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体系结构知识点课件.
合集下载
第2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ppt课件全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人类智 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 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 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 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2 网络层
2.2.2 网络层关键技术 3. 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
(1)ZigBee (2)蓝牙 (3)Wi-Fi
2.3 应用层
2.3.1 应用层主要功能
应用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设备 等,这也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应用层根据用户 的需求可以面向各类行业实际应用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 台,并根据各种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1. 云计算 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 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 源池向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2.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它包 括一组服务,以便运行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的多个软件 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CD 6~10:BCDCC 11~15:D AAA 二、简答题 略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4.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 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 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建立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国防部ARPANET实验,标志计算机网 络的兴起。
数据传输过程
总结词
数据传输过程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源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数据包在网 络中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次 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网 络体系结构。
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局 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 线型、星型、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 线网、无线网。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它定义了数 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 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而链 路层对应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建立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国防部ARPANET实验,标志计算机网 络的兴起。
数据传输过程
总结词
数据传输过程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源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数据包在网 络中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次 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网 络体系结构。
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局 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 线型、星型、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 线网、无线网。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它定义了数 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 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而链 路层对应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03
计算机网络硬件
路由器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 络段,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路由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吞吐量、延迟、路由表容量等。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数据包转发、网络隔 离和网络安全等。
不同类型的路由器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规模,如企 业级路由器、骨干路由器等。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模型是一个实际的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各协议的工作方式和相互 关系。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处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传输层 使用TCP和UD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数据分 析和商业智能服务。
物联网技术
01
02
03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 传感设备采集物理世界的 信息,实现物与物、人与 物的智能互联。
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物联网技术具有远程监控 、实时性、智能化等特点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01
第一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02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初
03
特点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面向终端的,终端与中心计算机
间无独立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能力,通过中心计算机实现通信与数据
处理。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 服务器的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卡等。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磁盘I/O性能等。
《计算机网络复习》课件

IP地址与域名系统
总结词
IP地址和域名系统是互联网中用于标识和解析主机名的重要 机制,它们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上的资源。
详细描述
IP地址是互联网上每个主机的唯一标识,由32位二进制数字 组成,通常以点分十进制形式表示。域名系统则将主机名转 换为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更易于记忆的主机名来访问 互联网上的资源。
路由与交换原理
总结词
路由和交换是网络中实现数据包传输的关键技术,它们涉及数据包的转发、路径选择和流量控制等方 面。
详细描述
路由是指从一个网络节点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路径选择过程,而交换则是指数据包从一个输入端口转 发到输出端口的操作。路由和交换原理在网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到达 目的地。
《计算机网络复习》ppt课件
目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局域网技术 • 互联网应用与协议 • 网络安全与防护 • 网络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04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 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 置分散的、功能独立的 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 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 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 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虚拟专用网络(VPN)
01 02 03
虚拟专用网络概述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一种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建立加密 通道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远程用户访问公司内部 网络资源时,实现安全的连接和数据传输。VPN通常用于 远程办公、分支机构间通信等场景。
VPN的隧道协议
VPN使用隧道协议来封装和传输数据。常用的隧道协议有 PPTP、L2TP和IPSec等。这些协议能够确保数据在公共网 络上的安全传输,并提供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校 验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培训ppt课件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复杂度高、处理速度快 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处理流程
大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 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环节。
大数据应用场景
大数据应用场景包括商业智能、预测分析、社交 媒体分析、金融风控等。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对任何物品进行普遍感知和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识 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个网络。
07
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 与新技术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 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 SaaS)。
云计算优势
云计算具有弹性可扩展、高可用性、高可靠性、资源池化等优势。
无线局域网的适用场景
无线局域网适用于需要移动接入和灵活组网的场景,如企 业、学校和家庭等。
虚拟专用网络(VPN)
VPN概述
VPN的分类
VPN的安全性
VPN的应用场景
虚拟专用网络(VPN)是一种远 程访问技术,通过公共网络(如 Internet)建立加密通道,实现 远程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 VPN可以提供安全的远程接入、 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等服务。
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配置IP地址
为网络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以便 在网络中进行通信。
配置网络掩码
确定网络设备的子网范围,以便在同 一网络内的设备能够相互通信。
配置默认网关
为网络设备指定默认的路由器,以便 将数据包转发到其他网络。
《结构体系》课件

《结构体系》ppt课 件
目 录
• 结构体系概述 • 常见结构体系介绍 • 结构体系设计原则 • 结构体系优化建议 • 结构体系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结构体系概述
结构体系的定义
结构体系定义
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或工程中,由 基础、柱、梁、板等主要承重构 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系统。
结构体系的作用
筒体结构体系
优点
侧向刚度大,承载能力强。
缺点
空间相对较小,灵活性较低。
03
CATALOGUE
结构体系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结构安全
稳定性
确保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能 够承受各种作用力,不发生破坏、失 稳或过大变形。
分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因失稳 而导致的破坏。
耐久性
考虑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结构在规 定的使用年限内保持安全性和功能性 。
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
01
注重建筑的环境友好性,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等手段,
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趋势
02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
流趋势。
未来发展
03
绿色建筑将与智能化、高性能材料等技术相结合,推动结构体
系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点
空间大,灵活性高,侧向刚 度大。
缺点
设计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 虑框架和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
筒体结构体系
总结词
由多个垂直墙体组成的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
详细描述筒体结构体系通常由个垂直墙体组成,这些墙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筒体 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荷载等水平荷载。这种结构体系常用于高层 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类型。
目 录
• 结构体系概述 • 常见结构体系介绍 • 结构体系设计原则 • 结构体系优化建议 • 结构体系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结构体系概述
结构体系的定义
结构体系定义
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或工程中,由 基础、柱、梁、板等主要承重构 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系统。
结构体系的作用
筒体结构体系
优点
侧向刚度大,承载能力强。
缺点
空间相对较小,灵活性较低。
03
CATALOGUE
结构体系设计原则
安全性原则
结构安全
稳定性
确保结构在正常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能 够承受各种作用力,不发生破坏、失 稳或过大变形。
分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因失稳 而导致的破坏。
耐久性
考虑结构的使用寿命,确保结构在规 定的使用年限内保持安全性和功能性 。
绿色建筑的发展
绿色建筑
01
注重建筑的环境友好性,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等手段,
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趋势
02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
流趋势。
未来发展
03
绿色建筑将与智能化、高性能材料等技术相结合,推动结构体
系向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优点
空间大,灵活性高,侧向刚 度大。
缺点
设计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考 虑框架和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
筒体结构体系
总结词
由多个垂直墙体组成的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
详细描述筒体结构体系通常由个垂直墙体组成,这些墙体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筒体 结构体系具有较高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和风荷载等水平荷载。这种结构体系常用于高层 建筑、大型工业厂房和大型公共设施等建筑类型。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智能物联网工程培训课件

1.2物联网系统的生命周期
n 讨论
n 谈谈你对物联网系统声明周期的认识。
系统 维护
系统 评价
开发 请求
初步 调查
可行 性研
究
验收
运行维护
系统规划
审批
系统 转换
系统实施
系统分析
详细 调查
编程 调试
审查
系统设计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逻辑 设计
审查
1.3系统开发模型
n 开发模型是指物联网系统开发全部过程、 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n 智能模型
n 拥有一组工具(如数据查询、报表生成、数据处理、 屏幕定义、代码生成、高层图形功能及电子表格 等),每个工具都能使开发人员在高层次上定义软 件的某些特性,并把开发人员定义的这些软件自动 地生成为源代码。
n 这种方法需要四代语言(4GL)的支持。4GL不同于 三代语言,其主要特征是用户界面极端友好,即使 没有受过训练的非专业程序员,也能用它编写程序; 它是一种声明式、交互式和非过程性个 整体,以实现独立性很强的模块,使得用户只能见到对象的外特性, 而对象的内特性对用户是隐蔽的。
n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之间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n 多态性是对象根据所接收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一消息为不同的对
象接受时可产生完全不同的行动,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
何文档,软件的维护十分困难。
1.3系统开发模型
n 瀑布模型
n 1970年Winston Royce提出了著名的"瀑布模 型",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 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n 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 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 和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 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 布流水,逐级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