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本解读和学生个性解读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教师文本解读和学生个性解读的关系

摘要:笔者认为,应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文本解读和学生个性解读的关系,而在对其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应当以教师解读为辅,学生个性解读为主,有效完成解读过程。

关键词:个性;学生;教师;解读

无论是对现代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或是诗词歌赋的揣摩,都涉及个性解读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的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个性解读。这种解读,是一种自由、独立的思考的反馈,是对文本自我理解后的心灵共鸣。尊重个性解读,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让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将学生的个性视作进行文本解读的重要砝码,通过放开对学生的约束,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展现学生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切实实践和执行“个性解读”,也需要对文本解读做出适度、合理的安排,那么,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素质的教育。”在处理教师解读和学生个性解读的关系上,教师首先应当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解读的问题和学生个

性解读的危机,一定程度还是教师思想的未彻底解放和理念的落后,加之实践过程中的惰性与反思欠缺导致的。所以,教师应首先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意识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一定的高度上:

一、生活高度

文学的一大特点是文本反映生活。譬如,在文本解读中,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背景的解读来感悟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例如鉴赏散文《荷塘月色》,要把握1927年7月笼罩着中国大地的白色恐怖给进步文人带来的深层影响。又如鉴赏《林黛玉进贾府》,通过对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分析,进而看到这股新的力量和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势,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

二、思想高度

文本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之处、思想的折射场所。文本解读,我们要密切关注作者在作品中一贯所体现出的思想倾向及思想高度。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鲁迅先生的小说有《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药》等。鲁迅的思想具有开放性、不可复制性和常新性,其中包含着对人类一些恒定主题的探索:存在与虚无、有限与无限、奴役与叛逆……这也就使他的小说内容异彩纷呈,展露了现代社会一系列的隐痛:非人道、奴性、罪恶、苦难、背叛……呈现出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所以,教师在自我解读时,应当注重思想的共鸣,立足于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个性阅读过程就是主体与客体对话的情感体验、心路历程,即与文本、人物、作者、编者深层的对话,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化创造性的反应,在角色体验中,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评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在自我学识、经验积累基础上从“我”出发,去发现、品悟、评判、创造、建构文本的内涵、意义,从而建构对文本的个性认识世界。

例如我在教《祝福》一文时,就提出“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经过一番积极的思考,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学生给出了许多可喜的答案,有的说是鲁四老爷,有的说是柳妈,有的说是她的婆婆,有的说是鲁镇人,还有的说是她自己等等,经过交流讨论,这个课文的中心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凶手有政权、神权、族权、夫权等,亦即是封建迷信、封建礼教杀死了祥林嫂。这种做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开发他们的思维,张扬他们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之中,阅读主体的个性无疑得到尊重,得到彰显,情感得以满足、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生命的价值得以提升,为终生发展打下精神基础。这样,文本的意义与阅读主体的生命不可分割,共同存在。而教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引导者,也是合作者,更是评价者,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尊重了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以此鼓励学生成为积极、自主、创造、

反思的阅读者,自然顺乎课标要求。

当我们在灯下阅读文学作品时,当我们在影院观看电影时,当我

们凝目注视一幅绘画,当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

么一种现象:明明是同一部文艺创作,但是读者(观众、听众)的感受与评判是不一样的。人们时时为作品的主题、内涵、艺术风格乃至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出各不相同的争执与歧见。这就说明文艺创作由于接受者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评判。“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不同主体对相同客体的个性解读的结果。那么这种个性解读是不是相对准确的呢?古人推行看重的“知人论世”法也的确是和文本对话、理解文意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那就用“个性”去审视一番吧。选择怎样的时机让学生个性解读实在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应结合教学实际动态的把握、选择最佳的解读时机,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成”目标。

笔者认为,应以教师个性解读为先锋(首要目标),学生个性解读为中军(一贯原则),有效完成解读过程。我没有厚此薄彼之意,但给以正确认识并将之应用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和再创造,承认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得到了肯定和提高,这与当前语文教学中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这对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也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岁琴.个性解读,打造生本课堂[j].教育艺术,2010(10).

[2]郑慧.阅读教学效率例谈[j].语文学习,2008(5). [3]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 [4]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璜塘综合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