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奥数100题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100题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100题

四年级解决问题练习卷

姓名:成绩:

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

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

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

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 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

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

9.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9.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

10.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11..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2.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13.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4.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5.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

16.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18、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19、张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

20、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21、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22、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23、一瓶酒连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还重50克,原来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24、一瓶汽水连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连瓶还重25克,原来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25、1、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50个,那么6箱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5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

2、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那么7筐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

和原来5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多少个?

3、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

4、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

1、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写多少字?

2、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这本书有多少页?

3、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8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多少米?

4、陈赫做千纸鹤,计划每天做30个,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6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做多少个千纸鹤?

1、琦涵有10张画片,郑洁有4 张画片.琦涵给郑洁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

2、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

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

4、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

四年级应用题2

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装多少台?

 

2、某厂每天节约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发电16度,照这样计算,该厂9月份(按25天计算)节约的煤可发电多少度?

 

3、某车间计划20人每天工作8小时,8天完成一批订货,后来要提前交货,该批货由32人工作,限4天内完成,每天需工作几小时?

 

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90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便宜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

 

5、某工程队预计用20人,14天挖好一条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工?

 

6、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备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7、学校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计划每千克5元的鸡蛋买96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用这笔钱多买了24千克的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每千克是多少元?

8、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计划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

9、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10、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

11、 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

12、一个机械厂4台机床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台同样的机床生产3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13、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14、九湖中心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计划25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的班级用多少天?

15、扬栋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16、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各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17、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泽奇同学从甲地出发,

先步行8小时后该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

18、旭婷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19、舒琪自行车厂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

20、德韬同学计划30天做完一些计算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算80题,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些计算题有多少题?

四年级和差问题

一、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个?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

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

二、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2、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4、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

三、1、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2、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如果从甲堆货物调运30吨到乙堆货物,甲堆货物仍比乙堆货物多10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

3、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苹果反而比乙

筐的苹果还少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2008人,如果从甲校调走20人,乙校调走15人,甲校比乙校还多

5人,两校原各有学生多少人?

5、学校食堂共有三种蔬菜,其中黄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黄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

茄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

6、《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

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

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最小的10岁,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龄之和大

7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

8、小诺沿长与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小诺共跑了70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9、曾老师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师比陈赫重25千克,琪晗陈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陈赫各重

多少千克?

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

牡丹各有多少棵?

四年级和倍问题

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

岁?

2、甲乙两数和是15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块的面积是多少?

4、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

的3倍,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5、三年级三个班共植树200棵,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树棵数和二班一样多,三

个班各植树多少棵?

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

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

7、有三队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甲队修的是乙队的3倍,丙队修的是甲队的2倍,

那么甲队、乙队、丙队各修多少千米?

8、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9、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

7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10、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

球各有多少个?

11、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

12、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

2倍?

13、甲水池有水60吨,乙水池有水30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3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

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14、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92,除数与被除数各是多少?

四年级差倍问题

1、林下小学购买的排球是篮球的3倍,排球比篮球多18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只?

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共有多少只?

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

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

3、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是小猫的3倍.如果老猫给小猫3条后,小猫比老猫还少2条.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

4、张老师买回篮球比足球多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比红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红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

6、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篮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

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苹果重量比梨多3000个,苹果、梨、葡萄

各是多少千克?

8、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刚取出11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

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9、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6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

粮吨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10、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运进60吨,乙仓

中运进2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

11、小张有36本课外书,小徐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小张剩下的本数是

小徐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

1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

的个数是师傅的3倍.师徒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用假设法解题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鸡数=鸡兔总数-兔数(假设鸡,先求出兔)

或: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总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假设兔,先求出鸡)

1、鸡兔共30只,共有脚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2、鸡兔共20只,共有脚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

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

4、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1、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6元,乙种票每张4元,两种票买了11张,一共用去50元,

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2、扬栋有面值2元、5元纸币共30张,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纸币各有多少张?

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则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

_______张.

1、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20辆,用大车装载,只要12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

批水泥有多少吨?

2、一堆水泥,用小集装车装载,要用30辆,用大集装车装载,只要24辆,每辆大集装车比小集

装车多装5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

1、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

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

2、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没有做、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

3、九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几题?

4、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只?

1、李宇春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600张,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2、王舒琪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

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昆虫各几只?

2、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价钱分别为7角,3角,2角.三种练习本一共卖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的乙种练习本的本数是丙种练习本本数的2倍.就三种练习本各买了多少本?

3、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

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66元,其中一元的张数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盈亏问题的关系式:

1、(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

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

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

1、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

2、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问苹果

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

3、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则还缺4棵,这个小

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

4、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还缺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多少本?

1、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

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出2粒,问

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3、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则多出

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

4、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张,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空出

床位2张,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

1、学校派一些学生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校派

了多少名学生?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2、自然课上,老师给学生发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树叶,则差3片树叶,如果每人分7片树叶,

则差25片树叶,这节课有多少学生?老师一共带了多少树叶?

3、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题,则少16道,问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

4、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

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

1、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4人;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

了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名学生?

2、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了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了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分给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

3、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有10人没船坐,如果每条船多坐2人,则多出两条船,共有几条船?有多少个同学?

4、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早到4

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1、三年级学生练习册,如果每人发5册还剩下32册,如果其中10个学生每人发4册,其余每人发8册,就恰好发完.那么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练习册有多少本?

2、小明买了一本《趣味数学》,他计划:如果每天做3题,则剩下16题,如果每天做5题,则最后一天只要做1题.那么这本书共有几道题?小明计划做几天?

3、三(2)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还有3棵没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树.那么参加植树的有几名同学?共植树多少棵?

4、小明从家到学校,出发时看看表,发现如果每分钟步行80米,他将迟到5分钟,如果先步行10分钟后,再改成骑车每分钟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后20题)(可打印修改)

8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问长到5厘米时要用( )天。 81、鸡兔共有腿50条,若将鸡数与兔数互换,则腿数变为52条,鸡有( )只,兔有( )只。 82、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 这批树苗有( 38)棵。 83、有人问孩子年龄,回答:"比爸爸的岁数的一半少9岁。"又问爸爸的年龄,回答说:" 比孩子的4倍多2岁。"孩子年龄( )岁。 84、每3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汽水,有人买了27瓶汽水,喝完后又用空瓶换汽水,那么,他 最多喝多少瓶汽水?(写出过程) 85、哥弟俩共有邮票70张,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邮票后还比弟弟多2张,哥哥原来有邮票 多少张?(写出过程) 86、口算。 2×3×7=63÷(3×3)=54÷6= 16+4-15=72-12-30=5×4+4= 6×6-6=60+7+30=2×5+49= 91-14-36=

87、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88、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28,甲乙两数的和是( )。 89、量长短不同的物体,可以用( )或( )作单位。 90、2米比120厘米长( )厘米。 91、16+16+16+8=( )×( )。 92、已知:○+□=15,○-□=1。那么○=( ),□=( )。 93、一些笔平均分给8个同学刚好分完,最少有( )支笔。 94、63减去7,减( )次结果是0,算式( )。 95、确定一个顶点,可以画( )个角。一个角的两条边延长,这个角的大小( )。 9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在乘法算式里,积不一定比每个因数大。( ) (2.一个方桌的一个角被截去后,这个方桌就剩下三个角。( ) (3. 9乘一个数,这个数每增加1,积就增加9。( )。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带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带答案数学奥数题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

小学四年级奥数50题(附答案)1

小学四年级奥数精选50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 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 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 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 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 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 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 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

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 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经典习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经典习题 1、狐狸卖了多少元: 在一个雾霾天,狐狸,兔子和狗熊去卖口罩。狐狸说:狗熊卖1元一个,我就卖4元一个;狗熊卖2元一个,我就卖8元一个;狗熊卖3元一个,我就卖12元一个……。兔子说:“我卖的价格是狐狸的一半。”结果它们卖了相同数量的口罩,一共卖了210元,那么狐狸卖了多少元? 答案与解析: 答案:120元 解析:假设狗熊卖了X元,由题意知,狐狸就是4X,兔子就是2X。 那么4X+2X+X=210,X=30,狐狸卖了4*30=120元。 2、何时平均储蓄超过5元: 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4.2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答案与解析: (5-4.2)×5÷(6-5)=4(个) 6+4=10(月) 答:从10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3、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25÷(12÷2-1) =25÷(6-1) =25÷5 =5(米) 答: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5米。 4、乙跑到几层: 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5楼时,乙恰好跑到3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17楼时,乙跑到几层? 答案与解析: 甲乙的速度之比:(5-1):(3-1)=2:1, 乙跑的层数:(17-1)÷2+1=9(层), 答:当甲到17楼时,乙到9层。

5、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 快车长182米,每秒行20米,慢车长1034米,每秒行18米,两车同向并行,当两车车头齐时,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 答案与解析: 182÷(20-18) =182÷2 =91(秒) 答:快车91秒可越过慢车。 6、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与解析: 答案:3千米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从而得出a+b=5。 因为(a-b)*5=5,得出a-b=1。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思维能力100道奥数题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 1、用0、1、 2、3能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能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题? 3、2,3,5,8,12,( ),( ) 4、1,3,7,15,( ),63,( ) 5、1,5,2,10,3,15,4,( ),( ) 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2)、△+○=14 (3)、☆+☆+☆+☆=20 ○=() △=( ) ☆=( ) 7、△+○=9 △+△+○+○+○=25△=( ) ○=( )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9、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10、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分钟? 11.修花坛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17、1+2+3+4+5+6+7+8+9+10=( ) 18、11+12+13+14+15+16+17+18+19=( ) 19、按规律填数。 (1)1,3,5,7,9,( ) (2)1,2,3,5,8,13( ) (3)1,4,9,16,( ),36 (4)10,1,8,2,6,4,4,7,2,( ),() 20、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2)4 4 4 4 4 =16 (3)9 8 7 6 5 4 3 2 1=22 21、30名学生报名参加美术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人? 24、2个苹果之间有2个梨,5个苹果之间有()个梨? 25、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四年级奥数训练试题一 1、654321X 909090+654321X 9090920= 2、已知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边长多 4 多厘米,大正方形比小正方形大 96 平方厘 米,求大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各多大? 大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 平方 厘米。 3、甲仓库存粮 1 08吨,乙仓库存粮 1 40吨,要使甲仓库存粮数是乙仓库的 3倍, 必须从乙仓库运出 吨放入甲仓库。 4、立新小学举行运动会,参加赛跑的人数是参加跳远的 4 倍,比参加跳远的多 66 人,参加赛跑的有 人,参加跳远的有 人 5、鸡兔同笼,共 100 个头, 320 只脚,那么,鸡有 有 只。 6、小明今年 2 岁,妈妈 26 岁,那么, 的3倍。 7、警方查询了三个可疑的人,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小偷,讲的全是假话。有一 个人是从犯,说起话来真真假假,还有一个人是好人,句句话都是真的,查询中 问及三个人的职业, 回答是:甲:我是推销员, 乙是司机, 丙是美工设计师。 乙: 我是医师,丙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甲呀,你要问他,他肯定说是推销员。丙: 我是百货公司的业务员, 甲是美工设计师, 乙是司机。 请问这三个人中说假话的 小偷是 。 8、小张、小王和小李练习投篮球,一共投了 100次,有 43次没投进,已知小张 和 小王一共 投 进了 32 次 ,小王 和 小 李一共投 进了 46 次 , 小王 投进 了 次。 9、有不同的语文书 5 本,数学书 6 本,英语书 3 本,自然书 2 本。从中任取一 本,共有 种取法。 10、学雷锋小组为学校搬砖,如果每人搬 18 块,还剩 2 块;如果每人搬 20 块, 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共有 块砖。 11、甲乙两港相距 360千米,一轮船往返两港需要 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 行多花了 5小时,现有一机帆船,速度每小时 1 2千米。这只机帆船往返两港要 多少小时? 12、某列车通过342米的遂道用了 23秒,接着通过234米的遂道用了 17秒,这 列火车与另一列长88米、速度为每秒22米的列车错车而过,问需要几秒钟? 四年级奥数综合训练题 、计算。(20分) 125 X 64 X 25 57X 99 + 62 384- 16X 32 只,兔 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明

小学四年级奥数典型练习试题

7 两数相乘,若被乘数增加14,乘数不变,则积增加84;若乘数增加14,被乘数不变,则积增加168。原来的积是多少? 8 两个数的和是94,有人计算时将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的0漏掉了,结果算出的和是31。求这两个数。 9 两个整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11,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是99,求被除数和除数。 10 两个数的乘积是被乘数的5倍,是乘数的12倍,这两个数的乘积是多少? 11 两个数的商是23,和是672,求这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之差。 12 已知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数之和。 13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0,甲数除以乙数与丙数除以甲数的结果都是商5余1。问:乙数是多少? 14 被除数比除数的3倍多1,并且已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81,求被除数和除数。 15 一个整数除以15余2,被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00,求被除数和商。 16 两个整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8。已知被除数比除数大59,求被除数。 17 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是129。请写出这个带余数的除法算式。 18 一个两位数除以一个一 位数,商仍是两位数,余数是8。问: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和是多少?

19 某数除以87,商5余5,这个数除以5的商是多少? 计算下列各题(第27~44题): 27 3125×257。 28 765×213÷27+765×327÷27。 29 9×17+91÷17-5×17+45÷17。 30 51×49+3.51×49+51×3.51。 31 37×18+27×42。 32 (101+103+…+199)-(90+92+…+188)。 33 (9999+9997+…+9001)-(1+3+…+999)。 34 1234+3142+4321+2413。 35 123+234+345+456+567+678+789。 36 9039030÷43043。 37 (873×477-198)÷(476×874+199)。 38 19991999× 19991998-19992000×19991997。 39 19981999× 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40 66666×10001+66666×6666。 41 99999×22222+33333×33334。 等差数列与高斯求和 46 计算下列各题: (1)11+14+17+ (101) (2)2+6+10+ (90) (3)297+293+289+ (209) (4)193+187+181+ (103)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道口算题

100以内纯进位、退位 42+39= 53+29= 92-37= 31-15= 27+55= 19+44= 25+67= 46+27= 85-26= 19+34= 18+66= 23-16= 93-25= 17+69= 26+45= 47+15= 17+79= 39+26= 94-45= 37-19= 93-57= 37-29= 25+57= 45+17= 18+46= 47+25= 30-17= 27+65= 85-59= 94-35= 84-49= 71-14= 46+37= 71-24= 18+56= 84-39= 69+26= 93-47= 85-36= 53+39= 27+55= 19+34= 26+45= 37-19= 93-57= 18+46= 94-35= 18+56= 53+39= 53+29= 60-47= 75-37= 28+27= 83-68= 61-34= 76-57= 82-48= 95-29= 35+28= 29+37= 44+27= 75-47= 52-26= 19+18= 27+49= 52-36= 61-24= 96-17= 15+68= 69+23= 69+13= 94-19= 37+26= 67-48= 79+19= 44+37= 29+14= 67-58= 83-58= 36+16= 75-47+57= 29+37+25= 60-47+79= 93-55+17= 93-55+17= 94-58+47= 86-59+66= 81-32+39= 47+28+18= 81-32+39= 63+28-68= 80-25-29= 73-14+34= 29+55-58= 63+18-69= 91-75+67= 63-38+66= 80-25-29= 91-75+67= 91-24+24=

四年级奥数100题

四年级奥数100题 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 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 9;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10;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 1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1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3;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1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5;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 四年级应用题1 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100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50题 1.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只。用去20只,还剩下多少只? 2、学校买来3个篮球,共花了96元;又买来一个足球,花了4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元?两种球的单价相差多少元? 3、王霞买来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82页。剩下的计划6天看完,每天要看多少页? 4、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5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3倍。买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共用多少元? 5、班里图书角有58本故事书、34本科普读物。要放在一个4层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6、李丽和王敏同时做纸鹤,李丽每小时做12只,王敏每小时做14只,做了3小时,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只纸鹤? 7、同学们参加爬山比赛,女同学分成了4组,每组有15人。参赛的男同学有76名,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爬山比赛? 8、王大伯进县城卖了9只兔子,每只22元。还卖1只羊,得160元。(1)王大伯的兔子和羊一共卖了多少钱?(2)王大伯用卖兔子和羊的钱买了4瓶农药,每瓶13元。王大伯还剩多少钱? 9、一桶3Kg的油42元,一桶5Kg的油65元,哪种瓶装的油便宜? 10、一件上衣65元,一条裤子28元。(1)买4件上衣比4条裤子多花多少钱?(2)用150元钱买2套衣服,够吗? 11、有两根铁丝,第一根长35米,第二根的长度比第一根的4倍多2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12、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3、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是多少分米? 1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15、三(2)班有44人,老师准备分成8个小组讨论,每组可分几人,还剩几人? 16、用一段长4米的布料可以裁5件同样大小的背心。做一件背心要用多少布? 17、一头小象重4吨,用一辆载重10吨的大货车运,一次最多能运几头小象? 18、红旗连锁店原有瓶干632袋,卖出385袋,又运来200袋,这时店里有多少袋瓶干? 19、学校买来810本练习册,一年级领走168本,二年级领走165本,还剩多少本? 20、一列火车的第10号车厢原有116人,到某站后,有58人下车,有45人上本。再开车时,这节车厢有多少人? 21、一台VCD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钱。够不够? 2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1)下午卖了多少斤?(2)这一天一共卖了多少斤?(3)还剩多少斤? 23、小明和姐姐一道去书店,姐姐买一本《英语辞典》用去87元,小明买一本科技类的书用去24元。姐姐付给收银员1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4、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25、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26、向阳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小学数学四年级50道奥数题

1、某五个数的平均值为60,如果将其中一数改为80,这五个数的平均值为70,改的这个数应是多少? 2、30个同学平分一些练习本,后来又来了6人,大家重新分配,每人分得的练习本比原来少2本,这些练习本共有多少? 3、甲乙两位同学带着同样多的钱去买日记本,乙买了8本,剩下的钱全部借给了甲,刚好使甲买到了12本。回家后甲还给乙6元,问:日记本每本多少钱? 4、两个仓库共有10000千克大米,从每个仓库里取出同样多的大米,结果甲仓库里剩下3450千克,乙仓库里剩下4270千克,每个仓库原来有多少千克大米? 5、把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180,已知减数比差大26,被减数、减数和差各是多少? 6、一个数乘8后比原数多了84,原来的数是多少? 7、小明今年18岁,小强今年14岁,当两人岁数和是70岁时,两人各有多少岁? 8、小明在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237错写成273。这样商比原来多3而余数正好相同。这道题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9、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32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故事书有多少本? 10、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人分4个,则多9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 1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以后,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36。原来的数是多少? 12、计算:⑴454十999×999十545 ⑵999十998十997十996十1000十1004十1003十1002十1001 1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 ()条线段()个长方形 14、要使上下两排的小猫一样多,应该怎样移? 15、按下面图形的排列情况,算出第24个图形是什么? (1)○○△□○○△□○○△□……第24个图形是() (2)☆◇◇△△☆◇◇△△☆◇◇△△……第24个图形是()

二年级100以乘法加减混合数学题100道(附答案)

100以内混合进阶题 100道用时:错误: 3 × 9 + 19 = 4 × 3 + 16 = 9 × 7 - 29 = 8 × 9 + 14 = 9 × 2 - 11 = 3 × 8 + 9 = 7 × 5 - 11 = 2 × 9 + 24 = 8 × 7 - 5 = 2 × 4 + 7 = 7 × 9 + 20 = 5 × 4 + 19 = 7 × 4 + 2 = 2 × 8 + 15 = 0 × 3 + 15 = 1 × 0 - 0 = 7 × 7 - 10 = 5 × 2 - 10 = 6 × 9 + 26 = 2 × 6 - 6 = 5 × 5 - 23 = 8 × 5 - 6 = 6 × 7 - 16 = 1 × 5 + 1 8 = 5 × 9 + 1 = 3 × 4 + 1 = 2 × 7 - 11 = 6 × 4 + 13 = 0 × 8 + 2 7 = 8 × 3 + 26 = 9 × 0 + 12 = 1 × 3 + 9 = 6 × 7 + 22 = 4 × 9 + 7 = 6 × 2 - 4 = 9 × 2 - 17 = 0 × 8 + 2 = 6 × 5 - 17 = 5 × 8 - 28 = 9 × 5 - 0 = 4 × 9 + 13 = 1 × 5 + 12 = 4 × 4 + 25 = 9 × 8 + 8 = 7 × 4 + 8 = 9 × 3 + 20 = 4 × 8 - 3 = 2 × 3 + 3 = 3 × 9 + 19 = 4 × 3 + 16 = 9 × 7 - 29 = 8 × 9 + 14 = 9 × 2 - 11 = 3 × 8 + 9 = 7 × 5 - 11 = 2 × 9 + 24 = 8 × 7 - 5 = 2 × 4 + 7 = 7 × 9 + 20 = 5 × 4 + 19 =

小学四年级奥数100题(附)

实验小学四年级奥数100题 1、6辆大卡车5趟可以运走50吨沙,9辆小卡车4趟可以运走48吨沙。现在有大小卡车一共60辆,这些卡车一起运送3趟可以运走沙261吨。那么有多少辆大卡车? 答案:21辆 解析:3辆大卡车运一趟是50÷5÷2=5吨,3辆小卡车运一趟是48÷4÷3=4吨。那么这些车一次可以运261÷3=87吨。那么大卡车有:(87-20*4)÷(5-4)*3=21辆 2、某处楼梯一共有10级台阶,若每步走1级或2级台阶,8步正好走完。那么,走此楼梯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28 解析:每步走1级或2级台阶,则每步必定要走1级,一共10级,所以还剩下10-8=2级,分给8步,有:8*7÷2=28 3、A和B两个同学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每分钟行50米,B每分钟行60米,B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答案:550米 解析:两个人合走了2个全程,所以(50+60)×10÷2=550米4、君君和大伟早晨8点整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君君开车,速度每小时60千米;大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如果君君到底乙地后停留1小时立即返回,恰好在10点整遇到正在前往乙地的大伟。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34千米 解析:二者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5、在1989后面写一串数字,从第5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乘积的个位数字。这样得到一串数字:1,9,8,9,2,8,6,8,8,4,2……那么这串数字中,前2005个数字和是多少? 答案:12031 解析:先发现乘积个位数的规律,然后计算和 6、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3千米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从而得出a+b=5。 因为(a-b)*5=5,得出a-b=1。 根据和差公式a=(5+1)÷2=3 7、甲乙两人从相距24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30米,乙每分钟走50米,那么相遇时,乙比甲多走多少米? 答案:600米 解析:相遇的时间:2400÷(30+50)=30分钟 乙比甲多走:50*30-30*30=600米 8、某批货物若每次运90箱,则5次运完,运6次不够运;若每次运75箱,则7次运不完,8次又不够运。如每次运28箱,运若干次正

苏教版四年级奥数100题

金奥四年级思维训练100题 1、小林家养了46只鸭子,24只鸡,养的鸡和鹅的总数比养的鸭 多5只,问小林家养了多少只鹅? 2、一个筐里有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了一些梨,如果从梨筐 取走18个梨,那么梨比苹果少12个,原来筐里有多少个梨? 3 .四<1>班为手拉手的小朋友买了若干糖果已知水果糖比小白兔糖多15块,巧克力比水果糖多28块,又知巧克力糖的块数是小白兔糖的2倍,求四一班共买了多少块糖? 4. 一口枯井深23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白天向上爬110厘米,晚上向下滑70厘米,蜗牛第几天白天爬出井? 5. 一口枯井深240厘米,一只蜗牛要从井底爬到井口,白天向上爬110厘米,晚上向下滑70厘米,蜗牛第几天白天爬出井? 6、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甲给乙2个,乙给丙3个,丙又给甲5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个。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7、三座桥,第一座长287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米,第三座桥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米,求三座桥的总长? 8、幼儿园有巧克力糖40块,还有一些奶糖,分掉奶糖24块后,奶糖比巧克力糖少10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9、幼儿园有巧克力糖48块,还有一些奶糖,分掉奶糖26块后,奶糖比巧克力糖少18块,原有奶糖多少块? 10、一桶油重120千克,油用一半后,连通还重65千克,求油有多少千克,空桶中多少千克?

11、一条路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连两端在内,共有21根,这条路有多长? 12、有一条路长四千米,在路的中央每隔80米按一盏灯,2端在内,共需要多少棵树? 13、有一条路长8000米,在路的两侧(两端)每隔8米栽一棵树共需多少棵树? 14、四年级同学去体育场游泳400人排成两路队,相邻两排相距2M,队伍每分走60m,现要通过长41m的地下通道共需几分钟? 15、验阅彩车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相距5米,这个车队有多长? 16、父子攀登一个300个台阶的山坡,父亲每步上3个台阶儿子每步上2个台阶,从起点开始,父子走完这段路一共上了多少个台阶?(重复的只算一次) 17、一个车队以每秒5米的速度缓缓通过一座210米长的大桥,共用了100秒,车队每辆车长5米,相邻两车之间相距10米,问:这个车队共有多少辆车? 18、一个人参加赛跑,从第一个茶水站到看见第3个茶水站,共花了50分钟。已知从起点到终点每两个茶水站相距5千米,他跑完这段路共用5个小时,问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19、甲乙两人共有存款180元,甲取出50元,乙就增加20元,这时甲是乙的四倍,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20、一种钢轨,4根共重1900千克,现在有95000千克钢,可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含答案)

100道二年级数学奥数题(含答案) 1、用0、1、 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18个 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题? (10×10-85)÷(10+5)=1题10-1=9题 3、2,3,5,8,12,( 20 ),( 32 ) 4、1,3,7,15,(31 ),63,( 127 ) 5、1,5,2,10,3,15,4,( 20 ),( 5) 6、○、△、☆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2)、△+○=14 (3)、☆+☆+☆+☆=20 ○=( 6) △=(8 ) ☆=( 5 ) 7、△+○=9 △+△+○+○+○=25 △=( 2) ○=(7 ) 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 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35÷4=8……3 丁丁9、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

多少元? 56+128=184(元) 10、 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5分钟 11.修花坛要用94块砖, 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计算) 94-(36+38)=20(块) 94-36-38=20(块) 12.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 20-5=15(米) 13.食堂买来60棵白菜,吃了56棵,又买来30棵,现在人多少棵? 60-56+30=34(棵) 14、小红有41元钱,在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每支6元钱,还剩多少元? 41-3×6=23(元) 15、二(1)班从书店买来了89本书,第一组同学借了25本,第二组同学借了38本,还剩多少本? 89-25-38=27(本) 16、果园里有桃树126颗,是梨树棵数的3倍,果园里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126+126÷3=168 17、1+2+3+4+5+6+7+8+9+10=( 55 ) 18、11+12+13+14+15+16+17+18+19=( 145 )

四年级奥数100题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 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 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 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 ~ 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 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 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

一二年级精选奥数题100道

一二年级精选奥数题100道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王跃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王跃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按高矮个排队的小学生,雪帆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后面有6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题

四年级下数学应用题精选百题 姓名:得分: 1.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24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个月可吃多少吨草?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 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6. 农具厂上半年生产农具4650件,下半年生产农具5382件,全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 7. 服装加工部用120米布可做成人制服24套, 如果做儿童服装, 可做30套, 每套儿童服装比成人服装少用布多少米? 8.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9. 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 10. 一台机器8小时可以加工320个零件, 照这样计算, 要用5台机器加工2000个零件, 需要多少小时?

11. 某煤矿四月份计划出煤38400吨,技术革新后平均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增产256吨,四月份实际生产多少吨煤?(按30天计算) 12. 第一小组有6个人,其中5个人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是85分,加上王刚的分数后,平均成绩是87分,王刚的考试成绩是多少分? 13. 两个水管同时向池中放水,粗管每小时放水15吨,细管每小时放水11吨,经过8小时把水放满,这个水池能装多少吨水? 14.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米,扩建后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5. 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6. 一吨废纸可以生产纸张700千克, 如果一千克纸能制成25本练习本, 那么12吨废纸生产的纸张能制成多少本练习本? 17. 录制一份气功报告需要4盒录音带, 录满一面录音带需要30分, 这份报告一共录了多少小时? 18. 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 19. 李庄农民往粮库运小麦, 第一天运了10车, 第二天运了7车, 每车运小麦2吨400千克, 两天共运多少千克? 合多少吨多少千克? 20. 100块湿砖重450千克, 每块砖吹干后减轻850克, 100块湿砖在吹干后重多少千克?

小学四年级奥数100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100 题(附答案) 1、6 辆大卡车5趟可以运走50吨沙;9 辆小卡车4 趟可以运走48吨沙。现在有大小卡车一共60辆; 这些卡车一起运送3趟可以运走沙261 吨。那么有多少辆大卡车? 答案:21辆 解析:3辆大卡车运一趟是50- 5-2=5吨;3辆小卡车运一趟是 48-4-3=4吨。那么这些车一次可以运261 - 3=87吨。那么大卡车有:(87-20*4 ) -(5-4)*3=21 辆 2、某处楼梯一共有10级台阶; 若每步走1 级或2级台阶;8 步正好走完。那么; 走此楼梯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28 解析:每步走 1 级或 2 级台阶; 则每步必定要走 1 级; 一共10级;所以还剩下10-8=2级;分给8步;有:8*7 - 2=28 3、A和B两个同学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每分钟行50米;B每分钟行60米;B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答案:550 米 解析:两个人合走了2个全程;所以(50+60)X 10-2=550米4、君君和大伟早晨8 点整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君君开车;速度每小时60 千米;大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 4 千米;如果君君到底乙地后停留 1 小时立即返回;恰好在10 点整遇到正在前往乙地的大伟。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34千米 解析:二者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5、在1989后面写一串数字;从第5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乘积的个位数字。这样得到一串数字: 1;9;8;9;2;8;6;8;8;4;2 ……那么这串数字中;前2005个数字和是多少? 答案:12031 解析:先发现乘积个位数的规律; 然后计算和 6、A 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5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千米处。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3千米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a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b千米每小时; 所以( a+b) *8=40 从而得出a+b=5。 因为( a-b)*5=5; 得出a-b=1 。 根据和差公式a= (5+1)—2=3 7、甲乙两人从相距24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30米;乙每分钟走50米;那么相遇时;乙比甲多走多少米? 答案:600 米 解析:相遇的时间:2400-( 30+50) =30分钟 乙比甲多走:50*30-30*30=600 米 8、某批货物若每次运90箱;则5次运完; 运6次不够运;若每次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