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区分“拣”和“捡”的不同;正确认读二类字“拙、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苏教版)

12.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区分“拣”和“捡”的不同;正确认读二类字“拙、撮、檀、卤”;正确听写课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浸”“沉浸”等词的理解,教会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方法。

3.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后练习4母亲的话中蕴含的意思。

4.推荐阅读文人墨客的思乡名篇《城南旧事》、《故乡》等,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四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而本文是一篇散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那么如何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情况展开教学活动?如何在文字的阅读与品味中,在声音的聆听与画面的想象中,感知文字的温度、感悟语言的滋味、感受情感的滋润?基于文本及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上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篇末点题的最后一句,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滋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形式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情况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只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才能为阅读扫清障碍。另外将课后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既检查了学生负担,又达到了学练结合的目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课文。

(读书中,相机指导学生真正把书读正确,读流利。只有读通了,读熟了,才能进行阅读理解。因为会读书对学生来说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阅读要求。同时培养学生交流与分享的能力、合作与提高的能力)

4.指名说。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只有投入了才能有所收获。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文中的一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这一环节既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5.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指导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每到这时”是指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任意强调“每到这时”“童年时代”“摇花乐”“阵阵的桂花雨”等不同的词,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现朗读的个性化。)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精读感悟。

1.初识“桂花雨”。

(1)“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2)用文中的话,是怎么说的?出示(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关注“!”,指导学生读出对“桂花雨”的赞叹。)

(3)这是一场怎么样的“桂花雨”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集体汇报:这是一场的桂花雨,请用上一个词概括说一说。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香)。这是一场快乐无比的桂花雨(板:乐)。

这是一场香香甜甜的桂花雨,这是一场难忘的桂花雨,是一场充满思念的桂花雨(板:念)。

(《课程纲要》里明确指出: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提高默读的速度。此环节不仅做到了如此,还训练了学生养成边读边思、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品读“桂花雨”之“香”。

这是一场香喷喷的桂花雨(板:桂花香),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触摸文字的温度。

(1)出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变成肯定句。

(句式的变换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②“浸”本来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投入的、陶醉的、忘我的、沉醉的感觉就是“浸”的感觉。)想象一下,“几十家邻居都浸在桂花香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借助老师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老师再小结:不论走到哪里,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房前、屋后,左邻、右舍,村里、村外;不论白天干活,还是晚上休息,都会闻到桂花的香味。总之,香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③让“芬芳的桂花香”飘满整个教室,飘满整个校园,飘满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都浸在这浓浓的桂花香中吧。请用你自己的方式读出你独特的理解。

(指导学生真正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悟充分地表达出来。)

(2)出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①联系上下文区分为什么用“拣”而不用“捡”。(“拣”是有选择、有目的挑选。而“捡”只是拾取。)分别用“拣、捡”说句话。

(放在文中感受词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这都是理解同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的好方法。)

②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有什么不同?“沉浸”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里又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全年”“整个”“沉浸”等词体会桂花香气的散发地久、散发地远、散发地广、散发地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