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灌溉下3种耐盐植物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比较研究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实验和研究,在其中微咸水灌溉被证明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
一、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的影响1.生理过程微咸水灌溉的一项主要作用是促进作物的生长。
在微咸水的灌溉下,植物的根部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有效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了作物的产量。
此外,微咸水灌溉还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水分和盐分的平衡,防止作物因过量蒸发导致的水分亏缺。
2.理化过程微咸水灌溉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在微咸水的作用下,土壤的盐分会逐渐稀释,从而减少了土层中盐分的密度。
这样一来,土壤的孔隙度会增加,从而使植物更容易生长。
此外,微咸水还可以提高土壤的酸碱度,有利于植物吸收营养。
3.化学过程微咸水灌溉还能够改变土壤的化学成分。
过高的盐分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影响作物的生长。
在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的盐分被逐渐稀释,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生长和活动。
这样一来,土壤的肥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提高。
二、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的影响1.生长状况在微咸水的灌溉下,金银花生长情况良好。
其主要表现在植株体型较大,根系发达,叶片宽大且色泽鲜艳。
同时,金银花的花期和结果期也会提前,产量相对较高。
2.生物指标微咸水灌溉还能够影响金银花的生物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可以提高金银花的总酚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此外,微咸水灌溉还能够提高金银花的抗氧化能力,对减轻人体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总结综上所述,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在实践中,利用微咸水灌溉是一项可行的技术手段。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过于频繁的微咸水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浓度过高,从而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盐度灌溉水对芦苇生长动态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不同盐度浇灌水对芦苇生长动态和生理特性影响的探究摘要:芦苇是一种耐盐碱的湿地植物,在干旱和盐碱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修复作用。
本探究通过在不同盐度浇灌水下进行试验,探究了不同盐度对芦苇的生长动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适度盐度可以增进芦苇的生长,但高盐度会抑止其生长,严峻影响其生理特性。
1. 引言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
芦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高盐碱度和缺氧等恶劣环境下生存。
盐碱地是目前我国面积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探究芦苇对不同盐度浇灌水的响应机制,对于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2. 试验方法2.1 试验地点本探究选择盐碱地作为试验地点,确保试验条件的真实性。
2.2 试验设计将芦苇择优种植在同等基质条件下的盆栽中,为了确保芦苇的生长环境一致,对浇灌水进行分类。
将芦苇分为四组,每组设置不同盐度的浇灌水。
第一组为比较组,使用淡水浇灌;第二组使用低盐度(0.5%)的盐水浇灌;第三组使用中等盐度(1%)的盐水浇灌;第四组使用高盐度(2%)的盐水浇灌。
2.3 试验测量指标测量芦苇的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
同时,还测量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
3. 试验结果及分析3.1 芦苇的生长动态通过对四组芦苇进行连续观测,发此刻适度盐度(0.5%)下,芦苇的生长正常,株高和地上生物量较高;而在高盐度(2%)下,芦苇的生长受到抑止,株高显著降低,地上生物量也缩减。
3.2 芦苇的生理特性在盐度较低(0.5%)时,芦苇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也较高,表明芦苇能够有效维持水分平衡,光合作用正常。
然而,当盐度达到2%时,芦苇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明显下降,说明芦苇的生理特性受到了严峻破坏。
4. 结论本探究表明适度盐度可以增进芦苇的生长,但高盐度会抑止其生长。
适度盐度下,芦苇维持了良好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保持正常的生理特性。
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某些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某些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摘要】本文研究了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水稻品种在耐盐性上的表现。
研究结果显示,NaCl胁迫对耐盐性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都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品种的表现存在差异。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在耐盐性上的差异,为耐盐性水稻育种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这对提高水稻抗盐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耐盐性水稻、NaCl胁迫、生理特性、光合特性、研究进展、未来研究展望、育种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虽然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盐碱地的扩张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的生理和光合特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不同耐盐性水稻的生理和光合特性,以及NaCl胁迫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水稻耐盐性机制并为水稻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已经针对水稻在盐胁迫条件下的生理和光合特性进行了探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的生理和光合特性进行系统研究,探究NaCl胁迫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为未来水稻耐盐性育种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为解决盐碱地水稻种植面临的种种挑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耐盐性水稻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探究其适应盐胁迫的潜力差异;2. 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的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机制,深入了解盐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3. 总结相关研究进展,探讨耐盐性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方向。
不同耐盐性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不同耐盐性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长与生理特性比较研究裘丽珍;黄有军;黄坚钦;夏国华;龚宁【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年(卷),期】2006(032)004【摘要】对不同耐盐性植物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a)、桑(Morus alba)和月季(Rosa chinensis)在盐胁迫下的新梢、新根生长量等形态指标,以及Na+、K+、Na+/K+,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表明:盐对3种植物生长的影响随浓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Na+、K+等无机离子是厚叶石斑木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而在桑和月季中则为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随盐浓度升高先升后降,变化幅度:月季>桑>厚叶石斑木;3种植物耐盐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厚叶石斑木、桑和月季.【总页数】8页(P420-427)【作者】裘丽珍;黄有军;黄坚钦;夏国华;龚宁【作者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浙江,杭州,310020;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绍兴市林木种苗管理站,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43【相关文献】1.盐胁迫下4种盐生植物生长及耐盐性研究 [J], 哈玲津;徐智;YUJISAKAI;杨静慧2.盐胁迫下3种耐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及其耐盐性研究 [J], 武春霞;杨跃;杨静慧;杜长城;刘艳军3.持续盐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J], 周青;王纪忠;陈新红;万翠莲4.中重度盐碱地不同种类彩叶植物生长与耐盐性比较研究 [J], 吕晨菲;周强;杨静慧;李雕;梁发辉;张超5.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八棱海棠株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J], 胡爱双;张小栋;王文成;李凯超;孙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咸水膜下滴灌研究综述

微咸水膜下滴灌研究综述作者:朱珠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6期【摘要】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是灌溉用水短缺,而微咸水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农业咸水微咸水灌溉利用技术。
本文总结概括了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水盐动态变化、作物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从多角度、不同方面认识微咸水膜下滴灌存在问题,为微咸水膜下滴灌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水盐;作物产量我国旱作农业以灌溉为主,需要大量的地表或者地下淡水,而面临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下淡水超采区,地下咸水和微咸水(矿化度2~5g/L)分布广泛,而未有效开发利用[1-2]。
诸多国内外研究证明,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微咸水灌溉,有利于缓解淡水资源短缺、抗旱增产、有利于淡水存储、地下水资源更新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3-5]。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将覆膜灌溉、滴灌和微咸水灌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节水灌溉方式。
较其他灌溉方式微咸水膜下滴灌具有一定优势。
滴灌能够精密控制作物所需水分,降低土壤水分在深层的渗透损失,还可使地下水水位下降;而覆膜能够减少土壤蒸发量调节土壤温度,改善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
然而,微咸水灌溉不当会破坏土壤水盐平衡,导致土壤盐碱化。
近年来,安全高效、科学合理地利用微咸水灌溉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进行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以及作物生长、生理生态和作物产量方面的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农业和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作物生理生态及产量等的影响,为深入开展微咸水膜下滴灌技术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1 微咸水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动态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多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在干旱区开展了大量微咸水膜下滴灌室内外试验,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杨树青[6]等认为,不同作物的灌溉水矿化度临界值不同。
咸水结冰灌溉对滨海盐碱地不同植被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咸水结冰灌溉对滨海盐碱地不同植被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魏新燕;刘小京【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7)001【摘要】为探索环渤海重盐碱区咸水结冰灌溉下不同植被土壤根区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分别对灌后棉花、柽柳和枸杞3种植物试验地的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和土壤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耐盐植物的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裸地,分别平均增加了1.3~12.7倍,并且其组成比例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经过咸水结冰灌溉后,试验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棉花和柽柳地微生物数量增加明显,分别平均增加了1.6倍和4.4倍.在植物生长季节,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和种植耐盐植物的试验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裸地微生物数量时间动态变化不明显.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有效地降低了土壤盐分,各处理均低于5 g/kg,保证了以上3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总页数】5页(P22-26)【作者】魏新燕;刘小京【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6.4+2;S182【相关文献】1.微咸水灌溉方式对设施番茄根区土壤矿质元素及离子含量的影响 [J], 田萍;李娟;李建设;高艳明;任慧;曹少娜2.咸水结冰灌溉对围海吹填海沙地盐分分布及植被构建的影响 [J], 王文成;郭艳超;孙昌禹;刘小京;薛志忠;王玉华;赵秉军3.不同矿化度咸水冬季结冰灌溉对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 [J], 李宪;李亚光4.北方滨海盐碱地冬季咸水结冰灌溉对菊芋生长及离子分布的影响 [J], 隆小华;倪妮;金善钊;刘兆普5.不同矿化度咸水结冰灌溉对重度盐碱地土壤水分入渗和盐分运移的影响 [J], 李争争;屈忠义;杨威;何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1. 引言微咸水灌溉是一种灌溉方式,通过使用微咸水灌溉,可以改善滨海盐碱土的水盐分布情况,并对金银花的生长产生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研究结果和结论。
2. 微咸水灌溉的原理微咸水灌溉是指使用微量含有盐分的淡水进行植物的灌溉。
该方法可以改善滨海盐碱土中过高的含盐量,使土壤中的含盐量适宜植物生长。
3.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中水分分布情况的影响3.1 水分在滨海盐碱土中分布不均匀,导致植物根系无法充分吸收。
3.2 微咸水灌溉可以提高滨海盐碱土中含有机质和养分物质的含量。
3.3 微咸水灌溉可以改善滨海盐碱土中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
4.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中盐分分布情况的影响4.1 微咸水灌溉可以降低滨海盐碱土中的盐分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
4.2 微咸水灌溉可以调节滨海盐碱土中不同层次的盐分含量,使之适应不同植物生长需求。
4.3 微咸水灌溉可以减少滨海盐碱土中次生盐渍化现象,保护植物根系。
5.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的影响5.1 微咸水灌溉可以促进金银花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吸收养分和吸收面积。
5.2 微咸水灌溉可以提高金银花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绿素含量。
5.3 微咸水灌溉可以增加金银花植株抗逆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
6. 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微咸水灌溉可以改善滨海盐碱土的水盐分布情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持水能力。
同时,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的生长也有积极影响,促进了金银花的根系发育和叶片养分含量。
这表明微咸水灌溉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滨海盐碱土和促进金银花生长的方法。
7. 结论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有着积极影响。
通过微咸水灌溉可以改善滨海盐碱土中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和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和持水能力。
同时,微咸水灌溉还可以促进金银花根系发育、增加叶片养分含量,并提高植株抗逆能力。
盐胁迫下‘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与冬青的光合特性比较

盐胁迫下‘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与冬青的光合特性比较作者:李琪园王晓斌沈登锋章建红王世伟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1年第02期摘要:以2年生的‘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Ilex×altaclerensis ′ Belgica Aurea′ )扦插苗和2年生冬青(Ilex chin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温室大棚内定期浇灌浓度为0.3%、0.4%、0.5%、0.6%、0.7%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以浇清水为对照。
通过测量植物的光合特性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研究比较不同盐胁迫处理对二者的影响。
结果显示:Nacl溶液处理后两种冬青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出现了下降;相同浓度盐胁迫处理下冬青的下降幅度更大;盐胁迫后‘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变化较冬青稳定,变化幅度小于冬青,表明在本试验中,‘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比冬青具有更高的耐盐特性,‘贝尔奇卡金’哈克勒雷冬青对盐胁迫的最大盐耐受浓度为0.6%,冬青的盐胁迫耐受浓度为0.3%。
关键词:盐胁迫;哈克勒雷冬青;冬青;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中图分类号:S79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1)02-0036-07国际DOI编码:10.15958/ki.sdnyswxb.2021.02.006Abstract:Two-year-old Ilex×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 cuttingsand Ilex chinensis seedling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whichwerestressed bytheconcentrations of 0.3%,0.4%,0.5%,0.6% and 0.7% NaCl solutionin the greenhouse.The control was water.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alt stress treatments on the two plant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by measuring the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pla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net photosynthetic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and transpirationrate of the two species decreased after being treated.The indexes of Ilex chinensis declined moregreatlythanIlex×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 under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 salt stress.The change ofthe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and non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 of Ilex chinensis‘Belgica Aurea’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Ilex×altaclerensis,In words,the salt tolerance of Ile x×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Ilex chinensis.The maximum salt tolerance concentration of Ilex×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 and Ilexchinensis was 0.6% and 0.3%,respectively.Keywords:salt stress; Ilex×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Ilex chinensis;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chlorophyll fluorescence冬青屬(Ilex)植物多为常绿树种,冠形良好,叶片革质,有光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尤其在冬季,其艳丽的果实挂满枝头别具一格,冬青作为园林栽培树种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应用,构骨叶冬青(I.aquifolium)、北美冬青(Ilex verticillata)、哈克勒雷冬青(I.×altaclerensis)系列品种在欧美地区园林应用广泛[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 者简 介 : 茂 秀 , , 士 , 究 方 向 : 漠 化治 理 及 植 被 恢 复 。E mal ima xu0 1 @1 3 cr 刘 女 硕 研 荒 i u o i一57 6 .o :l n *通 讯作 者 : 军 辉 , , 级 工 程 师 , 士 , 究 方 向 : 漠 化 防 治 。 史 男 高 博 研 荒
于较 高水 平 , 杨 次 之 , 翅 滨 藜 较 小 ;2 光 强 为 4 0 20 0/ l m ・ 时 , 胡 四 () 0~ 0  ̄ mo ・ s 3种 耐 盐 植 物 的 蒸 腾 速 率 ( 、 间 C 浓 度 ( 。大 小 顺 序 为 柽 柳 > 胡 杨 > 四 翅 滨 藜 , 水 分 利 用 效 率 ( U 却 T )胞 O: C) 而 W E)
定 系统对其 主要 光合参 数及 水 分 利 用 效率 等进 行 了观 测及 比较 分 析 。 结果 表 明 : 1 光 强 在 0 () ~
20 0/ l m ・ 范 围 内, 光合速 率( 和 气孔 导度 ( 随光 强 变化 均 表现 为 柽柳 始 终 处 0  ̄ mo ・ s 净 P) G)
20 0 t 0 t l mo ・m ・s , h e h t s n h tc r t ( ) a d s o t o d c a c ( ) f Ta mr x s p t e n t p o o y t e i a e P n t ma a c n u t n e G o n i p . we e a wa si h i h s e e mo g 3 s e is h e t sP.e ph a ia ( ) h n l h n e st s r l y n t eh g e t v l l a n p ce ,t e n x wa u r tc . 2 W e i t t n iy wa g i i 0 — 2 0 0 / l・m一 ・s ,t e q a t y o d ro r n p r to a e T n n e c l l rCO2c n e — n4 0 0 z mo ~ h u n i r e ft a s ia i n r t ( )a d i t r el a t u o cn
Ta nmr x s p.h d l we t rus fi inc nd hi e r n p r to a e hu he r t rc s mp i p a o rwa e e e fce y a gh rt a s ia i n r t ,t s t y we e wa e on u
西 北 地 区 ] 干旱 和 盐碱 是 西北 干 旱 与半 干 旱地 区 , 典型 的生态 环 境特 征 ¨ 。因此 , 择 适 宜节 水 抗 旱 2 l 选 的耐盐 植物 是治理 沙漠 化 的一个有 效途 径 。植 物 的
1 材 料 与方 法
1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 1
收 稿 日期 : O 10 ~ 1 92 基 金项 目 :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科 技 攻 关 ( 重 大 项 目 ) 重 点 计 划 项 目“ 漠 绿 洲 过 渡 带 经 济 型 生 态 屏 障 建 设 技 术 集 成 示 范 研 究 新 含 和 荒 (0 7 3 4 ) 国家 “ 2 0 3 1 42 ; 十一 五” 业 科 技 支 撑计 划课 题 “ 疆 活 化 沙 丘 的 同 定 与 绿 洲 防 风 固沙 体 系 构 建 技 术研 究 与试 验 示 范 林 新
西 北 林 学 院 学 报 2 1 , 7 2 :6 1 02 2() ~ 2
J u n l fNo t we tF r sr iest o ra rh s o e ty Unv ri o y
d i1 . 9 9 jis . 0 17 6 . 0 2 0 . 2 o :0 3 6 /.sn 1 0 4 1 2 1 . 2 0
微咸水灌溉 下 3 种耐盐植物光合特性及水分 利用效 率 比较研 究
刘 茂 秀 , 军 辉 , 史 王新 英 , 彦 江 史
( 疆 林业 科 学 院 , 疆 乌鲁 木 齐 80 4 ) 新 新 3 06
摘 要 : 以微 咸 水灌溉 下耐 盐植 物胡 杨 、 柽柳 和 四翅 滨藜 为研 究 对 象 , 用 L一4 0便 掳 式 光合 测 采 i 0 6
( n i n a e f F rsr c n e U u i Xija gAc d my o o ety S i c , r mq ,Xija g 8 0 4 , h n ) e n i n 3 0 6 C i a
Absr c : ih s ln t r irg ton,w e c m p r tvey a a y e a n p t s t tc p r m e e s a d w a ta t W t a i e wa e r i a i o a a i l n l z d m i ho o yn he i a a tr n —
Ke r : e ai to a t ho o y t tc c r c e itc y wo ds d s lna i n pl n ;p t s n he i ha a t rs is;wa e s f iinc t r u e e fc e y
我 国 9 以上沙 漠 、o 的盐 碱 地 面积 分 布在 0 8
第 2期
刘 茂 秀 等 : 咸 水 灌 溉 下 3种 耐 盐 植 物 光 合 特 性 及 水 分 利 用 效 率 比较 研 究 微
7
to a t . Th e e t d pl n s a lc u d a a he e io m e t t ghe e p r t r i n pl n s r e t s e a t l o l d ptt nvr n n s wih hi r t m e a u e,h gh r il m i i e lu
t a i n ( ) s Tan i s .> P.e r to C, wa mr x pp uphr tc > A.c e c n . Butt e q n iy o d r o t r u e e f— a ia an s e s h ua tt r e fwa e s fi ce c W UE )wa .c n s e s> Tan i p > P.e i n y( sA a e cn mr x s p. uphr tc ( ) he i hti t n iy wa n 0— 40 a i a; 3 W n lg n e st si 0 fmo 』 l・m 一。・s ,P.e uphr ia ha hel r e tT a E,t x sTan rx pp On t e c atc d t a g s nd W hene twa m i s . h onta r— r y,C. fA.c e c n s sg fc nty hi e ha ha f Ta m rx p o an s e s wa i niia l gh rt n t to n i s p.a d P. e ph a ia r s c i e y n u r tc e pe tv l . I umma y,At i e a s e s h d h g rwa e s fii n y a owe r ns r to a e a ns r r pl x c nec n a i he t r u e efce c nd l rt a pia i n r t mon p — g 3 s e
ce e a i to a t i sof d s lna i n pl n s, S i O t a a e — a i a nt— o h l nt e a i l w s w t r s v ng nd a idr ug p a r l tvey; P . e uphr i a nd atc a
na i n a r g ,i ia i g t o e e t n , t pe is w e e a a t bl o t t e s d e ion e . to nd d ou ht nd c tn o s m x e t he 3 s ce r d p a e t he s r s e nv r m nt
种 ; 胡 杨 和 柽 柳 的 水 分 利 用 效 率较 低 , 腾 耗 水 较 高 , 于 相 对 耗 水 型 树 种 。 此 外 , 翅 滨 藜 、 而 蒸 属 四 胡
杨 和柽柳 能适应 高温、 光照 强烈和 干旱 的环境 , 在一 定程度 上表 明其 具有较 强 的逆 境适 应性 。
关键 词 : 耐盐植 物 ; 合特性 ; 分利 用效率 光 水 中图分类 号 : 7 8 4 S 1.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 17 6 ( O 2 0 —0 60 1 0 —4 1 2 l ) 20 0 —7
表现 为 四翅滨 藜>柽柳 >胡杨 ;3 光 强在 0 0 mo ・ () ~4 0t l m ・s 时, z 蒸腾 速 率 ( 和水 分 利 用 T) 效 ( E) 现 为胡杨较 高 , WU 表 柽柳 次之 , 四翅滨 藜较 小, 是 四翅 滨藜的胞 间 C 浓度 ( 。高于胡杨 但 O C) 和柽 柳 。综合 比较 3种耐 盐植 物 中, 翅滨 藜的水 分利 用 效 率较 高 , 四 蒸腾 耗 水较 少 , 于 节水 型树 属
Ph t s n h tc Ch r c e itc n a e s fc e c fTh e e is o o y t e i a a t rs i s a d W t rU e Efii n y o r e Sp ce o s ln to a r i t d b l a e fDe a i a i n Pl ntI rga e y Sai W t r ne L U oxu,S u — u ,W ANG Xi—i g HIYa -in I Ma - i HIJ n h i n yn ,S nja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