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环境行为心理学论文

拖延行为是意志薄弱表现,其产生既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但更多也是最主要的还是个体内部的原因,克服拖延行为应从端正认识、及早行动和自我奖励等方面着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摘要:拖延是个体自愿选择的一种非理性的逃避行为,它不仅直接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会破坏个体的心理平衡,加重当事人的内心焦虑感和内疚自责,进而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拖延行为是意志薄弱表现,其产生既有情境因素的作用,但更多也是最主要的还是个体内部的原因,克服拖延行为应从端正认识、及早行动和自我奖励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拖延行为任务性质个体差异

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今天,拖延却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工作、生活习惯。有研究报告发现,在普通人群中,25%的人将拖延视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约40%的人曾因拖延而蒙受了经济上的损失;在学生中,拖延行为也十分常见,其发生比例约占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三分之一,并且这种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拖延行为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相反其结果会令个体感到沮丧,长期的拖延会阻碍目标的达成、降低生活幸福感、导致低的学业和事业成就。因此,拖延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非适应性的、会对个体产生有害结果的行为。

一、拖延的含义分析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在今天看来,这个概念其实有正反两方面的含义:从正性方面来说,有时人们选择拖延实际上是一种策略,即通过拖延可以争取机会、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冲动。可见,当结果尚不确定时,等待而不是马上行动是更加理性、更有价值的。但是,当个体明知应该做的事情却拖延至最后一刻才做并因此导致负面结果时,拖延就是一种不良行为。本文所指的拖延就是这种负面意义上的概念。

拖延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自愿、逃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而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是个体出于某种考虑而做出的自愿选择。其次,拖延行为具有明显的逃避性,拖延者不愿意马上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逃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不同,而是强迫自己尽量不去着手某件事情,或者找各种理由逃避某项工作的开始。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选择拖延的个体不是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等到其非完成不可的最后一刻才着手进行,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只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拖延是个复杂的现象,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又称长期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有这种特质拖延的个体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伴随有更多的拖延行为;而状态拖延是指个体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

也有研究者认为拖延是个体对情绪反应的一种应对方式,并把拖延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焦虑型拖延也称紧张恐惧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害怕失败,也无法承受成功带来的压力,因此希望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但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内疚和焦虑;放松型拖延也叫快乐寻求型拖延,这类拖延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其特征是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认为努力工作所得的回报小于付出,并擅长对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

二、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拖延行为既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也不是个体在时间管理和计划方面出了问题,事实上,一些拖延者对时间估计的能力并不逊于常人,他们甚至更清楚拖延的后果。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任务性质

拖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任务或活动中,仅选择了其中某一项而延迟了其他活动,尽管这种选择最终会带来不利的后果。那为什么明知选择这件事情会造成不利后果却不去选择其他事情呢?原因是这与任务的某些性质有关。首先是个体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厌恶需要着手进行的某项任务或工作。众所周知,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就像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一样。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事情,人们往往倾向于回避,如果实在无法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其次是任务奖惩的时限,奖惩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和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之间,拖延者更愿意选择前者。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人们是现实而功利的,对眼前利益的关注可能远远超过对未来幸福的关注,因为后者的实现尚不确定,有着太多的变数。

(二)个体差异

任务性质是导致拖延行为产生的情境因素,但拖延行为既然是个体做出的一种自愿选择,因此个体的差异性应该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个体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格差异。心理学基于五大人格特质的研究发现,严谨性与拖延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严谨性降低拖延的心理机制在于:首先,严谨性促使个体在任务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意味着拖延势必会减少;其次,严谨的人执着地追求目标,这种精神也会降低由诱惑或困难导致的拖延的可能性;再次,严谨的人会回避那些无法达成的目标,而拖延常常是因为目标太高,以至于无法企及。

第二,动机差异。有研究认为拖延是一个动机问题,即个体因为缺乏动机,因而倾向于把事情向后一拖再拖。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高成就动机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困难的目标,但由于他们的投入是对活动本身关注的缘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任务带给个体的感觉是愉快的、而不是令人厌恶的,所以也会降低拖延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有关,外在动机对拖延的影响取决于任务是否是由自我决定的,如果是自我决定的任务,即使是外在动机也并不能引发拖延行为。

第三,能力与自尊差异。有学者认为,有些拖延是由于个体低自尊和低能力而导致的一种自我妨碍行为。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取得所期待的结果的一种信念,班杜拉认为低能力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而损害行为动机,最终妨碍任务的启动(即拖延)及坚持性。可见,能力与拖延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能力的低下或欠缺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尊对拖延的影响类似于能力因素。低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投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是对自己缺乏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低自尊的个体会回避困难的任务并避免一切可以对他们能力做出简单推断的活动。如果因拖延导致表现不佳,人们只能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第四,组织规划能力的差异。组织规划是指做事有条理有计划,而大部分拖延者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他们不是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做事的顺序,而是采取方便的原则,即先做容易、有趣的事情,结果造成对重要或紧急任务的拖延。拖延者缺乏组织规划的能力还表现在易被特定诱惑所吸引,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他们在拖延时常常将有别的事情需要做作为借口,来掩饰分心或行为控制的失调。此外,正是由于缺乏对任务组织规划的能力,一些拖延者往往认为要完成的任务是巨大并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产生了畏难心理,从而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

三、克服拖延行为的对策分析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拖延行为也开始日益蔓延。拖延就是腐蚀剂,它侵蚀着人的身体和心理,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发挥,并最终影响人对社会变化的适应和个体的进步与幸福。要克服这种不良行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第一,端正认识。拖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种不良行为,它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变得容易,相反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从认识上清楚拖延的危害,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追求短暂逃避带来的快感,而是在成功中享受来自心灵的愉悦。

第二,及早行动。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惟有具体行动才能创造有利因素。要完成某项任务,可建立一个行动计划,列出需要进行的每一小步。然后依据计划及早展开行动,每完成一小步就会带动自己更好地去做下面更多的事情。这样分割目标,设定期限,既有助于增强信心,又便于及时检查督促自己。

第三,自我奖励。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要想养成自觉、迅捷做事的好习惯,就要给自己及早的行动予以适当的奖励来进行强化。每及时完成一项任务,每改变一个拖延的习惯,即使行动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奖励自己在达到一个适度的小目标后就拥有某项愉悦享受的权力,让努力与享受快乐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Steel P.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EB/OL].2003,7,10

[2]Quek T.The Problem of Procrastination[EB/OL].2004,12,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拖延行为的心理学论文

感谢您的阅读!

人类行为心理分析整理

人类行为的心理分析 冯燮韬冯燮刚 §1.1 心理分析引论 §1.1.1 人类行为的真正主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欲望 直到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说,人类才开始系统地研究自身的行为,心理学才真正被当作科学来研究。 心理学的发展,逐步揭开了人类心灵的神秘面纱,在我们可以感知的人类行为(表象层行为与意识活动)之外,心理学逐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深处的潜意识。与不能感知、只能推断的潜意识活动相比,可以感知的意识和表象层在人类行为中仅为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 在心理分析中,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欲望是人类行为的主人,它总要寻求满足,不断产生寻求满足的冲动,导致意识活动或表象层行为。只要生命存在,生命机体就有欲望,有欲望就会产生冲动,就会导致生命机体的意识活动和表象层行为。 人类行为包括潜意识活动、意识活动、表象层行为。潜意识活动(欲望产生冲动)决定意识活动,但要受意识活动的规范;在意识活动的指导下,生命机体发生表象层行为,此即意识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潜意识活动将超越意识(不受意识制约),直接导致表象层行为,此即下意识行为。因此表象层行为又分为意识行为和下意识行为。 人的欲望产生冲动,冲动将受到意识或表象层的制约,制约潜意识的是存在于潜意识与意识或表象层之间的防护墙(在大部分心理分析的论述中,将之主要归结为道德法律体系;在后文的分析中,我们将看到,它在防护墙中的作用是次要的)。防护墙将对欲望的冲动进行选择:防护墙允许通过的冲动进入意识产生意识活动,并进一步导致表象层的意识行为;或者直接导致表象层的下意识行为;表象层行为满足欲望后,机体解除紧张状态,转为轻松愉悦状态;防护墙不允许通过的冲动则被防护墙所压抑,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1.1.2 心理分析的目的论与决定论 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从本质上看是“决定论”。弗洛伊德从性压抑导致的精神病变分析中,得出性冲动的压抑和释放决定了人的意识活动和表象层行为,这成为其理论基石。随着分析的深入,为了解决新的问题,又逐步拓宽引入了“做伟人的欲望”,最后又提出“生存”和“死亡”的欲望。 荣格一度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后来则在强调个人无意识的同时,引入了集体无意识,强调个人的社会性心理基础,逐步形成了“目的论”的心理学说。在荣格的学说中,潜意识被分解为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由一些在意识中被遗忘的事物沉淀和一些个人情结组成,具有强烈的个人特性(情结是存在于个人无意识中的情感、思想、知觉和记忆等的有组织的群集)。个人无意识中包含社会道德和文化所不见容的部分。每当外在刺激触及某一潜在情结相关联的东西时,自觉意识所做出的反应会受到来自这一情结的回答的干扰,甚至被替代。因此,个人无意识支配下的行为具有潜在目的。集体无意识是指,不能从经验获得其内容,其内容都是遗传的,是人类演化的痕迹。由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人类行为有了非个人和超个人的特性。集体无意识的主要结构是原型。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功能性情结,是千百万次心理体验的凝缩与结晶,并构成了人对外界的最本质的心态,这种心态在表象层行为发生之前为表象层行为提供

行为心理学 行为控制 管理上应用

行为心理与行为控制管理应用 《管理心理学》 课程概述:该课程以介绍管理心理学为主要内容,首先介绍管理心理学性质、地位及作用,阐述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行为科学以及心理学的关系。管理心理学重点研究管理心理的现象及其规律,其中主要包括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和组织心理与管理三大部分。它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要求学员了解管理心理学知识,掌握管理的一般规律,并且在实践中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原理 学员获益:心理学的应用层面广泛。心理学是研究情绪、性格、行为及关系的一门专业知识。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可帮助学员理解日常生活及工作环境需面对的各种行为,例如成长阶段、行为的生理基础、知觉和认知,以及进行调查研究所需的技巧。透过剖析心理学理论,不但有助提高工作动机,增加生产及竞争力,并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改善及提升人际关系,促进两性关系,以及加强管教子女的效用等。 课程时间:1-2天(每天6小时)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管理心理学总论 单元内容:主要了解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内容、研究原则与方法,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以及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即管理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重点掌握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以及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一、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 二、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管理学理论 ?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性假设理论 第二单元个体心理与管理 单元内容:个体心理部分主要了解人的个性、知觉、需要、动机、价值观念和态度与管理的关系。重点是掌握个性、需要、动机和管理的关系。 一、个性与管理 ?个性的一般概述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的一般概述 ?社会知觉及其效应

心理咨询行为主义疗法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及原理 一、行为疗法的简介:行为疗法又名行为矫正疗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咨询的派别。它是继精神分析疗法之后当今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 二、基本治疗原理:采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通过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逐渐纠正或者消除来访者的异常或不良行为,并建立起新的适应行为。 (二)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 行为疗法的理论来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的行为的建立是通过刺激—反应反射而形成的。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接近且条件刺激恰好出现在无条件刺激之前。 1、条件反射的形成(巴甫洛夫实验) (一)刺激 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 条件刺激:本来单独的铃声是不可能引起狗分泌唾液。对狗来 说,铃声属于一个中性刺激,当这个中性刺激(铃 声)与无条件刺激(肉)联结就变成了条件刺激。 (二)反应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分泌唾液称为非条件 反应。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三)列表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三个阶段 2、条件反射的消退 对条件刺激反应不再重复呈现无条件刺激,即不予强化,反复多次后,已习惯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如学会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狗,在一段时间听到铃声而不喂食之后,可能对铃声不再产生唾液分泌反应。 3、条件反射的泛化

指某种特定条件刺激反应形成后,与之类似的刺激也能激发相同的条件反应,如狗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反应后,对近似铃声的声音也会产生反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便是获得与泛化的最好例证。 4、条件反射的分化 是指只对原来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其他刺激不做反应。有机体这种排斥不适当的刺激的能力就称为辨别作用。例如铃声所发出的音调过高或过低,那么,就不会使狗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是由斯金纳所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有机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自发的做出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的发生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 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如书写,讨论,演讲等。这种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学习,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两大类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答性行为受刺激控制,而操作性行为则受行为结果的影响。 强化:是指通过控制某种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增加此种行为反复出现的可能性的方式。 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从而使反应概率增加 强化 负强化:消除令反应者厌恶的刺激,是反应概率增加。 惩罚:是指通过给予一些刺激以控制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减少行为重新出现的可能性的方式。 正性惩罚:行为发生之后跟随着一个刺激物的出现,行为发生概率下降。惩罚 负性惩罚:行为发生后跟随一个刺激物的消除,行为发生概率下降 强化程序:

环境行为心里学-广场分析

【论文摘要】在现代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城市广场已经是现代城市当中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流、娱乐场所,而且是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仅展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广场设计应以城市居民为中心,要以人为本,达到广场的人性化。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以人的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为主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城市广场人性化行为轨迹行为空间 【正文】 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形式,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漫步、用餐、或观察周围环境的场所。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城市为了追求广场的规模和数量,开始盲目的建设广场,而不注意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出现了:广场过大,而无人观赏,而且没有人可待的地方。让人感到空空旷旷的,或者说不像广场。诸多的现象是因为设计者没有以广场的作用及人的需求去设计一个广场。建设一个广场的目的就是为本城市本地区的市民服务的,广场吸引不了市民,得不到市民的赞扬,广场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环境心理学与广场的发展 史书记载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进人了具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城市时期,而现代城市广场则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由此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有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及娱乐广场、交通广场等等。 不同功能类型的广场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娱乐场所。一个广场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广场的使用性,在现代的广场使用的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场让人感到过于空旷,甚至在广场当中有机动车辆行驶,人在广场中活动没有一定的安全性。根据人的环境心理学,广场和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关系:一方面人在广场中起主导作用,成功的广场设计都是为人——使用者服务;而另一方面,广场环境又会限定人,它是人获取信息刺激的来源,人们正是在使用和感受广场空间环境的同时,综合各种环境信息并结合以往的经验对环境做出判断和心理评价,进而以自己的行为对其做出反应。因此环境心理学是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也是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环境心理学使广场设计不断地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范围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从心理学角度看,拥挤与密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拥挤是主观体验,密度则是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组织行为学:所谓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还有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有关人的行为的知识与理论,来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近年来出版了很多与组织行为学有关并以此命名的书籍。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客观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又是具有两重性和应用性的学科。(1)边缘性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2)两重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3)应用性表现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在于联系组织管理者工作实际,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组织的工作绩效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组织行为学书籍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 从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来看,组织行为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具体表现在: (1)研究的目的相同。即通过对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揭示其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个体、群体或组织的行为,达到组织的预期目标。 (2)研究的对象一致。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都把行为与心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当组织行为学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及其规律时不可能不涉及人的心理,当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时不可能 不涉及人的行为。 (3)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内容构架基本相同,如都包括个体问题、群体问题、激励问题、领导问题、组织文化与变革问 题等。

环境心理学论文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 试论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 院系:工学院建筑系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07级 学号: 姓名: 2011 年5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认识,结合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领域中的研究及应

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建筑学人的感受 正文: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它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学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环境,包括城市、建筑和自然与人的行为关系。而我们探索的则是人与周围建筑及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和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以说,它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与心理学的交集。 建筑——不仅是用来为人的需要服务的专门组织起来的空间,不仅是结构、材料和技术,也是符号系统。因此假如承认建筑学是一种语言现象,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理解每一幢建筑,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实体与整个环境构成综合的环境景观 ,研究其单体或组合形态的含义与环境间的关系,对我国现代环境景观的构筑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其研究的程序应首先建立在它与感觉它的人之间存在着认知关系上 ,进而再研究它与周边环境间的配置关系. 因此 ,鉴于人-建筑-环境间的这种渗透性与认同感 ,有必要肯定建筑形态发展在环境中的心理属性与环境语义 ,并包括它们之间由此产生的非因果关系. 建筑环境心理学,即人与建筑,环境所发生的某种复杂关系。引用一位日本专家的专业阐释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相互作用的边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日本俳句的简洁性常会将人们对于材料和细部的体验和感知的那种“自在状态”给分离出来。 建筑的触感领域是靠着触感限定的。当构成一处建筑空间的细部材料性凸现出来时,我们就打开了触感领域,我们也就强化了感受体验,投入到了心理的维度。 今天,左右着建筑“产品”的工业和商业力量倾向于使用合成材料;木窗框上要套上防水的乙烯塑料套子,金属要电镀,或者是涂上一层人工合成涂料,瓦也要用人工合成的色彩层覆盖一遍,石头上面则被弄得就像有木头肌理一般。由于使用了这些工业或是商业方法,触感就被消除或是降低了,因为材料和细部的肌理和本质被掩盖了。 我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整体性感知有赖于触感领域里的材料和细部,就像一道大餐里的味道有赖于真实食料的口感一样。想象一下,人们只能吃人造味道食物的感觉。所以,建筑中,如果失去触感,人造合成环境的幽灵就会占据上风。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嗓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问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当熟悉空间的环境心理以后,就可分析人们的生活空间,推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与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之际,就可以恰当地组织空间,慎重地布置建筑物或建筑群,合理地调整它们的面积、高度和距离,充分考虑和处理人和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关系.经过这样处理的设计,不仅具有环境心理的学术依据,而且开阔了设计视野,能从环境心理的龙度设计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心理方而的要求。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设计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群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作为环境空间的属性之一,古已有之,无处不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割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在园林绿地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一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做出与此相关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S-R)就是所谓的学习。早期的行为主义否认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心理活动是无法进行研究的,因此被称为“暗箱”。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巴普洛夫、化生)。 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 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 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 斯金纳提出程序教学的原则是: 1)积极反应原则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角色,没有机会普遍地、经常地作出积极反应。传统的教科书也不给学生提供对每一单元的信息作出积极反应的可能性。程序教学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呈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写、说、运算、选择、比较等作出积极反应,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小步子原则 斯金纳把程序教学的教材分成若干小的、有逻辑顺序的单元,编成程序,后一步的难度略高于前一步。分小步按顺序学习是程序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显示问题(第一小步)──学生解答──对回答给予确认──进展到第二小步……如此循序前进直至完成一个程序。由于知识是逐步呈现的,学生容易理解,因此在整个学习进程中他能自始至终充满信心。 3)及时强化原则 斯金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每个反应立即作出反馈,对行为的即时强化是控制行为的最好方法,能使该行为牢固建立。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的反馈越快,强化效果就越大。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是即时知道结果和从一个框面进入下一个框面的活动。这种强化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4)自定步调原则 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程度上通常都有上、中、下之别。传统教学总是按统一进度进行,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影响了学生的自由发展。程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按最适宜于自己的速度学习并通过不断强

管理中的心理学

1. 人的欲望、关系和行为的根本支配因素是√ A领导的指示 B无意识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金钱报酬 正确答案: C 2. 有关经理人对公司的价值,描述正确的是√ A经理人对公司的价值体现在他比员工更加内行 B经理人对公司的价值体现在他对所有工作事必躬亲 C经理人对公司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的技术能力,还在于发掘员工的最大潜力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 C 3. 经理人自己做事和授权任务的比例取决于× A所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做经理人的经验 B经理人的偏好 C经理人的管理风格 D员工对于经理人的认同度 正确答案: A 4. 随着经理人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自己做事和授权任务的比例应当如何变化√ A自己做事和授权任务的比例都下降 B自己做事和授权任务的比例都上升 C自己做事的比例下降,授权任务的比例上升 D自己做事的比例上升,授权任务的比例下降 正确答案: C

5. 下列各项,按照授权任务比例由少到多排序正确的是× A做事者—专家型经理—经理人 B专家型经理—做事者—经理人 C做事者—经理人—专家型经理 D经理人—做事者—专家型经理 正确答案: A 6. 经理人对待自己业务技能的态度应当是× A业务技能应当是首屈一指的,能够在员工面前树立技术权威 B一定要让员工知道自己在业务技能上能够强过他们 C要和员工在业务技能上面开展竞争 D学会放弃技术专长,重点发展管理方面的技能 正确答案: D 7. 下列各项中,符合对“监督者”特点的表述是× A觉得员工做得不够好 B确保每件事都要经他手 C职权范围意识强 D全部都是 正确答案: D 8. 下列各项中,对经理人的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 A知道如何发掘员工的最大潜力 B在技术和职权范围中找寻自己的附加价值 C切切实实授权责任 D通过传播信息来利用网络关系 正确答案: B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主义疗法 系统脱敏法,亦称为缓慢暴露法,是行为治疗的一项基本技术。由沃尔帕创立。 治疗原理基于对抗条件反射。沃尔帕曾对此作了简明的概括:“如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全部或部分抑制,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亦即使用放松方法以减弱患者对引起焦虑刺激的敏感性,鼓励患者逐渐地接近他所恐惧的事物,最后不再恐惧。 具体方法是治疗者和患者共同设计出一个能引起恐惧感的由轻到重的恐惧事物分级表,然后要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逐级训练,想象恐怖事物同时放松,等到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象更恐惧的内容。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象完成后,再过渡到真实事物的逐级训练。 实施系统脱敏法注意事项: 1、系统脱敏法对焦虑症、恐惧症有明显的效果,如果结合认知疗法等其 他疗法,效果会更明显。 2、在进行逐级放松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在前一个等级的焦虑完全消除 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等级的放松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厌恶疗法,或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目标行为(或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而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 厌恶疗法既可用于消除单个行为,如咬指甲、拔毛癖或吸烟等,也可用于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还可用于酒精滥用、药物瘾癖、同性恋及各种性欲倒错者;对于婴儿孤独症或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自伤行为同样可采用厌恶疗法。 初期,心理学家把注射阿朴吗啡用作厌恶性的刺激;随后采用了痛性电击作为厌恶性刺激,还可以采用巨声、恶臭、烟熏或呼吸窒息药等;近年来一般采用随身携带的袖珍电刺激盒,或套在就诊者手腕上,随时可自弹致痛的橡皮圈。 实施厌恶疗法注意事项: 1、能够应用正强化时,尽量不用厌恶疗法。即使采用厌恶刺激,这些刺激应该是没有严重副作用的。 2、应用厌恶疗法时,一定要掌握厌恶刺激的量的大小。不能因为太小,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因为量过大,对患者产生身心伤害。 暴露疗法是指让患者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又称满灌疗法。此疗法强调快速地、长时间地暴露于病人感到恐惧的刺激物,此时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但患者又不能逃脱,从而使这种情绪反应在短期内有高度紧张而渐趋消退,因此短期内使障碍消除。

心理学论文

人格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 一个人的魅力最基本的构成就是他的外表和人格,长得好看的人,大家都喜欢,可哪里会有那么多美女帅哥,大多数人还是长相普通。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一个人长的那么丑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那只能是人格魅力了。我们可能没有美丽的外表,可我们可以拥有人格魅力。本文主要论述人格的形成和培养。 关键词:人格的定义影响因素培养健全人格 绪论 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健康程度和发展水平。心理作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只起小部分作用,还有一大部分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所以培养健康的人格,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人格?又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呢?这是本文主要论述的中心点。 第一章人格的定义 人格,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黄希庭在综合各家定义的基础上认为,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说到人格,大家肯定会想到“个性”这个词。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 ”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如果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性、独特性的整体特征,那么个性这个术语可以作为人格的同义词来使用,但是个性和人格是有区别的。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1)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但人格还有整体性等特点。(2)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人自然也有个性。但人格只是对人而言的,对其他事物和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人是由某些其他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复杂的交织而成的,其中既有人格所独有的,也有与他人相似的或共同的。人格这个概念比个性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简而言之,个性主要指个体差异性,与供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性格(或品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尚。它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理智方面。 第二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心理学家已达成共识: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生物遗传、自我调控和客观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自然物理、学校教育等因素。概括起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大概有六个: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以及自我调控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经研究得出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此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表现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比如,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不能成为歌唱家。 (2)社会文化因素: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体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1)

儿童行为心理学分析 (来源:幼儿教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4657080.html,) 人是一个处在与周围环境经常相互作用中的积极的活体,不仅是行动的客体,也是行动的主体。 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表情一打人、咬人 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说不过就打吧。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他就明白了。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孩子会把所以的待遇反加到别人身上。

第七章 行为疗法

第七章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从理论基础来看,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源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主要以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为基点。 一、经典条件作用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学说的建立最早可追溯到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I. M. Sechenov)。他在1863年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认为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就其发生机制来说都是反射。巴甫洛夫(I. P. Pavlov)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在实验室中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狗不仅仅是在食物出现时才分泌唾液,当与食物出现相关的其他刺激物单独出现时狗也会有相同的反应。巴甫洛夫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他在给狗喂食的同时,对狗进行一个节拍器的声音刺激(中性刺激,也称无关刺激)。这样结合多次以后,狗只要听到节拍器的声音(但没有食物),就会有唾液流出(反射行为)。巴甫洛夫将这种后天习得的对一个中性刺激的反射行为就称为条件反射,这个中性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巴甫洛夫进一步又发现,几乎任何的先天性反应(如眨眼等)都可以与任何刺激(如颜色、声音等)建立起一种条件反射(conditioning reflex,简称CR);反过来讲,条件反射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一种无条件反射(unconditioning reflex,简称UR),否则无法形成。如没有食物结合的单纯的节拍器声音是绝对不会使狗产生唾液分泌反应的。若条件刺激多次出现,但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这个条件反射就会削弱或消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J. B. Watson),则明确的将条件反射的研究纳入了心理学范畴。华生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即S—R 心理学。华生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刺激是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而反应则是指构成行为最基本成分的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从S—R这个立场出发,华生(1924)认为人的行为除少数简单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他甚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

环境行为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及行为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类型、如何营造引人注意的景观(1)注意是心 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①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②有意注意(有一定目的 , 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 ③有意后注意 ( 事先有预定目的 , 不需要意志努 力。 ) (3)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 , 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①刺散物的对比强度。 ②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 如夜空中的流星。 ③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和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 对象,千篇一律的,刻板重复的事物很难吸引和维持人的注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类型(1)相 互加强或削弱。 (2)联觉。 (3)不同感觉的补偿 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意识和心理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2)知觉: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反 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中根据事物的各种属 性按其相互间的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 体,从而形成该事物的完整映像。这种信息整合的过程就是知觉。 4.知觉定势的概念 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

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 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认知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认知值得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等,而思维是它 的核心。 (2)认知是主客体相互之间作用的产物。 6.人眼的构造及观看对象的规律 (1)视网膜由中央凹、黄斑和周围视觉组成。 (2)中央凹是位于视网膜中央的小凹,含有最微细的视锥细胞,中央凹形成的视野成圆锥状,水平和垂直视角均为 2°左右;当头部保 持垂直或者略微前倾的时候,中央凹视觉通常看着视平线以下 10°左右的地方。见 pdf 。7.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1)相 互削弱和破坏。(2)相互加强 或协同。(3)相互补偿和替代。 第二章环境知觉的理论 1.三大理论的代表人物、产生时间等历史背景(1)①格式 塔知觉理论 ②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 1912 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主要代表是惠太海默(M.Wertheimer )、考夫卡( K.Koffka )和苛勒( W.Kohler )。 (2)生态知觉理论 (3)概率知觉理论 2.格式塔的含义及基本观点、组织原则(见 pdf )(1)

《环境心理学》

一、单选题 1.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D A.格式塔知觉理论 B.生态知觉理论 C.环境知觉理论 D.概率知觉理论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理论加以解释。C A.唤醒理论 B.环境负荷理论 C.行为场景理论 D.行为约束理论 3、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4、()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A A.情绪 B.激动 C .唤醒行为 D.兴奋 5. 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A A.认知地图 B.评价地图 C.格式塔心理学 D.公共意象 6.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B A.评价成图 B.认知成图 C.评价地图 D.认知行为 7.()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C A.警戒 B.激动 C.应激 D.衰竭 8.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B A.建筑的协调因素 B.建筑的功能因素 C.建筑的形制因素 D.建筑的社会性 9.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A A.空间行为 B.人人空间 C.私密性 D.领域性 10.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和信息控制。B A.前进 B.退缩 C.懦弱 D.勇敢 11.()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B A.触觉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12.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C A.惠太海默 B.考夫卡 C.林奇 D.苛勒 13.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D A.同一性 B.结构 C.意义 D.方法 14.()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A

心理学-性格分析及其行为的解释

没有没有原因的行为。 人的行为,尽管错综复杂,但却是可以解释、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 它,具有可认识的发展模式,并受其自身内在逻辑的制约。 人快乐,是因为笑; 人伤心,是因为哭; 人恐惧,是因为战栗; …… 心理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左右人的行为的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诡谲。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的有机体内部,始终存在着生命冲动的本能倾向,这种本能倾向,乃是由于有机体受到环境刺激作用而激发,以这种本能倾向为基础,寻求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实际上策动着人的每一种行为。人的这种本能倾向,或者,通过简单理性,在自然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复杂理性,在冲动行为、有意行为、幽默行为、攻击行为、嫉妒行为、反态行为、过失行为、退行行为、代偿行为、投射行为、补偿行为、升华行为、堕落行为、性行为、白日梦行为、变态行为乃至自杀行为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第三条途径,在梦的行为与泄精/行经行为

中获得满足;或者,通过最后一条出路,在精神病症中表现出来。 只要抓住了人所共有的这些要素,我们就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人的行为,辨察人的内心欲求,而这,正是解释人的行为、预测人的行为、控制人的行为的前提条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行者有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欺诈成性的人往往都以人人相欺之类来为自己辩护;敌意心强的人总是想他人在憎恨自己。 将要背叛的人,言辞惭愧不安;内心疑惑的人,言辞杂乱无章;善良的人,话少;浮躁的人,话多;污蔑好人的人,言辞游移不定;失职误事的人,言辞迂曲不明。 勇敢的人刚毅,可以用愤怒激怒他们;智慧的人有谋略,可以用信义说服他们;仁德的人不虚假,可以用正义责难他们;位高的人轻权,可以用奉承讨好他们;财大的人轻利,可以用名望威吓他们;贪婪的人重财货,可以用物质引诱他们;不肖之徒容易被吓住,可以用危难去吓唬他们;愚昧的人不通事理,可以用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

最新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答案)

精品文档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探讨、揭示管理活动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行为和领导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找出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各种途径与方法,以求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以实现组织目标。 2、态度:态度就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态度是刺激与个体行为反映的中介变量。态度决定着人们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是预测个体行为的较好指标之一 3、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4、心理压力:简称压力,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 5、群体士气:指员工对群体的认同感和满意感,愿意为达到群体的目标奋斗的精神状态。士气是群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提高群体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 6、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个体的行为表现出与群体行为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行为。 7、群体规范:是群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常常是一个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而不是一些细则,它常常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而不是通过一定的程序正式规定的 8、强化: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 9、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就是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力,群体成员间的心理亲和力,也称为内聚力。 10、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一种原初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 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 往的过程? 11、胃亡力:能力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个体顺利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12、领导方格图理论:方格图理论也是分析领导行为的二维方法,一维为纵轴称为“对人的关心程度” 一维为横轴称为“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再将横轴与纵轴划分为1至9个标度,作为衡量关心人和关心生产程度的标准。 13、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管理主体形式管理职能,经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组织内外环境变化,是组织结构变化的决定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