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的观察与描述

合集下载

火山岩的形成与特点

火山岩的形成与特点

火山岩的形成与特点火山岩是一种由火山喷发活动所形成的岩石,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成因。

本文将介绍火山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主要特点。

一、形成过程火山岩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

当地壳上的岩浆穿过地壳的裂缝和缝隙,通过喷发口喷出地表时,其中的熔岩不断冷却并凝固,形成了火山岩。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岩浆形成:在地幔中,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岩石熔化成为岩浆。

在地球内部的一些热点区域,岩浆会上升到地壳。

2. 喷发过程:当岩浆上升到达地壳时,压力减小,导致岩浆中的气体和水汽迅速释放,形成火山喷发。

喷发口会向外喷出高温的岩浆,这些岩浆直接接触到外界的空气和水。

3. 冷却与凝固:当熔岩喷射出来后,开始冷却,并迅速在空气中凝固。

这个过程中,岩浆内的矿物质逐渐形成晶体结构,最终形成硬质火山岩。

二、特点描述火山岩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结晶颗粒:火山岩是一种由于地壳中的熔岩迅速冷却而凝固形成的岩石。

由于冷却速度较快,火山岩的晶粒通常非常细小,肉眼很难分辨出来。

这种细颗粒的结构使得火山岩的质地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2. 孔隙比较多:在火山喷发的过程中,岩浆中的气体和水汽会释放出来,形成许多气泡。

当岩浆凝固后,这些气泡就会被固定在岩石中,形成孔隙。

火山岩因此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空隙比较多,这也为它的吸水性提供了条件。

3. 耐腐蚀性强:火山岩中富含硅酸盐等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使岩石具有较高的耐酸碱性和抗腐蚀性。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岩石,火山岩更能抵御大气和水环境中的化学侵蚀和风化作用。

4. 多样的颜色:火山岩的颜色因其成分的不同而各具特点。

例如,含有较多含铁矿物质的火山岩常呈黑色或暗绿色,而含有较多二氧化钛的火山岩则具有浅灰色或浅粉色。

综上所述,火山岩是一种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其形成过程与火山喷发密切相关。

火山岩具有细颗粒结构、孔隙多、耐腐蚀性强和多样的颜色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它既可以用于石材建筑和雕塑,又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地质研究对象。

地质学知识:火山岩特征与分类研究

地质学知识:火山岩特征与分类研究

地质学知识:火山岩特征与分类研究地球上的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火山岩可以分为三类:火山基性岩、火山酸性岩和火山中性岩。

不同种类的火山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征,并遵循不同的成因机制。

本文将对火山岩的特征和分类进行详细研究。

一、火山岩的特征火山岩的主要特征包括颗粒大小、矿物物质和堆积结构。

1.颗粒大小:火山岩的颗粒大小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细颗粒火山岩,又称火山碎屑,这种火山岩的颗粒大小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

二是玄武岩,这种火山岩颗粒大小较为均匀,大小一般在100微米到1毫米之间。

2.矿物物质:火山岩的矿物物质主要包括长石、辉石、角闪石、磁铁矿等。

长石是一种主要的矿物物质,其晶体形态多为长方形或菱形。

辉石和角闪石是火山岩中的重要矿物,它们通常呈现黑色或暗绿色的颜色。

磁铁矿则常常以黑色晶体形式存在于火山岩中。

3.堆积结构:火山岩可以形成很多不同的堆积结构,包括火山锥、火山穹、火山口等。

火山锥是最常见的火山岩形态,其呈圆锥形,由多个岩层叠加而成。

火山穹是一种类似于火山锥的形态,但是通过火山喷发而产生的岩石覆盖了火山口,形成了一个凹陷的形状。

火山口则是指一个扇形形状的凹陷,通常形成于火山喷发后。

二、火山岩的分类火山岩可以分为三类,火山基性岩、火山酸性岩和火山中性岩。

1.火山基性岩:火山基性岩中主要包括玄武岩和玄武岩安山岩。

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在大多数火山岩带中都有所分布。

玄武岩安山岩是玄武岩的变种,其结晶度高,并存在大量的辉石晶体。

这种火山岩的颜色以深灰色和暗绿色为主,其坚硬性能优秀,可用于建筑和道路材料。

2.火山酸性岩:火山酸性岩中主要包括火山角闪石岩、火山花岗岩和火山安山岩。

这些火山岩的共同特点是硅酸盐含量较高,在火山地质时期,由于火山熔岩中SiO2含量较高,导致其结晶时多含有石英、长石、角闪石等硅酸盐矿物。

这些火山岩的颜色以浅灰色和浅粉色为主,其质地软弱,通常用于建筑装饰材料。

观察火山口实习报告

观察火山口实习报告

标题:火山口实习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关于我近期在昌乐火山口进行的地质实习的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我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增加了对火山口地质特征的感性认识。

本文详细介绍了实习内容、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以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实习内容1. 火山口简介:昌乐火山口位于我国山东省昌乐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火山口之一。

火山口直径约1500米,深约100米,形成于约2000万年前的构造运动。

2. 地质结构:火山口的地层主要由火山喷发物、火山碎屑物、火山灰等组成。

火山口周围分布着多种岩性,如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等。

3. 火山活动遗迹:火山口内有许多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气孔、熔岩穹丘、火山弹等。

此外,火山口周围还有多条火山喷发通道,部分通道保存有完整的火山喷发序列。

4. 生态环境:火山口地区生态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实习期间,我观察到多种植物和动物,如油松、华山松、野兔、喜鹊等。

二、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地质现象1. 火山喷发物:在火山口内,我观察到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如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等。

这些喷发物反映了火山喷发时的强烈爆发力和岩浆成分。

2. 气孔构造:火山岩中的气孔构造是火山喷发过程中气体逸出的通道。

我观察到气孔分布不均匀,形态多样,反映了火山喷发时气体逸出的速度和方向。

3. 熔岩穹丘:在火山口内,我发现多个熔岩穹丘,这些穹丘是由于熔岩在地下缓慢流动、冷却凝固形成的。

它们形态各异,反映了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流动状态。

4. 火山喷发通道:火山口周围多条火山喷发通道保存有完整的火山喷发序列,我观察到通道内的火山喷发物由下到上逐渐变化,反映了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演化。

三、心得体会1. 增加了地质知识:通过实习,我对火山口的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我在火山地质方面的知识。

2. 提高了观察能力: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

3. 认识到了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实地考察使我对火山口地质特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让我明白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火山岩特征与火山喷发机制

火山岩特征与火山喷发机制

火山岩特征与火山喷发机制火山作为地球上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宏伟壮丽的火山景观,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而火山岩则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火山岩的特征以及火山喷发的机制。

一、火山岩的特征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过程中喷出的熔岩或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岩石成分的不同,火山岩可分为火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多种类型。

1. 火山玄武岩(Basalt)火山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之一,具有较低的硅酸盐含量和高的镁铁含量。

其特点是颜色较暗,含有大量的黑色辉石和斜长石矿物,质地密实。

火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的火山活动带,例如夏威夷的火山群岛。

2. 安山岩(Andesite)安山岩是一种中硅岩,其含有适中的硅酸盐。

安山岩的颜色通常较浅,常带有灰绿色或灰褐色。

安山岩中含有较多的黑色辉石和白色长石,质地相对粗糙。

安山岩常见于火山喷发活跃的地区,如环太平洋地震带。

3. 流纹岩(Rhyolite)流纹岩是火山喷发过程中最高硅酸盐含量的火山岩,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

流纹岩的颜色较浅,常呈灰白色、粉红色或浅绿色。

流纹岩中含有较多的石英和长石,其质地细腻。

流纹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火山带,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

二、火山喷发机制火山喷发是火山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它是由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岩浆的运动所导致的结果。

1. 岩浆上涌火山喷发的机制始于地下深处岩浆的上涌。

当地壳板块发生运动时,岩浆会沿着岩浆管或裂隙向地表上涌。

岩浆的上涌过程中,会受到地壳内外的压力变化、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影响。

2. 岩浆爆发当岩浆上涌到地表时,如果岩浆的粘稠度较高,会阻碍岩浆的顺利喷发,积聚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了火山锥。

而当岩浆的粘稠度较低时,岩浆与外界气体和颗粒物发生强烈的作用,形成了剧烈的火山喷发。

喷发过程中,高温的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了火山岩。

天然装饰石材之火山岩介绍

天然装饰石材之火山岩介绍

天然装饰石材之火山岩介绍火山岩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装饰石材,具有独特的外观和优秀的性能特点。

在室内和室外的各种装饰和建筑领域,火山岩都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石材材料。

1. 火山岩的由来和特征火山岩是由火山溶岩在地表冷却和凝固形成的石材。

它的颜色和纹理有很大的变化,因地区和成分不同而异,通常呈灰色或黑色,也可呈现出其他色彩。

其纹理则可呈现出均匀的花纹或是具有良好震撼感的不规则纹路。

火山岩比较坚硬和耐用,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水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火山岩在野外天然的存在,具备无污染、无辐射等优良特性,是一种非常环保的建材。

2. 火山岩的使用火山岩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各种建筑装饰场合,如地面、甬道、门厅、立柱、地基、景观墙面等。

这是因为火山岩具有美观的外观和坚实的质感,其天然造型和独特的色彩纹理,为建筑物带来了非常好的装饰效果。

作为火山岩的一种广泛应用,地热辐射地暖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应用场合。

由于火山岩本身可以保温,并且可以吸热和保热,因此地热辐射地暖加装火山岩地砖,可达到更好的蓄热和保暖效果。

除了建筑装饰外,火山岩还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的景观设计,如喷泉、水池、雕塑等。

由于火山岩不易受环境影响,能承受各种天气条件,因此在室外园林、公园、广场等环境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3. 火山岩的加工和处理火山岩为天然石材,加工和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由于火山岩结构紧密而坚硬,需要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切割加工。

同时,火山岩的特殊结构也决定了其在加工中需要保护慎重,并且需要注意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人体的伤害。

在火山岩加工过程中,磨光和打磨是必要的步骤。

除去表面的粗糙和瑕疵,将火山岩的特色和美感通过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

因此,火山岩表面的磨光和抛光显得尤为重要。

4. 火山岩的保养和维护火山岩作为一种高品质的天然石材,本身质量已经得到了保证,因此在日常的保养和维护中只需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即可。

首先,需要定期清洁火山岩表面的污垢和灰尘,使用中性或弱碱性清洁剂即可。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一)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一)

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一)火山岩的岩石特征1. 简介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种火成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之一。

它具有独特的岩石特征,以下是一些主要特征的介绍。

2. 成分•火山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如斜长石、辉石和黑云母等。

•其它常见的成分包括氧化铁、二氧化钛等。

3. 结构•火山岩通常呈块状或颗粒状,由于冷却迅速,岩石中很少有大颗粒的矿物晶体。

•由于火山喷发的爆炸性质,火山岩经常以碎屑的形式存在,具有碎屑构造。

4. 颜色•火山岩的颜色非常丰富,常见的有黑色、灰色、棕色、红色等。

•颜色的变化主要由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和含量的不同。

5. 质地•火山岩的质地通常较细粒,呈均质状态。

•有些火山岩可能含有大颗粒的矿物,比如斜长石的晶体。

6. 变质程度•由于火山岩形成的过程中温度较高,火山岩的变质程度一般较低,不会产生明显的结晶变质。

7. 耐久性•火山岩的耐久性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风化性和抗侵蚀性。

•这也是为什么火山岩常被用作建筑材料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对火山岩的一些主要特征的介绍。

火山岩的形成与地球的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其独特的颜色、质地和耐久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8. 分布•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沿着火山带。

•一些著名的火山岩地区包括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等。

9. 用途•火山岩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如砌块、路面铺装等。

其耐久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受欢迎的选项。

•由于火山岩质地细腻,也常被用作雕刻和艺术品材料,制作火山岩雕塑等艺术作品。

10. 特殊类型•火山岩有许多特殊类型,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每种特殊类型的火山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总结:火山岩是一种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具有独特的特征。

它常见于世界各地的火山带,成分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火山岩通常呈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细粒,呈均质状态,很少有大颗粒的矿物晶体。

火山岩的颜色丰富多样,常用于建筑材料和艺术品制作。

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和艺术领域。

火山岩的观察与描述

火山岩的观察与描述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2011-06-10 15:26:47)转载▼标签:石英晶安山斜长石斑状结构黑云母杂谈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l.颜色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

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

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

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

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

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

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三大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岩石是地球表面的主要物质组成部分之一,其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类岩石为火山岩、沉积岩和岩浆岩。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颜色、质地、结晶程度、矿物组成等方面,以便准确鉴定其种类。

以下分别介绍如何进行这三类岩石的野外观察和描述以及鉴定特征。

一、火山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火山岩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岩石,分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多种类型。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玄武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1. 外貌特征:玄武岩色泽深浅不一,大多呈黑灰色或暗绿色。

质地致密坚硬,有时呈毛细结构,切割面有光泽。

2. 结晶程度:玄武岩为深成岩,具有颗粒状的结晶,但结晶程度一般较低。

3. 矿物组成:玄武岩主要由斜长石、黑云母、辉长岩、磁铁矿等矿物组成,这些矿物一般肉眼可见。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安山岩时,也可从上述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

安山岩形成于中酸性岩浆,与玄武岩相比,其颜色较浅,通常为灰色或棕灰色。

其质地也比玄武岩稍微细腻,有时呈流纹状结构。

安山岩的矿物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有镁铁质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

1. 外貌特征:流纹岩表面常有米粒状或半球形凸起,由于形状类似牛乳突起而得名。

颜色一般呈浅灰色或黄灰色,质地坚硬。

2. 结晶程度:流纹岩的晶体一般很小,肉眼很难看到。

其基质由细小的熔岩组成,直径约为0.1毫米至3毫米,成团状的熔岩通常有多种颜色和形态。

沉积岩是由地层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主要类型有砂岩、泥岩、灰岩等。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这些岩石时,需要注意其颜色、粒度、质地、厚度以及沉积环境等方面。

1. 砂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由石英砂颗粒累积而成,颜色和质地均较不均匀。

在野外观察和描述砂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a. 粒度大小:砂岩的砂粒大小差异较大,范围从0.063毫米到2毫米不等。

b. 粒度成分:由于砂岩主要由石英砂组成,因此其质地较细,切割面常有光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2011-06-10 15:26:47)转载▼标签:石英晶安山斜长石斑状结构黑云母杂谈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对各类岩浆岩的观察和描述,要从以下方面入手:l.颜色岩浆岩的颜色大致可分为浅色、中色和暗色几种。

观察时,应分出原生色(即新鲜面的颜色)及次生色(即经过次生变化后风化面的颜色)。

原生色可反映岩石的成分及形成环境,次生色可反映岩石的经历过程。

深成岩的颜色深浅,是暗色矿物含量和浅色矿物含量比率的反映。

辉长岩、撖榄岩为深色;闪长岩为中色;花岗岩、霞石正长岩为浅色。

浅成岩的颜色深浅,多受矿物拉度大小。

结晶程度的影响,如微晶和隐晶质岩石比相同成分的深成岩颜色深。

喷出岩的颜色深浅,则受到岩石成分、次生变化、结晶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此外,还受到强烈氧化燃烧作用的影响。

通常玄武岩类多呈黑、黑绿色、蚀变后呈中绿~浅绿色;安山岩类呈深灰、暗紫~紫红色;流纹岩类呈浅灰~粉红色。

描述岩石颜色时,应分出新鲜面(原生色),风化面(次生色),分别加以描述。

2.结构显晶质岩石,其主要造岩矿物粒度大致相等时,应写出粒度与习惯用结构名称。

如中粒辉长结构、粗粒花岗结构、中粒二长结构、粗粒半自形结构等;隐晶质至玻璃质岩石,应写明隐晶质结构或半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

具隐晶质至玻璃质的岩石,以及其它显微结构的岩石,只有在岩石薄片鉴定的情沉下,才能定出其具体结构。

3.构造最常见的岩浆岩构造的种类不多,只须准确描述即可。

侵入岩多具块状、斑杂状、条带状构造;喷出岩则多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等。

4.矿物成分对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矿物名称、物性特点、粒度大小、百分含量等。

对显晶质等粒结构的岩石,应描述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次生矿物。

描述时应按含量多的先描述,含量少的后描述,即“先多后少”的顺序。

对矿物特征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颜色、形态及鉴定特征(包括可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粒度、目估百分含量等。

岩石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时,应首先指明斑晶矿物在整个岩石中的目估百分含量,然后以斑晶矿物含量“先多后少”的顺序描述其特征。

接着描述基质中矿物的特征,如矿物粒度呈细粒时,其描述顺序与要求同前述。

当基质粒度小于细粒时,只要求指明主、次要矿物.不要求作详细描述。

2玢岩和斑岩的区别:由基性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作斑晶的岩石称为:××玢岩;以钾长石和石英作斑晶的岩石称为:××斑岩。

岩浆岩描述实例1.深成岩——橄揽辉长岩肉眼描述:新鲜面暗灰色,风化面暗褐色。

中粒辉长结构,颗粒均匀,颗粒直径在2-5mm。

块状构造。

岩石比较新鲜。

暗色矿物主要为黑色的辉石,呈近于短轴状的颗粒,有时可见解理。

其次,可见少量黄绿色(或暗绿),油脂光泽的橄榄石和具珍珠光泽的黑云母。

暗色矿物含量约50%。

浅色矿物为斜长石,呈长板状,白色至灰色,玻璃光泽,含量约50%。

镜下描述:岩石新鲜,未经蚀交。

主耍矿物为普通辉石、基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黑云母。

辉长结构。

岩石定名:橄榄辉长岩2.浅成岩——闪长玢岩肉眼描述:浅灰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成分为灰白色板状斜长石和绿色柱状角闪石,斑晶直径1-6mm,斑晶占岩石体积30%左右。

基质为隐晶质结构。

镜下描述:斑状结构。

斑晶由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并有少量黑云母和石英。

基质呈显微粒状结构,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其次是角闪石,基质约占岩石体积的65%。

岩石定名:闪长玢岩3.喷出岩——流纹岩肉眼描述:浅紫色,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斑晶成分为石英和透长石。

石英为不规则粒状,无色,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

透长石为柱状,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有解理。

基质为隐晶质,浅紫色为主,夹杂有粉红和白色,稍有拉长的气孔和柱状透长石组成的定向排列,斑晶直径1-2 mm,约占岩石体积15%。

镜下描述: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斑晶成分为透长石和石英。

基质具霏细结构,局部玻璃质结构,略带黑色不透明微粒,占75%。

岩石定名:流纹岩主要岩浆岩类的野外鉴定特征1、橄榄岩-苦橄岩类手标本特征:纯橄榄岩:几乎全由橄榄石组成。

橄榄石为浅绿色,粒状,玻璃光泽,没有解理。

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组成,其次为辉石。

辉石岩:几乎全由辉石组成。

3蛇纹石化橄榄岩:网格状构造,有粒状橄榄石的残核。

蛇纹石为橄榄岩蚀变产物。

苦橄岩:以橄榄石为主,可出现少量的角闪石、黑云母等。

成分相当于橄榄岩。

镜下特征,纯橄榄岩:橄榄石呈白形粒状或他形粒状。

辉石岩: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均有。

蛇纹石化橄榄岩:蛇纹石化从岩石裂隙或橄榄石粒间开始,蚀变不彻底,仍残留有小颗粒橄榄石(残留结构),蛇纹石化过程中析出铁质,生成磁铁矿小微粒,呈不规则地分布在蛇纹石中。

2、辉长岩一玄武岩类鉴定特征:辉长岩:主要矿物由基佳斜长石和单斜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异剥辉石)组成。

次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有时有角闪石和黑云母,甚至钾长石和石英。

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

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含量近于1:1,色率为35-65。

岩石颜色深,常呈黑色、灰色等。

辉长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呈条带状构造。

辉长岩可形成独立的岩体,也可与橄榄岩构成杂岩体。

主要由辉石和基性科长石组成,粗一中粒辉长结构。

斜长岩:几乎全由斜长石组成。

辉绿岩:为浅成侵人岩。

矿物成分与辉长岩相似,即主要由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组成。

未经蚀变的辉绿岩,颜色多为深灰或黑色,风化后呈浅绿或绿灰色。

具辉绿结构(即白色的细长条斜长石搭成三角架,其间充填粒状的辉石)。

辉绿岩易于蚀变,其蚀变情况大致与辉长岩相同。

具有斑状结构的辉绿岩,称为辉绿玢岩。

斑晶为基性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辉绿玢岩:具斑状结构的辉绿岩,斑晶为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细晶辉长岩:成分与辉长岩相同,只是具细粒结构而不具其它结构为特征。

橄榄玄武岩:能见到橄榄石斑晶,常见橄榄石的蚀变产物——伊丁石。

基质为隐晶质。

玄武岩:肉眼观察为隐晶质,颜色多为黑色,黑绿色,有时为暗紫色。

粗玄结构或间隐结构。

有时具斑状结构。

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

后层玄武岩中常见柱状节理。

矿物成分以辉石和基性斜长石为主,这是与安山岩的主要区别。

杏仁状玄武岩:气孔中充填有白色的沸石等矿物。

3、闪长岩一安山岩类此类岩石常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玢岩、细晶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

鉴定特征:闪长岩: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或黑云母)组成,斜长石含量大于角闪石含量,并含有少量的黑云母、辉石、正长石和石英(<5%)。

暗色矿物含量为1/3 左右。

颜色浅灰至灰绿色。

自形或半自形粒状结构,有时具似斑状结构。

石英闪长岩:闪长岩中含有5%-20%的石英,称石英闪长岩。

组成石英闪长岩的矿物仍以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

暗色矿物含量在15%左右。

除角闪石外,还有黑云母、辉石。

颜色浅灰,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闪长玢岩:矿物成分与闪长岩相同,为闪长岩体边部产物或浅成侵人岩石。

暗灰至暗绿色。

斑状结构,斑晶为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或黑云母,基质为细粒或隐晶质物质。

细晶闪长岩:成分与闪长玢岩相同,具细晶结构。

安山岩: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

肉眼观察呈浅灰、深灰、红褐,以至黑色。

蚀变4后色调变成绿色。

常具斑状结构,斑晶为宽板状中长石(斜长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基质为隐晶质或玻基交织结构。

斜长石有环带结构,角闪石和黑云母有暗化边现象,块状或气孔构造等。

注意角闪石、黑云母斑晶具暗化边,基质为安山结构或交织结构。

根据斑晶中暗色矿物的种类可将安山岩分为:辉石安山岩:主要含辉石和斜长石斑晶。

角闪安山岩:主要含角闪石斜长石斑晶。

黑云母安山岩:主要含黑云母和斜长石斑晶。

英安岩:其矿物成分与石英闪长岩相当。

在热液作用下,安山岩产生青磐岩化(或称变安石岩化)。

即岩石中的暗色矿物蚀变成纤闪石、绿泥石、绿帘石和碳酸盐矿物;斜长石蚀变成钠长石、绢云母、碳酸盐和粘土矿物。

整个岩石变成绿色或绿灰色致密块状。

青磐岩化与金、银、铜、钼、铅、锌矿产有关,是重要的找旷标志。

4、正长岩一粗面岩类主要岩石类型:正长岩、二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

手标本特征:正长岩:肉红色或浅土黄色的板状正长石为主,还有少量的斜长石和黑云母。

二长岩:由钾长石、斜长石大致各半组成。

正长斑岩:斑状结构,成分与正长岩相同。

粗面苦:断口粗糙,斑状结构。

透长石和斜长石组成斑晶,基质为隐晶质。

镜下特征:正长岩:以正长石为主,暗色矿物为黑云母。

粗面岩:斑状结构,斑晶以透长石为主,并有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基质为粗面结构(即大量碱性长石的柱状晶体成大致平行排列)或正斑结构(即石英或玻璃质基质中发了有许多正方形和长方形碱性长石微晶,是粗面岩、正长斑岩等斑状岩石中基质的结构),5、花岗闪长岩一流纹英安岩类和花岗岩一流纹岩类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花岗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流纹英安岩、流纹岩、松脂岩、珍珠岩、黑曜岩。

鉴定特征:花岗闪长岩:为花岗岩向闪长岩的过渡岩石,与花岗岩的区别:①斜长石>钾长石;②石英较少,含量在25%左右;③暗色矿物增多,10%-15%,并常有角闪石出现。

主要矿物有石英,约占20%。

酸性或中性斜长石占全部长石的65%-90%,碱性长石占全部长石的35%以下,即斜长石与钾长石之比为2∶1。

暗色矿物约15%,以角闪石为主,还有黑云母和辉石。

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锆石、褐帘石、独居石等。

含斜长石和暗色矿物比花岗岩多一些,因而颜色稍深,呈灰绿色或暗灰色。

花岗斑岩:是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的浅成岩。

全晶质、斑状结构。

斑晶主要是碱性长石和石英,有时也有黑云母、角闪石等。

基质成分与斑晶相同,隐晶至微晶结构。

致密块状。

花岗闪长斑岩:是矿物成分相当于花岗闪长岩的浅成岩。

全晶质、斑状结构。

斑晶以斜长石为主,但有少量的铁镁矿物、钾长石和石英作斑晶。

基质为细粒石英、斜长石和碱性长石。

花岗岩:中一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

石英占30%左右,长石占60%左右,暗色矿物(黑云母)<10%。

钾长石>斜长石。

5流纹岩:具流纹构造。

流纹斑岩:具有长石和石英斑晶的流纹岩,斑晶含量>30%。

石英斑岩:以石英为斑晶的流纹岩。

但也有浅成的石英斑岩。

流纹英安岩:成分与花岗闪长岩相同,斑晶为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少量石英和钾长石,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

黑曜岩:黑色,灰黑色玻璃岩石。

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有时含少量透长石斑晶:珍珠岩:具珍珠裂缝的玻璃质岩石(珍珠构造),有时含有各色的珍珠球。

松脂岩:树脂光泽或油脂光泽。

6、霞石正长岩一响岩类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白榴石响岩。

手标本特征:霞石正长岩:由长板状的正长石组成,次为霞石(深肉红色,粒状,油脂光泽,没有解理)和碱性暗色矿物(碱性辉石和碱性角闪石)。

霞石正长斑岩:成分与霞石正长岩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