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心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心培养

宋文斌,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中学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第四批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及高考试题研究,课堂教学秉持“教师引领,学生互助,溯源求真”的理念,曾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具备三心,即:热心、专心,和细心。中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长期处于作业量过大,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成绩达不到预期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不能得到及时调整的状态,加之其它一些未知诱因,都会导致学习三心的缺失。这也是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逐步下滑的根本原因。

一、热心于学习

热心于学习是学习兴趣的稳定持续。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活动能不能积极开展,学习兴趣的持续决定了学习过程能不能持续地进行,学习兴趣的稳定持续决定了学习目标能不能顺利有效地达成。热心于学习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先决条件。

教学过程影响学生能否热心于学习。在教学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会设置一些实验、现象和游戏等,或者会讲述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但是一旦正式进入教学过程,学生又会感到枯燥乏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紧密围绕这些实验、现象、游戏和故事而开展,这些实验、现象、游戏和故事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仅仅起到了引发作用,而没有起到维持的作用;二是因为学生的兴趣只仅仅停留于这些实验、现象、游戏或故事的本身和表面,只是对其简单的觉得有意思或者很感人,尽管有揭示其本质的冲动,但是缺乏发现问题的意识,缺少自觉研究的行为;三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这些实验、现象、游戏和故事的研究过程中;四是教师注意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是又缺失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无法克服的困难和无法逾越的学习障碍导致了其学习兴趣的衰退和丧失。强调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学情选用恰当的方法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化梯度教学让学生热心于学习。首先,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置实验、现象,游戏和故事,然后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些实验、现象、游戏和故事等,把需要学习研究解决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小问题,让学生研究解决或者由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教师在分解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分解成的小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关联关系,具体要求有两点:一是小问题的梯度不宜过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努力就能顺次解决,对于难度稍大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而后教师进行简单地引导就能解决,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继续分解为几个小问题以降低其解决的难

度;二是分解成的小问题必须是相互关联地,把它们相互衔接,就能解决整个问题。情境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它强调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感受和自动生成;梯度教学则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对于学习问题的研究者,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获得者,它符合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情境化梯度教学不仅能够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延伸。长久的情境化梯度教学过程可以使得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专心于学习

专心于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自律行为。学习过程要专心,但它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它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矛盾。具体的说,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达成某个学习目标、或者解决某个学习问题,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全方位的寻找证据,寻求问题答案的全身心投入。专心于学习是学习成效的过程保证。

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安排任务式学习可以促使其专心于学习。这种安排任务式学习是指:教师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学习作业,指定学习的途径和方式,规定学习的时间;这些作业应该是学习目标的层次性分解,而这些层次性分解作业又应该有很好的衔接性;教师安排作业前需要做好充分估计,要保准学生经过简单的努力能够顺利完成。这种较长期的安排任务式学习会逐步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检测答疑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专心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大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此类学生,教师只需要告知其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然后准备好学习完毕之后的目标检测和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解答,以及可能需要提供的学习帮助,而不是安排过多的学习作业进行干扰。这种检测答疑式学习更有利于此类学生的发展。

电影、电视、手机和电脑,即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也会造成一定的积极影响,因为它们只是学习的途经和工具,就像看书与学习的关系一样,主要是看在什么时候看什么书,现在就是看学生把“电影、电视、手机和电脑”在什么时候用来做什么。学校或者老师,在限定的时间,通过限定的工具,让学生观看限定的内容,从而完成预设的学习任务以达成学习目标,这是对于学生应用“电影、电视、手机和电脑”的严格管控,也是某前较为流行的微课与翻转课堂、慕课结合的学习方式,更是对于现代移动式学习生活的适应。

三、细心于学习

细心于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的成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细心的习惯,可以通过严格要求和相关训练进行有效矫正。

从有序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帮助学生制定合理有序的学习生活计划,从饮食栖居、整理内务到安排学习,把每一天、每一周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安排,制定出详细的学习生活时间表,并进行严格地检查落实,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补救。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安排是重点,检查落实是难点,它即需要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榜样示范,更需要教师和家长耐心长久地对其进行督导。

从要求规范促成学生细心于学习的习惯。写字和阅读姿势要端正,切忌身体和书本歪斜;阅读要慢,且要逐字逐句地读出来;只要书写就要整齐,且要笔画清晰不能连笔;做图要用铅笔和尺规,且线条粗细和作图大小要适和纸张预留空间,切忌徒手作图;习题解答要符合课本上的例题格式;作业要先写好草稿再誊抄,而草稿和演算也必须整洁规范;模仿学习更要注重细节到位,切忌只求大概,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重点,而教师给学生安排作业既要达到作业目的,特别又要注意不能过量,这是最大的难点。

培养学生的细心于学习的习惯,更为深刻的意义是在培养学生的一种责任意识和对待凡事认真的态度。但是不能把细心与小心等同起来,过度的小心会导致心理强迫症和谨小慎微的性格缺陷。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关注对学生学习进行三心培养的基础上,教师自身再多加一个耐心,即:热心于学生的学习成长,细心于学生的问题观察,专心于教学的问题研究,耐心于学生的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三心缺失,从而保证学习成效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少非. 情境化认知与情境化教学设计[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4):38-40+56.

2.冯艳青. 创设情景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3.钱霞. 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9, 000(005):70,22.

4.涂阳军, 姚利民. 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12(04):23-31.

5.黄宝权.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 教育探索, 2016(11):14-1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