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容量的管理与利用

合集下载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的内容,具体内容: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1)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焚烧农作物的秸杆、森林火灾中的浓烟(5)焚烧生活垃圾、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产生的烟气(6)吸烟(7)做饭时厨房里的烟气(8)垃圾腐烂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10)居室装修材料(如油漆等)缓慢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11)风沙、扬尘(12)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毒农药(13)使用涂改液等化学试剂(14)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等。

(15)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我国大气污染的原因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必须加强重视,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有这些: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

环境容量指标

环境容量指标

环境容量指标一、生态保护红线指标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为维护生态安全,在自然生态空间上进行保护和控制的底线。

其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系统完整性:指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未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2.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内应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区域内应维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

4.生态廊道与生态网络:保护区域内应建立有效的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促进物种迁移、基因交流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质量指标是指对环境状况进行定量描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质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的水质状况。

2.大气环境质量:包括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3.土壤环境质量:包括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水平。

4.声环境质量:指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程度。

5.光环境质量:指光污染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三、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利用:包括人均水资源量、单位面积水资源量等指标。

2.土地资源利用:包括人均土地资源量、单位面积土地资源量等指标。

3.能源利用:包括能源生产量、能源消费量等指标。

4.矿产资源利用:包括矿产资源储量、开采量等指标。

5.生物资源利用:包括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指标。

四、污染物排放指标污染物排放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排放量:指排放到水体中的废水量。

2.废气排放量:指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量。

3.固体废物产生量:指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的量。

4.噪声污染排放:指噪声污染的排放量。

5.有害物质排放:指排放到环境中的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数量。

6.其他污染物排放:指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

7.污染物排放标准:指各类污染物排放应达到的标准值。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可持续发展:即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的合理持续利用及保护条件下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关系。

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环境规划目标: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净效益最大:净效益是总效益现值扣除总费用的差额费效比:总费用现值与总效益现值之比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水污染控制单元:是由源和水域两部分组成的可操纵实体。

水域是根据水体的不同的使用功能并结合行政区划而定,源则是排入相应受纳水域所有污染源的结合。

水环境容量:某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量,反映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规律,也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

水环境承载力: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二、问答。

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规划?(即环境规划的作用是什么)a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公民的环境权;b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92年度计划及“九、十、十一五”计划);c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等比例分配原则、最小费用原则、按贡献率削减d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e指导各项环境保护活动的进行,是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0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与政策
法规完善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将进一步完 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 评价标准和要求。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大 气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绿色发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创新
要点一
新技术应用
要点二
模型优化
详细描述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决策者提供依据,确保项目在实 施过程中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评价还可以推动项目在设计、施工 和运营阶段的环保措施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遵循科学、公正、客观、全面的原 则,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将气象参数和污染源信息输入到大气扩散模型中,得到污染 物扩散的预测结果。
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环境容量定义
根据当地的环境质量目标和排放标准,确定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容量计算
基于大气扩散模型的预测结果,计算评价区域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与标准
环境质量目标
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合理的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提出减缓措施与建议
针对预测结果中超标或接近超标的区域,提 出相应的减缓措施和建议。
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措施和建议,如加 强污染物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 。
对提出的减缓措施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 性评估,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编写报告书与审批
整理评价过程和结果,编写《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1、环境容量;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2、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的原则(3项):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

3、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对所涉及的区域实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5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充足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给予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5、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

6、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就是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因素相关(5个):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水准;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区域大气扩散、稀释水平;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发布部门】天津市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2.07.18【实施日期】2002.09.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修改依据】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决定(2004)【失效依据】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2号)《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于2002年7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002年7月18日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2年7月18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强生态建设,保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条市和区、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华苑产业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分别由其所在管理委员会负责。

第四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本条例,履行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权对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
1
Rl
0
i 1
i 1
Ql 表达土地环境容量; Se 表达土地环境资源总量; Ml 为每公顷土地旳土壤重量2250000kg ; Bli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原则值; Bli0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本底值; Cli0 表达第i种污染物旳同化能力; Rl0 表达其他非主要污染物占污染物总量旳比率
应用一
国家有关总量控制旳要求
• 我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3年,二氧化硫和化 学需氧量排放得到控制,要点地域和城市旳环境质量有所 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 全。
• 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到2023年,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明显降低;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 障,水质大幅提升;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 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 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 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旳环境承载量和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能够被应用于环境
规划,并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成为从环境保护方面规划将
来人类行为旳一项根据。
指标体系例一环境容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造
目的层A
环境承载力A
准则层B
自然资源容载力指标B1 社会经济容载力指标B2 容载力可连续指标B3
指标层C
协调发展度指标13 饱和度指标C12 潜力度指标C11 优势度指标C10
水环境容量基本特征
• 资源性 水环境容量是一种自然资源—能容纳一定量旳污染物也能满足人 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旳需要;水环境容量是有限旳可再生自然资源。
• 区域性 受各类区域旳水文、地理、气象条件等原因旳影响,不同水域对 污染物旳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能力存在明显旳差别,造成水环境容量有 明显旳地域性特征。

最新整理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最新整理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⑴修正的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

利用A-P值法估算环境容量所需基本资料: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 i。

④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 i。

⑤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c i b。

⑥第i个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 i0。

估算步骤:①根据所在地区,按《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 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数A值(取中值)。

②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c i=c i0-c i b。

③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 i值:A i=A×c i。

④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⑤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Q a:。

允许排放总量Q a是对新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估计,要将其转变为建议的总量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则只适应于大气S 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大气P 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为参考方法。

⑵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如果超标可按等比例或按对环境质量的贡献率对相关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削减,以最终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满足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所对应的所有污染源排放量之和便可视为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模拟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

但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模拟法估算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步骤:①对开发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并按环境功能分区确定每个网格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0i j(i=1,…,N;j=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8年第18卷第9期IntroductionofPCCPInstallationTechnologyinTunnelWANGHong-xian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structureandworkingprincipleofakindoflargediameterPCCPinstallationvehicleintheburden-beamlong-tunnel,andprobesintotheconstructionmethodofPCCPinstallationintunnel.KEYWORDS:long-tunnel;PCCP;transportationandinstallationtechnology

环境容量是在环境管理中实行污染物浓度控制时提出的概念。污染物浓度控制的法令规定了各个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允许浓度标准,但没有规定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数量,也没有考虑环境净化和容纳的能力,这样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和工矿区,尽管各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包括稀释排放达到的)浓度控制标准,但由于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过大,仍然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在环境管理上开始采用总量控制法,即把各个污染源排入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总量限制在一定的数值之内。采用总量控制法,必须研究环境容量问题。

1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

容量是在一定空间容纳某种物质的能力。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就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一定的气象条件、一定的自然边界条件以及一定排放源结果条件下,在满足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前提下,区域内所有大气污染源向大气中排放围绕物的总和(即总量)。大气环境容量是一种特殊的环境资源,它与其他自然资源在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鉴于环境条件和污染物排放的复杂性,准确计算一定空间环境的大气环境容量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大气是没有边界的,一定空间区域内外的污染物会互相影响、传输、扩散。在做一定的假设后,可借助数学模型模拟估算一定条件下的大气环境容量。确定一个地区后,根据国家标准用A-P值法很容易得到该城市的一个大气环境容量,主要考虑的是当地的区域面积和多年平均风速,也就是通风量。这个大气环境容量定义为理想大气环境容量。实际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对于一定地区,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气象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大气污染物最大排放量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城市区域大气环境总量;环境目标值即所确定的相应等级的国家或地方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这个大气环境容量是可以执行的,一般要小于理想大气环境容量。在确定地区空间内,大气环境容量并不是唯一的常量。在大气的环境目标值确定以后,当污染源的排放量一定时,大气环境容量可以随污染源的位置和排放高度、气象条件、季节、地形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化。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它的实际环境容量比理论环境容量(均匀混合后的容量)要小,因为城市包含了不能布局污染源的区域。2大气环境容量的管理与利用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并作为工农业规划的一种依据。任一环境,它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染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如果超出环境容量,就要采取措施,如降低排放浓度,减少排放量,或者增加环境保护设施等。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与利用环境容量,必须采取以下对策。2.1强化法制管理和落实管理规章(1)落实国家环保政策,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依据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强化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各规划区内新、改、扩建项目的影响评价和审批,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禁止乱建乱设,防止对规划区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与消耗。(2)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与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污染源排污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结合环境容量的利用程度,预警大气环境的警戒水平和相应污染源的排污控制警告,把环境管理信息化、快捷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加快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通过媒体的鼓励、批评与监督等作用,强化企业社会意识和环境责任感,通过公众、媒体和政府多方参与的互动效果,取得深化全社会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效益。2.2提高空气资源与环境容量合理利用的观念和意识

空气资源属自然资源,具有很强的资源性。空气环境容量是一种有价自然资源,其价值体现在对排放污染物的缓冲与降解作用,即容纳一定量的污染物也能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的需要,这就充分地体现了它广泛的经济性与社会性。但空气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再生也是较为困难的,一旦污染负荷超过空气环境容量,使其恢复是十分缓慢与艰难的。因此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和以人为本发展经济的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保护空气资源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意识。2.3认识空气资源的可贵性并合理利用空气环境容量

空气处在陆域以上的空间系统中,陆域与空域、上风向与下风向、低空与高空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生态系统,因此,在确定局部陆域以上大气环境容量时,必须从保护空气资源的角度出发,合理协调陆域内各层次及不同空间的空气环境容量。合理利用空气环境容量,就是要不仅考虑本区域条件,同时要兼顾更大区域整体特征,保证大区域内的生态与环境系统永久保持空气资源的永续利用。

文章编号:1005-6033(2008)09-0225-02收稿日期:2008-02-13大气环境容量的管理与利用

王娟,马青兰(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24)摘要:阐明了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指出了大气环境容量的管理与利用的途径。关键词:环境管理;大气环境容量;管理利用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

225!!!!!!!!!!!!!!!!!!!!!!!!!!!!!!!!!!!!!!!!!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08年第18卷第9期

2.4合理划分空气环境功能及提供明确的保护目标

各陆域都应有利于保护空气质量和人类本身的利用功能。由于不同的功能会有不同的空气质量保护要求,这种要求直接关系到社会与经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为过高或过低的不客观的空气环境功能区划,都会为保护空气资源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划分过严而要实现真正的保护,社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经济能力力不从心的条件下,会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划分过松会给人为地制造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提供合法的排污理由。因此,科学地划分空气环境功能,是合理利用空气环境容量的重要保证。2.5通过合理调配空气环境容量降低大气污染治理成本保持空气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首先要确定合理的环境资源利用率,在保持空气有不断的自我更新与修复能力的基础上,尽量利用区域环境容量,以降低大气污染治理成本。具体布局仍要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建设区段、容量利用的具体范围和利用量,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本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又能有效地促进空气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2.6建立大气排污总量交易机制考虑到“今后的经济发展需要占用环境容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有宽余的环境容量空间”,不仅要使全社会珍惜空气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环境容量资源,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创造政策和机制上的有利条件,鼓励排污企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提高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水平;以科技创新的理念,提高治理效率和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能力”;通过各种治污途径产生出的削减效果(总削减量),不仅为自己排污许可提供剩余指标,也为区域的空气环境容量增加了空间。这些剩余指标可提供给管理窗口,并允许准入市场实施排污交易,为其超许可证排污的其他单位或新建项目需新增排污量提供总量置换指标,使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污染治理获取的削减效益,真正地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并以此为动力,有力地促进污染治理市场与交易机制的逐步形成。(责任编辑:戚米莎)───────────────第一作者简介:王娟,女,1981年生,现为太原理工大学200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030024.

TheManagementandUtilizationoftheAssimilativeCapacityof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

WANGJuan,MAQing-lan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hedefinitionoftheassimilativecapacityof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andpointsoutthewaysofmanagingandutilizingtheassimilativecapacityof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KEYWORDS:environmentalmanagement;assimilativecapacityof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managementandutilization

目前的采煤方法,通常是在地下岩体中开凿各种用途的井巷工程,一般的深度是在几百米至几千米以上,利用这些井巷工程形成采煤工作面及运输系统、通风系统、供电排水等系统,而后在各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机械设备,如采煤机、刮板运输机、转载机、皮带运输机等。就较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而言,工作面割出的煤,经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端头的转载机、运输顺槽的皮带机、采区运输巷道的皮带机、运输大巷的皮带运输机(或电机列车)、主井运输系统才能到达地面的皮带走廊至煤仓,另外还有辅助生产系统。生产全过程错综复杂,致使原煤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更主要的是重特大事故(瓦斯、煤层爆炸、水灾、火灾等)的频发难以从根本上杜绝。近年来,煤炭的经济效益虽很可观,但其环境污染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为了实施科教兴煤战略,促进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我国以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科研攻关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大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洁净煤技术,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防治瓦斯、煤尘、火灾事故技术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配套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应用被确定为我国“十五”期间煤炭科技工作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洁净煤技术包括煤的气化(地面气化、地下气化),煤炭液化(直接、间接)技术,重介选煤技术,全自动高效、可靠的技术及装备,煤气燃用及化工产品合成技术,煤基炭材料技术,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一种,就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资源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的主要成分为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氮气等,将该气体合成联产制成有机化工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集建井、采煤、转化工艺为一体的多学科开发清洁能源与化工原料的新技术,其实质是将物理采煤转变为化学采煤,只提取煤中的含能组分而不是采煤本身,完全抛弃了庞大的、笨重的采煤、运输设备,地面洗选焦化设备,可充分回收和利用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