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
经济民生的14个指标含义详解

关于国家民生的14个经济指标含义详解1、GDP 国内生产总值,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I(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 l Income)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
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
中间产品是指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务,如原材料、燃料等。
GDP必须按当期最终产品计算,中间产品不能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
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使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的。
补充名词解释

补充名词解释1.保守主义(政治哲学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类似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
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
保守主义并不反对变革,只是反对激进的变革,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
2.保护主义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即以维护本国利益作为是否适用本国法律的依据;任何侵害了本国利益的人,不论其国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该国法律的追究,使其得到该国认为其应有的惩罚。
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目的的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保护主义是保护关税政策。
这种政策开始于15、16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
重商主义者主张增加国内的财富积累,阻止外国过多商品的进口,以扩大对外贸易的顺差,保证金银流入国内,这一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3.孤立主义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
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
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4.单边主义所谓单边主义是指举足轻重的特定大国,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并对全局或局部的和平、发展、进步有破坏性的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与倾向。
5.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6.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公基常识】17个经济学概念

【公基常识】17个经济学概念1、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2、货币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剩余价值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生产的,并被资本家补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4、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5、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对生产和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指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第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6、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基尼系数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
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其值在0和1之间。
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当基尼系数达到0.6以上时,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
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国民经济核算。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
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契约指数化调整。
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1]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2019抚州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常见经济学名词汇总

2019抚州三支一扶考试内容-公基:常见经济学名词汇总在公职类考试中,基础的经济学知识也是常规考点,非经济专业的学员可能对这些概念不是很清楚,本文就公职类考试里常见的经济学名词做一系统总结,望有一二帮助。
1.GDP: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常被认为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指标。
2.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区分:GDP和GNP都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国际社会常用前者。
GDP强调地域概念,GNP强调国民概念。
3.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个人)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反之,生活水平越高。
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
4.基尼系数: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分配越不公平。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更趋于公平。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5.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当该数值大于3%时,意味着发生通货膨胀,大于5%时,意味着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6.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或纸币)的发行量远远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造成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普遍持续性的上涨。
通货膨胀的特点是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领导干部需了解的基本统计知识

领导干部需了解的统计常识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的有力武器,统计数据是判断形势、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统计意识,学习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增强科学决策和现代管理的本领。
一、了解常用的统计标准分类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下面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分类标准: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经济行业划分的依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
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共设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三次产业划分的范围是: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简称为农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简称为工业(采矿,制造,电、气、水生产供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实物产品生产部门之外所有的十五个其他产业部门。
3.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面又设若干小类。
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公司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讲解]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讲解]什么是恩格尔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1945a69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7.png)
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恩格尔系数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的一个定律:就是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即食品支出总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率。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
一个国家、地区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三创一办主要内容三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办:协办好2011年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口号1.贵阳是我家,三创一办靠大家。
2.三创一办,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有责。
3.共沐蓝天碧水,共享绿树鲜花4.建生态文明市,创环保模范家园5.文明城市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6.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7.走生态文明之路,创全国文明城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基尼系数概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图1:图中绿线代表绝对平均状态下,低收入人群所占人口百分比和总收入百分比之间的关系,红线代表实际情况,蓝线代表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入被唯一一个人占有)的情况。
恩格尔系数 论文

有幸能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恩尔系数、基尼系数的基本知识,我想大家对这两个指标也定是耳熟能详。
再次感谢大家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
一、恩格尔系数:(一)、恩格尔其人:克里斯蒂安.洛仑兹.恩格尔(1821—1896):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社会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恩格尔主张统计学应当既包括统计科学又包括统计方法;它既是实质性的统计学,又是统计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他的主要著作:《关于统计学是独立科学的方法问题之我见》、《论人口统计学的意义》。
(二)、恩格尔系数诞生及发展:那么,这个系数又是怎么产生,依据什么产生的呢?这个问题我必须向大家交代清楚。
追溯时光,1857年的时候,恩格尔研究了当时西欧某些居民家庭的收入和食物(食品)消费支出关系后,阐明了这样一个定: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理所当然,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人们称作恩格尔系数。
计算这一系数的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食物(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到这里我们才看清了恩格尔系数的“真面目”。
众所周知,事物是向前发展的,恩格尔系数也不例外。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后人的深入探究恩格尔系数也逐步完善,为实践所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赤贫),50%--59%为温饱,40%--50%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一旦我们有了这个标准,衡量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乃至以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简要解读:古语言:“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收入水平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站主要地位。
收入增加,消费的中心开始向穿、用、住及精神等方面转移。
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而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通俗点讲,恩格尔系数就是通过观察人们在满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后,还剩下多少“闲钱”,判断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表示贫困程度的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经济学中的恩格尔系数是指人们的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总支出金额中占的比例。
一般来讲,该系数越高,表示人们生活的贫困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提高。
判断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如下:
恩格尔系数60%以上表示绝对贫困;
恩格尔系数50%——59%表示勉强度日(或温饱);
恩格尔系数40%——49%表示小康;
恩格尔系数30%——39%表示富裕;
恩格尔系数29%以下表示最富裕。
二、表示贫富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
一般说来,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XL;当收入分配处于平等状态时,洛伦兹曲线成为直线OL。
见下图,图中横轴OX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纵轴OY表示收入的累计百分比,曲线ODL为该图的洛伦兹曲线,ODL 曲线与对角线OL 的面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平等面积",OXL与OL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洛伦兹曲线只可以排列曲线不相交的分布,当两条曲线交叉时,我们不能够判断哪条曲线代表的收入分配更加平等。
洛伦兹曲线只提供了收入分布的部分排序。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判断标准:基尼系数值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值介于0、1之间,0表示绝对平等,1表示绝对不平等。
一般认为:
基尼系数0.2时,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基尼系数0.2——0.29时,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基尼系数0.3——0.39时,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基尼系数0.4——0.59时,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4为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