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

由中央直接管辖;郡下设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 内容
直接任免
影响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_地__方__行__政__的基本模式
3.意义: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_中__央__政__府__,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 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项目
措施
统一文字,命令丞相李斯等人制定 文化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目的: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2.内容
__皇__帝__ 中
三公 央
__九__卿__
地
实行
方 __郡__县__制__
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始称“始皇帝”
_丞__相__(掌管行政)、_太__尉__(掌管军事)、_御__史__大__夫__(掌管监察)
分别掌管财政、宫廷等事务的一些官员
项目
措施
影响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派人开凿_灵__渠__
军事 疆域
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大将_蒙__恬__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 _临__洮__、东到辽东的长城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_南__海__
【易错易混】 1.公元前221年以前的“秦”指秦国,是东周的一个诸侯国;秦国先后攻灭六国,建立起全国 性统一王朝,后称为秦朝。 2.县制与郡县制虽然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但两者产生的时间不同,秦国商鞅变法推行县 制,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主题
序号
说明
提示:主题:A.政治制度 序号⑤说明:秦封泥上印有秦朝郡县地名,可以研究秦朝郡 县制度;序号⑦说明:阳陵虎符的一半由皇帝保管,可以研究秦朝的皇帝制度。 主题:B.经济发展 序号①说明:秦铜权可以研究秦统一度量衡的举措;序号②说明: 秦半两钱可以用来研究秦统一货币的情况。 主题:C.军事武器 序号③说明:兵马俑铜车马可以研究秦朝的战车战马和作战情况; 序号④说明:石铠甲可以研究秦朝士兵作战的装备。(任选1个主题回答即可)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战国策.秦策》
③策略: 远交近攻
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燕
赵
齐
秦韩
咸阳
魏
楚
一、秦灭六国
3.秦朝建立:
➢ 时间:公元前221年
➢ 建立者:秦王嬴政
西
➢ 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到
陇
)
西
一代帝王
注意区 别秦国 和秦朝
北抵长城
东 临 东 海
南濒南海
一、秦灭六国
知识梳理
观察春秋、战国、秦朝疆域版图的变化,说一说秦统一的意义。
用,影响深远。
制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地 方没有独立性。
毛泽东概括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秦政制”指什么?有何影响?
利: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统治 弊:集权易出现暴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背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只是政治上巩固统一。但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交流还极为不便,影响到国家政治统一的巩固。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
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
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固了国家统一。
郡(守) 地
方 机
县(令或长)
构
乡、里、亭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合作探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制度
标准 方式 权力
分封制
血缘关系为纽带 爵位封地世袭 高度自治权
郡县制
地域划分为基础 官员由皇帝任免 只有行政管理权
作用 意义
初期巩固西周统治, 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 统一。开创我国历代王朝 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目的
都是巩固统治
③策略: 远交近攻
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燕
赵
齐
秦韩
咸阳
魏
楚
一、秦灭六国
3.秦朝建立:
➢ 时间:公元前221年
➢ 建立者:秦王嬴政
西
➢ 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
到
陇
)
西
一代帝王
注意区 别秦国 和秦朝
北抵长城
东 临 东 海
南濒南海
一、秦灭六国
知识梳理
观察春秋、战国、秦朝疆域版图的变化,说一说秦统一的意义。
用,影响深远。
制地方,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地 方没有独立性。
毛泽东概括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秦政制”指什么?有何影响?
利: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统治 弊:集权易出现暴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背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只是政治上巩固统一。但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交流还极为不便,影响到国家政治统一的巩固。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
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多郡;郡下设县,郡县的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
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固了国家统一。
郡(守) 地
方 机
县(令或长)
构
乡、里、亭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合作探究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制度
标准 方式 权力
分封制
血缘关系为纽带 爵位封地世袭 高度自治权
郡县制
地域划分为基础 官员由皇帝任免 只有行政管理权
作用 意义
初期巩固西周统治, 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 统一。开创我国历代王朝 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目的
都是巩固统治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30张PPT)

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建国,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 下,近550年间,秦国历代君王励精图治(秦穆公春秋称霸、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图强),终于实现逆袭!!
【展示】
二、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 么好处?
答: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和措施,减 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二、中央集权; ①秦始皇;丞相;太尉;御史;皇帝; ②分封;郡县;郡守;郡下;县令;朝廷;地方行政;
三、①国家统一;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车辆;道 路;灵渠;万里长城;
②东海;陇西;长城;南海。
【合作】
一、阅读材料,思考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材料一:诸子百家在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大一统”。所有的 学派都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都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 这会让人心神不宁,必然导致天下混乱,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统一: 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统治,没有分裂和割据。
古埃及
两河流域
古印度
中国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能连绵不断?
“大一统”——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
“大一统”思想起源于春秋,诸子百家思想虽各有不同,但对于大 一统却有共识。
“大一统”的前提是地域上、政治上的“统一”,更包含国家在政 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
3、废分封制,立郡县制
秦 朝 疆 域 图从夏朝直至战国,东莞都未能正式建制。秦始皇统一中国
以后,派任嚣、赵佗率军攻打越族,统一了岭南地区,设置 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进行管辖,莞地属南海郡。
时间: 公元前221年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道路 6、开凿灵渠 7、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朝疆域
长城一带
陇
东
西
பைடு நூலகம்
海
南海
作业
1、从前230年秦王( )发动统一六国战争。() 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
2、秦朝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3、秦始皇派人开凿了(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4、秦长城西起( ),东到( ) 5、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
制度。这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6、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7、写出秦朝疆域四至。
1、嬴政;前221;咸阳;2、教材42页最后一小段;3、灵渠;4、 临洮;辽东;5、中央集权制度;……6、见笔记;7、东海;陇 西;长城一带;南海
一、秦灭六国
1、条件: (1)民心所向 (2)秦国实力雄厚 (3)秦王嬴政个人作用,雄才伟略 2、统一战争:前230---前221年 3、秦朝建立:前221年,都城咸阳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 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
2、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统领,分掌行政、军事、监 察事务。
3、地方上建立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 廷直接任免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统一货币,以秦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4、统一度量衡制度 5、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
秦朝疆域
长城一带
陇
东
西
பைடு நூலகம்
海
南海
作业
1、从前230年秦王( )发动统一六国战争。() 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
2、秦朝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3、秦始皇派人开凿了(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4、秦长城西起( ),东到( ) 5、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
制度。这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6、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 7、写出秦朝疆域四至。
1、嬴政;前221;咸阳;2、教材42页最后一小段;3、灵渠;4、 临洮;辽东;5、中央集权制度;……6、见笔记;7、东海;陇 西;长城一带;南海
一、秦灭六国
1、条件: (1)民心所向 (2)秦国实力雄厚 (3)秦王嬴政个人作用,雄才伟略 2、统一战争:前230---前221年 3、秦朝建立:前221年,都城咸阳 4、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 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
2、设立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统领,分掌行政、军事、监 察事务。
3、地方上建立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 廷直接任免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统一货币,以秦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
在全国流通 4、统一度量衡制度 5、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
秦的统一——说课课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太 尉
丞 相
御史大 夫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1、修筑驰道, 统一车轨
目的:更好地传达政令,控制
各地
影响:全国水路交通网的构筑,
成为统一国家坚实的基础。
2、统一文字
措施:小篆作为标
准文字,推行全国
影响:对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凝聚与巩固 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货币、度量衡
措施:
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 钱为标准样式,统一 全国的货币。
政 治 经 济
措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作用 巩固国家统 一 促进各地经 济交流和发 展 对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凝 聚与巩固产 生了深远影 响
文 化
统一文字
交
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更好地传达 政令,控制 各地 影响:全国
课堂巩固
【1】秦统一最重要的意义是( A ) A.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 人民的愿望 B.彻底摧毁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C.中国从此开始以统一为发展主流 D.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和发展生产
六 板书设计
秦灭六国,顺应时势 秦统一
秦 的 统 一
秦朝建立,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巩固国家统一
秦的统一
01
02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目 录
03 04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05
06
07
教学反思
一 说 教 材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秦的统一 是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一课在中国古 代史教学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 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16张PPT)pptx

军事防御体系建设
修筑长城
开疆拓土
屯田戍边
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北筑长城。
秦始皇发动过多次战争,如灭六国、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等,扩大了秦朝 的疆域。
秦始皇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的安全和稳 定,采取了屯田戍边的政策。在边疆 地区设立郡县,派遣军队驻扎,同时 鼓励内地人民迁移到边疆地区开垦荒 地、种植粮食。这一政策有效地增加 了边疆地区的人口和粮食储备,提高 了边疆地区的防御能力。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 的稳定和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秦朝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推动 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后世影响及启示意义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
影响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继 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 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对文化发展的推动
。
结构特点
秦始皇陵封土堆呈覆斗形,高 51.3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陵 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 ,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
长约6.3公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陵墓建设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 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 有的。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
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
兵马俑发现过程与考古价值
发现过程
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文化教育举措与影响
书同文
秦始皇命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 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 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焚书坑儒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 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 。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

战国七雄
社会变革与思想繁荣
分裂局面促进了社会变革和思想繁荣 ,百家争鸣,为秦朝统一奠定了思想 基础。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 立,相互攻伐,战争频繁。
秦国崛起及商鞅变法
秦国地理位置与优势
01
秦国位于西部,可以充分利用其地利优势和强大的兵力进行东
扩。
商鞅变法
02
商鞅在秦国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
壁画
秦朝壁画主要分布在宫殿、陵墓等建筑内,内容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主,色彩鲜艳 、构图严谨。壁画是秦朝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秦朝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
水平。
帛画
帛画是用丝织品作为绘画材料的一种艺术形式。秦朝帛画以人物、动物和植物为主要表 现对象,线条流畅、色彩柔和。帛画的发现为我们了解秦朝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
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通过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 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
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和奢侈浪费也 给后世留下了深刻教训,使得后 世的统治者更加注重仁政和节约
。
05
秦朝灭亡原因及教训总结
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严刑峻法
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使得百姓生活在恐惧 之中。
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九卿
分掌具体事务,如奉常掌 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 警卫,少府掌皇家财政等 。
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 地方权力,为秦朝的统治 奠定了基础。
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货币
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改 变了战国时期货币混乱的局面。
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精品

六
③ 咸 阳 为 都城
国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
意义 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目的 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④ 皇帝 ”,总揽全
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建 立 中 央 集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C. 秦灭六国的过程 D. 秦朝统一的意义
☞知识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D ) 3. (2023山东聊城·跨语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 海。”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人物,创立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皇帝制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秦统一中国中“统一”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4分)
半
两
钱
作 为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
施 经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
通;以秦制为基础,统 济的交流和发展
一⑩ 度量衡
领域
措施
巩
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
固
交通 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
统 一
道路;开凿⑪ 灵渠
措
派兵统一了岭南及东南
施 军事 沿海地区;北击匈奴,
修筑“⑫
【难题9解析】根据材料“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 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把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增强了国家认同,C项正确。
( A ) 10. (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 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 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