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杭州乡村振兴产业

杭州乡村振兴产业杭州市乡村振兴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流失,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乡村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杭州市不断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力度,不仅提升了农村的经济实力,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杭州市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通过引进优质的种植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优化农田布局,拓展农业种植业的规模和效益。
以杭州市的西湖龙井茶为例,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精细管理,大大提高了龙井茶的品质和产量,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茶商前来采购,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杭州市还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将农村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与现代休闲度假相结合,打造了一批特色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区。
例如,杭州市的雷峰夜景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该村通过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出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夜景游览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农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增长。
除此之外,杭州市还鼓励农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例如,杭州市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农民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把农产品加工成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利润空间,丰富了市场的产品供给。
杭州市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了收入,还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景观的改善。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旅游业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等方式,杭州市为乡村振兴探索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杭州市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政策扶持和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产业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摘要 :近年 来 ,杭 州 市萧 山区农 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龙 头企业不断壮 大、作 用明显 ;同时 , 1 也存在体制 不健 全、农产品科技含量 不高、储 存能力不强等亟待解 决的问题 。针 对 以上这些制约 因素 ,为加 快推进 萧山 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提 出了树立八个新 突破 的发展 思路 ,即在培育优 势 产业 、产 业 区域 布局 、农 产品精 深加 工、培 育龙头企 业、 完善 经营机 制 、科技创 新 、招 商 引 资、改进服务等方面都要 有新 突破 。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优势产业
二 、农 业产 业化亟待解决的 问题
目前 ,萧山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尚处于初 级阶段 ,全区农业 产业化发展存在水平 不高、效益不佳、把握市场 能力较 弱 ,以
及 受 资 金 、 技 术 、素 质 等 市 场 要 素 制 约 等 问题 。 1农 业 产 业 化 体 制 不 健 全 ,组 织 协 调 能 力较 弱 。 萧 山 区 农 .
市场 ,下连广大农 民,是农 民走 向市场 的依托 ,是真正 的市场 竞争 主体 ,扶 持龙头企 业就 是扶持农民 ,这也成 为当务 之急。
五是 在 完 善经 营机 制 上 耍 有 新 突 破 。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 既 是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又 是 农 业 运 行 机 制 的创 新 。 大 力推 行 “ 头 龙 + 地 + 户 ” 的 经 营模 式 , 建 立 各 经 营 主 体 的 利 益 共 同 体 , 基 农
杭州市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杭州市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作者:刘亚平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第05期[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第一产业的兴衰势必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培育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增效都是需要人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就杭州市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议。
[关键词]杭州市农村经济现状发展方向一、杭州市农村经济社会现状(一)杭州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概况杭州市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偏北部,是重点旅游风景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长江三角洲的第二大经济城市。
在农业发展方面来看,杭州市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地形格局十分适合农业种植,西部是山区,中部丘陵河谷相间,东部是平原,构成了三个阶梯的有利格局。
全市的耕地中面积是18.6万公顷,除此之外,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一年四季季节差异分明,但是气候温暖湿润,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杭州市农业的发展具有多重性。
杭州盛产各类的农产品,是全国著名的农作物高产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
自“九五”计划以来,杭州市的农业正按照“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新一轮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轨,已初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农业规模。
(二)杭州市农村经济的运行情况总体来说,由于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优势,加上今年上半年杭州市在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同时,继续加大发展农业的政策力度和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力度,综合农业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相对平稳发展,农村整体生活在小康的基础上继续稳步迈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杭州农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杭州农产品调研分析报告一、背景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杭州的农业发展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本文将对杭州的农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农产品市场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杭州农产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农产品品种杭州农产品市场涵盖了鲜活农产品、粮油副食品、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多个品种。
其中,水果蔬菜市场需求量较大,消费者对有机、绿色的产品越来越关注。
3. 渠道分布杭州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农贸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
农贸市场是传统的销售渠道,电商平台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机遇。
4. 价格变动农产品价格受供需关系、气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会出现季节性波动,但总体价格相对稳定。
三、农产品市场问题分析1. 产地信息不透明部分农产品的产地信息不明确,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产生了疑虑。
这给农产品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加强产地信息的公示和监管。
2.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部分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导致产品流通环节中出现损耗和浪费。
农产品产地、农贸市场、超市等环节应加强合作,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超标、兽药使用不规范等。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抽检和监测。
4. 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给市场稳定带来一定困扰。
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预警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
四、农产品市场发展建议1. 加强产地管理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的管理和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提供给消费者可追溯的产品信息。
2. 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减少损耗和浪费。
杭州市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市 , 设新天堂” 建 的新 一 轮 发展 思 路 。 以农 业 增 效 、 民 增 收 、 村 稳 定 农 农 为 目标 , 以调 整产 业 结 构 为 主线 , 城 郊 型 农 业 向都 市 型农 业 转轨 , 从 已 初 步形 成 具有 时代 特 征 的 现代 化 农 业 规模 。
与 此 同 时 , 州 市 的农
由于整体的农业生产受 自然资源的影 响和市场因素的制约较大 。 再加
上 农 业 产业 化 和农 民组 织 化程 度还 不 高 . 村 经 济 的 发 展 还存 在 着 很 农
多问题。
( ) 州 市农 村 经济 的运 行 情 况 二 杭
总体来说 , 由于 具 有 良好 的 农 业 发 展 优 势 , 上 今 年 上 半 年 杭 州 加
市在 充 分 利用 政 府 提供 的农 业 增 效 、 民 增 收 目标 的各 项 惠农 政 策 的 农 同 时 .继 续 加 大 发 展 农 业 的 政 策 力 度 和城 乡 经济 社 会 的统 筹 发 展 力
机会 , 但是 同 时也 会 增 大农 业 生 产 的风 险 。 以 . 所 如果 在 高 成 本 的投 入
第 一 。 食 种植 面 积 增 大 。 粮 自 2 1 以来 。 由于 世 界性 的粮 食 极 度 紧 缺 使 得 我 国 全 国 上 下 00年 都 高度 关 注 粮食 的生 产 。 在这 种 形 势 下 , 州 市 政 府 进 一 步 加大 对 粮 杭 食 生产 的扶 持力 度 ,以 至 于粮 食 的种 植 面 积 保 持 持 续 且 稳定 的增 长 。 据 政 府 报 告 的 数 据 统 计 显 示 。00年 全 市 春 季 粮 食 播 种 的 面 积 达 21
杭州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杭州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邵云华,曾光远*(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浙江杭州310021)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
特别是淳安县,目前,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优质茧生产基地之一,千岛湖牌蚕茧质量连续20多年位列全国前列。
近年来,受蚕房拆除、劳动力转移、茧价波动大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下降,杭州市蚕桑产业规模压缩较大。
在新的形势下,要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拓展蚕桑基地,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1杭州市蚕桑产业现状近年来,杭州市蚕桑产业持续萎缩。
2019年,全市共有桑园面积5867hm 2,其中一半左右桑园失管弃养,不少桑园桑叶利用率不到50%;全市饲养蚕种8万张,生产蚕茧3551t (表1),蚕桑总产值2.1亿元;全市共有省级以上茧丝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2家,县级1家,共有蚕桑合作经济组织21个,直接带动农户11344户。
从表1可见,2019年与2017年比,全市饲养量减少2万余张,减少20.1%;产茧量减少1057t ,减少22.9%。
尤其是秋蚕产茧量减幅达26.4%。
近年来,全市6个县(市、区)蚕茧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有的县甚至超过了40%(表2)。
从表2可见,2019与2017年比,各县(市、区)减幅最大的是桐庐县,饲养量减少43.7%,产茧量减少41.6%;其次是余杭区,饲养量减少42.2%,产茧量减少41.5%。
2主要问题2.1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目前杭州市蚕桑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蚕表12017~2019年杭州市蚕桑生产概况一览表年份2017201820192019比2017±数量±%全年饲养量(万张)1004279579080242-20185-20.1产茧量(t )460841633551-1057-22.9春蚕饲养量(万张)421694056334916-7253-17.2产茧量(t )203119361634-397-19.5夏蚕饲养量(万张)892792547472-1455-16.3产茧量(t )358287283-75-20.9秋蚕饲养量(万张)493314597337854-11477-23.3产茧量(t )222019401634-586-26.4资料来源:杭州市农技推广中心:2017~2019年各年度蚕桑生产情况统计资料。
杭州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杭州市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梁大刚颜韶兵邹宜静黄凯美(杭州市种子总站,浙江杭州310020)杭州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格局,西部崇山峻岭起伏,中部丘陵河谷相间,发展山地蔬菜自然条件优越。
全市自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在临安小范围试种高山蔬菜并获得成功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概念和范围不断延伸,同时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重点农业产业———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五”期间,浙江省提出大力发展“山地蔬菜”的策略,以充分发挥高山蔬菜的品牌效应,向中低海拔区域拓展,促进山区蔬菜向生产区域更广、生产资源更丰富、生产季节更长、生产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
杭州市山地蔬菜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平抑蔬菜价格、提高产品质量、丰富市场供给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形成了许多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品种和名优出口品种,产品畅销于长三角地区,拥有极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1生产现状高山蔬菜是指利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冷凉气候以及昼夜温差条件,进行夏延后栽培,采收上市期为7~10月的蔬菜。
现山地蔬菜拓展为海拔200米以上,包括高、中、低海拔在内的山区丘陵区域种植的蔬菜。
据统计,杭州市适宜种植山地蔬菜的可耕地面积约29万亩,目前已经种植的面积约12万亩,主要分布在临安、淳安、建德、富阳、桐庐等地的山区和半山区农业圈。
1.1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抗灾能力大大提高近年来,在杭州市“菜篮子”工程专项资金扶持下,全市共建成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的市级“菜篮子”山地(高山)蔬菜基地63个、面积7700亩,路沟渠、喷滴灌、蓄水池和钢架大棚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避雨栽培、遮阳降温、微蓄微灌、新型农机、集约化育苗、病虫绿色防控等多样化增效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生产能力、保障供应、抗灾减灾能力也大幅提升。
1.2蔬菜种类日渐丰富,调剂补淡作用进一步发挥杭州市山地蔬菜初期主要是高海拔反季节生产番茄、四季豆等越夏补淡的蔬菜作物,经多年发展,品种、设施、配套栽培技术等进一步完善,栽培区域也大大扩展,现茄子、辣椒、四季豆、瓠瓜、黄瓜、南瓜、番茄、花椰菜、甘蓝、萝卜、叶菜类等多种蔬菜均可在山地区域种植,大大丰富了市场供应。
杭州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杭州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乡村产业产值下降严重,存在着大量的农民闲置资源,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因此,对于杭州乡村产业的振兴,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思路和对策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1.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杭州乡村地区的农产品丰富多样,可以通过加工提升附加值。
例如,运用科技手段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丰富农产品品种,延长农产品保鲜期等。
2.发展农事服务业。
由于农民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田管理不到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可以发展农事服务业,提供给农民农田管理、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发展农业观光业。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特色,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
通过建设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度假区等,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目前杭州乡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1.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农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2.推广农业技术。
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
3.鼓励农民进行合作社等组织形式。
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实体,通过合作形式共享农业技术和信息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三、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发展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渠道商的购买信心。
1.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
通过建设线上电商平台,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帮助农民直接销售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3.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建设完善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的物流配送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销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展
当 Q>1时 ,表 明该县 ( 市 、区 ) 的某 产 业在
杭州 市是 优 势 产 业 ;当 Q<1时 ,表 明该 县 ( 市、
收稿 日期 :2 0 1 3 — 1 0 - 1 5
作 者 简介 : 王志 成 ( 1 9 8 8一) ,男 ,浙 江 富 阳人 ,浙 江 大 学 在 职 农 业 推 广 硕 士 ,助 理 工 程 师 ,从 事 三农 工 作 。 E , ma i l :w z c 2 0 0 7 1 3 4 0 @
业 化经 营 活动 中一个 比较 高级 和完 整 的形 态 ,居 于
拱 墅和滨 江 区 ,这 些 区域 P值 在 1 . 5左 右 ,明 显 高 于其他 区域 。这 些 区域作 为杭 州市蔬 菜 的重要 生 产基 地 ,大力 实 施 “ 放 心 菜 ” 工 程 , 为杭 州 市 民 提供 新 鲜 优 质 的 蔬 菜 ,丰 富 杭 州 市 民 的 “ 菜 篮 子” 。萧 山 、桐 庐 、建德 、富 阳等 地 ,大 力 发 展 高
式 中 :r z 表示 杭州 市某 一县 ( 市 、区 )某 产业 ( 农林 牧渔 ) 的产 值 ;h表示 该 县 ( 市 、区 )农 业 总产值 ;A表示 杭州 市该 产 业 的产 值 ;H表 示 杭州
市农业 总 产值 。
盖率 7 6 . 5 5 % 。临 安不 仅有 林 业 生 产 的优 势 ,还 充 分挖 掘 林 业 资源 ,努 力 打 造 “ 林 城 相 融 、林 水 相 依 、林 园相 映 、林 路 相 连 ” 为 特 色 的城 乡 一 体 的
业 优势 产业 ,区位商 又 叫区域规 模优 势指 数 。本文
中所指 的 区位 商 ( 用 Q来表 示 ) ,特 指杭 州 市某 一
县 ( 市 、区 )某产 业 ( 农 林 牧 渔 ) 的 产 值 占该 县
临安 市具有 非 常明显 的林 业 比较优 势 ,近 5年
( 市、 )农 业 总产值 的 比重 ,与该 产 业 占杭 州市 农 业 总产值 的 比重 的 比率 。Q= ( n÷h )÷ ( 4÷
H) 。
的 Q值 平 均值达 到 了 3 . 6 3 ,远 远超 过 了其 他 区域 。 临安 市 山 地 、丘 陵 面 积 很 大 , 占 总 面 积 的 8 4 %,
全市 有 3 0 0 0多 种 植 物 ,其 中 有 1级 保 护 植 物 5 种 ,2级保 护植 物 2 2种 ,有 古树 名木 8 6 8 4株 ,珍 贵树 种非 常 丰 富 。森林 蓄 积 量 8 3 0万 m ,森 林 覆
农 业优 势产 业是 指一 个地 区 的农 业经 济 中起 主
从表 1中可 以看 出 ,农 业 ( 指 狭 义 农 业 ,即 种植 业 ) 比较优 势 区域 主要 是 离 市 区较 近 的 江 干 、
宰作用 的产 业 ,具有 较高 的专业 化程 度 ,较 高 的劳 动生产 率 ,并具 有一 定 的商 品规模 的农业 产业 ,能 带动整 个 区域经 济发 展 的农业 产业 部 门 ,是农 业产
1 6 3. C O F O 。
王 志 成 , 等 : 杭 州 市 农 业 优 势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与 趋 势
国 墨
澎 江 雇 矸 学 2 0 1 4 年 第 2 期
文 献 著 录 格 式 :王 志 成 ,裘 雪 龙 .杭 州 市 农 业 优 势 产 业发 展 现状 与趋 势 [ J ] . 浙 江农 业 科学 ,2 0 1 4( 2 ) :2 8 8— 2 8 9,2 9 3
杭 州 市农 业 优 势 产业 发 展 现状 与趋 势
鉴 ,经计 算 ,得 到 杭 州 市 各 县 ( 市 、区 ) 各 产 业 近 5年 的 Q值 ( 表1 ) 。
2 现 状
2 . 1 农 业
域跨越 式发 展 ,增强 和提 升该 区域 的产业 竞 争力 。
1 概 念 及 研 究 方 法 1 . 1 农 业 优 势 产 业 概 念
王 志 成 一 , 裘 雪龙
( 1 浙 江 大学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5 8 ; 2 . 浙江 省 富 阳市 农 业 局 ,浙 江 富 阳 3 1 1 4 0 0 )
摘
要 :根 据 杭 州 市各 县 ( 市 、区 ) 农 业 区 位 商 的 差 异 化 分 析 ,探 讨 杭 州 市 各 县 ( 市 、区 ) 农 业 优 势 产 业
效生 态农 业 、绿色无 公 害农业 、品牌农 业 ,取得 了 不错 的经 济效 益 。
2 . 2 林 业
现代农 业产 业化 的较 高层 次 ,是产业 化发 展 的最终
形 态 的体 现 。
1 . 2 研 究 方 法
用 区位 商 来 分 析 杭 州 市 各 县 ( 市 、区 ) 的农
农 业优 势产 业是 农业 区域 经济 发展 的核 心 ,决
定着农 业 经济 的发展 方 向 、速 度 、性质 和规模 ,并 体现一 定 范 围内 的产 业布 局 。各地 区充 分发 挥 自己 的 比较 优 势 ,有 利 于促进 产业 结构 升级 和实 现该 区
区) 的某 产 业 在 杭 州 市 是 劣 势 产 业 。 Q越 大 ,越 具有 竞争 力 。 根据 Q的定 义 ,查 阅 杭 州 市 近 5年 据 近 5年 的农 业 优 势 产 业 发 展 趋 势 对 各 县 ( 市 、区 ) 提 出相 应 的建 议 。 关 键 词 :农 业 优 势 产 业 ;区 位 商 ; 发 展 趋 势 ;杭 州 市
中 图分 类号 :F 3 2 3 文 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0 5 2 8 9 0 1 7 ( 2 0 1 4 )0 2 0 2 8 8 —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