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掌握勾股定理并会用它解决身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

2.技能目标:在学生经历观察、归纳、猜想、探索勾股定理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情况,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面积计算探索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演示勾股树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成功导入本节课题。

勾股定理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定理,可以说是中国几何学的根源。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很早就发现并应用勾股定

理,而且很早就对勾股定理作理论证明。最早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的就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二、合作互动

活动一:动脑想一想

观察下图正方形大小,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2

1cm,你能发现图中正方形P、Q、R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⑴正方形P的面积为,

正方形Q的面积为,

正方形R的面积为.

⑵你能发现图中正方形P、Q、R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直观想象)

【答案】⑴1 1 2

⑵P+Q=R

活动二:

其它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类似的性质呢?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2

1cm)

⑴正方形P的面积为_________2

cm,

正方形Q的面积为__________2

cm,

正方形R的面积为_________2

cm.

⑵正方形P、Q、R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⑶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数学抽象)

【答案】(1) 9 16 25

⑵P+Q=R

(3)BC2 +AC2=AB2

试一试:

在方格图中,画出两条直角边分别为cm

12的直角三角形,

5、cm

②再用刻度尺量出斜边长,

③验证刚才的结论对这个直角三角形是否成立?

让学生自己总结,并用符号语言、文字语言表达勾股定理的内容。(数据分析)

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它是高于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脱离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它需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过程中,通过逐步积累、领悟、内省形成。

三、总结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1)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已知其中的两边,就可以计算出第三边的长.

四、举例讲解

例1:如图,在Rt△ABC中,已知∠B=90°,AB=6,BC=8,求AC。

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²+BC²=AC²

所以AC22

+

AB BC

68

+22

例2:如图,Rt△ABC的斜边AC比直角边AB长2cm,另

一直角边BC 长为6cm ,求AC 的长。

解:由已知AB =AC -2,BC =6c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AB ²+BC ²=(AC -2)²+6²=AC ²

解得AC =10(cm)

例3: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的A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ABC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 长160米,BC 长128米,问从A 点穿过湖到点B 有多远?

解:Rt △ABC 中,AC =100,BC =128,

根据勾股定理得:

=AB 961281602222=-=-BC AC (米)

答:从A 点穿过湖到点B 有96米。

五、导学归纳: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回忆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教师最后再作补充。

(1数学家大会所用标志.2勾股定理是宇宙语言.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

习题 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