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硕士推免生拟录取人数信息统计

南京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硕士推免生拟录取人数信息统计

南京大学2017年历史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硕士推免生拟录取人数信息
统计
010历史学院060100考古学1209 010历史学院060200中国史35025 010历史学院060300世界史23017 010历史学院065100文物与博物馆2105 011新闻传播学院050301新闻学14011 011新闻传播学院050302传播学20017 011新闻传播学院055200新闻与传播303020
012教育研究院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1503
012教育研究院040106高等教育学06 012教育研究院040110教育技术学00 012教育研究院045101教育管理0300 012教育研究院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503 013国际关系研究院030207国际关系1006 013国际关系研究院030208外交学302 013国际关系研究院030401民族学301 014信息管理学院055300出版30013 014信息管理学院120501图书馆学803 014信息管理学院120502情报学19016
014信息管理学院120503档案学705 014信息管理学院1205Z1出版学604 014信息管理学院125500图书情报35012 015工程管理学院025100金融301024 015工程管理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807 015工程管理学院085210控制工程1709 015工程管理学院085236工业工程624015 015工程管理学院085239项目管理0330 015工程管理学院085240物流工程251011 015工程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36029 015工程管理学院1201J1信息管理工程301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大学考研网。

日本明治大学学者主讲 第四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

日本明治大学学者主讲 第四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

日本明治大学学者主讲第四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张光燕【摘要】2015年3月18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杂志社协办的第四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邀请到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的三位教授进行日本历史三个重要时段的学术演讲,分别为明治大学文学部部长石川日出志教授主讲的《汉魏晋代驼钮印研究——"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再探讨》;吉村武彦教授主讲的《大和政权与飞鸟时代》;加藤友康特任教授主讲的《日本古代国家的转型——论日本平安时代》。

【期刊名称】《大众考古》【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1页(P91-91)【关键词】南京大学;名家讲坛;日本明治;文学部;大学学者;古代国家;学术演讲;历史学院;康特;加藤【作者】张光燕【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8.82015 年3 月18 日,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大众考古》杂志社协办的第四期“南京大学考古名家讲坛”邀请到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的三位教授进行日本历史三个重要时段的学术演讲,分别为明治大学文学部部长石川日出志教授主讲的《汉魏晋代驼钮印研究——“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再探讨》;吉村武彦教授主讲的《大和政权与飞鸟时代》;加藤友康特任教授主讲的《日本古代国家的转型——论日本平安时代》。

“汉委奴国王”金印1784 年出土于日本北九州福冈市博多湾志贺岛,现藏于福冈市立博物馆,一直以来日本学界对金印的真伪始终持有争论。

石川日出志教授首先从金印的金属成分比例和字体字形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经过X 光检测,金印的金、银、铜比例为95.1:4.5:0.5,如此高比例的金含量在江户时代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而中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能够制造含金量达92~98.5%的金制品,两汉时期的印章有的含金量高达99%。

另一方面,石川教授通过字体字形的细部特征发现,“国”和“王”两字在书写方法上包含了西汉中晚期与东汉早期两个时期的特征,并且与公元57 年的“广陵王玺”的“王”字写法非常相近,以此推断,“汉委奴国王”金印应该为东汉早期所造(或为新莽时期遗物)。

汉魏洛阳城的考古新发现

汉魏洛阳城的考古新发现

古代 文献记 载。然后介 绍了 2 0世纪 6 0 年代 开始 ,几代 考 古学 家对汉魏 洛 阳城 的考 古勘探 、发掘 与研 究历程 。 从2 0世 纪 6 0年代初期 开始 的北魏 内城勘探 ,到七八十 年代 灵台、明堂 、辟雍 、太学和永宁寺 的发掘 ,到八十
年代 北 魏 内城墙 垣 、外 郭城 、金墉 城 的发 掘 ,到 2 0 0 1 年宫城 间阖 门的试 掘 ,直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0 0 8 ~ 2 0 1 0年二、三号 宫 门
最后 ,钱 国样 研究员介绍 了近些 年来他主持汉魏洛 影 响了后 世 中国及东 亚地 区上 千年 的宫室制 度 以及 建筑格 局 .开
阳城发掘与 研究的重要收 获与认识 。汉魏 洛阳城 自曹魏 创了 中国及东 亚古代都城及宫殿布局 的一 个新时代。( 杨嫣然 )
太 极 殿 殿 基 北 侧 解 剖
北魏宫城遗址航拍
以及 2 0 ] 5年 的太极 殿殿 基北 侧解剖 等发 掘 ,~代代 考 时期就 已采 用单一 寓城居 北居 中、宫城正 殿称 为太极殿 、宫城 『 E
古 学家 通过 辛勤 工作为 我 们复原 了这座 将近 2 0 0 0年 前
的都 城 。
门称 为阊阎 门、 寓前出现轴线大街锏驼街 的 “ 建 中立极 ”建 筑格 局 , 这 是都城形制 的新变化 。曾魏 时期确立 的太 极殿 制度和宫城 形制 、

南京大学 ” 考古名 家讲 坛”
汉魏洛 阳城 的考 古新发现
^ 0 1 6 年1 1 月1 7日晚 ,第八期 “ 南京大学考古名
/家 讲坛” 有 幸邀请 到中国 社会 科学院 考 古研究
所 洛 阳汉 魏 工作 队 队长 钱 国祥研 究 员主 讲 “ 汉

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41 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 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 日语:①《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 法语:①《公共法语》上、下册,吴贤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45 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 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 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 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 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

308 护理综合:根据考试大纲确定。

332 教育综合: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1 社会工作原理:①《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

②《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③《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43 汉语基础:《现代汉语》344 口腔综合:①《牙体牙髓病学》(第三版),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②《口腔颌面外科学》(第六版),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③《口腔修复学》(第六版),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④《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六版),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⑤《口腔组织病理学》(第六版),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古学家张建林主讲“唐陵大遗址考古工作——思路与方法”

考古学家张建林主讲“唐陵大遗址考古工作——思路与方法”

毛 i 合
还 点 述 ' r 腾陵 人遗址 保 护的_ l 二 作理 念及 技术 方
法 ,例 “ 以 入 调查 、全 面钻探 、精 确测绘 为主 。 小l f 1 , 皮 掘 为辅 ,全 面获 取遗 址信 息 ,推进 学时 介绍 了现代 科技 例如 探地 m 达、 ! 维扫描 测绘 、G I S系统等在工 作中的实际运
丌 】 ,埘 比 _ r中 外文物保 护考 古研 究机 构 ( 尤其是 奥 地 利 、意大 利、德 国 )对 古 代陵染 勘探 和保 护 的不 疗 法。最 后 ,张建 林研 究 员将唐 代 笑中地 与 魏 北朗江南 一带 的陵墓 制度和 文物形制进 行对 比
梳 J , 北
陌 离等 级 艘弹 的 历史 传 承脉 络 。

f y
南京大学 ” 考古名家讲坛 ”
考 古 学 家 张建 林 主 讲
“ 唐 陵 大 遗 址 考 古 工 作— — 思 路 与 方法 "
/ 一 — 、 0 1 4 年2 月1 9日晚, “ 南京人学考占名家讲坛”
/ 邀请到陕凹省 考古研究院剐院长、著名萏藏
和汉 学 I f 1 ‘ 家 张建 林研究 员 作 “ 唐 陵夫遗 1 ‘ l f 1 一一 思路 方 法”的讲座 。“ 南 京大学考 家讲坛 ” m南求人学 历 史学系 、南京 大学 文化 { 然遗 , 研究所 主办 , 人众 考占 杂志 协办 ,旨
本次讲 …『 幸 _ 『 京人学历 史学系教授 、 大 众考 古》总
编辑染r t - t 编 贺 糊 先 生 t 持 。 ( 陈思妙 )
在乾陵南 门门址使用探地雷达
保护 工程完成 后的昭陵北司马 门遗址
兽面纹瓦 当
崇陵翼马

一日一校 南京大学(985)

一日一校 南京大学(985)

一日一校------南京大学(985)一、学校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

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

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

1994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

二、学校招生情况。

2014年在山东省一本理科计划招生专业(45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社会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数学类、物理学类、生物科学类、化学类、地质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电子信息类、材料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本博连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七年)、软件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自动化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一本文科招生专业(26人):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类、哲学、法学、公共管理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传播学类、社会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朝鲜语、西班牙语。

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史、政治经济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外科学(普外)、社会学、情报学、自然地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环境科学、气象学。

重点培育学科6个,分别是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经济法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经济、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

四、学科评估。

2012年度南京大学优势学科: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3个学科第一,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大气科学、图书情报第二,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第三,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第四,中国史、生物学、哲学、政治学第五,考古学、地理学、地质资源与工程第六,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第七,城乡规划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第八,数学、建筑学第九,建筑学第10,法学第11,新闻传播学第13,临床医学18,管理科学与工程第19,统计学第26。

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复试科目:1005 中国古代史;1006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中国通史教程》,姜义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一、二册,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东方建筑方向可接受我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考生。不接受单独考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中国考古五十年(1949-1999)》文物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东方建筑方向可接受我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考生。不接受单独考试。
14 书画研究15 玉石杂项研究16 青铜器玺印研究
12
01 古文字学02 旧石器时代考古03 新石器时代考古04 商周考古05 战国秦汉考古06 魏晋南北朝考古07 隋唐考古08 文化人类学09 宋元明考古10 东方建筑11 文化遗产研究12 古代陶瓷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63考古学基础复试科目:1001 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1002 综合面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复试科目:1009 中国近现代史;1010 综合面试
初试参考书和复试参考书相同。复试参考书目::《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历史系拥有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2014年计划招生硕士研究生70名,专业课考试科目分别为:“620历史学基础”、“663 考古学基础”、“671 文物鉴定基础”,现将招生专业目录详列如下: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历史学考研学校排名推荐
(2)中国历代积累了极其丰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又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本学科方向着重研究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分支领域的重大成就、内在奥秘、原创机制以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状况,通过全面而系统、深入而准确的理解、诠释,总结和继承古代中国优秀思想文化,为提升民族素养,锻铸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为增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提供精神资源,储备专门人才。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吉林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等。
历史地理学
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脱胎于传统的舆地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四大块:
(1)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确定、地理学方法、历史学方法等。
中国古代史专业培养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工作的能力,并能够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做出有理论及实践意义成果的高级人才。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胜任新闻出版、方志编修等方面的工作。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郑州大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目前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院校: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以上说的是历史学校的一个大概情况,具体问题问题分析,确实很纠结的同学先按照上面说的去了解一下,在根据复习情况合理选择选校,需要了解其他信息的同学可以直接在线联系我,篇幅有限,不能去分析各个院校的问题,如有疑问,欢迎联系Q24922500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真题

2

———————————————————————————————— 作者: ———————————————————————————————— 日期: 3 / 11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 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 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 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 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 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 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 4 / 11

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 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南京(汤山)人 2、石家河文化 3、尸乡沟商城 4、满城汉墓 5、长沙走马楼吴简 6、唐长安城 7、莫高窟 8、明孝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5 / 11

9、试述周口店遗址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0、试述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和文化特征 11、试述西周贵族墓葬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基本内涵 12、试述两汉王陵考古的主要发现 13、试述唐代城市考古的主要发现

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丁村文化 2、屈家岭文化 3、二里头文化 4、狮子山汉墓 5、六朝建康城 6、隋唐扬州城 7、云冈石窟 8、明十三陵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1、试述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特点 2、试述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编年序列和文化特征 3、试述商代都城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4、试述东晋南朝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5、试述西安地区隋唐墓葬形制的基本特征

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共72分) 1、丁村遗址 2、龙山文化与龙山时代 3、侯马盟书 4、汉阳陵 5、六朝建康城 6、永宁寺遗址 6 / 11

7、南唐二陵 8、应县木塔 二、问答题:(每题26分,5题中选做3题,共78分) 9、试述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 10、试述长江中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其特征 11、试述秦始皇陵考古的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12、试述隋唐两京地区墓葬的形制演变特点 13、试述元大都遗址的主要发现和布局特点

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8分,共144分) 1、北京(直立)人 2、良渚文化 3、二里冈上、下层文化 4、马王堆汉墓 5、南朝陵墓石刻 6、唐大明宫遗址 7、白沙宋墓 8、麦积山石窟 二、问答题(每题52分,6题选做3题,共156分) 1、试述考古遗存中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2、试述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为文化的发展序列及其基本特点 3、试述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和特征 4、试述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现的两晋家族墓地的主要特点 5、试述隋唐洛阳城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6、试述明代南京都城的布局特点、保存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南京大学2008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7 / 11

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共10题,150分) 1、龙山文化 2、二里头遗址 3、黄肠题凑墓 4、长沙窑 5、魂瓶 6、昭陵六骏 7、土墩墓 8、 9、“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壁画 10、仿木结构砖印壁画墓 二、问答题(每题50分,6题选作3题,共150分) 11、试述考古研究中断代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 12、试述太湖流域、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和主要特点 13、试述汉唐都城的平面布局和主要特点 14、试举两例我国近十年来重大考古发现 15、试结合下图,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和特点(图例主要是长安城明德门城门遗址) 16、看图指出下列物品的年代及判断依据

南京大学2009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水洞沟文化 2.良渚古城 3.狮子山汉墓 4.侯马铸铜遗址 5.安伽墓 6.昭陵六俊 7.元大都 8.天龙山石窟 二、问答 1.考古学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特点 8 / 11

2.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序列及特点 3.黄河下游夏商文化特点 4.鄂城周边六朝墓葬 5.隋唐扬州城遗址文化遗存及布局特点 6.明十三陵

南京大学2010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裴文中 2、红山文化 3、偃师商城 4、尼雅遗址 5、象山王氏墓葬 6、南唐二陵 7、西夏王陵 8、云冈石窟 二、问答 1、考古文化研究中的侧年方法及其特点 2、环渤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 3、伊洛河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4、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特点 5、巩县宋陵的布局特点 6、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南京大学2011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吕大临 2、水沟洞文化 3、寺墩遗址 9 / 11

4、上村岭虢国墓地 5、居延遗址 6、司马金龙墓 7、白沙宋墓 8、上林湖窑址 二、简答(六选三) 9、试述考古遗址中古植物遗骸对研究古代经济生活和环境变化的作用和意义 10、试述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 11、试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标志和特点 12、试述汉代诸侯王墓的埋葬制度和特点 13、试述唐大明宫的主要发现和特点 14、试述元大都的布局特点和对后世城市发展的意义

南京大学2012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石璋如 2、李家沟遗址 3、石峡文化 4、何尊 5、走马楼吴简 6、栖霞山石窟 7、虞弘墓 8、长沙铜官窑 二、简答(六选三) 9、新考古学学派所指出的“考古学纯洁性的丧失” “考古学思想已经腐朽”问题 10、你如何理解苏秉琦先生所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理论 11、简述长江上游地区三星堆文化的内涵 12、从“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式如何反应汉代墓葬的等级制度 13、唐代长安城里坊制度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10 / 11

14、从考古学角度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及影响 南京大学2013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尹达 2 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 3 湖熟文化 4 夏家店下层文化 5 南越王墓 6 磁州墓 7 安伽墓 8 克孜尔石窟 二、论述题 1 论述中国文化西来说、 2 长江中游地区商周文化 3 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聚落分层 4 江淮地区汉代贵族墓 5 栖霞山石刻 6 明南京城

南京大学2014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汤姆森(丹麦) 2.金斯泰洞穴遗址 3.草鞋山遗址 4.辛村卫国墓地 5.未央宫遗址 6.司马金龙墓 7.昭陵六骏石刻 8.拉萨大昭寺

9.中国文明起源研究中的“满天星斗”理论的主要内容 10.中国文化区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1.长江上游地区夏商遗存的主要发现及其特点 14长沙地区汉代贵族墓葬的主要发现及其特点 15.南京地区南朝陵墓石刻的主要发现及其特点 11 / 11

16中国古代佛教东传的“凉州模式”的影响 南京大学2015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8分 总分144分) 1、斯文赫定(瑞典) 2、柿子滩遗址 3、大河村遗址 4、滕州脚掌大墓地 5、熹平石经 6、老司城 7、永泰公主墓 8、雷峰塔 二、论述题(选做三道,每道52分 总分156分) 1、试述苏秉琦提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理论的学术意义 2、试述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3、试述黄河中游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及其特点 4、试述徐州地区汉代贵族墓的主要发现及其特点 5、试述中原地区唐代陵墓的主要发现及其特点 6、试述明代南京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