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123汇总

合集下载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简介

聚羧酸减水剂合成简介

四、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实验室合成工艺简述】
在配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滴液装置、以及回 流冷凝管的圆底烧瓶中,通过水浴加热的方法缓慢滴 加聚合单体溶液和引发剂溶液。反应温度可根据具体 的反应单体类型和引发剂种类酌情选择,一般可以选 择70~105℃作为反应温度。先加单体溶液,后加残余 的引发剂溶液,提温熟化。继续反应1-2h,降温至 50℃以下,中和到指定PH值范围,出料灌装。
谢谢
四、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建议使用方案】
1、建议用户在使用之前,通过自己的试验和复配技术来确 定该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条件。减水剂的一般掺量为胶凝材料 (一般指水泥)0.5 %—1.2 %。由于各地区水泥的差异性较大, 特别是某些工地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水泥或骨料甚至掺用其它的 材料,都需要使用者适当调整掺量已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 2、针对具体的水泥及配合比还应进一步通过应用试验验证, 才能最终确定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建议:使用时预先混合到计 量好的水中加入混凝土中,以保证混凝土在最短的时间里搅拌 均匀。 3、使用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同某些适用的缓凝剂、消泡剂、 引气剂及木钠等减水剂复合使用一达到使用效果。。
到质的飞跃。
四、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性能特点】
1、超高的减水率,可在低掺量时达到高减水率,达到最佳 掺量时可达到30%以上,为实际生产时提供了更多的强度富余 空间,同时生产易泵送的高强混凝土成为可能,如C100以上; 2、低掺量。折合成有效物实际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0.5%); 3、保坍性好。新拌混凝土状态保持性能优良,2小时内坍 落度基本无损失,特别适用于配制高性能与高强度泵送混凝土, 并且凝结时间满足正常工作需要; 4、超强的保水性能,使新拌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包 裹性,不易离析、泌水,混凝土流动性优良,同时具有良好的 匀质性和工作性;

浅谈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工艺

浅谈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工艺

浅谈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工艺近几十年来,我国的混凝土工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高效减水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型高效减水剂,其主要成分为聚羧酸盐或脂的聚合物,其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对水泥的适应性好,将是今后高效减水剂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研究开发新型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代表了高效减水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1、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聚羧酸系减水剂由于其优异性能而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

为了有效开发这一类型的减水剂,对其减水机理的研究非常重要。

减水剂分散减水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水化膜润滑作用。

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可使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溶剂化水膜。

水化膜的形成可破坏水泥颗粒的絮凝结构,释放包裹于其中的拌合水,使水泥颗粒充分分散,并提高了水泥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同时对水泥颗粒及骨料颗粒的相对运动具有润滑作用,所以在宏观上表现为新拌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和易性好。

1.2静电斥力作用。

水泥颗粒的稳定性主要由静电斥力和范德华引力的平衡来决定。

减水剂加入到新拌混凝土中,其中的负离子就会在水泥粒子的正电荷的作用下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扩散双电层的离子分布,使得水泥颗粒表面带上电性相同的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使水泥颗粒絮凝结构解体,颗粒相互分散,释放出包裹于絮团中的自由水,从而有效地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1.3空间位阻作用。

一般认为所有的离子聚合物都会引起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斥力两种作用力,聚羧酸类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虽然使水泥颗粒的负电位降低较小,静电斥力较小,但是由于其主链与水泥颗粒表面相连,支链则延伸进入液相形成较厚的聚合物分子吸附层,从而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斥力,所以在掺量较小的情况下便对水泥颗粒具有显著的分散作用。

1.4引气隔离“滚珠”作用。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工艺的研究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工艺的研究

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工艺的研究论文
本文旨在研究常温下合成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的工艺及其机理。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类多功能添加剂,是由氢氧化钠和乙二醛结晶盐反应制成,可以有效减少水分,抑制变质,提高物料的粘度和显著优化制程控制。

工艺实验采用样品回流和旋转烘箱的综合调控技术,使聚羧酸减水剂的降水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首先,将氢氧化钠和乙二醛按质量比1:1.2混合,在室温下迅
速搅拌均匀,再将该溶液中溶解度最高的聚羧酸和脂肪胺添加并搅拌,以使溶液完全混合,并形成聚羧酸减水剂的原料浆糊。

然后,将原料浆糊置入回流装置中,加热升温,使原料溶解,表面活性剂及有机酸随热量而分解,形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悬浮液。

之后,将悬浮液放入旋转烘箱中,调节温度和烘箱速度,使聚羧酸减水剂结晶反应完全结束,之后将聚羧酸减水剂细粉状粒子称量、收取,并定期进行粒径测定,确保聚羧酸减水剂粒径在规定范围内。

本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合成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采用样品回流和旋转烘箱的综合调控技术,可使聚羧酸减水剂的降水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该工艺可有效抑制变质,提高物料的粘度,优化制程控制,为合成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提供重要的依据。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反应浓度对聚羧酸系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水 剂所 具有 的分 散 性最 好 。出现 该结 果 的原 因在 于如 果 共聚
聚 合 反应 过程 中溶 液 的浓 度会 对 减水 剂相 对 分子 质量 与 单体 溶液 与 引发 剂溶液 一次 性投入 ,那 么活性 相对 比较大 的 甲
分子 结构 、单 体转化率 产生 重要 的影响 。而反 应浓 度则会 对聚 基 丙烯酸 受 引发剂 的影 响会 在较短 时 间内发生 自聚反 应 ,但是
用共 聚单体 溶液 与 引发 剂溶液 分别 滴加时 ,所 制 出的聚羧 酸 系
减水剂 的分散性 最好 。
参考文献 :
[1]易聪 华,黄 欣,张智,杨 东杰.聚 羧酸减 水 剂 的合成及 其 分 散 性能『J1.精 细化工.2011(07).
[2]苏瑜,庞浩,蒋冰艳,王斌,廖 兵.聚羧酸 系混凝 土减 水剂 的 研 究进 展及发 展趋势 .现代化工.201 1(04).
聚羧酸 系减水剂 的合 成及性 能研 究
张 建钢 (上 虞吉 龙化 学 建材 有 限公 司 ,浙 江 绍兴 312368)
专 高 譬 tl
摘 要 :本 次研 究 采 用 水 溶 液 聚 合 法 合 成 聚 羧 酸 系减 水 剂 ,
该 处主 要对共 聚单体 溶液 与 引发 剂溶液 一次 性投 入法 、共
酯 进 行混 合 ,根 据浓 度要 求调 配 成需 要的 水溶 液 ,再 把 引发 剂
调 配成 所需规 格的 水溶液 ,然 后把 甲基丙烯 酰基 磺酸钠 与适 量
蒸 馏水 相融 合 ,溶 解后 将其倒 入四 口烧瓶 内 ,再通 入氮气 ,启动
搅 拌 器 。等 到溶液 温度升 高到 85℃之后 ,分 别滴加 引发 剂水 溶

浅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复配技术综述

浅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复配技术综述

浅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复配技术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0 前言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早期开发的产品是以主链为甲基丙烯酸,侧链为羧酸基团和MPEG(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的聚酯型结构,目前多为主链为聚合丙烯酸和侧链为聚醚Allyl alcoholpolyethylene glycol 的聚醚型结构,聚羧酸减水剂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数量的亲水性长侧链及带有多样性强极性活性基团主链组成的特殊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

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在润湿环境下,其多个侧链支撑的向外伸展的梳齿结构为水泥粒子的进一步分散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排列效应,能使水泥分散能力和保持的时间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减水剂,从而满足混凝土施工流动性及其保持时间。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多样化使得此类产品的开发和发展更具有意义,工程师可以通过合成技术的“分子设计”方法,改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梳形结构、主链组成,适当变化侧链的密度与长度,在主链上引入改性基团调整或改变分子结构,而获得适用于不同需求的聚羧酸产品,实现产品的功能化和更佳的适应性。

聚羧酸减水剂产品除了母液合成技术中“分子设计”方法外,也通过添加缓凝剂、引气剂、消泡剂、增稠剂、抗泥剂等小料的方法,使其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材料和配合比的混凝土施工需要,最终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高效减水剂。

对于大中型的聚羧酸厂家,从聚羧酸合成技术入手研制混凝土所需要的优质聚羧酸减水剂、获得不同类型的功能型母液是必须的选择,对于复配为主的聚羧酸减水剂应用型小厂,应该能够掌握母液间的复配及辅助小料的物理性复配,由母液特点和小料的物理性复配来解决技术问题。

1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产品于2005 年前后陆续投放市场之后,经历了早期的APEG 聚醚类、酯类产品到甲基烯基聚醚的更新,目前,APEG 聚醚类、酯类产品几乎已退出了市场。

聚醚型羧酸减水剂

聚醚型羧酸减水剂

聚醚型羧酸减水剂简介聚醚型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

它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醚型羧酸减水剂的原理、性能以及应用。

原理聚醚型羧酸减水剂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聚氧乙烯和羧酸根基团组成。

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吸附作用:聚醚型羧酸减水剂中的羧酸根基团能够与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化学键,从而吸附在颗粒表面上。

这种吸附作用可以使颗粒表面带负电荷,产生静电斥力,从而阻碍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2.分散作用:聚醚型羧酸减水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可以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物理吸附层,使颗粒之间产生斥力,从而有效分散水泥颗粒。

这种分散作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黏稠度,提高流动性。

3.保水作用:聚醚型羧酸减水剂中的聚氧乙烯链能够与水分形成氢键结合,从而阻止水分的蒸发,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这种保水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使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泵性。

性能聚醚型羧酸减水剂具有以下主要性能:1.高效减水:聚醚型羧酸减水剂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在相同配合比下,使用聚醚型羧酸减水剂可以节约大量水泥,并达到相同强度要求。

2.增强强度:聚醚型羧酸减水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增强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通过优化水灰比和颗粒排列,聚醚型羧酸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达到更高的强度要求。

3.提高耐久性:聚醚型羧酸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收缩性,提高其耐久性。

它可以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渗入,延缓混凝土的老化过程,增加其使用寿命。

4.环保可持续:聚醚型羧酸减水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它可以与其他添加剂配合使用,并与混凝土材料完全兼容。

应用聚醚型羧酸减水剂在建筑工程中有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桥梁工程:在桥梁施工中,聚醚型羧酸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减少施工难度。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z H A N G Wa n f en g ( F u j i a n A c a d e m y o f B u i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 F u z h o u 3 5 0 0 2 5 )
Ab 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m a c r o mo l e c u l a r d e s i g n ,p o l y e a r b o x y l a t e s h i h —p g e r f o r ma n c e w a t e r —r e d u c i n g a g e n t w e e r s y n t h e s i z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m i x t u r e o f
t i a t o r r o l e o f t h e t wo t ig r g e ed r b y f r e e r a d i c a l c o p o l y me iz r a t i o n . T h e p a p e r s r e s e a r c h e d t h e p o l y me i r z a t i o n f a c t o r s o n he t i n f l u e n c e o f p o l y c a r b o x y l a t e s u p e r p l a s t i - e i z e r s y n t h e s i s ,a nd o p t i mi z e d c o n di t i o n s we r e d e t e mi r n e d b y a s e ie r s o f e x p e ime r n t s .T h e TW —P S h a s b e e n u s e d i n mu c h i mp o r t a n t e n g i n e e in r g o f HPC,

新型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研究

新型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研究

新型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对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合成工艺进行研究,选用4-羟丁基乙烯基醇为起始剂乙氧基化加成环氧乙烷,采用先合成VPEG-中间体,再合成高分子VPEG-2400聚醚单体,探讨了合成中间体的最佳条件,提升中间体性能。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VPEG一、引言近年来,国内聚醚大单体开发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仍以TPEG 和HPEG 为主。

TPEG 和HPEG 为代表的醚型聚醚单体,合成工艺简单,化学性质稳定,产品质量好,同时TPEG 和HPEG 的起始剂原料逐步国产化,价格大幅下降,使得TPEG 和HPEG 大单体逐渐成为聚羧酸减水剂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占聚羧酸类产品市场份额达到90%以上[1]。

VPEG 是一种用于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简称PCE) 的新型大单体,是以4 -羟丁基乙烯基醚为起始剂进行乙氧基化得到的大单体。

由VPEG 与丙烯酸、马来酸酐等不饱和羧酸共聚得到的PCE 称为VPEG 型PCE[2]。

较APEG、TPEG、HPEG有更高的聚合活性,可以得到侧链分布更均匀的梳型聚合物,合成的减水剂性能更为优异[3]。

本文针对市场需求,合成不同分子量的中间体,并通过不同分子量的中间体,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单体,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中间体及以不同分子量中间体合成不同分子量聚醚单体,以满足市场上对不同分子量聚醚单体的需求。

二、新型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单体中间体的制备中间体的制备: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加入4-羟丁基乙烯基醇(AB-50),环氧乙烷(EO),自制催化剂(ZD-16),反应温度105℃,反应压力0.4MPa,合成聚醚单体的中间体(VPEG-12中),探讨制备中间体过程中AB-50/EO的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对聚醚单体中间体的影响,选择最佳反应条件合成中间体(VPEG-中)。

三、结果与讨论3.1 AB-50/EO的质量比对中间体合成的影响固定温度为105 ℃,反应压力0.40MPa,催化剂(ZD-16)用量占AB-50和EO总质量的0.18%,AB-50/EO的质量比分别为1:4、1∶5、1∶6、1∶7、1∶8的条件下合成聚醚单体中间体,考察AB-50/EO的质量比对聚醚单体的中间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AB-50/EO的质量比分别为1:4、1:5、1:6、1:7、1:8时,中间体分子量分别为580、696、812、928、1046;双键保留率(%)分别为94.0、94.5、94.1、93.5、93.0;不饱和度为1.62、1.36、1.16、1.01、0.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郑立新(武汉科技大学城建学院,湖北武汉430065)摘要:采用烯丙基聚乙二醇(AEO)、马来酸酐、乙烯基磺酸钠为聚合单体,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一系列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当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质量比为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7%,反应温度为75~85℃时,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在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270mm。

分散性和分散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800~1200的AEO时,水泥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大;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350~500保持性受AEO分子量的影响,的AEO时,分散保持性较好。

浆体凝结时间随AEO分子量的增加而缩短,分子量越小,缓凝效果越好。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烯丙基聚乙醇;马来酸酐;聚醚;分散性;凝结时间中图分类号:TU528.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2X(2008)05-0048-03StudyonsynthesisprocessandperformanceofpolyetherkindpolyocarboxyacidwaterreducingagentZHENGLixin(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0,Hubei,China)Abstract:Aseriesofpolyetherkindpolyocarboxyacidwaterreducingagentissynthesizedtakingallylpolyethyleneglycol(AEO),maleicanhydride,sodiumvinylsulfonateasmonomerofpolymerizationbyaqueoussolutionfreeradicalpolymerization.Studyismadeoninfluenceofsynthesisprocessontheperformanceofwaterreducingagent.Theresultshowsthatwhenthemass(AEO)tomaleicanhydrideis3 ̄5,dosageofinitiatingagentis6% ̄7%ofmonomertotalmass,ratioofallylpolyethyleneglycolandreactiontemperatureis75 ̄85℃,theamountofsynthesizedpolyocarboxyacidwaterreducingagentis1%ofcementmass,thewhenfluidityofneatcementpastecanreachto270mm.AEOmolecularweightinfluencesthedispersivityandretentivity,molecularweightofgraftcopolymerizationis800 ̄1200ofAEO,thefluidityofneatcementpasteisrelativelygreat,andwhenmolecularweightofgraftcopolymerizationis350 ̄500ofAEO,retentivityisbetter.Thesettingtimeofpasteshortenswiththethesmallerthemolecularweight,thebettertheretardedsetting.increaseofAEOmolecularweight,allylpolyethyleneglycol(AEO);maleicanhydride;polyether;dispersivity;Keywords:polyocarboxyacidwaterreducingagent;settingtime聚羧酸减水剂以其优良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而成为未来减水剂发展的主要方向[1-3]。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的研究较多,合成工艺已日趋成熟[4-6]。

而对第6]二代聚羧酸系减水剂———丙烯基醚共聚物的研究较少[3,。

有研究表明,以烯丙醇聚醚、顺酐、苯乙烯、烯丙基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等为反应单体,采用本体或者自由基聚合方式,可合成出具有梳状分子结构的共聚物减水剂,该类减水剂与聚酯类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同样具有较好的分收稿日期:2007-11-05作者简介:郑立新,男,1966年生,湖北武汉人,讲师。

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早强效果。

本文选择不同分子量的烯丙基聚乙醇、马来酸酐、乙烯基磺酸钠为聚合单体,水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具有较好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的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并对该减水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

11.1实验原料烯丙基聚乙二醇(AEO-n)350,600,1000,2000:工业级;马来酸酐(MA):工业级;乙烯基磺酸钠(SVS):工业级。

水泥:华新P・O42.5。

1.2实验方法1.2.1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48・新型建筑材料2008.5郑立新: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A料:50%~70%的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单体混合溶液。

B料:1%~5%的引发剂。

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装置、滴液漏斗、氮气保护装置的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80~90℃,一边滴加A料,一边滴加B料,均匀滴加4~5h滴完,然后再均匀滴加单体乙烯基磺酸钠,2h滴完,保温3h,冷却,用NaOH中和pH值至7,得到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固含量20%)。

其分子结构如下:7%时,减水剂分子量分子偏向亲水性;当引发剂用量为6%~适中,亲水与亲油达到平衡,分散性能最好,其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最大。

2.2反应温度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引发剂的分解与温度有关,温度较低时,引发剂分解效率低,引发效率低,聚合自由基少;反之,引发剂分解速度快,可能引起局部过度聚合。

图2为反应温度对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1.2.2性能测试方法(1)水泥净浆流动度称取水泥300g,水87g,采用截锥圆模(Φ上=36mm,Φ下=64mm,h=60mm)测试掺减水剂的流动度。

减水剂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0%。

(2)凝结时间按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进行测试。

图2反应温度对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由图2可知,减水剂的反应温度为60~70℃时,随温度升高,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性缓慢增加;当温度超过70℃时,流动性随温度迅速增大;温度超过85℃后,流动性又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说明引发剂在60~70℃分解效率较低,产生的自由基少,聚合反应速度较慢,分子量偏大;当温度高于90℃时,引发剂分解效率较高,单体聚合速度过快,可能局部过度聚合,或者导致接枝链官能团基团分布不均匀。

因此,温度控制在75~85℃时,引发剂分解速度合适,减水剂分散效果最好。

2.3AEO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马来酸酐、烯丙基聚乙二醇是构成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份,两者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影响较大[7](见图3)。

22.1结果与讨论引发剂用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共聚物减水剂的分散能力还与分子量有直接关系。

减水剂为表面活性剂,存在亲水亲油的平衡。

分子量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减水剂失去亲水亲油平衡。

减水剂合成过程中,通过引发剂的用量来控制分子量。

相同条件下,引发剂用量越多,分子量越小,反之则分子量越大。

图1为引发剂用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规律(引发剂质量按单体质量的百分数计)。

图3图1引发剂用量对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AEO用量对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由图1可见,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

引发剂用量较少时,减水剂分子量和黏度较大,分子偏向亲油;引发剂用量较多时,减水剂分子量较小,减水剂由图3可见,随AEO用量的增加,共聚物减水剂分散性先增大后减小;当m(AEO)∶m(MA)为1~2、6~8时,减水剂的分散性很差;当m(AEO)∶m(MA)为3~5时,减水剂的分散性较好。

当马来酸酐用量较多,减水剂分子中存在大量的短侧NEWBUILDINGMATERIALS・49・郑立新:聚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链—COO-,而长侧链相对较少,空间位阻作用不能有效的发挥,分散性差;当烯丙基聚乙二醇用量过多时,体系中大分子较多,高密度接枝长侧链使聚合阻力较大,同时高密度长侧链的减水剂分子不易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所以分散性较差。

当m(AEO)∶m(MA)为3~5,长侧链与短侧链搭配合理时,分散性较好。

2.4AEO分子量对减水剂分散性的影响接枝共聚型聚羧酸减水剂主要依靠短侧链提供静电斥力及长侧链的空间位阻对水泥颗粒起到分散和分散保持作用。

亲水性极强的长侧链决定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

图4为AEO分子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

保护,水化层稳定性好,对水泥水化的抑制作用时间较长,水泥凝结时间相对延长。

反之,分子量越大,接枝链物质的量越少,水化层稳定性差,对颗粒的立体保护不稳定,水泥凝结时间相对较短。

3结论(1)当烯丙基聚乙二醇与马来酸酐质量比为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6%~7%时,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能最好。

(2)聚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75~85℃,引发剂分解速度合适,共聚物分散效果最好。

(3)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800~1200的AEO时,水泥净浆流动性较好,当接枝共聚分子量为350~500的AEO时,分散保持性较好。

(4)水泥浆体凝结时间随AEO分子量的增大而缩短,分子量越小,缓凝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1]李崇智,李永德,冯乃谦,等.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结构与性能图4AEO分子量对掺减水剂水泥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混凝土,2002(4):3-5.关系的试验研究[J],[2]李崇智,冯乃谦,王栋民,等.梳形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表征硅酸盐学报,2005(1):87-92.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计划出版[3]陈建奎.混凝土外加剂原理与应用[M].2版.北京:社,2004.王子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现状[4]刘俊元,[J].商品混凝土,2005(1):22-25.王劲松,马保国,等.新型聚羧酸类化学减水剂合成的几[5]廖国胜,2004(2):48-50.个关键问题研究探讨[J].国外建材科技,[6]廖国胜.聚丙烯酸系混凝土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D].武汉:武汉2003,5.理工大学,[7]何靖,庞浩,张先文,等.新型聚醚接枝聚羧酸型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9):44-47.由图4可知,随AEO分子量的增大,水泥净浆流动度先增大后减小,流动性损失逐渐增大;当分子量为800~1200时,浆体流动性达到最大;当分子量为350~500时,浆体流动性损失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