、进行大规模的教材改革 五、大面积的进行教师职后培训或在岗培训。 【】我国最早的的识字课本是西汉时期的《急就章》 【】瑞士皮亚杰认为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具有:“泛灵论”和“人为论”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岁) 二、前运算阶段(岁左右) 三、具体运算阶段(、岁) 四、形成运算阶段(、—、岁) 【】维果斯基社会建构轮的基本观点: 一、儿童建构知识, 二、儿童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背景 三、学习引导发展 四、语言在心里成长中扮演着中心角色 【】年,美国学者波斯那提出了“概念转换”理论,认为儿童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 一、学生要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概念 二、学生对于新概念必须要有初步的了解 三、新概念必须是有点合理的 四、新概念必须是解释得通而且有预测力的。 【】概念转变研究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首先,教师在教学前要了解儿童的前概念 其次,教师应给予儿童展示其前概念的机会, 最后,科学教育应促进儿童的元认知和反思。 【】观察是从事任何一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为了解决一个科学问题或验证一个科学假设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仪器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变化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测量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特性的精确的描述,是精确描述事物某一特性的特殊的科学观察手段 【】实验是人为的把事物放在特定的条件下予以研究,观察它的自然变化和形成原因,已发现规律,探求合理的解释,是科学观察另一种比较高级的阶段。 【】观察的分类 对象划分:第一手的事物观察和第二手的模型,图形观察;观察目的划分:随意观察和指向观察; 主动程度划分:自发观察和教师指导下的观察,自发观察是培养的最高目标 手段划分:感官观察和工具观察 在观察教学中,主要有如下一些观察活动设计: 一、感官观察, 二、非视觉观察 三、近距离观察, 四、定量观察 五、连续观察,在一段时间内对事物的发展进行连续观察或有规律的间断的观察活动。从中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 六、反复观察,连续或间断的对事物进行反反复复的重复观察,意图在于检验现象客观性,发现规律,提高观察质量。 七、比较观察, 八、观察实验, 九、野外观察, 十、自我提问, 十一、命名游戏 十二、观察菜单 十三、模拟观察 【】观察的过程是多种心里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

《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

《领导科学》考前串讲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现代领导发的基本趋势。P42 (1)决策工作的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 2.试述为什么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P44 (1)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包含着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P46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4.简述领导科学的特点:P50(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 5.试述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P50 (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也不应该代替领导 科学这一具体学科。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研究领袖、权力等问题,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政治学 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导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的领导现象,研究对象更为专门。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派生出来的。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领导科学和党的建设学说有不少内容是想通的,但党建学说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 6.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P5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7.(结合我国现阶段情况,)试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P52(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P54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 (2)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同时,还须注重:①实证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述领导的特征:P58 (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 (2)实践特征:①权威性;②依附性;③目标性;④组织性;⑤协调性;⑥超脱性;⑦服务性。

自考《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领导科学》重点及复习要点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5题,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简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五、案例分析题(2题,共15分) 第一章绪论 1. 领导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领导活动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和社会分工。最初的领导活动在原始社会,并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原始平等、集体领导方式到个人专制、充满阶级剥削和压迫关系的领导方式,又到社会主义新的平等关系、集体领导的方式。 2. 现代领导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决策工作专门化(决策与执行都是统一在一起的,二者分离的标志是“事业部制”的产生,其实质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决策内部又有咨询与决策,即“谋”与“断”的分离。斯隆因此被誉为带来“组织革命”的“现代组织之父”。) (二)领导主体集团化(领导主体是由“硬专家”或“软专家”组成的集团,不再是一个人。) (三)领导方式民主化(“事业部制”及民间咨询机构的出现,也是民主制的发端和主要表现形式。民主化趋势的另一表现是监督的独立化。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必然要求法治化。) (四)领导方法科学化。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遵循严格的程序;二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3.把领导工作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原因? (1)领导工作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不仅需要一门科学,而且这种领导工作实践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 (3)领导工作之所以是一门科学,还由于它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进行总结和探索,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对领导工作实践的宝贵经验和丰富内容,认真总结和探索,并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就是领导科学。 4.领导科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领导活动的实践,是领导科学产生的土壤和源泉。在西方,领导活动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之后开始的。 (1)现代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带来了社会活动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活动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