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诗歌鉴赏含解析

2018届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1期)专题14 诗歌鉴赏

一、【2018届甘肃省农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8.诗的首句写出秋夜怎样的特点?

9.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8.漫长。9.寂寞思亲

【解析】

9.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古诗中景语皆情语。结合上一题的解释,根据“征衣未寄”一词即可理解出诗人的心境。

二、【2018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

13.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2.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13.“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解析】

12.试题分析:本辛弃疾的这首词,可以算做古诗词“忧国伤时类(身世感怀类)”,这类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归结为:①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②表达忧国忧民、关心国事的情怀。

③寄托身世坎坷、生不逢时的隐忧。我们看到作者在词的前九句,回忆了当年自己驰骋疆场的豪迈,可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前后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就可以归结出本词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首词是以“军旅战争”为题材,主要写的是军营生活,通过回忆战争场景来表现自己想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辛弃疾也想以此来抚慰他的好朋友陈同甫,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思想上都是一首状词。

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三、【2018届广西桂林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文言文阅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本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_______,他和苏轼、_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

11.本词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答案】10.(1).弟弟(2).苏洵

11.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豁达乐观的胸襟。

四、【2018届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3.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表现的画面。

2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3.“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感情。

24.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升华后而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解析】

23.试题分析:考查诗歌的炼字功夫。“直”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茫茫大漠中烽烟孤单直立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既孤寂荒凉又壮观、刚劲、坚毅的奇异特点。“圆”字形象地描写了蜿蜒黄河之上圆日独挂的景象,又突显了大漠给人的既苍茫孤寂又亲切温暖柔和的奇特感受。还要答出作者的情感。

24.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当然也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要结合诗句特别是写景的诗句来分析。

五、【2018届湖北省老河口市九年级上期中】赏析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所谓“壮词”,就是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B.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C.这首词描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多种军营生活。

D.“可怜白发生”一句也是壮语,是一种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11.请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

【答案】10.B11.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最高理想,即率师北伐,收复失地,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1.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意思是:(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从中可以看出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六、【2018届湖南省岳阳市钟洞学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晏殊的《破阵子》一词,完成以下小题。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2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阕(画线处)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

2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答案】21.燕子、梨花、碧苔、黄鹂、柳絮、小池、树叶等

22.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少女。声音:巧笑;表情与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等。

【解析】

2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从诗句依次找出自然景物即可。

七、【2018届江苏省江阴要塞区九年级上期中】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1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

1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1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解析】

1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是四个方面,炼境、炼意、炼手法、炼章法,答题时先解释“字”在诗中的含义,然后看效果,此题属于炼意的题目,“怯”是“害怕”“担忧”的意思,写出了诗人的一种心态,一是漂泊在外,难以忍受春春寒,再则通过注释可以看出是对时局的担忧。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要结合注释、题目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探究,后两句描写的是海棠,应该是托物言志,结合海棠的特点“不惜胭脂色”“独立”可以看出是保持自己孤高的性格,答题时注意注释,先答出海棠的特点,然后答自己的志向。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八、【2018届江苏省句容市华阳区九年级上第二次学期调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6.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

7.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第一句里的“__________”,“插田”照应第一句里的“_________”,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_____气氛。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6.示例:细雨密密地下个不停,天地间,如烟雾般迷蒙,淡淡的;又仿佛悬挂着一道薄纱,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自然。此时,传来几声杜鹃鸟的啼叫声,更添些许闲适安详。

7.(1).“蚕桑”照应上面“绿遍山原” (2).“插田”照应上面的“白满川” (3).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

8.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或: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

九、【2018届江苏连云港灌南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7.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包含了哪些早春的物候现象。

8.请分析“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句的作用。

【答案】7.桃花绽放、冰雪融化、草儿萌芽,河豚逆流而上产卵。

8.①本句是虚写,与前三句一同做到了虚实结合,使全诗手法多样,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②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③最后一句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十、【2018届江苏省南京溧水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辛弃疾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①事,自是羲皇以上人②。

千载后,百遍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③在,未抵柴桑④陌上尘。

【注释】①晋宋之间:东晋末至刘宋初,陶渊明生活的时代。②羲皇以上人:指上古以远的人。③王、谢:东晋的两大望族,其子弟以潇洒儒雅见称。④柴桑:古县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陶渊明的故乡。

(1)这首词从语言风格上“寓庄于谐”,与词前面小序中“______”一词相符合。

(2)这首词作主要赞美了陶渊明怎样的人品和陶渊明诗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戏作” (2)赞美他躬耕田园,自甘清贫,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品;赞美他诗歌感情真率,格调清新,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解析】试题分析:(1)寓庄于谐,谐:风趣;庄:严肃庄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说明事理,使人在轻松和愉悦中感其深刻的内涵。所以这个词与词前面小序中“戏作”一词正好相合。(2)考查对诗歌人物形象及作品特点的概括。要理解好诗句的内容。从作品的前两句、后一句可以看出,陶渊明晚年辞官归隐,在家乡柴桑过着自食其力的躬耕生活,常与乡邻相聚饮酒。一是评说了陶渊明的精神品格:甘于清贫,鄙视官场,不争权夺利;二是评说了陶渊明作品的特点与价值:文字清新,内容朴实,千秋永存。

十一、【2018届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九年级12月教学质量评估】阅读李清照的《摊破浣溪沙①》,完成下列小题。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7.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阕前两句都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请分析词的下阕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

【答案】7.(1).比喻(2).颜色(3).叶子

8.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

【解析】

8.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作用。结合诗意,理解来“梅花”和“丁香”。“梅花”和“丁香”来形容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

十二、【2018届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九年级上第三次阶段测试】

双调·拔不断

马致远

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旧时王谢堂前燕,再不复海棠庭院。

11.说说你对曲中“堂前燕”的理解

12.本曲“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1.曲中的“堂前燕”引自刘禹锡的《乌衣巷》诗句,此处是作者自比(或自况)。原来寄居“龙楼凤阁”之下,飞翔在“海棠庭院”之中,现在,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发誓“再不复海棠庭院”,宣告他以隐退的方式与官场做彻底决裂

12.“龙楼凤阁”指官场,“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隐居生活的快意自由强烈反衬出官场生活的不自由、不得志。在强烈的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曲写法的情感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这首曲,理解每一句的意思,把握此曲大意。“龙楼凤阁”与“绿水青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指官场,是郁郁不得志之处;后者指“绿水青山”指隐居的地方,是自由洒脱之所。对比中显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十三、【2018届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九年级上期中】11.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昭君怨

梅花郑域(宋)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的上阕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词下阙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写出了梅花具有颜色洁白、幽香无比、凌寒傲雪(不畏严寒)、闲静幽独

(独自开放)的特点。

(2)对比,将梅花生长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了梅花无论身处富贵还是遭遇冷落,都具备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

或:虚实结合,由山中之梅想到玉堂之梅,赞美了梅花无论身处富贵还是遭遇冷落,都具备纯洁而又傲岸的品质。(意思表述到位即可)

【解析】这是一道诗词鉴赏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上片咏梅、惜梅。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冲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表现手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下阕写竹篱茅舍前和玉堂琼榭两个不同地方,但花开一样,显然是对比手法,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十四、【2018届江苏省宜兴市环园联盟九年级上期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8.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9.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答案】8.①寒风拂过江面。②江面水波荡漾。③荡漾的水波也意味分别时人们不能平静的心情。(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9.表达了诗人离别亲人后的愁绪;表达了作者事业受阻后的心乱如麻。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五、【2018届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九年级10月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池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①叶齐。

川口②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注释】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②川口:河口。

6.诗中池水有什么特点?植物有什么特点?

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所展现的景象。

8.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6.满(满溢);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7.河口雨过天晴风又停止了蜻蜓和鱼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8.对大自然的热爱,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6.此题考查诗中景物的特点,解答时要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加以回答。“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的意思是: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前一句写出了池水满的特点,因为有丰富的池水的滋养,菱花结了果实蒲叶长得非常茂盛。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满溢);植物丰茂(茂盛、果实丰硕)的景象。*

7.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画面为:河口雨过天晴风又停止了,蜻蜓和鱼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作答时要注意“雨”“风”“蜻蜓”“鱼”这些意象。

8.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蜻蜓上下鱼东西”的意思是:蜻蜓和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着。蜻蜓和鱼儿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对此进行歌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十六、【2018届江西省高安市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本诗是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在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浮生:出自《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后来相沿称人生为“浮生”。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6.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之景。

B.下片写人,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

C.纵观全词,作品中的人物是一个身闲心苦的不得志者。

D.尽管人物形象抑郁不得志,但字里行间仍不失豪放风格。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A.这首词中的苏轼是一个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着岁月而又无可奈何的形象,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闲人形象。

B.这首词描写了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既开阔深邃,又清幽淡雅,充满野趣。

C.从表面上看,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悠闲自得的洒脱。

D.这首词写景上的特点是善于从多个角度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仰望,有俯瞰,有听觉,还有嗅觉。这样多角度的写景就使景物显得很有层次,做到了诗中有画。

【答案】6.D 7.C

十七、【2018届内蒙古满洲里市九年级上期末】品读范仲淹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10.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11.词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案】9.D10.示例:傍晚时分,四面传来北疆特有的声响,与军中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在层峦叠峰之中,只见烽烟直上,夕阳残照,衬出一座早早闭门的孤城

11.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1.试题分析: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才是直抒胸臆,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情怀。

十八、【2018届山东省商河县东部联盟九年级竞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13.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答案】12.日暮时分,群鸦乱叫,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两三户人家。写出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13.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出庭树不知人去尽,依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

【解析】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试题分析:“庭树不知”显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再者,作者写“春来还发”的自然之乐景,其实是反衬“人去尽”之“哀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十九、【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九年级12月联考】诗词鉴赏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

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沉的一个字是?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1)熟敲

(2)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解析】试题分析:

9.抓住题中的答点“睡得很深”阅读诗歌内容,找到相关的诗句即“隐几熟眠开北牖”,根据“眠”一字即可判断答案为“熟”。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根据古诗常用的借景抒情的方法,从诗人所写景物中来体会诗人的情感。本诗写景明快生动,毫无阴晦之感,从中即可理解诗人畅快的心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2018届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成粱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①。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②,身老沧洲③!

【注释】陆游公元1172年,陆游曾在西北前线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1189年陆游被弹劾罢官,退隐山阴故居,此词即作于期间。①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②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代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③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13.本词上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铁马冰河入梦来”所表达的情感是相似的,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请赏析结尾“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一句。

【答案】13.(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2).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14.示例一:运用对比手法,“心”欲血战前线,“身”却隐居镜湖,这种渴望建功立业的崇高理想与英雄迟暮、报国无门的悲壮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失望之情。示例二:“此生谁料”是反问语气,起到强调作用,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中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失望之情。

二十一、【2018届山东省济宁市九年级上期中】诗歌鉴赏。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7.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______之情。

8.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案】7.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8.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解析】

7.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任何一首诗歌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在阅读古诗词中要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表达了什么感情。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二十二、【2018届山东省日照市二中九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8.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19.“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答案】18.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表现了战争形势的紧迫。

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示例二: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淳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示例三:在色彩运用上,“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一个“金”字表现出我军将士雄姿英发、高昂迎战的状态。两相比照,表现出战争形势的紧迫。

19.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赞颂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19.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黄金台”是用典故,“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要点明使用典故。“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二十三、【2018届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九年级上期末】下面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况,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答案】C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十四、【2018届四川省雅安中学九年级12月考】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直接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答案】D

二十五、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

A.首句写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第一个“难”指困难,第二个“难”指难受。

B.“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别离的气氛,情景交融,东风指春风,有凄楚的感觉。

C.颈联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尾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形。

D.全诗除了表现诗人对爱情执着追求,还借爱情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

(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春蚕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泪。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同时也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着,无私奉献。

二十六、【2018届云南省民族大学附中九年级12月考】诗词鉴赏:完成各题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9.“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8.D9.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10.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故选:D。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之所以流泪,是因为心有哀伤,这哀伤一是因为思念家乡,二是因为功业难成,三是因为朝廷软弱。此分析可作答。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十七、【2018届浙江省平湖市五校九年级上期中】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2.诗人笔下的“江上”环境有什么特点?

13.在古诗文中,“柳”总与“别”有关,本诗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诗的后两句说明。

【答案】12.辽阔、静穆、澄静,充满着勃勃生机

13.作者祈请高仅数尺的小柳帮助自己:我要等到你柳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使我可以不别故乡,不别亲人。表现了诗人羁旅途中淡淡的离愁。(答出离愁、惜别、留恋、不舍)【解析】

12.本题考查诗歌描写描写对象及其特点的分析。“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上句点明季节,下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突出了江面的广阔、静穆、澄静。

(完整版)2018诗歌鉴赏真题

2018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4.(2018?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 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 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 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018年宪法知识试题(附解析)

2018《宪法》知识 (一)单选题(共40题)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___年通过的。( D)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___相适应。( D) A、社会发展 B、社会资源的增长 C、生态环 境 D、社会发展 3、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 A、宪法和法律 B、党章 C、章 程 D、法规 4、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___。( A ) A、重要组成部分 B、必要补充 C、重要基础 D、最具活力、最有前途的部分 5、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A )

A、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 C、基层群众自治 D、特殊的经济制度 6、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___。( A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 院 D、国家主席 7、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___集体经济的发展。( D ) A、保 障 B、监督、管理和 C、保 护 D、鼓励、和帮助 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___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B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占有 权 D、收益权 9、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C ) A、人民 B、居民 C、公

民 D、国民 10、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___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C ) A、监察机关 B、司法机关 C、检察机 关 D、其他执法机关 1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人选,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是___。(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C、国务院副总理 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2、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是___。(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 13、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___。” (D ) A、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届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8东城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送友人远行,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白《赠汪伦》) 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中《思旧居三首》) 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 ________。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 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________。与君 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 17.(6分) 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2018年宪法试题

2018年宪法知识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18年3月11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国人民 3.我国宪法规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共产党领导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群众 C.人民 D.人民代表大会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A.三权分立制 B.民主集中制 C.多党合作制 D.少数服从多数 6.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直接选举 B.间接选举 C.等额选举 D.民主选举 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A.人民 B.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居住 B.集中 C.生活 D.聚居 9.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我国宪法规定,(),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混合公有制经济 11.我国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 A.国家 B.集体 C.共有 D.个人 12.我国宪法规定,土地的()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A.使用权 B.所有权 C.承包权 D.流转权 13.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题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题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 词的下片写了哪些生活细节?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渡黄河 谢榛①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注:①谢榛,明代诗人,终身未能入仕。 “空外棹歌声”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最富人民性”的咏物诗,试结合三、四句分析这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诗歌鉴赏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5-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阅读汇编 一全国一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 B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B 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15.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全国二卷 5-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阅读汇编王珍彩第1 页共6 页

2018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教案

2018年高考备考之诗歌鉴赏 教案 诗歌鉴赏 教案 【教学目标】 1. 明确考纲,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 2. 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 1、 古诗鉴赏须知的术语; 2、 各类题型示例及训练。 【教学方法】 识记积累;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 总课时安排6课时左右(2节讲读课,4节习题讲评课)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明确考纲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掌握相关术语。 一、考纲要求: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

物的特征和意义,以及一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含义及其对于抒情的意义。语言,重点在于对精彩词句的品味。技巧,重点是抒发情感的方式方法,常见的修辞手法。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指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设题特点与趋势 1、自2002年采用主观题形式以来,大致采用的形式是将6分分解为3+3或2+4,先填空再简答。命题时往往是选择诗句中的一两个关键意象切入,从形象、语言、技巧或思想内容的角度进行鉴赏。综合起来看,上海题角度较泛,便于综合考查,但评分标准难以掌握,比较适合上海这种教育发达地区。全国题开口很小,既能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又便于控制评分,更适应全国。2014年应该仍然是这种命题思路。命题内容的选择从整体风格、表达技巧的角度命题的可能性较大。 2、201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例简析(略) 三、掌握相关知识术语 (一)诗歌内容 1、送别诗:依依不舍或别后思念;表达的是依依不舍之情还有分别后的思念或是对远行友人的劝勉。 2、咏史诗:感叹昔盛今衰或借古讽今;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和事,对人,表达缅怀之情;对事,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3、边塞诗:建功立业或厌战思乡;大多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有表现诗人杀敌报国的豪情。 4、咏物诗: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现作者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古诗词鉴赏2018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有详尽解析)

古诗词鉴赏(6)2018 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汇总 (有详尽解析) 一、(2018年全国I 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 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 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解析】“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 符合题意。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2018年全国II 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 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 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 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 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析。 答案:(1)D【考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感情类题目 【解析】尾联“烛光相射飞纵横”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诗人纵横走笔的气势,所以纵横的是诗人走笔,不是烛光。故选D。 (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一、诗歌鉴赏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精卫词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2018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20200616011628)

高中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精选(20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2.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和高洁情怀.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写出 了山林的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极情绪. 3. 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首联描写薄暮之景,山雨初霁。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B.颔联描写月夜松林、清泉流动之景。“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 C.颈联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在这幅山水画作之中,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 乳交融的。 D.尾联诗人有感而发。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和他的朋友们,诗人表示愿意和朋友们留在这宁静 闲适的山林里过隐居生活。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5. 错误的一项是()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2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11分)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2018年宪法考试习题含答案

2018年度宪法知识考试 单位: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 1、我国宪法由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五大部分内容。() 2、我国宪法把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 3、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4、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5、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半数以上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7、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8、国务院总理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属于重要的国家机关。() 10、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要向人民负责,人民有权直接罢免他们。() 二、单项选择题 1、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约束力与强制性。关于我国宪法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侨居国外的华侨受中国宪法保护 B.宪法的效力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领域 C.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首先源于宪法的正当性 D.宪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没有约束力 2、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和相互监督的关系 3、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自然灾害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公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出版自由也被剥夺 C.我国公民有信仰宗教与公开传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有任意休息的权利 4、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未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D.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职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院总理 B.国家副主席 C.军委副主席 D.国务院副总理 6、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全国人大审议立法议案的法定通过人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B.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C.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关于决定特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决定特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赦 D.决定特赦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的专有职权 8、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A.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C.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D.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9、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2018高考诗歌真题汇编

2018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分类汇编(2018-08-07 07:32:10)转载▼ 标签:杂谈 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 15.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

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II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D 15.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诗歌翻译】

2015—2018高考全国一二三套诗歌鉴赏题集锦

2015—2018高考全国一二三套诗歌鉴赏题集锦 【2018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2018年高考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

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 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 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 15.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4. A 15. 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 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最新2018-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4.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科网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4.B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

2018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和参考答案与解析

完美 WORD 格式 2017 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 17 题。(共 12 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 1】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注释:【 1】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 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 ( 3 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 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 题。( 11 分) 秋兴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 ①迮:狭窄。 10.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