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易错题附标准答案1

密度易错题附标准答案1
密度易错题附标准答案1

密度易错题 1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12?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2.(2010?梧州)将一铝块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铝块的密度将()

A.增大B.不变C.减少D.无法确定

3.我们通常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实际是指()

A.铁的质量比木头的密度大B.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D.铁的硬度比木头的硬度大

4.在你日常见到的水、酱油、食油、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水B.酱油C.食油D.白酒

5.5g铁与5kg铁的密度之比是()

A.1:1000 B.1:5000 C.1:1 D.1:5

6.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

7.小明同学阅读了表1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表1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水银13.6×103

冰0.9×103干松木0.5×103

煤油0.8×103铜8.9×103

酒精0.8×103铅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大

8.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

9.一块木头削去一半,一钢瓶氧气用去(体积不变),下列描述正确的()

A.前者质量减小,后者质量不变B.前者密度不变,后者密度变小

C.前者密度变小,后者密度变小D.两者质量都减小

10.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12.水银的密度为13.6×lO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

A.1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 B.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m3

C.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D.1kg水银的体积是13.6×103m3

13.有一个铅球,使用多年后磨损得很厉害.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A.质量B.密度C.球重D.体积

14.一瓶氧气,病人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A.不变B.变为原来的2倍C.变为原来的一半D.无法确定

15.现有一个给病人输氧的氧气瓶容积大约为0.1m3,瓶中还有2.0kg的氧气,再用去一半后,氧气瓶中剩余的氧气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A.1.0kg 20kg/m3B.1.0kg 10kg/m3C.2.0kg 20kg/m3D.2.0kg 10kg/m3

16.一个最多能装下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盛下质量是1kg的()(己知ρ盐水>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汽油B.植物油C.酒精D.盐水

17.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金属球,如果体积比为2:1,那么它们的密度比是()A.1:1 B.1:2 C.2:1 D.不能确定

18.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中学生的密度大约是0.5×103kg/m3B.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

19.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3:5,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A.3:10 B.6:5 C.5:6 D.3:5

20.A、B两个实心球,已知V A>V B,m B<m A,则两者的密度关系为()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21.浸种用的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现有盐水0.6kg,其体积为500mL,要使这种盐水符合浸种要求应该()

A.加盐500g B.加水500g C.加盐200g D.加水200g

22.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如图).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小明通过上网查询到每尊雕像的质量约200kg.请您估算这尊雕像的平均密度约为()

A.0.4×103kg/m3B.0.8×103kg/m3C.4×103kg/m3D.8×103kg/m3

23.将等质量的金属甲和金属乙组成合金,若甲、乙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则合金的密度是()

A.B.

C.D.

24.甲、乙两实心金属块,m甲=4m乙,V甲=2V乙,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A.0.25倍B.0.5倍C.2倍D.4倍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比较甲、乙两条图线可知甲种物质的密度_________乙种物质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据每一条图线还可反映出的规律是_________.

26.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它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读作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当铜块的温度升高300℃,它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27.水的密度是_________,读为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将1000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水的密度为_________.

28.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__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_________不相等,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__的概念.(选填“温度”、“密度”、“体积”、“质量”)

29.某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米﹣26”型号的直升机一次能携带该种燃油的最大量为12000米3,其质量是_________千克,飞行途

中用去总油量的,则剩余部分燃油的密度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30.阅读表后可知,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密度不同,这说明密度与物质的_________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如表中的_________;水在

_________℃时密度最大.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水银13.6×103

冰0.9×103干松木0.5×103

煤油0.8×103铜8.9×103

酒精0.8×103铅11.3×10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12?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顺推法.

分析:①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②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③一定质量的物质,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密度相应改变.

解答:解:

A、B 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

(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C、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状态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

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D、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温度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

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ρ=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

2.(2010?梧州)将一铝块截去一半后,剩余一半铝块的密度将()

A.增大B.不变C.减少D.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要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此题中,铝块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了,但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铝块截去一半后,仍然是物质铝,故密度不变.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一般不变的量;抓住这点就可解答.

3.我们通常所说的“铁比木头重”,实际是指()

A.铁的质量比木头的密度大B.铁的体积比木头的体积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D.铁的硬度比木头的硬度大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铁比木头重”,不是说,是铁就比木头的重力大,可以设想一个铁钉难道比一个课桌的重力还大吗?但是铁就比木头的密度大.所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反映的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正确理解密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密度反映的是物质的特性,由物质种类决定.

4.在你日常见到的水、酱油、食油、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水B.酱油C.食油D.白酒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不同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将密度小的物质称为“轻”;这里的轻就是指物理上的密度小.根据这几种液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相互的联系,可以判定水、酱油、食油、白酒四种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酱油,即选B;

故选B.

点评: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质密度的了解可选出答案.

5.5g铁与5kg铁的密度之比是()

A.1:1000 B.1:5000 C.1:1 D.1:5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无关.

解答:解:5g铁与5kg铁的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但是他们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相同,也就是密度相同.所以,密度之比是1:1.

故选C.

点评:密度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6.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由题意获知氧气瓶的容积与氧气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原来瓶中氧气的质量,由于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所以用去5g后,气体体积不变,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氧气现在的密度.

解答:解:由题知:

V=10dm3=10﹣2m3;ρ1=2.5kg/m3;

根据得:m1=ρ1V=2.5kg/m3×10﹣2m3=2.5×10﹣2kg=25g;

用去一部分后:m2=m1﹣5g=25g﹣5g=20g;

所以氧气现在的密度是:.

故选B.

点评:考查密度及其计算,本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氧气的体积等于氧气瓶的容积,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7.小明同学阅读了表1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表1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水银13.6×103

冰0.9×103干松木0.5×103

煤油0.8×103铜8.9×103

酒精0.8×103铅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大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信息给予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认真分析表格中提供的物质密度信息,找出其中的规律,必要时运用密度的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

A、从表格中可看出,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物质,但密度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是液体,它的密度比许多固体密度还要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从表格中看出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了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

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表格中铜的密度小于铅,根据V=可知: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

块的体积比铅块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程度,不少同学都认为:只要物质不变,密度就不变,忽略了密度还跟状态有关.

8.对于密度公式ρ=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ρ与体积V成反比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顺推法.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

A、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此选项正确;

C、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质量大小、体积大小都无关.此选项错误;

D、物质确定,密度不变,与体积大小无关.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不同物质,密度大小可以从数学角度用公式ρ=比较.

9.一块木头削去一半,一钢瓶氧气用去(体积不变),下列描述正确的()

A.前者质量减小,后者质量不变B.前者密度不变,后者密度变小

C.前者密度变小,后者密度变小D.两者质量都减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质量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为ρ=.解答:解:一块木头削去一半,质量和体积各减少一半,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密度不变.一钢瓶氧气用去(体积不变),质量减少了,但是体积没有变.由密度的公式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BD.

点评:熟知密度的概念是解此类题的基础,但是还要注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如气体质量变了,而体积不一定变.

10.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相比较()

A.木块的体积较大,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B.铁块较重,所以所含物质较多

C.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

D.无法比较其物质含量的多少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含物质多,质量小含物质少.

解答:解: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铁块所含物质多少是一样的,因为质量相同.体积大,其质量不一定大,故A错误.

木块和铁块质量相同,一样重,含物质也一样多,故B错误,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要真正理解质量的含义.

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跨学科;图析法.

分析:

本题根据密度公式ρ=的数学图象m﹣v的关系,图线的斜率k=ρ来判断密度的大小.

解答:

解:根据正比例函数斜率ρ=k=来判断密度的大小,得ρA>ρB>ρC,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物理公式结合数学图象来考物理,比较有新意.关键是明确数学图象的物理意义.

12.水银的密度为13.6×lO3kg/m3,它表示的意思是()

A.1m3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 B.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m3

C.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D.1kg水银的体积是13.6×103m3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定义式是ρ=,其单位也是通过定义式得到的.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物质是水银,根据其密度的具体数值,可以确定单位体积是1立方米;质量是13.6×lO3kg,.根据其定义可知是:1m3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故选C.

点评:(1)回答物理量的单位的物理含义时,就是回答该物理量的定义,根据告诉的数值,将定义中不确定的量给确定下来即可.如密度定义中的:单位体积不确定(1立方米、1立方分米等);物质不确定;质量的大小不确定.

(2)回答比热容的、热值的以及速度的单位含义时,方法同上.

13.有一个铅球,使用多年后磨损得很厉害.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A.质量B.密度C.球重D.体积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1)根据铅球磨损说明其体积和质量发生了变化,根据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确定重力的变化情况.

(2)其构成的物质没有变化,利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可以确定定此题的答案.

解答:解:(1)铅球磨损后,其体积和质量都减小.故AD错误.

(2)物体受到的重力:G=mg,由于铅球的质量减小,所以其受到的重力也会减小.故C错误.

(3)铅球磨损前后,其质量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但构成铅球的物质没有变化,由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物质不变,则密度不变.故B正确.综上分析故选B.

点评:通过生活常识可以明确铅球磨损的含义:上面的一部分物质掉了下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密度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有时还与物体的温度联系在一起,因为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根据公式:ρ=可以确定,物体的温度变化时,质量m不变,体积V

增大,所以物体的密度要发生变化.解题时关键要注意是否涉及到了温度这个物理量.

14.一瓶氧气,病人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A.不变B.变为原来的2倍C.变为原来的一半D.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氧气的密度等于氧气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解答:解:氧气为气体,空间有多大,体积有多大,所以氧气体积不变(等于瓶的容积),质量用去一半,根据ρ=知: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故选C.

点评:理解密度的定义;会用密度公式计算;明确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的特性.

15.现有一个给病人输氧的氧气瓶容积大约为0.1m3,瓶中还有2.0kg的氧气,再用去一半后,氧气瓶中剩余的氧气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A.1.0kg 20kg/m3B.1.0kg 10kg/m3C.2.0kg 20kg/m3D.2.0kg 10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1)知道瓶中还有2.0kg的氧气,又用去一半,据此求出剩余氧气的质量;

(2)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再利用密度公式ρ=求剩余氧气的密度.

解答:解:

(1)原来氧气瓶里氧气的质量:

m0=2.0kg,

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质量:

m=m0=×2.0kg=1.0kg;

(2)∵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

∴剩余氧气的密度:

ρ===10kg/m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使用氧气前后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16.一个最多能装下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盛下质量是1kg的()(己知ρ盐水>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汽油B.植物油C.酒精D.盐水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分析:瓶子体积一定,最多能装1kg水,要能装下其它液体,必须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解答:

解:瓶子体积V相同,装满水m=1kg,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根据ρ=得,ρ液>ρ水,题中只有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故选D

点评:考查密度公式,属基础题.

17.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金属球,如果体积比为2:1,那么它们的密度比是()A.1:1 B.1:2 C.2:1 D.不能确定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两实心金属块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金属球的密度关系.解答:解:∵m1=m2,V1:V2=2:1;

∴ρ1:ρ2=:=×=1×=1:2.

故选B.

点评:比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想象心算.

18.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中学生的密度大约是0.5×103kg/m3B.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W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

考点:密度的计算;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额定功率.

专题:估算题.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知识:人体的密度、手电筒和家庭照明灯的功率、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和正常人的体温和步行的速度进行解答.

解答:解:A、人体的密度和水差不多,约为1×103kg/m3,故A不符合实际.

B、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1W,家庭照明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5℃,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约合1.39m/s,较接近实际,故D符合实际.

点评:这是一道估算题.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对于这类题,解题思路是首先要对一些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对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熟悉,要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

19.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3:5,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A.3:10 B.6:5 C.5:6 D.3:5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知道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和质量之比,利用密度公式ρ=求密度之比.

解答:解:

由题知,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V甲:V乙=1:2,质量之比m甲:m乙=3:5,

∵ρ=,

∴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

ρ甲:ρ乙=:=×=×=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由于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20.A、B两个实心球,已知V A>V B,m B<m A,则两者的密度关系为()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推理法.

分析:此题可以应用密度公式进行比较.

解答:

解:根据密度公式可知,A球的密度为ρA=,B球的密度为ρB=,

因V A>V B,m B<m A,即A球的质量大,体积也大,

所以无法确定两者密度的大小关系.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质量和体积都大的物体,密度不一定大.

21.浸种用的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现有盐水0.6kg,其体积为500mL,要使这种盐水符合浸种要求应该()

A.加盐500g B.加水500g C.加盐200g D.加水200g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已知盐的质量和盐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然后和要求盐水的密度相比较即可得出答案;如果大于已知密度,需要加水;如果小于已知密度,需要加食盐;

(2)若加水,设水的质量为m,则水的质量加上原本盐水的质量即为新配制的盐水质量,原本盐水的体积500ml加上所加水的体积(所加水的体积可用来表示,

水的密度是1.0g/cm3)即为新配制的盐水体积,两者之商应为1.1×103kg/m3,据此求出水的质量.

解答:解:(1)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ρ,

盐水的密度:

ρ===1.2×103kg/m3,

∵ρ>ρ0=1.1×103kg/m3,

∴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

(2)设应加水的质量为△m,则加水后m总=m+△m,

而△m=ρ水△V,△V=,

∴V总=V+△V=V+,

由ρ0=得:

1.1×103kg/m3===,

解得:△m=0.5kg=500g.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分清改变液体密度时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2.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如图).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小明通过上网查询到每尊雕像的质量约200kg.请您估算这尊雕像的平均密度约为()

A.0.4×103kg/m3B.0.8×103kg/m3C.4×103kg/m3D.8×103kg/m3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估算题.

分析:

先由人的大约质量和密度,利用V=估算出人的体积,再结合雕像的质量利用m=ρV 就能求出它的质量.

解答:解: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是:ρ

=1.0×103kg/m3,

人的质量大约是:m人=50kg,

人的体积:V人===50×10﹣3m3,

雕像的体积:V雕=V人=50×10﹣3m3,

雕像的质量:ρ雕===4×103kg/m3.

故选C.

点评:本题是根据人的质量和密度对这个雕像的密度进行估测,需要学生知道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是差不多的.这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要会估计人的质量和体积,是物理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23.将等质量的金属甲和金属乙组成合金,若甲、乙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则合金的密度是()

A.B.

C.D.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还知道密度的大小,根据公式ρ=可求甲、乙体积的大小;甲、乙体积之和就是合金的体积,甲、乙质量之和就是合金的质量,根据公式

式ρ=可求合金密度.

解答:

解:根据ρ=可得:

甲的体积V1=,乙的体积V2=,

所以合金的体积V=V1+V2=+=,

合金的质量为m合=2m;

合金密度ρ===.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合金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求合金的质量和体积,质量前后保持不变,等于两种金属的质量之和,体积等于两种金属的体积之和.

24.甲、乙两实心金属块,m甲=4m乙,V甲=2V乙,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A.0.25倍B.0.5倍C.2倍D.4倍

考点:密度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已知两实心金属块的质量关系和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求出两金属球的密度关系.解答:解:∵m

=4m乙,V甲=2V乙,

∴ρ甲:ρ乙=:=×=4×=2,

即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2倍.

故选C.

点评:值的计算是物理中常见的题型,解题时的方法是,明确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相应的关系式,然后条理清楚地进行运算,切不可想象心算.

二.填空题(共6小题)

2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图象,比较甲、乙两条图线可知甲种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种物质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据每一条图线还可反映出的规律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解答:解:如图所示:在图象的横坐标轴上取一个相同的横坐标,即相同的质量m,发现V

>V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质量相同时,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故甲的甲

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图象中横轴表示物质的质量,纵轴表示物质的体积,对每一条图象而言,物体的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由此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故答案为:小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通过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方法来确定两者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26.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它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读作8.9×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1米3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当铜块的温度升高300℃,它的密度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的计算.

分析:(1)首先会正确读出密度的单位;然后再根据密度是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理解密度的意义.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常温下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时密度不变,但物体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物体的体积有所变化,从而使物质的密度也随之有所改变.

解答:解:(1)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读作8.9×103千克每立方米,因为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1米3的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

(2)因为铜块的温度升高300℃,质量不变,状态虽没有改变,但它因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8.9×103千克每立方米;每1米3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变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和掌握,知道密度单位的读法,并知道物体的密度会因受热膨胀,体积有所变化,从而引起密度的变化.

27.水的密度是 1.0×103㎏/m3,读为 1.0×103千克每立方米,其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将1000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一半水的密度为 1.0×103

㎏/m3.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解答:解:水的密度是要求记住的,是1.0×103kg/m3.读为1.0×103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物理意义就是由定义而来: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的物理意义就是:每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103kg.

将1000g的水倒掉一半,水的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一半,但是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即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1.0×103㎏/m3、1.0×103千克每立方米、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

1.0×103㎏/m3.

点评:本题是考查关于密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时候就是因为它太基本了,所以有些同学反而没有去注意.本题中的水的密度是要求记忆的,很多题目计算用到水的密度时,往往是题目并没有告诉你,需要你自己记住的;水的密度表示的意义,也是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记忆和理解的时候要和密度的定义结合起来.

28.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它们的质量不相等,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的概念.(选填“温度”、“密度”、“体积”、“质量”)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分析:对于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质量相同但体积不同,或体积相同但质量不同;

所以分析时,我们只需要分析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还是体积与质量的比值中哪一种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即为是密度定义.

解答:解:对于不同的物质,在体积相同时,其质量不同的;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作为密度定义更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所以我们物理中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了密度定义的确

定.

故答案是:体积;质量;密度.

点评:熟悉课本内容,能牢固的掌握住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并能将其真正的理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29.某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1m3的该燃油的质量是

0.8×103kg,“米﹣26”型号的直升机一次能携带该种燃油的最大量为12000米3,其质量是9.6×107千克,飞行途中用去总油量的,则剩余部分燃油的密度是原来的1倍.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简答题.

分析: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所以从密度定义可以知道物质密度所表达的意义了.

根据m=ρV可计算携带燃油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当飞行途中用去总油量的,剩余部分燃油少了,所以

质量会减小,体积也会减小.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解答:解: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由密度定义可知,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1m3的该燃油的质量为0.8×103kg.

体积为12000米3的该种燃油,其质量m=V=0.8×103kg/m3×12000m3=9.6×107kg/m3 kg;

当飞行途中用去总油量的,剩余部分燃油的质量是原来的,体积也是原来的,

但单位体积的质量仍然是不变的,即密度不变,是原来的1倍.

故答案为:1m3的该燃油的质量为0.8×103kg,9.6×107,1.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密度方面的内容,要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

30.阅读表后可知,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但密度不同,这说明密度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如表中的煤油和酒精;水在4℃时密度最大.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水银13.6×103

冰0.9×103干松木0.5×103

煤油0.8×103铜8.9×103

酒精0.8×103铅11.3×103

考点:密度的大小比较.

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1)分析表中的水和冰的密度、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值的特点即可得出第一空和第二空的答案.

(2)水在0~4℃之间有一个反常膨胀的特点,故结合密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即可解决第三空.

解答:解:冰和水是同种物质,但其状态是不同的,其密度也是不同的,故据此我们能看出,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能看出,并不是所有物质的密度都是不同的,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就是相同的;

由于水在0~4℃之间有一个反常膨胀的特点,即4℃时水的体积最小,据公式ρ=可

知,此时的体积最小,故此时的密度最大.

故答案为:状态;煤油和酒精;4.

点评:能正确的读懂表格中的数据,并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等知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2019年导游证考试《基础知识》选择试题及答案

2019年导游证考试《基础知识》选择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求偿权的实现的最基本的方式是( ) A.赔偿损失 B.恢复原状、重做、更换 C.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D.恢复名誉 【答案】A 2[简答题]旅游 【答案】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3[简答题]旅游流动的特点 【答案】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程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国内旅游为主;国际旅游较少,往邻国的旅游为主,而去较远的国家旅游较少。 4[简答题]导游人员分类 【答案】 ①按业务范围划分:海外邻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②按语种划分:中文导游人员、外语导游人员 ③按技术等级划分:初级导游人员、中级导游人员、高级导游人员、特级导游人员

5[简答题]相关皇帝的称号 【答案】 1.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 2.庙号:帝王死后,其即位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 3.尊号: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有 时也称“徽号” 4.全称: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5.年号:封建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 6.陵号:封建帝王陵寝的名号 6[简答题]官吏选拔制度 【答案】官吏选拔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所以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7[单选题]旅游者小王参加甲旅行社组织的九寨沟旅游,其合法 权益受到侵害。此时,甲旅行社已与乙旅行社合并成立为丙旅行社, 小王应向( C )要求赔偿 A.甲旅行社 B.乙旅行社 C.丙旅行社 D.旅*政管理部门 【答案】C 8[简答题]文学、小说部分 【答案】

历年中考物理易错题汇编-质量和密度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 332.710kg/m ρ=?铝,338.910kg/m ρ=?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B .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C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D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假设两球都是实心的,根据两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两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铝球的体积最大,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m V ρ= 铜铜 可知,因为ρρ铜铝<,两种 材料的体积关系为V V 铜铝>,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C 。 2.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4∶1 B .2∶1 C .1∶2 D .1∶4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知道两物体的质量相同,和体积之比,利用密度公式m V ρ=求解。 【详解】 质量相同,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根据m V ρ= 可得,密度之比为 111 122 m v m v m m v v ρρ==?=?=甲 甲甲甲乙乙乙 乙甲乙 故选C 。 【点睛】 重点是密度公式的应用,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3.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某液体的密度,并用得到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图象,量筒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 A .30g 0.8g/cm 3 B .75g lg/cm 3 C .75g 0.8g/cm 3 D .30g lg/cm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量筒中没有装液体时,质量为量筒的质量: m =30g , 由图可知,当体积为100cm 3时,液体质量为 110g ﹣30g =80g , 则液体的密度: ρ= 380g 100cm m V = =0.8g/cm 3. 故选A . 4.小明测量某种液体密度ρ液的主要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为G 1;②将该烧杯加满水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水的总重为G 2;③将该烧杯加满被测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重为G 3。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 3G G ρρ= 液水 B .3 2G G ρρ= 液水 C .21 31G G G G ρρ-= -液水 D .31 21G G G G ρρ-= -液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题目中所给方法测液体密度,遇到的关键困难是要解决如何测液体的体积,这里是借助了水来进行等效替代,因此按照这一思路结合密度的公式可完成本实验。 【详解】 由m V ρ= 可知,水的体积:

中考物理复习功和机械能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 1.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 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 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 W P t 可知,功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载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增大 B.运载火箭加速升空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动能变小,机械能守恒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在太空中,卫星绕地球运动时,没有阻力作用,没有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守恒。 【详解】 A.火箭上升过程中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 .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气体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空气给火箭以反作用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火箭入轨后做圆周运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北斗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一块水泥板质量为 0.5 t ,起重机在 5 s 内把它匀速提高 2m , 此过程中(g =10N/kg )( ) A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4J B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为 1×103J C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2×102 W D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为 5×102 W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 .水泥板的质量 0.5t 500kg m == 水泥板受到的重力 500kg 10N/kg 5000N G mg ==?=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的功 45000N 2m 110J W Gh ==?=? 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D .起重机对水泥板所做功功率 43110J 210W 5s W P t ?===? 故C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4.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水平木板滑动,如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答案】D

2014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列

2010年物理中易错题集锦 一、开放性易错题 1: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 Z______v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问题。通过审题可看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运动的方向不确定,因此要分两种可能的情况讨论。 (1)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东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 乙车也向东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2)以地面为参照物,如果甲车向西运动,由甲、乙两车同向运动可知、乙车也向西运动。又由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向东运动可知:v乙< v甲。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本题答案应为:“东,大于”或“西,小于”。 2:一个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F1和 F2的作用,它们的合力为F,则( )。 A、如果F1≠ F2,那么F的方向总是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B、如果F1= F2,那么F=0 C、如果F1> F2,那么F= F1- F2 D、F总大于F1和 F2的任意一个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本题中的 F1、 F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它们的大小关系已在各选项中作了假设,但各个力的方向未说明,两个力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那么合力的情况就不同了,所以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 3:重为100牛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米2,现用一个大小为20牛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 A、一定是200帕 B、可能是1000帕 C、可能是800帕 D、可能是200帕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开放的问题,解答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择答案A,其原因是认为作用在物体中央的大小为20牛的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实际上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力的方向,只是说明力竖直用在物体中央,所以该力有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两种可能。当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为120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p1=F1/S1=120牛/(0.1米2)=1200帕 p2=F2/S2=120牛/(0.1米2)=800帕本题正确选项为C。 4: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牛 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 D、可能为0.4牛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F浮≤0.5牛。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说明】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 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5:如图1 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由题意已知,物

《导游实务》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导游实务》课程考试试题 适用班级:14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考试形式:闭卷 出卷人:教研室主任:教务科: 分院院长: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 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取得(),导游人员才有资格从事导游活动。 A.导游证 B.导游资格证 C.协议合同 D.接团任务书 2、导游人员从事导游活动,必须经()委派。 A.旅游者 B.旅行社 C.导服中心 D.旅游局 3、()为旅行社的骨干。 A.初级导游 B.中级导游 C.高级导游 D.特级导游 4、()在整个旅游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A.地陪 B全陪. C.领队 D.旅游者 5、导游服务的中心内容是()。 A.向导 B.讲解 C.宣传 D.安全保卫 6、导游要“五勤”,以勤动()为要。 A.眼 B.手 C.脚 D.脑 7、()体现的是导游人员文化修养。 A.言之有物 B.言之有理 C.言之有趣 D.言之有礼 8、以下属于虚实结合法中“虚”的是()。 A.史实 B.民间故事 C.实物特征 D.实物价值。 9、()人以上的旅游团可以发给团体签证。 A.9 B.8 C.7 D.6 10、中国银行在收兑旅行支票是收取()的贴息。 A. 6‰ B. 6.5‰ C. 7‰ D.7.5‰ 11、由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疑难所引起的故障叫()。 A.技术性故障 B.问题性故障 C. 事故性故障 D. 单一性故障 12、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经济损失30万元,属于()。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13、旅游团抵达一地后,无导游人员迎接的现象属于()。 A.漏接 B.空接 C.错接 D.误接 14、旅游者丢失证件,导游员应协助其向有关部门报失,补办必要手续,所需费用由() 承担。A.旅行社 B. 导游 C.保险公司 D.旅游者15、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20 D.119 二、多项选择题( 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导游服务要素的是()。 A.语言 B.知识 C.技能 D.文化水平 2、个性化服务是为满足()的合理需求而提供的服务。 A.全体客人 B.部分客人 C.个别客人 D.以上都对 3、以下属于导游服务模式发展趋势的是()。 A.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 B.导游手段科技化 C.导游方式方法多样化 D.以上都对 4、导游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有()。 A.准确 B.通俗 C.生动 D.书面化 5、()体现的是导游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A.言之有神 B.言之有趣 C.言之有喻 D.言之有据 6、面对旅游者的苛求和挑剔,导游人员绝不能意气用事,正确态度是()。 A、认真倾听 B、微笑对待 C、耐心解释 D、不予理睬,继续服务 7、虚实结合法中的“虚”是指景观的()。 A、史实、艺术价值 B、史实、趣闻轶事 C、艺术价值、趣闻轶事 D、民间传说 8、以下属于导游服务特点的是()。 A、复杂多变 B、独立性强 C、脑体高度结合 D、文化性 9、导游服务是一种()服务。 A、简单的 B、高智能 C、高技能 D、高智商 10、旅游者在景区游览时走失,导游人员应当()。 A、了解情况 B、做好善后工作 C、争取有关部门协助 D、由全陪、领队分头寻找,地陪带团继续游览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对导游服务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 2、导游讲解能力是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各项能力的核心能力。() 3、导游人员的素质是隐性的。() 4、导游人员可以穿怪异的服装,以体现个性化服务。() 5、礼貌礼节的核心内容是热情待人。() 6、在各种旅游类型中,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增长最快。() 7、地陪做好接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向旅游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前提。() 8、交谈是导游人员同游客交往的主要环节。() 9、不明海关规定或不知道如何选择通道的旅客,应选择绿色通道。() 10、国内国际机票的有效期为1年。() 11、晕车的客人可服用乘晕宁、苯海拉明片等药品。() 12、中暑的客人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让其饮用含糖饮料。() 13、伸出小指,在日本表示女人、女孩子、情人。() 14、导游语言的特点主要是宽、活、美。() 《导游实务》课程试题第1 面共3面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 A.一样大; B.速度为4米/秒时大; C.速度为6米/秒时大; D.无法比较 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1个 B.2 个 C.3个 D.4个 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1.83cm B.1.833cm C.1.76cm D.1.759cm 10.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A 偏大 B 一样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1.盛氧气的钢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6kg/m3, ,工人使用氧气进行焊接用去了1/3,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 6 kg/m3, B 12kg/m3, C.4 kg/m3, D 无法确定 12.一个瓶子能装下1kg的盐水,它一定能装下1kg的( ) A 水银 B 水 C 煤油 D酒精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训练-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50N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A 移动了20cm B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是8J C .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30N D .若对物体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使物体B 可以匀速上升,则力F 的大小为4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有两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物体 B 下降了40cm ,则A 移动的距离为 2240cm 80cm=0.8m S h ==?= 故A 错误; B .物体B 重30N ,动滑轮重10N ,忽略绳重及滑轮轴上的摩擦,则拉动A 的力的大小为 'B 11()(30N 10N)20N 22 F G G =+=+=动 绳子拉力对物体A 做的功为 '20N 0.8m 16J W F S ==?= 故B 错误; C .物体A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为 '20N f F == 故C 错误; D .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 ,则A 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F 、向右的物体B 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物体B 匀速上升,物体A 也匀速移动,这时物体A 受到平衡力,则拉力为 '20N 20N=40N F f F =+=+ 故D 正确。 故选D 。

导游实务试题库(含答案)[精品文档]

2009年导游资格考试题库《导游实务》试题 (共1013题) 第一章导游服务 一、单项选择题 1.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中处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支配地位 D、领导地位 答:B 2.人们最熟悉的导游服务内容是。 A、旅行生活服务 B、短途交通服务 C、导游讲解服务 D、入住服务 答:C 3.在导游服务中所占比例最大、内容也最为繁杂的是。 A、导游讲解服务 B、短途交通服务 C、长途交通服务 D、旅行生活服务 答、D 4.在旅行社接待工作中处在第一线的关键人物是。 A、司机 B、导游员 C、旅行社经理 D、计调人员 答:B 5.人们常说“在实际接待工作中,导游员是关键人物”,就是指导游服务在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中处于地位。 A、核心 B、支配 C、纽带 D、中心 答:D 6.在导游服务的纽带作用中,“协调左右”的“左”或“右”是指。 A、与旅行社有业务协作关系的其他旅游接待部门 B、旅行社的直接业务领导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C、旅行社的领导和游客 D、旅行社的各个部门和导游员 答:A 7.古代社会最高等级的旅游活动类型是。 A、公务行游 B、文士漫游 C、平民郊游 D、帝王巡游 答:D 8.郑和下西洋是旅游活动的典范。 A、帝王巡游 B、文士漫游 C、公务行游 D、商贾周游 答:C 9.重阳节登高是由古代旅游活动演变而来的特色民俗活动。 A、宗教旅游 B、平民郊游 C、商贾周游 D、文士漫游 答:B 10.在我国古代各种旅游活动类型中成果最丰富的是。 A、帝王巡游 B、公务巡游 C、平民郊游 D、文士漫游 答:D 11.许多科学论著以及大量山水诗文的创作都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 A、帝王巡游 B、公务行游 C、文士漫游 D、平民郊游 答:C 12.在唐朝时,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鉴真是旅游活动的代表人物。 A、公务行游 B、商贾周游 C、文士漫游 D、宗教旅游 答:D 13.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是。 A、中国旅行社的成立 B、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成立 C、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诞生C、厦门华侨服务社的成立 答:C 14.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创办于年。 A、1921 B、1923 C、1927 D、1949 答:B 15.中国第一批职业化导游员出现在之后。 A、1923年中国第一家旅行代理机构创办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的成立 D、1989年第一次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答:A 16.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是。 A、厦门华侨服务社 B、中国旅行社 C、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D、中国青年旅行社 答:A 17.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于年。 A、1949 B、1954 C、1974 D、1980 答:B 18.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发展的初创时期,导游队伍的特点是。 A、人数极少,发展缓慢 B、人数不多,素质极高 C、人数剧增,素质下降C、人数很多,素质极高 答:B 19.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的发展时期,导游队伍的特点是。 A、人数极少,发展缓慢 B、人数不多,素质极高 C、人数剧增,素质下降C、人数很多,素质极高 答:C 20.在我国现代导游服务发展的初创时期,导游员被称为“五大员”,即宣传员、调研员、、安全员和翻译员。 A、讲解员 B、卫生员 C、维护员 D、服务员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题分析与解答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 第一部分力学 (2)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2) 二、质量和密度 (6) 三、力力和运动 (15) 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19) 五、浮力 (25) 六、简单机械机械能 (36) 第二部分声现象光学热学 (43) 一、声现象 (43) 二、光学 (45) 三、热学 (55) 第三部分电学 (62) 一、电路电流 (62) 二、电压电阻 (67) 三、欧姆定律 (71) 四、电功电功率 (77) 五、电和电磁 (89) 第四部分物理实验设计开放题 (94) 第五部分其他开放题 (112) 一、跨学科开放题 (112) 二、社会热点开放题 (123) 三、图像开放题 (131) 说明:该开放题文档的答案部分的一些下标并不规范,省略了一些公式,但不影响试题使用,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力学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简单的运动 【习题1】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O℃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条件开放)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因为钢尺的温度降低,尺收缩,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大,应选A。 【习题2】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么器材?(策略开放) 【分析】本题可用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解答。 【答案】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d,即是硬币的直径。 【习题3】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策略开放) 【分析】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 【答案】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习题4】如图1—2 a所示,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条件开放) 【分析】利用液体的形状可改变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 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 设瓶的容积为V',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 故酒瓶的容积为:V'=V+L2s=V+L2×V/L1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力学(含解析)及解析 一、力学 1.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2.如图是打台球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球杆击球时,台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是由于受到球杆施加的力 B. 台球被击出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前的力 C. 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台球没有受到摩擦力 D. 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在水平方向受到平衡力 【答案】A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当用球杆击球时,台球受到球杆施加的力,而改变了运动状态,A符合题意;球离开球杆后,就不再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能继续运动是由于球有惯性,B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不是绝对光滑,在上面运动的台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C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做减速运动的台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集锦71例(带答案)Word版可打印

八年级上物理经典易错题71例(带答案)可打印 1、小明搬新居,在测量窗户玻璃的长度和测量窗帘的长度时应分别选用分度值是多少的刻度尺?()A.cm,dm B.mm,cm C.um,mm D.mm,m 2、测量一个人的脉搏时,1min跳动了75次,这个人的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是_____S. 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1.75s时的速度大小是() A.12.5m/s B.2.5m/s C.0.4m/s D.1.25m/s 4、小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5m/s,小陈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4m/s,这说明() A.上学时,小李骑车比小陈快 B.小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小陈家到学校的距离远 C.小李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比小陈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少 D.任何时候小李骑车的速度都比小陈快 5、物体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已知该物体在第1s内运动了2m,第2s内运动了4m,,第3s内运动了6m,第4s内运动了8m,以此类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A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变速直线运动; B .先做变速直线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 D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三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A、B、C,速度大小分别是:V A=180m/min,V B=12m/s,V C=3.6km/h,其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______,运动最慢的是______. 8、飞机沿直线,快慢不变地飞行了15min,通过的路程是270km,则它的飞行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 9、在学校的橱窗里贴出了一个通知,如右图所示,小聪和小明积极的谈论这个问题: (1)降落伞下落得越慢,说明其运动速度越________ (2)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物理量有_____、_____; (3)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5)在这次比赛中也可以通过相同___________比较__________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6)如果要想在比赛中取胜,可以对降落伞进行改造,请你帮他们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A.60 m/s B.6 m/s C.1 m/s D.1 m/min

完整word版初三物理中考易错题汇总

初三物理中考易错题汇总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减小但不为零。用电压表检测,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接b、c两点时,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是 () A.开关S接触不良B.ac导线断路 D.R断路.CR断路2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发现,闭合开关以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明显偏转,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均为电源电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电流表烧坏B.灯泡被短路 D.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C.灯泡处开路3.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灯L能发光,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过了一会儿,灯不亮,电压表无示数,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L断路B.L短路C.R断路D.R短路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压表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没有明显偏转,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第1页(共9页)

R发生了断路R发生了断路B.A.21C.R发生了短路发生了短路.RD12.小刚晚上做作业时,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台灯开关后,他家所有的照明灯都突5)然熄灭,检查发现总开关已跳闸,故障可能是( .台灯灯座处出现了短路A.台灯插头处出现了短路B.插座处出现了短路DC.台灯开关内短路 处,氖管发光,则发生的故障可能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S后灯L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是 ( d之间某处断路BA.火线与零线短路.a、的灯丝烧断C.b、c之间某处断路.灯LD均发光,再闭合、L闭合时,灯泡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L211)S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开关S时,两灯仍发光。则再闭合开关22 .两灯都变亮BA.两灯都变暗变亮变暗,灯变亮,灯C.灯LL变暗.灯LLD2211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将滑片pS8.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是( 92第页(共页) L将会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A.灯泡L的功率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B.灯泡.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将变大C.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乘积将变大D伏的电220L两个灯泡串联在L和“220V60W”的9.如图所示,将标有“220V40W”的21)路中,闭合开关则

中考物理复习电路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图甲是身高、体重测量仪,当体检者站在台面上时,能自动显示身高和体重.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显示身高和体重的大小,压敏电阻R 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滑片P 随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大B.身高越高通过R0流越小 C.体重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D.体重越大压敏电阻两端电压越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电路图可知,R与R0并联,电压表测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压敏电阻R支路的电流,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人的身高变化即滑片移动时,R0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各支路 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由I=U R 可知,通过R0的电流不变,故B错误;当身高越高 时,滑片上移,滑片P下方电阻丝的阻值变大,由U=IR可知,滑片P下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 C D.当体重越大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越大,由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可 知,R的阻值越大,由I=U R 可知,通过R的电流越小,即电流表的示数越小,故C错误; 压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不变,仍等于电源电压,故D错误.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 Ω 0.4A”字样;R2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可达到0.6A B .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C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 D .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1R 与电阻箱2R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与电阻箱2R 并联,测电阻箱2R 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允许通过1R 最大电流是0.4A ,允许通过电阻箱2R 的最大电流为1A ,电流表量程为0~0.6A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得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故A 错误; B .当电阻箱阻值最小,电路总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时,定值电阻1R 两端电压最大为 1U 大=1I R ?大=0.4A 10Ω?=4V 电源电压6V ,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可得,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 2U =小6V -4V=2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不能小于2V ,故B 正确; C D .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小为2V ,电路中电流最大为0.4A ,由I = U R 可得电阻箱2R 的最小阻值 2R 小=2U I 小 大=2V 0.4A =5Ω 电压表量程0~3V ,则电阻箱2R 两端电压最大为3V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 I 小=11U R 小=6V 3V 10Ω -=0.3A 电阻箱2R 的最大阻值 2R 大=2U I 大 小=3V 0.3A =10Ω 即电阻箱2R 的阻值范围是5Ω~10Ω,所以不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Ω,可以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0Ω,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3.关于如图所示的课堂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游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汇编

2、哪类的导游人员既有组织调节任务,又要进行导游讲解或翻译任务()。A.海外导游 B.全程陪同导游人员 C.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3、参观旅游服务前,地陪要提前()时间到达集合地点。 A.十分钟 B.一刻钟 C.半小时 D.一小时 4、如果未接到应接的旅游团,导游人员要与司机配合在可能的范围内至少要寻找()分钟。 A.20 B.30 C.40 D.60 5、如果旅游团在用餐前()小时提出换餐要求,地陪要尽量按照规定办事。A.一 B.二 C.三 D.四 6、如果旅游团要乘坐国内航班要提前()个小时到达离站地点。 A.一

B.一个半 C.三 D.四 7、在()之间要进行帖脸颊的礼仪。 A.关系亲密的女士 B.男士之间 C.男女之间 D.晚辈和长辈之间 8、团体包价旅游,第人有()公斤的行李服务。 A.10 B.20 C.30 D.40 9、海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年满()岁,可带香烟400支和酒两瓶。A.14 B.16 C.18 D.20 10、以下不可以在境内兑换成人民币的有()。 A.日元 B.菲律宾比索 C.新加坡元

D.俄罗斯卢布 参考答案 1、B 2、C 3、A 4、A 5、C 6、A 7、C 8、B 9、B10、D 三、多项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以下的()。 A.社会动机 B.文化动机 C.经济动机 D.谋取生活报酬动机 2、导游人员的形象应该是()。 A.游客之友 B.游客之师 C.民族形象的代表 D.国家形象的代表 3、地陪在接受任务的后要做的服务准备有()。 A.熟悉接待划 B.预备接待事宜 C.做好物质准备 D.做好心理准备 4、要想给游客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导游必须注意自己的()。A.思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年中考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金戈铁骑制作 乙 图3 甲 图 5 R 1 R 2 A 1 A 2 201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易错题集锦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 1的力臂是( ) A 、OD B 、OC C 、OB D 、OA 2、如图2所示,在轻质杠杆的B 处挂一重物G ,O 为支点,在A 端用力使杠杆在水平方向 上平衡,则此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都有可能 3、小刚用50N 的力将重30N 的铅球推到7m 远处,那么小刚对铅球做的功是( ) A 、350J B 、210J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 C 、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越省力 D 、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5、如图3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 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 = W 2,η1=η2 B 、W 1 = W 2,η1<η2 C 、W 1 < W 2,η1>η2 D 、W 1 > W 2,η1>η2 6、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它们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以上都不对 7、教室中的两只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同时亮同时灭,那么它们( ) A 、一定是并联的 B 、一定是串联的 C 、可能是并联的 D 、可能是串联的 8、在图4中,若闭合开关S ,则( ) A 、L 1、L 2都被烧坏 B 、L 1亮,L 2不亮 C 、电压表被烧坏 D 、电流表被烧坏 9、某电阻,当它的两端的电压为4V 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当它的两端电压为2V 时,阻值为( ) A 、10Ω B 、 20Ω C 、30Ω D 、40Ω 10、在图5中,闭合开关后发现A 1、A 2的指针偏转角度完全相同,则( ) A 、U 1∶U 2=1∶5 B 、R 1∶R 2=1∶4 C 、R 1∶R 2=4∶1 D 、R 1∶R 2=5∶1 11、如图6,电源为四节干电池串联,R 1=3Ω,R 2=6Ω,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是( ) A 、2V B 、3V C 、4V D 、6V 12、L 1标有“220V 、100W ”,L 2标有“110V 、40W ”,把它们并联后接在110V 的电源上, 则( ) 图1 F 1 A B O F 2 D C 图2 O A G R 1 R 2 V 图6 图 4 L 1 L 2 A S V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中考物理经典易错题解析—电学部分 以下是2019中考物理经典错题解析: 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B.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解析] 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2=48.4欧,发现R2比R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 A.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解析] 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 2安 B. 3.5安 C. 2.67安 D. 2.31安 [解析] 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通过电流I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同,I1=I2,即,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2欧和R=1.125欧,代入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2安和I=2.67安。正确选项为A、C。 例4. 一盏电灯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时,功率为100W,如果将这个电源连上长导线, 再接这盏灯使用,它的功率为81W,求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 灯光电压U=220V时的功率P=100W,功率为时的电压为U,且灯泡电阻不变。根据P=U2/R,得:P/P=U2/U1,所以 。这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灯=I灯R灯=4849/22=198V。这时,加在导线上的电压为:U导=U-U灯=220V-198V=22V。则导线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导/P=IU导/IU(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