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联系观高三一轮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总特征 联系观 发展观
唯物 辩证法
矛盾观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
2022—2024年高考考情透视
考点要求
世界是普 遍联系的
2024 2023
考题统计 选择题:北京卷、浙江卷、甘肃卷 主观题:新课标Ⅱ卷 选择题:北京卷、辽宁卷 主观题:天津卷、浙江卷
哲学上,相反的东西就是对立。如:善与恶,美与丑等。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斗争性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注: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⑴区分矛盾同一性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①相2.矛互盾依的赖基:本强属调性的是谁对 统也立 一离不开谁矛;盾
解决矛盾
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特别提醒: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 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知识点2 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
➢“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物内部”强调构成矛盾的双方必须处于“同一体”中,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能构成矛盾。 比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轮复习PPT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轮复习PPT课件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 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 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 影响到部分。
12
方法论要求: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 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 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 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一轮复习 联系观
1
一轮复习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掌握《考试说 明》所列考点。 2、精准地把握、表述教材的核心概念、基 本观点。 3、自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4、熟悉高考题型,掌握答题的基本技能。 5、适当关注时政。
2
用 联
联系的普遍性(含义)、客观性、 多样性的指导意义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7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8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
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A
10
3、联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多样的
11
4、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 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 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共66张PPT)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共66张PPT)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着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也相 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 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的表现
事物的联系是在其固有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中起作用的,它按照本身所固有的规 律形成和发展,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出来的。
在科学实验中,研究者需要考虑 到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如变量 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以
得出准确的结论。
理论构建中的联系
科学研究中的理论构建需要基于对 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从而建立具有内在逻辑和相互支持 的理论体系。
跨学科研究的联系
现代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合作, 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为科学 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 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动力。
联系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存在 着普遍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客 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
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发 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
实践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观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认为事物之间是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联系观对于人 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目标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 系观的基本原理和观 点;
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了解联系观在认识世 界、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中的应用;
06
CHAPTER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共25张PPT)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共25张PPT)

考点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注意:
1.这种影响、制约和作用不是单向的,是相互的。 2.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决定。 3.哲学上所讲的联系与具体联系的关系? ①哲学上所讲的联系是对具体联系的抽象和概括; ②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性和 特殊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 联系具有普遍性。(单个考点答含义加表现)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关系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 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为: (1)产生前提:任何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 客观规律。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实质和核心
1、基本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革命的、批判的和创新的
2、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1)矛盾的观点与联系、发展的观点都科学地揭示了世 界的存在状态,都是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2)联系构成发展; 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答案】①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这种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事物 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考点4:联系的多样性
1、表现: 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横向(纵向)联 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 2、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 联系具有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基础知识梳理 3、联系的客观性
含义: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表现:(1)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类活动无关,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2)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 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要求:(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体验高考
4、(2012年高考·福建卷)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 C )
①图 11 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 12 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1、图12 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1、图12 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其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②
基础知识梳理 2、联系的普遍性
表现:(1)事物之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即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 间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部分
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 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 多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 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 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区 别
地位和 功能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联 系
(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 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性。 (2)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 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 孤立 的观


搏 考
点看问题。
时 提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
互联系的”。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2.联系的客观性
固 根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 的,不以 人的意志 为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8.汉字成千上万,在书法创作中需要注意重心平稳、疏
密匀称、参差有致、比例得当、点划呼应等,才能使人看了


根 源
产生美感,这说明(
)
热 点


础 回
A.必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威 预


B.做工作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
C.应当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①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
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课









菜单
高三总复习·思想政治




源 基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课件 新人教版

4 . (2009·上海卷 )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 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 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海宝的设计运用了综合 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
A.从整体到部分
B.从部分到整体 C.从个别到一般 D.从一般到个别
解析: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方法或从部分到整体的思 维方法是属于分析或综合的问题。从整体到部分属于分析,
要素是整体中的个别部分,或者说是个别 个别性 因素 系统中的诸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 要素 多样性 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之间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区别 的特 征 不可分 要素作为系统的构成单元,相对于该系统 割性 来说,是不可分割的 不稳 与系统相比,要素相对不稳定 定性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方法 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又要 论要 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 求 优化组合,最后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 识
从部分到整体属于综合。“海宝”作为一个整体是对各种
特色、理念等部分进行综合的结果,即运用了从部分到整 体的综合方法,从而正确选择B选项。 答案:B
5 . (2009· 北京卷 )“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 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 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 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出惊人的
1.(2010· 江苏卷 )2009 年 6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 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
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
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 )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pt

联系的规律性
联系具有规律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可 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并加以利用。
掌握联系规律是认识世界的关键。只有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才能够更加 深入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利用和发展世界。
04
联系的条件性
条件性的定义
条件性的定义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事物、现象或 过程都存在于一定的条件之中,并随 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条件性的作用
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联系的条件性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作 用。
通过研究事物之间的联系条件,可以更深入 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 实践。
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
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来改 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特定的目的和 效果。
实践对联系的影响
实践改变事物的联系性质和状 态。
实践的发展推动着人们对于事 物联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扩展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新的认 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从而推动 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6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意义与价值
指导我们认识世界
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通过全面、客观地分 析事物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VS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哲 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自然科 学的最新成果,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产生为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 导,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02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定义
联系的定义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北京)“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 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 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 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 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 中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 结果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 结果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 定性影响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1)具体分歧: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
连连看:
只见其一、不见其二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眼前、 不见过去和将来
4.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 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9
(2012 年广东深圳一模)右边漫画启迪我们
A.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11
(09江苏)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 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 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 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
(2014重庆卷11).图3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第一,世界是辩证的。即世界本身是联系、发展、矛盾
着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
点看待周围的世界。
第二,世界是唯物辩证的。即世界的联系、发展、矛盾
是客观的,既不是“绝对精神”赐予的,也不是主观臆造
的。
本单元的基本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孤立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7
考点二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 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 (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 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1.2生关活于与哲世学界第三观单的元复学习说
1
单元基本结构:
孤立
静止

而对
上 学

唯 物 辩 证 法
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
实质和核心: 矛盾观 (第九课)
根本要求: 创新
(第十课)
片面
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2
【单元线索】

本单元讲唯物的辩证法,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
有人把不同的人对“English”读音的略有区别和结局联 系起来:读为“应给利息”的当了银行行长;读为“阴 沟里洗”的成了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系”的成了哲 学家。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事物联系的 A.多样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
12
(2014江苏) “沙画瓶 ”是一种源自中东地区的艺 术品。它是将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磨制成的沙子填入玻璃 瓶中,组成沙漠、骆驼等形状。一位中国女孩受此启发, 用来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替代原来的稀有材料, 并将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打 造出“中国文化遗产系列 ”、“古诗词系列 ”等“沙 画瓶”,受到极大的欢迎。 材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②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 ③在实践中可以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1 年广东卷)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 种 酶、1 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 32 摄氏度左右的 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 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0
注意: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因为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8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 的。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联系是客观的,但不是不可改变的。人们可以根据 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
3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考点: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 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 性;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 化的方法
07-14年广东高考:选择题: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
(07)、整体与部分(08、13)、联系的客观性
(11)、系统优化的方法;非选择题:联系的观点
(09)
4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 核心。这是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 和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