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糖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灵芝多糖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灵芝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高。

多糖类成分是灵芝(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 sinense)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氧化、降血糖、心血管系统和神经保护等作用,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灵芝多糖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以及潜在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明确灵芝多糖的现代药用价值提供基础,为灵芝多糖作为治疗药物和辅助性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灵芝Ganoderma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真菌,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与人参、何首乌、冬虫夏草并称为“四大仙草”。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将灵芝按颜色划分为赤、黑、青、白、黄、紫芝6种,均被列为上品。

谓其“气味苦平、无毒。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和紫芝G.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为灵芝的正品[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够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灵芝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三萜、核苷酸、甾醇、甾体、多肽、脂肪酸和氨基酸等[2]。

灵芝多糖作为灵芝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氧化、降血糖、心血管系统和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

灵芝常见形态为高度木质化的子实体(fruiting bodies),发育后期弹射释放的种子收集后呈粉状,称为孢子粉(spores),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体(mycelium),菌丝继续发育成熟则为子实体,这3种形态即为灵芝的生长周期。

以灵芝的子实体、孢子粉、菌丝体和发酵液为原料,从其中均可提取多糖。

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常用热水提取法[3],而针对细胞壁的多糖则常采用酸提[4]和碱提法[5]。

香菇多糖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研究进展

2、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进展 近年来,香菇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工艺的改进、结构测定的方法和生 物活性的检测等方面。
1、提取工艺的改进
1、提取工艺的改进
为了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研究人员不断尝试优化提取工艺。例如,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以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效率;而利用复合酶解法则能够 更好地保留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
香菇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其研究和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对 于香菇多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进一步探索香菇 多糖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研究其在农业、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更高效的 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等。这些研究将为香菇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谢谢观看
2、结构测定的方法
2、结构测定的方法
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香菇多糖的结构测定逐渐变得可行。例如,利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香菇多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核磁共振 技术则可用于研究香菇多糖的结构特征和分子量分布。
3、生物活性的检测
3、生物活性的检测
为了更好地了解香菇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生 物活性检测方法。例如,采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观察香菇多糖对肿瘤细胞和免 疫细胞的影响;同时,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香菇多糖调节机体免 疫应答的机制。
文献综述
香菇多糖的提取
香菇多糖的提取
香菇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其中,热水提取法、 碱提取法、酶解法等是常用的提取方法。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菇多糖得率和纯度存 在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可用的实验条件。
香菇多糖的结构
香菇多糖的结构
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是研究其生物活性的关键。研究表明,香菇多糖是由多 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其分子量、单糖种类和连接方式等均 会影响其生物活性。例如,香菇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分子量相关,而其免疫 调节作用则可能与单糖种类和连接方式有关。

多糖的化学修饰方法研究进展

多糖的化学修饰方法研究进展

天然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同时具备抗肿瘤、抗氧化、促进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炎等生物活性,但由于多糖的活性直接受结构的影响,例如水溶性差或因活性较弱而难以达到应用要求。

因此需要对天然多糖进行结构修饰,增强其生物活性[1]。

多糖结构修饰可以通过化学、物理及生物学方法,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为化学修饰方法。

多糖的化学修饰方法主要有硫酸化、乙酰化、羧甲基化、磷酸化、硒化等。

本文对多糖化学修饰方法具体操作及产物活性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糖类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1硫酸化修饰日本学者[2]于1988年成功将硫酸基团引入部分均多糖后发现产物表现出抗T-淋巴细胞病毒活性,为多糖的硫酸化结构修饰奠定了理论基础。

常见的硫酸化修饰方法有氯磺酸-吡啶法、浓硫酸法、氨基磺酸法等。

1.1氯磺酸-吡啶法氯磺酸-吡啶法是针对吡喃型多糖的一种硫酸化修饰方法,使氯磺酸与吡啶预先反应生成吡啶———SO32-复合物,碱性条件下以SO3取代糖羟基上的H,得到产物[3]。

在柴胡多糖[4]硫酸化修饰过程中,调节氯磺酸与吡啶的体积比分别为1∶2、1∶4和1∶8,得到3种不同取代度和硫含量的柴胡多糖的硫酸酯。

张琳[5]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得款冬花硫酸酯化多糖,显著提高了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刘捷优化了皱木瓜多糖硫酸酯的工艺,经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产物后,取代度为2.53,酯化产物具有更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1.2浓硫酸法浓硫酸法是用浓硫酸与正丁醇预先反应生成磺化试剂,冰浴条件下对多糖硫酸化。

向装有体积比为3∶1的浓硫酸和正丁醇试剂的三角瓶中缓慢加入硫酸铵(NH4)2SO4,持续搅拌后冰浴至0℃后,加入待修饰的多糖样品,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后,体系用稀NaOH溶液中和、将上清液浓缩后,纯水透析24h,透析液经冷冻干燥后即得硫酸酯化产物[7]。

五味子叶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8],可得取代度为0.4597的产物。

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牡蛎多糖是从牡蛎中提取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物质。

近年来,牡蛎多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兴趣。

以下是牡蛎多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1. 抗氧化作用:牡蛎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防止细胞氧化损伤。

研究发现,牡蛎多糖能够有效抑制DNA损伤和氧化脂质的生成,对预防氧化性疾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 抗肿瘤作用:牡蛎多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牡蛎多糖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牡蛎多糖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抗击能力。

3. 抗炎作用:炎症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牡蛎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研究发现,牡蛎多糖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牡蛎多糖还可以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免疫反应,有望成为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新药物。

4. 保护心脑血管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是世界各国的头号杀手之一,牡蛎多糖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研究发现,牡蛎多糖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牡蛎多糖还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6. 其他作用:牡蛎多糖还具有多种其他的生物活性。

研究发现,牡蛎多糖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细胞的生成;可以调节血糖和血脂,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加速组织修复。

牡蛎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望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新药物。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牡蛎多糖的作用机制,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促进其产业化进程。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摘要:灵芝多糖(GLP)是灵芝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

灵芝的菌种筛选,发酵培养基组成和特点,发酵工艺和条件控制,以及灵芝多糖的提取、精制和纯化方法等,各个生产工艺对其含量和活性影响很大。

已有实验证实,灵芝多糖的生物保健功能体现在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衰老、抗氧化、调节免疫以及活血化瘀等多方面。

本文综述了目前在灵芝菌种筛选、发酵培养、提取分离纯化和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灵芝多糖的发展利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灵芝多糖;发酵;提取;纯化Studies on Polysaccharides from Ganoderma lucidumLiu Lili (Major of processing and storage of aquatic products , Class 3,Grade 2011)Instructor Professor Wu Hongmian(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524088)Abstrac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GLP)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e ingredient of ganoderma lucidum with a grea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unique health care function, it has became the research focus.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compos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rmentation, the processes and conditions control of fer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traction, refinement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of ganoderma lucidum and so on, each process of produ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f content and activity of GLP. Form the proof of the experiment,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health care function embodies in lowering blood sugar ,cholesterol-lowering,anticancer, anti-aging, antioxidant ,regulate immune and remove blood stasis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is reviewing in the strains filtr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extraction,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medical 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use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Key words: GLP;fermentation;abstract;purify前言:灵芝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大型真菌,自古就有“仙草”、“瑞草”之称[1]。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的鉴定多采用蒽酮法 ,此法快速 、简便 、准确 便于工厂应用和推广 。而酚硫酸法 、费林试剂法 、铜试剂 法虽较准确 ,但操作麻烦 ,只适用于实验室内。
2 香菇多糖的功能与作用
211 免疫调节作用 香菇多糖能影响机体多种免疫功能 ,使 T细胞恢复活
性 ,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 ,还能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功 能 ,被认为是一种胸腺依赖型 T细胞导向并有巨噬细胞参 与的特殊免疫增强剂。其免疫作用特点在于识别脾及肝 脏中抗原的巨噬细胞 ,促进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LAE) 的产 生 ,释放各种辅助性 T细胞因子 , 增强宿主腹腔巨噬细胞 吞噬率 ,恢复或刺激辅助性 T细胞的功能。香菇多糖在体 内首先诱导巨噬细胞产生急相蛋白诱导因子 (A PP IF) ,随 后血清中出现血管膨胀出血诱导因子 (VDH IF ) 、白细胞介 素 1诱导因子 ( IL1PF) 、IL3 ( CSF )等 。这些因子再作用于 淋巴细胞 、肝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等 ,导致与免疫和炎症有 关的许多免疫应答的产生 。另外 ,香菇多糖还能激活补体 系统经典和替代途径 ,促进抗体生成 ,使巨噬细胞溶酶体 酶和 IL1 分泌量增加 ,而抑制巨噬细胞释放 。刘美琴等用 R T—PCR 反应和生物收集法分别研究了健康人外周血单 核细胞 IL2和 TNFα的基因表达和活性 ,结果发现 IL2和 TN Fα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 LNT可剂量 依赖性地提高 IL2和 TN Fα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 ,这表
香菇多糖的纯化主要采用有机溶剂 分级沉淀 、盐析 法、层析法、色谱法及超滤法等 ,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相应 的方法 。采用乙醇分步沉淀法从香菇发酵液中提取胞外 多糖可使粗 多糖 得率 从一 次性 沉 淀的 310g /L 提高 到
318g /L[2 ] 。超滤法提取香菇多糖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产 率 ,但产品纯度较低。范云鹏等采用超滤 —渗滤法改善产 品纯度 ,并引入冷冻干燥技术 ,改进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 工艺 ,提高了产品收率 。超滤 - 渗滤是一种有效的纯化香 菇多糖的方法 ,其最佳超滤操作条件为 30℃、013Mpa ,经 超滤后的透过液 ,根据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不必增加除蛋 白与醇析这两道工序 ,使工艺流程变短 [ 3] 。念保义等还辅 以超声提取 ,能提高香菇多糖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 、减 小料液比和降低提取液的粘度 ,而提取液的粘度的降低有 利于超滤分离降低浓差极化的影响 ,提高处理量 ,降低生 产成本 [ 4] 。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研究表明,枸杞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保护遗传系统等药理作用。

枸杞多糖为其主要有效成分。

近几十年对枸杞多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方面[1]。

本文对枸杞的主要有效成分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为枸杞多糖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枸杞;枸杞多糖;药理作用;提取Summary: Th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Lycium barbarum has the effect such as immunomodulation, anti-tumor,antioxidation, delaying senescence, lowering blood sugar, blood fat ,protect genetic system and so on. Its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is LBP. In recent several decades, the research on LBP is most concentrate on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assaying[1]. This article makes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extraction industrial art on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LBP’s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 ;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生命科学、医药学、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生物活性评价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框架,为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介绍了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阐述了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种类和生物活性。

接着,重点综述了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如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

在结构解析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多糖的化学结构、高级结构及其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包括糖链的连接方式、糖苷键类型、分支结构等。

本文还综述了多糖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如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并探讨了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开发新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希望通过对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研究进展的综述,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结构特征天然产物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其结构特征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这些结构层次共同决定了多糖的生物活性。

一级结构是指多糖中单糖的组成、糖苷键类型、连接方式以及异头碳构型等。

天然产物活性多糖的一级结构多种多样,单糖组成可能包括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糖苷键类型可能是α型或β型,连接方式有线性或分支状等。

这些一级结构特征对多糖的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二级结构是指多糖链内或链间通过氢键形成的规则构象。

多糖链上的羟基和羰基可以形成分子内的氢键,使多糖链呈现特定的弯曲或螺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糖的研究进展
摘要:对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化学结构与构效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介绍。

关键词:活性多糖;生物活性;构效关系
1多糖的生物活性
1.1活性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在活性多糖的抗肿瘤研究中,人们发现不同生物材料中可以得到多种具有抗肿瘤活性多糖,如从香蕈中得到的香菇多糖(Lentinan)。

Ikekawa 等人发现腔腹注射香菇水溶提取物在很大程度对小鼠皮下移植的内瘤S-180 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

但其效果不是直接作用移植
性癌细胞,而是通过宿主调节而发行作用。

接着人们又在灵芝、云芝、茯苓、银耳等真菌中得到对小白鼠硬肉瘤和艾氏癌肿有不同抑制作用的活性多糖。

1.2活性多糖的免疫功能
在一般情况下,多糖对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皆有影响。

免疫多糖作为生物效应调节剂,主要影响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RES)、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NK细胞、补体系统以及RNA、DNA、蛋白质的合成,体内cAMP与cGMP的含量,结果是抗体的生成,淋巴因子及干扰素的诱生增强。

现已证实不同的多糖具有不同的免疫促进作用。

1.3多糖的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Goultet 等人(1960)首次指出,在蘑菇中存在抗病毒物质。

Tsunoda 和Ishida(1969)发现从香菇的菌丝体和孢子中水溶液的提取物对病毒A/SW15 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疗效。

Tochilura等人发现香菇多糖与3-叠氮-3-脱氧胸嘧啶(AZT)的联合使用对抑制HIV抗原表达比单独使用AZT更强。

近年来,对于多糖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硫酸脂多糖(Sulfacted polysaccharide)或称硫酸多糖,在研究中发现硫酸酯多糖在抗HIV病毒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香菇多糖硫酸盐当通过被HIV-III 感染的MT-4 细胞验证时表现出了对HIV 的活跃的抗性。

从海洋海藻(Aghadhiella tenera)分离的硫酸半乳聚糖能在体外抑制
HIV-1 和HIV-2 引起的细胞病变,同时也能抑制合胞体的形成。

1.4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功能
Kaneda 和Tokuda(1966)首次报道,香菇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能力。

他们发现在喂食小鼠中,在食物中添加已干燥的香菇孢子体基团可以平均的降低原生质中的胆固醇。

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比较多,有些学者认为黏性多糖中乙酰基的存在是降血糖活性的重要抑制因子。

药理实验证明,多糖具有使血清澄清,较好降低血脂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多糖的生理功能联系到许多重要的生命进程。

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抗溃疡、抗衰老和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作用。

虽然只有少数应用临床,但是通过对多糖活性的研究,对多糖的临床使用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

2多糖的构效关系
多糖复合物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多糖结构不同,生物活性必有差异。

如果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这样就可以更全面的解释多糖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这样对于寻找具有生物活性多糖和多糖药物及多糖功能性食品开发奠定了基础。

2.1多糖的一级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多糖的一级结构包括单糖的组成连接方式糖苷键类型,分支度以及一些官能团等,每一因素对多糖的生物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1.1主链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就真菌多糖而言,一级结构主链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葡聚糖(glucan)β(1→3)糖苷键连接为主,并兼有少量β(1→4)或其它糖苷键,香菇多糖、茯苓多糖、云芝多糖都属于这种连接。

第二种是β(1→6)糖苷键连接的低聚葡萄糖;第三种是β(1→3)糖苷键连接的低聚葡萄糖。

长期的实验表明,在多糖骨架链上占优势交替(1→3)连接的β-D-葡聚糖,往往具有抗肿瘤活性。

小核菌葡聚糖、香菇聚糖、裂褶葡聚糖都是该骨架的葡聚糖,对小白鼠移植肉瘤180有强抑制作用。

β-D-葡聚糖主要由(1→6)连接的抗肿瘤活性就很低。

而1→2、1→4 等连接方式的多糖很少具有活性。

至于完全均匀(1→3)-β-D-葡聚糖,是水不溶的。

所以茯苓多糖不具活性。

在测定小核菌多糖结构时,发现它具有分支(1→3)-β-D 葡聚糖,具有抑瘤活性,而(1→3)-α-D 葡萄糖没有抑瘤活性。

2.1.2侧链基团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一些多糖的活性与其中所含的某些化学基团有密切关系。

如硫酸基、羟基、乙酰基等。

含有硫酸根的天然海藻多糖对抗
HIV病毒是经过证实的,并且抑制HIV的作用同分子中硫酸盐的含量有关。

将多糖进行衍化,如降解、硫酸化、磺酰化、乙酰化、烷基化等,有可能大大提高多糖的生物活性。

例如,均一型的β(1→3)-D-葡聚糖的茯苓多糖没有活性。

但是经过化学修饰后,得到不含β(1→6)糖苷键的新多糖,具有很强的抑制肿瘤活性。

而与此相反的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香菇多糖,如果水解去掉β(1→6)分支后,抗肿瘤活性将消失。

2.1.3分支度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支链的分支度(degree of branch, DB)是指平均每个糖单位所具有的分支数目,也称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e, DS) 。

分支度大小与多糖生物活性紧密相关,分支度过大或过小都无法使多糖生物活性达到理想状态。

真菌多糖pestalotan 是一种高度分化的葡聚糖,DB 为2.80 时活性低,经过氧化还原处理将部分葡聚糖分支还原成羟基后的DB降至1.0,在大鼠体内的抑瘤率从50%提高到92.30%。

2.1.4多糖的活性也受支链长度的影响。

从真菌phytophthora parasttica中分离的具有(1→3)-β-D 葡聚糖结构的多糖,通常具有葡聚二糖支链,但是从中提取出的另一种具有葡聚三糖支链的组分,其抑瘤活性大大高于前者。

而水溶性多糖如糖原、淀粉、糊精无活性。

可能与它们有过长支链,易被酶解有很大关系。

2.2高级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多糖的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不十分清楚。

多糖的一级结构本身就很复杂,难以得出完全正确的结构式。

这也给高级结构分析造成了很大难度。

Ohno 等人研究发现含有(1→6)分支的(1→3)-β-D 葡聚糖刺激免疫与抗肿瘤的作用的活性构象为三股螺旋结构,而Saito 等人则发现(1→3)-β-D 葡聚糖的单螺旋构象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

但是科学家已经确定高级结构对功能的影响比一级结构还重要。

2.3活性的决定部位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活性多糖发挥作用都需要特定部位同受体结合。

有人参照酶学研究提出活性多糖的活性中心概念,即多糖本身存在一定的活性中心,多糖通过该活性中心同受体结合。

2.4其它因素
多糖的活性作用的强弱,与其本身的分子量、溶解度、黏度、剂量、给药时间有关,也受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状态和抗原等因素的影响。

为使多糖活性发挥作用,还需要注意其选择性和特异性,分析它们对免疫应答各个环节和各个水平的作用,以使它们之间的平衡向需要的方向发展。

3现状与展望
在多糖的开发和应用上,食用真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多年的研究证实,各种食药用菌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对人体有着极佳的保健作用。

然而,我国食用菌产品与日本、欧美的产品尚有明显差距,比如我国一些食用菌品质低,加工的产品品质不稳定,产品科技含量偏低,多数产品属于粗提取物,还不符合中药现代制剂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对多糖研究侧重于分离、纯化、化学组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对多糖溶液构象、空间结构和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都未及深入,对各种真菌多糖的作用机理的解释还不完善,尚有许多种类不能栽培,加之环境不同、培养条件不同,提取分离技术不同都会造成多糖结构上的差异,因而影响其活性。

因此,这就需要以企业为主导,与科研院所、高校相结合,走产、研、学协作开发之路。

成功开发一些保健食品或功能性产品,从而使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份额。

参考文献
[1] 马红樱,张德禄等.植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40(3):112-118.
[2] 刘长喜.复合真菌多糖糖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的研究[J].卫生研究,2000,29(3):178-180.
[3] 北京中医研究院等.新医药学杂志1979,(2)9-19.
[4] 江萍.食品多糖与机体免疫[J].食品工业科技.1997,(2):85版),2003,17(4):5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