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人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
护 理 研 究
Nu r s i n g Re s e a r c h
l 1 4・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及调整 剂量 ,以免 发生 并发 症。严格 控制 饮食 ,合理 安排
2 . 1 疾病 知识
糖尿病 的病 因、发病 机制 、预 防 、临床 表
现 、分 型 、并发症 、治疗 进 展 、治 疗效 果 、糖 尿 病 的饮 食 控 制 、休息 、运动 的 目的。血糖 检 测 的 目的 ,血 糖仪 、诺 和笔 的操 作方法 ,尿糖 的 自我检测方 法等 。 2 . 2 胰 岛素知识 胰 岛素 的分类有 多种方法 ,从生产工 艺 上 可分 为非基 因工 程胰 岛素 和基 因工 程胰 岛素 ;以作用 时
糖 尿 病 人 自我 注射 胰 岛素 的健 康 教 育
范 学 荣
湖北省浠水县人 民医院重症 医学科 ,湖北 浠水 4 3 8 2 0 0
【 摘
要】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 自 我 正确注射胰 岛素的健康教 育 ,让其熟练 掌握胰 岛素 注射技 能 ,有效保证 治疗效 果 ,减少并 发症 的
间 的 长 短 和 起 效 的快 慢 可 分 为 速 效 ( 超短效 ) 、短效 、 中效
休息和运 动 ,保 持 正 常心 态 。如 出 现低 血 糖 等不 良情 况 ,
及 时就 诊 。
3 小 结
通 过对 6 5例糖尿病患 者 自我注射胰 岛素 ,实施 健康教
和长效胰 岛素 ;从 氨 基酸 序 列 的不 同 可分 为 动物 胰 岛 素 、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糖尿病患者需要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服用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同时,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和其他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在用药期间,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和运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咨询处理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论患者采用哪种降糖药物,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因此,教育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的时间、用法及用量非常重要。
例如,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用药时要准确,联合用药时更要小心谨慎,不要过量或重复使用。
对于胰岛素注射,应在饭前半小时注射,注射后按时就餐,抽取剂量必须准确。
不管是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都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剂量。
初患糖尿病的患者首先应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仍高时可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同时要防止患者乱用偏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预防并发症,需要让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方案,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全面了解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
也可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的自我检测,经常测血压,检查血脂,积极控制高血压和治疗高血脂,定期检查眼底、眼压,防止视网膜病变等视力严重损害。
此外,鞋袜要合脚、卫生、透气,以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
不要用热水烫脚或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以免烫伤。
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显的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倦怠、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为了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随机教育、座谈式教育、黑板报、健康教育手册和小讲课等。
随机教育可以在晨、晚间护理和各种治疗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例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和注意事项。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本文将为您提供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1. 饮食指导:- 控制总热量摄入量: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每日所需热量,并合理分配三餐热量。
-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避免高GI食物,如白米饭、面包和糖果。
- 控制脂肪摄入量:选择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
-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和豆类。
- 分餐进食:每日分为3餐,加上2-3次小量的零食,避免暴饮暴食。
- 饮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血糖控制和饱腹感,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2. 运动指导:-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
- 耐力训练:每周进行2-3次耐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和仰卧起坐。
- 灵活性训练:每周进行2-3次灵活性训练,如瑜伽和拉伸运动。
- 运动前后血糖监测:运动前检测血糖水平,确保血糖在合理范围内;运动后检测血糖水平,以了解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3. 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血糖监测方法,如指尖血糖监测仪。
- 血糖目标范围:根据个体情况,设定合理的血糖目标范围,并进行血糖控制。
- 血糖日记记录:每日记录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情况,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4.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
- 胰岛素注射: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胰岛素注射,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5. 心理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支持小组,获得情绪上的支持和帮助。
-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与亲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管理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1.饮食控制:建议患者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可以选择低GI(血糖指数低)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并选择瘦肉、鱼类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
2.体重管理: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建议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可能需要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及时调整剂量。
4.监测血糖: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以及用血糖仪记录每次检测的结果。
这有助于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根据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5.规律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并加入一些力量训练活动。
6.定期复诊:患者应定期复诊,检查血糖、压力、胆固醇和肾脏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并发症或合并症。
7.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挑战,如焦虑、抑郁等。
建议患者寻求心理支持,可以通过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或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
这些指导内容是基本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但每个个体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治疗方案。
重要的是与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士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和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张丹何春梅(江油市人民医院内四科 621700)摘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胰岛素注射技能,从而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健康教育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等原因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
WHO报道:目前全球有1.75亿糖尿病病人,我国约有3千多万,居世界第二位。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
胰岛素治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患者能否正确使用胰岛素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教育,指导运用科学的胰岛素注射方法,提高患者胰岛素的治疗效果。
1 讲解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胰岛素治疗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控制血糖,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1型糖尿病人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2糖尿病人有时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如:经合理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好的;合并有严重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情况者;合并有心、脑血管并发症、肾脏或视网膜病变者。
胰岛素用或不用主要是由患者的胰岛素功能及病情的轻重所决定的,2型糖尿病人接受胰岛素治疗并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2 讲解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使用中必须恰当的保存。
胰岛素的储存应避免过冷或过热。
不能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可再解冻使用。
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中安全存放28天。
没有开封的瓶装胰岛素和胰岛素笔芯应该贮藏于冰箱中,2-8℃冷藏,避免震荡受损。
直到有效期前,胰岛素都可以保持其有效的生物效应。
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光照和受热,但保存时间应相对缩短。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胰岛素的正确使用

[]柴瑞霁主编 .中医基本 常识 [ . 3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19 8 9 9: 6, 5— 9 6.
[]汪向 东, 4 王希林 , 弘主编 . 马 心理卫 生评定量表手 册( 增订 本) M] [ .中国心理卫 生杂 志出版社 ,99 17 19 :2 .
查 时 由专 人 负 责 进 行 指 导 , 项 解 释 清 楚 再 让 患 者 答 卷 。发 出 逐 调查问卷 6 0份 , 回收 6 O份 , 效 回收 率 为 10 。 有 0% 14 统 计 学 处 理 : 得 数 据 采 用 SP 00 计 软 件 进 行 处 理 , . 所 ss1. 统
害国人健 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有数 据显示 , 目前全球 糖尿 病患者 人 数 已经 达 到 了 28 。我 国糖尿 病 患病 率 由 .5亿
糖 尿病 的健 康教 育—— 胰 岛 素的正 确使 用
李 宝侠
关键词 : 糖尿病 ; 健康教 育 ; 岛素 胰 中图分类号 : 57 1 R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06— 992 1)9— 18 2 10 0 7 (00 1 0 7 —0
糖 尿 病 已经 成 为 继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 瘤 之 后 另 一 个 危 害 危 肿
3 讨 论
节植物神经功能 。对针灸治疗 的患 者 , 应指导 患者 起针后休 息 1 i, 0mn 6h内不要 洗浴 , 以防针孔感 染。敷贴 膏药 的患 者讲解
对膏药 的保 护方 法。对按摩 推拿 的患者 也可 以进 行一些 简单 的 自我按摩知识教育 , 如振耳 、 搓手浴面、 头顶热敷等。 13 效 果 评 价 指 标 : 对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1 月 后 进 行 效 果 评 . 在 个 价 , 用 生 活 质 量 评 定 问 卷 进 行 调 查 , 卷 内 容 包 括 : 体 功 采 问 躯 能 、 理 功 能 、 会 功 能和 物 质 功 能 4 维 度 1 因 子 E 调 心 社 个 6个 。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

镇痛剂 , 讲解其副反应 。
48 外 阴冲洗 . 腔感染机会 。 49 静 脉输液 的观察 及护理 . 根据 血压调 节输 液速 度 , 血压低者适 当加快输液速度 ,一般 6 ~ 0dri。经常巡视病 0 8 / n a 房, 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 、 脱针 、 扭曲或输 液反应 。
糖 尿病 , 预防可能发 生的严重并发症 。
1 对 胰 岛 素 治疗 存 在 误 区原 因分 析
231 胰岛素 注射工具 的选择 ..
我们常用 的一 次性 1 ml
注射器针头与针 管连接处存在 0 6 01 l . ~ . m 无效 腔 ,影响药物 0
11 对胰 岛素治疗缺乏认 识 ,误认 为一旦使用胰 岛素治 . 疗 就产生“ 成瘾性 ”拒绝使用胰岛素 。 ,
1 胰 岛素治疗 中饮食存 在问题 ,有 的患者认为使用 胰 . 2 岛素治疗就不用控制饮食 , 进食不规律或吃零食 。 1 自我注射胰岛素存 在问题 ,患者 注射胰岛素 时存 在 . 3 注射时 间不 当, 使用剂量不 当, 注射方法不 当等 问题 。
2 胰 岛 素治 疗 健 康 教 育
2 胰 岛素治疗 中的饮食 问题 . 2 饮食疗法 是糖 尿病基本
233 注射方法 、 .I 步骤 和部位
用碘伏 消毒瓶盖 , 确抽 准
取所需剂量 的胰 岛素 ( 注意无 留有气泡 )两种胰岛素混合注射 ,
时, 应先抽 吸普 通胰岛素 , 再抽 吸鱼精蛋 白锌胰 岛素 , 以免后者 混入普通胰 岛素瓶 内, 引起沉 淀 , 影响普通胰岛素的作用 。 注射 部位选择 ,由于注射部位 和方 法对胰岛素 的吸收效果不 同 , 发 挥作用也不一样 , 同一部位长期注射 可致 局部组织缺血皮下脂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指导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护理指导【摘要】目的:加强及改进护理指导示教方法,提高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技能。
方法:收集我科100例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患者,总结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
结果:100 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发生率31%,通过及时纠正,指导,最终全部掌握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技能。
结论:适宜护理指导示教方法,有效提高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技能。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笔;护理指导【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58—02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患者需较长时间或终身使用[1]。
胰岛素笔作为一种先进的胰岛素注射器,具有注射剂量准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受到患者的欢迎糖尿病患者或家人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时必须掌握注射技术,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我院对患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1 胰岛素笔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1.1 健康教育滞后,忽视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有些认为胰岛素是“激素”,激素有副作用。
有些认为注射胰岛素会形成依赖。
另外使用胰岛素需要注射,太麻烦,太疼痛。
注射胰岛素和普通打针不一样,药量小得多,而且是皮下注射,现有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正常情况下注射痛感很小。
1.2 注射不规范注射不规范,导致治疗依从性差,效果不佳[2]。
由于注射技术不规范,导致患者产生疼痛感和引起的皮下脂肪增生,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注射最常见的两大问题。
1.3认知不足,75%患者注射技术不到位。
1.3.1 随意调整胰岛素剂量,导致血糖波动大。
1.3.2 注射部位不规范,经常发生在同一部位注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胰岛素的疗效,最终导致血糖的达标率较低1.3.3 一次性针头多次重复使用,导致出现注射疼痛,皮下脂肪增生和硬块形成,使得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同时增加感染和断针的风险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08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选择、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及胰岛素的保存等知识教育,从而提高其胰岛素的注射技能,有效避免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染硬结发生,为有效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胰岛素注射知识教育
1.1注射前准备。
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先洗净双手,并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再装笔芯于胰岛素笔中,安装好针头,将药液摇匀后取下针帽,转动剂量调节钮,调节2 个单位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须的剂量。
注射前要充分排气,方法是针尖朝上轻轻推动注射键,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
如果排气不充分,会导致注入药量不准,影响血糖达标。
1.2注射部位的选择。
选择皮肤松软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臀部、腹部等,用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挥发后(1〜2min )用手捏起或按平皮肤以固定注射部位,将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 C 角刺入,按下剂量调节钮注射胰岛素,见剂量单位回归“ 0”,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注意不要按摩,以免损伤皮下组织或造成胰岛素渗出。
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需用大拇指和食指C 型捏起皮肤垂直注射。
药液推完后不要立即拔出针头,应停留10 秒
钟,保证药液全部吸收。
注射部位选择应没有硬结、伤口、感染和瘢痕。
注射部位要轮换,两次注射点相距最好是2 厘米,每周注射大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等部位轮换,也可同一部位对称轮换,如左右侧腹部、左右上臂等。
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6厘米,不可用碘酒消毒,碘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胰岛素的效果。
在更换注射部位时特别应注意胰岛素在不同部位注射起效时间的不同,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臀部,更换注射部位时要相应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1.3注射时间选择。
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胰岛素的不同类型选择注射时间。
速效型在每餐前注射,短效型在用餐前15〜30 分钟时注射,中效型在每天晚上9〜10 点钟睡觉前注射,长效型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注射。
胰岛素注射时间选择的原则是见饭打针,不可打针后等饭,打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
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不仅增加疼痛感,导致皮下形成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空打”,影响注射剂量的精确性,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断针等。
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以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
2指导患者胰岛素的保存所有的胰岛素都不能暴露在阳光下,对于未打开的胰岛素,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贮存在2〜8C之间,没
有冰箱的情况下,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时间相对缩短,已开封的胰岛素注明开启时间,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为一个月。
3指导糖尿病患者减轻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
3.1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以室温保存。
3.2注射前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
3.3不用酒精清洁针头,以免造成注射时疼痛。
3.4注射时应在皮肤松驰处注射。
3.5注射时进针迅速。
3.6针头角度不改变。
3.7针头弯曲或与皮肤刮擦疼痛时不要重复使用。
3.8禁止在红肿、疤痕处注射,如注射部位疼痛,可按压5〜
8 秒,但不能揉搓。
4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1对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差,需进行个别指导。
①饮食:进食多,血糖则高,进食少则易发生低血糖,所以患者应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如饮食发生变化时,胰岛素用量应灵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发生低血糖。
②活动:活动应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4.2对于年轻患者,有的自主性强,遵医行为欠佳,经常不配合治疗,怕成瘾;有的患者还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方法,以致心理抵触,绝不使用胰岛素;还有的人怕痛,怕麻烦,不愿注射胰岛素,护士应力争解除紧张、焦虑、悲观、抑郁情绪,调动其
主观能动性,增强治疗信心,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4.3对于初发糖尿病者,应教会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糖的习惯,告知注射胰岛素后切忌运动,以防因运动过量或延误进餐,导致低血糖。
向患者讲解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教会其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低血糖反应往往与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有关,发生低血糖一般马上停用胰岛素或者调整剂量,嘱患者口服糖类物质,注意休息;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搔痒,予局部消毒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应勤更换注射部位;疼痛,应告知患者按正确的方法注射,如疼痛还能忍受,可迅速注射完毕拨针,如疼痛无法忍受,应更换部位进行注射。
注射时应等皮肤消毒的酒精干燥后进行。
总结:注射胰岛素需要遵循“见饭打针”的原则,做到注射定时定量,进食也相应的定时定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或者是剂量不足造成效果不明显。
在教患者自行注射时,严格检查注射前的药物种类是否正确,剂量需调准,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准确,并做到注射完后按时吃饭,定期监测血糖变化。
正确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极为重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注射技巧,从而有效控制好血糖,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