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烟量计算

排烟量计算
排烟量计算

地下室排烟量计算:

防火分区八:建筑面积:3898.54㎡

风机房面积32+40=72㎡

外墙厚度面积:320*0.35=112㎡

板厚160mm。

层高3.6m

实际面积:3898.54-72-112=3714.54㎡

排烟量:3714.54*(3.6-0.16)*6=76668m3/h

漏风系数10%

总排烟量:76668*1.1=84334 m3/h

选用两台风量为43032 m3/h的风机。

防火分区九:建筑面积:3926.59㎡

风机房面积56+62=118㎡

外墙厚度面积:295*0.35=103㎡

楼梯间面积:72+73=145㎡

板厚160mm。

层高3.6m

实际面积:3926.59-118-103-145=3560.59㎡

排烟量:3560.59*(3.6-0.16)*6=73490m3/h

漏风系数10%

总排烟量:73490*1.1=80839 m3/h

选用两台风量为43032 m3/h的风机。

暖通2017防烟排烟新规防排烟计算书

暖通2017版防烟排烟新规防排烟计算书

————————————————————————————————作者:————————————————————————————————日期:

一防烟系统计算 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第3.4.5条~第3.4.8条规定计算确定。当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大于24m 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应按计算值与表3.4.2-1~表3.4.2-4的值中的较大值确定。 1、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 j=L1+L2 (3.4.5-1) L s=L1+L3 (3.4.5-2)式中:L j——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 s——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3/s); L2——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 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L1=A k vN1(3.4.6)式中:A 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m2),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v——门洞断面风速(m/s);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0.7m/s;当楼梯间机械加压

送风、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m/s;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0m/s;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系统时,通向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0.6(A1/A g+1)(m/s);A1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m2); A 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m2)。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 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的其他门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3.4.7) 式中: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m2);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 002m ~0.004m 。 ?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0. 7m/s 时,取?P = 6.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Om/s 时,取?P = 12.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2m/s 时,取?P=17. 0Pa 。 n 指数(一般取n=2); 1.25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

走道内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走道内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置机械排烟走道要求: 有自然排烟部位,但是自然排烟长度远大于规范规定的30米:内走道包括连通的无窗办公室。 二.排烟风道排烟量的计算: 1.确定排烟量计算方式:因每个排烟系统为竖向设置,每个排烟风道(除地下1层到地上1层之间的排烟管道)要负担2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因此,排烟风道通过烟量计算按最大一个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 2.确定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主楼的最大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为360m2。 3.计算系统排烟量:排烟风道通过总烟量为360×120=43200m3/h。 4.设置每个防烟分区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设2个排烟竖风道。 5.确定排烟系统入口最大风速:每个排烟风道通过烟量为21600m3/h,按排烟风道风速小于15m/s,经计算,取排烟风道有效断面积为,实际风速12m/s。 三.排烟口排烟量计算及选型:

1.确定风口个数:每层为一个防烟分区,按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和排烟风口之间不应超过60米的要求,每层设有2个排烟口; 2.计算风口风量: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为360×60 =21600 m3/h,由于每一个防烟分区有两个排烟口,则每个排烟口排烟量为21600/2=10800m3/h。 3.选取风口规格:取排烟口风速为10m/s,经计算,排烟口面积为10800/10/3600=,故选用排烟口有效面积为*(有效面积系数),为600*400排烟口。 4.确定风口类型:本场所不选百叶风口,该排烟口为电动排烟风口,具有DC24V电信号开启、远间隔缆绳控制开启、手动复位、280℃熔断、输出开启和封闭电信号的功能。 四.排烟风管计算及选型: 假定连接一个风口的风管为A段,连接两个风口的风管为B段,求出A、B段风管规格,则:A段风管截面积为一个风口风量10800/风管假定风速12m/s/3600(秒)=, B段风管截面积为两个风口风量10800*2/风管假定风速12m/s/3600(秒)=,依此类推,计算多个排烟风口规格,然后按照风管截面积选定风管宽高的尺寸,前段风管风速应比后段风管风速稍大点。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001/已知排烟风机风量是22000CMH,275Pa,3Kw,排烟口为2个, 尺寸是1000*500,请问风口风速是多少? 2011-10-3117:06qinge_2003|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2356次 如果换成800*500风口,风速相差多少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2011-11-0118:00网友采纳 风口风速为:22000÷3600÷2÷0.5(风口面积)=6.11m/s,如果换成800*500,则为22000÷3600÷2÷0.4(风口面积)=7.64m/s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004/知道了风机的风量和风口怎么计算风管的大变小以及长度 2013-12-2114:18137****5107|分类:数学|浏览495次 如:风机是37kw/29000~37000的风量、吸风口是直径550,主管道的总是50米,有37个直径120吸风口!550的吸风口要变多大的管道?变多少节才能保证120的吸风口的风量一样?求解(写公式、一定要说明公式的符号代表什么?、举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13-12-2116:36提问者采纳 Q=3600A·v Q——风量吗,单位:m3/h;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3600——小时(h)和秒(s)的换算常数。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是通风(消防排风、送风,油烟排风),主风管风速一般取8~12m/s,支管风速一般取6~8m/s

;如果是空调管道,主风管风速一般取6~10m/s,支管风速一般取4 ~6m/s;如果是除尘,就得考虑颗粒或粉尘的比重,一般主风管风速在16m/s以上,支管风速一般取18m/s以上。 至于风管怎么变,每节多大管径,都得看你现场管路布置和风口位置等,真的没法帮你! 至于550m3/h、120m3/h风口要多大,也得看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 其实,利用公式,你自己也会计算,这里就不帮你做了! 譬如,风量1800m3/h的风管,管内风速取8m/s,则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风管的截面积需要多大! 套公式即: 1800=3600×A×8 j计算得,A=0.0625㎡。 如果我们用250×250mm的风管,刚好! 005/根据风速和风量如何求风机的功率 2009-11-2813:19yanyanxinyuhan|分类:学习帮助|浏览1880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09-11-2813:38网友采纳

变电站设备用房通风量计算

全面排风消除室内余热的通风量计算公式: 0.28av Q L c t ρ=??(1) L——通风换气量(m 3/h ); Q——室内显热发热量(W ); t p ——室内排风设计温度(℃); t s ——送风温度(℃); 1、主变 (油浸式不考虑散热器)主变散热量:74kW (单台容量) 送风温度取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6℃,空气密度1.179kg/m 3; 进风与排风温差不超过15℃,且夏季排风温度不超过45℃,故取排风设计温度:40℃,空气密度1.128kg/m 3; 平均密度:1.1535kg/m 3 代入式(1): 37400016928.95m /h 0.28 1.1535 1.01(4026.6) L ==???-事故排风换气次数:10次/h ,单个主变容积2244m 3,则事故排风量:22440m 3/h;风机选型: 每个主变压器室选用2台屋顶轴流风机,单台风机风量(考虑10%的余量):按照事故风量选型。 风机性能参数:12900m 3/h ,全压115Pa ,功率0.75Kw ,噪音65dB (RASNo.800,转速560) 风机重量:109kg 。 屋顶留洞:870mm*870mm ,基础高度300mm ,风机底座1030x1030 风机共6台,每个主变压器室屋顶设两台。 进风百叶面积(每个主变): 室外平均风速:3.5m/s ,总风量22440m 3/h ,50%遮挡系数,则进风百叶总面积: 3.56m 21000*2000(2个) 2、站用变 散热量:8.662kW 各设计参数同主变; 386621981.6m /h 0.28 1.1535 1.01(4026.6) L ==???-事故排风换气次数:10次/h ,单个主变容积306.25m 3,则事故排风量: 3062.5m 3/h ;风机选型: 每个站用变用1台屋顶轴流风机,按事故排风量选型,单台风机风量(10%余量):3368.75m 3/h 。 风机性能参数:4300m 3/h ,全压91Pa ,功率0.25kW ,噪音57dB ,,转速720。屋顶留洞:570mm*570mm ,基础高度300mm ,风机底座705x705,(RASNo.500,

通风量计算公式

通风量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风量的计算: 系统通风量=房间容积*换气次数 ◆通风系统设计要求: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小,或在相反情况下但会形成稳定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1/3。 *当有害气体和蒸汽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会形成稳定上升气流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所需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2/3。 *进、排风口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m,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当排出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汽时,其风口上缘距顶棚应小于。 *在整个控制空间内,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的存在,从而避免污染物在局部地区积聚。 ◆各场所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表:

◆各场所通风换气次数表: *厨房通风设计 公共建筑厨房通风量应按照设备散热、湿量和送、排风温差计算,同时要考虑排气罩最小风量和罩口风速,在不具备计算条件时按换气次数估算。进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总排风量的65%由局部排气罩排出,35%由厨房全面换气排风口排出。 厨房通风换气次数: *汽车库通风设计 1.通风换气次数(汽车为单层停放)计算换气量时,层高大于3m按3m计算 2.按停车数量(汽车有双层停放)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85% 地下汽车库面积超过2000㎡时,应设机械排烟系统,排风量按6次/h换气计算。

车库的进、排风机宜采用多台并联或变频风机,结合排烟系统可采用双速排烟风机。 通风管道和通风设备内的推荐风速 m/s

防排烟计算书

罗源万豪城市广场 消防防排烟计算书 计算人:欧阳银寿 校对人:揭育根 日期:2015年02月

罗源万豪城市广场消防防排烟计算 本工程三期地块上部共4幢高层建筑及4幢多层建筑,其中14#、16#、30#、31#楼为高层住宅,其余为多层住宅;14#、30#、31#楼为54米18层高层住宅,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均利用外窗自然通风排烟,其合用前室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前室送风系统的加压送风机设于屋面层。常闭型风口在每层的合用前室各设一个,火灾时由消控中心或就地开启着火层及其上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并同时启动加压送风机进行送风。该栋楼下地下室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在一层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具体做法详建施。16#楼为为54米18层高层住宅,靠外墙的合用前室均利用外窗自然通风排烟,其防烟楼梯间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6#楼主楼下地下室防烟楼梯间与上部下段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加压送风量按上部楼梯间规定的送风值增加30%。楼梯间内设自垂式百叶风口,火灾发生后,由消控中心或就地开启加压送风机对整个楼梯间送风。 由于上部14#、30#、31#楼加压送风系统形式及布置设置方式相同,故仅对14#、16#楼的各加压送风系统进行试算举例。 A、14#加压送风系统计算: 14#楼梯间开窗自然排烟,其合用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14#为18层,建筑高度54米的纯住宅,通往合用前室有三个双扇门,每扇门大小都为 1.2m×2.4m,根据风速法公式Lv=n*F*v*x3600=2x1.2x2.4x1.75x 0.7x3600=25401m3/h(合用前室有3个门,其风量应乘以1.75确定);根据高规表8.3.2-4选取的风量为25000m3/h, 由于合用前室有3个门,其风量应乘以1.75确定对比后取计算风量为25000 x1.5= 37500m3/h;对比后选用表格法,考虑系统漏风,漏风系数取 1.1,即37500 x1.1=41250 m3/h;故选取的风机风量为43117m3/h满足计算及规范要求。 经过复核及对风井风速阻力进行水力计算,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14-JS-1的竖井(风井面积1.05m2)内风速约为11m/s,加压送风口每层设置一个,风口大小为500x1900(+250),即风口风速约为6.74m/s(风口有效系数取0.85),根据风量41250 m3/h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查得其单位长度摩擦阻力值为

解析厨房排烟风量计算公式

解析厨房排烟风量计算公式
作者:张胤桢 蓝天保卫战已经打响,环保风暴呼啸而来,排烟通风工 程到处开花。本文应一些咨询要求,特写此文。 排烟通风工程必须要用排烟风量计算方法,排烟风量计 算是系统计算的基础,决定管道、风机选配、新风量计算等一 系列数值计算。 目前还存在方法不一, 颇存异议和误解的问题。 由于缺少专门的技术研究和实验,即使国家颁布的标准也前后 不尽一致。在厨房设计、通风工程、建筑设计和风机等行业中 一直存在纷扰。在厨房排烟通风工程中存在几种不同的计算方 法,经验估算和数学计算方法并存,数学计算方法也存在精度 不同计算方法。由于风量计算允许存在较大的误差,误差又被 超配风机掩盖,所以,并没有引起业内设计人员的重视,造成 大量无效能耗。 本文为了简化叙述,不去分析不同计算方法的利弊,直 接解析目前风量计算用得最多的,比较准确的斗式吊挂排烟罩 排风量计算方法和应用参数的数学意义。 目前斗式吊挂排烟罩排风量计算比较准确的公式如下:
Qp=1.4×P×h×u×k×3600
其中: Qp:排烟风量,m3/h; h:排烟罩至烟气源的高度,m; u:风速一般取 0.2~0.5m/s; k:管道漏风系数,一般取 1.1~1.2; P:排烟罩吸烟边长,m;P = a×n1 + b×n2 a:排烟罩长度,m; b:排烟罩宽度,m; n1 、n2:排烟罩敞开面数。

以下是一面靠墙的斗式吊挂排烟罩形成的气流图
b a
流线
流线
h
流线
等压线
h
流线
流线
参照示意图对上述各参数说明如下: 等速面:图左边靠墙排烟罩的流线上有与流线垂直相交 的曲线,这是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绘制的曲线,在这个曲面上流 向负压中心的气流流速相同,动压相同,所以称之为等速面或 等压面。 吸捕风速 u:决定排烟罩要控制范围的等速面的风速,这 里指灶台边缘要保持的吸捕风速 u。 高度 h:排烟罩至烟气源的高度。由于厨房设备高度大多 与灶台高度相同, 虽然蒸饭柜、 低汤灶等设备与灶台高度不同, 但是,产生烟气的高度还是大体相似。所以,一般都按灶台高 度 800mm 计算。 漏风系数 k:由于排烟管道存在不密封的可能,特别是砖 混烟道,所以用漏风系数增加排风量计算 10%的余量。 排烟罩吸烟边长 P: 为了确保有效吸捕烟气, 对于排烟罩 需要吸收烟气范围大小要有所区别。利用 P = a×n1 + b×n2 进行 计算。 靠墙一面不计算, 三面靠墙时 P = a; 一面靠墙时 P = a + b ×2;不靠墙时 P = a ×2+ b×2。 实验系数: 或称为修正系数, 为保证公式计算的准确性,

餐饮厨房排烟计算及注意事项

餐饮厨房排烟计算及注意事项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1) 计算 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 ⑵ 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 (3) 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 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 m/s ,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 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设计上通常是一个薄弱环节。 一方面,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和灶台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设计参考资料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通常同样的厨房,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其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但是依据技术措施,又能各自找到根据。 因此,厨房的通风设计形成了,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局面,我认为之所 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常用的《技术措施》在厨房通风量确定上,概念不明确,要求不一致有关,为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常用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暖通空 调设计技术措施》 ,(下简称《措施一》 )和我院编制 的《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二》)中的有关规定,讨论一下厨房的通风量确定问题。 《措施一》第4-28条规定: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宜按热平衡计算 ...... ,计算

排烟计算书(机械和自然排烟)

排烟计算书 一、防火分区一 1、机械排烟 防烟分区1~4、6区域面积大于50平方米,内走道长度大于20m,采用机械排烟,其中防烟分区3空间净高为3.1m,清晰高度为2.2m,储烟仓厚度为0.9m;其他防烟分区净高为3m,清晰高度为2.2m,储烟仓厚度为0.8m。 (1)防烟分区1 房间面积168平米,排烟量=168X60=10080m3/h<15000 m3/h,取值15000 m3/h,设多叶排烟口3个,尺寸为(500+250)x400mm,每个排烟口排烟量为5000 m3/h,排烟口风速为8.68m/s。 单个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计算: 排烟口中心点距墙最小距离为0.88m<排烟口当量直径0.444m*2,故γ取值0.5 排烟系统吸入口最低点之下的烟层厚度d 为0.8m b 查GB51251-2017表4.6.7可知火灾热释放速率Q=2.5MW 烟羽流类型为轴对称型烟羽流,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Qc=0.7*Q=1750kw 火焰极限高度Z1=0.166*Qc2/5=3.29m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Z=2.2-1=1.2m5000 m3/h,排烟口尺寸满足要求。 Vmax=4.16**d b (2)防烟分区2 走廊宽度不大于2.5m,仅局部宽度>2.5m,区域面积100平米,排烟量 =100X60=6000m3/h<13000 m3/h,取值13000 m3/h, 设多叶排烟口3个,尺寸为(500+250)x400mm,每个排烟口排烟量为4334 m3/h,排烟口风速为7.52m/s。 单个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计算:

暖通版防烟排烟新规防排烟计算书

一防烟系统计算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第条~第规定计算确定。当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大于24m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应按计算值与表表的值中的较大值确定。 1、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 j=L1+L2 () L s=L1+L3 ()式中:L j——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 s——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3/s); L2——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 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L1=A k vN1()式中:A 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m2),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v——门洞断面风速(m/s);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s;当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m/s;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

于s;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系统时,通向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A1/A g+1)(m/s);A1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m2);A 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m2)。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 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的其他门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 式中: 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m2);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 002m ~ 。 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0. 7m/s 时,取P = 6.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Om/s 时,取P = 12.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2m/s 时,取P=17. 0Pa 。 n 指数(一般取n=2);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 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 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m3/(sm2]; Af——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m2;

关于建筑机械排烟口面积计算及设置要求

关于建筑机械排烟口面积计算及设置要求 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任立军 摘要:阐述了应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建筑排烟口的面积计算及设置要求。提出了排烟口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注意事项。确保建筑防排烟系统从设计计算到施工应用,能达到规范的具体要求,以便在建筑投入使用中,一旦发生火灾能发挥良好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火灾的风险,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减少人员伤亡。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排烟口;面积计算;设置要求 建筑火灾中,大部分人死于火灾时产生的浓烟。 这是因为: ①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使人在极短时间内昏迷甚至死亡; ②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呼吸道灼伤或窒息导致死亡; ③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燃烧时空气中氧含量迅速降低而导致缺氧窒息死亡。 通常在建筑内,对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计时,排烟口的面积及设置经常被忽视,特别是施工当中更不被注意,导致在实际检测和使用中发现防排烟系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笔者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抽查到防排烟系统的最不利点时,风量大多很小,基本无法测试。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机械防排烟设计当中,未能考虑到建筑内的空间布局、结构、装修以及防烟分区内储烟仓的形成对防排烟系统的影响,造成机械防排烟系统的设置,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排烟。 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时,排烟口设置及尺寸经常与规范大相径庭,有的尺寸过大,有的又尺寸过小;或是设置位置根本不考虑烟气流动的特质和特性,以至于无法达到防排烟设计时的初衷,无法在火灾时发挥良好的排烟效果,导致建筑本身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安全疏散及灭火救援的需求,在发生火灾时极易造成火灾失控和重大人员伤亡。 1、设置机械排烟的场所 1.1民用建筑 依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一般民用建筑的下列主要场所应设机械排烟系统,具体如下: (1)在可燃物集中、人员相对较多的地上公共建筑,当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规范要求时。 (2)建筑中庭内当未设置自然排烟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 (3)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内,总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房间,且存在较多可燃物质或者长时间有人员停留的场所内,当无自然排烟时或自然排烟不符合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烟。

走道内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走道内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计算步骤 一、设置机械排烟走道要求: 有自然排烟部位,但是自然排烟长度远大于规范规定的30米:内走道包括连通的无窗办公室。 二.排烟风道排烟量的计算: 1.确定排烟量计算方式:因每个排烟系统为竖向设置,每个排烟风道(除地下1层到地上1层之间的排烟管道)要负担2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因此,排烟风道通过烟量计算按最大一个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 2.确定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主楼的最大一个防烟分区面积为360m2。 3.计算系统排烟量:排烟风道通过总烟量为360×120=43200m3/h。

4.设置每个防烟分区排烟系统:每个防烟分区设2个排烟竖风道。 5.确定排烟系统入口最大风速:每个排烟风道通过烟量为21600m3/h,按排烟风道风速小于15m/s,经计算,取排烟风道有效断面积为0.5m2,实际风速12m/s。 三.排烟口排烟量计算及选型: 1.确定风口个数:每层为一个防烟分区,按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和排烟风口之间不应超过60米的要求,每层设有2个排烟口; 2.计算风口风量: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为360×60 =21600 m3/h,由于每一个防烟分区有两个排烟口,则每个排烟口排烟量为21600/2=10800m3/h。 3.选取风口规格:取排烟口风速为10m/s,经计算,排烟口面积为10800/10/3600=0.3m2,故选用排烟口有效面积为0.3*0.8(有效面积系数),为600*400排烟口。 4.确定风口类型:本场所不选百叶风口,该排烟口为电动排烟风口,具有DC24V电信号开启、远间隔缆绳控制开启、手动复位、280℃熔断、输出开启和封闭电信号的功能。 四.排烟风管计算及选型:

【通风算量】图解通风工程量计算

一、通风工程系统组成 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或废气经过消毒之后排至室外,再把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净化处理之后送到室内,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 1、通风系统的分类 按照动力来分分为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两种。机械通风又分 为机械送风和机械排风两种。 ①自然通风:由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不同而形成的空气重度差促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发生对流、交换。 ②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分为机械送风和机械排风两种。

机械送风:利用风机产生的动力,使空气在通风管道系统内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分送到各用其房间或用气点。如下图所示。 机械排风:利用风机产生的动力,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或废气经过消毒之后排至室外。如下图所示。 2、通风工程系统组成①送风(给风)系统组成(J系统),如下图所示。 吸(回、排)风口:将房间内浊气吸入回风管道,送回空气处理室处理。

管道配件(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法兰盘、导流片、静压箱等。 管道部件:各处风口、阀、排气罩、风帽、检查孔、测定孔和风管支、吊、托架等。 ②排风(P)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排风口:将浊气吸入排风管内。有吸风口、排风口、侧吸罩等部件。 排风管:输送浊气的管道。 排风机:排风机是将浊气用机械能量从排气管中排出。 风帽:将浊气排入大气中,防空气倒灌及防雨水灌入的部件。 除尘器:用排风机的吸力将带灰尘及有害质粒的浊气吸入除尘器中,将尘粒集中排出。如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滤尘器等。 其他管件和部件等:见送风系统。 二、通风安装工程量计算 (一)通风管道工程量计算 1、风管工程量计算及定额使用: 用薄钢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塑料板等板材制作安装的风管工程量,以施工图图示风管中心线长度为准,按风管不同断面形状(圆、方、矩)的展开面积计算,按㎡计量。 ①风管展开面积: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咬口重叠部分也不增加。 ②风管长度计算:一律以施工图所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管件长度。支管长度以支管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交接点为分界点。风管长度不包括部件所占长度。部件长度值按教材表5.2计取。 ③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等管件及法兰、加固框和吊架、托架、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不包括:过跨风管的落地支架制安。按重量另计其费用,使用通风空调分册相关子目。 ④净化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与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与一般通风管道相同,用

厨房排油烟的风量计算方法

餐饮业厨房排油烟的风量应该怎样计算唤气次数: 营业性厨房(小)40-60次/h;营业性厨房(大)30-40次/h。 也可按单位地板面积计算:120-150立方米/平方米小时。 当然也有其他方法,这理只列这两条。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 (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 (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 (3)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Pa。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设计上通常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和灶台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设计参考资料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通常同样的厨房,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其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但是依据技术措施,又能各自找到根据。因此,厨房的通风设计形成了,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局面,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常用的《技术措施》在厨房通风量确定上,概念不明确,要求不一致有关,为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常用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一》)和我院编制的《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二》)中的有关规定,讨论一下厨房的通风量确定问题。《措施一》第4-28条规定:

排烟设计规范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主要是火灾现场中的浓烟与烈焰。两者之间更为危害的还是浓烟。浓烟给火灾现场受困人员向外逃生增添了很多艰难险阻,乌黑的浓烟使人视线不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呼吸困难,吸入浓烟还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逃不出火场。另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障碍,使人看不见前进道路,行动延缓,搜救目标看不见,错过了很多救人的时间和机会。有时甚至救人未成,反而被烟火所困,危及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火灾现场人员逃生难,救援人员救灾难的两难现象。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火灾发生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立即自动断电,没有事故照明灯光,更有毒气浓烟弥漫,浓烟排不出去,地铁站内漆黑一片,车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救援人员因有毒气浓烟威胁,一时难以接近现场救人,造成140人死亡,99人失踪,130人受伤。又如,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的“Ycuo Bolanos”多层超市火灾,火灾发生后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几分钟内席卷了整个超市,因为没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救援人员难以开展有效的救人和救火工作,被烟火围困人员无法逃生,造成464人死亡,520人受伤。这两起特大伤亡的火灾事故足以说明火灾浓烟的危害性,更说明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如果这两起火灾的建筑和车上装设了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很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隧道、公共娱乐场所火灾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惨重教训,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设计安装好防排烟系统和确保系统的性能长期良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火灾事实告诉我们防排烟系统在火灾发生时

图解通风工程量计算

干货 |图解通风工程量计算,赶快收藏! 2014-09-01筑龙造价 一、通风工程系统组成 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或废气经过消毒之后排至室外,再把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净化处理之后送到室内,以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新鲜。 1、通风系统的分类 按照动力来分分为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两种。机械通风又分 为机械送风和机械排风两种。 ①自然通风:由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不同而形成的空气重度差促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发生对流、交换。 ②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分为机械送风和机械排风两种。 机械送风:利用风机产生的动力,使空气在通风管道系统内沿一定的方向流动,分送到各用其房间或用气点。如下图所示。

机械排风:利用风机产生的动力,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或废气经过消毒之后排至室外。如下图所示。 2、通风工程系统组成①送风(给风)系统组成(J系统),如下图所示。 吸(回、排)风口:将房间内浊气吸入回风管道,送回空气处理室处理。 管道配件(管件):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法兰盘、导流片、静压箱等。 管道部件:各处风口、阀、排气罩、风帽、检查孔、测定孔和风管支、吊、托架等。

②排风(P)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排风口:将浊气吸入排风管内。有吸风口、排风口、侧吸罩等部件。 排风管:输送浊气的管道。 排风机:排风机是将浊气用机械能量从排气管中排出。 风帽:将浊气排入大气中,防空气倒灌及防雨水灌入的部件。 除尘器:用排风机的吸力将带灰尘及有害质粒的浊气吸入除尘器中,将尘粒集中排出。如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滤尘器等。

其他管件和部件等:见送风系统。 二、通风安装工程量计算 (一)通风管道工程量计算 1、风管工程量计算及定额使用: 用薄钢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塑料板等板材制作安装的风管工程量,以施工图图示风管中心线长度为准,按风管不同断面形状(圆、方、矩)的展开面积计算,按㎡计量。 ①风管展开面积: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咬口重叠部分也不增加。 ②风管长度计算:一律以施工图所示中心线长度为准。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管件长度。支管长度以支管中心线与主管中心线交接点为分界点。风管长度不包括部件所占长度。部件长度值按教材表计取。 ③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包括:弯头、三通、变径管、天圆地方等管件及法兰、加固框和吊架、托架、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风管制作与安装定额不包括:过跨风管的落地支架制安。按重量另计其费用,使用通风空调分册相关子目。 ④净化通风管道及部件制作与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与一般通风管道相同,用相应定额,但是,零部件安装要计算净化费,按相应部件子目安装基价的35%作为净化费。其中人工费占40%。对净化管道与建筑物缝隙之间所做的净化密封处理,按实计算其费用。 ⑤塑料风管、管件制作需热煨成型,用木质胎具时,其胎具木材按一等方材计价摊销。当风管工程量在30㎡以上时,摊销10㎡;30㎡以下时,摊销10㎡。 ⑥当风管、管件、部件、非标设备发生场外运输时,在场外生产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过审批,其运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运费=车次数×车核定吨位×吨千米单价×里程

通风与空调工程量计算规则

管道的制作安装 各种风管及风管上的附件制作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为: (1)制作安装工程量均按施工图示的不同规格,以展开面积计算,不扣除检查孔、测定孔、送风口、吸风口等所占面积。 矩形风管面积F=XL 圆形风管面积F=πDL (2)计算风管长度时,一律按施工图示中心线,主管与支管按两中心线交点划分,三通、弯头、变径管、天圆地方等管件包括在内,但不含部件长度。直径和周长以图示尺寸为准展开,咬口重叠部分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得另行增加。 (3)风管导流叶片制作安装按图示叶片面积计算。 (4)设计采用渐缩管均匀送风的系统,圆形风管以平均直径、矩形风管以平均周长计算。 (5)塑料风管、复合材料风管制作安装定额所列直径为内径,周长为内周长。 (6)柔性软风管安装按图示管道中心线长度以“米”为计量单位,柔性软风管阀门安装以“个”为计量单位。 (7)软管(帆布接口)制作安装,按图示尺寸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8)风管检查孔重量按本定额附录二“国标通风部件标准重量表”计算。 (9)风管测定孔制作安装,按其型号以“个”为计量单位。 (10)钢板通风管道、净化通风管道、玻璃钢通风管道、复合材料风管的制作安装中已包括法兰、加固框和吊托架,不得另行计算。 (11)不锈钢通风管道、铝板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中不包括法兰和吊托架,可按相应定额以“千克”为计量单位另行计算。 (12)塑料通风管制作安装不包括吊托架,可按相应定额以“千克”为计量单位计算。 调节阀、风口、百叶窗、风帽、罩类、消声器、过滤器、电加热器、风机减震台座等各类通风、空调部件的制作安装工程量计算规则为: (1)标准部件的制作,按其成品重量以“千克”为计量单位,根据设计型号、规格,按本册定额附录二“国标通风部件标准重量表”计算重量,非标准部件按图示成品重量计算。部件安装按图示规格尺寸(周长或直径)以“个”为计量单位,分别执行相应定额。 (2)钢百叶窗及活动金属百叶风口的制作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安装按规格以“个”为计量单位。 ①百叶风口的安装子目适用于带调节板活动百叶风口、单层百叶风口、双层百叶风口、三层百叶风口、连动百叶风口、135型(单层、双层及带导流叶片)百叶风口、活动金属百叶风口等。 ②散流器安装子目适用于圆形直片散流器、方形散流器、流线型散流器。 ③送吸风口安装子目适用于单面送吸风口、双面送吸风口。铝合金或其他材料制作的风口安装也套用本章有关子目。 ④成品风口安装以风口周长计算,执行定额相应子目。成品钢百叶窗安装,以百叶窗框面积套用相应子目。 (3)风帽筝绳制作安装,按其图示规格、长度,以“千克”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 (4)风帽泛水制作安装,按其图示展开面积尺寸,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 (5)挡水板制作安装工程量按空调器断面面积计算。 (6)空调空气处理室上的钢密闭门的制作安装工程量,以“个”为计量单位计算。 (1)风机安装按不同型号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 (2)整体式空调机组、空调器按其不同重量和安装方式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其安装工程量;分段组装式空调器按重量计算其安装工程量。 (3)风机盘管安装,按其安装方式不同以“台”为单位计算工程量。 (4)空气加热器、除尘设备安装,按不同重量以“台”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 (5)设备支架的制作安装工程量,依据图纸按重量计算,执行第三册《静置设备与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定额相应项目和工程量计算规则。 (6)电加热器外壳制作安装工程量,按图示尺寸以“千克”为计量单位。 (7)风机减震台座制作安装执行设备支架定额,定额内不包括减震器,应按设计规定另行计算。

餐饮厨房排烟计算

餐饮厨房排烟计算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 确规定:(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 (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 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 ;(3)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 Pa。然而, 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 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 m/s,选配 的排风机风量不足。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设计上通常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 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和灶台的位置,另一方面 在现有的设计参考资料二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这就给 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通常同样的厨房,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其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但是依据技术措施,又能各自找到根据。因此,厨房的通风设计形成了,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局面,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常用的《技术措施》在厨房通风量确定上,概念不明确,要求不一致有关,为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结合

常用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 施》,(下简称《措施一》)和我院编制的《暖通专业统一技 的通风量确定问题。 《措施一》第4-28条规定:机械通风 外,在第4-26条中,已规定了排气罩口的风速应控制在 《措施二》第 5•1 •3条中规定: 设有空调系统的厨房其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宜按热平衡及风 量平衡计算,当热平衡计算确有困难时,可按下述两种方法 中的一种计算,并以第一种方法,为优选方法。 1. L1=1800 XF1 ( F1 为罩口面积) L2=10 XF2 (F2 为厨房 面积)L=L1+L2 ( L 为总排气量) 2.按60~80次/时换 气计算,(厨房面积小于 50 m2时取上限,大于 50 m2时取 F 限)。厨房排风中应有相当于 3~5次/时换气次数的风量 施二》的规定中,我们似乎得到一个左右厨房通风量计算 的一个概念。那就是,在厨房的排气罩工作时,还应该有 其它的排风机在同时工作, 厨房内的排风不能仅从排气罩 排出,而必须留有其它排风出路,并且要有一定的比例关 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二》) 中的有关规定,讨论一下厨房 的换气量宜按热平衡计算 ,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 罩或屏幕等排除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 35%。另 0.4?0.5m/s 。 为全面换气设备排出,但不计入总风量。 从《措施一》《措 系,或者占到全部排风量的 35%或者占到相当于 3~5 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