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仑火山岩亚带阿勒坦凝灰岩地质特征
浅析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浅析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段 彬,张 阳,谢月桥,李玉飞,何福保摘要:阔克吉勒嘎金矿地处阿克陶县木吉乡西南部,距喀什市约310km,行政区划隶属阿克陶县木吉乡管辖。
矿区位于喀拉昆仑,(地块/陆缘盆地)Fe、Cu、Mo、Pb、Zn、Au、Sn、Sb、白云母、石墨、宝玉石、石膏、石盐、芒硝、煤成矿带中,属西藏—三江地层大区—羌塘地层区、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层小区,岀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统温泉沟群、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白垩统、古近系等地层。
区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发育,主要褶皱构造为苏盖特复背斜。
断裂构造主要呈近东西向,主干断裂为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2)、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7),两条主干断裂控制了金铜矿及化探异常的分布。
岩浆活动表现为多期次、多类型、多构造环境的特点。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阔克吉勒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区处于西藏—三江地层大区—羌塘地层区—喀喇昆仑地层分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地层小区,岀露地层主要为长城系甜水海岩群(ChT.)该套地层主要分布于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1)以北区域,与其他地质体呈断层接触,地层走向近东西向。
岩石组合主要为灰色、灰白色绢云石英片岩、石英砂岩,间夹深灰色绢云板岩、变质细砂岩、薄层状灰岩等。
下志留统温泉沟群(S1W)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系、碳酸盐岩,岩石强变形弱变质,是普查区主要地层单元。
中上志留统达坂沟群(S2-3D)该套地层分布于工区北部,恰特—奥依巴勒根断裂(F1)以南区域,介于克孜勒介克沟—喀拉塔什乌托克沟一带,集中发育在米计干岩体附近。
上石炭统恰提尔群(C2Q)该套地层分布于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9)以南区域,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展布,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为断层接触、与白垩世铁龙滩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白垩统铁龙滩群(K2T)该套地层分布于克则勒冶业克沟两侧的沟谷山麓地带,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部被乌孜别里山口断裂(F9)控制,角度不整合于上石炭恰提尔群和下志留统温泉沟组之上,厚度及规模较小。
地质构造运动期大汇总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构造运动期(幕)中国地壳运动【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 热事件。
因河北迁西得名。
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
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 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Tiejiashan orogeny辽宁东部鞍山地区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
据东鞍山铁矿采场南部鞍山群上亚群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与下伏东鞍山花岗岩之间的沉积不整合而确定。
不整合界面时限放在28亿年左右。
【兴和运动】Xinghe orogeny阴山地区新太古代末的构造运动。
得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是根据集宁群晚期的不整合及构造 热事件确定的。
相当于五台运动。
【阜平运动】Fu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
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
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
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
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为太古宙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
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 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探讨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自身研究,对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浆岩、成矿特征、地质演化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东昆仑;成矿带;地质特征1 区域构造青海东昆仑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三条深大断裂,分别为昆北断裂、昆中断裂和昆南断裂,东昆仑东部的哇洪山-温泉断裂将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截断。
由于研究程度、研究目的和认识的不同,对东昆仑区域构造划分有不同的方案。
在详细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火山岩及区域构造特征等的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东昆仑地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别为昆北构造带、昆中构造带、昆南构造带、阿尼玛卿构造带和鄂拉山构造带。
2 地层青海东昆仑成矿带出露地层具有时代跨度范围大、区域差异明显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前寒武纪、早古生代寒武-奥陶纪、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及新生代等时间段。
在区域分布上,昆北、昆中和昆南带出露地层较相近,但奥陶纪、泥盆纪及晚三叠纪地层在这三个构造带中的发育程度仍有一定区别,可统一归为东昆仑山南坡地层分区。
本文主要将与区域成矿和构造演化相关的部分地层做研究。
3 岩浆岩东昆仑区域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时间上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岩浆活动,既有地幔演化过程中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和岩浆分异产生的火山岩,又有造山旋回过程中的花岗岩类和火山岩。
其中,中-酸性岩分布最广,规模最大,构成岩浆活动的主体。
这些不同的岩石类型记录了东昆仑不同时期的地质演化特征。
洋中脊扩张或洋盆演化过程中产生的超镁铁岩、基性侵入杂岩、基性熔岩以及海相沉积物构成的岩套,则构成了东昆仑地区南北两套显著的蛇绿岩套,它们是构造演化的重要标准。
4 成矿特征东昆仑成矿带属于秦-祁-昆Ⅰ级成矿带,昆仑-柴达木金、铅、锌、银、铜、镍、铬、硼、钾盐(铁、宝玉石)Ⅱ级成矿带,东昆仑前寒武纪-华力西期金、铜、铅、锌(铁)Ⅲ级成矿带。
深圳七娘山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分及其地质特征

深圳七娘山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划分及其地质特征摘要:深圳七娘山地区先后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相关火山研究工作,取得丰富的成果,特别是同位素测年数据,为区内中生代火山岩的划分归属提供有利的时代依据,但对其岩石地层的划分归属存在分歧。
以露头观测、地质剖面资料为基础,查明了火山岩分布、岩石、喷发韵律等特征,并进行了岩石地层综合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岩石组合特征、喷发时代与南山村组最符合,归属为南山村组,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自下而上分别为熔岩夹细火山碎屑岩、熔岩与火山碎屑熔岩互层、粗粒正常火山碎屑岩,代表火山喷发作用的三次不同时期。
关键字:南山村组; 大鹏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深圳0引言深圳市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东西长近11km,南北宽近6km,海拔50~869.7m,总面积46.073km2,于2005年批准建设。
地质公园内以火山地貌、海岸地貌景观最具特色,是国内少见保留完整的侏罗纪火山地质遗迹,也是火山地质知识科普的天然课堂,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极为必要。
园区火山岩较为发育,主要为中生代酸性火山岩,出露面积可达43km2。
一直以来,先后对园区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多次调查研究工作,对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划属存在分歧,主要有三:一是高基坪群,二是南山村组,三是七娘山群(组)。
本次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剖面测制等手段对其进行详尽的研究,认为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应划属为南山村组,时代置于晚侏罗—早白垩世。
1区域地质概况园区中生代火山岩属华南地层区之沿海地层分区,以五华—深圳断裂为界与东江地层区相接,是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区的西南延伸(图1A)。
出露一套由流纹岩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山岩地层,与下伏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被后期早白垩世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图1B)。
2地质特征2.1岩性特征七娘山中生代火山岩可划分为两个亚旋回、三个喷发韵律。
第一亚旋回较集中分布于园区西部七娘山一带,为一套以火山角砾岩、含角砾晶屑凝灰岩、流纹岩的组合,总厚度2347.13m,由两个喷发韵律组成,分别由“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流纹岩”和“流纹岩→含角砾凝灰熔岩→角砾熔岩”两个冷却单元组成,反映了火山喷发活动为爆发和喷溢作用交替进行,且喷发活动逐渐变弱。
阿克塔石-萨落依成矿亚带地质特征研究

昆盖山北坡阿克塔石萨落依成矿亚带成矿地质特征--以萨落依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例马合木提·麦麦提敏师庆三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摘要:新疆西昆仑昆盖山北坡恰尔隆—库尔浪—塔木铜多金属--金成矿带内有重要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矿床沿着石炭系双峰态火山岩系的上、下石炭统两个层位产出,而阿克塔石-萨落依成矿亚带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主要产出带。
本文通过对该成矿亚带及带内典型矿床进行探讨,研究成矿带内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昆盖山块状硫化物矿床阿克塔石--萨落依成矿亚带作者简介:马合木提·麦麦提敏(1987—),男,维吾尔族,新疆和田人,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勘查与成矿预测。
昆盖山北坡阿克塔什-萨落依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亚带石炭纪双峰态火山岩系内产出的一系列块状硫化物含铜黄铁矿矿床。
该成矿亚带迄今已经发现了二十多处矿床和矿化点。
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石炭纪弧后裂谷坳陷带,沿着石炭系双峰态火山岩系的两个层位产出,下石炭统产出的矿床以基性火山岩为容矿主岩,上石炭统产出的矿床以酸性火山岩为容矿主岩。
而萨落依铜矿是该成矿带内典型矿床,研究该矿床地质特征有重的要意义。
1.区域地质背景:西昆仑造山带处于塔里木地块(华北板块)、羌塘地块(华南板块)和印度板块交界地带。
造山带向西延至原苏联吉萨尔-北帕米尔华里西褶皱山带(C1-P2),向东与东昆仑-阿尔金造山带相连,经历了从晚太古代到现代长期的地质构造演化。
西昆仑造山带由于受不同板块长期相互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产生了一系列金属矿床,其中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系多种矿床类型中具找矿远景的重要铜矿类型[1]。
西昆仑地区地层发育较齐全,在太古宙和元古宙的众多层位中有绿岩系、花岗绿岩系及硅铁岩系。
在古生代的活动陆缘及裂谷带中有基性火山岩分布。
在大陆深断裂带有高原玄武岩及超镁铁质及超碱性岩展布。
(完整版)坦桑尼亚地质矿产特征

地质矿产特征第一节地质特征坦桑尼亚位于非洲板块的东部,属东非克拉通南段的多多马克拉通地块,该克拉通是东部非洲几个高度成矿的克拉通之一,与赞比亚克拉通、津巴布韦克拉通和南非克拉通很多地方十分相似。
东非裂谷系在坦桑尼亚分为东西两支,西支在地表形成一系列盆地、山谷和湖泊,构成坦桑尼亚与西邻诸国的自然分界;东支由肯尼亚裂谷(常称为“格雷戈里裂谷”)向南延伸至境内,分成南东、南、南西三支,形成“坦桑尼亚北部发散带”。
非洲大陆大约有13个太古宙克拉通,如西非克拉通、刚果克拉通、卡拉哈里克拉通、坦桑尼亚克拉通等。
其中,坦桑尼亚克拉通位列第四(图2-1),因含有金刚石、镍、钴、铜、黄金等矿产而备受全球关注,具有发现世界级矿产的良好潜力。
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坦桑尼亚克拉通岩石圈厚度可达300-350km。
坦桑尼亚地质历史复杂而多样,太古宙以来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块体拼贴和造山作用。
坦桑尼亚高原主要由前寒武纪火成岩和变质岩组成。
太古宙克拉通分布在坦桑尼亚的中部和北部,向北延伸至肯尼亚南部及乌干达西南部。
基底岩石覆盖了超过40%的陆地面积,包含各种不同时代(3.4-2.8Ga)和成因的岩石(变质花岗岩和变质沉积岩),是非洲大陆早期陆壳演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太古代以来,坦桑尼亚一直保持为稳定的克拉通,此后的构造作用仅限于古元古代乌萨迦兰(Usagaran)活动带,分布于克拉通SE侧、乌宾迪(Ubendian)活动带,分布于克拉通W-SW侧;中元古代契巴拉(Kibara)活动带,分布于克拉通的NW侧和新元古代泛非莫桑比克(Mozambique)活动带,分布于克拉通的东部。
元古宙活动带呈带状环绕克拉通分布。
泛非运动(900-550Ma)后,坦桑尼亚境内经历了相对平静的时期,广泛的准平原化阶段持续了近300Ma。
晚石炭纪-早二叠纪,冈瓦纳大陆发生裂解,整个东非处于伸展机制下,沿坦桑尼亚东-东南部海岸沉积盆地沉积了古生代-新近纪的陆相和海相沉积物。
新疆阿勒泰市布伦托海北岸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线( 额尔齐斯缝合线) 。成矿 区划属北准噶尔成矿带吉木乃 一喀拉通克铜 一镍 一金成矿亚带 的西段 。金矿 与区内火 山机构关 系密切 , 部位 含矿 为火 山机构与矿 区南侧恰尔墩 巴斯希断裂及其次生断裂交汇处, 含矿岩性为 闪长玢岩。通过地质勘查工作, 在该区闪长玢岩脉中发现较 富的金 矿体 , 由于工程验证相对较少, 还未发现具有 一定工业价值的金矿体, 但根据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地质特征 , 为在该 区深部具有 寻找中小型金 认
凝灰岩 、灰绿 一灰紫色安 山岩, 夹少量黄绿色凝灰质
砂岩、粉砂岩,可见零星的金铜矿化。
第 四系( 仅分 布于 山前及 额尔齐斯 河南一 Q
带 ,以洪积砾石 、沼泽堆积的淤泥为主 ,局部地段 下石炭统那林卡拉组( 主要分布于南部那林 可 见少 量 的风成砂 。 cn )
卡拉山地, 以砂岩、粉砂岩、炭质粉砂岩 、砂砾岩为 12 构 造 ‘ 主 。依 据岩性 的差异可将该组划分 出 5 个岩性段 。 121 褶 皱 构 造 _.
海北岸附近沿断裂一带的岩石大部分破碎蚀变, 岩石
上第三系 一下更新统 (2 Q) N2 一 分布于工区 中部 的色调多呈灰绿色 、黄褐色 , 、铜矿化较普遍; 金 第 的洼地内, 面积较大, 主要岩性 为白色石英砾岩夹杂
二岩性段出露于布伦托海北岸北,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 色砂砾岩 、泥岩。
2 1 焦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 疆 有 色 金 属
l 7
工区的褶皱构造极为发育, 褶皱形态多为紧密的 与次火 山岩 。岩石普遍蚀变, 特别是在火山熔岩与次 线 型小褶皱 , 向在 中泥盆地层 中为东西 向, 其轴 在石 火 山岩的接触带上蚀变更加强烈 。次火 山岩主要分
阿尔金山喀拉大湾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U-Pb年龄及构造环境特征

阿尔金山喀拉大湾地区早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U-Pb年龄及构造环境特征作者:刘兵王磊刘伟陈威来源:《新疆地质》2024年第02期摘要:阿尔金山喀拉大湾地区出露一套海相火山岩,据火山岩组构特点及岩性组合划分出6个喷发韵律、3个喷发亚旋回、1个火山喷发旋回。
通过对铅锌赋矿层顶底板晶屑凝灰岩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为487.9~489.8 Ma,时代为晚寒武—早奥陶世。
与铅锌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为钙碱性高钾英安岩、流纹岩类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具Nb,Ta,Sr,Hf,Y 相对亏损和Ba,Th,Zr,U相对富集及形成于俯冲带环境的钙碱性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即轻稀土富集,Eu极度亏损。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大地构造环境属拉张弧后盆地。
关键词:阿尔金山;锆石U-Pb测年;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阿尔金山喀拉大灣研究区纵跨阿尔金北缘陆块、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和阿中地块3个Ⅲ级构造单元(图1)。
红柳沟-拉配泉蛇绿混杂岩带内的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为区域铅锌矿、铁矿的主要赋矿层[1-2]。
20世纪完成的1∶20万索尔库里幅区调成果将区内火山岩定为震旦系,与相邻俄博梁幅地层划分相差较大,地层清理时改为元古界。
陈宣华等运用锆石U-Pb稀释法对该区中酸性侵入岩进行测年,认为区域内岩浆活动发生于早古生代[3]。
本文对研究区铅锌矿体顶底板中酸性火山岩开展锆石SHRIMP测年,获得年龄为487.9~489.8 Ma,为铅锌矿成矿时代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1地质构造背景研究区位于阿尔金北缘构造断裂带与红柳沟-拉配泉断裂带间,早古生代经历裂陷海槽-岛弧-碰撞造山演化过程[4]。
寒武纪处于大洋阶段,早奥陶世大洋扩张仍未结束。
早奥陶世末期,洋壳向南侧的阿中地块北部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随洋壳向南俯冲,在阿中地块前缘形成由北向南的俯冲带,并在上盘形成岛弧型基性火山岩浆喷发和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侵入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火山岩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凝灰岩应为岛弧相火山岩,为揭示反演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和岩浆 作用提供一定依据及观点。
183
北昆仑山火山岩亚带阿勒坦凝灰岩地质特征
玛多-玛沁增生楔,但玛多-玛沁增生楔构造单元在测区内的 分布区均被第四系覆盖无基岩出露。四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反映
调查区实际为原则,测区大地构造位置详见图1,本文要研究的 是阿勒坦郭勒新元古代火山弧(Pt3)。
2岩体特征及岩相学
本文研究对象是一套新元古代的火山岩,出露阿勒坦郭勒新
收稿日期:2018-07-15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格尔木市雪山峰地区域地质矿产调查( 12120114018222; 121201011000150005-14) 作者简介:袁浩为( 1994-),男,陕西宝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通讯作者:肖渊甫(1957-),男,四川德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学研究及矿产资源评价工作
元古代火山碎屑岩,岩性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沉凝灰岩:灰绿色
中层状沉晶屑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该套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雪山
峰北西部阿勒坦郭勒地区,以昆中断裂为界与、南昆仑结合带接壤,
形态上呈北西西向展布。 岩石矿物组合较单一,为深灰色晶屑沉凝灰岩和灰色凝灰岩
互层。深灰色晶屑沉凝灰岩岩性特征:岩石具沉凝灰结构,中厚
岩石类型各异、时空分布不同、规模不等的各类侵入岩和喷出岩。依托青海省格尔木市雪山峰地区1 :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研究区西部新发现一套
新元古代的火山岩,出露于阿勒坦郭勒一带,主
92 00
要岩性为一套未变质的沉凝灰岩。将其以非正式
填图单位表示为新元古代阿勒坦凝灰岩(Pt3/")。
该套沉凝灰岩真实记录了地质构造演化历史的有
测区一级构造单元属秦祁昆造山系;以昆中 深断裂为界,进行二级构造单元的划分,二级构 造单元跨东昆仑弧盆系、南昆仑结合带,东昆仑 弧盆系的三级构造单元为北昆仑岩浆弧,测区内 的二级构造单元南昆仑结合带可进一步划分两个 三级构造单元,包括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
图1测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一级:秦祁昆造山系;二级:东昆仑弧盆系(I ),南昆仑结合带(口 );三 级:北昆仑岩浆弧;(1-1),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D-1),玛多-玛 沁增生楔(n-2);四级构造单元:i-i-①洪水河古元古代基底残块(ptj, 1-1-② 阿勒坦郭勒新元古代火山弧(Pt3), I-1-®雪山峰北早志留世碰 撞后造山花岗岩带(SJ, I -1-④雪山峰北晚二叠-早三叠世俯冲碰撞花岗 岩带(P2-T1 ), I -1-⑤辉特陶可可断陷盆地(J1一2), 1-1-⑥雪山峰北新生 代断陷盆地(QP2), H-1-①万保沟洋岛-海山(Pt2-3), U-1-② 雪山峰南 构造混杂岩(o-s), n -1-③东昆仑南坡早冲志留世同碰撞花岗岩带(S1一2), U-1-④稳流河上游弧后前陆盆地(T1一2), U-2-①稳流河新生代走滑拉分 盆地(E-Q);
层状构造,主要由晶屑、陆源沉积物、岩屑以及填隙物组成,整
体有一定定向性。晶屑(73% )主要由石英(63% )与斜长石(10% ) 组成,石英含量较多,粒径范围为0.2-1.4mm,但大多数粒径为 0.5mm左右,磨圆度不高,呈次棱角状-棱角状,部分斜长石中 有绢云母细小颗粒,陆源沉积物(11%)主要为石英和微斜长石, 石英相对火山碎屑的石英颗粒较小,粒径多在0.2mm左右,磨圆度相对较好,次圆状,岩屑(5%):主 要为石英,颗粒不大,填隙物(20%)主要由火山尘以及火山灰组成。灰色凝灰岩岩性特征:岩石具凝灰 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火山尘、火山灰、胶结物、不透明矿物组成。岩石中矿物颗粒细小肉昆仑
中图分类号:P5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 ( 2019 ) 02-0183-04 DOI: 10.3969/j.issn.l006-0995.2019.02.002
研究区地处东昆仑弧盆系和南昆仑结合带结合部位,受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频繁,形成
3.58
1.86
0.57
1.10
3.21
0.62
PM33-45GS1
凝灰岩
61.61
12.60
2.35
3.17
3.95
5.85
1.07
3.49
0.65
原样编号
岩性
MnO
P2O5
D1108-GS1
沉凝灰岩
用信息,是研究、反演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过
程中地球动力学的重要建造标志之一,希望能为
揭示反演东昆仑造山带形成演化和岩浆作用提供
_定依据及观点。
1区域地质背景
调查区属秦祁昆地层大区,以昆中深大断裂 为界,北部属东昆仑地层区之柴达木南缘地层分 区,南部属南昆仑地层区之东昆南地层分区,西 南角属南昆仑地层区之西大滩一布青山地层分区。 测区地处秦祁昆造山系,主体位于东昆仑弧盆系, 南跨南昆仑结合带。
2019年6月第39卷第2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39 No.2 Jun., 2019
北昆仑火山岩亚带阿勒坦凝灰岩地质特征
袁浩为1,史少飞1,肖渊甫1,魏永峰I:
(1.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610213)
摘要:位于青海境内的昆仑山火山岩较为发育,区内不同构造单元中火山岩岩石类型、岩石组合及岩石地 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各不同,在区域矿产调查中在北昆仑火山岩亚带发现非正式示填图单位新元古代阿勒坦
火山尘与火山灰(95%):呈淡绿色,火山尘物质因为富含铁质而微带绿色,陆源碎屑物主要为粘土质,
少数为长英质颗粒。 表1凝灰岩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ooB/10-2 )
原样编号
岩性
SiO2
AI2O3
Fe2()3
FeO
MgO
CaO
Na2O
K20
TiO2
D1108-GS1
沉凝灰岩
70.43
13.58
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