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容量核算的经验
大气环境容量的确定

测算因子确定(SO2、PM10、NO2) 筛选大气扩散模型 污染源数据收集
根据模型需要进行气 象参数收集或气象现 场观测
确定大气扩散模型 各污染源的环境浓度贡献 质量现状数据收集 如不够,布点监测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 控制目标
现状环境容量测算
规划年环境容量测算 确定约束条件
计算各源对控制点的实际浓度贡献, 确定是否削减排放量 现状容量测算结果 报送国家环保总局
Hale Waihona Puke ADMS大气扩散模型由英国剑桥环境研究公司开发
类型:“ADMS-评价”、“ADMS-工业”、“ADMS-城市” 等独立系统
ADMS-城市”版是最复杂的一个系统。 模拟城市区域来自工业,民用和道路交通的污染源产 生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用点源、线源、面源、体源 和网格源模型进行模拟 可以考虑最简单的(如一个孤立的点源或单个道路源)、 最复杂的城市问题(如一个大型城市区域的多个工业污染源, 民用和道路交通污染排放)。
备注
徐州2014年已超5 万
8000≤P<25000
P<8000 V≥100 50≤V<100 V<50 A1>0.08 0.04<A1≤0.08 A1≤0.04
2
1 3 2 1 3 2 1
包括摩托车
(徐州2015年已超 140万)
以城市环境空气质 量监测数据为准
(徐州2011年为 0.045)
将各个城市按上述3个参考指标划分得到折算等级值,折算值总和 S=P+V+A,当S≥7时,该城市被划分为机动车排放污染程度较重城市。
SO2环境容量计算
把衰减系数为0.36,超标面积不大于5%、保 证率为85%,作为容量计算的约束条件。 在这种约束条件下,通过计算抚顺排放清单 中的SO2排放总量得到SO2的容量为6.0万t。
用A-P值法计算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

用A-P值法计算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本节用A-P值法计算AA区大气环境容量,即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并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污染物指标为PM10、SO2、NO2。
由于对一定区域、一定污染源结构和环境目标条件下,A-P值法计算的环境容量仅与控制区面积、环境背景、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有关,考虑到规划年污染源结构和排放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本次环境容量核定假定环境背景浓度和污染源结构、排放方式不变,在此前提下,规划环境容量与现状环境容量一致。
为此只对现状环境容量进行核定。
1 AA区的地形、地貌和气象特点:1.地形、地貌:AA区地处成都平原东部边缘及龙泉山背斜西北部,总的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区境可分为低山、浅丘、平原三个地貌区,东南部低山区地势最高,相对高差370米,面积占全区26.28%,中部浅丘区起伏不大,相对高差50米,面积占全区36.49%,西北部平原区地势最低,地表平坦,相对高差40米,面积占全区37.23%。
2.气象:AA区属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较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长。
春季雨少而旱;夏季较热多暴雨而涝,也有伏旱出现;秋季气温下降快,多连绵雨;冬季短而干燥多雾。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在19℃~16.7℃之间,平坝年平均16.2℃。
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5.9℃,一月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为-5.4℃,稳定通过0℃的平均年积温为5932.2℃,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5101.0℃,平均日照时数为1238.9小时,全年无霜期273~279天,区境内的平坝、丘陵、低山气候略有差异,丘陵平均气温比平坝高0.3℃,比低山区高0.7℃,平坝区年平均气温高于低山区0.4℃。
降水量,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925.4mm 左右,东南方的低山区高于中部浅丘区,浅丘区又高于西北区的平坝,但地区全年差异全年在20~50mm 左右。
降水多集中在6—9月,月降水量均在100mm 以上。
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技术指南

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技术指南好啦,咱们今天聊聊大气环境容量核算这事儿。
你可能会想,这个名字听上去挺复杂的,实际上说白了就是测量我们大气能承受多少污染物,咱们的蓝天能装下多少脏东西。
想象一下,咱们的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气球,如果往里灌的空气太多、太脏,气球就会炸掉,大家可不想生活在一个爆炸的气球里,对吧?咱们得明白,空气可不是无底洞。
我们每个人都想呼吸到新鲜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想象一下,走在公园里,微风轻拂,阳光洒在脸上,真是美滋滋。
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工厂啥的不断排放,空气就像被挤压的海绵,里面装满了各种杂质。
咱们就得问问,这些脏东西到底有多少,空气还能承受多少呢?来来来,咱们先说说大气的容量,简单来说就是大气能够接受污染物的“限度”。
这就像你的肚子,吃太多东西就会撑坏。
所以,咱们要找出这个限度,让大气不至于被撑爆。
核算这个容量的过程其实蛮有趣的,科学家们就像在解谜,看看污染物从哪里来,又有多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得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气温、湿度、风速等等。
就像做菜,调料放多了少了都不行,得掌握好火候。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哎,这可关系大了!大气的容量不仅影响着我们呼吸的空气质量,还关乎我们的健康。
你想啊,空气不好,咳嗽、过敏什么的,就跟老朋友一样,时不时来找你。
这可不是开玩笑,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身体可就遭了大罪。
我们可不能让这个坏小子在我们身边猖狂啊。
再说,核算大气容量其实也是在为未来铺路。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知道大气还能承受多少污染,咱们就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环保。
就像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才能建得高,才能住得放心。
科学家们和相关部门们就像合作的小伙伴,互相帮助,想出办法减少排放,保护这片蓝天。
这事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气的容量会随着时间变化,随着科技进步,咱们的环保措施也在不断改善。
想想,早年间我们还在用煤,现在太阳能、风能什么的都越来越普及,真是个大好时代。
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要点分析李文华

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要点分析李文华发布时间:2021-12-13T08:37:18.659Z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0月下30期作者:李文华[导读] 源强核算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核算结果应尽量准确可信,环评工作中应从源强核算方法选取、废气收集方式及末端治理设施等多方面考虑。
山东锦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文华山东省青岛市 266199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源强核算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为环境影响分析提供关键数据,若源强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则后续环境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也无从谈起。
关于源强核算,国内学者做了不少研讨,但结合案例进行全过程分析的较少。
实际环评工作涉及各个行业和各种生产工艺,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本文以某印刷项目为例,通过有机废气源强核算的全过程分析,探讨大气污染物源强核算的方法及过程控制,力求提高核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源强核算;有机废气;核算方法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这离不开工业的支持,但工业园区在生产中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传统污染浓度控制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污染物总量控制评价方式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可依据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各个工业园区各种污染物排放允许量,为限制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并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指导。
基于此,开展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一般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随科学规定时间内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一定水平的影响评价,进而综合观察再预测分析,与此同时也要针对相关环境污染性问题提供更加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利用相关的评价审批结果对其环境污染进行一定的改善环节。
一定程度上来讲,环境影响评价隶属大型的环境评价内容,它能够辅助人们对环境质量更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并同时也了解其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性因素,从而根本上消除各种导致环境受到影响的因素,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起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最新整理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环评师技术方法考点: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⑴修正的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指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
利用A-P值法估算环境容量所需基本资料:①开发区范围和面积。
②区域环境功能分区。
③第i个功能区的面积S i。
④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控制浓度(标准浓度限值)c i。
⑤第i个功能区的污染物背景浓度c i b。
⑥第i个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 i0。
估算步骤:①根据所在地区,按《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 B/T13201-91)表1查取总量控制系数A值(取中值)。
②确定第i个功能区的控制浓度(标准年平均浓度限值):c i=c i0-c i b。
③确定各个功能区总量控制系数A i值:A i=A×c i。
④确定各个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
⑤计算总量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Q a:。
允许排放总量Q a是对新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的一个估计,要将其转变为建议的总量控制指标,还需要考虑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布局、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
以上方法原则只适应于大气S 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大气P 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为参考方法。
⑵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如果超标可按等比例或按对环境质量的贡献率对相关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削减,以最终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满足这个充分必要条件所对应的所有污染源排放量之和便可视为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模拟法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
但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
模拟法估算开发区的大气环境容量步骤:①对开发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并按环境功能分区确定每个网格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c0i j(i=1,…,N;j=1,…,M)。
我国常用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对比

PRACTICE区域治理我国常用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对比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孟浩贤,马婷婷一、引言大气环境容量一般指在固定污染物排放源的某个大气环境中、某范围内在该地区以低于污染物限定最大浓度能够向空气中释放的污染物的最大量[1]。
这个概念是日本研究者在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次公布的[2]。
从此全世界的学者们开始利用该概念开展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总量治理方法研究,划定了相关治理范围,并确立了相关治理政策。
在此之前,控制污染物排放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浓度控制”,这种控制方式操作起来较为简便,但是未考虑污染源数量、排放时间的影响[3]。
而依靠环境容量实施的总量治理的目标是处理某个范围内排放不达标现象并为以后限制排放提出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解决大范围的区域污染问题,更灵活可控[4]。
本世纪初我国发布了《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工作方案》,同时开始实施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13个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容量的核算工作[5]。
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导致各地核定工作成果不佳,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仅仅停留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的制定上[6]。
大气环境容量的量化核算较为复杂,在核算的过程中,选取指标不仅要依赖于人类的活动,还与一些偶然因素(如气象条件的突变、污染物自然背景浓度的突变等)具有关联,这也增加了环境容量核算的难度。
为此,各国研究者广泛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二、国外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方法自环境容量的概念提出后,国外学者针对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就是各类空气质量模型。
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诞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有容积模型、点源扩散模型和烟团轨迹模型[7,8]。
这些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计算简单快速和模拟污染物长期浓度较准确,但是它们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物的物理过程,对化学变化过程的模拟大大受限。
经过改进后的第一代空气质量模型可以模拟简单的化学变化过程,比如新一代的Atmo-spheric Dispersion Modeling Sys-tem(属点源扩散模型)可以实现即时排放的污染物迁移情况的再现;新AMS/EPA Regulatory Model(属点源扩散模型)针对离地表较低和较高的排放源十分有效,且输出结果远快于前者;新CALPUFF模型(烟团估计模型)可以输出目标区域物质含量和下落总量,实现污染物在较大空间尺度迁移情况的再现。
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及总量控制研究

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及总量控制研究
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核算及总量控制研究
摘要:研究了在规划环评中采用A-P值法、多源模型法,结合区域气象分析、大气污染源调查,计算区域环境容量并确定不同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方法.以<鄂尔多斯市杭锦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环评>为案例,根据计算得到基地二氧化硫的环境容量,分析基地规划的可行性,确定拟建项目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作者:房春生李娟孟赫杨杨王菊FANG Chun-sheng LI Juan MENG He YANG Yang WANG Ju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37(4) 分类号:X26 关键词:规划环评大气环境容量 A-P值法多源模型法。
抚顺市市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

天津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经验交流材料近几年来,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始终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普遍深切开展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实施“蓝天工程”,使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有了明显好转:2002~2004年我市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别离为274天、264天和299天,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别离为%、%、%。
2004年达到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要求,但空气环境质量相对脆弱。
一、天津市环境空气污染原因分析连年来监测结果表明,我市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是采暖期二氧化硫污染相对突出,二氧化硫与可吸入颗粒物交替成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非采暖期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二氧化氮污染呈现加重趋势。
我市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工业粉尘、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城市布局不合理,工业、生活等多种功能混杂,工业集中在中心城区,造成局地污染物集中排放;由于大规模的集中建设进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扬尘办法,造成扬尘污染;城市绿化、硬化和道路打扫水平不足也从客观上加重了扬尘污染。
二是由于燃煤产生的煤烟型污染,主要表此刻中心城区小型燃煤设备和居民生活低空排放集中,且排放高度较低,同时污染治理设施老化,监控手腕掉队也是造成煤烟型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
三是由于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较快,交通拥堵等加大了空气污染负荷。
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办法和具体成效(一)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进城市布局调整,提高环境空气扩散能力天津市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采取的重要办法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载体功能,提高环境空气扩散能力,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增大环境容量,争取更大的经济进展空间。
随着城市大规模的路桥建设、滨海新区建设,“工业战略东移”、海河两岸开发等城市重大工程办法接踵实施,使大量工业企业逐渐退出中心城区,“十五”期间,中心城区别离外迁100多个企业,许多工业企业借土地置换、搬迁取得技术升级改造机缘,从而使城市布局加倍合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向着经济与环境共赢的方向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xperience 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omputation
潘向忠副主任
PAN Xiang-zhong Vice-Director Hangzho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Nov 22, 2004 Sanya, P. R. China
rij = Cij / ∑ Cij
i =1 N
(式1)
式中:Cij—第i个污染源对第j个控制点造成的污 染物浓度贡献量,g/m3; N —污染源个数。
1.3 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 是指第i个污染源的某种污染 物单位污染源强在第j个控制点上造成的浓度贡献量, 它表征了在一定的气象和相互位置条件下污染源对控制 点的影响。 第i个污染源对第j个控制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贡献量可 以表示为: C ij = Qi × f ij (式2) 式中: Qi—第i个污染源源强,g/s;fij—第i个污染源对 第j个控制点的传递函数,s/m3。 第j个控制点的污染物浓度贡献量是由所有污染源共同 作用造成的,可以表示为:
• • • •
2.2 基础工作
2.2.5 污染气象分析与气象参数确定(the weather
analysis for the pollutant and the ascertain for the para meters)
根据容量计算A-P模型或多源扩散模型等对气象 参数的要求,收集气象资料,分析污染气象特 征。 按模型要求整理气象参数格式(如ADMS-城市大 气扩散模型气象参数*.met文件:全年逐时地表 温度(℃)、风速(m/s)、风向(º)、云盖 度(oktas)等)。
内容提要 OUTLINE
引言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 Fundamental Conceptions ) 第二部分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Methods in Comp
uting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1)基本思路(The Routine ) (2)基础工作(The Fundamental Work ) 第三部分 数学模型(The Mathematic Models) 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Cases) 第五部分 结语(Conclusions) 致谢
C j = ∑ Qi f ij
i
(式3)
Q1 Q2
…… f21
C 11
f11
C2 C1
……
C 21 Qi C i1
污染源
(pollutant source)
fi1 fij 控制点
(control point)
Cj
图一 传递函数与控制点示意图 N个污染源分别对M个控制点的传递函数,即M行×N列传递 函数矩阵。 传递函数矩阵是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的基础,也是大气污染 物总量控制的重要输入条件(the important input condition)。
1.2 浓度贡献量和浓度贡献率 浓度贡献量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某种污染物在控 制点上造成的浓度贡献值,它与污染源强、气象 条件、源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简称 浓度贡献。 浓度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io)是指第i个污染源对第 j个控制点造成的浓度贡献量与所有源对第j个控 制点造成的总浓度贡献量的比:
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APW基础模型、B值 平权模型和源强优化线性规划模型,对大气环境容量计算中 “从浓度到容量”的技术关键作了初步探讨。
(Thus , the author presents the APW –basic model 、B-value equal right model and the optimizing linear planning model for the resources , and make primary study on the key technique ---from concentration to c apacity for the ai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alculation. )
引言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是容量总量控制的基础,它不仅有利于对 现有污染源的控制和削减,而且有利于合理布局污染源的空 间结构,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内大多采用比例削减、平方比例削减或简易线性规划等方 法分配污染源允许排放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机性、不公平 性和不合理性。
(In china ,most researchers apply the isometric cutting method ,or simple linear planning ways to allocate the permissible waste loads of the polluta nt resources. These methods exist some randomicity, unjustness and irrat ionality.)
• 是容量计算的前提,在容量计算前需明确容量 计算区域功能区类别及其分布情况,以确定各 功能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即控制标准)。 2.2.2 现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assessment) •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照对应功能区 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按照时、空分布评价区 域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年度变化发展趋势。为 控制区的确定、控制点的选择和清洁对照点的 选取奠定基础。
1.4 超标量与超标率 超标量(missed-standard quantity )是指污染源对控制 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贡献量超出控制标准的 量,即:
∆C j = C j − C sj
(式4)
式中:∆C j —第j个控制点的污染物超标量,g/m3;
C sj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控制点的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g/m3。
2.2 基础工作
2.2.4 控制点选择(choice of the control point) 控制点是指判断控制区环境空气质量是否达标 的代表点。控制点确定的基本原则如下: (1)大气常规监测点。 (2)较高浓度点。 (3)敏感点或关心点。 (4)密度控制点。 根据以上控制点确定原则,选择控制区内具有 代表性的控制点共M个,并定位于电子地图, 读出坐标。
∆Q η = Q0
(式6)
1.6 允许排放量
基础允许排放量(basic permissible discharge)是指采用APW模 型计算得到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按污染物排放标准计 算得到允许排放量中的较小者,基础允许排放量是平权 和优化的起点和基础。 平权允许排放量(equal right permissible discharge)是指采用B 值平权模型计算得到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优化允许排放量(optimal permissible discharge)是指采用线性 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最终允许排放量(ultimate permissible discharge)是指根据杭州 市实际情况,选定的上述平权允许排放量或优化允许排 放量中的一种。 上述允许排放量所对应的削减量分别称为基础削减量、 平权削减量、优化削减量和最终削减量。
2.2 基础工作
2.2.3 控制区确定并网格化(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tr
olling region and meshing)
• 根据控制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污染源空间分布、常 规监测点位布置情况,结合区域现状和发展规划功能要求, 确定控制区范围。 • 选取控制区电子地图,确定坐标投影(该电子地图是数字 模拟的基础,坐标系统最好与其它相关系统(如污染源系 统等)统一,便于数据的导入与转换,并与多源扩散模型 及后续浓度等值图绘制软件相匹配)。 • 根据控制区的范围,一般选取500m、1000m、2000m三个尺 度之一作为基本网格长度,将控制区网格化,并注明网格 坐标(中心点或四个角点),作为模型的数字计算基础。
第二部分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THE SECOND PART Methods in Computing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2.1 基本思路
计算大气环境容量主要分三步: (1)基础工作(fundamental work) 。 (2)方法与模型选择(The choice of the researching method and the model) 。 (3)计算并验证成果(computing and validate the result)。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大气环境容量1
比较分析
大气环境容量2
校验
大气环境容量
容量成果模拟 验证分析
图二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技术路线图
2.2 基础工作
2.2.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The partition to the
functional regions of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引言
杭州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全市国土面积16596km2,其中市 区3068km2,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中心城市和浙江省会,是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杭州市于2002年10月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试点工作。根 据杭州市实际情况,确定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污染因子为SO2、 NOx、PM10和烟尘。市区采用ADMS-Urban大气扩散模型(Atmosph eric Dispersion Modelling System) 、APWB基础平权模型(APWB basic & equal right model)和LINGO线性规划模型(linear programming mode l of emission optimization)计算大气环境容量,并用A-P值法进行 了校核;所辖五县(市)采用A-P值法进行大气环境容量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削减和排污权交易思路,全面完 成了杭州市大气环境容量计算和总量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