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油脱水器基本原理
原油电脱水工艺设计的简述

原油电脱水工艺设计的简述【摘要】在对原油电脱水目的、标准及原理的解析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在设计时确定电脱水工艺参数应考虑哪些方面和设备选型的一般步骤。
【关键词】电脱水;原理;工艺参数;选型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通常从地下采出的原油含有水或盐,并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以及注水开发,油井产水量也会不断地增加,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进行脱水处理,一方面含水量较高会增加原油在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设备的容量,增加了开发过程中的成本;另一方面不能满足用户对含水量的要求。
若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就会降低原油的销售价格或失去该原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在油田将原有每降低1%的含水量,每年将节约铁路或输油管几十万吨的运输量。
1、原油脱水的目的及标准1.1原油电脱水目的原油电脱水的目的是分离出油水混合液中的污水及杂质,以获得合格的商品原油,达到原油销售的含水标准。
1.2标准按我国现行的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0045―1999)《原油电脱水设计规范》,对脱水原油的水含量标准按轻质原油(20℃时,密度小于或等于0.8650g/cm3)、中质原油(20℃时,密度小于或等于0.8650~0.9160g/cm3)、重质原油(20℃时,密度小于或等于0.9160~0.9960g/cm3)分为三个等级标准,即为:对于轻质原油的脱水原油,其含水量指标应小于或等于0.5%(质量分数);对于中质原油的脱水原油,其含水量指标应小于或等于1%(质量分数);对于重质原油的脱水原油,其含水量指标应小于或等于2%(质量分数)。
国际上每个国家或企业也有各自不同的等级标准。
2、原油电脱水原理电脱水的过程也就是乳化原油在高压电场力(交、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经过破乳、聚结、沉降,使原油与水分离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破坏乳化液油水界面膜的稳定性,使其破裂,促进水颗粒凝聚成大水滴,借助油水密度差将水从原油中沉降下来。
电脱水器聚结段的有电栅极可诱导水滴间偶极子的吸引,从而增加它们足够大的相互碰撞几率而达到凝结的目的。
原油的脱盐脱水

4、破乳剂和脱金属剂:二元以上组分的复合型破乳剂,脱金属剂与金属发生螯合作用。
4、(破乳剂2和)脱金影属剂响:二常元以减上组压分的蒸复合馏型破的乳剂正,脱常金属操剂与作金属。发生螯含合作水用。过多的原油,水分气
υ2:原油粘度m2/s;
化,气相体 三、 原油脱盐脱水工艺
(3)原油中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 从地层中开采出来的原油中均含有数量不一的机械杂质、C1~C2轻烃气体、水以及NaCl、MgCl2、CaCl2等无机盐类。
含盐量<5mg/l,对于有渣油加氢或重油催化裂化过程的炼油厂,要求原油含盐量<3mg/l。
F当e水S+滴2H直C径l →>0F.壁eCl2上+H2S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
Fe+ H2S → FeS+H2
Fe+ H2S → FeS+H2
三、 原油脱盐脱水工艺
(4)腐蚀设备,缩短开工周期。CaCl2和MgCl2能水解生成具有强腐 蚀性的HCl,特别是在低温设备部分存在水分时,形成盐酸, 腐蚀更为严重。
CaCl2+2H2O → Ca(OH)2+2HCl MgCl2+2H2O → Mg(OH)2+2HCl 加工含硫原油时,会产生H2S腐蚀设备,其生成的FeS附 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下部金属不再被腐蚀。 但如同时存在HCl,HCl能与FeS反应,破坏保护膜,反应生 成物为H2S,会进一步腐蚀金属,从而极大地加剧了设备腐 蚀。其反应为:
原油含盐含水对原油储运、加工、产品质量及设备等均 造成很大危害,主要为:
破乳剂:选择合适的破乳剂。
油水分离器的原理图解

油水分离器的原理图解油水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油水混合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它可以有效地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成纯净的油和清洁的水。
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油水分离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1. 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来分离它们。
由于油的密度较小,所以在油水混合物中,油会浮在水面上。
而水的密度较大,会沉入底部。
因此,通过合理设计油水分离器的结构,可以实现有效的分离。
2. 油水分离器的结构油水分离器通常由入口管道、分离室、出口管道和排放口等组成。
入口管道用于将油水混合物引入分离室,分离室内的结构设计通常采用重力分离或离心分离的原理来实现油水的分离。
出口管道则用于收集分离后的油和清洁的水,而排放口则用于排放废水。
3. 重力分离原理的油水分离器重力分离原理的油水分离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油水混合物在分离室内的停留时间来实现油水的分离。
当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后,由于体积的差异和油和水的密度差异,会发生分层现象。
油漂浮在水面上,而清洁的水则沉入底部,通过出口管道分别收集。
4. 离心分离原理的油水分离器离心分离原理的油水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来实现油水分离的。
当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后,油水混合物会被送入高速旋转的分离室。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油和水会被强制分离。
油会聚集在分离室的外侧,而水则沉入分离室的底部。
清洁的水通过出口管道排出,而油则通过另外的管道收集。
5. 油水分离器的应用范围油水分离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工业生产、机械加工、纺织、造纸、石油化工等。
在这些行业中,油水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的油分离出来,以达到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6. 油水分离器的优势和不足油水分离器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可以快速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成油和水。
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受到进入分离器的油水混合物品质的影响。
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

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
油水分离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以及重力作用来实现分离的过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分离室:油水混合物进入分离室后,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它们会自然发生分层。
2. 油层:由于油的密度较小,因此油会浮在水的表面上形成油层。
3. 水层:由于水的密度较大,因此水会下沉到油下方形成水层。
4. 导流板:在分离室中设置导流板,它能够将浮在水上的油引流到油口处。
5. 排水装置:位于油水分离器底部的排水装置可以把沉淀的水排出去,从而实现有效的分离。
通过以上步骤的工作原理,油水分离器可以将油和水有效地进行分离,使油和水得以进行单独收集和处理。
这种分离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石油工业、化工工业、食品加工等,起到了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重要作用。
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原油脱水工艺流程》
原油脱水是炼油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水分和杂质,保证原油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下面介绍原油脱水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静置沉淀法。
原油经过加热后,通入沉淀槽,利用重力将水和固体杂质沉淀到底部,然后将上清液抽出,完成脱水过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较大的沉淀槽,对设备要求较高。
其次是离心脱水法。
原油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利用不同密度的油、水和杂质分离原理,将水和杂质分离出来,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效率较高,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另外还有电泳脱水法。
原油在电场的作用下,不同成分的颗粒会带有电荷,从而在电场中发生运动,最终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对原油的水分和杂质都可以有效脱除,但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最后是化学脱水法。
在原油中加入含水性良好的化学试剂,使其与水分和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乳化,然后通过分离技术将水分和杂质分离,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较低。
总的来说,原油脱水工艺流程包括静置沉淀法、离心脱水法、
电泳脱水法和化学脱水法等多种方法,选择适合自身生产条件的工艺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原油的质量,保证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
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工作原理

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是一种用于去除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中水分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多种化工原理和设备,下面将从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工作原理1.物理吸附原理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原理去除气体中的水分。
在脱水器中,通常填充有吸附剂,如硅胶、沸石等。
这些吸附剂具有高度的微孔结构,能够将气体中的水分分子吸附到其表面上,从而实现脱水的目的。
2.温度控制原理在脱水过程中,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通常会通过控制温度的方式来促进水分的去除。
通过对脱水器内部温度的调节,可以提高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加快水分的去除速度。
3.压力控制原理除了温度控制,压力也是影响脱水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脱水器内部通过调节压力,可以改变气体与吸附剂之间的平衡状态,从而促进水分的去除。
二、结构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通常由压力容器、内部填料、进出口阀门、温度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等部分组成。
1.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脱水器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承受着气体内部的压力。
常见的压力容器材质包括碳钢、不锈钢等,其设计需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内部填料填充在脱水器内部的吸附剂被称为内部填料,它是实现脱水效果的关键。
填料的选择和使用对脱水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3.进出口阀门进出口阀门用于调节液化石油气的进出口流量,保证脱水器的正常运行。
4.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通常由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组成,用于在脱水过程中控制吸附剂的温度,以提高脱水效率。
5.压力控制装置压力控制装置一般由压力传感器和调节阀组成,用于控制脱水器内部的压力,保证脱水的正常进行。
三、应用领域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加工和液化天然气等领域。
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气体中的水分,保证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符合工业和民用用途的要求。
总结:液化石油气自动脱水器是一种重要的脱水设备,其工作原理涉及到物理吸附、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等原理。
结构上包括压力容器、内部填料、进出口阀门、温度控制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等部分。
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油水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将油和水分离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 重力分离原理:油水分离器通过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由于油比水的密度小,油在水中形成浮起来的液滴,通过重力作用,这些液滴会不断上升,并在上部油收集器中聚集成层。
下部的水则继续下沉,最终被排出沉淀池。
2. 分离板或滤芯:油水分离器中常常设置有分离板或滤芯,用于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
分离板可以将液体沿着特定的路径引导流动,分离油和水。
滤芯则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悬浮的油浮污物。
3. 油水混合物的进出口设置:油水分离器通常设置有油水混合物的进出口,以确保混合物可以顺利进入分离器,并分离出油和水。
在进口处,常常设置有集流器或溢流槽,用于引导油水混合物顺利进入分离器,并防止溢出。
4. 油的收集和水的排放:分隔出的油通过上部的油收集器进行收集。
收集器中通常设置有排油阀门,用于定期排放油污物。
水则通过下部的排放管道排出。
为了保证排放的水质符合环境标准,通常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二次沉淀、过滤或化学处理等。
5. 其他辅助设备的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器的效率和分离效果,通常会使用一些辅助设备。
例如,可以设置搅拌器或加药系统,用于改善混合物的均匀性,提高分离效果。
在工业生产中,还可以配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总结起来,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重力分离和物理过滤的原理。
通过合理设置进出口、分离板或滤芯,以及油收集和水排放装置,可以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
辅助设备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油水分离器的应用广泛,对于保护环境、减少二次污染、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存在于原油中的水和溶于水的盐份,一般可以通过洗涤罐和沉降罐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脱去水和盐,但是由于原油中的水与油是以乳化液的小水滴形式存在时,仅靠此法来脱水和脱盐,则效率低,效果差,难以脱净,不能满足炼油厂深度加工对原油品质指标的要求。
国内外技术专家仔细深入地研究了原油中以乳化状态下存在的小水滴在原油中运动的种种特性,提出了施加高压电,加破乳剂,加温和注水混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与技术参数,借助物理凝聚与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高效脱净原油中水和盐的目的。
一、原油中微小水滴的受力与运动分析在原油电脱盐过程中,原油和水(含盐)的分离主要还是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密度差很小,水滴在粘稠的原油中沉降时受到可观的阻力,影响分离速度。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粒子(小水滴)在介质(原油)中沉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可以表示为:F=6πηru式中:f 为粒子在沉降中受到的摩擦阻力η为介质粘度系数r 为粒子的半径u 为粒子的沉降速度而在粘稠的介质(原油)中,粒子(小水滴)的沉降速度 u 又可以表示为:式中:d 为粒子直径△p 为油水密度差g 为重力加速度可见,增大油水密度差△p 和减小分散介质的粘度η均有利于加大水滴的沉降速度,而沉降速度又与水滴直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原油电脱盐中,我们要力图控制各种因素,创造条件使微小的水珠聚结变大,加速水滴沉降的油水分离过程。
二、破乳剂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微小水珠聚结变大成大水滴的主要障碍是其表面有一层坚固的乳化膜,而破乳剂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因结构,它比乳化剂形成乳化膜具有更小的表面张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使用破乳剂更可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小水珠易于聚结。
乳化液的具体特性与原油及其中存在的乳化剂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广谱效力的破乳剂可供工业上通用,因而对每一种原油而言,均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评价,才能选出一种(或几种)有针对性的有效破乳剂型号,其评选的标准是破乳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楚,脱后油中含水少,脱出水中含油少,用量少,价格低,毒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