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值法测算理想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

计算基本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对开发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并按环境功能分区确定每个网格的环 境质量保护目标 掌握开发区的空气质量现状,确定污染物控制浓度 根据开发区发展规划和布局,利用工程分析、类比等方法预测污 染源的分布、源强(按达标排放)和排放方式,并分别处理为点 源、面源、线源和体源 利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到规定的空气质量模型或经过验证适 应于本开发区的其他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所有预测污染源达标排放 的情况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比较模拟值和目标值,如果影响值超过控制浓度,提出布局、产 业结构或污染源控制调整方案,然后重新开始计算,直到所有点 的环境影响都等于或小于控制浓度为止。 加和满足控制浓度的所有污染源的排放量,即可把这个排放量之 和视为开发区的环境容量。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模型法估算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时应充分考 虑周边发展的影响,csn)T Ca=(ca1,ca2,……can)T D=(d1,d2,……dm)T
csj---第 j 个空气环境质量控制点的标准限制 caj---第 j 个环境质量控制点的现状浓度 aij---第 i 个污染源排放单位污染物对第 j 个环境质量控制点的浓度贡献。 di---第 i 个污染源的价值(权重)系数。
基本资料需求
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i 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 值)Ci 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Cbi
计算基本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根据所在地区,按G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 数A值(取中值) 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 Ci 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i值: 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总量是对新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估计, 要将其转变为建议的总量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开发 区的发展定位、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则上只适应于大气SO2环境容量的计算, 在计算大气P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为参考方法。
基于修正A值法核算成都市季节大气环境容量

基于修正A值法核算成都市季节大气环境容量
王涵瑾;王源程;倪长健
【期刊名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2015(040)003
【摘要】本文选取成都市2010-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温江站探空资料,通过重新计算成都地区季节A值建立修正A值法,再对成都市的季节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研究结果表明:①成都四季A值分别为1.01、1.28、0.46、0.38;②成都市各污染物均为夏季环境容量最大,冬季环境容量最小,各污染物的夏季环境容量均约为冬季的5倍以上,其中SO2的夏季环境容量达到了冬季的13倍;③季节间大气环境容量的差别主要源于湿沉降在年内分布的不均匀,其次通风量季节间的不同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诱因.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王涵瑾;王源程;倪长健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1
【相关文献】
1.基于修正A值法估算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 [J], 郭毅;杨雅媚
2.基于修正A值法的盘锦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J], 王俭;路冰;夏广锋
3.基于修正A值法天府新区季节大气环境容量初步研究 [J], 王俊喜; 王誉晓
4.基于修正A值法天府新区季节大气环境容量初步研究 [J], 王俊喜; 王誉晓
5.基于修正A值法评估率水流域大气环境容量及其敏感性分析 [J], 鲁洋;李小港;熊忆茗;黄素珍;杨晓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值法计算实例

A 值法算例为配合《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报告编制大纲》补充说明文件,给出一个实际算例。
在这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中,为了各个城市能够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基准,特规定所有城市必须采用A 值法计算城市的理想大气环境容量。
1 A 值法∑=−=ni ib si SS C C A Q 1)(城区 式中:Q —城市区域内某种类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也是城市理想大气容量,10城区4t/a ;A —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 2/a ,见表1;S —城区控制区域总面积,km 2;i S —城市第I 个分区面积,km 2;si C —第I 个区域某种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限值,mg/m 3; b C —城区控制区的本地浓度。
因为A 值是一个范围。
为此次大气容量核定更有可比性,特推荐一个确定值,在最小值的基础上增加差值10%。
A 值和推荐A 值见表1。
建议所有城市都按照推荐值计算大气容量。
表1 我国各地区容量控制系数A地区编号 省(市)名 A 值 推荐A 值 1 新疆、西藏、青海 7.0~8.47.142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阴山以北)5.6~7.05.743 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 4.2~5.64.344 内蒙古(阴山以南)、山西、陕西(秦岭以北)、宁夏、甘肃(渭河以北)3.5~4.93.645 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海南、台湾、福建、江西3.5~4.93.646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渭河以南)、陕西(秦岭以南)2.8~4.22.947 静风区(年平均风速小于1m/s) 1.4~2.81.542 A值控制区为了城市建成区或者中心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要对无人或者少人的郊区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所以城区控制区或者中心区实行二级控制标准,无人或者少人的郊区实行更严格的一级控制标准。
这里规定是为了与一、二、三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所以叫I类A值控制区。
用A-P值法计算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用A-P值法计算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本节用A-P值法计算AA区大气环境容量,即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并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污染物指标为PM10、SO2、NO2。
由于对一定区域、一定污染源结构和环境目标条件下,A-P值法计算的环境容量仅与控制区面积、环境背景、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有关,考虑到规划年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本次环境容量核定假定环境背景浓度和污染源结构、排放方式不变,在此前提下,规划环境容量与现状环境容量一致。
为此只对现状环境容量进行核定。
1 AA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特点:1.地形、地貌:AA区地处成都平原东部边缘及龙泉山背斜西北部,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区境可分为低山、浅丘、平原三个地貌区,东南部低山区地势最高,相对高差370米,面积占全区26.28%,中部浅丘区起伏不大,相对高差50米,面积占全区36.49%,西北部平原区地势最低,地表平坦,相对高差40米,面积占全区37.23%。
2.气象:AA区属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长。
春季雨少而旱;夏季较热多暴雨而涝,也有伏旱出现;秋季气温下降快,多连绵雨;冬季短而干燥多雾。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9℃~16.7℃之间,平坝年平均16.2℃。
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5.9℃,一月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为-5.4℃,稳定通过0℃的平均年积温为5932.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101.0℃,平均日照时数为1238.9小时,全年无霜期273~279天,区境内的平坝、丘陵、低山气候略有差异,丘陵平均气温比平坝高0.3℃,比低山区高0.7℃,平坝区年平均气温高于低山区0.4℃。
降水量,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25.4mm 左右,东南方的低山区高于中部浅丘区,浅丘区又高于西北区的平坝,但地区全年差异全年在20~50mm 左右。
降水多集中在6—9月,月降水量均在100mm 以上。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

基本资料需求
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i 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 值)Ci 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Cbi
计算基本步骤
根据所在地区,按G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 数A值(取中值) ② 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 Ci ③ 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i值: ④ 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⑤ 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 允许排放总量是对新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估计, 要将其转变为建议的总量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开发 区的发展定位、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则上只适应于大气SO2环境容量的计算, 在计算大气P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为参考方法。
大气环境容量的基本属性
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因素有关: 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 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
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 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的程序
选择因子:选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O2)作 为容量计算的因子 确定目标: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 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分析现状: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 量达标情况 估算容量: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 定量计算涉及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即满足环境质量目标 的前提下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总量) 建议总量:根据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 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 (按五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值法测算理想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

A值法测算理想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一、前言从“九五”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客观需要。
为了更合理地制定总量控制目标和控制战略,使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落实,为“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国家环保总局要求以城市为单位开展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
A-P值控制法是以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为依据,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宏观总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首先利用基于箱模型的A值法计算出控制区的某种污染物的理想容量,然后,采用P值法,在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排污量之和不超过上述容量的约束条件下,确定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
显然,A-P值法是一种地区系数法,其最大特点是简单易行,只要给出控制区总面积及各功能区面积,再根据当地总量控制系数就能很快算出该面积上的允许排放总量。
本次湖南省8个非重点城市统一采用A-P值法中的A法进行各城市的理想环境容量测算。
二、A 值法的计算公式A 值法计算公式如下:SS C C A Q i b ni si )(1-=∑=式中:Q —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即理想大气容量,104t/a ; A —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km 2/a ; S —控制区域总面积,km 2; S i —城市第I 个分区面积,km 2;C si —第I 个区域某种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限值,mg/m 3; C b —控制区的本地浓度。
三、几个概念的说明 1、控制区的确定每个城市要应用A 值法分别计算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的大气环境容量。
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确定原则如下:1)城市控制区:覆盖全市行政区范围的,包括城市所辖所有县和区。
2)城区控制区:城区控制区范围主要依据城市规划建成区确定的区域;考虑部分城市城郊正在建设或已发展成为工业园区,为加强统筹管理,也可合并到城区控制区。
最新整理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⑴修正的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
利用A-P值法估算环境容量所需基本资料: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 i。
④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 i。
⑤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c i b。
⑥第i个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 i0。
估算步骤:①根据所在地区,按《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 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数A值(取中值)。
②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c i=c i0-c i b。
③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 i值:A i=A×c i。
④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⑤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Q a:。
允许排放总量Q a是对新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估计,要将其转变为建议的总量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则只适应于大气S 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大气P 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为参考方法。
⑵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如果超标可按等比例或按对环境质量的贡献率对相关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削减,以最终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满足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所对应的所有污染源排放量之和便可视为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模拟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
但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模拟法估算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步骤:①对开发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并按环境功能分区确定每个网格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0i j(i=1,…,N;j=1,…,M)。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题2020年(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模拟题2020年(4)(总分91, 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______个。
• A.≥6• B.≥10• C.≥8• D.>10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该问题分值: 2.1答案:B2. 大气污染源调查的核心是核定______。
• A.源强• B.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 C.源强及污染物排放量• D.源强、污染物排放量及相关参数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该问题分值: 3.1答案:D3. 生态评价指数法可用于______。
• A.生态因子单因子质量评价• B.生态因子综合质量评价• C.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D.以上全部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该问题分值: 2.1答案:D4. 某声源和敏感点之间拟设置声屏障,其菲涅尔数N为4.85,该声屏障可降低敏感点处声压级______。
•**•**•****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该问题分值: 1.1答案:A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
当屏障很长(作无限长处理)时,则A<sub>bar</sub>=-101g[1/(3+20N<sub>1</sub>)]=-101g[1/(3+20×4.85)]=-101g[(1/100]=20dB。
5. 某区域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______才可视为有明显主导风向。
• A.≥30%• B.≥40%• C.≥45%• D.≥60%SSS_SINGLE_SELA AB BC CD D该问题分值: 2.1答案:A6. 多晶硅切片加工项目的生产工艺为硅锭→剖方定位→切片→纯水清洗→电烘干,其中切片工序循环使用碳化硅及聚乙二醇切割液,产生废水的工序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值法测算理想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
一、前言
从“九五”开始,我国开始实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客观需要。
为了更合理地制定总量控制目标和控制战略,使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落实,为“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国家环保总局要求以城市为单位开展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工作。
A-P值控制法是以GB/T3840-9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为依据,对区域大气污染进行宏观总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首先利用基于箱模型的A值法计算出控制区的某种污染物的理想容量,然后,采用P值法,在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排污量之和不超过上述容量的约束条件下,确定出各个点源的允许排放量。
显然,A-P值法是一种地区系数法,其最大特点是简单易行,只要给出控制区总面积及各功能区面积,再根据当地总量控制系数就能很快算出该面积上的允许排放总量。
本次湖南省8个非重点城市统一采用A-P值法中的A法进行各城市的理想环境容量测算。
二、A 值法的计算公式
A 值法计算公式如下:
S
S C C A Q i b n
i si )
(1-=∑=
式中:
Q —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即理想大气容量,104
t/a ; A —地理区域性总量控制系数,104
km 2
/a ; S —控制区域总面积,km 2
; S i —城市第I 个分区面积,km 2;
C si —第I 个区域某种污染物的年平均浓度限值,mg/m 3
; C b —控制区的本地浓度。
三、几个概念的说明 1、控制区的确定
每个城市要应用A 值法分别计算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的大气环
境容量。
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确定原则如下:
1)城市控制区:
覆盖全市行政区范围的,包括城市所辖所有县和区。
2)城区控制区:
城区控制区范围主要依据城市规划建成区确定的区域;考虑部分城市城郊正在建设或已发展成为工业园区,为加强统筹管理,也可合并到城区控制区。
2、I类、II类、III类A值控制区
根据国家所作的规定,为满足本次A值法测算理想环境容量的要求,将控制区分别划分为I类、II类、III类A值控制区,其确定原则如下:1)I类A值控制区:
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属一类功能区的地区。
郊区及农村地区。
2)II类A值控制区:
城区控制区内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属二类功能区的地区。
3)III类A值控制区:
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属三类功能区的地区。
划分时应注意的是:除城区控制区以外的城市控制区,其范围内的广大农村地区和郊区虽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为二类功能区,但在本次计算时,按国家规定,应按I类A值控制区进行计算。
四、A值法计算公式中各参数使用说明
1、容量控制系数(A)的确定
在用A值法计算城市(区)理想环境容量时,首先是对容量控制系数A值的确定。
按照环境规划院推荐的A值法确定原则,湖南省容量控制系数A值取3.64。
)的确定
2、各控制区环境质量标准(C
si
各控制区环境质量标准值见表1。
表1 各控制区环境质量年均标准值单位:
mg/m3
)的确定
3、城市及城区控制区本底浓度(C
b
本底浓度(C b)的确定原则如下:
1)一般情况下,城市或城区控制区的本底浓度按已设置的清洁对照点监测结果确定。
2)若由于城市发展,目前设置的清洁对照点的监测浓度已不能代表城市或城区的本底情况,在本次容量测算工作中,城市控制区的本底浓度,PM10、SO2、NO2分别按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中年均值的一半确定。
3)城区控制区的本底浓度应高于城市控制区,其值可按城市控制区本底浓度的1.2-1.5倍确定。
4、根据以上原则确定参数后,根据A值法计算公式,分别得出城市控制区和城区控制区的环境容量核定结果。
核算结果请按表2、表3填写。
表2:城区控制区理想环境容量核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