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介绍

合集下载

氯丙嗪知识点总结

氯丙嗪知识点总结

氯丙嗪知识点总结以下是对氯丙嗪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氯丙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来减轻精神病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抗组胺、抗胆碱能等作用。

氯丙嗪还可以影响5-羟色胺的传递,从而进一步影响神经传导。

2. 氯丙嗪的适应症氯丙嗪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紧张和忧虑。

在一些情况下,它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3. 用药注意事项在使用氯丙嗪之前,应该检查患者的病史,特别是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过敏史。

在用药期间,应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白细胞计数,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

此外,要注意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4. 不良反应氯丙嗪的不良反应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嗜睡、锥体外系症状、共济失调、抽搐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内分泌代谢系统不良反应(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体温调节障碍、体重增加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此外,使用氯丙嗪可能还会引起一些过敏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等。

5. 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氯丙嗪时,要注意一些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氯丙嗪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等)的作用。

此外,氯丙嗪还可能与一些心血管药物(如洋地黄、抗高血压药等)和抗精神病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6. 过量和解毒如果出现氯丙嗪的过量症状,如昏迷、低血压、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解毒过程中,应该考虑使用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支持,以及血液透析等方法。

7. 特殊人群用药在特殊人群中,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氯丙嗪时需要格外小心。

老年人和儿童对氯丙嗪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因此需要减量使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氯丙嗪时需要权衡利弊,谨慎选择。

而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频率。

氯丙嗪作用机制小结

氯丙嗪作用机制小结

躁狂症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氯丙嗪也可用于治疗躁狂症,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兴奋症状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躁狂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浓度升高,导致情 绪高涨、易激惹等症状。氯丙嗪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降 低多巴胺的活性,从而控制躁狂症状。
呕吐和恶心的治疗
总结词
氯丙嗪具有止吐作用,常用于治疗呕吐和恶 心等症状。
氯丙嗪能够阻断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 的多巴胺受体,抑制呕吐中枢的兴奋 性,产生镇吐作用。
VS
氯丙嗪能够抑制5-羟色胺的合成和释 放,降低5-羟色胺的活性,从而发挥 镇吐作用。
降低体温作用
氯丙嗪能够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性,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的敏感 性,从而发挥降低体温的作用。
氯丙嗪能够抑制白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合成和释放,降低白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 浓度,从而发挥降低体温的作用。
详细描述
氯丙嗪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催吐中枢,减 少呕吐和恶心的发生。在化疗、放疗等治疗 过程中引起的呕吐和恶心,氯丙嗪常作为止
吐药物使用。
高热患者的降温治疗
总结词
氯丙嗪具有降低体温的作用,可用于高热患者的降温治 疗。
详细描述
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但这种降温作用并不持久,通常 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措施。
氯丙嗪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化学结构
氯丙嗪是一种吩噻嗪类药物,其 化学结构包含一个氯原子和一个 丙嗪环。
性质
氯丙嗪是一种低溶解度药物,易 溶于有机溶剂,具有弱碱性,在 酸性条件下可水解成活性代谢产 物。
02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氯丙嗪能够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 受体,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从 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一种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详细介绍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一种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详细介绍

氯丙嗪(Chlorpromazine):一种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的详细介绍
摘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氯丙嗪(Chlorpromazine),这是一种经典且广泛应用于精神科治疗的药物。

我们将探讨氯丙嗪的适应症、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常见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和警示。

1. 适应症:
-氯丙嗪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包括幻觉、妄想、情感混乱和认知障碍等症状。

-它也可用于控制出现行为症状的其他精神疾病,如躁狂症和强迫症。

2. 作用机制:
-氯丙嗪属于抗精神病药物中的典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达到其药效。

-它还对其他神经递质受体,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具有较弱的亲和力。

3. 用法用量:
-氯丙嗪可供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使用。

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反应进行调整。

-初始剂量通常为每日25-50毫克,然后根据需要逐渐增加。

4. 常见副作用:
-氯丙嗪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眩晕、低血压、心动过缓、烦躁不安、便秘和口干。

-在高剂量或长期使用时,可能发生运动障碍,如肌阵挛、震颤和僵直等。

5. 注意事项与警示:
-在使用氯丙嗪之前,应告知医生关于过敏史、药物使用史和现有疾病等情况。

-氯丙嗪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开始新的药物治疗之前应咨询医生。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避免突然停止药物的使用。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氯丙嗪是什么?氯丙嗪是一种镇静剂和抗精神病药物,属于苯丙胺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精神病、焦虑和失眠等疾病。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氯丙嗪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将分别介绍。

1. 镇静作用氯丙嗪具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控制情绪激动和焦虑状态。

这种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减少神经传导,从而产生镇静作用。

•减轻焦虑:氯丙嗪可以通过调整脑内的神经递质水平,减少焦虑情绪的产生,使人感到镇静和平静。

•控制激动:氯丙嗪对于情绪激动、冲动和暴力行为具有控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精神病的激动状态。

2. 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病,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阻断多巴胺受体:氯丙嗪可以阻断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在脑部的作用,从而减轻精神病的症状。

•调整神经递质平衡:氯丙嗪可以调整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水平,减少多巴胺的作用,从而改善精神病的症状。

•镇静作用:除了对精神病症状的治疗作用外,氯丙嗪的镇静作用也可以帮助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3. 抗过敏作用氯丙嗪还具有抗过敏作用,因此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

•抗组织胺效应:氯丙嗪可以抑制组织胺的释放和作用,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制止过敏反应:氯丙嗪可以阻断过敏反应的级联反应,减轻过敏反应的程度。

4. 减少呕吐和晕动症状氯丙嗪还可用于减少呕吐和晕动症状的发生。

•抗胆碱能作用:氯丙嗪可以抑制胆碱能神经递质的作用,减少晕动症状。

•减少催吐中枢的兴奋:氯丙嗪可以通过抑制催吐中枢的兴奋,减少呕吐的发生。

总结氯丙嗪是一种多功能的药物,具有镇静、抗精神病、抗过敏和减少呕吐、晕动症状的作用。

它可用于治疗精神病、焦虑和失眠等疾病,同时也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和呕吐等不适感。

然而,虽然氯丙嗪有多种功能主治,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用途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用途

氯丙嗪的药理作用和用途
氯丙嗪是一种典型的低挥发性药物,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
种精神疾病。

其药理作用和用途具体如下:
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来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高水平的多巴胺与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等有关,氯丙嗪可以减少多巴胺的作用,从而减轻这些症状。

•镇静作用:氯丙嗪还具有镇静作用,可以减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患者产生镇静和放松的效果。

•抗抑郁作用:一些研究表明,氯丙嗪还具有抗抑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用途
•精神分裂症:氯丙嗪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减轻幻觉、妄想等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

•狂躁症:氯丙嗪也广泛用于治疗狂躁症,能够减少患者的兴奋状态,平稳情绪。

•精神紧张状态:氯丙嗪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精神紧张状态,如焦虑、紧张、激动等。

除了上述主要用途外,氯丙嗪还被用于其他一些精神障碍的治疗,但在使用时
需谨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应当根据临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情况,如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氯丙嗪的实验报告分析(3篇)

氯丙嗪的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氯丙嗪(Chlorpromazine)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镇静、抗焦虑、抗幻觉、抗妄想等作用。

在临床医学中,氯丙嗪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躁狂症等疾病。

为了深入了解氯丙嗪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氯丙嗪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分析其镇静和麻醉作用。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体重为20-25克的小鼠,雌雄不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药物:氯丙嗪(纯度≥98%),由某制药公司提供。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注射器、行为观察箱、显微镜等。

4. 实验方法:(1)实验前,将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实验组小鼠按照体重给予氯丙嗪灌胃,剂量为50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给药后,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行为变化,包括活动度、反应性、睡眠状态等。

(4)采用小鼠麻醉剂量的氯丙嗪,观察其对小鼠的麻醉作用。

三、实验结果1. 氯丙嗪对小鼠行为的影响(1)实验组小鼠在给药后,活动度明显降低,反应性减弱,表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

(2)实验组小鼠在给药后,睡眠时间延长,睡眠质量提高。

2. 氯丙嗪的麻醉作用(1)实验组小鼠在给予氯丙嗪麻醉剂量的药物后,表现出明显的麻醉作用,表现为麻醉程度加深,呼吸减慢,肌肉松弛。

(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

四、分析讨论1. 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氯丙嗪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能够显著影响小鼠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

这与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相符,氯丙嗪作为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阻断多巴胺受体,从而产生镇静、抗焦虑等作用。

2. 氯丙嗪的麻醉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氯丙嗪在一定剂量下,能够对小鼠产生明显的麻醉作用。

这与氯丙嗪的药理作用相符,氯丙嗪在阻断多巴胺受体的同时,还能阻断肾上腺素受体,从而产生麻醉作用。

3. 实验结果的局限性(1)实验动物种类有限,仅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药物分析:氯丙嗪

药物分析:氯丙嗪

药物分析:氯丙嗪俗称:冬眠灵、氯普吗嗪、可乐静、chlorpromazine、wintermine、aminazine 药物简介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粉红色结晶性粉末,味苦而麻。

易溶于水、乙醇与氧仿中,不溶于苯、醚等。

有吸湿性。

药理和应用:本品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阻断剂,具有镇静、抗精神病、镇吐、降低体温及基础代谢、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m-胆碱能受体阻断、抗组织胺、影响内分泌等作用,临床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它精神病的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亦用于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与镇痛药合用,治疗癌症晚期病人的剧痛。

用法和用量:(考试大网站整理)口服用于治疗精神病:每次50-75mg,每日2-3次,1-2周内逐渐增至每日400-600mg,分2-3次服。

维持量每日300mg,分2-3次服。

肌注用以控制严重症状,一般为每次25-50mg,静注对极度躁动患者可采用,每次不超过50mg。

口服用于止吐或止呃逆;成人每次25-50mg,每日3-4次。

肌注成人每次25-50mg,静滴,每次25-50mg。

小儿肌注或静滴剂量均为0.5-1mg/kg。

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2-4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持续6小时左右。

吸收后分布全身,脑内浓度较血浆浓度高4-5倍。

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0%以上。

广泛在肝脏代谢,并主要以代谢物形式从尿和粪便中排泄。

t1/2为12-36小时。

不良反应和注意:主要不良反应有:无力、思睡、口干、便秘、心悸、视力模糊、鼻塞。

大剂量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致锥体外系症状。

偶见内分泌推敲。

长期大剂量应用应逐渐减量缓慢停药。

有过敏史者,肝功能不良、尿毒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有癫痫史者及昏迷病人禁用。

配伍禁忌:氯丙嗪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合用时应减少这些药物的用量。

苯巴比妥能增加氯丙嗪在尿中的排泄量,减低其抗精神病的作用。

苯妥英钠、灭吐灵均能增加氯丙嗪的锥体外系反应,含有镁、铝氢氧化物的抗酸剂可减少本品的吸收,故不宜同时使用。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什么是氯丙嗪氯丙嗪是一种药物,属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抗神经精神药物)。

它的化学名为氯丙嗪氢氯化物,也被称为氯丙嗪HCL。

氯丙嗪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和控制精神症状。

2. 氯丙嗪的功能主治氯丙嗪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常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2.1 精神分裂症•减少幻觉、妄想和思维错乱等精神症状;•控制情感和行为的异常;•缓解紧张和兴奋状态;•减少恐惧和焦虑。

2.2 严重焦虑状态•缓解焦虑和紧张;•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的睡眠;•减少紧张性头痛。

2.3 精神活性疾病•减少兴奋状态;•缓解精神症状,如冲动、易怒和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

2.4 抗悸动剂和抗过敏药•抑制呕吐反射;•缓解瘙痒和过敏反应;•减轻内耳疾病引起的晕眩症状。

2.5 儿童多动症•控制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氯丙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药物的剂量和效果;•避免酒精和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引起眩晕或嗜睡,使用前请特别注意驾驶和操作机器;•长期使用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肌肉强直、帕金森样病症候群等。

4. 结论氯丙嗪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精神活性疾病、多动症等疾病和症状。

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使用注意事项,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或副作用。

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寻求专业的医疗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N-二甲基-2-氯-1oH-吩噻嗪-1o-丙胺盐酸盐
2 分子式
C17H19ClN2S
3 分子量
318
4 理化性质
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乳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味极苦;有引湿性;遇光渐变色;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在水、乙醇或氯仿中易溶,在乙醚或苯中不溶。

熔点为194〜198℃。

5 药理学
本品系吩噻嗪类之代表药物,为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拮抗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①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由于拮抗了与情绪思维有关的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所致。

而拮抗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a-肾上腺素受体,则与镇静安定有关。

②镇吐作用:小剂量可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敏感区的多巴胺受体,大剂量时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产生强大的镇吐作用。

但对刺激前庭所致的呕吐无效。

③降温作用: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降低,体温可随外环境变化而变化。

用较大剂量时,置患者于冷环境中(如冰袋或用冰水浴),可出现“人工冬眠”状态。

④增强催眠、麻醉、镇静药的作用。

⑤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拮抗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注意。

还可解除小动脉、小静脉痉挛,改善衡盾环,而有抗休克作用。

同时由于扩张大静脉的作用大于动脉系统,可降低心脏前负荷,而改善心脏功能(尤其是左心功能衰竭)。

⑥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如使催乳素抑制因子释放减少,出现乳房肿大、乳溢。

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促皮质素及促生长激素分泌延迟排卵。

本药口服易吸收,但吸收不规则,个体差异甚大。

胃内容物或与抗胆碱药(如苯海索)同服时,可影响其吸收。

亦有报道,苯海索对氯丙嗪的吸收影响不太大,但能降低其疗效。

口服有首关效应。

可使血药浓度降低。

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持续6小时左右。

肌内注射后达血药浓度高峰迅速。

90%与血浆蛋白结合。

脑中浓度比血浓度高10倍。

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

在肝脏以氧化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产物中7-羟基氯丙嗪仍有药理活性。

主要经肾脏排出,排泄较慢。

t1/2约为6〜9小时。

6 适应症
①治疗精神病: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兴奋躁动、紧张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对忧郁症状及木僵症状的疗效较差。

对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效,甚至可加重病情。

②镇吐:几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如尿毒症、胃肠炎、癌症、妊娠及药物引起的呕吐均有效。

也可治疗顽固性呃逆。

但对晕动病呕吐无效。

③低温麻醉及人工冬眠:用于低温麻醉时可防止休克发生。

人工冬眠时,与哌替啶、异丙嗪配成冬眠合剂用于创伤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烧伤、高烧及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④与镇痛药合用,治疗癌症晚期患者的剧痛。

⑤治疗心力衰竭。

⑥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7 用法和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①主要不良反应有口干、视物不清、上腹部不适、乏力、嗜睡、便秘、心悸,偶见泌乳、乳房肿大、肥胖、闭经等。

②注射或口服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用药后应静卧1〜2小时,血压过低时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升压。

但不可用肾上腺素,以防血压降的更低。

③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偶可引起阻塞性黄疸、肝肿大,停药后可恢复。

④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为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由于阻断多巴胺能纹状体黑质传导途径产生震颤麻痹综合征、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等症状,可用苯海索对抗之,但能降低疗效。

本品还可引起一种特殊持久的运动障碍,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运动,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可加重此反应。

⑤可发生过敏反应,常见的有皮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此反应少见,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哮喘、紫癜等。

⑥可引起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角膜和晶体混浊,或使眼压升高。

对长期使用者应作眼部检查,常规半年复查1次。

高剂量应用本品时,夏季最好戴太阳镜以保护角膜和晶体。

9 注意事项
①肝功能不全、尿毒症及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慎用,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査肝功能。

②本品刺激性大,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疼痛较重,可加1%普鲁卡因作深部肌内注射。

③本品有时可引起抑郁状态,用药时应注意。

④6个月以下婴儿不推荐便用。

⑤老年人对本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且易产生低血压、过度镇静及不易消除的迟发性运动障碍。

10 禁忌症
对吩噻嗪类药物过敏者、骨髓抑制者、青光眼患者、肝功能严重减退、有癫痫病史者及昏迷患者(特别是用中枢神经抑制药后)禁用。

11 药物相互作用
①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时,两者的抗胆碱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加重。

②与碳酸锂剂合用,可引起血锂浓度增高,导致运动障碍、锥体外系反应加重、脑病及脑损伤等。

③与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药合用时,中枢抑制作用加强。

④与阿托品类药物合用,抗胆碱作用增强,不良反应加强。

⑤与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易致体位性低血压;⑥与舒托必利合用有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

⑦抗酸药及苯海索可降低本品的吸收。

⑧苯巴比妥可诱导肝脏的微粒体酶,加快本品的排泄,因而可减弱其抗精神病作用。

12 制剂
片剂:12.5mg、25mg、50mg;注射液:1ml:10mg、1ml:25mg、2ml:50mg
13 药典介绍
【鉴别】(1)取本品约l0mg,加水lml溶解后,加硝酸5滴即显红色,渐变淡黄色。

(2)取本品,加盐酸溶液(9→1000)制成每lml中含5µ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54nm与306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54nm的波长处吸光度约为0.46。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391图)一致。

(4)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0.50g,加水10ml,振摇使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3号或黄绿色3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并不得
显其他颜色。

有关物质避光操作。

取本品20mg,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lml中含2µ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 D)试验,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柱;以乙腈-0.5%三氟乙酸(用四甲基乙二胺调节pH值至5.3) (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取对照溶液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10µ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4倍。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1.0%)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C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 附录ⅧL )。

炽灼残渣不得过0.1% (附录ⅧN)。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10ml与醋酑30ml 溶解后,照电位滴定法(附录ⅦA),用高氯酸滴定液(0.l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lml髙氯酸滴定液(0.lmol/L)相当于35.53mg的C17H19C1N2S·HC1。

【类别】抗精神病药。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