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ZigBee组网

实验-ZigBee组网

实验-ZigBee组⽹实验:ZigBee基本通信实验⼀、实验⽬的1.了解ZigBee协议及其在软件上如何实现。

2.学习使⽤sniffer嗅探⽹络节点之间通信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

3. 学习Zigbee⽹络组⽹及路由选择。

⼆、实验内容1.基于z-stack协议栈的组⽹及数据传输。

2.使⽤sniffer抓取节点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并分析数据包组成。

三、实验设备1.IAR开发平台环境2.ZigBee开发套件3.Sniffer抓包⼯具(软件和硬件)实验开发套件的领取注意事项:1、每周五上午1-2节可到电信5号楼东303A房间,协同创新中⼼找蓝伟涛学长(领取FPGA开发板)或电信1号楼515室找赵曜学长(领取Zigbee开发套件)。

2、每个⼩组以组长为代表签字领取⼀套开发套件,并在三周内归还。

请爱护实验套件,归还时确保所有部件完好齐全。

3、实验中若有问题可在周五上午1-2节课时间去上述地址找两位助教答疑。

四、实验原理1,ZigBee协议概述ZigBee作为⼀种⽆线通信标准,它是以IEEE802.15.4⽆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组涉及到⽹络、安全和应⽤⽅⾯的软件协议。

它是⼀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地数据传输速率和低成本的双向⽆线通信技术。

该技术可以应⽤于超低功耗率损耗的⽆线⽹络中,它满⾜ISO/OSI参考模型。

其物理层和MAC层采⽤了IEEE802.15.4标准;ZigBee联盟定义了上层部分,包括⽹络层和应⽤层。

⽆线通信⽹络软件以z-stack作为ZigBee的协议栈,硬件为基于CC2530-ZigBee开发套件。

2 设备类型(Device Types)在ZigBee⽹络中存在三种逻辑设备类型:Coordinator(协调器),Router(路由器)和End-Device(终端设备)。

ZigBee⽹络由⼀个Coordinator以及多个Router和多个End_Device组成。

在ZStack-CC2530-2.3.1-1.4.0中⼀个设备的类型通常在编译的时候通过编译选项确定。

ZigBee实验(精)

ZigBee实验(精)


无线传感器网络高级实验-PC监控传感网
双击PC机上的“ZigBeeMonitor”软件,跳出Com 口选择窗体,选择电脑与开发实验平台通讯的 Com口,按确定后进入监控平台。

无线传感器网络高级实验-PC监控传感网


Router(路由器)
负责转发资料包,寻找最适合的路由路径,当有节点加入 时,可为节点分配地址,Router 通常定义为具有电源供 电的设备,不能进入低功耗状态。每个Zigbee 网络可能 需要多个Router,每个Router 可以收发数据也可以转发 数据,当一个网络全部由Coordinator(1 个)及Router( 多个)构成时,这个网络才是真正的MESH 网络(网状网 ),每个节点发送的数据全部是自动路由到达目标节点。

End Device(终端节点)
选择已经存在的Zigbee 网络加入,可以收发数据 ,但是不能转发数据,End Device 通常定义为电 池供电设备,可周期性唤醒并执行设定的任务, 具有低功耗特征。 每个Zigbee 网络可能需要多个End Device,End Device 通常在周期性醒来时,问自己的父节点是 否有传输给自己的数据,并执行设定的任务,所 以,End Device 通常适合接收少量的数据,周期 性的发送数据。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ZigBee协 议栈无线网络,在网络设备安装过程,架设 过程中自动完成。完成网络的架设后用户便 可以由PC机发出命令读取网络中任何设备上 挂接的传感器的数据,以及测试其电压。简 单的工作流程描述如下图所示。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
PC机:完成接收网关数据和发送指令,实现 可视化,形象化人机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观察。

实验过程_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ZigBee版)_[共3页]

实验过程_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ZigBee版)_[共3页]

f8wConfig.cfg:该文件包含信道选择、网络ID 号等有关的链接命令,如我们的信道默认为-DDEFAULT_CHANLIST=0x00000800 // 11 - 0x0B ;建立网络ID 的默认ID 为-DZDAPP_CONFIG_PAN_ID=0xFFFF。

所以,当要建立不同的网络信道及网络ID 时就可以在这里修改。

f8wCoord.cfg:配置无线网络中的协调器设备类型及CPU 的运行频率,如下面的代码就定义了该设备具有协调器和路由器的功能,其代码具体如下。

/* Coordinator Settings */-DZDO_COORDINATOR // Coordinator Functions-DRTR_NWK // Router Functions注意:协调器是建立网络的设备,在网络建立好以后,其实它在上位机与终端节点之间也是起到路由的作用。

f8wEndev.cfg:配置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节点CPU 的运行频率及MAC 的设定。

f8wRouter.cfg:配置无线网络中的路由设备的CPU 的运行频率、MAC 的设定及路由的设定等。

三、实验过程打开SampleApp.c 文件,可发现已经存在代码如下。

afAddrType_t SampleApp_Periodic_DstAddr;afAddrType_t SampleApp_Flash_DstAddr;我们按照格式来添加自己的广播地址结构代码如下。

afAddrType_t Broadcast_DstAddr;在SampleApp.c 文件中找到SampleApp_Init(uint8 task_id) 函数进行广播参数初始化,代码如下。

// 广播通信定义Broadcast_DstAddr.addrMode = (afAddrMode_t)AddrBroadcast;Broadcast_DstAddr.endPoint = SAMPLEAPP_ENDPOINT;Broadcast_DstAddr.addr.shortAddr = 0xFFFF;代码添加如图6.8所示。

基于ZigBee技术中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课程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中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课程设计

基于ZigBee技术中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课程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ZigBee技术中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课程设计。

首先从ZigBee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开始,然后探讨了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要点。

接着介绍了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系统性能评估等方面。

最后对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实验与数据处理技能,提高系统性能评估能力。

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ZigBee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 课程设计, 应用, 设计要点, 实验设计,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系统性能评估, 总结, 研究方向, 未来展望1. 引言1.1 ZigBee技术概述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物联网领域。

它采用IEEE 802.15.4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具有自组网、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

ZigBee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智能建筑等领域,为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其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状和混合型,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

ZigBee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组建网络、数据传输和协调节点等功能,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实时控制等应用。

其低功耗特性使得传感器节点可以长时间工作,适用于需要长期监测的环境。

ZigBee技术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保障传感器数据的安全传输。

ZigBee技术的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提升传感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可靠的支持。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由大量分布在空间中的微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每个节点都能感知周围的环境,并能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网络中。

Zigbee无线传感网分析与实验手册 _打印版

Zigbee无线传感网分析与实验手册 _打印版

目录第一章Zigbee技术简介 (9)1.1 Zigbee技术演变及进展 (9)1.2.1 ZigBee技术的由来 (9)1.2.2 ZigBee技术的发展历程 (10)1.2 短距离无线网络传输协议对比 (12)1.3 zigbee技术特点 (15)1.4 zigbee2007/pro特性 (15)1.5 zigbee无线网络通信信道分析 (17)1.6 zigbee技术的应用领域 (18)第二章Zigbee节点硬件资源详解 (23)2.1 核心板硬件资源 (23)2.1.1 CC2530简介 (23)2.1.2天线及巴伦匹配电路设计 (24)2.1.3晶振电路设计 (25)2.1.4 LED电路设计 (26)2.2 底板硬件资源 (26)2.1.1 电源电路设计 (26)2.1.2 LED电路设计 (27)2.1.3 复位电路设计 (27)2.1.4 USB转串口电路设计 (27)2.1.5 液晶电路设计 (28)2.1.6 按键电路设计 (28)2.1.7 仿真器接口电路设计 (29)2.1.8 一键还原电路设计 (29)2.3 CC2530仿真器 (29)第三章IAR集成开发环境 (31)3.1 IAR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31)3.2 IAR集成开发环境安装 (32)3.3 IAR工程的编辑与修改 (37)3.3.1 新建一个工程 (37)3.3.2工程设置 (39)3.3.3 新建源文件到工程 (44)3.4 仿真调试与下载 (50)3.4.1 仿真器驱动安装 (50)3.4.2仿真调试与下载 (53)3.5模块设备 (54)3.5.1 建立自己的模块设备 (55)3.5.2 使用自己的模块设备 (57)第四章Zigbee无线传感网开发入门 (60)4.1 zigbee协议栈使用简介 (60)4.2 zigbee协议栈安装 (62)4.3 点对点数据传输实验 (62)4.3.1 协调器程序 (63)4.3.2 终端节点程序 (74)4.3.3 实例测试 (79)4.4 点对点数据传输实验解析 (79)4.4.1 实验原理及流程图 (80)4.4.2 数据发送 (80)4.4.3 数据接收 (82)4.5 ZigBee数据包分析 (83)4.5.1 构建ZigBee协议分析系统 (84)4.5.2 ZigBee数据包传输流程分析 (86)4.6 本章小结 (88)第五章Zigbee无线传感网开发进阶 (89)5.1 ZigBee协议栈构成 (89)5.2 ZigBee协议栈之OSAL分析 (93)5.2.1 OSAL常用术语 (93)5.2.2 OSAL运行机理 (95)5.2.3 OSAL消息队列 (100)5.2.4 OSAL添加任务 (101)5.2.5 OSAL的API接口 (103)5.3 ZigBee串口应用基础实验 (106)5.3.1 程序代码 (107)5.3.2 实例测试 (110)5.3.3 原理解析 (111)5.4 ZigBee串口应用扩展实验 (116)5.4.1 实验原理 (116)5.4.2 协调器程序 (116)5.4.3 终端节点程序 (119)5.4.4 实例测试 (121)第六章Zigbee无线传感网网络管理 (123)6.1 ZigBee网络设备地址 (123)6.2 单播、组播和广播 (124)6.3 网络通信实验 (126)6.3.1 广播和单播通信 (126)6.3.2 组播通信 (133)6.4 ZigBee协议栈网络管理 (141)6.4.1网络管理基础实验 (142)6.5 网络拓扑实验 (149)6.5.1 协调器程序 (150)6.5.2 路由器以及终端节点程序 (154)6.5.3 实例测试 (157)第七章Zigbee无线传感网开发实战 (160)7.1 温度传感器实验 (160)【实验目的】 (160)【实验设备】 (161)【实验要求】 (161)【实验原理】 (161)【实验步骤】 (163)【关键代码分析】 (164)【实验结果】 (166)【实验总结】 (167)7.2 光照传感器实验 (168)【实验目的】 (168)【实验设备】 (168)【实验要求】 (168)【实验原理】 (169)【实验步骤】 (171)【关键代码分析】 (171)【实验结果】 (173)【实验总结】 (173)7.3 可燃性气体传感器实验 (174)【实验目的】 (174)【实验设备】 (174)【实验要求】 (174)【实验步骤】 (176)【关键代码分析】 (176)【实验结果】 (178)【实验总结】 (178)7.4 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实验 (179)【实验目的】 (179)【实验设备】 (179)【实验要求】 (179)【实验原理】 (180)【实验步骤】 (182)【关键代码分析】 (182)【实验结果】 (184)【实验总结】 (184)7.5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感器实验 (185)【实验目的】 (185)【实验设备】 (185)【实验要求】 (185)【实验原理】 (185)【实验步骤】 (188)【关键代码分析】 (188)【实验结果】 (189)【实验总结】 (190)7.6 触摸传感器感器实验 (190)【实验目的】 (190)【实验设备】 (191)【实验要求】 (191)【实验步骤】 (192)【关键代码分析】 (192)【实验结果】 (194)【实验总结】 (195)7.7 震动传感器感器实验 (195)【实验目的】 (195)【实验设备】 (195)【实验要求】 (195)【实验原理】 (196)【实验步骤】 (196)【关键代码分析】 (197)【实验结果】 (198)【实验总结】 (199)7.8 LED和电机控制实验 (200)【实验目的】 (200)【实验设备】 (200)【实验要求】 (200)【实验原理】 (201)【实验步骤】 (203)【关键代码分析】 (203)【实验结果】 (212)【实验总结】 (213)7.9 PWM调光实验 (213)【实验目的】 (213)【实验设备】 (214)【实验要求】 (214)【实验步骤】 (216)【关键代码分析】 (216)【实验结果】 (218)【实验总结】 (219)7.10 继电器控制实验 (219)【实验目的】 (219)【实验设备】 (219)【实验要求】 (220)【实验原理】 (220)【实验步骤】 (221)【关键代码分析】 (221)【实验结果】 (224)【实验总结】 (224)7.11 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实验 (225)【实验目的】 (225)【实验设备】 (225)【实验要求】 (225)【实验原理】 (225)【实验步骤】 (229)【关键代码分析】 (229)【实验结果】 (232)【实验总结】 (232)7.12 酒精传感器实验 (233)【实验目的】 (233)【实验设备】 (233)【实验要求】 (233)【实验步骤】 (236)【关键代码分析】 (236)【实验结果】 (237)【实验总结】 (237)7.13 陀螺仪应用实验 (238)【实验目的】 (238)【实验设备】 (238)【实验要求】 (238)【实验原理】 (238)【实验步骤】 (241)【关键代码分析】 (242)【实验结果】 (252)【实验总结】 (253)7.14 颜色传感器实验 (254)【实验目的】 (254)【实验设备】 (254)【实验要求】 (254)【实验原理】 (255)【实验步骤】 (261)【关键代码分析】 (262)【实验结果】 (267)【实验总结】 (268)第一章Zigbee技术简介1.1 Zigbee技术演变及进展ZigBee不仅只是802.15.4的名字。

无线自组网实训报告

无线自组网实训报告

无线节点自组网开发与设计综合实训姓名:陈荣荣、王娜学号: 1204333127、1204333142班级:物联1211指导教师:戴娟、何志勇课程名称:无线节点自组网开发与设计综合实训提交日期:2014 年 6月20日概要本实训通过无线节点组网系统的完整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掌握zigbee2007协议内涵,能利用该协议完成组网、跳频、跳网编程,进一步将已学过的相关内容课程和在课程中初步掌握的单项、单元(技能)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实际无线节点网络系统从设计开发到功能调试完整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经进一步培养他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爱岗意识。

目录概要前言第一章 ZigBee的简介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三章自组网及协议栈各层功能第四章 CC2530常用的控制寄存器第五章 ZigBee节点自动跳频、跳网问题第六章自组网典型应用结论致谢前言通过5个星期的实训,我对无线网络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ZigBee的组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此同时通过该次实训还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1.了解了无线网络技术。

2.熟悉了ZigBee的基本知识以及ZigBee的协议各层功能。

3.知道了一些基础实验的实现方法。

4.熟悉对组网典型应用的编程和相关的设置。

5.能够正确使用物联网测试仪进行数据的空中抓包并进行数据的分析。

第一章 ZigBee的简介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各种交通工具的增长更迅速,从而使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单靠扩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来缓解矛盾的做法已难以为继。

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公交系统(AdvancedPublicTransportationSystems,APTS)也就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

ZigBee无线网络实验实训手册V2.0

ZigBee无线网络实验实训手册V2.0

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实训手册0、实验准备0.1、硬件认知节点ZigBee模块采用TI最新一代ZIGBEE芯片CC2530支持基于IEEE802.15.4的ZIGBEE2007/PRO协议采用WXL标准的20芯双排直插模式接入网关主板和感知节点CC2530特点:低功耗④主动模式RX(CPU 空闲):24 mA ④主动模式TX 在1dBm(CPU 空闲):29mA ④供电模式1(4 µs 唤醒):0.2 mA ④供电模式2(睡眠定时器运行):1 µA ④供电模式3(外部中断):0.4 µA④宽电源电压范围(2 V 3.6 V)微控制器④优良的性能和具有代码预取功能的低功④耗8051 微控制器内核④32-、64-或128-KB 的系统内可编程闪存④8-KB RAM,具备在各种供电方式下的数④据保持能力④支持硬件调试 外设④强大的5 通道DMA④IEEE 802.5.4 MAC 定时器,通用定时器(一个16 位定时器,一个8 位定时器)④IR 发生电路④具有捕获功能的32-kHz 睡眠定时器④硬件支持CSMA/CA④支持精确的数字化RSSI/LQI④电池监视器和温度传感器④具有8 路输入和可配置分辨率的12 位ADC④AES 安全协处理器④ 2 个支持多种串行通信协议的强大USART④21 个通用I/O 引脚( 19× 4 mA,2×20 mA)④看门狗定时器节点底板④支持4节电池供电④96*16液晶显示④1个多功能按键④一个miniUSB串口,可通过伸缩USB线缆供电④标准WXL20针高频模块接口以及标准的传感器模块接口。

图表 1传感器/控制扩展模块图表 2LED*4图表 3继电器图表 4RFID图表 5振动传感器图表 6人体红外传感器图表 7温度光敏传感器图表 8温湿度传感器图表 9C51RF-3仿真器USB接口:通过USB接口把C51RF-3仿真器与计算机有机的连接起来。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精品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精品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目录摘要: (IV)ABSTRACT (V)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概述 (1)1.2 WSN简介 (2)1.2.1 WSN体系结构 (2)1.2.2 WSN的协议栈结构 (4)1.2.3 WSN特点及其关键问题 (6)1.2 几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7)1.3.1 蓝牙技术 (7)1.3.2 红外技术 (7)1.3.3 ZigBee技术 (8)1.3.4 Wi-Fi技术 (8)1.3.5 RFID技术 (8)1.3.6 HomeRF技术 (9)1.3.7 UWB技术 (9)1.3.8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对比 (9)1.4 本文结构组织 (10)1.5 本章小结 (11)第二章 ZigBee/IEEE802.15.4技术标准 (12)2.1 ZigBee/IEEE802.15.4技术概述 (12)2.2 ZigBee技术特点 (12)2.3 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 (13)2.4 ZigBee技术的网络配置 (15)2.4.1 两种功能设备 (15)2.4.2 三种节点类型 (15)2.4.3 三种拓扑结构 (16)2.4.4 两种工作模式 (17)2.5 ZigBee组网 (17)2.5.1 基本通信原语 (17)2.5.2 ZigBee网络的组网 (18)2.5.2.1 网络管理服务 (18)2.5.2.2 数据传输服务 (20)2.6 ZigBee 路由 (21)2.6.1路由协议 (21)2.6.2 路由过程 (22)2.7本章小结 (23)第三章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 (24)3.1 ZigBee的几种实现方案 (25)3.2 CC2430芯片介绍 (26)3.2.1 CC2430芯片概述 (26)3.2.2 CC2430引脚功能介绍 (29)3.2.3 CC2430的增强型8051内核 (31)3.2.4 CC2430的射频部分 (32)3.2.5 CC2430的其它外围设备 (34)3.2.5.1 直接存取(DMA)控制器 (34)3.2.5.2 MAC定时器 (35)3.2.5.3 模数转换器(ADC) (35)3.2.5.4 温度传感器 (36)3.3 节点的控制和显示电路 (36)3.3.1 控制电路 (37)3.3.2 状态显示电路 (38)3.4 节点的接口电路 (39)3.4.1 USART接口(串行通信接口) (40)3.4.2 JTAG接口 (40)3.5 节点实图 (41)3.6 本章小结 (41)第四章基于ZigBee2006协议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设计 (43)4.1 Z-Stack (43)4.1.1 Z-Stack软件架构 (43)4.1.1.1 系统初始化 (44)4.1.1.2 操作系统的执行 (44)4.1.2 Z-Stack项目中的文件目录 (49)4.2 Z-Stack开发软件 (51)4.2.1 IAR EW8051集成开发环境 (51)4.2.2 ZigBee2006协议栈 (52)4.2.3 SmartRF Flash Programmer软件 (54)4.2.4 ZigBee协议分析仪软件Packet Sniffer (55)4.3 Z-Stack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 (55)4.4 实验测试 (60)4.4.1 开关灯控制实验 (60)4.4.1.1 功能描述 (60)4.4.1.2 实验程序 (61)4.4.1.3 实验操作及其结果 (65)4.4.2 温度传输实验 (66)4.4.2.1 功能描述 (66)4.4.2.2 实验程序 (67)4.4.2.3 实验操作及其结果 (73)4.5 本章小结 (76)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77)5.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设想 (77)5.2 总结与展望 (78)5.2.1 本文总结 (78)5.2.2 展望 (78)参考文献 (79)附录 (80)致谢 (89)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设计作者:闫彦含指导老师:何自立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涉及多学科、知识高度集中、在当今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前沿热点和研究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无线传感器是集传感器单元 、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于一体的 , 集数据采集 、数据计算和无线通信于一身的资 源受限的嵌入式设备 , 由这些微型传感器组成的无线传感 器网络能协作地感知 、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 感知对象的信息 , 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及发布给观察者 。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特殊的 Ad-H oc 网络 , 网络中 节点密集 、数量巨大且部署在十分广泛的区域 ;网络拓扑 结构动态变化 , 网络具有自组织和调整的特点 。网络节点 成本低体积小 、能量极其有限 。目前发展前景最大的无线 传感器网络是基于 IEEE802 .15 .4 标准的 Zigbee 无线网 络 。Zigbee 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 、低复杂度 、低功耗 、低数 据速率 、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 , 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 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 , 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
Abstract:Zigbee lo w pow er w ir eless netw o rks, as the fittest plane fo r WSN in ex isting , a re paid a ttention to inc reasing ly by peo ple . T his paper intr oduces the pr ocess and the re lated algo rithms of for ming ne two rk . Subsequently , throug h the dev elo pment too l pro vided by M ichro chip, acco rding to the pro tocol and co de abo ut Zigbee , the e xperiment o n the opera tion of establishing , permitting to join , and requesting to attend by RFD fo r F FD co ordinato r is propo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ter intro dcing the Zigbee into the wirele ss senso r netw or k, it can fulfill the functio n o f WSN well and mee t the r equirement of transmission and po we r for WSN . Keywords:Zigbee ;WSN ;T SZ-008;W PA N
网络协调器建立了新的网络后 , 可允许其他设备加入 到网络中 。若协调器想将其他新设备加入到网络中 , 可通 过向网络层发布允许加入请求原语来启动加入操作 。网 络层接收到允许加入请求原语后 , 检查原语中允许持续时 间参数的值 , 若允许持续时间参数为 0x00 , 则网络层管理 实体会发布设置请求原语 , 将 M AC 子层的 M AC 连接允 许 PIB 属性置为假 。 若允许持续时间参数为 0x01 与 0xfe 之间的某个值 , 则置 M AC 子层的 M AC 连接允许 PIB 属 性为真 , 并启动一个定时器 , 定时器经过一段指定的持续 时间后终止 。 而后 , 网络层管理实体重新置 M AC 连接允 许 PIB 属性为假 。若允许持续时间参数为 0xff , 网络层管 理实体将令 MA C 连接允许 PIB 属性在所有的时间内一直 为真 , 直到另一个允许加入请求原语被发布 。
一个 WSN 网络应至少由 3 个或 3 个以上 Zigbee 节点 设备组成 , 每个节点在网络中实现的功能是固定的 , 只需 将协调器源码 、路由器源码及 RFD 终端源码固化到相应 的协调器 、路由器及 RFD 终端设备中即可进行网络的测
· 148 ·
试实验 。 2 .2 FFD 协调器建立网络
如果有其他设备想要加入网络 , 潜在父亲的网络管理 实体首先要确定是否想要加入的设备已经存在于网络中 。 网络管理实体将搜索它的邻居表 , 查找是否存在匹配的 64 位扩展地址 。若找到了匹配的地址 , 则管理实体将获得一 个相应的 16 位网络 地址 , 并 将之 通过响 应原语 返回 给 MAC 子层 。若没有找到匹配的地址 , 则网络层管理实体 将为新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 16 位地址 。如果加入请求被 批准 , 父亲设备的网络层管理实体会将孩子设备的信息加 入它的邻居表 。并通过向 M AC 子层发布连接响应原语表 明连接已成功 。而孩子设备的响应情况将通过 MAC 子层 发布的通信状态指示原语返回给网络层 。
相关源代码如下 : 建立网络 : case N L M E N ET WO RK F O RM A T IO N co nfirm : if (! params .N L M E N ET WO RK F O RM A T ION confirm .Status) { Conso leP utRO M String((RO M char *)"P AN "); P rintCha r(macPI B.macP A NId .by te.M SB ); P rintCha r(macPI B.macP A NId .by te.L SB ); ConsolePutRO M String ((RO M char *)" star ted successfully .r n"); par ams.N LM E PE RM I T JOIN IN G request . Per mitDura tion = 0x FF ; cur rentPrimitive = N LM E PE RM I T JO IN IN G request ; } els e { PrintCha r( par ams.N LM E N ET WO RK FO RM A T IO N confirm .Status );ConsolePutROM String((RO M char *)" Err or fo rming ne tw o rk .T rying ag ain...r n"); currentP rimitive = N O P RIM IT I VE ; } break ; 允许其他设备加入网络 : case N L M E P ERM IT JO IN ING co nfirm : if (! pa rams .N L M E P ERM IT JOIN IN G confir m . S t at u s) { ConsolePutROM String ((ROM char *)"Joining pe rmit ted .r n"); currentP rimitive = N O P RIM IT IV E ; } els e {
2 WSN 组网实验
本实验是基于 TSZ-008 系列开发套件对 Zigbee 无线 传感器网络路由的建立与确认等操作进行的 。 2 .1 Zigbee 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要创建 WSN 节点 , 应具备以下的组件 :一片带 SPITM 接口的 PIC18F 单片机 ;一个带有所需外部元件的 RF 收 发器芯片 CC 2420 ;一根天线 , 可以是 PC B 上的引线形成的 天线或单极天线 。
控制器通 过 SPI 总线与 RF 收 发器芯片 CC2420 相 连 。控制器充当 SPI 主器件而 CC2420 充当从器件 。 控制 器实现了 IEEE 802 .15 .4 M AC 层和 Zigbee 协议层 。它还 包含了特定的应用逻辑 , 并使用 SPI 总线与 RF 收发器交 互 。M icrochip 协议栈提供了完全集成的驱动程序 , 免除 了主应用程序管理 RF 收发器功能的任务 。如果需要 , 可 以将某些非 SPI 控制信号重新分配到其他端口引脚以适 合应用的硬件 。在这种情况下 , 必须修改物理层接口定义 来包括正确的引脚分配 。
信息技术
电 子 测 量 技 术 ELEC TRON IC M EAS UREM EN T TEC HNO LOGY
第 30 卷 第 5 期 2007 年 5 月
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实验
李小珉1 赵志宏2 郭 志3
(1.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 430033 ; 2 .沈阳炮兵学院 沈阳 110162 ; 3 .石家 庄陆军指挥学院 石家庄 050084)
第 30 卷
电 子 测 量 技 术
实体将审查返回的个域网描述符表 , 并找出 ID 表中编号 最低的通道 。
若找到了合适的通道 , 网络层管理实体将为新的网络 选择一个个域网的 ID 标识符 。 ID 值被选定后如果与现有 个域网的 ID 值没有冲突 , 则该值将成为新网络的 ID 。否 则 , 设备将随机选择一个个域网标识符 , 以保证其个域网 ID 既非广播个域网标识符(0xffff), 且在可选通道的网络 中是独一无二 的 。 一旦网络 管理实 体确定了 个域网 ID 值 , 它将 选定 一个值 为 0x0000 的 16 位网 络地 址 , 并置 M AC 子层的 M AC 地址 PIB 属性为选定的网络地址 。然 后 ,网络层管理实体向 M AC 子层发布开始请求原语 , 开始 对新个域网进行操作 。
它依据 802 .15 .4 标准 , 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实现 了相互协调和通信 。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
通常只有网络协调器才能建立一个新无线传感器 网络 。 协调器可通过向网络层发送网络形成请求原语请 求建立新网 络 , 收到 请求原 语后 , 网络层 管理实 体会 向 MAC 子层请求对某一指定通道或是默认的可利用通道进 行能量检测扫描 , 扫描的结果将通过 M AC 子层回复的扫 描确认原语被返回 。
若返回的结果为能量检测扫描成功 , 网络层管理实体 会根据能量测试的结果 ,抛弃那些能量值在可接受标准之 上的通道 。 接着 , 网络管理实体第二次发布扫描请求原语 进行主动扫描 。 通过主动扫描即可完成对其他 Zigbee 设 备的查找 。 为了确定建立新网络的最佳通道 , 网络层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