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八章(崔健球)

合集下载

城市快速路复习课程

城市快速路复习课程

城市快速路1.发展历程70年代,城市中心市区是以客货混行以及自行车为主的一幅式断面,通行能力低,行车安全性差。

为解决机非矛盾,提高行车安全与通行能力,三、四幅式断面得到大规模应用。

一幅式道路断面三幅式道路断面四幅式道路断面80年代,改革开放,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全国掀起修建城市环线、立体交叉。

环线就是城市快速路的雏形。

城市环线立体交叉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二环路33km,31座立交,中国第一条城市快速环路90年代初——1994年:三环路48.2km,48座立交,快速路标准改建90年代末期——2001年:四环路65.3km,51座立交,全国最高标准的城市快速路2000年——至今:五环路98km,86座立交2000年开始:加强联络线和放射线的建设,并对二三环路及部分节点进行了改造北京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桥—建于1974年1979年的建国门桥—二层长条苜蓿叶立交1980年,通车不久的西直门立交桥—车辆寥寥无几1986年,广州天河立交通车典礼-市民上桥参观的盛况1991年8月1日颁布实施第一节道路分类与分级第2.1.1条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一、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第二节计算行车速度第2.2.1条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相关规定7.3.1.1 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

快速路应与其它1.快速路要不要全互通?全立交?2.快速路是否全部设置辅路系统?3.快速路的横断面形式?4.快速路的线形标准与公路标准的区别?5.快速路的合理立交间距应为多少?6.…………定义:准快速路、连续通行的主干路、快进慢出的快速路……德外大街与二环路的衔接四环路与万泉河路的衔接设计速度:60km/h、80km/h、100km/h、120km/h……上海中环线:结合立交少, 平交多,路口间距小,局部小半径, 宽度不足等条件, 确定设计车速为60km/h。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最新版1总则1 总则1.0.1 为适应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统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指标,指导城市道路专用标准的编制,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范围内新建和改建的各级城市道路设计。

1.0.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规划,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

遵循和体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设计原则。

1.0.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 术语2.1.1 主路main road快速路或主干路中与辅路分隔,供机动车快速通过的道路。

2.1.2 辅路side road集散快速路或主干路交通,设置于主路两侧或一侧,单向或双向行驶交通,可间断或连续设置的道路。

2.1.3 设计速度design speed道路几何设计(包括平曲线半径、纵坡、视距等)所采用的行车速度。

2.1.4 设计年限design life包括确定路面宽度而采用的远期交通量的年限与为确定路面结构而采用的保证路面结构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用的设计使用年限两种。

2.1.5 通行能力traffic capacity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

2.1.6 服务水平level of service衡量交通流运行条件及驾驶人和乘客所感受的服务质量的一项指标,通常根据交通量、速度、行驶时间、行驶(步行)自由度、交通中断、舒适和方便等指标确定。

2.1.7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colorful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或树脂类胶结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拌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2.1.8 降噪路面reducing noise pavement具有减低轮胎和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功能的路面。

第4章 城市快速路

第4章 城市快速路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二、平、纵线形设计 高架路平纵设计除了考虑道路本身的交通功能以外,还 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桥墩位置、尺寸对地面交通设施 影响;排水、工程造价等),灵活运用规范指标和设计手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三、匝道设计
1.原则与规定 1)最大限度满足交通需求,切实达到疏解市内交通、 集散对外交 通、分流过境交通的目的。 2)位置应符合交通现状和规划路网站中的主要流向。 3) 间距合理,确保快速道路的畅通,减少因匝道出入引 起的交通、合流、分流区段的影响范围;间距不宜过大, 致使匝道与地面道路衔接处的流量过于集中而阻塞交通。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本章主要内容及重点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横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出入口设计、高架路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4-1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
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水平(A~F等级)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快速路主线一般采用C级、匝道采用D级。


上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2.匝道形式
1)图示a,匝道平行高架道路布置,上下匝道的交通 可通过地面道路交叉口来集散。
2)图示b,c,将上下匝道直接布置在横向道路上,这 种布置形式需要有较完善的道路网。


上一页
下一页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1.规范的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城市道路的安全、顺畅和舒适,并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

-要求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保证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2.道路类型和等级划分:-要求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特点和道路交通量划分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包括高速公路、快速路、一般道路和支路。

-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设计要满足较高的运行速度和交通流量需求,而一般道路和支路则要考虑城市功能和交通安全的平衡。

3.设计参数和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等级,提供相应的设计参数和标准,包括车行道宽度、路缘石、道路坡度、人行道宽度等。

-强调需要考虑车辆和行人的交通需求,确保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舒适性。

4.设计流程和方法:-要求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制定相应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强调需要进行交通流量预测、道路横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等,以确保整个道路系统的协调运行。

5.设计标志和标线:-要求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等级,提供相应的设计标志和标线,包括道路名称标志、交通指示标志、车道线、停车标线等。

-强调需要合理设置标志和标线,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方向感。

6.设计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确保道路设计对行人、车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强调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和保护措施。

总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4年版)的出台为我国城市道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帮助设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这对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大城市的高快速路越来越密集,当出现“高接高、高接快、快接快”时,为保证各个方 向都要快,这类大型立交桥的岔道就常有两车道,而主路常有双向六车道以上,整个立交桥的规模等级就非常高。
相关事宜
收费问题
处罚规定
一般而言,城市快速路不收费,但大城市中有部分被并入高速路的快速干线或高速路联络线等会收费。
根据不同具体情况和各种细节分类方法,城市快速路又常被称为一级公市快速路的一个主要原则,即快速路没有红绿灯,可以连续通行。因此需要在所有的路口形成一个立交, 或者是一个简单的立交,或者是大型的立交,这个立交的设置主要跟相关道路有关。北京的二三四环就是典型的 快速路,长安街的宽度不比四环路窄,但有大量红绿灯,路口都是平交路口,所以叫主干道。 在实际建设中, 一些红绿灯路口或其他平面交叉口较少的中长距离主干道,其功能定位或道路性质也被纳入城市快速路的范畴。 不过只要有平面交叉口的一段道路,哪怕只出现一个红绿灯,在路名上就不会称其为“快速路”,而是称为“大 道”。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超速10%以上不到30%的,处以50元罚款、交通违法记3分的处罚;超速 30%以上不到50%的,处以200元罚款,交通违法记3分的处罚;超速50%以上不到70%的,处以500元罚款,交通违 法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的处罚;超速70%以上不到100%的,处以1000元罚款,交通违法记6分,可以并处 吊销驾驶证的处罚;超速100%以上的,处以2000元罚款,交通违法记6分,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的处罚。
功能作用
减少平面交叉口和红绿灯数量从而提高行车速度、缩短较远距离的行车时间、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混行 机会、降低道路拥挤几率、促进汽车保持经济环保车速等,对提高整个城市的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有极大作用。 现代化的大都市一般都少不了大规模的城市快速路,它对接驳出境公路、卫星城镇、直通机场港口等都有不可或 缺的作用。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新书)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新书)

不破坏
环境友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调将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降低对社会的环境影响。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景观影响 视觉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快速路自规划和选线开始,就依照国家环境政策法规进行环境的规划和研究,确定景
A B C
不同轮胎类型(A、B、C型)的轮胎/路面噪音声级测定
噪音声级dB
103.5 103.0 102.5 102.0 101.5 101.0 100.5
菜户营桥~右安门 开阳桥~陶然桥 玉蜓桥~左安门桥 光明桥~广渠门桥 东便门桥~建国门 建国门桥~朝阳门 朝阳门桥~东四十 东直门桥南~东直 东直门北桥~北小 雍和宫桥~安定门 钟楼北桥~德胜门 德胜门桥~积水潭 西直门桥~官园桥 阜成门桥~西便门 天宁寺桥~广安门 白纸坊桥~菜户营
• 二环外环 车速50km/h
• 10.3 噪音要求
• 10.3.1 城市高架快速路(含匝 道)横断面的外缘距两侧建筑物 应符合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 同时应符合城市环境评价指标要 求。当超过城市噪音规定指标时, 应按环保标准要求设置声屏障。
8.3.2 高架快速路与相邻建筑物的最 小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维修高架桥或建筑物所需空间; 2 防止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 3 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 4 消防车辆通行及架梯所需空间; 5 曲线段视距运行要求空间; 6 环境保护所需空间。
1、大型公共建筑物、水面、滨海岸。 2、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 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雅、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 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文物古迹: 指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有关而值得后人登 临凭吊的胜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快速路建设导则

快速路建设导则

快速路建设导则第一部分:1、为统一城市快速路设计标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快速路工程的设计。

3、城市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快速路系统,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4、城市快速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部分:1、快速路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能与城市其它道路合理分配交通,达到路网最佳效应。

2、快速路线形设计中的平面与纵断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断均衡,横面合理。

应保证视觉性诱导,线形连续,安全与适舒。

3、快速路设计车速宜采用60km/h、80km/h、100km/h。

辅路设计车速宜为30~40km/h,路段改变设计车速时应设置过渡段。

4、按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及交通量,快速路车行道宜分为双向4车道、6车道、8车道。

车行道宽度按行车速度及车型宜分为3.5m、3.75m。

5、快速路设计应重点做好出入口设计,对出入口位置、间距、型式进行综合设计,达到系统通行能力的均衡。

6、快速路设计时应将交通管理设施及服务设施配套完成,保证交通正常运行。

7、快速路车行道下不得布设纵向地下管线设施,横穿快速路的地下管线设施应将检查井设置在车行道路面以外。

8、快速路设计应与道路绿化、排水、照明设计协调统一,与城市景观、环境统一,做好整体设计。

9、快速路公交停靠站、加油站宜设置在辅路上,当需设置在主路时,应设置在与主路分离的停靠区内,停靠区出入口应满足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的规定。

10、快速路行人过街必须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11、快速路通过互通式立交区应设置集散车道,当出入口间距满足最小间距规定时,可不设置集散车道。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3版)-图文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3版)-图文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23版)-图文合考虑区域内人文环境、地形、地貌、地质与地质灾害、水文、气象、地震、交通量及其组成,以及运营和施工条件。

13.1.3桥上或隧道内的管线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在桥上敷设污水管、压力大于0.4MPa的燃气管和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体、气体管。

当条件许可时,可在桥上敷设电讯电缆、热力管、给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压力不大于0.4MPa的燃气管,但必须按国家有关现行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严禁在隧道内敷设电压高于10kV配电电缆、燃气管及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气体管。

13.2桥梁13.2.1城市桥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特大桥、大桥桥位应选择河道顺直稳定、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段,不宜选择在断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带。

中小桥桥位宜按道路的走向进行布置。

2桥梁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并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和养护。

3桥梁建筑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4桥梁应根据工程规模和不同的桥型结构设置照明、交通信号标志、航运信号标志、航空障碍标志,防雷接地装置以及桥面防水、排水、检修、安全等附属设施。

13.2.2桥梁可按其多孔跨径总长或单孔跨径的长度,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和小桥等四类,桥梁分类应符合表13.2.2的规定。

表13.2.2桥梁分类注:1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为两桥墩中线之间桥中心线的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的长度,拱式桥为净跨径。

2梁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车道长度。

13.2.3桥梁的桥面净空限界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

13.2.4桥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航河流的桥下净空应符合国家现行通航标准的要求。

2不通航河流的桥下净空应根据设计洪水位、壅水和浪高或最高流冰面确定;当在河流中有形成流冰阻塞的危险或有流放木筏、漂浮物通过时,应按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