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研究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凝 土 组 分的 条件 下 ,改善 混凝 土 工作 性 ;() 给 2在
定 工 作 条件 下 ,减 少水灰 比 ,提 高 混凝 土 的强度
和 耐 久性 ;() 保证 混凝 土 浇注 性 能和 强度 的条 3在
件 下 ,减 少 水和 水泥 用 量 ,减 少徐 变、 干缩 、水
含 功 能性 官能 团的 活性单 体 与主链 接枝 共聚 得 到。
sr t r ndispe f u lnc e ed suse M s t o e sa pe r d i sud nd a lc ton w eepoi e out tuc u ea t ror a ew r ic sd. o, hepr blm p ae n t y a pp iai r ntd
根 据 主 链 上 设 计 的 大单 体 ( 分子 结 构 中 摩 尔 分 在 数 大 于 5 %) 构 单 元 的 不 同 ,一般 将 聚羧 酸 系 0 结 高效减 水 剂 分为聚 丙烯酸 盐 ( 或酯 ) 、聚 马来酸 类 ( ) 、聚 ( 酐 类 甲基 ) 丙烯 酸 ( ) 马来 酸 共 聚物 酯 和
唐蓉 萍 伍 家卫 杨 兴锴 郭亚玲
(- z - _ 州石 化职业 技术 学 院 ,甘 肃 兰州 7 0 6 ) 3 0 0
摘 要 :概 述 了聚羧 酸 系高 效 减 水 剂 的作 用 、 类 型 、 分 子 结 构 特 点 , 论 了聚 羧 酸 系减 水 剂 的 合 成 方 法 、作 用机 理 以 讨 及 分 子 结 构 与性 能 的 关 系研 究进 展 ,并 指 出 了其 研 究 与 实际应 用存 在 的 问题 。 关键 词 :聚羧 酸 系减 水 剂 ;合 成 ;结 构 与 性 能 ;作 用机 理
11 . 可聚 合单 体直 接共 聚法 及特 点 先 制备 具 有 聚合 活性 的大 单体 ,然 后将 一 定
浅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复配技术综述

浅谈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及复配技术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0 前言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早期开发的产品是以主链为甲基丙烯酸,侧链为羧酸基团和MPEG(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的聚酯型结构,目前多为主链为聚合丙烯酸和侧链为聚醚Allyl alcoholpolyethylene glycol 的聚醚型结构,聚羧酸减水剂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数量的亲水性长侧链及带有多样性强极性活性基团主链组成的特殊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
聚羧酸减水剂产品在润湿环境下,其多个侧链支撑的向外伸展的梳齿结构为水泥粒子的进一步分散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排列效应,能使水泥分散能力和保持的时间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减水剂,从而满足混凝土施工流动性及其保持时间。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多样化使得此类产品的开发和发展更具有意义,工程师可以通过合成技术的“分子设计”方法,改变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梳形结构、主链组成,适当变化侧链的密度与长度,在主链上引入改性基团调整或改变分子结构,而获得适用于不同需求的聚羧酸产品,实现产品的功能化和更佳的适应性。
聚羧酸减水剂产品除了母液合成技术中“分子设计”方法外,也通过添加缓凝剂、引气剂、消泡剂、增稠剂、抗泥剂等小料的方法,使其适应不同季节、不同材料和配合比的混凝土施工需要,最终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高效减水剂。
对于大中型的聚羧酸厂家,从聚羧酸合成技术入手研制混凝土所需要的优质聚羧酸减水剂、获得不同类型的功能型母液是必须的选择,对于复配为主的聚羧酸减水剂应用型小厂,应该能够掌握母液间的复配及辅助小料的物理性复配,由母液特点和小料的物理性复配来解决技术问题。
1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聚羧酸减水剂产品于2005 年前后陆续投放市场之后,经历了早期的APEG 聚醚类、酯类产品到甲基烯基聚醚的更新,目前,APEG 聚醚类、酯类产品几乎已退出了市场。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知识简介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知识简介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现状减水剂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外加剂,是新型建材支柱产业的重要产品之一。
高效减水剂不但大大提高了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施工工艺。
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效减水剂主要是萘系产品。
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我国混凝土(砼)技术和砼施工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能耗、节省水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应用而出现的高强砼、大流动性砼是砼发展史上继钢筋砼、预应力砼后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可以说减水剂的技术及其应用代表着一个国家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水平。
但是萘系减水剂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也暴露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例如,用它配制的砼坍落度损失影响十分明显,不可能有更高的减水率,其生产的主要原料——萘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来源受钢铁工业的制约,等等。
为此,国外积极研究和开发非萘系高效减水剂,以丰富的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以极高的减水串、极小的坍落度损失使萘系减水剂黯然失色,从而开创出减水剂技术和砼施工技术的新局面。
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发展起步较晚,其用量只占减水剂总用量的2%左右,但其在国内重特大工程中的应用正逐渐增多。
国外不少大的化学建材公司,如德固赛集团、格雷斯建材公司、马贝集团、西卡公司、富斯乐公司和花王公司等,纷纷将自己生产的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通过进口方式引进中国市场,对推动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少数厂家也开始生产、销售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
目前,我国正在制定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标准,相信会促进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聚羧酸已发展成为一种高效减水剂的新品种。
它具有强度高和耐热性、耐久性、耐候性好等优异性能。
其特点是在高温下坍落度损失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较低的温度下不需大幅度增加减水剂的加入量。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试验研究

2 结果 与讨论
21 外 光谱 分 析 .红
聚反应可以合成 出具有不同结构 的减水剂 ,以满足不 同的混 凝士 陛能要求 。本文在合成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 丙烯 酸酯大 单体的基础上 ,通过 自由基水溶液共聚合的方法合成 了聚羧 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 对产物 的结构进行 了红外光谱分析验证 , 用单因素试验法探讨 了最佳合成工艺。
匀。由图 3可知 , 当聚合温度保持在 7 ℃时 , 5 合成的减水剂分 子量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 从而发挥减水剂 的最佳分散性能。
2 聚 合浓 度对 减 水剂 性 能 的影 响 . 4
参考文献
[ 1 Haahy U t T Y aa ,t 1 d x r r e n[] ] ysi a ea . u s a a A mi ue o c me t . T . t f P
磺酸基的特征吸收。
P CA
1实验 部分
1 主要原料和仪器设备 . 1
甲氧基 聚乙二醇 ( P G , M E ) 甲基丙 烯酸 ( A , 酸单 体 M A)磺 (S , A )对甲苯磺酸 , 引发剂 , 对苯二酚及分子量调节剂 , 萘系高 效减水剂( D )氯化钠 , FN, 溴化钾 ( B , K r光谱纯 )炼石 PO4 . ; . 2 5
.
.
厂 , . ,
删 神 O 'o 5o 1o oo 6o o
将制备的酯化 大单体 、 甲基丙烯酸按 一定 比例混合 , 数 用
显恒流泵均匀滴加 到装有磺酸单体 的烧瓶 中,同时滴加引发 剂, 在一定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 , 反应完成后 , 用碱调节 p H为
6 7得到聚羧酸减水剂(c 。 ~, P A)
m 2 m, h后仍保持为 2 5 l, 2 n 表明水泥净浆流动度损失小。 m
酸醚比对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组成及性能影响

酸醚比对聚羧酸减水剂共聚物组成及性能影响夏亮亮;倪涛;刘昭洋;王进春【摘要】采用丙烯酸与醚类大单体TPEG-3000,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并通过GPC方法与水泥净浆及混凝土试验测试减水剂的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当酸醚比由3∶1增至8∶1时,减水剂的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而产物转化率受酸醚比的影响较小;当酸醚比为6∶1时,减水剂中锚固基团较多,吸附速率快,分散能力强,体系释放出较多的自由水,掺减水剂水泥水化速率较快,混凝土既具有较大的坍落度,也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期刊名称】《新型建筑材料》【年(卷),期】2017(044)00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酸醚比;共聚物组成;性能【作者】夏亮亮;倪涛;刘昭洋;王进春【作者单位】四川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00;四川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00;四川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00;四川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528.042.2聚羧酸类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保坍性优异及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同时聚羧酸类减水剂分子具有可设计性,因此发展潜力巨大[1]。
在合成聚羧酸类减水剂时,常用丙烯酸等小单体与醚类大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包含主链上—COO-等吸附基团及由醚键组成的长侧链。
吸附基团主要起锚固及静电斥力作用,长侧链醚键可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生成立体水化膜,进而产生空间位阻作用,减水剂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通过静电斥力与空间位阻作用分散水泥颗粒。
研究表明,酸醚比影响减水剂分子的结构密度、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而对减水剂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
本研究利用醚类大单体与丙烯酸类小单体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系列不同酸醚比的聚羧酸减水剂,并利用凝胶色谱仪(GPC)测试减水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反应转化率;同时,通过水泥净浆与混凝土试验,研究酸醚比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
首先,该文将介绍聚羧酸系减水剂的起源和基本特性,并讨论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方式及其优缺点。
其次,文中会介绍目前研究的有关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的有着见解及结论。
最后,本文将提出对未来研究及对本文的建议。
聚羧酸系减水剂是一种能够影响石膏水化反应的物质,具有改善水泥强度、改变水泥性状、提高水泥粘结力及低温性能等能力。
他们的主要结构包括聚羧酸、聚羧醛、有机硫酸盐等。
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能力低于传统的水泥减水剂,其强度提升效果较好。
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于建筑石膏,可以提高石膏的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石膏的耐久性。
此外,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能够改善石膏的流动性,改变石膏的结构,使其易于延展性能。
此外,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能够有效抑制石膏的热变形和热收缩,减少石膏的裂缝、孔洞和抗冻能力的出现。
目前,有关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的研究很少。
研究表明,当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应用于建筑石膏时,可以改善其强度、减低施工成本、提高耐久性及抗裂能力,从而实现绿色建筑及环保建设的目的。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更多的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及其在建筑
石膏中的应用,以深入理解不同类型的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和它们对建筑石膏的影响机制,以及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总之,本文针对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上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在建筑石膏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石膏的性能,减少施工成本,保证环保建筑及绿色建筑的实施。
聚羧酸减水剂

谢谢观看
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等工程建设的预制和现浇混凝 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特别适用于配制混凝土施工时间长,对混凝土坍落度保持要求高的工程,如核电工程。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掺量范围:一般情况下,折算20%含固量时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0.5~1.5%,推荐掺量为1.0%。
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
对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分子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分子中主链基团、侧链密度以及侧链长 度等。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位聚合接枝法、先聚合后功能化法和单体直接共聚法。
1、原位聚合接枝法
以聚醚作为不饱和单体聚合反应的介质,使主链聚合以及侧链的引入同时进行,工艺简单,而且所合成的减 水剂分子质量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种方法涉及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导致接枝率比较低, 已经逐渐被淘汰E14]。
优劣特点
优劣特点
在很多混凝土工程中,萘系等传统高效混凝土由于技术性能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在国内外 备受的新一代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由于真正做到了依据分散水泥作用机理设计有效的分子结构,具 有超分散型,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而不引起明显缓凝,低掺量下发挥较高的塑化效果,流动性保持性好、水 泥适应广分子构造上自由度大、合成技术多、高性能化的余地很大,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能降低混凝土收缩, 有害物质含量极低等技术性能特点,赋予了混凝土出色的施工和易性、良好的强度发展、优良的耐久性、聚羧酸 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性能优势及环保特点,符合现代化混凝土工程的需要。因此,聚羧酸系高性 能减水剂正逐渐成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首选外加剂。据报道,日本聚羧酸外加剂使用量已占所有高性能外加剂 产品总量的80%以上,北美和欧洲也占了50%以上。在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已成功应用仅在三峡大坝、苏通大桥、 田湾核电站、京沪高铁等国家大型水利、桥梁、核电、铁路工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浅析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大单体工艺技术

浅析聚羧酸减水剂聚醚大单体工艺技术摘要:聚羧酸减水剂是最新研发的、较为环保的减水剂之一,因此它受到了国内外多方关注,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课题。
目前该减水剂的生产主要用到TPEG大单体、HPEG大单体等。
本文就以减水剂生产工艺当中出现的大单体生产工艺技术为主进行探究。
关键词: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生产工艺混凝土是建筑施工当中经常用到的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的优劣与聚羧酸减水剂的关联较大。
聚羧酸减水剂凭借其强大的优势成为当今应用效果最佳的减水剂之一,它的作用范围较为普遍,如铁路、轨道等建筑施工中所用的混凝土中都有聚羧酸减水剂的身影,且使用规模较大。
对于聚羧酸减水剂而言,聚醚大单体是主要生产原料,因此国内外对其关注度普遍较高,已经发展成为减水剂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1聚醚大单体种类我国在生产合成聚羧酸减水剂时会主要用到聚醚大单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大单体的种类也愈发多种多样,最开始只使用MPEG,后来逐渐发展APEG、TPEG、HPEG以及最新的EPEG和GPEG,其中TPEGH和HPEG两种大单体目前应用最普遍。
利用聚乙二醇单甲醚进行减水剂的制作需要历经两个步骤,其一是聚合,其二是酯化,由于该大单体不能做到彻底酯化,如果制作出的成品存在该大单体残留物,对于减水剂的性能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产品质量会不受控制。
利用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合成减水剂只需要将原溶剂与之聚合便足矣。
但是该大单体存在一个缺陷,在聚合时表现出的活性较差,与上一种大单体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当前利用其制备减水剂的效果不太理想,产量逐年下滑。
TPEG、HPEG两者合成减水剂的效果非常不错,当前在我国市场上所占比例较大,这两种大单体除了聚合活性高的优势以外,减水率也较为不错,并且制作工艺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比较成熟。
2聚醚大单体生产工艺聚醚大单体从产生至今已有百年之久,在这段时期其工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相对而言较为成熟。
基于工艺特点我们对生产技术进行了相应改进,在改进过程中出现了传统搅拌工艺、喷雾式生产工艺以及环路喷射式生产工艺,三种工艺技术各有优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研究张鑫,王海宾,叶光锐,周南南摘要:通过与聚酯型聚羧酸系减水剂(LEX-9)进行性能比较,证明自制的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LEX-10)的性能与前者相当。
LEX-10生产工艺简单,可制备出浓度40%以上的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醚型;聚酯型;净浆流动度;混凝土性能中图分类号:TU528.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672(2009)05-0044-03Study of Performance of Polyether-Type Polycarboxylic Superplasticizer/Zhang Xin et al//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Sciences(Group)Co.,Ltd.Ab st ract:Compared with polyester-type polycarboxylic superplasticizer(LEX-9),the self-made polyether-type polycarboxylic superplasticizer(LEX-10)showed similar performance as with the former when applied to cement or concrete.Manufacture process of LEX-10was simple,could be used to prepare products with concentration over40%,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cherish a bright prospect for application.Key Words:polyester-type;polyether-type;uidity of cement paste;concrete performance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减水剂是混凝土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外加剂,其用量占外加剂总量的80%以上,是现代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减水剂的主要功能是在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拌合物的用水量,改善拌合物的流变性能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1-3]。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大部分属于聚酯型,该类减水剂具有减水率较高,保坍性能好,与水泥的适应性好等优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合成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不易直接生产出浓度40%以上的产品,酯化过程需要加入强腐蚀性酸(一般为浓硫酸)做为催化剂,容易对生产人员造成危害。
因此,开发新型聚羧酸系减水剂显得十分必要。
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其优势在于:①无酯化过程,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②原料的封端基团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通过一步法直接聚合;③可以生产出高浓度产品。
但该产品却存在许多不足,如低温贮存会出现析晶现象,减水率低,低掺量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性差等[4]。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合成出新型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
通过与聚酯型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比较,证明了性能与后者相当,同时解决了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存在的问题。
1试验部分1.1合成试验原料和试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马来酸酐,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醚(分子量1200、2000、2400),过硫酸铵,过硫酸钾,双氧水,去离子水等。
合成方法:按照分子设计的要求配制单体及引发剂水溶液。
在四口烧瓶中放置一定量的单体水溶液,升温至75~90℃,分别滴加单体及引发剂水溶液,滴加时间为l~4h,滴加完毕后保温1~2h。
反应完成后降温至60℃以下,加入液碱调整pH值。
1.2混凝土试验1.2.1原料(1)水泥及掺合料:水泥为上海联合水泥有限公司P.O42.5水泥,掺合料为宝钢Ⅰ型掺合料。
(2)减水剂: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LEX-9(聚酯型)和最新研制的LEX-10(聚醚型)。
(3)砂、石、水:混凝土试验用砂为中砂,细度模数2.7;混凝土试验碎石粒径为5~20mm;试验用水为一般饮用水。
水泥净浆及混凝土试验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研究张鑫1.2.245化学建材2009年第25卷第5期参照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测试水泥净浆流动度。
混凝土试验配比见表1所示。
表1混凝土配比(kg/m 3)注:掺量为胶凝材料1.0%。
2结果与讨论2.1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LEX-10匀质性指标表2LEX-10匀质性指标LEX-10是通过以去离子水为介质进行的非磺化自由基聚合制得聚羧酸系减水剂。
氯离子小于0.05%,含量很低,不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由于在生产中不使用甲醛,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2水泥净浆试验2.2.1LEX-10对水泥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测试参照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进行,水灰比0.29,比较LEX-10与LEX-9的净浆流动度。
图1减水剂不同掺量时的水泥净浆流动度从净浆流动度测试结果来看,很小的掺量改变就会导致净浆流动度的急剧变化,说明水泥的净浆流动度对减水剂的掺量比较敏感。
在相同掺量下,LEX-10与LEX-9的净浆流动度大小比较接近,意味着二者对水泥的分散能力也比较接近。
2.2.2水泥净浆经时流动度试验图20.8%掺量的减水剂对水泥的净浆流动度与时间关系试验方法及条件同2.2.1,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的0.8%,测试水泥浆体在30s 、1h 、2h 时的流动度。
由图可知,L X 的净浆流动度与L X 120140160180200220240260LE X-9L E X-100.8%掺量水泥净浆流动度/m m 30s 1h 2h相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LEX-10流动度略有增大,总体上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流动度。
2.2.3减水剂的反应物浓度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按照不同的反应物浓度分别合成相应的减水剂产品。
试验方法及条件同2.2.1,减水剂掺量为水泥的0.8%,测试水泥在30s 、1h 时净浆流动度。
表3反应物浓度对净浆流动度的影响反应物浓度为20%~30%时,对LEX-9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影响不大。
但当达到40%时,水泥的净浆流动度明显减少,说明减水剂分散能力和保持能力明显下降。
原因在于反应物总浓度越高,反应分子相互碰撞的几率就越大,聚合速率加快,影响最终产物的平均分子量,从而影响减水剂的性能。
对于LEX-10减水剂,随着浓度的增加,净浆流动度增大。
这是因为合成LEX-10的材料活性较低,需要提高浓度来加大转化率及反应程度。
比较这两种类型的减水剂,LEX-9浓度超过30%会影响产品的性能,而LEX-10可以做到40%浓度的产品,不会影响性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3混凝土性能试验2.3.1混凝土检测结果对比表4混凝土检测结果对比参照JG/T 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GB 6-《混凝土外加剂》、3-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0.600.801.00LE X-9LE X-10掺量%净浆流动度/m m 2E -10E -98071997JC 4746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0306090时间d收缩值(L EX -9L EX 102001《混凝土泵送剂》进行混凝土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对比LEX-9与LEX-10两种产品,二者的混凝土检测结果接近。
2.3.2新拌混凝土性能试验混凝土配合比如表1。
通过表5混凝土试验可以看出,相同掺量时,产品LEX-9与LEX-10出机时与1h 后的坍落度相同。
由于LEX-9比LEX-10有较低的引气性,因此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
表5新拌混凝土性能2.3.3混凝土收缩试验图3掺不同类型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从图3的结果可以看出,掺入LEX-10的混凝土收缩值低于掺入LEX-9的,说明掺入聚醚型聚羧酸减水剂LEX-10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开裂性能。
2.3.4混凝土电通量试验参照国际上通用的ASTM C1202直流电量法进行测试。
试验仪器采用清华大学的ASTM C1202电量法测试仪。
测量电压为直流恒电压60V ,时间为6h 。
表6混凝土电通量试验从表6中可以看出,LEX-9的28d 及56d 电通量平均值均低于LEX-10。
原因在于LEX-9更低的引气性,制备的混凝土含气量更低,混凝土更加致密,因此电通量也更低。
3结论(1)从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混凝土性能方面比较,LEX-10与LEX-9性能相当。
(2)LEX-10是通过一步法的生产工艺制备,具有工艺简单、反应周期短的特点,而且可以合成40%浓度的产品,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3)LEX-10产品质量稳定,成本降低,在混凝土的应用方面可以代替聚酯型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1]李崇智,冯乃谦,等.高性能减水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2):3-6.[2]姜玉,庞浩,廖兵,胡美龙.接枝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研制[J].化学建材,2006,(6).[3]郑忠,胡纪华.胶体稳定性[M].广州:广州科技出版社.[4]李崇智,李永德,等.聚醚基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与性能[J].新型建筑材料,2002,(8):55.收稿日期:2009-06-03作者简介:张鑫(1972—),男,硕士,工程师,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工作。
单位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联系电话:021-643908009。
电子邮件:zhxin1972@以上实验结果证明:阿拉伯树胶粉作为最常用的发泡剂稳泡剂,对此蛋白质型发泡剂依然起到很好的改性作用;而氯化镁、蔗糖作为新的泡沫改进剂也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考虑到此改性发泡剂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产生的效应会有差异,所以应用领域的效果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1]Samu el J.Lewis;Michael J.Szymansk i;Kristi D.thacker.Fo amed cemet composition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of use:US,0060354[P].[2]Savoly .Foaming agen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US,5714001[P].[3]Savo ly Arpad ,E lk o Dawnp.Fo aming ag en t compo sition an dprocess:CA,2081299[P].[4]高波,王群力,周孝德.混凝土发泡剂及泡沫稳定性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4,(1):13-16.[5]赵国玺,朱步瑶.表面活性剂作用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05.[6]龙立平,熊文高,李旺英.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的方法改进[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4,(6):55-56.收稿日期:2009-03-19基金项目:先进建筑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度培育基金项目(08zxxp07);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6ZS2102);四川省建设厅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持作者简介:刘佳奇,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单位地址:(621010)四川省绵阳市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 :jiaqi-liu1984@(上接第43页)聚醚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研究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