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数据分析公式

销售数据分析公式
销售数据分析公式

商品知識

mell2013-07-10 23:33:08

商品管理运营最全的名词解释

1、SKU: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 ,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SKU这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DC(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方法。现在已经被我们引申为产品统一编号的简称,每种产品均对应有唯一的SKU号。

2、KPI: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

3、VMD: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视觉营销”或者“商品计划视觉化”。VMD不仅仅涉及到陈列、装饰、展示、销售的卖场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理念以及经营体系等重要“战略”,需要跨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狭义理解的“展示、陈列”,而实际它应该是广义上“包含环境以及商品的店铺整体表现”。

4、VP视觉陈列:作用—表达店铺卖场的整体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店内卖场,注重情景氛围营造,强调主题。VP是吸引顾客第一视线的重要演示空间。地点是橱窗、卖场入口、中岛展台、平面展桌等。由设计师、陈列师负责。

5、PP售点陈列:作用—表达区域卖场的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各专柜卖场深处,展示商品的特征和搭配,展示与实际销售商品的关联性。PP是顾客进入店铺后视线主要集中的区域,是商品卖点的主要展示区域。地点是展柜、展架、模特、卖场柱体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6、IP单品陈列:作用—将实际销售商品的分类、整理,以商品摆放为主。清晰、易接触、易选择、易销售的陈列。IP是主要的储存空间,是顾客最后形成消费的必要触及的空间,也叫做容量区。地点是展柜、展架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7、销售增长率=(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类似:环比增长率=(报告期-基期)/基期×100%

8、销售毛利率=实现毛利额/实现销售额*100%。

9、老顾客贡献率:如果公司一年有100万毛利,假设只有两个客户A和B. A客户创造80万,B客户创造20万, A公司的客户贡献率为80%,B公司的客户贡献率为20%。

10、品类支持率=某品类销售数或金额÷全品类销售数或金额×100%

11、动销比:动销比,即动销率。公式为:(一个周期内)库存/周期内日均销量。存销比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一是决定了订单供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向订单生产延伸;二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适应市场、尊重市场,响应订单;三是在管理时库存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满足市场、不积压、不断档。

12、动销率:公式为:动销品项数/库存品项数*100%。动销品项:为本月实现销售的所有商品(去除不计毛利商品)数量。库存金额:为月度每天总库有库存的所有商品销售金额的平均值(吊牌零售额)

13、库销比:等于(一个周期内)本期进货量/期末库存。是一个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如月库销比,年平均库销比等,计算方法:月库销比,月平均库存量/月销售额年平均库销比, 年平均库存量/年销售额,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大,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跟不上。

14、存销比: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库存与周期内日均销量的比值,是用天数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而更为精确的法则是使用日均库存和日均销售的数据来计算,从而反映当前的库存销售比例。越是畅销的商品,我们需要设置的存销比越小,这就能更好地加快商品的周转效率;越是滞销的商品,存销比就越大。

存销比一般按照月份来计算,计算公式是:月末库存/月总销售。计算单位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金额,目前鞋类企业多用数量来计算。比如这个月末的库存是900对,而这个月总计销售了300对,则本月的存销比为900/300=3 个人以为,以金额来计算比较合理,毕竟库存在财务报表上是以金额的形式存在的。

15.售罄率=(一个周期内)销售件数/进货件数,畅销的产品是不需促销的,只有滞销的产品才需要促销。滞销产品可通过售罄率来确定。一般而言,服装的销售生命周期为3个月,鞋子为5个月。如果在三个月内,不是因为季节、天气等原因,衣服的售罄率低于60%,则大致可判断此产品的销售是有问题的,当然也不必等到三个月后才可以确定,一般而言,三个月内,第一个月尺码、配色齐全,售罄率会为40~50%,第二个月约为20~25%,第三个月因为断码等原因,售罄率只会有5~10%。当第一个月的售罄率大大低于40%时,且无其他原因时,就有必要特别关注,加强陈列或进行推广了。

16、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

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

17、波段:服装企业在店铺上新货的批次,一般人会认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就是天然的上货波段,如果品牌在全国各地有多家店,就要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上货。

18、库存周转率:等于(一个周期内)销售货品成本/存货成本。库存天数=365天÷商品周转率。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它对于研判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从理论上说,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

19:平效:就是指终端卖场1平米的效率,一般是作为评估卖场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平效= 销售业绩÷店铺面积。

20、交叉比率: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及周转率,其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交叉比率=毛利率×周转率

21:季节指数法:是以时间序列含有季节性周期变动的特征,计算描述该变动的季节变动指数的方法。统计中的季节指数预测法就是根据时间序列中的数据资料所呈现的季节变动规律性,对预测目标未来状况作出预测的方法。掌握了季节变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来对季节性的商品进行市场需求量的预测。利用季节指数预测法进行预测时,时间序列的时间单位或是季,或是月,变动循环周期为4季或是12个月。服装中计算公司是:(每月实际业绩/同期累计业绩)*100%。

22:连带率:销售总数量除以销售小票数量得出的比值就称作连带率。连带率= 销售总数量÷销售小票数量(低于1.3说明整体附加存在严重问题)个人销售连带率= 个人销售总数量÷个人小票总量(低于1.3说明个人附加存在问题)

23:客单价:是指商场(超市)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客单价的计算公式是:销售金额÷成交笔数。

2020年淘宝数据分析报告模板

导语: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额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以下为大家介绍淘宝数据分析报告模板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淘宝数据分析,实际是电商数据分析,归结到底还是零售数据分析,给你一些分析的思路,权当做抛砖引玉。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商品分析、客户分析、地区分析、时间分析四大维度(参考数据雷达的分析思路)。在这里我重点说商品分析。 1、销售状况分析:主要分析本月销售情况、本月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与去年(或上月)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销售趋势、实际销售与计划的差距。 2、销售毛利分析: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额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同比毛利状况,以及是否在商品毛利方面存在不足。 3、营运可控费用分析:主要是本月各项费用明细分析、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有无节约控制成本费用。这里的各项费用是指:员工成本、能耗、物料及办公用品费用、维修费用、存货损耗、日常营运费用(包括电话费、交通费、垃圾费等),通过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门店营运可控费用的列支,是否有同比异常的费用发生、有无可以节约的费用空间。 4、橱窗效率:主要是本月橱窗效率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日均橱窗效率”是指“日均每个橱窗平均销售额”,即:日均橱窗商品销售金额/橱窗个数。 5、人均劳效(人效):主要是本月人均劳效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本月人均劳效”计算方法:本月销售金额/本月总营业人数。 6、盘点损耗率分析:主要是门店盘点结果简要分析,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商品进、销、存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该指标指标仅对大店或销量日均100以上店铺适用。 7、库存分析:主要是本月平均商品库存、库存结构、库龄情况、周转天数,与去年同期对比分析。通过该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库存是否出现异常,

电商网站数据分析常用指标

电商网站数据分析常用指标 分类:数据分析2011-08-16 23:44 101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一、网站分析的内容指标 转换率TakeRates (ConversionsRates) 计算公式:转换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网站的宣传效果 指标用法: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那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回访者比率Repeat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回访者比率=回访者数/独立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和网站的实用性,你的网站是否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使访问者再次回到你的网站。 指标用法:基于访问时长的设定和产生报告的时间段,这个指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希望访问者回访,因此都希望这个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这个值在下降,说明网站的内容或产品的质量没有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选定了一个时长和时间段,就要使用相同的参数来产生你的报告,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积极访问者比率HeavyUser Share 计算公式:积极用户比率=访问超过11页的用户/总的访问数 指标意义:衡量有多少访问者是对网站的内容高度的兴趣

指标用法:如果你的网站针对正确的目标受众并且网站使用方便,你可以看到这个指标应该是不断的上升。如果你的网站是内容型的,你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来区分不同的积极访问者,当然你也可以定义20页以上的才算是积极的访问者。 忠实访问者比率Committed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访问时间在19分钟以上的用户数/总用户数 指标意义:和上一个指标的意义相同,只是使用停留的时间取代浏览页数,取决于网站的目标,你可以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或结合使用。 指标用法:访问者时长这个指标有很大的争议,这个指标应结合其它的指标一起使用,例如转换率,但总体来说,较长的访问时长意味着用户喜欢呆在你的网站,高的忠实访问率当然是较好的。同样的,访问时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自行设定。 忠实访问者指数CommittedVisitor Index 计算公式:忠实访问者指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页数/大于19分钟的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指的是每个长时间访问者的平均访问页数,这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结合了页数和时间。 指标用法:如果这个指数较低,那意味着有较长的访问时间但是较低的访问页面(也许访问者正好离开吃饭去了)。通常都希望看到这个指数有较高的值,如果你修改了网站,增加了网站的功能和资料,吸引更多的忠实访问者留在网站并浏览内容,这个指数就会上升。 忠实访问者量CommittedVisitor Volume 计算公式:忠实访问者量=大于19分钟的访问页数/总的访问页数 指标意义:长时间的访问者所访问的页面占所有访问页面数的量 指标用法:对于一个靠广告驱动的网站,这个指标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代表了总体的页面访问质量。如果你有10000的访问页数却仅有1%的忠实访问者率,这意味着你可能吸

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9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一、达标率公式 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 例1:一月份的业绩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48万元,则一月份的达标率=8万/50万*100%=96% 例2:若一月份的指标为50万,实际完成额为52万,则一月份的达标率=104% 备注:达标率反映的是门店业绩达成的情况及能力。 二、达标率公式 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 例1:某店2013年营业额为450万,2012年业绩为300万,则2013年的年业绩增长率=(450万-300万)/300万*100%=50% 即:相较2012年的业绩,2013年业绩同期增长了50%。 例2:某店2月份的业绩为20万,1月份的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的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

即:相较于1月份,2月份的业绩下滑了43%。 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 三、坪效公式 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例1:某店的营业面积为100平方M,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的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M=80元/平方M 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 四、人效公式 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店某天的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的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1000元/人 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的合理性。

五、ATV公式 日ATV=日营业额/日客单数(月、年同理可推) 个人ATV=某个人一段期间内的业绩/这个人在这期间内的总销售单数 备注:ATV反映人员附加销售能力、货品组合的合理程度,与ASP一同反映顾客的消费承受能力。 六、连带销售公式 日连带率=日销售双数/日客单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日某店销售件数150双,客单数为75单,则此店连带率=150双/75单=2双/单 备注:此指标反映员工附加推销能力、货品组合合理性、及顾客的消费心理。 七、ASP公式 日ASP=日营业额/日销售双数 月ASP=月营业额/月销售双数

数据分析、推算公式大全

【零售】终端店铺所有数据分析、推算公式大全达标率公式: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例一:一月份的业绩指标为4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38万元,则一月份的达标率=38万/40万*100%=95%例二:若一月份的指标为40万,实际完成额为42万,则一月份的达标率=105%备注:达标率反映的出门店业绩达成的能力同期业绩增长率公式: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例:某店2008年营业额为320万,2007年业绩为200万,则2008年的年业绩增长率=(320万-200万)/200万*100%=60%即表示相较2007年的业绩,2008年业绩同期增长了60% 同期业绩增长率公式:例:某店2月份的业绩为20万,1月份的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的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即:相较1月份业绩,二月份的业绩下滑了43%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坪效公式: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例:某店的营业面积为100平方米,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的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米=80元/平方米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人效公式: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人效=周营业额/当店总人数月人效=月营业额/当店总人数例:某店某天的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的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1000元/人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的合理性关于业绩数据指标的使用一:达标率、同期销售增长率、坪效、人效指

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 公式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9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一、达标率公式 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 例1:一月份的业绩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48万元,则一月份的达标率=8万/50万*100%=96% 例2:若一月份的指标为50万,实际完成额为52万,则一月份的达标率=104% 备注:达标率反映的是门店业绩达成的情况及能力。 二、达标率公式 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 例1:某店2013年营业额为450万,2012年业绩为300万,则2013年的年业绩增长率=(450万-300万)/300万*100%=50% 即:相较2012年的业绩,2013年业绩同期增长了50%。 例2:某店2月份的业绩为20万,1月份的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的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 即:相较于1月份,2月份的业绩下滑了43%。 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 三、坪效公式

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例1:某店的营业面积为100平方M,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的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M=80元/平方M 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 四、人效公式 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店某天的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的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 =1000元/人 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的合理性。 五、ATV公式 日ATV=日营业额/日客单数(月、年同理可推) 个人ATV=某个人一段期间内的业绩/这个人在这期间内的总销售单数 备注:ATV反映人员附加销售能力、货品组合的合理程度,与ASP一同反映顾客的消费承受能力。 六、连带销售公式 日连带率=日销售双数/日客单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HR数据分析的50个公式

HR 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计算很多数据,比如入职率、离职率、出勤率,等等。每个数据 的计算方式都不复杂,但是如果类似的数据有几十个呢?是不是很容易混淆?没关系,家整 为大理了大约50 个HR 常用的计算公式,可收藏备用。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 2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综合离职率=[ 当期离职总人数/ (期初人数+ 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4 、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

、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 、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 2 、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 3 、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 4 、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 、月薪工资:月工资额÷ 21.75 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 、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 天÷8 小时×1.5 倍×平时加班时数 4 、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 5 天÷8 小时×2 倍×假日加班时数 5 、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 天÷8 小时×3 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

人事部门常用数据分析

人事部门常用数据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 ×100% 8、骨干员工留存率:中高层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 ×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 ×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 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9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与推算公式 一、达标率公式 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 例1:一月份得业绩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48万元,则一月份得达标率=8万/50万*100%=96% 例2:若一月份得指标为50万,实际完成额为52万,则一月份得达标率=104% 备注:达标率反映得就是门店业绩达成得情况及能力。 二、达标率公式 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 例1:某店2013年营业额为450万,2012年业绩为300万,则2013年得年业绩增长率=(450万—300万)/300万*100%=50% 即:相较2012年得业绩,2013年业绩同期增长了50%。 例2:某店2月份得业绩为20万,1月份得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得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 即:相较于1月份,2月份得业绩下滑了43%。 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 三、坪效公式 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得店铺面积 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得店铺面积 例1:某店得营业面积为100平方M,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得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M=80元/平方M 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得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

四、人效公式 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店某天得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得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1000元/人 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得合理性。 五、ATV公式 日ATV=日营业额/日客单数(月、年同理可推) 个人ATV=某个人一段期间内得业绩/这个人在这期间内得总销售单数 备注:ATV反映人员附加销售能力、货品组合得合理程度,与ASP一同反映顾客得消费承受能力。 六、连带销售公式 日连带率=日销售双数/日客单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日某店销售件数150双,客单数为75单,则此店连带率=150双/75单=2双/单备注:此指标反映员工附加推销能力、货品组合合理性、及顾客得消费心理。 七、ASP公式 日ASP=日营业额/日销售双数 月ASP=月营业额/月销售双数 例1:某店某月销售3000双,营业额为35万元,则此店此月得ASP=35万/3000双=117元/双 备注:ASP反映顾客得消费能力、货品得定价、也反映员工推介高价货品得能力,与ATV 结合分析,共同反映顾客得承受能力。 八、VIP占比公式

15个常用EXCEL函数,数据分析新人必备

15个常用EXCEL函数,数据分析新人必备 本文实际涵盖了15个Excel常用函数,但是按照分类只分了十类。 很难说哪十个函数就绝对最常用,但这么多年来人们的经验总结,一些函数总是会重复出现的。 这些函数是最基本的,但应用面却非常广,学会这些基本函数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 SUM 加法是最基本的数学运算之一。函数SUM就是用来承担这个任务的。SUM的参数可以是单个数字、一组数字,因此SUM的加法运算功能十分强大。 统计一个单元格区域: =sum(A1:A12) 统计多个单元格区域: =sum(A1:A12,B1:B12) AVERAGE 虽然Average是一个统计函数,但使用如此频繁,应在十大中占有一席之位。 我们都对平均数感兴趣。平均分是多少?平均工资是多少?平均高度是多少?看电视的平均小时是多少?

Average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单元格区域。 使用一个单元格区域的语法结构: =AVERAGE(A1:A12) 使用多个单元格区域的语法结构: =AVERAGE(A1:A12,B1:B12) COUNT COUNT函数计算含有数字的单元格的个数。 注意COUNT函数不会将数字相加,而只是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数字。因此含有10个数字的列表,COUNT函数返回的结果是10,不管这些数字的实际总和是多少。 COUNT函数参数可以是单元格、单元格引用,甚或数字本身。 COUNT函数会忽略非数字的值。例如,如果A1:A10是COUNT函数的参数,但是其中只有两个单元格含有数字,那么COUNT函数返回的值是2。 也可以使用单元格区域作为参数,如: =COUNT(A1:A12) 甚至是多个单元格区域,如: =COUNT(A1:A12,B1:B12) INT和ROUND INT函数和ROUND函数都是将一个数字的小数部分删除,两者的区别是如何删除小数部分。

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 达标率公式 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 例1:一月份的业绩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48万元,则一月份的达标率=8万/50万*100%=96% 例2:若一月份的指标为50万,实际完成额为52万,则一月份的达标率=104% 备注:达标率反映的是门店业绩达成的情况及能力。 2 达标率公式 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 例1:某店2013年营业额为450万,2012年业绩为300万,则2013年的年业绩增长率=(450万-300万)/300万*100%=50% 即:相较2012年的业绩,2013年业绩同期增长了50%。 例2:某店2月份的业绩为20万,1月份的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的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

即:相较于1月份,2月份的业绩下滑了43%。 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 3 坪效公式 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例1:某店的营业面积为100平方米,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的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米=80元/平方米 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 4 人效公式 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店某天的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的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1000元/人 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的合理性。

5 ATV公式 日ATV=日营业额/日客单数(月、年同理可推) 个人ATV=某个人一段期间内的业绩/这个人在这期间内的总销售单数 备注:ATV反映人员附加销售能力、货品组合的合理程度,与ASP一同反映顾客的消费承受能力。 6 连带销售公式 日连带率=日销售双数/日客单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日某店销售件数150双,客单数为75单,则此店连带率=150双/75单=2双/单 备注:此指标反映员工附加推销能力、货品组合合理性、及顾客的消费心理。 7 ASP公式 日ASP=日营业额/日销售双数 月ASP=月营业额/月销售双数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

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 公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市场营销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产品分析工具 新产品认可度 产品生命周期PLC(ProductLifeCycle):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新产品上市速度 产品盈利率工具 存货周转率 价格决策工具 产品价格弹性工具 目标收益率工具 消费者剩余占有率工具 PSM价格敏感度测试工具 PSM(PriceSensitivityMeasurement)价格敏感度分析方法 定价工具

价格稳定度测量工具 渠道决策工具 促销决策工具 促销费用效用测试工具 目标销售额增长达成率 目标利润达成率 特价品促销带动率 付现率计算工具 返券回馈率计算工具 联合促销对比率 品牌管理工具 品牌忠诚度测试工具 品牌偏好度绩效工具 品牌认知度 品牌美誉度 英特公司的品牌价值估价法模型

Y&R品牌资产标量 USP理论及其应用 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 沃尔夫PFA购买率评估模型 斯塔齐NETAPPS评估模型 AEI(广告效果指数,AdvertisingEffectivenessIndex)指数模型 CSP(CommunicationSpectraPattern)传播幅度形态模型 直复DM有效性工具 网络投放效果测试工具 网络广告点击率 网络广告转化率 广告平均浏览时间 STARCH法 广告费用增销额 顾客回馈分析工具

退出率与提价关系工具 KANO模型 四分图模型 顾客延伸率 用户满意度CSI(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模型 营销评价工具 9S模型 整合营销传播IMC(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 供应商感知模型(SupplierPerceptionModel) 销售量比较评价法 商圈饱和度工具

店铺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店铺销售数据分析 服装零售店铺数据分析常规应用数据分析的工具,为表格——日报、周报、月报、季报,最常见的是日报表、周报表。 例如:某服装店铺的销售日报表(通类规报表) 在这销售日报表中,完整地将服装店铺当日销售的款式、色彩、码型、价格,以及总量的进、销、存记录下来。 服装销售/管理人员,拿到这表格后,首先应关注该店铺今日的进、销、存总量是否符合正常状态?库存的货量偏多还是偏少?然后关注今日销售的金额是上升还是下降?与同期数据对比并结合天气状况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无论是销售减少/销售增加)分析具体原因?今日销售的件数是多少?结合销售金额,分析其销售的平均单价,属于低/高/中等价位线?分析原因?再分析具体销售的明细,如:畅销的款式、畅销的颜色、集中销售的码型以及对应的店铺库存,根据销售趋势和未来天气的预测,确定畅销款的补货情况,并最好与店长进行沟通顾客消费的情况。以便做到对该店铺的销售状况清晰明了,并有效补充货源,进一步提升店铺的销售。 例如:某服装店铺,(经营面积80平米)夏季产品平均价位在

500-800元,时尚风格定位。8月25日:销售6080元,销售件数46件,当日进货350件,店铺现库存1200件;其中销售排名第1的是:M601890,白色,225元/件,销售5件。 从当日销售的平均价位线来看,6080/46=132元,而本身的定位是500-800元,可见该店铺在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打折活动。促销活动期间,货品的充足很关键,在80平米的店铺库存1200件,那么1200/80=15件,即每平方米的货品量15件,此数量应该是十分充足的。 在促销活动中,服装销售应该是款少量大。从畅销款的销售来看,在1200件货品中,最畅销的仅销售5件。就需要分析为什么各款式销售量不大,并且各款式销售比较平均?需要进一步详细分析该店铺各款式对应的数量,铺货的结构是否合理? 从畅销前10名,可看出销售比较集中的价位线是什么?再对应该店铺现有货品的价位线进行分析,如果销售比较集中的价位占总体货品的比例60%以上,基本是吻合市场的销售需求的。 对应畅销款式的色号、码型,再查店铺的库存数量,是否缺码断货?按照现销售速度,预测该库存能维持几天的销售?

数据分析术语解释

一、网站运营数据分析之内容指标 网站转换率Take Rates (Conversions Rates) 计算公式:网站转换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网站的宣传效果 指标用法: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那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回访者比率Repeat 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回访者比率=回访者数/独立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和网站的实用性,你的网站是否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使访问者再次回到你的网站。 指标用法:基于访问时长的设定和产生报告的时间段,这个指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希望访问者回访,因此都希望这个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这个值在下降,说明网站的内容或产品的质量没有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选定了一个时长和时间段,就要使用相同的参数来产生你的报告,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积极访问者比率Heavy User Share 计算公式:积极用户比率=访问超过N页的用户/总的访问数 指标意义:衡量有多少访问者是对网站的内容高度的兴趣 指标用法:根据你网站的内容和大小,去衡量N的大小,比如内容类的网站通常定义在11~15页左右,如果是电子商务类网站则可定义在7~10页左右。如果你的网站针对正确的目标受众并且网站使用方便,你可以看到这个指标应该是不断的上升。 忠实访问者比率Committed 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访问时间在N分钟以上的用户数/总用户数 指标意义:和上一个指标的意义相同,只是使用停留的时间取代浏览页数,取决于网站的目标,你可以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或结合使用。 指标用法:其中的N也通过网站的类型和大小来定义,比如大型网站通常定位在20分钟左右。这个访问者指标如果单独使用很难体现他的效用,应该结合其它网站运营的数据

销售数据分析公式

商品知識 mell2013-07-10 23:33:08 商品管理运营最全的名词解释 1、SKU: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 ,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SKU这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DC(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方法。现在已经被我们引申为产品统一编号的简称,每种产品均对应有唯一的SKU号。 2、KPI: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 3、VMD: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视觉营销”或者“商品计划视觉化”。VMD不仅仅涉及到陈列、装饰、展示、销售的卖场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理念以及经营体系等重要“战略”,需要跨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狭义理解的“展示、陈列”,而实际它应该是广义上“包含环境以及商品的店铺整体表现”。 4、VP视觉陈列:作用—表达店铺卖场的整体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店内卖场,注重情景氛围营造,强调主题。VP是吸引顾客第一视线的重要演示空间。地点是橱窗、卖场入口、中岛展台、平面展桌等。由设计师、陈列师负责。 5、PP售点陈列:作用—表达区域卖场的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各专柜卖场深处,展示商品的特征和搭配,展示与实际销售商品的关联性。PP是顾客进入店铺后视线主要集中的区域,是商品卖点的主要展示区域。地点是展柜、展架、模特、卖场柱体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6、IP单品陈列:作用—将实际销售商品的分类、整理,以商品摆放为主。清晰、易接触、易选择、易销售的陈列。IP是主要的储存空间,是顾客最后形成消费的必要触及的空间,也叫做容量区。地点是展柜、展架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7、销售增长率=(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类似:环比增长率=(报告期-基期)/基期×100% 8、销售毛利率=实现毛利额/实现销售额*100%。

2017阿里巴巴年度零售情况分析

2017阿里巴巴年度零售情况分析

“2017年已划上句号,2018崭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阿里中国零售平台GMV规模达46350亿,同比增长30%。其中,天猫跟淘宝网分别达到21090亿及25260亿,同比分别增长43.9%及20%! 数据来源:云观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受益于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近几年在自身基数已经非常大的情况下GMV还保持着相当不错的增长!并且能在2016年以21%的增幅处于最低谷的时期,还能够快速调整过来并在2017年交出近30%的增长成绩,GMV突破4.5万亿,实在不易! 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6年约33.23万亿,2017年预估约36.65万亿增长约10.3%,阿里中国零售平台GMV增长领跑社零近3倍,占比社零约12.6%!预测阿里巴巴将在2019年底完成1万亿美元的目标

数据来源:云观咨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2012年1月阿里将原来的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现天猫的时候,这将注定是中国电子商务尤其是B2C发展历程当中重要的一件大事!同时天猫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年时间,由2000亿到2万亿规模翻了近10倍! 在2016年短暂的增长低谷后,2017年加紧大力完善菜鸟网络,发力天猫超市等,补足了以往短板的物流板块,从而2017年消费电子及快速消费品等品类得以爆发增长,再加上新零售模式软硬件的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系统等对接的进一步成熟,唤醒了服饰等传统龙头品类的第二春,多方面发力从而拉动了2017年整体44%的增长! 天猫自身体量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并且占比阿里中国零售平台整体份额由2012年的22.6%升至2017年的45.5%,如不出意外2018年天猫就将占据半壁江山!

HR数据分析的50个公式

HR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计算很多数据,比如入职率、离职率、出勤率,等等。每个数据的计算方式都不复杂,但是如果类似的数据有几十个呢?是不是很容易混淆?没关系,为大家整理了大约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可收藏备用。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综合离职率=[当期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当期新进总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销售数据分析公式

商品知 d meii 2013-07-10 23:33:08 商品管理运营最全的名词解释 1、SKU : 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SKU这是对于大型连锁超市DC (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的一个必要的方法。现在已经被我们引申为产品统一编号的简称,每种产品均对应有唯一的SKU号。 2、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 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目标管理法与帕累托定律的有效结合。 3、VMD :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视觉营销”或者商品计划视觉化”。VMD不仅仅涉及到陈列、装饰、展示、销售的卖场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理念以及经营体系等重要战略”,需要跨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狭义理解的展示、陈列”,而实际它应该是广义上包含环境以及商品的店铺整体表现"。 4、VP视觉陈列:作用一表达店铺卖场的整体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店内卖场,注重情景氛围营造, 强调主题。VP是吸引顾客第一视线的重要演示空间。地点是橱窗、卖场入口、中岛展台、平面展桌等。由设计师、陈列师负责。 5、PP售点陈列:作用一表达区域卖场的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各专柜卖场深处,展示商品的特征和搭配,展示与实际销售商品的关联性。PP是顾客进入店铺后视线主要集中的区域,是商品卖点 的主要展示区域。地点是展柜、展架、模特、卖场柱体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6、IP单品陈列:作用一将实际销售商品的分类、整理,以商品摆放为主。清晰、易接触、易选择、易销售的陈列。IP是主要的储存空间,是顾客最后形成消费的必要触及的空间,也叫做容量区。地点是展柜、展架等。由售货员、导购员负责。 7、销售增长率=(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 (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类似:环比增长率= (报告期一基期)/基期X100% 8、销售毛利率=实现毛利额/实现销售额*100% 9、老顾客贡献率:如果公司一年有100万毛利,假设只有两个客户A和B. A客户创造80万, B客户

数据处理常用公式

EXCEL常用公式整理 1、VLOOKUP 使用方法超链接存放地址\图片1.png、超链接存放地址\一篇文章搞定VLOOKUP这个迷人的小妖精-简书.html 注意事项: 一、有时候从系统导出的数据,命名数字看上去完全对的上,也不存在文本和数值格式的问题,但就是无法查找并返回正确数据,如下图所示: . . 解决方法:利用len函数判断一些系统导出的数据就可以看到看上去只有7位数字,字符长度却有9位,这是因为前后各有一个不可见的字符,利用mid函数提取中间数字或者利用Word通配符查找替换等方法,将不可见字符去除掉,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了。 二、单元格中存在空白 下图中A、B两列分别存放着员工姓名和员工得分数据,现在要求提取员工H及员工D的得分情况,大家都知道,这里用vlookup相当简单,在F2单元格输入:=VLOOKUP(E2,A:B,2,0),下拉公式填充即可,结果却发现员工H匹配结果是“#N/A”,#N/A错误通常表示公式找不到要求查找的内容,what?公式居然说没找到?但在A列中明明有员工H这个人,这是什么情况?

首先找出错误的原因,在任一单元格内输入:=E2=A9,可以发现结果返回FALSE,说明看起来A 列中存在的“员工H”与要匹配的“员工H”一样,实际两者内容是不一样; 用len()函数分别统计两个单元格的长度可以发现,A列中的“员工H”长度为5,但实际长度只有3,问题原来出在这里,点击A9单元格,发现其前后各存在一个空白字符,从而导致数据未匹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要去除单元格中的空白就好,可以用Ctrl+H替换空白,也可以用Trim()函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

临床常用公式及数据1.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公式 MAP=舒张压(DBP)+ 1/3(收缩压SBP + 舒张压DBP) 正常值:~ (80 ~ 100 mmHg). 2.血压指数 血压指数=踝部血压/上臂血压 正常值:1~ 临床意义:间隙性跛行者平均为,休息下肢痛者一般在以下,坏疽者为0。 3.周围总阻力公式 周围总阻力=平均动脉压(mmHg)/心输出量(L/min)* 正常值约:600~2000 dyn*s*cm-5 4.氧消耗量计算公式 氧消耗量(ml/min)= 209*基础热量*体表面积(m2)/60 注:209为每卡热量需氧ml数,60系小时换算为分钟,基础热量或体表面积可根据公式计算或查有关表得出。 5.心排血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心排血量(l/min)=氧消耗量(ml/min)/[ 动脉血氧含量(VOL%)-混合静脉氧含量(VOL%)]* 正常参考值:>3.5 L/min 6.体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体循环血流量( L / min)= 氧消耗量(ml/min)/[ 周围动脉血氧含量(VOL%)-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VOL%)]* 0 .1

7.肺循环血流量计算(行右心导管检查) 肺循环血流量(L/min)= 氧消耗量(ml/min)/[ 肺静脉血氧含量(VOL%)-肺动脉血氧含量(VOL%)]* 8.估计休克程度指标公式 (1)休克指数=心率(b/min)/收缩压(mmHg) 指数为:血容量正常 指数为1:约丢失20~30%血容量 指数>1:约丢失30~50%血容量 (2)休克度=心率(b/min)/脉压(mmHg) 正常参考值为~,值越大休克程度越重。 9.心胸比计算公式 心胸比例=两侧心缘到正中线的两条最长垂线之和(T 1+T 2 )/胸廓最小横位 正常值小于 10.心输出量公式 心输出量(ml/min)=每搏输出量(毫升/次)*心率(次/分) 正常值~6L/min(静息时) 11.正常人心输出量与体、肺循环血量的关系 心输出量(L/min)=体循环血流量(L/min)-肺循环血流量(L/min)12.肾衰指数(RFI) 肾衰指数=尿钠*血肌酐/尿肌酐 正常值: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