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干扰问题分析
5G技术使用中的网络干扰抑制技巧

5G技术使用中的网络干扰抑制技巧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5G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然而,在5G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网络干扰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重要挑战之一。
网络干扰不仅会降低网络性能,还可能导致通信服务不稳定甚至中断。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不断探索并开发出了一些网络干扰抑制技巧,以确保5G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分析干扰源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第一步。
在5G技术应用中,干扰源可以是电子设备、建筑物、天线等各种元素。
为了有效抑制干扰,需要全面了解和监测干扰源的特征和工作状态。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确定干扰源的位置、频率特性和强度,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合理规划和设计5G网络结构。
网络结构的合理规划对于提高5G网络的抗干扰能力至关重要。
在设计网络布局时,应尽量避免将敏感设备和容易受到干扰的设备放在靠近干扰源的位置。
同时,合理安置天线,优化功率分配,可以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改善传输设备的抗干扰性能也是解决干扰问题的关键。
对于5G网络的传输设备,可以使用抗干扰性能较强的器件和芯片组,以降低受干扰的可能性。
通过使用可调谐滤波器、前后误差校正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干扰信号对传输设备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利用干扰抑制算法和调度策略也是提高5G网络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利用智能化的算法和策略,可以优化资源分配和分流,减少干扰信号的影响。
例如,通过自适应干扰消除算法,可以减少干扰信号对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提高网络性能。
同时,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可以优化网络容量和覆盖范围,改善网络的抗干扰能力。
加强网络监测与管理也是抑制网络干扰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网络干扰问题并迅速进行干预和修复。
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快速定位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保持网络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5G技术的网络干扰抑制技巧是确保5G网络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5G同频干扰分析优化案例

5G同频干扰分析优化案例【问题描述】同频干扰,即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
相邻两个或几个基站的覆盖重叠区内,接收点场强是来自各基站信号场强之和。
由于各基站信号传播的路径、介质及所使用的发射设备不同,所以使得各个基站发出的信号到达重叠区的时间也不同,即各信号之间存在相对时延差,从而产生各信号的相对相位差。
由于相位差的存在,使得在重叠区的各信号相互干扰。
同频干扰导致现场终端接收到的信号纯净度不足,进而影响sinr,影响速率。
同频干扰包括站内小区间同频干扰和不同基站小区间同频干扰。
5G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与4G一致,均是由站内或站间同频小区覆盖相同区域导致。
造成的结果也相同,影响sinr,影响速率。
不同点在于,5G天线波束密集,更容易造成站内小区同频干扰。
【问题分析】同频干扰定位同频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的小区(同频)覆盖到同一区域造成,造成的结果往往是sinr较差。
常见的同频干扰定位方法,是通过现场CQT/DT测试,后台结合分析数据,结合接入站点,结合主覆盖小区和其他小区的信号强度,结合sinr大小,定位得出同频干扰的严重程度。
同频干扰分析由于现阶段5G接入很少,目前分析主要通过现场测试,后台分析。
通过分析DT/CQT 测试数据,定位主服务小区,分析RSRP、SINR值,分析信令,结合PCI,工参(天线挂高、下倾角、方位角等),网管查询功率,分析有无RF优化空间,参数调整空间,采取相应优化措施。
【解决方案】优化思路:RF优化同频干扰主要影响原因是覆盖问题。
优化的思路主要是优化调整一个主服务小区,尽可能地控制其他小区覆盖的信号,常见的优化手段是RF优化。
传统的RF优化方法:调整天线4G RF优化常见的方法是调整发射功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电子、机械),调整的单位是天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新型的RF优化方法:波束管理不同于传统的RF优化,5G支持一种新型的RF优化方法:波束管理。
如何避免5G网络的干扰与干扰问题

如何避免5G网络的干扰与干扰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无线网络时代。
5G网络作为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具备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点,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
然而,与其带来的便利一同而来的是5G网络的干扰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干扰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解决。
建设合理的基础设施是避免5G网络干扰的重要环节。
在建设5G基站时,应遵循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原则,避免基站之间距离过近,导致信号干扰。
要选择适当的天线高度,以减少信号干扰的可能性。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与其他设备的距离,尤其是与雷达和导航设备等频段相近的设备,以避免相互干扰。
合理分配并管理频率资源是解决5G网络干扰问题的关键。
由于频谱资源有限,不同业务和应用需要使用不同的频段,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频谱规划和分配。
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频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合理分配,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调度和干扰管理技术来避免5G网络的干扰。
例如,使用动态频谱共享技术,可以实时调整频段分配,避免频道冲突和干扰。
同时,对于高密度设备部署的场景,可以采用波束成形和干扰消除等技术,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改进,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5G网络干扰。
距离基站较远的用户可能会面临信号弱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变位置或者增加天线增益来增强信号接收。
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尽量远离其他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比如微波炉、无线电话等。
及时更新设备固件和软件,确保设备运行在最新的稳定版本上,也可以减少干扰问题的发生。
总之,避免5G网络的干扰与干扰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从基础设施建设、频率资源管理到调度和干扰管理技术的应用,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时,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也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方面,才能够更好地享受5G网络带来的便利,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中国移动5G_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17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中国移动5G 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摘要:5G 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是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加速发展进程及其无线通信技术结构全面更新升级下的最重要时代产物。
超密集组网系统是当前5G 无线网络系统在许多实际技术应用环节中应用的一类关键性技术,但当前这二项网络技术方案在无法满足现代人们日常对高性能5G 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技术使用的需求的同时,却会很容易地受到信号干扰,从而大大降低了无线网络高速传输的整体质量。
根据中国移动5G 网络频段使用规则,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移动5G 网络存在干扰的种类,并针对干扰类别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存在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5G;系统干扰;干扰分析一、概述随着移动5G 网络的商用,5G 网络建设已经步入正轨。
5G 网络频段规划已经正式拉开帷幕,现阶段中国移动在5G 低频段上获得了2.6GHz 频段,在5G 高频段上获得了4.9GHz 频段。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使用这两个频段的业务较为广泛,所以,中国移动5G 网络部署建设存在着频段干扰风险。
中国移动的5G 网络在建设发展初期,在中国移动就采用了分阶段网络规划建设的方式,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在建设的前期阶段,中国移动就采用的是非独立的组网建设方式开始建设,在中国移动5G 的网络建设发展的成熟完善后在中国移动开始正式采用的5G 网络独立的组网的方式建设。
在非独立组网建设过程中采用4G 网络作为锚点,通过4G 核心网络实现控制面的信息传送,所以在5G 网络建设初期,5G 小区干扰分析不仅要考虑5G 小区本身的干扰情况,也要考虑4G 锚点小区的干扰情况。
二、5G 干扰类型分析根据对中国移动网络5G 现网的分析,目前对中国移动公司的5G 移动网络系统上存在着的无线干扰信号源种类主要分为有下列的三种:5G 的系统内的干扰、5G 的系统外的干扰和与其他移动4G、5G 移动系统间发生的干扰。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干扰问题分析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干扰问题分析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干扰问题分析目录(Contents)5G干扰问题分析 (i)1概述 (3)1.1 5G频谱资源 (3)1.2 5G部署环境 (3)2干扰问题定位指导 (4)2.1 干扰排查方法 (4)2.1.1常见干扰场景说明 (4)2.1.2小区上行干扰评估 (5)2.1.3上行干扰特征快速判断 (5)2.1.4时域类干扰分析 (7)2.1.5下行干扰分析 (11)3湛江处理案例 (12)3.1 邻区SSB波束干扰导致的SSB SINR低 (12)3.2 子帧配比不一致干扰 (14)3.3 广播卫星干扰 (15)3.4 800M模块互调干扰 (17)4扫频指导 (21)4.1 常用仪器设备说明: (21)4.2 扫描步骤介绍 (22)1 概述1.1 5G频谱资源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频率使用许可。
中国电信获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频率资源;中国移动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 频段共260MHz的5G频率资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中国电信3400MHz-3500MHz,中心频点630000(3450.000MHz),100M带宽下SSB频点=630000-12=629988。
1.2 5G部署环境继许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5G使用频率之后,为保障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健康发展,协调解决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问题,规范协调管理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印发了《3000-5000MHz频段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干扰协调管理办法》(工信部无〔2018〕266号,以下简称《办法》)。
5G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及干扰排查分析

5G移动通信技术特征及干扰排查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以及干扰排查分析。
首先,对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进行了概述,包括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网络切片等方面。
然后,针对5G网络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干扰问题,对干扰排查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电磁干扰、建筑物阻挡、信道干扰等。
最后,强调了5G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对于干扰排查和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干扰排查分析;未来展望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5G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具有革命性的特征和潜力,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排查和解决5G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
干扰问题对于保证5G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对于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及干扰排查分析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介绍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以及常见的干扰排查方法,以期为解决干扰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5G移动通信技术的概述1.1 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10年。
随着对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和速度的需求不断增长,各国开始积极探索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在2015年,一些关键技术标准开始制定,为5G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到2018年,5G首个标准被正式发布,开启了商用化进程。
2019年,全球范围内开始推出5G商用服务,为人们带来了更快的下载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大的数据容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5G不断演进和完善,为各行各业带来了突破性的创新和发展机会,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医疗服务等。
当前,各国都在积极推进5G网络建设,为实现智能社会和数字经济提供强大支撑。
1.2 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5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高速率、低延迟和大连接密度。
首先,5G网络的传输速率比4G网络提高了数倍,理论峰值速率可达20Gbps,实测速率也能达到几千兆字节每秒。
如何在5G技术使用中避免信号干扰

如何在5G技术使用中避免信号干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速、可靠的网络日益追求。
5G技术的引入为人们提供了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然而,在使用5G技术的过程中,信号干扰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信号干扰,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第一,合理安置5G设备。
在建设5G基站时,我们需要根据地形和建筑物的分布规划基站的位置,尽量避免信号覆盖的重叠和相互干扰。
通过全面的规划和合理的部署,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风险。
第二,优化天线设计。
天线是连接用户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关键组件。
为了避免信号干扰,我们需要优化天线的设计,提高信号的聚焦度和方向性。
配备具有高品质和高增益的天线也可以减少信号干扰的风险。
第三,控制频谱分配。
有效的频谱管理对于减少信号干扰至关重要。
5G技术的推出使得频谱资源更加宝贵。
各个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应该合理分配频谱,避免频段的重叠和干扰,并建立有效的频谱监控机制,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干扰问题。
第四,优化网络拓扑结构。
在构建5G网络时,应该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确保信号的高效传输。
通过合理布置和优化网络节点,可以减少信号的传输路径,降低信号损耗和干扰的风险。
第五,加强干扰监测和识别技术。
对于5G技术使用中的信号干扰问题,及时的监测和识别是关键。
通过引入先进的干扰监测设备和技术,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的消除。
第六,加强基站维护和管理。
定期维护和管理基站设备可以减少信号干扰的发生。
及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调整天线的方向和高度、清理周围的干扰源等措施都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风险。
第七,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
5G技术是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技术。
国际合作与标准制定可以加强各国之间在5G技术应用中的合作与通信,共同应对信号干扰等技术问题。
总结起来,为了避免信号干扰对5G技术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设备安置、天线设计、频谱分配、网络拓扑结构,加强干扰监测和识别技术等。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

5G移动通信网络干扰问题分析与优化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5G 移动通信网络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延迟以及更多的连接,使诸如高清视频通话、智能物联网等应用成为现实。
然而,在 5G 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过程中,干扰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因此,深入分析 5G 移动通信网络的干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类型5G 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干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指在相同的频率上,多个信号相互叠加和干扰。
在 5G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同频复用的情况较为常见,这就容易导致同频干扰的发生。
2、邻频干扰邻频干扰是指相邻频段的信号相互渗透和干扰。
当相邻频段的信号强度较强时,可能会对正在使用的频段造成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3、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通过非线性器件时,会产生新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如果落入 5G 网络的工作频段内,就会形成互调干扰。
4、阻塞干扰当强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时,可能会导致接收机饱和,无法正常接收有用信号,从而产生阻塞干扰。
二、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产生原因1、频谱资源紧张随着 5G 网络的快速发展,对频谱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频谱的复用和分配不当容易导致干扰问题。
2、基站布局不合理基站的位置、覆盖范围和发射功率等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信号覆盖重叠或盲区,从而引发干扰。
3、设备性能问题5G 通信设备的性能不佳,如发射机的杂散发射、接收机的灵敏度不够等,都可能产生干扰。
4、外界干扰源外部的电磁干扰源,如广播电视发射塔、雷达系统、工业设备等,可能会对 5G 网络造成干扰。
三、5G 移动通信网络干扰的影响1、降低网络容量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使得网络的误码率增加,从而降低网络的容量和传输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G通信网络优化最佳实践之5G干扰问题
分析
目录(Contents)
5G干扰问题分析 (i)
1概述 (3)
1.1 5G频谱资源 (3)
1.2 5G部署环境 (3)
2干扰问题定位指导 (4)
2.1 干扰排查方法 (4)
2.1.1常见干扰场景说明 (4)
2.1.2小区上行干扰评估 (5)
2.1.3上行干扰特征快速判断 (5)
2.1.4时域类干扰分析 (7)
2.1.5下行干扰分析 (11)
3湛江处理案例 (12)
3.1 邻区SSB波束干扰导致的SSB SINR低 (12)
3.2 子帧配比不一致干扰 (14)
3.3 广播卫星干扰 (15)
3.4 800M模块互调干扰 (17)
4扫频指导 (21)
4.1 常用仪器设备说明: (21)
4.2 扫描步骤介绍 (22)
1 概述
1.1 5G频谱资源
三大运营商已经获得全国范围5G中低频段频率使用许可。
中国电信获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频率资源;中国移动获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 频段共260MHz的5G频率资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中国联通获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
中国电信3400MHz-3500MHz,中心频点 630000(3450.000MHz), 100M带宽下SSB频点=630000-12=629988。
1.2 5G部署环境
继许可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5G使用频率之后,为保障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健康发展,协调解决5G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问题,规范协调管理方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印发了《3000-5000MHz频段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与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干扰协调管理办法》(工信部无〔2018〕266号,以下简称《办法》)。
基站的部署是5G系统运营的基础,而妥善解决5G基站与大量相同、相邻频段在用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之间的有害干扰,是5G基站规模部署前提。
《办法》确定了5G基站和卫星地球站等无线电台(站)设置使用单位开展协调工作的原则和方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和有关协调权责,指出干扰缓解措施等费用原则由相关5G基站设置使用单位承担;提出了5G 基站与卫星地球站、固定业务电台、射电天文台等三类无线电台(站)之间的干扰保护标准、干扰协调区确定、协调程序、干扰缓解工程措施和地球站设备指标要求。
除了卫星频段的干扰,本文还将就其他干扰问题一并展开分析。
2 干扰问题定位指导
2.1 干扰排查方法
2.1.1 常见干扰场景说明
常见干扰场景列表及风险说明
2.1.2 小区上行干扰评估
【分析描述】:
小区如果存在上行干扰,会对小区的上行性能造成影响,导致小区的上下行业务存在问题;所以需要通过话统快速的评估小区是否存在干扰问题,便于对干扰问题的影响范围,干扰的强弱关系进行评估。
【分析思路】:
无干扰情况下,5G低频小区的RB带宽是360KHz,理论底噪值为-116dBm,计算中以-174dBm@1Hz为基准,-174dBm+10lg360000 dBm+2dBm模块噪声= -116dBm,该理论底噪值与带宽、频段无关
通过采集小区的干扰话统指标,与理论底噪值进行对比,可以评估小区是否存在干扰。
以下为华为厂家网管相关话统:
【排查步骤】:
步骤1:按照2.1 小区上行干扰话统采集获得小区的干扰话统数据
步骤2:小区RB级平均干扰值,按照每RB 360KHz带宽测量,理论底噪值为-116dBm;如果小区的平均干扰噪声值> -106dBm,则判断小区存在干扰问题。
2.1.3 上行干扰特征快速判断
【分析描述】:
当小区存在干扰时,由于小区的带宽达到100M,干扰存在多种可能性;可能存在宽带干扰,窄带干扰,局部RB强干扰等情况,所以需要快速的判断小区上行受到干扰的RB区域,才能更快的识别干扰特征。
【定位思路】:
通过采集小区的干扰性能监控数据,通过不同RB上的干扰值的情况,形成整个小区的上行干扰特征;根据干扰特征来进一步判断可能存在的干扰,以及指导后续的干扰排查工作。
【排查步骤】:
以下以华为厂家网管为准
步骤1:按照2.2 小区干扰性能检测数据采集,在U2020上采集小区的干扰性能监控数据 5~10分钟
步骤2:按RB将干扰数据按时间平均后,形成从RB0到RB272的干扰数据,通过图形来观察小区的上行干扰特征
当确认小区存在干扰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干扰在频域上的特征,此时就需要使用FFT频谱分析功能来进一步分析了
使用射频模块的FFT频谱扫描功能,获得整个射频模块上行频谱信息,来分析存在干扰的具体特征。
步骤1:在WebLMT上进入“监测”->“FFT频谱扫描”
步骤2:设置需要采集的RRU,扫描模式,分辨率,制式,通道信息
•小区激活状态下,扫描模式选择“宽带在线频谱扫描”
•小区去激活状态下,扫描模式选择“宽带离线频谱扫描”
步骤3:FFT频谱扫描数据可以在线观察扫描结果,也可以将扫描结果保存到本地,通过离线工具解析后,得到频谱数据,与小区干扰性能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干扰信号在RRU上行频域上的整体特征情况,比如干扰的带宽,频率范围,强度等信息。
2.1.4 时域类干扰分析
【分析描述】:
在TDD系统中,要求全网的帧结构一致,确保小区间收发时隙相同,避免形成相互干扰。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由于部分原因,比如帧结构不一致,时钟失步,大气波导等因素,导致小区被其他小区的信号干扰。
【定位思路】:
针对时域类干扰,主要针对如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1.帧配比,特殊子帧配比,帧偏置检查:主要是确保小区帧配比配置和帧偏置与其他
小区一致, 如果不一致,容易导致相互干扰的问题
2.时钟检查:对于TDD系统,要求采用时间同步方式,尽量使用GPS时钟,而且不
能有时钟相关告警出现
3.时钟失步干扰/大气波导干扰的分析,通过干扰特征,分析时钟失步或者大气波导
导致的干扰问题
【排查步骤】:
以下以华为网管为例
步骤1:帧结构参数配置检查,使用MML: LST NRDUCELL
查询基站帧偏置参数
帧配比,特殊子帧配比,帧偏置参数一般要求全网配置一致;
如果存在LTE-TDD的同频段网络,则需要把LTE侧和NR侧的帧结构对齐;NR侧常见的配置场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